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星检察官-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韩国,有底气说出跟各大财团掌门人私交都不错的人,屈指可数。
而其中,绝对包括朴锦惠。
朴锦惠的父亲朴正熙是韩国财团的缔造者,所有财团的创始人都跟朴正熙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朴正熙的女儿,朴锦惠自然继承这份恐怖人脉。
因此。金允浩并不意外朴锦惠能请动玄真恩能出面当中间人。
真正让他意外的是,朴锦惠由此抛出了考校问题。
朴锦惠提出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容易回答,可实际上却非常难以回答,或者说想说出让朴锦惠满意的答案非常困难。
至少类似于‘因为同时女士,沟通方便,这才请玄真恩当中间人’这样肤浅的回答就不可能是正确答案,因为在政坛是不分男女的。
如果金允浩真这么回答,十有**会让朴锦惠看低,进而留下不好印象。
金允浩思考片刻,慎重的回答:“此事跟您的政治倾向有关?”
朴锦惠笑的更开心了。眼睛眯得几乎看不见。
在这种隐藏手段下,她眼中闪过诧异、吃惊的目光。
金允浩的回答可谓一语中的。正确的不能再正确。
朴锦惠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会有这种毒辣的政治眼光。
她的政治倾向是压缩大财团生存空间,扶持中小企业,藏富于民。
为了达到目的,她要分化财团,拉拢一批打压一批。
而目前弱势的现代就是不错人选,适合她掌控,是很合适的政治合作伙伴。
正因如此,她才主动亲近玄真恩,提前建立深厚的私人关系。
她这种政治目的仅有身边有限的几个心腹知道,是高度机密。
可让她吃惊的是,金允浩面对考校,直接道出了这份机密。
朴锦惠看向金允浩的眼神变了,变得有些复杂,有些欣赏、有些忌惮。
其实朴锦惠误会金允浩了。
他虽然成长很快,但还属于政治菜鸟,没练就成那种老辣的政治目光。
他之所以能说出朴锦惠心中的秘密,是因为他多了上世的记忆。
上世金允浩看过一篇微薄,内容就是关于朴锦惠的政治倾向、对财团的态度和具体政治举措等问题的讨论。
金允浩是凭借‘先知先觉’,才完美回答朴锦惠的考校,并说出了朴锦惠心中的秘密。
而金允浩的表现也赢得了朴锦惠的重视,不敢轻视。
朴锦惠收敛笑容,岔开话题道:“我今天约你,主要想问你几个问题。
我想知道,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我详细调查过,那封提醒我的匿名信是出自你的手笔。
我跟******同属大国家党,你攻击他,为什么要提前向我透露信息?
这些天我也看出来了,你背后并没有政治势力支持。
可以说,你攻击******的行为完全是个人行为。
做出如此胆大妄为的举动,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依仗又是什么?
当然,你可以不回答这些问题,我也不会逼你回答这些问题。”
出乎意料,金允浩态度坚定了摇了摇头,直接给出解释。
“首先回答您第二个问题。
我召开记者会公布案情以及递交‘特别检察法’申请,本意并非为了攻击李名博总统。我意在解决自身麻烦,以及跟NIS争夺一个案件的办案权。
李名博总统的长子李世炯不断找我麻烦,迫不得已,我才反击。
NIS手中有个案件对我非常重要,我无论如何都要接管这个案件。
因为这两点内容,我才决定作出这种高调行为。”
李世炯报复他以及张顺民枪击案,都不算秘密,有心人调查定查得出来。
因此。金允浩索性大大方方的说出自己的目的。回答朴锦惠提出的问题。
闻言。朴锦惠心中诧异不已:“你的目的就是这两点?”
金允浩肯定的点头:“是,就这两点!”
“……。”朴锦惠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为了这种小小不言的事情,他就闹出这么大风波?值得么?!
莫非他性格真这么刚硬,受不得半点委屈?
结合对金允浩的调查,朴锦惠觉得这还真有可能,毕竟金允浩凶名太盛。
但朴锦惠并没有完全相信,对金允浩的回答持保留意见。
朴锦惠继续问道:“那你这么做的依仗是什么?”
