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攻略-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俺们这一些狐朋狗友自然是凑到了一边,一面欣赏着李玄霸那吃货在这表演涮鸡腿的绝技,一面听着薛万彻在这自吹自擂自己演的有多英明神武道貌岸然。
就连向来文质彬彬的杨师道,这会子也打着酒呃吹嘘起自己的演技是如何的出神入化。本公子一边鼓掌为诸位厚皮实脸的吹嘘者喝彩,一边乐呵呵地抿着美酒,是啊,没有想到的是,今天晚上的表演,实在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相信用不了多久,舞台剧《赵氏孤儿》毕将传偏洛阳,传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第二天来的观众,比第一天居然多了将近一倍,而且还有不少是头一天已经欣赏过的,却仍旧很想再看上一遍。等到了第三天的时候,虽然经过本公子等一干酒店管理人员的劝说,但是,挤进戏厅的观众仍旧超过了六百人。
原本最多也就只能坐上三百来人的戏厅,现如今就连走道上都挤满了站着的观众,要是这个时代有消防部门,俺们这间世界上第一间室内戏院肯定要被取缔停业整改的。
经过了紧急磋商,最终决定收门票,并且规定,每一个场次,最多只卖三百五十张票,之后所有无票人士一律不得入内。这才止住了那些个持有贵宾卡反复欣赏《赵氏孤儿》的无耻行为。
戏票可真不偏宜,三百文一张戏票,三百五十张票,那也是一百零五贯,虽然相比起酒店餐饮业的收益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可是,却因为这戏厅的存在,使得不少人干脆就连在酒店里边吃吃喝喝,顺便把票给订下来。
“这几天的收益还真是涨了不少啊。”看到了张奇递过来的数据,本公子也不由得暗吸了一口凉气。
“是啊公子,这几天晚餐时间的人可是比过去至少多出了三成多,收益也比之过往要多出两成半。另外,后面开辟出来的那些烧烤园的收益也很不错,平均每天也有近三百贯的收益。”张奇这位酒店总经理此刻是一脸的兴奋之色,是的,酒店的生意越好,他身为总经理会到的提成也就越多。
不光是他,但凡是酒店内部的员工,他们除了底薪之外,还有奖金和提成,这些都与酒店的收益密不可分,所以,相信,酒店的员工们的干劲会更足。
“嗯,不错,看来啊,咱们这个月的月底,能够获得的收益,怕是要超过上个月最少两成了。”我点了点头,很满意,谁都不会嫌自己钱多,就算是本公子也不会。
“那是肯定的,不过公子,现在那老楼弄的戏台实在是太小的,每天都会有不少的客人买不到票,闹得很不开心,您看……”张奇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事别说是他,俺也在犯愁,之前担心的是戏弄出来了不受欢迎,而再在,却是担心太受欢迎,实在是让人无语到极点,现在每天都有不少的勋贵子弟提前跑来跟我们这些股东订票,省得担心晚上进不去。
弄得身为演职人员的李世民这货这段时间可谓是焦头烂额,频频向我报怨不已。问题是找我我也没办法啊。毕竟那老楼就那么大的地盘,总不能让我全部卖站票吧,那至少可以塞个一千人以上,可问题是谁愿意啊?
