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攻略-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外婆这也太夸张了吧。”

“夸张什么,知道不知道过去每一次到冬天,家里边升的都是炭盆,每到这个时候,你外婆都会头疼,一疼就是一个冬天,可是今年,用了这炉子之后,屋子里边可没什么烟气,你外婆的头也一直没疼过,能不高兴吗?”娘亲伸手过来把我垂散下来的发丝拂到了耳际,一脸温柔与宽慰的笑意。

铁炉子继续散发着温暖的热力,让整个房间里边充满了暖洋洋的气息,而妹子和老五无逸一面嘀咕,一面下着跳棋,至于娘亲,正拿着我写下的《花木兰》的小说在那里欣赏着,时不时看向正趴在炉子边的案几之上,在那继续构思新作的我,眼神里,充满了骄傲。

温暖,充满了让人放松的气氛,可以自由自在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看着家人满足的表情,感受着家人的关怀和爱护,让我觉得,原来,隋朝的寒冬,也并不寒冷。

七天之后,一切都已经装备完毕,本公子领着一干股东步入了这间已经焕然一新的大剧院内部,欣赏着那些地面漆成了暗红色,例成了整齐的行列的座位,还有那位于剧院两侧的那些贵宾露台。

另外,在剧院内部,已经准备好了十个铁炉子,那强大的火力,让整个剧院里边即使不温暖如春,也不至于让人久坐之后手脚发僵。至少,本公子的外披在进入了这里之后不到两分钟就不得不解了下来,扔给李元芳。

所有股东都是一脸的啧啧称奇,一副土包子的表情,嗯,这不怪他们,因为从最开始本公子就是一力承担设计和修筑,自然不希望有人来多嘴多舌。

而封顶之前,他们倒是来瞅过,不过那时候里边还是除了阶梯之外,其他什么也没有,现在一见到那整齐排列成一行行的座椅,还有那两旁边竖立起来的露台,还有那剧院正后面那斜伸出来足足可以容纳两三百人而不觉得拥挤的大露台,站在上面,下面的观众席,还有那戏台也都一览无遗。

而登上了那些位于剧院两侧的露台,同样可以欣赏到戏台的表演。而露台的边沿都镶嵌着漂亮的花纹,至少在我看来,这种用枝叶和鲜花组成的镶边很有味道。

青灰色的地面,暗红色的椅背,洁白的内墙,白色的幕布,让我有种回到了八十年代的老电影院的错觉,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电影院就是这样的布置。

很遗憾的是,在电视出现还有影碟机出现之后,电影院的大门,就变得门可罗雀,最终,那幢年纪怕是比我大不了两岁的电影院在我外出读书的那年,就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崭新商业住宅。

使得我再也没有走进那里,再欣赏一次电影的机会,记得小时候经常翻墙进去看电影,可是等长大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那种精神头,小时候的快乐真的很简单,而等长大之后,似乎早就忘记了什么才是无忧无虑的快乐,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算计,攀比,还有被生活给折磨得死去活来而已。

“世兄在想什么呢?”李瑶光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我的身边,带着探询的目光落在了我的脸上。

“在想小时候的趣事,长大了之后,似乎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我微微一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吐掉了心头的那丝惆怅。

“小的时候,呵呵,你才多大,说这话也不怕牙疼。”李瑶光对于本公子这一番充满了文艺青年忧郁气质的话非但不欣赏,反而还白了俺一眼,然后揪着俺那正在掩嘴吃吃笑个不停地妹子朝着旁边的露台出口行去。靠!

“小时候的趣事,为兄铁定比你多,想当年,为兄才不过十三岁出头,就已经单挑了我家周围那些勋贵家的子弟,就连万彻这小子也挨过我揍。”刘宏基凑了过来,一脸欣慰地显摆起自己的过去。

听得一脸黑线的薛万彻怒道:“少他娘的放屁,当时可是我揍的你。”

“扯吧,第一次是我揍你,第二次是你占了那么一点点上风。”刘宏基嬉皮笑脸地伸出了小指,然后比划了指甲盖那么大小。

看到这两个孽障家伙为小时候的孽障事在那唾沫星子横飞的争执,旁边李家兄弟乐呵呵地在那看热闹,而杨师道摇头苦笑不已,这一刻,让刚满十六岁没几个月的我不由得感慨起来,年轻真好……