金允浩很认真的回答:“我的依仗是:事实以及舆论的力量。
因为我调查的是事实,站在正义一方。因此很多事对我有利。
而舆论的力量会束缚李名博总统的手脚,让他不敢大张旗鼓的针对我。
因此,短时间内我不会有事,有时间周旋,解决不利局面。
这两点就是我最大的依仗。”
对于这个回答,朴锦惠不置可否。
她不会天真的相信这段话,但问题是她又想不出金允浩还能有什么依仗。
总之,目前的局面有些茫然,金允浩的回答也分不出真假。
朴锦惠眯着眼睛思考良久,消化听到的这些信息。
不久后她再次开口:“那么关于我的第一个问题。你为何要提醒我?”
金允浩淡淡道:“您没猜错,那封匿名信的确是我寄出去的。
目的。是为了分化您和李名博总统,以及向您示好。”
金允浩之前的回答称得上离奇,让人吃惊。
可朴锦惠从政多年,早就练就了泰山压顶也不动声色的沉稳性格。
因此,她从始至终都没露出任何惊讶的表情。
可是听闻金允浩此刻的回答,朴锦惠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因为金允浩的回答太直白,太诚实,太**裸了。
这种反常规的直白回答,打破了朴锦惠惯有的政治思维,让她惊讶。
朴锦惠堆起笑容掩盖短暂的失态,遂即道:“那你为何要向我示好?
我不过是普通的财务委员,权利不大,职位不高,不值得你如此吧?”
关于金允浩口中分化她和李名博的内容,朴锦惠避而不问。
因为谁都知道,她和李名博目前关系融洽,只是暂时合作而已。
两人政治倾向分歧很大,注定最终分道扬镳。
朴锦惠目前基础不牢,力量不足,因此不会主动提及这个敏感话题。
因此,她只问出部分问题。
金允浩依旧实话实说:“向您示好,是因为我认为您值得政治投资。
我个人觉得,您很有希望赢得下届总统大选的胜利!
交好下届热门总统候选人,对我的好处不言而喻,因此我才向您示好。”
朴锦惠眼神一凝,随后大笑道:“我明白了!原来你真正的依仗在这里。
交好热门总统候选人,等待总统****令,继而免去身上的所有麻烦。
嗯,不得不说,你的思路很不错!
如果让你达到目的,你会凭借此事积累巨大民望和政治力量,好处极大。
嗯,很大胆,很有魄力的想法。
我很好奇,除了选择我外,你还选择了哪些人?”
金允浩摇了摇头:“没有别人!我将赌注都压在了您的身上。”
朴锦惠不语评价,追问道:“下个问题,你就那么看好我能获胜?
还有,即便我能成功,你又凭什么让我为你颁布总统****令?”
金允浩之前的表现给朴锦惠留下很深印象,因此听闻金允浩大放厥词,朴锦惠并未轻视或者结束交谈,反而配合的提出很多问题。
她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很有趣,不介意浪费点时间闲聊一番。
金允浩当然不是跟朴锦惠闲聊,他正一步步将朴锦惠引到设下的陷阱中。(未完待续。)
六百三十章人挡杀人、佛挡灭佛(交易)
“即便我能成功,你又凭什么让我为你颁布总统****令?”
朴锦惠的提问直指问题核心。
谈话进行到这里,金允浩已经获得阶段性胜利,至少他掌控谈话节奏。
与此同时,他也十分清楚,接下来的回答才是关键,至关重要。
因为事关能否给朴锦惠留下更深的印象以及埋下今后合作的伏笔。
金允浩心中最大的依仗是:利用先知先觉和大数据帮朴锦惠赢得大选。
但他却没有详细提及这件事,而是含糊道:“我凭借的是…自己的能力。我相信,您在竞选中会需要我的帮助。而我也必然能帮到您,最终助您赢得大选。”
主动送上门买卖不是好买卖!
