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门-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久了,他们发现情况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糟。

    王鹏有次在会议间隙就说起过这事,他说凡事只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老百姓反映问题也是如此。很多时候,老百姓找领导反映问题,并不是说一定要达到某种结果,而是希望获得作为一名市民的尊重,如果政府工作中真有难处,短期内解决不了,他们也不会强求,哪怕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只要耐心地向他们做好解释工作,一般也都会想通。

    当然,王鹏这样深入民间的事情也不是经常为之,他也知道即使他自己觉得这样的工作方式很好,但下面的部门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压力的,最直接的就是那些街道,一听说他出现就如临大敌,生怕被老百姓投诉他们工作没做好,他觉得偶一为之可以用来督促基层的工作,经常为之就不会有效果,这个度,他还是注意把握的。

    此刻,王鹏在解放街这家店进,那家店出,一家家地看着,与商家聊着天,大家听得最多的就是——“王市长,这改造完成了,以后我们这里生意真的会火吧?”

    于是,当李慕风把省电视台的记者推到王鹏跟前,请他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却把市旅游局、市农渔局的两位负责人叫了过来,指着他们对记者说:“旧城改造完成了,有关旧城建设的话题都成了过去式,接下去就应该请这两位来谈谈他们的计划,说说他们准备为我们东江的心脏地带——内城区在未来的繁荣,推出一些怎样的措施!”

    早在一年前,王鹏就了解了商家们接下去最担心的是什么,因而在去年底制订新一年度政府工作计划的时候,他就责成旅游局、农渔局把这项工作考虑进去,并且政府新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当中。

    两位负责人对着电视镜头侃侃而谈,周围群众听得振奋,自发的鼓掌声此起彼伏。

    当晚的省内晚间新闻就播放了东江的这条新闻,王鹏因为陪省里下来调研的领导吃饭,没有看电视,但第二天一早他就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看到报纸报道。

    常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王鹏正捧着茶杯在看那条新闻,常剑立刻笑着说:“广电局在网上办了一个‘东江论坛’,昨晚我在论坛里也看到这条消息了。”

    “哦?”王鹏饶有兴味地问,“都说些什么?”

    “评论的人不太多,基本都说您是亲民市长,另外就是讲旅游局、农渔局的计划如果真能铺开落实就好了。”常剑说。

    “呵呵呵,亲民市长?夸张了。”王鹏说,“不过,看来大家都对两局的计划没什么信心啊。”

    常剑小心地说:“农渔局的计划操作性还强些,旅游局那个真难说,东江到底不是旅游城市,想通过流动人口来带动消费……”他不敢再说下去,不管怎么说,这是王鹏要推动的工作,他没理由扯后腿。

    王鹏果然仔细看了看常剑,略作思忖后说:“你有看过临港新城的规划吗?”

    常剑不知道王鹏为什么突然把话题跳了开去,马上点点头说:“看过。”

    “那你告诉我,这个规划里面都包含了哪些功能建筑?”王鹏问。

    常剑想了想说:“商业、住宅、医院、学校、公园、游乐场……凡是一个城区要有的都有吧。”

    “哦?”王鹏笑问,“你认为这里面有我们平时都有的功能?”

    常剑一呆,搜肠刮肚地在脑海里寻找临港新城与别处不一样的地方,突然,他拍了拍自己脑袋说,“啊……有,海员公寓、海员俱乐部是别处没有的!可这与内城的旅游购物没什么关系啊……”

    王鹏看常剑一时想不透,就干脆再点他一下,“到港的海员中,大部分不是我们东江的常住人口,对吧?”他看常剑想开口,摇了下手制止他,“而且,临港新城的招商计划中有关商业业太那部分,也是不同的,对不对?”

    常剑这才恍然大悟,“对对对,我记得,商局说过,临港新城会设一个大型购物城,引进国际品牌,同时预料一些展示位租给解放街的商户做商业宣传。运河省内目前除了天水,还没有一个地市有像样的购物城,可以吸引各种国际品牌,一旦临港新城的这个招商落实完成,就会吸引周边城市的消费群体,到时……”

    他看王鹏一直看着他笑,立刻收了口说:“嘿嘿,老板,我一兴奋就说多了,请您批评!”