“夫君,你们参观完了没?参观完了赶快下来,我们还等着彩排呢。”就在这时候,戏台之上传来了一声呼唤,一位年约二十的女子站在戏台子上冲我们这边招呼道。

听到了这声呼唤,正跟薛万彻争得面红耳赤的刘宏基先是一呆,旋及步到了那露台的边沿冲下挥手,乐呵呵地道:“夫人且慢,我们这就过来了。快快快,要开始彩排了,诸位,咱们快点吧,莫让我家娘子久等了。”

于是我们这一票股东都在刘宏基的催促之下坐到了戏院的最前排,开始欣赏起了正在排演的音乐剧《花木兰》。

没错,花木兰的事情,距离现在也不过才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她的故事,仍旧在人们的口中传诵中,而那道《木兰辞》,本公子经常参加酒宴的时候都能够听得到。她是一位很优秀的女性,至少在这样男尊妇卑的时代,她站了出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军,哪怕她是用了欺骗的手段,让别人以为她是男人,但是,把性别抛开不论,她做所到的,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大多少的热血男儿。剧场修成之后,本公子自然要让本剧院打响当头炮,那么,关于花木兰的故事,就在本公子的亲自编剧之下出炉了。而且,这是第一次在剧台之上,加入了歌曲,过去的都是纯话剧,最多也就是弄点背景音乐,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有了《木兰辞》的存在,所以,掀开音乐剧的面纱。真正的音乐剧应该怎么演绎我知道个屁,但是依我的要求就是,只要在话剧里边插上几首经典曲目,除了《木兰辞》之外还有《秦风无衣》和两首这个时代的古曲,然后把音乐成穿插全场也就OK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少了艺术家,多了名臣良将

虽然现在只是彩排,但是戏台上的演员们都极为认真,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很是到位,特别是那花木兰,顶盔贯甲地站在那里一亮相,顿时获得了满堂喝彩。

花木兰张嘴就是一声清唱,唱的,正是那军中劲曲:《秦风无衣》铿锵有力的嗓音唱出了此曲的力道和硬度,而英姿飒爽的身影,仿佛带着观众们走进了那个战争年代,让那些观众很是如醉如痴。

“怎么样贤弟,你嫂子不错吧?”刘宏基一脸得色地冲我挤挤眼,嗯,上面扮演花木兰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宏基的夫人赵氏,这位也是一位将门之女,平日里舞刀弄棍也是小意思。

而且,自上次替下李渊夫妇上阵演出开始,她就迷上了戏剧,窦娥冤她是主角,而这一次的花木兰她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主角。

“嫂子的演技,的确很有天份,比起某些成天看剧本打瞌睡,上台忘词的人强多了。”正看得高兴却被人干扰而心情很不美丽地本公子回了一句,把这丫的憋得老脸发红,只能悻悻地瞪了本公子一眼,转头朝着旁边的薛万彻显摆去也。

当中穿越的音乐和歌声,果然让人感觉比起话剧来内容更加的丰富,情节更加的丰满,而赵氏的嗓音很不错,清脆悦耳,直透屋梁,可惜现在做的人比较少,感觉有点回音。

很不错,至少在彩排结束之时,所有人都不吝啬自己的掌声,给予了那些演艺人员相当高的鼓励和支持,我也很高兴,至少,加入了歌曲元素的音乐剧,一定会比话剧更受欢迎。

只可怜本公子所知道的古代音乐简直就是没有,古典风格的流行音乐更是少得可怜。所以,除了那道《木兰辞》和《秦风无衣》之外,其他的曲子,还是李家兄妹帮忙给俺给弄出来的。

不得不提一句,老李家还真是出人才,至少李建成、李世民、李瑶光这三位,在音乐的造诣上,比俺高多了,每个人都能够弹得一手好琵琶。

据说是遗传至他们的共同老爹李渊的音乐细胞,这老家伙也同样弹得一手好琵琶,据大隋朝勋贵圈子里边,能够称得上是琵琶国手的,唯有李渊。

而且老李家的音乐细胞一直流传到了李隆基那一代,之后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是从李隆基被奉为梨园的代言人就可以看得出他对华夏民族的戏剧演艺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大剧院开业的第一天,早就开始借用全聚德大酒店的资源宣传,以至于大剧院开业当天,直接就暴满,整个大剧院里满是怀着新奇的观众,就像是土老冒般,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参加入了歌曲元素的音乐剧,更是让这些怀着期待而来的观众耳目一新,掌声一次比一次更加地热烈,本公子坐在三楼的露台,与一干股东感受着观众那火一般的热情,每一次当情节到了紧要关头,总算有人发出压抑的惊呼声。

