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牌主持-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嘉熹听到身边老者朱广强的话也显得很是得意,自己有本事自己吹不太合适,身边有人帮着吹才能达到装逼的效果。
“这次他们请杨老过来,就是为了给黄鹤楼题一首诗,开价二十万杨老都嫌低了,想让一级诗人出手真的很难啊!”周捷向汪谦介绍了黄鹤楼管理处的负责人侯龙涛。
“杨老,您知道我们管理处实际上是事业单位,能申请到二十万的题诗费已经很不容易了,您就答应给我们提一首吧!”负责人侯龙涛向杨嘉熹继续央求着,这也是他今天在楚豪大酒店请这些人吃饭的原因。
“诗人还能评级?谁评的?有谱没谱?”汪谦有些好奇地向周捷问了一声。
“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什么叫诗人还能评级?有谱没谱?这话也是你能问的?”杨嘉熹和其他几名老者听到汪谦的话之后顿时有些不悦,其中一人甚至直接向汪谦质问了起来。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只是很好奇诗人怎么还能评出级来而已,各位诗词爱好者不要太敏感。”汪谦只得向众老者解释了几句。
“诗词爱好者?你称呼我们这些一级、二级、三级诗人为诗词爱好者?年轻人,你是越来越不知天高地厚了!”
“是不是微博上写了几句歪诗,什么‘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就以为自己是诗人了?”
“年轻人,我看你是胸中无墨水、口中吐大粪啊!”
几名老者听了汪谦说的话之后更加不爽了,纷纷向他斥责了起来。
“你们写过什么诗流芳百世了?参加了个诗词协会就敢自称诗人了?说你们是诗词爱好者有什么不妥的?动不动骂人简直是为老不尊!”汪谦也有些怒了,面前这群老头子真是恬不知耻啊!
“我们写过什么诗?我们拿出写的诗能吓死你!”
“我们写的诗,就你那水平能看懂吗?”
“还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倒想知道,你这自古以来是怎么来的?我怎么就没听说过这句话?”
几位老者原本以为一通训斥能让汪谦服软,向他们道声歉,喊几声前辈,没想到汪谦说话更强硬了,还骂他们为老不尊,这下也更怒了。
“各位老师请息怒!各位大诗人请息怒!我看这样吧!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天就在这里各自为黄鹤楼赋诗一首,然后我上传到官网上由网友们进行评论和评选,看看谁写的诗评价最高!”黄鹤楼管理处的负责人侯龙涛心生一计,大声向众人提了出来。
“评价最高能如何?你们管理处如果愿意开价一百万录用评价最高的那首诗,我们倒是可以考虑当场赋诗的事情。”朱广强向管理处负责人侯龙涛提了出来。
“我请示一下领导吧!”侯龙涛打了个电话出去,等了几分钟后他的手机响了,他和电话那边又沟通了几分钟才走回到了包房里来。
“领导同意了,而且我们领导正好和市政府几位主要领导在一起考察工作,市政府几位主要领导听说这件事之后很感兴趣,他们当场拍板从黄鹤楼的门票收入里再拿出九十万悬赏评价最高的那首诗,当然,要市政府的几位主要领导都觉得好才行。”侯龙涛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众人。
“一百万!”熊斌、杨嘉熹、朱广强等一众诗词协会的众人眼睛都闪出亮光,对他们这些所谓的‘诗人’们来说,一百万可是一笔很有吸引力的巨款,而且只要写一首诗出来就行了!刚才朱广强也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侯龙涛还真的同意了!
今天正好在这里创作一首关于黄鹤楼的诗,打一打汪谦的脸,顺便还把钱赚了,真是一箭双雕的美事啊!
“在各位诗词大家面前,我算是个晚辈了,我先来吧!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名四十多岁名叫张秋文的中年人抢着走了过来,他估摸着他的诗想拿第一很难,但第一个出来会给市政府领导先入为主的印象,说不定会有些意外收获呢?
