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门-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余晓丰接到卜一凡的短消息大吃一惊,知道王鹏、施国权在车上是不可能发任何指令了,但他虽是王鹏的秘书,也没有权力去指挥一帮领导,唯一能做的,就是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孙冬临和胡晋。
孙冬临和胡晋又马上向周昌海作了汇报。
刘锡北正在指挥两辆警车尾随车队沿路警戒保护,看到余晓丰匆匆与孙冬临、胡晋交谈后,孙、胡二人又马上上了周昌海的车,便在安排好警卫工作后,走到王鹏的座驾前,对刚刚回到车上的余晓丰说:“有事?”
余晓丰认为,孙、胡二位秘书长向周昌海汇报后,周昌海一定会找刘锡北商量,对旧城的交通实行管制,想着刘锡北早晚会知道,便将江一山临时改变行车路线的事告诉了刘锡北。
刘锡北听了惊出一头的汗,无论旧城的交通拥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省长的车队进城如果被阻在半路上,他这个公安局长终究是有责任的,万一再出点什么事,那么他真是当官当到头了。
本来,周昌海在常委会上提名他担任副书记,就让刘锡北心里大大地窝火。
表面上,市委副书记一职,比起公安局长,市委副书记自然官高一级。但是,刘锡北本身就是政法委书记、市委常委,作为常委的政法委书记在行政级别上与市委副书记同属副厅级干部,这个提名对刘锡北来说,无异于实权被削。
这样的情况下,刘锡北自然希望江一山的东江之行平安无事了,他看看不远处周昌海的车,问余晓丰:“向周市长汇报了?”
“孙秘和胡秘一起去汇报了。”余晓丰说。
刘锡北点点头,不再多言,直接转身走了,他可不能等周昌海来找他商量,他得抓紧布置下去,再晚,江一山准保是要堵在旧城动不了啦。
刘锡北上了自己的车,一边让司机加速往旧城赶,一边连着拨打了几个电话作出安排,直到车子在新旧城交界的内环城东入口停下来,他才猛然想起,周昌海一直没有与他联系。
施国权、王鹏此时坐在考斯特上,向江一山汇报工作,解答江一山提出的问题,内心都是忐忑不安,不知道接下来在旧城会发生什么状况。
让他们感到幸运的是,车入内环城时,并没有出现平时的拥堵状况,心里那种惶惶然的情况总算有所好转。
就算是王鹏,多年为官也让他早已失去了年少时的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面对一脸威严的江一山,心里居然也有诚惶诚恐之感,可见人对于权力的畏惧与本性的善良与否并无直接的关系。
正当王鹏与施国权都暗自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江一山突然对王鹏说:“王鹏呐,给我介绍介绍你的旧城改造项目吧,这可是你在电视上大力宣扬过的项目啊!”
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施国权此刻已经明白,江一山突发奇想改线路的行为,是冲着王鹏来的了。
不过,唇亡齿寒的道理,施国权不会不明白。旧城改造是东江的重点建设项目,王鹏如果在这个项目上摔了跤,施国权作为东江领导班子的班长,多少也要担点责任,不管这个责任是大是小,对于他总是一个不利因素。
所以,面对江一山提出的问题,施国权替王鹏捏着一把汗,也替自己捏着一把汗。
王鹏不希望江一山去看旧城改造的现状是不假,但这并不是说他想掩盖这个项目停滞不前的状况,而是他不想江一山多一个整治自己的借口,但如果这个问题避不过,他也不会推卸责任。
“省长,说到旧城改造,我首先要向您和省委检讨!”王鹏直视着江一山说。
随着江一山的一声“哦?”施国权的心脏一下被提到了嗓子眼,暗骂王鹏死脑筋,不想办法把这事情圆过去,倒是检讨上了,这不是自找死路是什么?
“说说看,你为什么要检讨?”江一山略一停顿后看着王鹏问。
考斯特上,除了司机小刘,所有人的目光都定格在王鹏身上。
第470章 省长来调研(二)
王鹏搓了搓手,对施国权一再传递的眼色视若不见,朗声说:“我对旧城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估计不足,使得该项目因为资金问题、建设进度一再拖延,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出行造成极大不便。对此,我请省领导批评!”