上赶着提供帮助,不见得能引起对方的重视以及收获对方的感谢。
只有在对方最需要或者情况最危急时提供帮助,才能将受益最大化。
金允浩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仅适当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考虑。
虽然这些话有点骄傲自大的嫌疑,但在这种场合却恰到好处。
果然,金允浩的言论引起了朴锦惠的兴趣。
虽然她表面无动于衷,却在心中记下了金允浩这个人以及这段话。
大选过程变幻莫测,很多事无法预料,从未有人能有十足的获胜把握。
朴锦惠虽然觉得金允浩有夸大其词的嫌疑,但也不会完全无视。
因为哪怕最微弱的帮助,也能提高她获胜的几率,她会重视并认真对待。
不过她首先要试试金允浩的虚实,看看对方口中的能力。
“我实话实说,没有轻视你的意思。
作为年轻一辈。你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我们眼中却微不足道。
如果你想引起我的重视,仅凭现在的表现以及一句空话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朴锦惠的试探,金允浩没有闪躲,直接接招。
“我一定会成为特别调查组的成员,亲自调查此案!”
受舆论影响。国会肯定会通过他递交的‘特别检察法’申请。
随后,执政党和在野党各出一半议员组成会议小组,挑选特别检察官。
特别检察官需具有丰富的司法工作经验,要要让各方信服。
而会议小组选出特别检察官后,国会和总统都没有权利更改。
特别检察官根据调查需要,有权挑选数量不限的司法人员作为助手。
同样,特别检察官制定助手名单后,任何人也不能更改,只能同意。
这些助手涉及到警方、检方或者是法院。所有单位都必须立即放人。
可以说,特别检察官可用随意调遣整个司法系统中的人,权利极大。
有此也可以看出,这个特别检察官对案件的调查重要性极高。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人能左右最终的调查结果。
因为重要,所以值得所有人重视。
这个特别检察官的人选问题,会成为所有政治势力博弈的焦点。
随后,特别检察官的一举一动也会备受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想左右特别检察官的决定,最终成为调查组的人。难度极高,对于金允浩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此刻,金允浩居然对朴锦惠讲,‘他定会成为调查组的人’。
朴锦惠反问道:“说说看,你如何能做到这点。
大国家党会支持李名博总统,他们定会挑选对你不利的特别检察官。
你想获得特别检察官的首肯。加入这个调查组,几乎不可能。”
金允浩笑答:“您只说了部分内容。有反对我的,自然就有支持我的。
作为大国家党的政治对手,在野党会支持我,挑选对我有利的人选。因为他们需要我冲锋陷阵给李名博找麻烦。进而从李名博手中获得更多利益。”
不经意间,朴锦惠又陷入金允浩的谈话节奏,辩驳道:“政治就是妥协!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最终的结果是他们达成协议,挑选出中立的特别检察官。
这种局面看似对不不好不坏,但其实对你来讲是很坏的结果。
因为这个特别检察官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选你作助手,得罪李名博。
所以,你注定跟这个调查组无缘。”
金允浩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你说的很正确,但你忽视了另外一股强大力量。您!您会帮助我达成心愿的!”
“哦?!”朴锦惠道:“说说看,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金允浩解释道:“因为让我加入这个调查组,对您有利!
