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星检察官-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跟着代表团一起进行学术交流?金允浩就更看不上了。

    有保罗这位老师在,他根本没必要去学习那种落后的心理学知识。

    而且有那时间,他还不如去研究面部动作编码这个新课题呢。

    ………

    金允浩在美国求学期间。准备了很多。其中最重要一项。便是经营人脉。

    除了维护同门师兄弟之间的感情,他还结交了很多社会人士。

    假期时,他游走与各个社交场合,有意识的结识了很多朋友。

    在洛杉矶,他的朋友主要集中在好莱坞,娱乐圈中。

    几年前,金允浩身份很低,接触不到高端人士。

    但是。他拥有上一世的记忆。

    他知道一些暂时落魄,后来却大红大紫,影响力巨大的人物。

    政治家都是谨慎的,现实的。

    因此,即便金允浩知道奥巴马会当上美国总统,但也无法跟奥巴马成为朋友。

    但是明星艺人不同,跟这些人接触相对容易很多,也更容易成为朋友。

    而且对方成名后,也不会刻意回避他。

    所以那段时间里,金允浩刻意结识了一些娱乐圈中的人。

    上一世。金允浩是个工作狂,他只对刑事工作感兴趣。

    对美国明星的了解。仅限于美国大片中的主演,再加上几个知名歌手。

    因此,寻找那些暂时落魄,后来大红大紫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金允浩印象中,最近几年的大片也就那么几部:《钢铁侠》、《蝙蝠侠》、《盗梦空间》、《2012》、《阿凡达》……。

    而这几部大片中,主演要不是成名已久,他结交不到的;要么是他记不住对方名字和履历。

    当时,为了结交那些暂时落魄的大腕,金允浩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而其中,结交最早、关系最好的,要数小罗伯特。唐尼。

    唐尼就是《钢铁侠》中的男一号,相貌和气质很有男人味。

    唐尼的事迹流传很广,即便在上一世的华夏,也有很多关于他的新闻。

    如此,金允浩才能快速接触到此人。

    唐尼以前很有名,可是因为吸毒问题,演艺事业毁于一旦,并在1997年和2000年分别因吸毒被捕入狱。

    金允浩结交唐尼时,正是唐尼最困难的时候。

    那时,唐尼刚离婚不久,因为屡次吸毒问题,也没人请他拍戏。在感情、事业两方面遭受双重打击。

    那段时间里,金允浩给与了唐尼很多帮助,两人也因此结下深厚友谊。

    ………

    下午,金允浩与唐尼的见面定在了一间不知名的咖啡馆。

    说是不知名,是因为这件咖啡馆很小,所处的位置也相当偏僻。

    但是这里对金允浩和唐尼来说,却具有很大纪念意义。

    因为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就发生在这里。

    并且之后一段时间内,两人经常来这里小聚。

    美国时间下午两点,唐尼准时出现在咖啡厅门口。

    而金允浩则坐在靠窗的老位置,向其挥手。

    一瞬间,两人相视一笑。

    虽然很长时间没见,但是他们的友谊却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像这里的咖啡味道,浓郁、醇厚。

    唐尼依旧留着标志性的大胡须,笑起来,嘴边的八字文非常明显。

    “嗨,老伙计,真是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看起来,你越来越有男人味了。”

    两只宽厚的手掌,重重交合在一起,且越来越用力,这是他们独特的见面方式,谁都没有忘记。

    落座后,两人相互打量着对方,又同时笑了起来。

    “该死,你别一见面就对我笑,搞的我像玻璃一样。”唐尼抱怨道。

    金允浩回击:“是你先笑的,怎么怪我?”

    唐尼有一种小孩子气,而且特别严重:“哪有!明明是你先对我笑的。对,一定是你先笑的,就像以前一样,你不要狡辩。”

    “唐尼,我们不小了。”

    “什么意思?”