“张贤弟请!”朱广强很酸腐地做了个手势。
“我就不客气了!”张秋文振奋精神,想要冲击一下那一百万的大奖。
“黄鹤天上飞,地上一头龟,两江在此会,蜀人不思归。我这首诗名叫《两江交会黄鹤市》”张秋文先赋诗一首。
第395章 白云千载空悠悠
“好诗好诗!黄鹤天上飞,地上一头龟,说的是黄鹤楼和龟山,都是黄鹤市代表性的建筑,两江在此会,把黄鹤楼所处的地点指明了出来,张贤弟是川庆人,最后一句以自己的口赞扬了黄鹤市的好,还引用了历史典故,短短的二十个字,无比精炼!但却表达了太多的意境,简直是妙!妙!妙!”熊斌大声夸赞了起来。
“确实是好诗!张贤弟不愧为三级诗人,有了这首诗之后,我看张贤弟很快就可以再进一步,晋升为二级诗人了!”其他老者也纷纷夸赞着张秋文写的诗。
汪谦翻了翻白眼……这也能叫诗?还好诗?这些人是什么欣赏水平啊?这个张秋文还是三级诗人?诗词爱好者也不只写这种水平吧?
“我也来吟一首,是一首七言绝句。”朱广强也开了口。
“嗯,我们好好欣赏一下。”
“黄鹤两条大长腿,还有一张大尖嘴,从西到东南到北,匆匆忙忙不嫌累。这首诗叫《黄鹤赋》。”朱广强摇头晃脑地吟了一首诗。
“好诗好诗!朱兄这首诗很形象地描述了黄鹤的形象,从西到东、南到北,不嫌累,描述了黄鹤百折不挠的精神,代表了我们黄鹤市市民的形象,而且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也隐喻了黄鹤市在我国九省通衢的重要地位!好诗啊!赞!大赞!”熊斌再次大声夸赞了起来。
“好诗!既形象又贴切!朱兄这两天诗词功力大有长进啊!”其他老者也纷纷夸赞着朱广强写的诗。
汪谦扶着墙,脸色苍白。
“怎么了汪老师?是不是酒喝多了?”赵雪等人凑上来很关切地向汪谦问了一声。
“不是,听了他们写的诗……”汪谦一下没忍住,把刚才吃的东西吐了一半出来。
其他几位老者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当众吟诵了起来,那一百万的悬赏金对他们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这时候全都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得到市政府各位领导的首肯。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中华诗词协会副会长杨嘉熹。
“杨会长出手震惊全国啊!”
“杨会长的诗,那是一字千金!”
“何止一字千金?是一字万金!”
“一字万金都不能形容,是一字百万金!”
“确实,杨会长的诗一百万一首都低估了它的价值啊!”
“杨会长的诗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那是要流传千古、永垂不朽的!”
其他人纷纷拍着杨嘉熹的马屁,谁让诗人评级的权力掌握在杨嘉熹等几位协会会长、副会长的手中呢?
在众人马屁声中,杨嘉熹的面色也越来越得意,再次轻蔑地看了汪谦一眼之后,杨嘉熹走到窗边,负手而立,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开始吟念起他为黄鹤楼写了好几个月的那首诗。
“这只鸟很黄,身上遍黄羽,为什么很黄?原来是黄鹤。春天比翼飞,夏天生蛋蛋,秋天去南方,明年才回来。这首诗的名字叫《四季黄鹤》。”杨嘉熹念完了他的那首诗。
“杨会长的诗……”黄鹤市诗词协会会长熊斌习惯性地想要夸赞几句,但开口说了第一句之后却是僵住了,半天说不下去。
“杨会长的诗如何?”其他老者一起看向了熊斌。
“杨会长的诗意境深远啊!我体悟了好半天才体悟出了里面的深意,现在就我的理解发表一些浅见,大家切勿见笑。”熊斌反应还算快,立刻说了一堆废话遮掩了过去。
“说说看。”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杨嘉熹一脸骄傲的神情看着熊斌。
汪谦也很好奇地看着熊斌,这群人之中,明显这位熊会长的文采要稍好一些,特别是他对那些诗词的评点,那真是……啊!诗不怎么样,评点的人倒是很骨骼清奇。
“杨会长的诗让初学者乍一看呢,以为很浅显,其实不然,就象我们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一样,但一加一等于二真的很简单吗?不,一点儿都不简单,比如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在座的各位能说得清吗?”熊斌向四周看了一圈。
没等众人回答,熊斌又继续评点了下去。
“这只鸟很黄,第一句就很吸引人,让人觉得这首诗蕴藏着无尽的想象。身上遍黄羽,为什么很黄?原来是黄鹤。后面三句多么浅显!多么直白!但就这么浅显、这么直白的描述,一只黄鹤的形象便已经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中华文字博大精深,杨会长掌握玩弄文字的功底从这二十个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诗词功力也已经炉火纯青!”
