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攻略-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靠,不是吧,连弩矢都只能造成这样的损害?”刘宏基连连砸舌,又试了好几弩,远在百步处,弩矢根本就和羽箭一般,直接被滑落,九十步也是如此,而八十步时,能够在板甲上留下一个小凹陷,七十步时,终于钉在了铁甲上。
而最终,三十步时,弩矢终于能够突破进去,这样的防御力,已经让刘宏基彻底的无语,要知道,这片板甲前胸护片的重量,还没有鳞甲的胸甲的重量的三分之一,若是整个护胸,最重也就相当于是鳞甲护腰的三分之二多一点。
最终,刘宏基抽出了腰间的宝刀,后退了一步,随着其一声暴喝,抢身而上,横刀带起了一道银光,狠狠地斩落在那胸甲之上,闪起了刺眼的火星和白光,还有动听的金属碎裂声。
刘宏基呆呆的看着手中那柄从中段碎裂的宝刀,再回头看了一眼那上面出现了一条刀痕,却没有被他完全劈开的板甲护胸。“奶奶的,这,这怎么可能?”
“兄台,这玩意,我的家将李元芳也曾试过,对付这玩意,最好的,就是弩,又或者是斧头,或者是像锤子钢锏这样的重武器。”本公子脸上的笑容越发地洋溢。指了指那截掉到了地上的断刃。“兄台,这玩意的味道如此?”
“哎呀……贤弟哪……”刘宏基眼珠子鬼鬼崇崇一转,那张猥琐的毛胡子脸顿时变得无比的沉重与痛苦,就连那手背都布满黑毛的大毛,颤抖着,捡起了那前半截断刃。“这可是家父当年留下的宝刀,每每看到此物,总是令为兄想到我那早亡的先父,想不到……”
表情悲伤,语气硬咽,配合那犹如风中战栗的双手,怎么看都觉得这家伙就像是被逼债的杨伯劳,不过,俺怎么都觉得很假。再看一眼,还是觉得假,嗯,看样子宏基兄对于把那断掉的刀刃塞进喉咙里边,不太自信。
“罢罢罢,兄台你就别这副样子了。这把刀,小弟记得,这应该是你去岁之初,赚到了大笔的钱帛,特地去寻了一位老匠师打造的吧?”本公子悻悻地抽了这货一眼镖。
想了想还是算了。这家伙真要吞了这把一尺来长的断刀,本公子唯一能做的就是打120救急了,问题是这个时代的外科还没有那么发达,指不定刘宏基就会吞了刀之后直接呃也说不一定,罢罢罢,且饶他一回。
我指了指那不远处的一间大库房道:“算了,你去那挑挑,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兵刃吧。”俺这一刻,觉得自己真的很善良,就好像是圣人的胸怀,让俺觉得自己的仿佛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看来,人与人想比,果然有时候会让胜者拥有强烈的优越感。
“贤弟啊,为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放心吧,要是有用得着为兄的地方,尽管开口。”刘宏基果然只在短短的瞬间就把方才跟本公子击掌为誓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或者说这丫压根就是在装失忆才对。拍拍屁股,很是兴致勃勃地朝着那间库房行去。