换个角度来讲,我会为您提前排除定时炸弹。
如果此事在下届总统大选前夕曝光,固然损害李名博总统的形象,但他即将卸任并不在乎这份损失。
反而此事曝光会严重损害大国家党的形象,继而削弱大国家党给您提供的助力,您会遭受很大牵连。
所以,对您最有利的做法是,趁现在距离下届大选还早,尽快并且彻底解决这个隐患,让时间冲淡对大国家党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讲,您应该帮助我,让我为您彻底解决此事;而非含糊其实的糊弄过去,给自己留下隐含影响下届大选。”
金允浩原计划找在野党,以及利用舆论力量,助他成为调查组成员。
但突然见到朴锦惠后,他立即改变了计划,走朴锦惠的道路。
因为相比较而,朴锦惠如果帮助他会更加稳妥,减少意外。
同时,这也是金允浩能力的展现手段。
朴锦惠不是想试试他的能力么,金允浩就拿出这套说辞给她看。
朴锦惠思考很久才道:“动用党内力量痕迹太明显,我不会这么做。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双方挑选出相对中立的特别检察官。”
朴锦惠似乎否定了金允浩的解释,并说出最终结果。
但金允浩并未露出失望的神色,反而心中兴奋不已。
因为朴锦惠的话语中有很大玄机,最关键的是她没有明确拒绝。
没有明确表态拒绝,就是某种程度的认可。
朴锦惠可能是处于某种顾虑,这才没有将话说透。
如果不是金允浩有着超强的表情观察能力。看出朴锦惠情绪波动并露出认可的神情,他还想不清楚这其中的弯弯道。
他很不喜欢政治这东西,因为太麻烦,经常要动脑猜对方半句话的含义。
相比较而言,他还是更喜欢刑侦工作,简单直接,用证据说话就可以。
而金允浩表现出的政治眼光和大胆想法,让朴锦惠意外。
看金允浩并未露出失望的神情,理解她的意图。朴锦惠递出赞赏的目光。
她对金允浩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认识:很有政治天赋,能力和眼光不错。
朴锦惠开始有些期待金允浩的更多表现了。
尤其是对金允浩开头提及助她赢得大选的话,有了进一步的期许。
………
朴锦惠动作优雅的饮茶,继续试探道:“除了前面这点,你还有其它手段证明你自身的能力吗?我希望听到让我满意或者是惊喜的答案。”
想要惊喜?那还不简单!
金允浩一贯不走寻常路线。
他挑选助手,专挑那些刺头。
别人给他挖坑,他看出来却主动往里面跳,置之死地而后生。
可以说他工作以来。一直保持特异,并给人惊喜。
金允浩丹田运气。语气坚定且充满强烈的自信力量,说道:
“李名博总统压不住我!”
这句简单的回答如秋雷炸响,在包厢内久久回荡。
朴锦惠眯着眼睛,定定的审视对面的金允浩。
有那么一瞬,她甚至被金允浩坚定的语气动摇了,真的相信了这段话。
可遂即她又低下头把弄面前的茶杯。轻声笑了出来:“呵呵……。”
对于金允浩的霸气宣言,她不予评价。
听到这句狂妄自大的话后,她对金允浩的好印象消失殆尽。
这一刻,她失去了继续谈话的兴趣。
金允浩仿佛没看出朴锦惠的兴致索然,继续道:“我会证明给您看。”
朴锦惠勉强应付道:“如果你能做到。我们再来这里见面。”
成了!
金允浩当然看出朴锦惠在敷衍,但只要获得朴锦惠这句话,就足够了。
因为他会证明给朴锦惠看,让朴锦惠履行承诺。
可以说,金允浩利用狂妄的话语成功为两人的下次见面埋下伏笔。
过程无所谓,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就可以。
金允浩心潮澎湃的捏起拳头,用力小幅度挥舞。
接下来就要看他如何完成今天的诺言,让李名博压不住他。
对于这点,金允浩心中早有计划。
一年后,朝韩会爆发近几年最严重的冲突——延坪岛炮击事件。
金允浩打算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反抗李名博事后的打压。
如果他能正常的扛下李名博的报复最好,可以免去很多麻烦。