    “我们能不能像大人一样交谈。”

    “滚。”(未完待续……)

四百八十七章 反击(上)

    在美国的几天时间,金允浩过的颇为惬意。

    白天研究面部动作编码论题,晚上跟朋友聚会,日子过的充实而精彩。

    4月15日,美国心理学大会在洛杉矶如期召开,来自全球的1万多名心理学学者汇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发表各自的学术论文,空前热闹。

    心理学大会为期三天,看似很长,但其实时间颇为紧张。

    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包罗万象,主要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部分,其下含有21个分支:如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因此一般的学术交流都在大会正会前进行。

    而大会第一天、第二天的主要内容为:经过大会组委会推荐,优秀学者在大会上简短发言,介绍自己的论文。

    最后一天是大会最精彩的部分:经过参会者票选,选举高水平的论文发表人在大会上发言,详细介绍论文内容。

    韩国代表团获得的是简单发言名额,而最后一天的发言名额事先无法内定,必须由大会参会者共同票选,因此最后这个发言名额才是最高荣誉。

    可是最后的发言名额太少,只有10个,一般都有欧美国家代表团包办,韩国代表团也不敢奢望。

    韩大友等人觉得能在大会前两天做简短发言,已经是历史性突破,值得大书特书了。每个人对此都非常满意。

    当然,除了金允浩。

    在原本计划中,金允浩跟韩大友等人是一个心思,举得有简短发言的机会就可以了。

    可是来到美国后,计划被打乱,再加上意外获知并了解保罗做的新研究后。金允浩渐渐生出了更大野心。

    ………

    大会第一天,波澜不惊。

    第二天,韩国代表团中气氛颇为紧张,因为下午韩友哲即将做简短发言。

    早早的,驻美的韩国记者就来到代表团下榻的宾馆,全程跟踪报导此事。

    韩大友动用关系。也跟韩国国内打好关系,韩友哲做完简短发言后,立即将新闻传过国内,让韩国民众知晓此事,知晓韩国代表团获得的荣誉。

    一切造势行动都已准备妥当,就等下午韩友哲做简短发言了。

    韩友哲心中紧张的同时,也颇为自得。

    韩大友等人也是喜气洋洋。

    然而金允浩却心中冷笑。

    “且让你们得意一会,下午有你们急的时候。”

    ………

    下午,会场内一下子多了很多韩国记者。长枪短炮的,很有气势。而镜头,自然是对准韩国代表团,焦点全是韩友哲。

    韩国人有着偏执极端的民众自豪感和自卑感,国人在美国取得优异成绩,整个韩国都会长篇报导,全国上下都会关注。

    因此,即便韩友哲的简短发言在别人眼中稀松平常。但是在韩国人眼中,却意义不凡。也正因如此。才会受到这么多记者的关注。

    会场角落里,韩大友怕韩友哲紧张,影响发挥,私下安慰道:“没事,正常发挥就可以,将练习的东西都讲出来。就算大功告成,知道么?还有一小时,就到你发言了,尽量调整好心态。”

    韩友哲紧紧握着手中的论文,用力点了点头。

    此时。韩友哲心情是紧张的,激动的,忘乎所以的。

    他幻想着发言后,被韩国媒体大幅报导的场面,以此激励自己。

    可是十分钟后,当一位美国心理学教授做法发言后,韩友哲之前的好心情统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十分焦虑的心情。

    “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论文内容怎么跟我的一样!?”

    韩友哲额头青筋乍现,环绕四周,低声咆哮,询问原因。

    而韩大友此时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也失态了,一时间冷汗直流:“这……”

    刚才那位教授的发言和论文大致内容,跟韩友哲的极为相似,但水平却高出韩友哲不止一筹。

    撞车了!

    所有人心中都有了明悟,真的撞车了。

    衣着撞衫,没问题,最多是尴尬。可是学术论文撞车,那就不止是尴尬的问题,这里可能还涉及到抄袭问题。

    而后发表的,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抄袭者。

    而韩大友再发言后,很可能被认为是抄袭者。

    是巧合?

    当然不是。

    这些都是金允浩故意安排的。

    他就在韩国代表团中,想要打探韩大友论文的大致内容,并不难。

    安排一个美国教授做类似内容的论文,并且水平高于韩友哲,也不难。

    调整发言顺序,让美国教授先发言,更不难。

    金允浩只是略施小计,便让韩友哲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

    不发表论文?