随着那些优美的音乐,还有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很多的观众心里引发了共鸣,甚至于在剧终阶段,舞台上再次唱响《木兰辞》时,舞台之下,亦情不自禁地响起了和声。

当全剧终结,幕布在音乐声中缓缓落下的刹那,我们这个露台的所有股东都情不自禁地站起了身来,向着舞台方向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而整个大剧院里,仿佛成为了掌声的海洋。

赵氏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携着诸多演艺人员,向着那些观众们连续两次谢幕,总算是圆满地完成了演出任务。所有观众都还在意犹未尽地谈论着剧中的情节和人物,还有对于那些演员的感观。

“过瘾,真他娘的过瘾,在这里看戏,实在是比那小屋子里边看更加的爽快。”刘宏基兴奋的连巴掌都拍红了,仿佛不如此,不足以表达心中对自己婆娘演技的赞赏。

“这倒真是,可惜,咱们已经不上场了,不然,如果能够站在台上,接受过千名观众的掌声和欢呼,想来一定也很有成就感。”杨师道一面鼓掌一面感慨万千地道。

这话让我很庆幸,幸好,没让这些家伙太过着想,不然,世界文艺圈虽然会多少好几位艺术家,但是华夏民族会少掉一票能臣良将,嗯,甚至还有一位帝王。

刚刚从那温暖如春的剧院步出,就感觉到了刺骨的寒风迎面袭来,让不少尚自热血沸腾的观众都变得缩头缩脑,寻找到了各自的座骑或者马车,匆匆离去。

骑着座骑,迎着寒风,披着披风的我眼睛紧紧眯着,耳边鼓荡着寒风的呼啸声,纷飞的雪片正扬扬散散地落下,让漆黑的天空,多出了许多晶莹的白点。

碎雪时不时地扑击在脸庞上,浸润出阵阵的寒凉。妹子也同样的装扮,穿着披风,顶着风雪,打马前行。

大戏散场,酒店那边也已经关门,这样的鬼天气,还是早点回家暖暖的好,就在本公子一面考虑回家是泡个澡还是直接钻被窝睡觉的当口,快被雪染成了雪人的李世民凑了过来,大声地问道。“对了兄台,明日可有空闲?”

“怎么,有什么事?”我侧过了脑袋来朝着他喝问道。风太大,声音小了对方根本就听不清楚。

“明天兄台若是有暇,还请过府一叙,家父有一些事,想要请兄台解惑一二。”李世民朗笑着答道。

“啥意思?我给你爹能解啥惑?总不成你让我给你爹跳大神吧。”白了一眼李世民,这家伙经常喜欢开玩笑,弄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恶作剧。想来,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李世民就曾经给怕老婆的房玄龄赐妾,指不定也是因为他的恶趣味和天性所为。

“兄台,小弟诳你干嘛,真是我爹让我知会于你,让你过府一聚。”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摇了摇脑袋,继续劝说道。而不知道何时也策马凑到了旁边的李瑶光了点了点头:“这是真的,我父亲跟二哥说起的时候,我就在旁边。”

“那既然如此,若是明天有空的话,一定会前往贵府拜见伯父。”我想了想,还是点头答应了李世民的请求,对于李渊,虽然已经见过了多次,但是,跟这老家伙的交流并不多,反倒是跟窦氏还熟悉一些。

有点不太明白李渊这老帅哥找我干吗,莫不是想要学那观德王杨雄一般,多骗俺几幅书法不成?算了,老家伙就算是明着跟我要,本公子也只能从命,谁让他跟俺舅父乃是致交,而且俺妹子以后要成为他媳妇儿,再说了,指不定再过几年,这家伙就会成为俺的顶头上司,或者说是大唐王朝的帝王。

提前拍拍马尼也是应该的,为了本公子的未来作想,先交好李渊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了,我娘亲也很想无垢,还望兄台明日过府之时,携无垢同来才是。”李世民看到我同意,嘴角一扬露出了一个讨好的笑容道。可就是让那寒风吹得脸嘴有点变形,很猥琐,虽然我很想一大脚把这丫踹飞下去,但是看要李瑶光也在旁边带着期盼的目光看着我的份上。理智让俺露出了一个绅士的笑容微微颔首。

第一百八十八章 当然是三十六计

李渊,大唐开国帝王,对于这位老帅哥,在历史的评价上,实在是有点低,甚至在演艺小说里边,李渊完全地成为了一位打酱油的角色,儿子无比英明神武,自为老爹的李渊是那样地昏庸无能。

一直等到长大之后,才知道这老家伙并非像演义里边所描述的那般不堪,不然,老李家难道就真的只凭李世民一个人,就能够把整个华夏给拿下来不成?