当然,这种情况的概率很小,几乎微乎其微。
金允浩虽然骄傲,但从未小看和轻视韩国总统的力量和手段。
而如果他扛不住李名博的报复,他会前提退出检察系统,主动去服兵役。
然后利用崔家或者是徐爸爸的力量,到济州岛服役等待炮击事件。
最后,他会利用先知先觉,争取立功,创造重新复出的机会。
这是最坏的打算,不可控因素太多,也非常冒险,但也不是全然没机会。
正因为在不可能情况下创造可能,才会被称为奇迹,才能让朴锦惠惊讶。
至少他有信心搅动风云,不会让朴锦惠轻视。
只要能获得朴锦惠关注,成功开展合作并抱上大腿,就能解决所有麻烦。
这就是金允浩心中的全盘计划。
朴锦惠不知道金允浩的秘密,此刻她因为金允浩的狂妄,失去谈话兴趣。
“私人话题谈完了,下面我们来谈谈公事。”
朴锦惠公事公办道:“我代表李名博总统跟你谈谈和解的可能以及条件。
总统私宅门案件曝光后,民众关注极高,调查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但如何调查,由何人调查,对最终的结果影响重大。
总统的意思是,让你加入特别检察官调查队伍,当然你知道该如何做。
如果你同意,总统会对你的冒犯既往不咎,并提拔你到大检察厅任职。
当然,你也可以拒绝,不过你应该知道拒绝的结果。
请你认真考虑。”
说完,朴锦惠低头饮茶,等待金允浩的回答,然后回去交差。
对面,金允浩眉头微蹙,快速思考其中利弊。
不得不说,李名博这步棋很高明,尽显老辣政治手段和大人物气魄。
让他参与调查并为李名博背书,可以最大程度为李名博澄清,减少李名博的名誉损失,说不定李名博还会因此因祸得福,收获其它好处。
例如,李名博这种坦荡行为会获得部分民众好感;
再例如;李名博提拔他,会显得李名博很有总统的胸襟和气度。
总之,如果按照李名博的剧本发展,此事的影响会被降到最低程度。
当然,等这件事情的影响过去后,他定会因为不知名的原因彻底完蛋。
可以预见,李名博和身边的人为了保护自己方的威信,绝不会放过他。
他同意,会获得一段时间的安全以及短暂的高职位,但最后依旧会完蛋。
如果他不同意,甚至连苟且偷生的机会都没有,会立刻完蛋。
朴锦惠代表李名博只给金允浩提供这两种选择。
合作,或者死亡。
但金允浩不想为李名博背书,因为那样会丧失公正,进而失去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最终损害自己最大的根基。此事对今后发展不利,可谓饮鸩止渴。
另外,他也不能为李名博背书。因为那样会丧失政治独立性,会让他和朴锦惠产生隔阂,而这个隔阂会成为他跟朴锦惠今后合作的重大阻碍。
因此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金允浩都不能同意李名博的条件。
所以,他只能拒绝。
金允浩思考一瞬,便明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我拒绝!”
金允浩的选择在朴锦惠的意料之中。
因为她看得出,眼前的年轻人野心极大,且非常有主见。既然已经出手,他就不会轻易收手。这是不撞南墙心不死啊!
朴锦惠没有发表任何评价,低头不语,并作出送客的姿势。
金允浩会意,起身告辞。
从他踏出房门这刻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跟李名博没有任何的缓和余地了。
但他不后悔。
因为与此同时,他接触到朴锦惠,并骗得朴锦惠有条件的下次见面承诺。
有这些就够了。
同时,他也不担心朴锦惠因为个人情绪而放弃帮他加入特别调查组。
因为朴锦惠是政治家,对她有好处的事,她定会排除个人喜好去做。
目的都达到了,金允浩心满意足的离开。(未完待续。)
PS:这章算是小大章吧,4200字。实话,这章写的好累,前后共花费近5个小时,反复修改三次,总算写出还算满意的东西。这其中要涉及部分《特别检察法》介绍,以及埋坑,还有跟大人物的博弈,非常费神……索性终于搞定了。求月票支持!