    机会难得,说放弃真的很可惜。更严重的是临时放弃发言,就等于放大会的鸽子,会给美国方面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

    可是硬着头皮发表论文,也不行。

    因为两个论文内容实在太像了,不止主要内容一样,就连细节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旦发表,很容易弄出抄袭风波。而韩国一方十有**会被认定是抄袭方。

    这样的名誉损失,对与韩国代表团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老爸,怎么办?现在怎么办啊?”韩友哲六神无主,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再也不复之前的春风得意。

    “先别急。”韩大友安慰一句,随后跟几位教授紧急磋商,商讨应对办法。

    两分钟后,韩大友等人想出个补救办法。

    韩大友果断说道:“放弃原定计划,用别的论文代替。”

    听到这个噩耗,韩友哲当然不甘心:“爸!”

    韩大友长期作为会长,很有决断:“不用说了,你的论文一定不能发表。因为很可能引起抄袭纠纷。我不能拿整个韩国心理学会的名誉去赌。”

    说完,韩大友环视周围教授,严肃道:“哪位教授手中有现成的,未在国际报刊发表过的论文?如果水平可以,就替代韩友哲他们,在大会上发言。”

    众人相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为了抢占先机,避免成为抄袭者,教授写好论文后,都会第一时间发表。

    而原本为大会发言准备的论文,也因为看不到在大会发言的希望,而提前发表了。

    两种因素作用下,此时没人有备用论文,没有高水平论文能用来救急。

    韩大友一人一人的看去,得到的都是否定答案。心情也随之越来越差。

    一股巨大的力量,将韩大友一步步拖进了万丈深渊。

    当韩大友目光接触到最后一人时,他习惯性的询问一句:“金允浩检察官,您有备用论文吗?”

    韩大友只是例行公事的询问,不成想金允浩居然没有摇头。

    韩大友脑袋有些晕乎,睁大眼睛,惊呼道:“您真有?!”

    金允浩再次点头:“因为我觉得自己可以在大会上发言,因此不自量力的做了一篇论文。还没有发表。”

    这个时候韩大友不会计较其它任何东西,救场要紧:“快。拿出来给我看看。”

    金允浩故作为难之态。

    韩大友以为金允浩论文水平不高,不好意思示人,于是宽慰道:“水平不高也没关系,只要能应付现在的局面,勉强过关就可以。”

    闻言,金允浩这才拿出论文。但只有一半内容。

    韩大友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审视金允浩的论文。

    可是看过目录后,他便抛去了轻视之心。

    “这……”等看完一段内容后,韩大友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了。

    其他教授半天不见韩大友评价,心中着急。于是顾不得面子,一起探头观看。可是这一看不得了,几位教授都被震撼到了。

    几乎看过论文的每一位教授,脸上都浮现出震惊的神色。

    “精彩,真是太精彩。”

    “大发,这绝对是上层之作!”

    “高水平,这绝对是高水平的论文,足以在国际各大报刊发表。”

    看过论文后,众人再看金允浩的眼光立刻不同了。

    不再反感,不再轻松,反而变得有些尊敬,和喜欢。

    “眼前这人是有真本事,年轻气盛也可以理解嘛。”

    这是很多人的心声,因为他们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能理解。

    看过论文后,众人对金允浩的感官大变。

    一切,只因为论文水平之高,远远超过了韩国心理学的水平。

    ‘看实力说话,有实力就有地位,就有发言权。’

    这句话在社会上适用,在学术界,更适用。

    但并非所有人都称赞,一位教授就提出了问题。

    “这个论文怎么只有前半部分?后面的内容呢?”