本公子悻悻地在内心冲这位斩鸡头烧黄纸的兄台比划了下中指,随着这个兴奋的差点甩同边手的兄台朝着旁边距离工棚约数十步外的库房走去。
嗯,这座库房有一半在地下,或者说这间库房的高度约有四丈,其中有两丈是在地下,下面存入的,正是那种板甲的甲片,还有护臂和护腿板,还有头盔,只不过这头盔现在只是试制品,等定型之后,才会大规模的冲压制作。
而地面上的那一层仓库,里边已经摆放了三百余柄配以木鞘的横刀,这些横刀一水的百炼,你没看错也没听错,正是百炼横刀。有了水锤,有了水力鼓风机,有了焦碳,有了标准化和流水化?呃,最后一种还木有,但是,本公子已经根据古代工匠们所使用的那种游标卡尺,这玩意真有。
在观德王杨雄家里边,我就看到过这玩意,据老家伙之言,这还是汉朝时代的古物,标准的青铜器,这样伟大的发明,居然没有留下发明人的名字,而杨雄这老家伙居然把这玩意当成青铜摆件拿来摆放着玩。
这绝对是对中华民族古代科学技术的玷污,嗯,反正在本公子的义正言辞之下,在赔付了一张长孙体的扇面之后,本公子总算是拿到了手。并且,根据这玩意,总算是按照本公子所知道的一毫米、一厘米、一分米,最终到一米重新对大隋朝的度量衡进行了规范化和精细化。
汗,其实也就只是对长度进行了精确而又精细的化分。记得有人说过,身高一米七的标准男士的食指指甲的最宽间距与无名指的最宽间距的中间值,在一厘米左右。嗯,具体是谁说的我忘记了,不过,记得当时的我还曾经测量过自己的食指,的确比一厘米窄一点点,而无名指的要宽上一点点。
取中间之后,刚好一厘米,不多也不少,为此,本公子就拿那游标卡尺,然后找来了最擅长玩微雕的木匠,先在一根铜尺之上,刻出了厘米,再刻出了毫米。
光是这把尺子,就耗费了那位老匠师三个月的功夫,而且还报废了六把铜尺。不过,得到了第一把之后,后边的铜尺就好办了,使用第一把一米长的铜尺作为母尺,然后在本公子的指导下,设计出来制作尺子的工具盒。将标准一米长的铜尺和金尺扔进去,然后合拢之后,可以直接使用尖锐的刀具,按着早已经空处来的位置,进行划线标注。而现在,金尺被本公子当成了收藏品,也就是标准尺。
第三百三十一章 可人妻,可萝莉
而铜尺也被拿成了继续制作尺子的工具,现在,不论是俺手底下的那些木匠,又或者是其他的工匠,所使用的尺子,都是本公子旗下的尺厂出品的玩意,不论圈尺还是竹尺,都是本公子制作出来的,新的长度测量单位。
总而言之,这里的一百五十多把横刀的刀身的长度的误差率在一点五毫米左右。这绝对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标准化带来的好处有很多,至少这些刀具的重量和尺寸的近似,使得我的部曲日后在更换自己的佩刀时,也不用再去重新熟悉。
刘宏基抽出了一把雪亮又隐隐有暗纹交错的百炼横刀,眼珠子瞪得差点杵到那刀刃上,舞了半天,还找来了一根铁条试了试,终于肯定这绝对不是伪劣产品或者是样子货。
然后他连抽了好几把刀出来一看,那刀护处很明显刻着百炼两个字。这让刘宏基看着那些尚在木鞘中的横刀时,就像是钻进了银行金库的暴徒,也出的粗气,都差点要喷出了火星。
“好刀,奶奶的,居然全是百炼的。贤弟,你可真是发财了。这么多柄百炼横刀,要是卖出去,每一柄都绝对是价值千金。就是这刀鞘也太挫了吧?居然是木头制的?”