江一山对王鹏审视良久后,一言不发地侧过头,把目光投向车窗外。
施国权不由得乜了王鹏一眼,虽然王鹏主动揽下了所有责任,但施国权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一点表示都没有,倒不是他想帮王鹏一把,主要是他不想让人留下乘人之危的印象。
“省长,东江旧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要改变这种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王市长为旧城改造付出的努力还是有目共睹的。”施国权斟字酌句地说。
江一山依旧一言不发,车子已经驶入旧城中心区域,由于施工原因,整条道路只有半幅可以通行。
江一山看着路上三步一岗的交警,冷哼一声道:“你们的项目进度上不去,迎来送往的水平倒是很有功力!”他一下把头转回来,朝着司机小刘喊道,“小刘,把车停在路边,我下去走走。”
车上所有人都是一愣,此时正值上下班高峰,虽然大家透过车窗都已经看到交警在值勤,道路正处于管制状态,但江一山这一下车,必定会引起路人围观,其最终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卜一凡第一个提出疑议,“省长,我先安排一下吧。”
司机小刘已经把车速减了下来,但没有马上停车,他也在等领导们拿出最后意见。
江一山挥了一下手说:“人都到这里了,还要做什么安排?!”
韩水林已经第一时间给胡晋发了短消息,在卜一凡的提议被江一山否决后,考斯特在路边停了下来,韩水林第一个下车等候江一山,其他人也都陆续下车,施国权与王鹏一左一右分别走在江一山的两侧稍后的位置,跟着江一山一路向西走。
正如大家预料的,被交警拦在警戒线外的市民显然都注意到了这队特殊的人群,很快有人认出了江一山,消息一下传递开去,路边的人越聚越多,有些胆大的开始想突破警戒线闯进来。
刘锡北赶到的时候,正好目睹这一幕,令他着实出了一身的冷汗,不假思索地摸出手机布置增加警力。
刘锡北的命令虽然发了出去,但是警察们不可能长了翅膀飞过来,下班的市民们却已经先把整条街堵了个水泄不通。
江一山干脆停了下来,不往前也不后退,反倒迎向路边的市民,主动与他们攀谈起来,跟随江一山一同前来的陪同人员里面,还有省电视台和省报的记者,早就不失时机地选择最佳角度举起了拍摄设备,施国权心里叫苦不迭,王鹏则双眉紧锁。
江一山与路边的一些群众握手问好,并拉着一名老者的手说:“真是对不起啊,我来得不是时候,耽误大家回家吃饭了!”
“江省长,难得来一趟东江,我们就算再晚回家吃饭都没关系!”老者说,“只是还请江省长能关心一下我们东江的旧城改造,这么久了,房子倒是拆了一部分,工程车来来去去的,道路坑洼不平,搞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站在江一山身后的施国权与王鹏听了这话,脸上都是红一阵白一阵的,老者的话令他们非常难堪,但这又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王鹏比施国权好一点,毕竟他自己真心觉得工作失职,没有把旧城改造抓到位,老者的话对他来说,与其说是批评意见,倒不如说是警钟。
施国权想的最多的却是,江一山接下去会怎么看待他,回省里后会怎么评价东江的领导班子,运河省官场又将怎样谈论他施国权?
他俩各怀心事,江一山则拍着老者的手说:“老人家,你放心,既然我来了东江,就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待!”