    经过提醒,众人才发现这一点。

    刚才他们看得太急了,都忽略了这一点。

    对此,金允浩解释道:“这东西不能都拿出来吧?毕竟还没发表呢。要是不能在大会上发表,又拿出整个论文,那岂不是……”

    金允浩后面的话没说,但是众人可以意会,补全。

    金允浩的心思可以理解,无关大雅,毕竟论文是学者的命根子,没人会拿命根子来冒险。

    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言之凿凿道:“如果后面的内容有前面内容一半水平,就足以应对现在的局面了。我个人觉得他可以代替韩友哲发言。”

    其他教授几乎同一时间附和:“我也同意。”

    20人中,超过一半教授表示赞同,而且还都是比较有名望的。

    事已至此,别无它法。

    韩大友最终拍板决定道:“好,就由金允浩检察官来发言。”

    韩友哲万分不甘道:“爸!”

    韩大友不为所动:“别说了,就这么定了。”

    韩大友转头看向金允浩,无比慎重道:“金允浩检察官,希望您能好好发挥,帮我们韩国心理学会应付今天的局面。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金允浩洒脱一笑:“好。”

    韩大友等人的要求是应付现在局面。

    而金允浩的要求却不止如此,他是瞄准了大会最后一天的发言名额。

    今天的舞台是起点,而并非终点。(未完待续……)

    PS:求推荐、月票。

四百八十八章 反击(中)

    下午三点,心理学大会正常进行。

    可此时,会场内韩国记者席位置却出现一片繁忙景象。

    下一个就是韩国代表发言,因此他们都进入最佳报导状态。

    可是接下来让记者们诧异的是,走上台的不是原本熟知的韩友哲,而换成了一个陌生人,看起来非常年轻。

    金允浩是在最近一年崛起的,他的事迹和新闻都集中在最近一年时间内。

    而驻美记者往往都是几年一届,因此会场内的记者并不熟知金允浩的事迹,也不认识他。

    “很年轻啊,他也是教授?”

    “不清楚!怎么突然换人了?一点资料都没有啊!”

    记者们三三两两低声讨论,手中都摄像机却在正常运作。

    与此同时,韩大友在各方奔走,跟大会沟通换人问题,做好善后工作。

    自己种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咽下。

    要不是他处心积虑的陷害金允浩,破坏金允浩的计划,金允浩也不会反击的如此果决,让他进退两难,疲于奔波。

    一切都是因果循环。

    ……

    “啪啪啪…”

    不久,会场内便响起礼貌性掌声,不算平淡,也不算热烈。惟独韩国代表团所在的位置,掌声很大。

    金允浩来到演讲台站定,没有立即开讲,反而抬头环视会场一周。

    他在调整,同时在心中告诫自己:这里是他的舞台,是通往博士学位,教授身份的起点。

    韩国代表团对这次简短演讲很重视,但他更重视。

    聚光灯下,金允浩笔挺的站在演讲台那。瞬间成为了全场焦点。

    台下,鸦雀无声,都在静等他的演讲。

    记者在等,准备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经常瞬间。

    学者们在等,他们想看看韩国心理学水平如何。

    韩国代表团也在等,有的人在等金允浩精彩发挥。有的人在等金允浩出丑。

    这一刻,会场的目光都集中在金允浩身上。

    他在调整的同时,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短暂审视。

    他身着一身黑色的西装,配上一件没有花式的白衬衫,给人一种简约的时尚感。他健硕高大的身材,宽厚的肩部,完美体现了整套西服的做工精良,简约时尚中又透露出一种狂野的魅力。

    聚光灯下,他那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泛着迷人的色泽;浓密的眉毛,高挺的鼻梁,无一不在张扬着他的高贵与优雅。

    他的外貌和气质不仅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同样符合西方人的审美观。

    不论来自世界那个地方的学者,看到台上的金允浩后,都会在心中暗道一声:帅气。尤其是他身上那份优雅与高贵的气质,更引人注意。

    “不会是哪个国家的王子吧?”西方记者在胡乱猜测。

    “不会是韩国国内的演员吧。这么帅气?”韩国记者在猜测。

    不过此话一出,便立即遭到同行的反击:“演员?多么不入流的角色。

    这里可是美国心理学会会场。是国际性大会,只有博士以上学历同时是教授身份,才能在这里发言演讲。

    演员来这里演讲?开什么国际玩笑!”