再说了,站得太多也不好,万一有哪个吃坏了肚子的在人群上来上那么一下,我怀疑整个戏厅都要被四散而逃的观众给挤榻掉。
于是,把左边的商铺弄下来,搞成一个专业的大剧院的题案,在当天下午,经过了所有股东的一致表决而获得了通过。虽然那家商铺的掌柜致意要八千来贯,但是现在已经不是再继续慢慢讨价还价的时候,而是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弄出一个适合容纳更多观众的剧院的时候了。那家本公子也亲自去看过,地盘还真不小,跟目前酒店的大小相仿,而过去,只是在前面弄成了商铺,而后面,除了几座库房和人睡的房间之外,显得份外地空荡。这么大的地盘空着实在是太过浪费。
第一百五十六章 令人心惊胆战的造价
所以,弄完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直接把舞台就这么搬过去,那几座库房实在是没啥用处,不过暂时不需要理会,而前面那个才一层的商铺也实在是没啥前途。
本公子决定修建一个仿影剧院模式的大剧院,也就有些像后世的大学阶梯式教室一般,那里至少可以把中间弄出一个最起码也能够有两座篮球场大小的剧院来,剧院后边自然是各项基础设施齐全。
不过令我头疼的就是如果要修建大剧院,光是需要准备的木料,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据请来的专业建筑人士说,这样的大剧院,想要尽量让中间少立梁柱,那么,剩下的支撑柱最起码得一人合抱的那种千年古木才成。而且必须是料子极好的巨型木料才成。听到了这话,本公子直接就傻了眼。
因为那样的木料,除了供应皇家之外,流在外面的还真没多少,单单一根这样的支撑柱原料,起码千贯怕是还不止。两个篮球场大小,那么就至少也需要十到十二根这样粗壮得夸张的巨木,等于是说至少要花到一万多贯,这还不算人工,而这仅仅只是一种材料,还不包括墙体,房梁、房檐等等乱七八遭的那些原材料。
更别说我还要求要把剧院设计成前高后低,以方便容纳更多观众,还有辟出一个二楼戏台,还有一些仿十八世纪剧院的露台式雅间。这里边需要消耗的材料就更多了。
听到了这话,被刘宏基给拉来的那位据说还曾经给王、公修造过各种府邸的老家伙听到俺这话,连连摇头,说是太难弄。或者说这老家伙根本弄不明白为什么要弄成这样奇怪的地面,而且我的那些设计更是让他摸不着头脑。
如果想要把地板来这么弄的话,那就必须还需要大量的木材,也就是说,至少还需要增加原材料总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是夏天,不是伐木之机,木头就算是找到了伐下来之后,也还得晾晒或者是阴干一段时间才能算是可以使用的材料。
也就是说,至少也要到明天春天才能开始动工修造。听那老家伙这么一算,如果我们想要直接用已经制好晒干的材料的话,那么价格怎么也得再往上翻个三分之一这还是折扣价,另外,因为本公子的设计思路实在是让人无语,所以他们觉得,现在算不清楚的帐,只能等到时候花了多少材料和人工,到时候再追加预算。
“看看吧,你们自个看看,居然需要花上近七万贯,之后怕是还得追加最少三万贯的钱帛,而且因为他们不熟悉这样的建筑方式,所以,很有可能到时候还要增加人工什么的。怕是十来万贯都有了。你奶奶的,这都快赶上修上一座中等大小的府邸了。”刘宏基也同样一脸不甘心地道。
虽然现在酒店很挣钱,一个月三四万贯的确能挣得上,可问题是,留存下来的发展扩张基金每个月最多不会超过一万贯,想要凑够这些钱,那么至少要等上一年才能够修造。
李建成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连连摇头:“这也太黑了吧?居然要花这么多。我说贤弟,能不能就用咱们大隋平常所采用的建筑方式来修造?”
“那倒可以,可问题是,如果是那样的话,想要装下一千名观众,那么,这座建筑,怕是至少要跟皇宫里的那些主殿差不多一样高大才成。你觉得,咱们要是修了那么一幢建筑,朝庭那边会有什么反应,到时候天子会有什么反应?”本公子一脸悻色地答道。
“这个……呃,这还真是让人头疼。”李建成一听这话直接哑了火,半天这才干笑两声敷衍道:“那贤弟你想怎么做?这事还是你来拿主意吧。”
“这主意我倒是想拿,不过之前,我总得问问你们,毕竟现在要修的大剧院,据我的估计,至少要花上三万贯到四万贯左右,所以,必须要经过大家的同意才行。”我从怀里边掏出了一叠写满了字的纸,递给了李建成。“这是小弟我弄的,虽然这么一来,成本是极大的下降了,但是所采用的材料,却更坚固更耐用,只是,不知道诸位有什么想法没?”