“我们再来看后面几句,春天比翼飞,夏天生蛋蛋,秋天去南方,明年才回来。春天比翼飞,隐喻黄鹤发情求偶季节,但在诗词里不能这么俗气地表达,所以用比翼飞来形容,一对黄鹤爱情缠绵的画面立刻跃入了我们的眼帘;”
“既然春天比翼飞了,夏天做什么呢?那只有生蛋了,生蛋蛋,蛋这里用了复数,所以是生了两个蛋!现在不是开放第二胎了吗?黄鹤也与时俱进,一次生两个蛋蛋!杨会长……不,杨大师在这里隐喻了我们放开第二胎的生育政策,这种隐喻简直是妙不可言!”
“夏天生蛋蛋,秋天飞过南方当然是准备过冬,一对黄鹤历经春天的比翼飞、夏天的生蛋蛋,秋天夫妻二人带着两只小黄鹤一起去南方过冬,这是一副多么温馨有爱的画面啊!”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后面几句里有春天、有夏天、有秋天,但没有冬天,这就是杨大师的高明之处了,让人在读完整首诗之后仍然意犹未尽,凭空增加了无限的想象力。杨大师果然是大师级的诗人,短短一首诗能隐喻出那么多的事情、描绘出如此生动的画面,我敢断定,这首诗一定会流传千古、永垂不朽!”熊斌滔滔不绝地结束了他的评点。
“汪老师,你怎么了?站不稳扶一下旁边的墙。”赵雪、周捷等人又很关心地看向了墙边的汪谦,他脸色惨白、好象把胃液都吐出来了。
“我不扶墙,我就服熊会长!”汪谦摆了摆手,今天的晚餐算是白吃了。
侯龙涛把杨嘉熹等人写的诗一一传到了官方网站和黄鹤楼的官微,同时还同步到了黄鹤市的官方网站,那边市政府领导也可以在网站上实时看到众人吟的诗,为了避免先入为主,按规则所有诗都不注明作者,等市政府领导评选出他们都喜欢的那首诗、并对那首诗表示肯定之后才告诉市政府领导诗词的作者。
“今天这种朋友相聚大喜的日子,这位年轻人不是看不起我们这些老东西吗?是不是也要赋诗一首啊?让我们见识见识什么才不是‘诗词爱好者’?”朱广强主动向汪谦挑衅了起来。
“汪老师写一首吧!”赵雪也向汪谦提了出来,是旁边沈琳翔撺掇她开的口。这么好的机会让汪谦写诗,当然不能错过了。
“对啊!汪老师赋诗一首吧!”周捷等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哼!有本来别躲着啊!说得自己多懂诗一样!”诗词协会的众人也激将着汪谦,他们的诗词准备已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呕心沥血才写出来,汪谦就算会写几句歪诗,就这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能写出什么来?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踩踩他。
“好吧!既然大家都很有兴致,我就不扫大家的兴了。”汪谦打开落地窗,看着江边的黄鹤楼踱起了步来,反复踱了七步之后停了下来。
所有人一起看向了汪谦,这么短的时间就有诗了?传说中的七步成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汪谦缓缓地把上一世唐代崔颢最著名的《黄鹤楼》吟诵了出来。
“什么烂诗?一句也听不懂。”朱广强立刻大声斥责了起来。
“就是!狗屁不通!这也是诗?连诗歌爱好者的水平都不如啊!”
“年轻人果然是不知天高地厚,就这种水平还敢跟我们比诗!”