    “这都要批评,那我每天工作量岂不又加大了?”王鹏挥手笑道,“去忙吧。”

    常剑跟王鹏这段日子,王鹏发现常剑虽然是个文人,但待人接物这一块很注重,但说到对工作的领悟力,却远不及余晓丰。

    同样一件事,余晓丰不会随便拿出来在自己面前说,如果拿出来说,就必定有原因,但余晓丰又不会把个人判断加入其中,只会就事论事,如果王鹏需要他往下说,他才会说出一些观点或是外界的评论。

    只此一条,王鹏觉得常剑还需要好好磨炼,他看着常剑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心里暗道,玉不琢不成器啊。

    就在同一时刻,王鹏的手机铃声一阵猛响,他翻开手机盖,看到是卓仕璋打来的,立刻接了起来,未等他出声,就听卓仕璋用极为神秘的声音说:“老弟,出大事了!”

第512章 副省长的双规消息

    卓仕璋声音神秘,王鹏立刻估计这件大事背后,有某种令卓仕璋觉得有益的事情,便问:“什么情况?”

    “童胜华被中纪委双规了!”卓仕璋的声音竟然透着一些小兴奋。

    在即将换届的敏感时期,童胜华被双规,这无疑会成为今年扔进运河官场的一枚炸弹,打破表面的平静,击起千层巨lang,王鹏心想。

    “这样难得的机会,王鹏,你可千万要抓住了!”卓仕璋没等王鹏说话,就急不可待地提醒王鹏。

    经卓仕璋一提醒,王鹏的心脏就突突地狂跳起来。

    童胜华不是运河省委常委,只是省政府排名较为靠前的副省长,王鹏以厅级干部的身份要争取这个位置,不是没有一点可能。

    按常规,王鹏现在是市长,如果升迁,最好也就是市委书记一职,而且对大部分干部来说,市委书记与市长虽然只是一步之遥,要想跨越却是不比登山更轻松,有些人穷其一生也没有完成这一步,王鹏如果想按部就班走完这一步,对许多人来说,他还是具有相当的人脉与年龄优势的。

    但是,市委书记与市长在行政级别上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不排除市长跳到市委书记前面升迁,这种情况,需要这个市长不仅有良好的政绩与口碑,还需要在省委常委里面有不止一个两个的支持者,而这几条,王鹏一样也不缺,唯独他太过年轻的年龄,在跨上副省级这一步上,反倒会成为一种阻碍。

    再有就是施国权。

    施国权今年已经五十五岁,如果仍旧原地踏步,那么到下一届时,他的年龄虽然没有达到副省级的退休年龄,但在职的副省级干部一到六十就要安排到**、政协退居二线,又怎么可能再来提拔他出任副省级职务?因而对施国权来说,最好就是在这一届就升上去,直接把副省级解决了,说不定到退休的时候,还能争取一下更好的待遇。

    王鹏只这么一想,就觉得,对于他和施国权来说,最好的和平共处原则就是,施国权上位,他顶施国权现在的位置,皆大欢喜。

    “卓部长,别取笑我了,再怎么也轮不到我啊!”王鹏对电话那头的卓仕璋说。

    “争取了再说这话也不迟!”卓仕璋急道,“老弟,这样的机会可不是说有就有的,错过这一村就没有这一店了!”

    王鹏又怎么不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全省那么多的厅级干部,知道这个消息后,恐怕有三分之一强的人会有所打算,而这三分之一强里面,比他王鹏有实力的人不在少数,撇开施国权不说,就是宁城的冯天明和年柏杨也绝对是强劲的竞争对手,遑论其他?

    卓仕璋在电话里来不及说太多,王鹏连童胜华是什么原因双规都没来得及问,卓仕璋就匆匆忙忙挂了电话。

    王鹏才掐断电话,手机铃又响了,是耿仪打来的。

    耿仪在张富生调往财政厅任厅长后,接替张富生成了建设厅厅长,把蒋炳才气得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才回厅里上班,而耿仪这个外行,这两年在建设厅干得倒也算有模有样。

    “王鹏,听说童省出事了。”耿仪的声音是透着担忧的。

    王鹏觉得女人相比于男人,总要多愁善感一点,童胜华是建设厅的直管领导,耿仪平时与他工作接触较多,乍听到经常见面的领导突然被双规,她这种担忧也算是人性流露。

    “是吗,怎么回事?”王鹏不想让人知道卓仕璋向他报过信,只好明知故问装不知道。

    “就是昨天晚上的事,”耿仪说,“陪江运省的党政考察团吃完饭,在雷迪森的大堂被带走的。”相比卓仕璋,耿仪说得详细多了。

    “知道是什么事吗?”王鹏本不想问,但没有忍住,他觉得耿仪的语气是想找个人说这事,他又义务引导她说下去。

    耿仪接道:“据说是因为女人。”