有句话说得好,越是光明的地方,黑暗就越发地分明,或许因为李世民太过耀眼,反而使得更多的人去研究这一时代,至少据我所知,李世民的确算得上是牛人,但是老李家能够取得天下,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本事,兄妹之中,李三娘子就是一位在武功上足可媲美李世民的角色,而且还有老李家的亲戚里边,李孝恭、李道宗这二位也是一时俊杰。特别是李孝恭,西取巴蜀,攻占三十余州,俘获朱粲;南征萧梁,得李靖之助,灭萧铣;又招抚岭南诸州,擒辅公祐于武康。

单指武功,这哥们可以算得上是唐朝贞观之前最负盛名的名将,其武功和李世民对比起来,就算是差也差不到哪儿。只不过因为在玄武门之变时,因为其不愿意涉足李建成和李世民之争,保持了中立,最终在贞观年间不受重用。

而李瑶光也同样出色,更何况是以女儿之身,在关中地区,也就是在大隋朝的老巢所在,生生地打出了一大片的根据地,并且拥兵十数万,极大地牵扯了隋朝的武装力量,最终,与李世民等人共攻长安,并且还拔得头筹,足见其能。

华夏有史载以来,得以军礼下葬的女性,唯有妇好和李瑶光二人矣。如果女性,呃,本公子思想又跑偏了,擦!

总而言之,李渊这老爷们也绝对不是善与之辈,没有两手,怎么可能扯起旗子造反,最终成为取隋而代之的大唐皇帝?

“哥,已经到了唐国公府了,你还想往哪走?”就在本公子感怀历史人物的当口,就觉得袖口一紧,一抬头,才发现自己的座骑已经越过了唐国公府的正门,门口那两个李府家奴看着我们这一行人,一副呆滞的表情。妹子也是一副很无语很伤脑袋的表情看着我。

“哦哦,为兄方才走神了。”本公子老脸微红,干笑了两声赶紧勒转了马头,一面朝着李元芳喝道:“怎么本公子都错过了地方你们也不招呼一声?”

“刚刚都招呼你好几声了,可你就是一声不吭地朝前走,还想找理由呢。”换来的却是妹子一个可爱的白眼,靠!

看样子本公子走神,不,应该是入定的神功实在是太过强大,居然不受外物的侵扰,指不定本公子要修仙的话,天份一定会很高。很遗憾自己穿越的是历史时空而不是仙侠位面,真要穿越去了仙侠位面,指不定那个时空要多一位屠神灭佛的圣人,而这个位面会少掉一位惊才惊艳,足以改变世界和历史的伟人。

进了李府,闻讯而来的李世民就带着狼外婆一般的笑容冲俺妹子嘘寒问暖,还为自己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边,让自己的意中人自己过府实在是倍感心痛云云,忽悠得俺妹子两眼弯的快变成那远山的弦月,俏脸上也浮现出了两团瑰丽的红晕。

“我说贤弟,麻烦你最好先找个地方让我们暖和暖和,我妹子也才能有精气神听你磨牙。”本公子在旁边不阴不阳地来上这么一句,李世民这张厚脸皮倒没啥,反倒把俺妹子染成一张关公脸,粉拳连落在我身上几下。“哥,有你这么说自己妹子的吗?”

“拜托,我说的是他,没说你呢,麻烦你再回想一想为兄说的是什么。”我气的两眼发黑,这才多大的妞,这还没过门,倒知道替自己未来的老公向自己的兄长报复了,这叫啥来着,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胳膊肘往外拐……

家门不幸啊,本公子悲愤地瞪了李世民这头禽兽一眼,这才在心中得意,表情恭敬地李世民的引领之下,朝里行去。敢泡俺妹,而且还是当着俺的面泡俺妹,好小子,咱们走着瞧!