嗯,刘宏基就算是说得有些夸张,但是也夸张不到哪儿,当初天子赏赐给我的宝刀,都仅仅是二十炼,而刘宏基购得的那柄五十炼宝刀,当时他可是花了四百贯,这个价格,绝对不算贵。
而百炼的,在市面上流通的极少,每一柄百炼横刀,没和八九百贯,别想拿回家,因为每多一炼,难度都会有所提高,所以,百炼钢刀虽然好,真正能够打造出来的,实在是太过耗费时间和材料。
但是本公子不一样,采用了那种双金属温度计和焦碳之后,在温度控制方式,能够保持住衡定,而且有了力大无穷,永远不知道疲倦的水锤,每天一位铁匠的工作量,相当于过去十个人到十二个人的工作量。
现在,每天能够产出百炼钢刀二十多把,要是河岸对面的铁匠铺再弄起来,产量翻上一番完全不是梦。
“没办法,小弟上哪去找那么多的鲨鱼皮鞘来?再说了,这些横刀,小弟可没打算拿去卖。而是打造出来之后,留待以后有大用的。”本公子也拿起了一把,比划了下,嗯,手感相当不错,反正俺喜欢横刀,这玩意比耍剑带劲多了。
剑是飘逸,而刀是凶狠,爷们就该用这样的玩意砍砍杀杀。砍出一个崭新的未来,开创一个美好的世界,就是需要使用暴力,古人说得好,想要制止战争的,只有战争。嗯,具体是怎么说的我忘记了,不过大致意思就是这个。
“不卖?”刘宏基眼神一跳,听到了我后面一名话之后会意地点了点头,看了半天之后,干脆左边一把,右边一把,很无耻的还想要抓第三把的时候,本公子很是大义凛然的制止了他这种贪婪无度的行为。
然后,好奇地刘宏基钻进了库房的下层,欣赏了那些打造出来的冷锻板甲的甲片。看了许久,刘宏基方自感慨地长叹了一声。“贤弟啊,看来,你是已经有了准备,欲成大事喽?”
“小弟这只不过是有备无患,今日小弟寻兄台你来,就是想让你知晓,小弟已经在等待着乱世的到来了。”站在刘宏基的身边,看着那些堆放得整整齐齐的护甲片,本公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声言道。
“不论是那些马匹,还是这里正在储藏的铠甲,横刀……总之,乱世若来,小弟愿意尽我微薄之地,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战乱平息,天下太平。”站在了仓库外面,望着那些正在训练的骑兵,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叹道。
“莫非贤弟有志于天下?”刘宏基沉默了良久,转过了头来望着我道。“若你真有这份志向,为兄当会追随于你,绝无二话。”
看着他那烔烔双目,我很高兴,拍了拍宏基兄的肩膀。“兄台的美意,小弟心领了,我可不是做皇帝的那块料,小弟喜欢挣钱,更喜欢设计这些新鲜的玩意,若是我这样的人,成了一国之君,怕是比那杨广好不到哪儿。”
刘宏基挠了挠头想了想,也不由得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做那皇帝有啥鸟意思,干啥都不能痛快,想要痛快,那就等于是置天下黎民于不顾,就像现如今杨广似的,为的是心中的怨气,却惹得天怒人怨,还真不是人当的。”
“莫非贤弟已经有了人选不成?”刘宏基想了想之后又问道。
不知道为何,刘宏基的问题,让本公子的脑袋里边迅速地跳过了三个人的面容,李建成、李世民、李瑶光,嗯,虽然李渊这老家伙是肯定的了,但是,从我的内心的角度出发,我更希望自己的婆娘成为一代女皇。
不过,就目前的中国而言,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点,但是,我真的不希望自己再重走那历史的老路,就算是俺成为了李瑶光的老公又如何?
万一俺那外甥发妖疯,又来找我的麻烦,从历史残渣之中跳了起来,然后抱着那中国历史上最嚣张最腹黑的武女王,一块蹲在那算计俺这纯良仁善,呕心泣血为国为民的国舅爷咋办?