“水泥?红砖?这些是什么意思?莫非贤弟你是想要水和泥还有砖石来修造不成?”李建成一头雾水地道。
“那不是水和泥,而是水泥。那是一种用石灰和粘土烧制出来的一种建筑材料,如果掺上了水之后,不出半天,就可以凝结得坚固如岩石一般,用它和砖来修造剧院,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这些原料都极为偏宜。”我清了清嗓子言道,粘土哪都有,石灰石同样不少,至少烧这些的炉子,本公子可是亲眼见识过的。
因为本公子所呆的乡镇,就曾经出产过土水泥,八十年代的乡镇企业搭的窑,就算是我到了那个乡镇当秘书的时候,那个乡镇企业早垮了,可问题是,仍旧时不时会有几户农民合伙去烧点水泥和砖出来,然后平分大家盖房子。
虽然烧出来的标号肯定高不到哪,问题是本公子又不需要建筑摩天大楼,需要的只是修筑最高也就是两层半到三层高的剧院,相信,凭着那种土制水泥完全足以胜任,想想古罗马的时代,用的就是这种土制水泥,都能够修筑出三四屋高的房子,那可是俺在一个关于罗马帝国的策略游戏上知道的。相信后世的那种砖房的格式,很大程度就是参考了这样的建筑模式才对。
“我没意见,一切都听世兄你的,反正到现在为止,世兄你做哪一件事会失败了?”李建成还在那皱着眉头苦思啥叫水泥的当口,李瑶光当先拍板道。“就连那些鸭子的绒毛,你都拿来做成了那种暖哄哄的铺盖,还有什么你办不成的?”
这话让本公子很是受用,也同样很在理,那鸭绒被俺全家都盖上了,虽然现在是夏天,用的是薄被,却又轻又暖,除了家里人,这些个股东本公子也全都赠送了一套铺盖。
这总算是让这些家伙明白了原来鸭子毛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对于刘宏基的这个评语,本公子很是无语,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本公子能人所不能的本事。
而且这种轻薄的铺盖价格可比填充蚕丝的铺盖偏宜了大半的钱,也就是说买这样一床的铺盖的钱,只是买蚕丝被的钱的三分之一不到。
而现如今,每天所宰杀的鸭子所收集到的鸭绒足有百斤之多,而这些清理干净的鸭绒,则交给了俺的铺子进行加工,成为鸭绒被又或者是鸭绒枕头,还有少量的鸭绒背心和鸭绒打底裤。
很是大受欢迎,虽然价格不低,一床两斤重的鸭绒被本公子卖到两贯,如果是绸缎被面的,那至少要三贯,可既然如此,洛阳城里边的富豪商贾,达官勋贵谁会缺这点钱帛。每天那百来斤的鸭绒制品都会一销而空。
一个不过五十来平方的店面,每天的收益都有两百五十贯上下,这实在是令本公子很是欣慰,一个月下来,至少也能够挣上两千贯。也不算是小钱了。对于本公子这种变废为宝的本事,实在是让这些家伙很眼红,很妒忌。但是当初本公子可是跟这些家伙说过的,可没有人相信。
第一百五十七章 蜂窝煤的诞生
“对,咱们哥俩也听贤弟你的,能够少花一半的钱,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修筑出剧院,凭啥不干?”刘宏基听到了这话,深以为然地频频颔首不已。
“我也同意,这事,也只有兄台你才能够主持得下来。”李世民点了点头,一脸的理所当然,不过我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又要想偷奸耍猾,好多有一点空闲,跟俺妹子增进感情啥的,这个流氓!