别说你现在还是小屁孩,就算你未来当上了大唐天子,本公子也绝对要报复,还有无垢这丫头片子……算了,她终究是我妹子,难道我还能为了这点事揍她一顿不成?不过以后我是得好好地教育下妹子,让她明白,女人越矜持越好,特别是对付像李世民这样的流氓。

李世民把我送进了他爹的书房,正欲向那坐在火炉子旁边抚案观简的李渊告辞,却被李渊唤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俺妹子跟着他妹子一块去寻他娘亲去了。可怜娃,这现世报来的还真快。

“呵呵,过来过来,你们俩都过来坐下吧,没想到这北风刮了一夜,今天还是这么强劲,没冻着吧?”李渊宽厚地冲我笑了笑,旁边早有侍女奉上了热气腾腾的姜茶。

热力四溢的姜茶一下肚,一股暖流从腹中向四脚扩散开来,暖洋洋地份外舒服。“多谢伯父。”

“呵呵,别客气了,这样的天气叫你过来,你不怨老夫就好。”李渊摆了摆手,一脸不以为意地道,然后举起了他手中所执的竹简递给了我,说是要请本公子看看。

接过了这至少有一斤重的竹简一瞅,本公子不由得眼皮一跳,上面的文字,实在是太古典了,看了半天,本公子总算是辨认出了那些文字,靠他妹的,不是小篆,居然是大篆所书写的《孙子兵法》。

珍品,不,极品,不对,应该称之为国宝才对,小篆是秦时才开始使用的,而大篆是先秦之时所用,看这被人摩挲得油光铮亮,黄中透黑的竹简,不用说,这玩意绝对值钱。

“此乃《孙子兵法》。”对于汉代隶书之前的各种篆书,太过古朴,实在是不好评判书法的优劣好坏,本公子也实在没那能耐去评定篆书的优劣。

“不错,正是《孙子兵法》,老夫身为武家子弟,久读此书,甚感孙子对兵法理解之精深,不愧为天下第一兵书也。”李渊接了回去,爱不释手地拿起了一张丝帕,抚去了上面的手汗,这才摆放到了案几之上。

“贤侄可曾读过兵书?”李渊坐直了身躯之后,朝我温言笑道。“读的是哪几本,可否告知老夫。”

老家伙啥意思,俺这样的二十一世纪优秀青年读兵书干嘛,想造反?怕是这话刚在县委门口喊出来就会被扔进拘留所里边好好地享受重口味桑拿,然后天天躲猫猫。

偷瞄了一眼李世民,这家伙垂着脑袋没看到他的表情,我只能干笑着朝李渊答道:“小侄对兵书不过是略有涉略罢了,所读过的,大致也就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

本公子话才说完,李渊和李世民两人都鼓起了眼珠子呆呆地瞅着俺,就像是看到了已经打开了密码锁的银行金库地暴徒。

“三十六计?”李世民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废……嗯,当然是三十六计,莫不是你还以为是七十二篇不成?”本公子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个心思全被女人迷住的色鬼兼禽兽。

第一百八十九章 这是第一计,还有呢?

“三十六计?”李渊也同样目光迷茫,表情空洞。这老家伙干嘛,莫不是跟李世民一样的思春期到了?问题现在是冬天,上哪找野猫去?

“我说伯父您这是……”

“我怎么从来没看到过?”李渊开始在那扳起手指头数起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鬼谷子》、《三略》和《六韬》,可老夫怎么就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什么《三十六计》?”

“这,不是吧?三十六计都没有?”本公子大吃一惊,当年本公子可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一起买的,两本书总共花了不到二十,还是买一送一,怎么可能只有《孙子兵法》而没有《三十六计》?

“贤侄,你且告诉老夫,《三十六计》所著的都是什么内容?”李渊以超过同龄人的敏捷跳到了本公子的跟前,两眼放光地道,旁边李世民也支愣起了耳朵,一副咬牙切齿的表情。靠了,难道这个时代还没有《三十六计》?明明记得三十六计的首页有段话说的似乎是南北朝,难道说才没多少年,这本书就没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三十六计》也是兵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饮食六计,总共三十六计。”本公子闭上了眼睛苦思了半天,总算是把关于三十六计的内容给倒了出来。

说真的,读初中的时候,很热血,很沸腾,很愤青,最爱干的事就是喜欢看战争片,甚至把自己想象成运畴为幄的大将军,特别是关于二战的各种小说,甚至是史料,也读得滋滋有味,至于三大兵书,更是被本公子全盘通读。

世界三大兵书之一的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和宫本武藏《五轮书》,嗯,《五轮书》这玩意本公子只是翻了翻,对于倭国的玩意,本公子比较欣赏的还是他们所出产的文艺片,甚至的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而三十六计同样很吸引人,重要的是,三十六计的小图书那可是本公子收藏的珍品,和《三国演义》的小图书都被我压在了自己床底的小箱子里,哪怕是我后来干起了秘书的活计,可是仍旧闲着无聊之时,仍旧会翻起来,感受一下那种童趣。