其他老者也纷纷附和。
“他这诗怎么个烂法?熊会长给他指点几句吧!”杨嘉熹向身边的熊斌示意了一下。
“他这诗……呃呃呃……各位说得都很有道理,一句也听不懂、狗屁不通!一个字:烂!两个字:超烂!三个字:非常烂!”熊斌抓着脑袋评点了几句。
“说得好!烂!他写的根本连诗都称不上!”
“和我们杨会长的文字根本没得比!”
“一级诗人的实力,岂是他这种伪诗词爱好者能比的?”
其他老者也立刻一起嘲讽起汪谦来。
“市政府领导们的商议结果出来了!他们看中了一首诗!决定选用那首诗作为黄鹤楼的主题诗,给一百万的奖励!并且让书法家写出来挂在黄鹤楼一楼正厅里!”黄鹤楼管理处的负责人侯龙涛接了个电话,很惊喜地向众人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第396章 《正义之声》第一期
“哪首诗?”杨嘉熹、朱广强等人很期待地看向了侯涛,这可是一百万人民币的奖励啊!
“是……等一下,我问一下,好象是杨会长那首吧?我再确认一下。”侯涛刚才匆忙没听清,连忙又打了个电话过去。
“恭喜杨会长!贺喜杨会长!一级诗人就是一级诗人!出手不凡啊!”
“黄鹤市政府的领导真有眼光!一眼就看中了一级诗人的作品!”
“杨会长写的诗肯定会流传千古、永垂不朽!”
“这不已经流传千古、永垂不朽了吗?没听说要让书法家写出来,悬挂在黄鹤楼一楼正厅里吗?”
“杨会长请客吧!一百万的奖金啊!”众老者纷纷上前向杨嘉熹表示着祝贺。
“今晚清风会所,我请!各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杨嘉熹大手一挥答应了下来,一百万的奖金,想想都令人激动,拿出几千块钱来潇洒一把,装装逼真的很爽。
“市政府领导看中的是那首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哪位诗人写的?”侯涛向包房里看了一圈。
“汪老师的诗!”赵雪开了口。
“嗯,是汪老师刚才写的诗。”周捷也开了口。
杨嘉熹的脸顿时阴寒了下来,刚刚才说要请所有老者去清风会所潇洒一把,一转眼一百万的奖金就飞了!打脸要不要这么快这么狠啊?
“没弄错吗?怎么不是我们杨会长?”
“怎么可能是那首?黄鹤市政府的领导们眼光有问题啊!”
“刚才不还说是杨会长的吗?怎么突然就变了?”
老者们也纷纷向侯涛抗议了起来。
“真的很抱歉,这是市政府领导们的决定,我也没办法。”侯涛只得向老者们解释了一番。
“气死我了!白瞎了我三个月时间写的诗!”杨嘉熹大怒,感觉很没面子,起身走出了包房。
“黄鹤市领导真没眼光!”
“破烂地方!以后再也不来了!”
“岂有此理!”
其他老者也都愤愤不平地起身,跟着杨嘉熹一起离开了包房。
真是悔不当初啊!来招惹汪谦做什么?不然的话,就他们这些人写诗,怎么的也能被市政府领导看中一首吧?不管看中谁的,今晚清风会馆大宝剑装逼的钱肯定是有了,激汪谦写了一首,结果,一百万,刺拉!没了!
“他们……是中华诗词协会的会长和成员?”沈琳翔很纳闷地向身边的周捷问了一声。
“啊,是的,当初他们拉我入会,让我交了一万块钱,给我评了个三级诗人,我第一首诗到现在还没写出来呢!”周捷一脸的尴尬。
“您是《非诚勿扰》的汪老师吧?留个联系方式,约个时间去我们管理处签个合同,把版权转让费给您。”侯涛向汪谦提了出来。
“我让我公司的人去代办可以吧?”