在网络还没有大行其道的年代,老百姓的信息渠道是狭窄的,主流媒体传递的信息是他们主要的消息来源,因而,能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一省之长,听他说出这样的话,在场所有的群众都觉得很激动,人人都觉得江一山如同包龙图再世,人群中不知是谁狠命地拍起手来,接着所有人都跟着鼓掌,现场完全是一幅官民和谐的场面。
这条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在当天晚间新闻时段被播放出去,其透露出两方面的内涵:其一,东江旧城改造未按原先向百姓承诺的进程进行;其二,省长江一山将亲自督促东江旧城改造项目。
新闻通过省台晚间新闻播放的时候,东江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正坐在市委的大会议室,听省长江一山讲话。
从旧城出来,江一山坚拒了施国权安排的晚餐,只在市委食堂简单用了点工作餐,就让施国权通知安排开会。
施国权、王鹏原以为江一山会在会上对他们大加批评,出乎意料的是,江一山竟在会上强调,他对东江旧城改造进度缓慢一事给予充分理解,他此行就是给东江的领导班子送支持来的。他希望东江市委、市政府既要从许延松、薛平等人的**案中吸取教训,也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大胆开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接再厉,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法制建设,继续加强党的建设,为东江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施国权、王鹏分别代表市委、市政府在会上发了言,表达了市委、市政府坚决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决心,汇报了东江市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成果,以及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设想。
直到会议结束,把江一山送到入住的酒店,施国权和王鹏都没有猜透江一山真正的想法,但他们又都明白,就算想猜测出江一山真正的想法,通过开会这样的公开场合是不太可能的,江一山入住酒店后的个别谈话,才是真正的重点。
施国权第一个进入江一山房间,在江一山和他谈话期间,王鹏在对面卜一凡的房间里聊天,周昌海等人则分散在童胜华、张航等人的房间陪他们说话。
卜一凡的房间门开得直直的,便于王鹏能第一时间看到施国权出来。
在晚饭的时间,王鹏已经从余晓丰那里获知卜一凡报信的事,也同时获知周昌海听了孙冬临、胡晋的汇报后,并没有与刘锡北联系安排沿路的安保和交通管制。
王鹏对卜一凡表达了感谢之意,卜一凡只是淡然一笑,称他只是从省长的安全角度考虑此事,并无其他意思。
王鹏也是笑笑,无意在此深究卜一凡报信的真实意图。
施国权于二十分钟后从江一山的房间里出来,脸上的表情看不出任何喜忧。
王鹏走进江一山房间时,韩水林正在收拾茶几上的烟缸与残茶,江一山端着自己的茶杯在喝茶,看到王鹏随手一指自己对面的沙发说:“过来坐。”
“王市长,你请坐。”韩水林也招呼王鹏,并快速地收拾完茶几,给王鹏重新泡了茶,随即退出房间。
等韩水林关上房门,江一山放下手里的茶杯,沉声说:“王鹏呐,你到东江以后的工作,的确是不尽如人意,你该好好反思啊!”
“省长说的是,我一定好好反思,还请省长随时督促、指正!”王鹏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升起一丝对自己的鄙薄之意。
江一山瞥他一眼说:“这话倒不像从你嘴里说出来的。”
“……”王鹏不敢接这个口。
江一山似乎也没打算他接自己的话,而是接着说:“你现在是一市之长,看问题要跳出框框,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时度势,不能再像过去在乡镇那样光凭一股蛮劲东奔西突!”
王鹏点着头,尽可能地在自己脸上堆砌出诚恳的态度,心里则依旧在推断江一山真实的想法。
“……旧城改造需要钱、东江港区开发需要钱,这些钱从哪里来?不是你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那一张张的规划图,钱就会从天上掉下来,要变通,变通知道吗?”江一山的语气越来越重,仿佛王鹏就是一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
“省长的意思是?”王鹏干脆装起了糊涂。
江一山怎么会看不出王鹏在装糊涂?他要的就是王鹏这个态度。
“唉,”江一山像是很不耐烦地挥了一下手,“你还是太年轻啊!把东江港区开发这样的庞大规划交在你手中,还真是让我操碎了心,如果这个项目砸在你手里,毁掉的不单是你个人的前途,整个运河省的声誉都会受损呐!”
江一山紧接着话锋一转,目光锋利地看着王鹏,“为了确保东江港区的开发建设,我这次给你带来一个投资考察团,你可以和他们具体接触一下,尽快把资金引进来!这样,旧城改造项目的资金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王鹏至此完全明白了江一山的真实用意,嘴里却问:“省长有具体的指示吗?”
第471章 省长来调研(三)
江一山没有立即回答王鹏,而是端起茶杯慢吞吞地喝着茶。
王鹏可以肯定,江一山是在思考怎么回答自己才能不露痕迹,这让他觉得有点好笑,这种好笑不仅是对江一山欲语还休的伪装态度,也有对自己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的无奈。
如果放在五年前,或是更早一些,放在王鹏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江一山的这种行为是会让王鹏直接不屑一顾地转身而去的,他甚至还会在内心里为自己叫好。
如今的王鹏不会这么做,他甚至在明白江一山意图的一刹那,脑海里划过的是,怎样才能两全?