    又是据说,又是女人!王鹏暗想,近年来,干部双规之初的“据说”一词被频繁使用,而“据说”的内容,最后总有百分之八十以上被证明真实有料,而“女人”也是百分之八十以上成为干部双规的导火索,其最终引爆的,又往往是经济问题。

    “道听途说不足为证,说不定只是请去配合调查,很快就回来了。”王鹏没有顺着耿仪的话说下去。

    耿仪忽然长叹了一声说:“不说了,心里乱得很,挂了。”

    王鹏摇摇头摁下结束通话键,一个干部落马,总会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童胜华如果真的就此落马,过去与童胜华这条线上的人,从今天起将有很长一段时间惴惴不安了。

    接下来半小时内,直到王鹏开会将手机交给常剑前,又连着接了几个电话,都是说童胜华的,真的应了一句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王鹏相信,不出半天,全省上下都会传遍这个消息,从今天下午起,不同的人群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童胜华一线的人会动脑筋避免被牵扯,盯上童胜华位置的人会开始运作。

    王鹏却在下午遇到一件头疼的事。

    按工作日程安排,王鹏下午开始要下县区作为期一周的调研,他的车没出市府大门,就看远远看到大门口堵了不少的**群众。

    这两年,**的人越来越多,市委市府门口隔三差五就能看到**的人,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二十个,像今天这样黑压压堵住大门看不清人数的情况,自东江家具厂那一次**事件后,王鹏已经有几年没看到过了。

    东江市委市政府在一个大院内,为了便于管理,曾经有一段时间,大院的后门平时一直不开,这两年因为**事件越来越多,有一次还堵了施国权的车,自那以后后门又重新打开了,方便领导们急于出门办事时不被**群众堵着出不去。

    夏晓阳看门口有**的,立刻就打算调转车头走后门,王鹏却皱眉让他停下来,又打发常剑去门口先了解一下是什么事情。

    常剑去了十多分钟才回来,等他一上车,王鹏就问:“怎么回事?”

    “都是围塘村的村民,说是村地卖给私人老板开厂,那个老板买下地后打了个围墙也没办厂,一年后就转手卖给了开发商造住宅,村民觉得吃了亏,要求开发商补钱给他们,双方谈不拢,就跑来**了。”

    常剑说完,夏晓阳随口就说:“这些开发商也真是的,这种地买来才多少钱一亩,多给村民几个钱,还不照样能赚钱,干吗搞得水火不容的……”

    常剑坐在夏晓阳边上的副驾位置上,拼命朝夏晓阳使眼色,可惜夏晓阳说得起劲根本没看见,直到听见王鹏一声断喝:“胡说八道!”他才吓得缩了一脖子,从后视镜里望去,王鹏的脸已经是青灰色的,他不由得朝常剑偷偷吐了个舌头,换来常剑好大一个卫生球。

    “小常,你通知胡晋,调整一下下去调研的时间,然后通知市长们准备开会!”说完也不等常剑给自己开车门,直接推门下车,往市委办公楼走去。

    围塘村这个事情,王鹏是知道的,前些日子就有村民写了举报信上来,胡晋为个这事单独跟他汇报过,说开发商龚顺发与施国权是发小,以前在外面做建筑生意,这两年回东江发展,承包了好几个政府工程,在东江名气很大。

    王鹏当时把周昌海找来明确指出过,村委会卖地的行为就是违法的,要求周昌海会同国土、城建两个部门落实处理,不要让事情闹到不可收拾。没想到,事情不但到现在都没有解决,还闹到要堵住大门**的地步。

    王鹏心里还有一点恼火的地方就是,施国权好了伤疤忘了痛!方孟生的事情过去才不过两年多点的时间,危机过去大权依旧在握的施国权,又与龚顺发之流过从甚密了,典型的不见棺材不落泪。

    这两年,由于王鹏牢记潘荣芳的教导,为人行事都尽可能低调,使得施国权在东江的权力达到了一种如日中天的程度,政府这边的工作他不但时有插手,并经常以自己的好恶决定政府工作。

    王鹏觉得,不触及底线的事情都好说,但像围塘村这件事,其发展程度已经超过了预想范围,并且正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他必须在自己底线补触及前,让这件事及时刹车。

    施国权看到王鹏进他办公室,露出一丝讶异,“咦,你不是下去调研了吗,怎么还没有走?”