“可以的,可能到时候您要写份委托书。”
“行吧。”汪谦点了点头,这一百万对他来说也就是点零花钱而已,实在不值一提。
“恭喜汪老师!这诗写得真好!”赵雪向汪谦表示了祝贺。
“一百万奖金,这么轻松就到手了!”旁边的李诞、赵婷婷、小迟等人很羡慕的表情。
“一百万汪老师根本看不上眼,汪老师的身家早就过亿了吧?那款《皇者荣耀》很火的。”非著名编剧石航开了口。
“汪老师身家过十亿了吧?我天天玩《皇者荣耀》!”李诞开了口。
“汪老师身家少说过百亿了!《皇者荣耀》一个月能赚几十亿,这都三个多月了,和微讯对半分也少说赚了百亿了吧?”沈旦开了口。
汪谦没吱声,他现在还欠着作家助手几百亿呢!
……
《黄鹤楼》被官方网站选中之后,黄鹤市政府对这首诗进行了宣传,甚至把它当成了旅游城市宣传的重要广告向全世界大范围推广。
加上这首诗本身写得极好,很快就在微博上热传了起来。
“《黄鹤楼》这首诗之所以会被选中,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是一种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黄鹤楼因其所在之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
“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汪老师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沈琳翔在微博上评价了汪谦的这首《黄鹤楼》。
“嗯,这首诗确实描绘出了黄鹤楼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经常来往于潭星市和黄鹤市的刘小溪也对汪谦的《黄鹤楼》进行了评点。
“七言律诗,当以汪老师的《黄鹤楼》为第一。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神韵超然,绝去斧凿。气格音调,千载独步,浑若天成。”薄荷发了微博。
“薄荷姐你说得真好!我怎么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呢?”张萌迪回复了薄荷的微博。
“都是文化人啊!”徐继超也发了微博。
……
招募了赵雪之后,《正义之声》的制作便提上了议案。
有做好的策划案,这节目制作起来很是简单。
微讯公司对《正义之声》进行了全面造势,在抠扣、微信、旗下的各种app上进行推送。
因为《觉点谈谈》一直号称自己是‘正义之声’,当微讯公司的《正义之声》出现,而且知道节目组负责人是汪谦之后,观众们便心知肚明这节目是什么意思了,汪谦被光腚肿菊逐出电视行业之后,自立门户又怼上央视了啊!
在播出这个节目之前,汪谦先做了几件事情,主要是把他父母安置在了安全的地方,以免节目得罪了人,被人暗算了他的家人。
被逐出电视行业的第一周很快就要过去了,为避免被作家助手惩罚,汪谦赶在最后一天把《正义之声》的第一期做了出来。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汪谦,欢迎大家收看《正义之声》。”
“正义之声,代表正义的声音,如果你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且比较严重的话,可以扫屏幕下方的二维码,联系我们的正义使者,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你带来公正和正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条新闻。”
“二十三岁的刘星文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去年刚从东海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刘星文并不想找个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最终,刘星文通过互联网招聘平台‘博斯直聘’,应该去了一家名为‘邶京柯澜公司’的公司。”
“然而,家人和朋友发现,去公司‘报到’后的刘星文态度冷淡、频繁失联、多次借钱,出现了种种反常的迹象。前些天,刘星文的尸体在被发现。经查实,所谓的‘邶京柯澜公司’根本就是一家冒名招聘的‘李鬼’公司。”
“为查明刘星文被诱骗进入传销组织的经过及溺亡原因,连日来,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昼夜开展工作,围绕刘星文生前在地的活动轨迹、接触人员深入开展调查取证,并对涉嫌违法犯罪人员全力抓捕。”
“现已查明,‘叠倍雷’传销组织成员陈某利用手机和邮箱在‘博斯直聘’网上冒用‘邶京柯澜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之名,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刘星文投发简历后,陈某将刘星文诱骗至当地,后向传销组织上级张某进行了汇报,张某又向他的上级胡某进行了汇报。”