他还是和过去一样反感江一山的做法,但他又深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江一山是省长,是他的大老板,连潘荣芳都要采取迂回的战略,他王鹏又凭什么硬着头皮死扛?
他暗暗告诫自己,该忍的总得忍,只要不破底线,退一步未必就是错。
江一山几乎把自己杯子里的茶喝尽了,才把杯子放到茶几上,王鹏看了那杯子一眼,站起来去拿水壶过来帮江一山续满茶杯,又给自己的杯子里添了水,放回水壶后重新坐下,静等江一山回答自己。
沉默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战斗,它比的是彼此的耐心。
江一山不想直接回答王鹏,即便此时房间中只有他们俩,他也希望对于一些可进可出的事情,采取意会的方式,这样他才能永远立于不败,攻可进退可守。
王鹏不接招,让江一山微微有些愠怒,但这并不会把他逼到墙角,对此他是有准备的,既然王鹏不愿意意会,那么他就换一种方式。
“你们明天在行程里不是安排了东江港区的视察吗?”江一山说,“到时候,搞一个座谈吧,请这些老板们听听你们的宏伟蓝图,让他们把激情也一起融入进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王鹏看江一山一眼,暗想,这是要把人塞给自己,然后让自己不得不安排啊。
他想到了宁枫,如果这个投资团都是类似于宁枫这样的商人,他该如何做到两全?
尽管他理不出头绪,眼下却也容不得他细想,“我回头向国权书记汇报后,就安排府办与卜秘商量行程调整的事。”
“不用那么麻烦,我跟国权和一凡都说过了,他们应该已经着手安排了。”江一山淡淡地说,“不过,你是市长,经济工作是你主抓的,最后选择与哪些公司合作,还是要以你的意见为主,所以我才要特别和你提提这件事。东江港区是个庞大的项目,稍有操作不慎就会造成重大影响,每一个决定都关系东江港区的未来,你一定要慎之又慎呐!”
王鹏心里苦笑,这就是江一山,他把意图扔给你,然后再套个圈戴在你头上,出了成绩是他的功劳,出了问题是你决策错误,正反两面都能把你套死。
“省长说的是,我一定会谨慎处理的。”王鹏答道,目光所及,江一山点着头又端起了茶杯,这一次并没有喝,似乎是在吹茶杯里的浮沫,他立即说,“时间不早了,省长如果没有其他指示,就早点休息吧,我不打扰了。”
“也好,你也累一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江一山笑得很和蔼。
房间门在王鹏身后合上时,王鹏深深地吐了一口气,韩水林正好过来,笑着和他道别,王鹏见卜一凡的房门已经关上,便欲举步离开,却听到童胜华在背后叫他,“王市长!”
王鹏连忙转身,“童省长,还没休息?”
“习惯了,这个时间还睡不着。”童胜华看着王鹏,“你如果不急,是不是去我房间坐坐?”
副省长主动相邀,王鹏岂能拒绝,连忙说:“我不急,童省长请!”
在童胜华的房间坐定,王鹏有瞬间想摸出烟来抽,马上又想到童胜华不抽烟,因而手在裤兜里捏着烟盒搓了搓,又伸出来端起杯子佯装喝茶,他相信童胜华一定是为了宫本的事找他。
果然,童胜华开宗明义,“听说,你和宫本太郎正面接触过了?”
“是啊,就是昨晚赴了宫本的晚宴。”王鹏说着放下杯子。
“你有什么想法?”童胜华直接问。
王鹏沉吟一会儿说:“宫本很严谨,东江港区的开发建设非常欢迎这样的投资商参与进来!但是……”
童胜华原本在喝茶,听王鹏先扬后抑,不但耳朵竖了起来,目光也同时落到王鹏脸上。
“童省长,您是知道的,能源港区正在申报国家投资,省委、省政府是准备把这个区域列入十五规划的,作为国家战略储油基地,如果由国内各大能源集团来投资建设,相信更能突出其战略意义!”