而三十六计之中那些计策的名字,本公子信手拈来,那些成语计策所描述的故事,本公子也同样熟悉得令人发指。

“比如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本所指的是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例如开皇九年,大举代陈,先是贺若弼每一次换防历阳之时,必定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严加戒备,而贺若弼反复多次皆是如此,终使陈人习以为常,不再防备,而至贺若弼大军渡江之时,陈人尚以为与过往的换防无二,未加戒备,最终,贺若弼得以大军皆渡,袭取南陈之重镇徐州。”

“第一计尚有注释:备周则意台,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意思呢防备周密,往往容易导致思想麻痹,意志松懈;常见的事情就不会产生疑惑(以致丧失警惕)。秘谋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并不是与公开行动相对立的。最公开的行动当中往往隐藏着最秘密的计谋……”

我说完了,抹了抹嘴角的白沫,很是意犹未尽,没想到啊没想到,本公子的记忆力在穿越之后变得无比的强大,别说是本公子苦读专研过的《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就算是本公子小时候读书时上的第一节语文课所学的第一篇文章《春天》,也是那样地记忆犹新。

再努力闭眼回眼一下,靠,就连俺看过的黄,咳咳,文艺性和技术专业性较强的言情小说居然也历历在目,靠了,莫非老天爷想让俺穿越过来是为了让我能够将二十一世纪的艺术文化和思想传播在这个时代不成?

就在本公子沉浸在歪歪之中不可自拔地当口,感觉到了肩膀一沉,一抬脑袋,看到了近在咫尺的一张老脸,靠,大家都是男人,用得着这么近吗?要知道哥从来不吃好丽友,对一切非异性从来都是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伯父您这是想干嘛?”

“这是第一计,还有呢?”李渊的眼珠子有点红,不知道是不是红眼病前兆,旁边的李世民也好不到哪,这家伙更像是重症红眼病患者。

李渊的胡子长的很奇怪,很标准的三缕长须,标准到让人感觉很古怪。或许是因为太过标准了,让人觉得很假,犹如贴上去的一般。

“当然还有了,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总共三十六计。”本公子犹如在报菜名一般一串溜地把三十六计的计名全都报了出来,听得那李家父子眼珠子都随着本公子语调的高低在眼眶里边上下不停地颤动。

“天哪,这怎么可能?居然有《三十六计》而且说的居然还是开皇年间的事情,这位兵法大家难道是我朝中人?”李渊很不自信地揪了揪自己的长须,满脸的惊骇。“莫非是那杨素?不对不对,杨素虽然也算得上良将,却非名将之才,莫非是杨雄?也不对,那老家伙怎么可能写得出这么精妙的东西……还有谁来着?……”李渊犹如神经病一般在那里扳着自己的手指头喃喃自语,而他的自言自语顿时让本公子恨不得抽自己一耳括子,靠了,关于瞒天过海的故事明明有两个例子,一个是我刚才说的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是三国时期太史慈的故事。刚刚口水瘾发了,讲故事的时候居然没注意到这个BUG,幸好本公子没有讲述在未来发生的各种故事,不然这对父子不神经错乱才怪。

就在本公子暗暗庆幸的当口,李世民一把拽住了我。“兄台,到底是当朝哪位兵法大家所著,还请兄台借予小弟一观。”

“呃……这个,这个我得回府去找找,真得找找,可是你们真的不知道《三十六计》?”他妹的,还能不能再给力一点,《三十六计》这样的经典兵书他们居然不知道。

看样子《三十六计》应该是后人写出来的然后杜撰得很古老,好忽悠像俺这样读书尽信书的实在人。

“废话,真要知道,小弟还追问你干嘛?”李世民一脸的无语,两眼鄙夷,仿佛本公子是在给他讲述童话故事。“兄台这会子能回去找来吗?”这家伙鄙视完我又迫不及待地求我,靠,什么人,翻脸比翻书还要快当。

“二郎,无忌才刚进咱们家的门,你就想把人撵走不成?”李渊终究是块老姜,冲李世民嗔道。“对对,是孩儿失礼了,嘿嘿,孩儿还不是见猎心喜,居然世间还有没被读过的兵法,这如何不让人心痒难耐。”李世民抱歉地冲我笑了笑,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这一刻跟李玄霸相比起来,这哥俩还真有点相似,特别是动作,都跟在耍猴拳似的。

第一百九十章 天子退兵的契机

“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