    在镜头跟拍下,在全场注视下,金允浩礼貌致意后,开口了。

    他微笑着。眼中光华流转,低沉的嗓音如钢琴的乐曲动听无比。

    “我的论文题目是:FACS,面部行为编码系统的社会应用。”

    题目一出,瞬间吸引了很多学者注意。

    FACS研究在美国心理学界非常有名,是保罗艾克曼等人提出的行为心理学研究。曾轰动一时。

    如今金允浩以此为基础,提出更深入的研究方向,值得所有学者重视。

    只是不知道,金允浩是徒有其表,拿前人成果作秀;还是有真本事。

    FACS是保罗等人做的研究,金允浩自然不会原样照搬,那属于抄袭。

    他的确有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方向。

    “FACS研究具有很大应用价值,然而却被严重忽视了。

    因此我今天所讲的,主要是阐述FACS的潜在应用价值,包括具体举例。

    FACS具体内容是:根据人脸的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AU),并分析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

    FACS该套系统将许多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表情进行了分类,它可以称作面部表情的肌肉运动的权威参照标准,不仅能被心理学家使用,也能被动画片绘画者使用。

    这些都是基本介绍,以及如今社会对它的认知。

    但是我要说的是,FACS也可以被国家安全部门使用。

    不要误解,我口中的使用,不是以此审讯嫌疑人,这是老生常谈,FBI等部门早就在研究并实际应用。

    我口中的使用,是针对CIA等情报部门。

    借助FACS,制作一套面部识别系统,应用于机场、港口等通关地点,识别通关者当时情绪,分析其危险性,并将这些信息载入大数据库,存档备份。

    有了这样的可以大大提高安检效率,收集到的数据也更全面。

    现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FACS融合大数据后,绝对可以发挥更大价值………”

    因为是简短发言,金允浩只介绍了研究方向,并简单举例,没有细说。

    但即便如此,也吸引了所有参会学者的兴趣和注意。

    FACS系统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非常新鲜的想法,极具创意。

    但是否有研究价值,能够付诸实践。需要进一步讨论验证,等待详细解答。

    很多学者开始抱怨:怎么讲的这么少,怎么就不多说点,这断章断的,很让人蛋疼啊。

    台下的韩国记者对心理学了解不多,也不知道金允浩论文水平如何。

    但从会场内众人的反应。以及那雷鸣般的掌声可以看出,金允浩获得了成功,他的论文获得了学者们的肯定和赞赏。

    知道这些就够了!

    于是记者手中的相机开始高强度工作,闪光灯频繁亮起,记录这一时刻。

    白亮的灯光下,金允浩笔挺的站在台上,目光缓缓掠过台下众人,那修长清澈的眉眼里,终于闪过一丝倨傲的笑意。

    他成功了。他知道他成功了。

    他有理由骄傲,但同时他并没有得意。

    因为这只是开始,而并非结束。

    金允浩的野心历来很大,他的目标是进入明天的发言环节。

    他要在大会上,在所有心理学专家教授面前,做详细的论文演讲。

    会场内的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足足有两分钟。

    这是韩国心理学从来不曾获得的肯定与荣誉。

    金允浩回到座位后,一众教授集体起立。再次向金允浩送上掌声与赞赏。

    然后金允浩脸上没什么表情,更没有笑容。清冽的目光滑过众人,淡淡道:“不负众望,我成功拿下了今天这个难题。”

    真心假意有时候很难分辨,一些试探手段很有必要。

    在金允浩的试探下,很多教授并没有表现不满。学术水平,为韩国争光。才是他们看重的。

    韩大友会长表面上也没有不满情绪,可金允浩看得出,这都是伪装。

    至于突然失去发言资格的韩友哲,那就更不用说了,不满的表现早已挂在了脸上。

    甚至韩友哲还在用金允浩的冷淡的表现和高傲的态度。再次挑拨金允浩和众人的关系。

    一番试探过后,金允浩便知道,韩大友这对父子并没有心服口服,也没有真心悔改。以后,怕是还会有阴谋诡计。

    然而让金允浩没想到的是,韩大友的阴谋诡计来的这么快。

    甚至不等大会结束,他就出手了。

    在金允浩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提前接触了韩国记者,并解释称:金允浩能获得肯定,是因为他的论文内容是仰仗美国人的劳动成果。