俺来了,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来,或许,李世民成为大唐皇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问题是,俺对他儿子很那啥,对他儿媳妇更那什么。嗯,俺的候选人里边,觉得最适合,最可爱,最可亲的,怕是只有李瑶光这位软妹纸。
嗯,从内心里边,我觉得李瑶光很适合当女王,特别是穿着猎装,拿着马鞭的时候就更像了,当然,本公子这样的热血纯爷们自然不是小受,俺喜欢她在别人面前很女王、很嚣张的模样,但是在俺的跟前,娇羞无限,一个秋波都能够当一百斤的菠菜。
这样的差别对比巨大,更能激发俺强烈的征服欲,唔……说明我果然是一位正常的男人,很渴望一切美好的事物。
嗯,正所谓可人妻,可萝莉,唔……好像又思维发散跑偏了。一抬眼皮,看到刘宏基正直勾勾地盯着俺,似乎想要从我的表情变幻上,看出什么来。
“小弟暂时也还没看清楚,不过,自己的实力越是足够,在未来,就能够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不知兄台以为然否?”我摇了摇头,现在还真不是时候,谁也不知道历史会不会发生什么变故,所以,现在最好别满嘴跑火车,还是按步就班,提升自己的硬件与软件实力比较好。
刘宏基沉吟了良久之后,拍了拍我的肩头,一脸正色地道:“贤弟言之有事,呵呵,早年间,为兄在洛阳城里边拼杀之时,全赖贤弟替为兄出谋划策,才能够有今日之局面。”
“若是有什么,只管开言便是,为兄相信你。”刘宏基平时虽然有些不着调,但是在大势上,却很懂得分寸,更懂得看势。要不然,也不会混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要让刘宏基做的事情其实还真不少,毕竟现在本公子呆在韩城县,哪也走不开,许多事情,都没办法去亲自处理,但是刘宏基就不一样了,这哥们也是勋贵之后,更是黑社会巨头,在东都洛阳很有势力。
虽然只是社会黑暗面的势力,但是这股势力却控制了洛阳北市近三分之一的地盘和生意,这绝对不可小窥,而且刘宏基手底下那五百来号弟兄,一个二个都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狠角色。现在,几位股东的重心都已经决定转移往长安,而刘宏基的存在,不但能起到保护我们的生意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在本公子招募流民的事情上出一份力。
因为本公子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去招募,但是刘宏基这家伙则不一样,黑社会有自己的手段和渠道去干这样的事情,嗯,有些黑社会连人口都拿来买卖,而我只不过是让刘宏基进行流民招募,然后悄然地送上船,载往韩城县,这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嗯,刘宏基很乐意干这事,不知道这家伙过去干过蛇头没有,反正这家伙很是兴奋,觉得这种事情干起来既惊险又刺激,嗯,害得老子赶紧交待这哥们,千万别真的去买卖人口,俺只招募流民,你就算是弄来千娇百媚的妞,本公子也只能按老弱来折算。
这话换来了这家伙一个鄙视的眼神,认为我这是在鄙视他工作的热情,唾沫星子横飞,一脸的悲伤,就好像被陷害入狱的窦娥,那个把他给审判入狱的坏蛋就是我。靠!
最终本公子花了三把百炼横刀才摆平了这事,这家伙一个劲地蛊惑我多弄点百炼横刀给他,觉得这么放着实太浪费了,反正一天能够出产二十来把。
最终,本公子灵机一动,嗯,干脆这样,弄一半的产量来打造五十炼的横刀,这玩意在东都洛阳那里,现在的价格最少也在五百贯上下,每天扔个一二十把拿去卖,一个月下来,靠,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难怪古人说打仗就是烧钱,二十一世纪的战争就烧钱烧得更厉害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你们造过海船?
而且卖横刀获得的钱帛,可以换成一些现在我所必需的紧俏物品,嗯,帛布是必须的,现在来的流民多,帛布正好用来作衣服。其他的,像比如各种生活用品这些玩意,也是不错的。
这样,拿过来之后,可以售卖给那些流民,让他们租住处的地方显得更像家一点。
刘宏基听得频频颔首,冲我直翘大拇指。“贤弟果然高才,如此一来,不出两年,这韩城县肯定会被你经营得固若金汤。”
“呵呵,希望吧,对了兄台,还有件事情得劳烦于你,有没有门道,给我弄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船匠过来。”我朝着刘宏基询问道。
刘宏基摸了摸毛胡子,有些好奇地道:“贤弟莫非是要造船?”