    “门口遇到**的,堵回来了。”王鹏说话间接住了施国权扔过来的烟。

    “**?”施国权点了烟瞟王鹏一眼,“你往后门走不就是了?信访局的人应该会处理的。”

    “看来还没人向你汇报啊!”王鹏说,“门口的人数,以我目测不下五六十……”

    他话没说完,施国权就跳了起来,“这么多?”

    施国权抽着烟不出声,急速思考着应对之策。

第513章 曹操与刘皇叔

    施国权沉默了一阵后指着王鹏说:“你干脆晚点下去,我们先把这事处理了,闹大了不好。”

    王鹏暗暗舒口气,施国权在关键问题上头脑还算清醒。

    王鹏透气的工夫,施国权已经叫来韩水林,让他通知其他几位书记,开书记办公会议。

    周昌海、龙耀扬和刘锡北三人不出十分钟全到齐了。

    刘锡北进门,屁股刚沾上椅子就说:“又是**!最近尽是这样的事,错的对的都跑来**,也不管自己的行为本身是不是站得住脚,先来市委市府门口吼上两嗓子再说!”

    周昌海瞄了王鹏一眼说:“今天好像潮头比以前要凶点,五六十人都不止啊!再不想办法处理,演变成群体**件,被省里知道了,少不了又要吃‘排头’哩!”

    施国权脸色阴沉,语带怒气地说:“要不是这些农民在过去的几次拆迁**中尝到了甜头,他们会想到动不动就来**?胃口撑大了啊,又有效仿的先例,不闹岂不成了傻子?只要他们一吵、一闹,你们政府就拿他们没办法,就一定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满足他们的要求。今天他们聚焦这么多人来闹,说穿了就是来要挟的,要挟你们满足他们的条件!”

    王鹏心里不舒服,施国权一口一个“你们”,一句一个“要挟”,**群众在他嘴里成了十足的刁民,无论围塘村村民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不是站得住脚,政府干部动不动就给他们扣帽子,也是有失修养的,更何况,施国权一声声“你们”的言下之意,是政府这边工作不到位才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事情紧急,王鹏尽管听出了施国权话中的责难,但也懒得和他计较,只说:“今天的事和拆迁没关系,是顺发房地产公司在围塘村买集体用地的事。”

    施国权脸部的肌肉抖了一下,这让王鹏觉得有点好笑,就像看到一只张牙舞爪的狮子,突然被蚊子在背上叮了一下,抓不到挠不着,却奇痒难耐。

    “顺发房产公司到东江开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两年为我们东江的市政建设作出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这点昌海应该最清楚!”施国权有意点了一下周昌海,像是找同盟,接着又道,“他们也是算是有一定开发经验的企业,怎么会在买地一事上闹出这么大动静?”

    没人接施国权的话,他也似乎并不打算让谁接他的话,而是接着为顺发房产找合理的解释,“我们把这些企业引到东江来投资不容易,碰到这样的事情更是要维护好投资环境,让企业老板能安心在我们东江投资!我觉得,这件事背后一定有原因,建议你们政府这边派人查查清楚,还企业一个清白,更要弄清楚今天的事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挑唆,对为首闹事的人,一定要严惩!”

    王鹏看施国权一眼,觉得他这不是解决矛盾,于是担心地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压手段只会让群众产生更严重的反弹情绪,到时候我们就更被动了。”

    施国权轻哼一声道:“王市长就是心软啊!群众就是吃准了你这种心态,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来闹事,你要是早听我的,该动用警力的时候就动用警力,哪个还有胆子来市委市政府大门口撒野?”

    王鹏不想与施国权正面冲突,便转过头冲着刘锡北和龙耀扬说:“我还是认为,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对群众来硬的。”

    龙耀扬率先点下头赞同道:“我也觉得能不动用警力最好还是不要动用,看看是不是先做做思想工作,把他们劝回去。”

    “是啊,诸葛亮征孟获——攻心为上嘛!”龙耀扬接道。

    施国权嘿嘿笑道:“耀扬最近读三国运用自如啊!”他转脸对着王鹏,脸上一派似笑非笑的神情,“有了耀扬这样堪比诸葛的军师,王市长这下可好比刘皇叔得了良才啊!”