“如果大家都同意了的话,那么这件事,就由我来主持了。”本公子暗松了一口气,这下好了,不但能省也一大块的钱帛,更重要的是,还能够修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大剧院,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更重要的是,本公子真要是在这个时代鼓捣出水泥来,那以后,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水泥这一新生事物,将会在华夏民族的大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要知道,水泥这玩意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仍旧是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而砖也同样是。
只要能够弄出一幢大剧院,相信,大隋朝的勋贵们一定会眼红这样的建筑方式,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大量的订单就会蜂拥而至。
“元芳,快马回去,告诉你父亲,让他现在就出城,给我去好好的找一找,看一看哪里有砖窑和石灰窑,到时候,本公子可是要买下来的。”会议散后,本公子先通知了李元芳,本公子除了要合股开发全聚德大酒店的规模和发展之外,也不能够忘记自己也要努力挣钱,而且是挣大钱。
“公子放心,小的这就去找俺爹。”李元芳二话不说地答应了下来就朝着酒店外走去,而本公子,现在却在考虑另外一件大事,怎么让老舅家的煤铺子挣钱,挣大钱。
不过,我实在是不清楚,老舅敢不敢相信我,毕竟想要大量的收购煤面,那煤面说实话真心不值钱,但是,想要搜刮数量巨大的煤面来先期抢占市场的话,那这个活可真不小,重要的是,本公子已经着齐国公府的铁器坊弄出了铁炉子,嗯,不错,就是铁炉子,并且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如今,其火力至少不会亚于八九十年代很盛行的那种节能煤炉。
俺家当时就有一个,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直到我父亲去世,离开家,那炉子仍旧老老实实地呆在老家的房子里,除了里边的炉芯换了两三次之外,仍旧没有一点坏掉的意思。
本公子那时候就曾经好奇地问过那位专门补炉芯的老师傅不少问题,知道了炉芯应该用的是粘土加煤渣,相当于是耐火砖初级版本。
这样能够耐烧一些,除了铁炉子之外,我还让府内的匠人在那铁匠坊处搭建了依墙而建的节能炉,这可是本公子在乡镇呆了那么多年所了解的成果之一。
这种炉子不但能够保证足够的热量,而且还能够节省不少的燃料,不过这种炉子的主要材料还是以稻草秸秆为主。另外也弄出了一个这种依墙而建的煤炉,旁边还使用鼓风机,使用的燃料自然是煤碳,很遗憾的是煤碳里边的含硫量实在是太高了点,用来练铁,有些不适合。
不过这没关系,本公子已经在这铁匠坊的旁边买了一大块的地,准备到时候用土法炼焦,有了焦煤,别说是熟铁,就算是上好的精钢也是小意思。所谓的土法练焦也就是采用原始的焚烧法来炼焦,其步骤和方式,与制炭有些相似,却又有很大的分别,很幸运,本公子所在的乡镇有不少的厂矿企业。虽然都是那种十几二十个人就能够号称XX厂,而且他们所用的许多方法,都包含着华夏民族劳动人民的心血,不管是土制水泥还是土法炼焦,又或者是拿土炉来回炉炼废钢铁拿来打刀具啥的,嗯,不管好坏,总之不管是啥玩意,乡镇企业都有办法用人民的智慧制造出来。
而回到了齐国公府之后,本公子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匠人,在我的提点之下,很快就把那铁炉子给弄了出来,至于水泥啥的,在这个时代,早就已经有了烧砖和烧石灰的经验,小小的水泥自然也是不在话下。
“啥?我说无忌你这是想要做什么?那煤面除了偶尔有人用来封火之外,几无用处,你却想让老夫把全洛阳城的煤面都给购进?”端坐在书房里很是道骨仙风的老舅瞬间两眼圆睁,嘴也咧得老大,三缕三须都戳进了跟前的姜茶里犹自未觉。
“舅父您觉得无忌是那种拿钱不当钱的人吗?”看到老舅这副失态的表情,俺也不由得有些眼晕,想不老舅的反应居然如此之大,不过还好,看样子老舅也知道煤面的用途。
“依你过去的行迹,倒是不像,可是你这也太夸张了吧?要知道,如今的百姓取火虽然多用柴薪,可是,也有不少人用的是煤。这么些年下来,城外那些煤铺的煤面,甚至堆都堆不下,就扔在那不管了,你要全给购过来,那岂不是能够弄成一座山哪?”老舅连连摇头道,“若是能有大用,别人早就用了,何致于留下那么多?”