“是啊,小弟的确是需要造船,现在韩城县与外面的交通,最主要就是依靠水路来完成,小弟总不能一直租船吧?再说了,许多的船只的功用都不怎么样,我这里有好几种船的设计,可惜一直没有适合的船匠。”我点了点头答道。
“这倒没问题,包在为兄身上了,一定设法给你弄来。”刘宏基拍着胸口应承道,本公子不由得大喜,立刻对此许以重利,只要这家伙能够找到那种技艺精深的造船工匠,本公子必有重谢。
刘宏基没有回去,不过很快,随着他的去信,只花了不到五天的功夫,两名在洛阳船厂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船匠,带着心不甘情不意的表情,站到了本公子的跟前。
这二位老船匠的身后边,蹲着四名一脸凶神恶煞,浑身健子肉的黑社会红花双棍打手,看到了这一幕,本公子一脸黑线,倒是刘宏基这厮喜笑颜开,很是洋洋得意,俺觉得这应该不是请,而是绑架才对,汗!
“怎么样贤弟,为兄说包在我身上,就肯定包在我身上。哇哈哈哈,你们二位,是不是船匠,自己说。”刘宏基兴奋的一巴掌拍得老子差点肩胛骨脱臼,靠!
“兄台切莫,这些老船匠可是小弟需要的,你要是把人家真惹毛了,就算是不敢明着对着干,给你阳奉阴违,耽误起事来,到时候哭都来不及。”本公子赶紧拦住了这个莽撞的家伙,换上了一副慈祥的笑容,打量了下这两位手上满是老茧,四十来岁的老船匠。
而刘宏基已经窜过去跟他的弟兄伙打招呼去了。我可没功夫理那流氓,这二位老船匠还真是东都洛阳船厂的好手,而且,他们还是从登州来的。
“你们的意思是说你们造过海船?!”噢卖糕的,本公子原本还想着循序渐进来着,先从普通的江船造起,等时间成熟了,再来试制海船,倒真没想到,这两位老船匠居然是造过海船的。靠靠,正所谓想要睡觉有人送上枕头,太好运了。
“国公爷,老朽当然不敢骗您,我们老哥俩,造海船造了十七八年,前年才到的东都洛阳这边。”老船匠老老实实地答道。
激动了,先管不管的,叫上了刘宏基,领着俺的保镖还有小蜜,当然还得搭上两位老船工,赶到了那距离码头五里的船厂,这里是韩城县以北的新开凿出来的造船处。
用水泥打造了四个船坞。最大的码头,长约三十丈,宽十丈,而另外三个,长都是二十来丈,宽也是五六丈,等那两个老船匠看到了这种灰白色的水泥打造的船坞之后,完全的无语了。
“国公爷,哦不,公子,这,您这是要在这里造那种楼船?可是这造船的船坞也太大了点吧?”老船匠很是结结巴巴地道。嗯,俺不喜欢被人叫老,什么国公爷,还不如公子好听。
“没关系,反正大点,里边的人也方便做事。至于你说的楼船,那玩意本公子可没兴趣去建造。”我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
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就造船而言,汉代最为著名的船,便是楼船。楼船之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南方的越国,越有楼船军,秦朝及汉朝都有官衔为“楼船将军”的军事指挥官。
汉武帝准备征服南越,遂建造大型楼船,起上层建筑三四重,高十丈,可载千人。各重上层建筑均设有舱室、女墙、战格,作为士卒战斗的依托和防护设施。女墙与战格上均开有若干剑孔、矛穴,即可远攻,又可近防。另外,还备有檑石、铁刺等防御武器。船上多竖旌旗,以壮声威。
楼船成为舟师的主力战舰,从而亦成为舟师的代称,故汉代舟师通成为楼船军,简称楼船,或船军;士卒称为楼船士,领率官称为楼船将军。督造楼穿的称为楼船官。三国时期,吴国水军装备有5层楼的楼船,如“飞云”、“盖海”等大型楼船,可载士卒三千人。
此后,历代水军,都以楼船作为主力战舰。西晋时,楼船上装设有拍竿。东晋时期,孙恩、卢循海上起义军也拥有一支以大型楼船为主力的舟师。隋代初期的舟师装备有大型楼船—五牙舰。
嗯,本公子在东都洛阳的时候就曾经见过这种庞然大物,据说乃是杨素与那三国末期,在四川打造了船只攻打吴国的王濬一样,也在四川打造战船,其中最大者名曰五牙。