    王鹏听施国权在这个时候下这种比喻,只觉得一阵心烦。

    刘皇叔谁?刘备啊!施国权不说刘备,偏将王鹏比作刘皇叔,除了暗指王鹏上面有靠山,就是指王鹏有窃取高位之心。

    谈工作的时候不忘随时勾心斗角一番,也算是官场一大生态环境特色,王鹏不能装聋作哑,但又不能弄堂里扛木头——直来直去,既然施国权要以三国人物借题发挥,他少不得也只能以事论事。

    “施书记说笑啦,你和龙书记都是胸有阡陌的老干部,凡事独挡一面。”王鹏说,“所以要说到三国英雄,打江山坐天下非施书记这样——将才谋士如云皆为我所掌的厉害人物才行!我要是能像夏侯惇一般跟着施书记冲锋陷阵就不错了!”

    夏侯惇追随曹操打天下,身后补封为忠侯。王鹏自比夏侯惇,也算是学一学曹操邀刘备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时的心态,自比施国权手下之先锋,无越位谋高之意。

    至于事实究竟如何,各人心中自有一方天地,眼前一时言谈之间的得失实在不足道。

    王鹏既然甘当老二,施国权也不能再在言语上继续压他一头,便以一种不甚了了的态度说:“既然这样,那你们就抓紧做思想工作,实在不行再考虑请武警出面协助。”

    王鹏来见施国权,本意就是要施国权一个态度,劝退**群众不过是一件表面工作,关键是要解决问题的根本,所以不把转卖土地的事情知彻底解决了,思想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王鹏把这个担心一说,刘锡北就说:“先派人去了解一下他们的要求,看看政府能不能给他们当当娘舅?”

    施国权扫了刘锡北一眼,冲着王鹏说:“或者让村里做做工作?”

    王鹏看他们也都说不出更好的办法,时间又一分一秒在流失,便站起来说:“那我先回去召集市长们开个会,再统一一下意见。”说着还拍了拍周昌海肩膀准备一起走人,回市府那边继续开会。

    龙耀扬、刘锡北也都站起来准备往外走,施国权却犹豫着叫住了王鹏:“王鹏,稍等,我和你再说个事。”

    周昌海和龙耀扬、刘锡北各自向施国权、王鹏招呼一声出了门。

    施国权等办公室门关上了,才对王鹏说:“王鹏,我忽然有个想法供你参考一下。你想啊,村、乡两级的干部基本与下面各村的农民有点亲亲眷眷的关系,如果由他们出面做工作,效果是不是会好些?”

    王鹏觉得道理有点,虽然没说话,但是头却点了一下。

    施国权进一步说:“所以,我建议你是不是以政府名义下个文,让乡里的干部分片包干做思想工作,考核的时候,做得好的奖,做得不好的罚。我想,只要奖罚分明,下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会调动起来,如果你再扩展一下,把类似出现这样**现象也作为考核目标,政府工作的压力是不是会减轻点?”

    王鹏听施国权说要与考核捆绑,就有点犹豫,他自己是从基层上来的,知道越是底下的干部,越不容易,上面婆婆妈妈各种考核多如牛毛,有时候一项指标就可以定一名乡干部“生死”,搞得下面这些基层干部自己都觉得没有点“土匪”劲头,就别想把工作干好。

    “这个先试试吧,是不是推开,看看反馈意见再定也不迟。”王鹏说。

    施国权突然大方地拍拍王鹏的胳膊,口气坚定地鼓励说:“你放心,有什么问题我一定支持你!”但他随即又说,“不过,这始终是政府工作,我替你着急才出个主意,你上会的时候也不必跟大家提,这是我的主意。具体怎么做,还是要看你们政府这边讨论的结果。”

    王鹏看看表站起来说,“要没什么其他事,我先过去了。”

    施国权也站起来送王鹏到门口,他拉开门的时候,又突然冒出一句来:“不过,我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你搞政府工作这么多年,这方面的经验丰富着呐,指不定哪天你高升了,我还指望着你多回来指导东江的政府工作,多照顾着点东江呢!”