王鹏并没有直接说不让宫本投资,而是从能源港区的战略定位来分析,希望童胜华能接受自己的想法。
“……具体到稻良株式会社的投资,从其自身的企业特点来说,北港区配套工作也许更适合他们参与投资……”王鹏把没有在宫本面前透露出来的想法,抛给了童胜华。
“你是说……?”童胜华若有所思。
王鹏点了下头继续说:“不错,稻良作为日本国内著名的建筑企业,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这样的企业如果能来投资建设临港新城,对我们东江而言,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童胜华意味深长地看了王鹏一眼,没有立即表态。
宫本通过童胜华的同学来到运河,在童胜华的帮助下拿下了天水多个开发项目,外界传言宫本给了童胜华不少的好处,但传言毕竟是传言,谁也没有亲眼看见的事,只有童胜华自己清楚。
童胜华不得不承认王鹏的话很有道理,他想帮助宫本,但也得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任何有违他前途的事情都必须被当作绊脚石被搬开,能源港区未来的战略定位,将对运河省官场的许多人产生影响,这一点童胜华不会不明白,但他又觉得自己很难向宫本开口。
王鹏看穿了童胜华的为难,想了想问:“童省长,以您对宫本的了解,您觉得我如何向他开口比较合适?”
童胜华立刻看了王鹏一眼,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宫本是商人,商人的本质就是追本逐利,只要你让他看到临港新城的商机无限,他没有拒绝的道理。”
“有童省长的支持,我信心就足了!”王鹏道。
“呵呵,王鹏,来,喝茶!”童胜华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王鹏端杯喝了口茶,轻咂一下嘴道:“好茶啊!”
“你喜欢的话,待会走的时候就带一罐回去。”童胜华说着起身走到橱边,从里面拿出一个厢子打开,取了一罐茶叶过来递给王鹏。
王鹏连忙站起来双手接过,连口称谢,并且适时提出告辞。
王鹏从酒店出来,上了自己的车,对余晓丰说:“等省里的人离开后,安排一下和宫本的会谈。”
次日,江一山一行在施国权、王鹏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东江港区规划区域,现场听取项目拆迁进度汇报,而后在东江市政府一号会议室与投资考察团的成员进行了会谈,晚上则与投资考察团一起出席了由东江市政府出面举办的晚宴。
宁枫的确如余晓丰所言,也是投资考察团的成员,施国权和王鹏向江一山敬酒的时候,江一山还特地将宁枫叫到他们面前,要宁枫好好敬敬东江的这两位领导,未来她在东江的投资离不开这二人的保驾护航。
有的时候,领导只要一句话,下面的人便趋之若鹜了。
江一山仅仅只是把宁枫专门介绍给施国权和王鹏,但在座作陪的并不只有他们俩,还有东江市委、市政府的其他班子成员,许多人都意识到,宁枫将会成为他们与省长江一山发生联系的纽带,不少人宴会还没有结束就已经频频向宁枫暗送秋波了,周昌海就是其中之一。
王鹏冷眼旁观,江一山带来的所谓投资考察团,除了中原燃气公司外,均是和宁枫的公司一般中等规模的投资企业,如果真把这些企业都引到东江港区,尤其是能源港区,那他根本无法想象未来的东江港区会开发成什么样子。
施国权从见到投资团成员的那一刻,也强烈地感觉到事情跑偏得厉害,因而这顿晚宴吃得心里不上不下的,江一山特地把宁枫介绍给他们的时候,他更是觉得背上冷汗直冒,下意识地往王鹏身后缩了一下,才醒过神来,政府工作是王鹏的事,他完全有置身事外的理由,怎么拆江一山的招,还是让王鹏自个去操心吧。
江一山一行在晚宴结束后就直接回天水了,投资考察团则留了下来,与东江市政府作进一步的接触。
王鹏为此关照余晓丰和胡晋,干脆把与宫本的会谈时间再押一押,先把这个考察团的事情解决好。
当晚,在送走所有的客人后,王鹏与商卫东在自己的办公室一直商量到午夜,针对这个投资考察团的背景,拟定了一个详细的招商计划。
第472章 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商卫东商量修改招商计划的时候,王鹏接过一个电话,是席书礼打来的。
席书礼告诉王鹏:“老板像这样反复看同一内容的新闻,在平时是很少见的!”