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旗帜加其上。船上空间很大,甲板上甚至能够行车走马。
问题是这玩意就是典型的头重脚轻的玩意,看似庞大坚不可摧,可问题是大风一来,指不定就会翻掉,记得那杨雄就曾经告诉过我,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大隋的水师,修造了大量的船只,以楼船为主力,不过,每逢海上刮大风,楼船的危险性甚至比舢板还要高。
前两次征高句丽,楼船经常都是这样,作战的时候没啥损失,反而是在行军的途中,遇上了风浪造成了损失的七成以上。而且,杨玄感叛乱,烧毁了位于城外的船坞还有大量的楼船,嗯,不少楼船是杨广这货拿来顺河游玩的,直是可惜了。对于这玩意,本公子实在是没有兴趣去修造。
“走,我带你们去看看船模。”本公子当先领路朝前而去。船坞这附近,还没修出几幢房屋,因为现在只有十来个造过渔船的船匠,连工人都缺乏。所以,暂时还没有开工造船。
来到了一间专门给本公子留的办公室,里边的桌子上,摆了四个船模,这些玩意都与这个时代的船只有着差别,甚至有些船让这两位老船工觉得匪夷所思。
这是我按照记忆中的十八世纪帆船的模样绘出的图纸,然后交给专门制作木质把玩件的能工巧匠制作出来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盖伦船,这玩意属于是大航海时期最为经典之作,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华夏民族的经典大作:福船。
还有一个是西方大航海时期最优秀的船种:盖伦船。还有一种就是十八世纪才开始出现的飞剪船,飞剪式帆船船型瘦长,长宽比一般大于六比一,船首前端尖锐突出,并且是空心的,航速快而吨位不大。由于采用了空心船首,使船在风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稳定性、减小了船首的阻力。船体后部逐渐变廋的有倾度的水线平滑过渡到狭窄的圆状船尾。舰船上多采用三到四根高桅全装备帆。
高桅一般为全船长度的四分之三左右,并且在船之两侧还有外伸帆桁,称翼帆杠,可挂翼帆,使得帆的横向尺寸远远超过船宽,更加大了帆的横向外伸面积。此类舰船是一八三零年在美国发展出来的新型快速帆船,最终在一八七零年后逐步被蒸汽机船所取代。
这可以算得上是速度最快的远洋帆船,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美国人使用这种帆船到中国从事茶叶和鸦片贸易。以后美国西部发现金矿而引起的淘金热,使飞剪式帆船获得迅速发展。
一八五三年所建造的“大共和国”号,长九十三米,宽十六点二米,深九点一米,排水量达到了三千四百吨,主桅高六十一米,全船帆面积达到了三千七百六十平方米,其船速达到了每小时十二到十四海里之间,横越大西洋,只需要十三天的时间,标志着帆船的发展,达到了最顶峰时期。不过,只过了几十年,就被新兴的蒸汽机船迅速取代。
另外一个是方头方梢平底的沙船,这玩意绝对是奇葩,沙船的结构独特,方头、方梢、平底,所以它的吃水很浅,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另外沙船之上,多桅多帆,加上吃水浅,阴力小,能够在海上和江河之上快速度航行,适航性相当不错。
而且重要是,这玩意虽然吃水浅,但是载重却不低,记得资料里边记载的是四千石到六千石,也就是说能够载重五百吨到八百吨的货物。俺最熟悉的,也就是这四种船,因为我曾经买过这四种船模,自己动手,一片一片的粘合起来的,所以,对于这三种船的构造十分清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能够让那人把这四艘船给制作成船模。
第三百三十三章 公子已经用不着青霞了吗?