    王鹏一脚跨门外,一脚在门内,对施国权今天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态度很是不爽,市委大院门口正围着一大群人,火烧火燎的时候,王鹏也无暇细辨施国权话里的意味,随口应他:“国权书记这是哪跟哪啊!”

    说完另一脚也跨出了门,施国权却继续在他身后说:“要说,哪个长辈不顾小的?只怕是越小越疼才是!”

    王鹏这个时候已经走得有十来步之遥了,隐约能听到施国权的话,却因为心里惦着门口那一大群的人,脑海里只是闪了闪,觉得这些话指着什么,一时间又来不及抓住。

    常剑早就通知了几位副市长等在会议室,周昌海从施国权那里出来后也直接回来进了会议室,王鹏进来的时候,几位副市长正在议论这件事,看到他立刻都静了下来。

第514章 被倒卖的集体土地

    东江市政府除了王鹏这位正职市长,周昌海这位常务副市长,另外还有**川等五位不入常的副市长。

    今天的临时市长办公会议不仅召集了所有的市长,政府正副两位秘书长胡晋和柳梅也都参加了会议。

    王鹏让胡晋通报了情况,又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觉得和刚刚的书记办公会一样,没有实际的有用措施,就干脆撇开书记办公会上的讨论结果,按照施国权的建议,直接提出了两套方案:一,政府立即下文责成围塘村所在的上塘乡乡干部包干,分头做通围塘村**群众的思想工作,做不通的干部要处分,做得通的干部通报表扬并作为考核、提拔的依据;二,如果第一个方案达不到预期效果,并且事态进一步扩大,则启动第二套应急方案,请武警部队协助疏散闹事群众。

    参加会议的这些政府领导,平日里一个个都是胸怀天下事的精英,但今天这个会议上,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不痛不痒,等王鹏拿出方案,他们更没有不同的意见。

    这不是说,在座的这些人都是虚有其表之徒,而是他们都深知这件事背后有市委书记施国权的影子,万一说错了话,影响到顺发房产的利益,也就等于影响了施国权的利益,更进一步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个人利益,这种损人又不利己的事,他们谁都不愿意去做。

    秘书办很快就把文件打出来了,胡晋亲自拿了过来请王鹏审阅。

    因为已近下班时间,胡晋建议干脆明天一早再把文件发下去,王鹏看看时间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时间拖得越久越难处理啊!文件先打印出来,具体什么时候发下去,由你把控。”

    与胡晋交代完,王鹏带着常剑一起去了信访局,召集信访局、国土局、城建局的同志一起在晚饭后开会,针对围塘村的事情,研究具体的对策。

    常剑在信访局按王鹏的指示,用电话向几个局发出会议通知后,带着府办的两名工作人员,去市府招待所食堂替王鹏和信访局的几位工作人员打了饭菜回来。

    王鹏一边吃一边等开会的人,同时听信访局的同志汇报具体情况。

    据信访局了解,整起事件就是由于土地非法转让引起的一宗农村土地纠纷。

    开会的人都到齐后,大家又纷纷发言,讲了这件事的前世今生,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况。

    围塘村大部分村民在城里经商,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土地基本处于抛荒无人耕种的状态,97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开始的时候,村里通过村民大会的形式,通过了一项决议,即由村集体负责把不村民不愿意承包的土地,集中承包给愿意承包的村民,村里从承包土地的农民那里收取每年600元/亩的租金,再按村里的人均土地拥有数分发给没承包土地的村民。

    但是,围塘村是东江的近郊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民无心耕作,村里一再降低土地承包租金,仍旧有越来越多的土地抛荒,到后来干脆有人都提出来要退回土地。

    村委会在百般无奈之下,再次召开村民大会讨论此事,最后形成一致意见,由村委会出面收回这些无人愿种的承包田,出租给一些私营老板建厂房。

    东江民营经济发达,围塘村此举立即引来不少私营老板想租地建厂,村委会以1000元/亩的价格出租,还被争抢一空。

    村民们看到耕地出租有如此好的效益,纷纷要求退地,坐享租金收入。

    随着周边一些村庄的拆迁,村委会干部看到政府卖出去的土地价格都是十几二十万一亩,这点土地出让的租金就太小儿科了,便动了转让土地的心思,但又怕产权办不出来就喊不起价。

    偏巧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