前一晚省电视台播放的新闻,以及当天早上出版的省报上刊登的新闻,都有提到省长江一山视察东江旧城改造的内容,导向性极其鲜明。
席书礼虽没有说更多的内容,但王鹏也能从中体味出,潘荣芳看了这样的新闻后是不悦的。
这通电话打得很短,却使商卫东离开后一人躺在床上的王鹏久久不能入眠。
这段时间,王鹏一直在反思到东江一年来的所有事情,正是这种反思,让他越来越意识到,这一年他太操之过急了。
虽然许延松之流是罪有应得,但这些案件对他本人也是有伤害的,而且这种伤害并不是来自案件本身,而是来自于官场那种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规则,他无异已经成了严重违反规则的人,在很多人眼里,他不是什么反腐先锋,而是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的小人。
他极度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状,甚至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委屈,但某些时候他又不得不承认,在对待高涵、薛平的问题上,他的那些手段的确并不阳光,正义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手段,这又让他觉得自己确实有些龌龊。
而他之所以觉得自己这一年太操之过急,是缘于许延松、薛平案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大大超过了他的想象,他确实没有预料到波及的官员会如此众多,尤其是许延松的老家吉安县,几乎整个班子全军覆没,这么多的官员出问题,自然要惊动中央,省委、省政府备感压力在所难免。
同时,王鹏又深知,不是所有官员都愿意走上贪腐这条路,这些出问题的官员中,有不少人为环境所累迫于无奈的恐怕也不在少数。
诚然,一个人的立场决定其最终的道路走向,但当大环境中某些东西变成常态时,不同的声音就会成为集体中的不和谐音色。
如果不想成为官场弃子,就像如今的王鹏,要想继续把工作做好,除了妥协还真找不到第二条路来走。
反观许延松一案,王鹏觉得自己还是少了些智慧。
一只苹果如果已经从芯里开始腐烂,表皮的糜烂就只是时间问题,省委对此不会毫无察觉,但却迟迟没有动作,足以说明其中的微妙。
江一山力主让他来东江,背后的真正目的,直到现在王鹏才慢慢体会出来,除了暗暗感叹江一山的老辣,他也暗暗惊心于江一山对他的了解。
再看江一山这次来东江的各种举动,抬手间就再次把他逼到了墙角,王鹏觉得自己的确火候还差得太远太远。
这种时候,他不免揣测,如果换了是年柏杨,会怎样应对这样的危机?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揣测,王鹏也突然发现,过去在宁城的许多事情,如果不是年柏杨、李泽,甚至东子在背后支持,就算有十个王鹏,也早就没有任何政治生命可言了,而他竟然一直没有充分正视这一点,满心以为是自己够幸运,先有年柏杨、李泽,后有俞天岳、潘荣芳,却哪里知道没有一件事是必然的。
王鹏思来想去,觉得既然潘荣芳已经留意旧城改造的新闻,他还是有必要找机会单独向潘荣芳专门汇报一次,让潘荣芳了解自己对旧城改造一事的真实态度,以及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新想法,免得潘荣芳对自己真的失去信心。
恰巧,省里有一个民营资本参与教育改革的论坛三天后在省教育厅召开,东江一中作为教改试点学校,是此次论坛的组织者之一,王鹏作为东江市市长被邀在论坛发表演讲,他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找时间向潘荣芳汇报工作。
次日一上班,王鹏就与席书礼通了电话,表达了想向潘书记汇报工作的想法,席书礼答应帮他安排。
商卫东按照与王鹏商量的招商计划,先分别与考察团成员单独接触,除了东南两个港区暂不接受投资外,西北两个港区成了招商局此次主推的方向,尤其是临港新城的招商更是重中之重。
王鹏与省规划院反复论证过,东江港区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投资商、建筑商涌入,如果只依托东江市本身根本不足以接纳这么多流动人口的出现,要想东江港区能顺利上马建设,唯有先行开发临港新城,把流动人口引往这个区域,才能有效缓解开发过程中东江市区面临的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