六百三十一章人挡杀人、佛挡灭佛(出手)
金允浩与朴锦惠见面后,又接到在野党派的会谈邀请。
不过他全部以沉默的方式拒绝掉了。
在野党无非是想利用他攻击李名博,从而获得谈判资本。
谈与不谈,结果都一样,因此也就没有见面虚与委蛇的必要。
而且有了朴锦惠的帮助,他不再担心加入调查组的问题。
因此跟在野党就更没什么好谈的了。
另外,拒绝跟在野党等其它势力接触,可以保持政治独立性。
这点对于今后跟朴锦惠合作很重要。
因此,金允浩对于各方的邀请是能拒绝就拒绝,实在不好拒绝的,干脆玩消失,躲起来。
金允浩东躲西藏三天中,在野党和执政党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利益交换、讨论、妥协、最后共同选举李光范担任‘总统私宅案’特别检察官。
李光范是律师出身,担任过司法研修院教授、法院行政处司法政策室长等职务,具有丰富的法律事务经验,有资格担任特别检察官这个重要职务。
且李光范本身是无党派人士,具有很强的政治独立性。
另外,李光范律师出身,随后在法院任职,跟李名博总统手中掌握的检察厅关系不大,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李名博的干扰,以及减轻民众质疑。
因此李光范是当下最合适的特别检察官人选。
……
特别检察官一经任命,其职务层级相当于高等检察厅检察长,享有检察官的所有法定职权,并有权依据检察一体原则指挥、监督所属检察官协助办案。
李光范风光上任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组建调查组。
此案牵扯甚广,需要得力干将帮组调查。因此调查组人选意义重大。
首先,李光范任命了6名律师担任其助理。
这6名律师都是李光范的学生、后辈,关系密切,是他真正的心腹。
但因为职业局限性,律师并不能很好的完成侦查工作,还得有精通侦查工作的检察官协助调查。
因此。李光范又调遣首尔地方检察官李宪相等4位检察官参与办案。
不过这还没完,因为律师和检察官都是领兵大将,调查还得有普通士兵。
于是,李光范又抽调首尔地方警察厅的警员及首尔市政府等单位调遣人员参与这个调查组,最终这个调查组共由63名成员组成。
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本年度最庞大的调查组组建完毕时,李光范出人意料的又发布调遣命令,调遣首尔高等检察厅二级检察官金允浩协助调查。
李光范给出的官方解释是:金允浩作为本案发起人,最了解本案情况,加入调查组后。能帮助他尽快摸清案情,缩短调查时间。
当然,有官方解释,自然就有其它私下解释。
李光范认命金允浩成为其助手,必须给李名博一个解释。
李光范对李名博的解释是:迫于舆论压力,他需要金允浩消除民众质疑。
否则,他最终的调查结果公信力不足,不能取信于民。
李光范同时承诺。不会给金允浩真正调查权,只让其充当门面。
李光范的理由很充分。态度也很好,李名博说不出反驳的话。
就这样,李光范瞒天过海,把金允浩拉近调查组。
………
特别调查组所在的大检察厅办公室内。
金浩英律师看向首位的李光范,不解的问道:“前辈,为何您冒着得罪李名博总统的风险。将金允浩拉近调查组?我觉得此事弊大于利。”
李光范沉吟片刻,对面前的心腹解释道:“我自然知道此举的危害,可我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有些拜托是不能拒绝的。”
金浩英瞪大双眼,震惊道:“您的意思是,有人要用金允浩针对那位?不妥。万万不妥,这样您会被连累的。”
李光范摆了摆手:“不用担心,我没有那么昏聩。
我只同意对方将金允浩弄进调查组,并非真要彻查此案,攻击总统。
那个惹事的金允浩进来后,我就将他供起来,不给他任何任务和权利。
如此,既可以避免得罪李名博,又能对拜托我的人有个交代。
另外,金允浩是此案的发起者,被民众认为是‘最正义的检察官’。
他加入调查组后,可以帮我树立公正形象。当我递交最后调查结果时,他这个挡箭牌可以最大程度减轻民众的质疑。
所以,将他拉近调查组,可谓一箭三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听完李光范的解释,金浩英恍然大悟。
他适时的送上马屁:“前辈,还是您手段高明!”
李光范苦笑道:“有什么高明的,无非是自保手段而已。
我这个特别检察官表明风光,其实是坐在火炉上烤,稍有不慎就会被烧成灰。哎……。处在这个位置上,难啊!”
金浩英心有戚戚,替李光范鸣不平道:“说起来都是那个金允浩惹出的麻烦,要没有他,也就不会有‘总统私宅案’,你也不会成为特别检察官,这么为难。”
李光范摆手道:“提这些有什么用,时也命也!但一定要限制金允浩,不能让他再给我惹麻烦,否则我会更难做。对总统食言的后果,我承担不起。
我会限制他的权利,不给他任务,你在私下里帮我盯紧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