    言下之意就是,不要胡乱报导,更不要将金允浩捧为英雄,免得弄出笑话。

    因为民族英雄历来都是靠自己的真本事,而并非依靠外人的帮助,尤其是美国人的帮助。

    韩大友作为韩国心理学会的会长,说话自然有分量。

    另外,如果金允浩真是实打实获得荣誉,韩大友也没理由向外推,没理由不让记者报导。

    所以,在韩大友的拆台和误导下,韩国记者不信也信了,都没有报导今天的事。而韩国那面自然不会收到相关消息了。

    金允浩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环,再次缺失,整个计划再次被韩大友破坏。

    “可恶的小子,你以为我看不出来,今天的事情都是你搞的鬼?想要以此获得名望,做梦!”

    韩大友智商并不低,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便猜到了实情。

    没有证据?没关系,只要他觉得金允浩有嫌疑就行了。

    睚眦必报,这就是韩大友的性格,也是他树立威信的贯用手段。

    而且在韩大友看来,这已经不是很小的恩怨,已经涉及到毁了韩友哲前途的程度。爱子心切,再加上权威被藐视,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金允浩。

    双方的争斗,再次升级。

    大会结束后,金允浩走出会场时非常意外,因为完全不见记者的身影。

    回到酒店后一打听,他这才知道又被韩大友摆了一道,而且这还没完。

    不让韩国记者报导不说,傍晚的时候,又出现这样一条消息:金允浩论文涉嫌抄袭。而其中,就有韩国学者活动的身影。

    知道这些后,金允浩微微眯起了眼睛,一点寒光闪过。

    “本来想就此结束恩怨,拿回本属于我的东西就算完事。可是你们还没完没了了,真当我泥捏的?既然你们不识时务,就别怪我不客气。”(未完待续……)

四百八十九章 反击(下)

    破解抄袭谣言,不难。

    在小道消息出现后不久,保罗等人便在个人微博更新文章,力挺金允浩,称金允浩在论中使用的相关内容,已经得到原著者的许可。

    原著者出面澄清,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随后,金允浩果断出手,直接晒出论文发表人一栏,保罗、乔治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更能证明其清白。

    是他的东西,谁也拿不走,不是他的东西,给他他也不会要。

    这便是金允浩的人生信条。

    金允浩不会将保罗等人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因此他在向大会提交论文时,早就做了相关说明。

    双方一齐发力,谣言很快便消散掉。

    与此同时,因为谣言的影响,也让金允浩的论文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韩大友的陷害手段非但没给金允浩造成什么影响,反而帮了他一把。

    随后不久,当晚参会者票选结果便出来了,金允浩凭借论文的新颖性和其它话题性,获得了大会最后一天的发言名额。

    而这是韩大友万万没想到的。

    谣言没对金允浩造成影响,究其原因,是因为金允浩不贪,他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此他才能快速平息风波。

    虽然抄袭谣言被金允浩干净利落的解决掉,但是宣传中断的问题却没那么容易解决。

    第二天,大会会场内完全不见了韩国记者的身影。

    不用想,一定是韩大友搞的鬼。

    韩大友的策略很简单,即便金允浩在美国这面取得再好的成绩,可是没有媒体报导依然白搭,金允浩依旧无法借此增加他在韩国的名望。

    虽然全球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获取消息更加便捷。但是宣传造势,依旧离不开传统媒体的支持。

    会场角落里,韩大友双手抱在胸前,眯眼看向台上的金允浩,一阵冷笑。

    “没有传统媒体帮你宣传造势,取得成绩也是白费!没人会知道这些。”

    可是金允浩对此却不急不躁。他站在演讲台前,依旧从容冷静。

    大会最后一天的演讲名额非常珍贵,更事关他整个计划,因此金允浩万分重视。

    调整好后,金允浩平静的开口了。

    这次,他有30分钟时间详细介绍自己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论点,充裕的很。

    金允浩阐述完FA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