而另外一边,还摆有这种船模的解剖图,看得那两个老船匠眼中精光大盛,就像是狗看到了骨头一般,眼都冒出了绿光,此刻也顾不上我是不是国公爷,会不会失礼了,两个老家伙直接就盯着船模,时不时的小声交流一下。
“贤弟,这些都是船?”刘宏基摸着自己的下巴半晌,这有些不太肯定地道:“那上面的帆也太多了吧?而且还都是怪模怪样的。”
“帆多了受面的面积才足够,船也才能够快,比如这种船,怕是这三种船里边最快的。”其中一位老船匠头也不回地盯着那艘飞剪船答道。
“不错,这种船船头尖长,利于劈浪,不容易受海浪的影响,而且帆多,绝对够快,这种船,比之现如今我大隋的其他船只,都要快得多。”另外一位老船匠详端了许久之后,不由得长叹了一声道。“对了公子,这是什么?”
“哦,那是水密隔舱,毕竟船舶是航行在水里边,万一航行在陌生的航道,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意外,有了这玩意,那么船只哪怕是发生了破损,也能够支持回到港口再行修补。”我指了指那些小格子道。
这玩意到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忘记了,不过,这玩意的确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有了水密隔舱,使得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因此在航行中,特别是在远洋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从船的整体来看,仍然保持有相当的浮力,不致沉没。
如果进水太多,船支撑不住,只要抛弃货物,减轻载重量,也不至于很快沉入海底。如果船舶破损不严重,进水不多,只要把进水舱区里的货物搬走,就可以修复破损的地方,不会影响船舶继续航行。如果进水较严重,也可以驶到就近的港口或陆地进行修补。因此,水密隔舱既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又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
其次,船上分舱,货物的装卸和管理比较方便。不同的货主可以同时在个别的舱区中装货和取货,提高了装卸的效率,又便于进行管理。
另外,由于舱板跟船壳板紧密连结,起着加固船体的作用,不但增加了船舶整体的横向强度,而且取代了加设肋骨的工艺,使造船工艺简化。
“不错,若是真用这样的方式来修造船只,船只的抗沉能力肯定能大大提高。公子果然高才,居然能够想得出这样的法子来。”老船匠一脸的敬佩之色,看着那三艘船模,目光很是激动。
“这些船,都能够造得出来吗?”看到了这两位嘴皮子都快哆嗦起来的老船匠,我问道。
“应该可以,不过,此四种船,老朽都没造过,怕是要先修造出小船来测试,方才确定。”
听到了这话我松了口气。“能造就行,先造小的来试,有什么不妥之处,来寻本公子,到时候重新修改之后再行制造便可。”未来,福船,盖伦船、沙船、飞剪船,将会成为隋唐时期大航海时代开启的先锋。盖伦?这名不好听,改叫长孙船比较有中国风情。
一想到,一二十年之后,大唐的远洋福船、长孙船、沙船、飞剪船航行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甚至是北冰洋,唔……这似乎有点扯蛋,总之,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美洲的,肯定不是西方蛮子,而是华夏民族。
“若是造来测试的,老朽觉得,这种船只最为简单,若是材料足够,最多一个月,肯定能够造出一艘,不过长度不能超过三丈,再大的话,耗时就要拉长了。”年纪稍长的那位老船匠指了指沙船道。
“那行,需要多少人手,材料,只管说来,本公子会在最短的时间给你备齐。到时候,就要拜托二位老人家了。”本公子心怀大畅,询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另外,又让这二位老船匠其中一个认识字的写下了家信,交给了刘宏基的手下,带回洛阳,去寻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