“胡某安排传销人员江某某接站,之后将刘星文送至传销组织人员艾某某管理的寝室。随后,刘星文又被转移至位于某村的胡某管理的寝室,最后被转移至位于传销人员李某某管理的寝室。经过调查取证以及相关涉案人员供讳,确认刘星文期间已交付了传销产品费,正式加入了传销组织,并在进入传销组织后期已不需要被控制,可以在传销组织内部自由活动。”
第397章 老百姓需要您
“据悉,相关调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对刘星文溺水死亡原因做进一步核查确认。”
“上面就是今天的第一条新闻,我是《正义之声》的主持人,汪谦。”
“欢迎收看第一期《正义之声》,刘星文是怎么死亡的暂时不论,我现在想说的是,避免出现下一个刘星文,是华国政府应担的责任。”
“我们来谈谈传销的事情。”
“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刘星文,被诱骗进传销组织并被发现死亡一案,牵动了舆论,当地警方不仅迅速破案,当地政府还表示要在二十天之内彻底根除传销顽疾,这一切引来互联网上复杂的情绪。”
“联想到先前千度医院排名坑死人案、电信诈骗骗死人案,天底下一些明显的坑蒙拐骗之事,总是到出了人命,被舆论严厉声讨的时候,治理才得以跟上。这样的代价不能不让人唏嘘、长叹。”
“要说传销,它本来是舶来品,但一到华国它就变得很极端,有时还带上点斜教洗脑的色彩,因此它早就在华国被列为非法了。既然非法,基层政府就严厉打击好了,但是传销组织常能给一些穷地方带来所谓的人气,比如租房屋、在当地消费等等。一些基层群众短时间内没有吃亏,基层公安可能就放松了。”
“事实上,先打击导致出人命的犯罪活动,别的事可能就往后放了,这确实是华国执法力量通常情况下的真实工作顺序。“这样的工作顺序拿不到舆论的台面上,希望政府能在源头上保障秩序和大家的安全,这是公众本能的要求和反应,这种要求应当说也是神圣的,这是一种长期的困顿。”
“我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华国人对安全的要求其实已经在向发达社会看齐了,但华国社会对安全成本的投入,还大大落后于发达社会。”
“比如华国警察所占人口比例,比发达社会低很多,华国人的平均守法观念,大家知道也低于发达社会,这尤其使有限的执法力量,除了应对命案等重案,还要有相当一部分解决在发达社会可能不是问题的问题。”
“这就象在面汤里撒了胡椒面,从而投入到一些源头性问题的力量可能不足了。我认为不能怪舆论提的要求高,每一个社会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舆论要求政府把每一件事情都尽量做好,政府应当承受这样的压力和鞭策。我相信政府也在努力,出刘星文这样的命案,对当地政府的压力肯定非常大,社会就是这样纠结着前进的。”
“在此我提出一些建议,适当提高诸如传销、诈骗、拐卖人口等犯罪行为的刑罚处置,象打击制毒、贩毒一样打击这些行为,情节特别恶劣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开杀一批应该能对这些犯罪行为形成很大的震慑力。”
“传销在华国屡禁不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归根结底,我认为是政府、法院、公安机关对传销的惩治力度太弱。”
“很多传销组织事实上都犯有绑架罪、非法拘禁罪、甚至对刚进入的下线进行殴打,和绑架罪没有任何区别,国家对传销头目的惩罚力度太弱了,按我的想法,应该把传销组织的头目公开凌迟十天十夜!”
“还有明知道是搞传销的,却把房屋租给他们的房东,也应该抓起来,按照从犯进行重判,情节恶劣的也杀一批!”
“从此以后没有人敢搞传销,也没有人敢把房屋租给搞传销的,从源头上阻断这种无比恶劣的犯罪行为,就不会再有这么多倾家荡产、家毁人亡的悲剧发生了。”
在汪谦讲述打击传销事情的时候,微讯视频的观众们各种弹幕。
“应该来一次严厉打击传销了,不痛不痒就是助纣为虐!”
“汪老师,网上现在有一个叫‘ttp云集’的传销组织,打着购物返现的旗号大规模在中老年人中发展下线,希望能呼吁一下!”
“汪老师分析得很透彻!”
“传销组织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全国统一严打才能治本。”
“说得非常好!佩服你!感谢汪老师能帮大家说话!支持你!”
“汪老师讲得好!应该连出租房东一起打、再打传销利用的平台、再打洗脑的讲师、重点打传销头目!凌迟几个!”
“希望汪老师长命百岁,老百姓需要您!”
“汪老师有良心!有原则!顶你!”
“说到人民的心里去了!给你赞!”
“国家应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