“舅父,今日无忌来这里,就是想要告诉你,我已经弄出了可以用煤面来升火的方法。”我自信地一笑低言道。“其火力,不比用煤块差多少。”
“真的假的?我说无忌你莫要诓老夫。”老舅不由得一呆,半晌才说了这么一句。
“舅父您若是不信,无忌就带你去那蜂窝煤厂一观便知。”看样子老舅需要的是事实来说话,而我已经做出了事物,目前就正在试用阶段,让他去眼见为实也不错。
“行,老夫就去见识见识,若是你诓骗老夫,看我怎么收拾你!”老舅仍旧不太相信,但还是被我说服了前往煤厂。
而等到达了煤厂,看到了那煤厂一大片的空地立着四面通风的巨大棚子,而棚子下面,摆放着至少有上万个成碗口大小,中间露出十九个孔洞的蜂窝煤时,很是大吃了一惊。
而当他看到了在炉子里边燃烧的蜂窝煤,以及那已经燃烧完形成的形状完整的蜂窝煤时,眼中的精光更甚,疑惑之色亦是不减。
“这主意是你想出来的?”老舅看着那正吱吱冒着热气的铁制烧水壶,一面不太确定地朝我询问道。嗯,这水壶也同样出自本公子之手。烧水壶这玩意很简单,但是这个时代的人烧水用的却是用一个大盆来烧,烧了之后舀在坛坛罐罐里边。
让人觉得不方便,而这种水壶,可以打造成各种的型号,大大小小,可以摆放在各种的炉子上,特别是煤炉上边。
我带着老舅不光参观了这个才刚刚开始成型的蜂窝煤石,连带旁边的铁器坊也参观了一边,对于这种可以烧蜂窝煤的炉子他很感兴趣,对于那铁水壶也很感兴趣,不过更令他感兴趣的还是那种依墙而建,很适合家庭平寒的老百姓家里使用的煤灶台和柴火灶台。“若是老百姓用上这样的炉子,那不知道能够省下多少的柴薪。”最终,舅父摇头感慨地道,能听得出来,老舅是一副为国为民的心肠,可问题是,就算是现在有心,却也没有那个能力。
第一百五十八章 神一样的少年
“这种炉子,原本就是教给那些专门给人做灶的灶匠的,我也不差那打灶那点钱帛,也只是希望能够让老百姓们少伐一些树木。”我笑着解释道,首先申明俺可不是那种连蚊子腿上的肉都想要刮下二两的奸商。
“嗯,无忌你能够有这样的心,老夫甚慰之。不过那些铁炉子,怕是要价不低吧?”老舅看着那些刚刚打造出来的铁炉子,除了那炉身之外,上面的那个铁平台怕就至少要七八斤的铁才够。
“嗯,这些炉具,没有三五贯是不买下来的,毕竟现如今的铁器的价格可不低。”我点了点头道,这可是古代,炼铁可还都是用土法来炼,不光是开采的问题,光是那些所使用的木炭和煤炭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这没啥,本公子只是自己先做一些样品还售卖,只要形成了规模,再加上等本公子弄出了焦炭,到了那时候,相信价格还能往下走上一走。
“舅父,莫说是用这些炉子,就算是老炉子,只要稍稍的改一改,就能够用来烤这蜂窝煤,更何况,我这里的正在招一批原本就是给人打灶的工匠,让他们先来学,到时候,让他们去卖煤的时候,如果说对方家中的炉具不适合,免费给他们改造也不是不可以。”本公子笑眯眯地道。
这种营销办法和很多后世上门安装没什么两样,再说了,改造炉膛这样的工作实在是很简单,混合好煤渣和粘土,然后按照蜂窝煤所需要的口径大小来进行改造就好。
“这才短短几个月不到,老夫现在是越发地觉得看不透你了,你做的这些事情,看似简单之极,似乎每一个人只要转变一下观念,就能够想得到,可问题是天下之大,又真能有几个人如你一般。”回去的路上,老舅一边打量着我,一边啧啧称奇,实在是想不明白原本是个书呆子的外甥,突然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童,呃,哥现在已经脱离了童的范畴,称之为神一样的少年才对。
嗯,这样的反差的确有点大,过去的长孙无忌很宅,虽然也很聪明,但是跟身为穿越者的本公子比起来,别说是走路,就算是这丫坐宇宙飞般也赶不上我飞腾的脚步,这就是身为穿越者的资本和骄傲所在。
“舅父,您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不就证明了只要人拥有想像力,那每一个人的未来都会有无限的可能吗?”我干笑了两声很是谦虚地道:“我只不过有些时候喜欢多想一想,结果,能够把这些想法给弄出来,没想到效果会出奇的好罢了。”
“嗯,这话虽然太过直白,却也实在是有他的道理。”老舅砸砸嘴,看样子,方才俺那句话,很是合他的口胃,就是太过直白了点。
“舅父,其实吧,我觉得,古代的人,虽然说话言简意骇,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多说,想要解释清楚,而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能够记载他们语言的载体,太少,又或者是太过沉重,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达更多的意思罢了。”我并不反对优美的文言文,恰恰相反的是,我很喜欢文言文。
在我还在读书的年代,或许是因为一直接触毛笔字的原因,所以对文言文很有兴趣,并且,当年对于我来说,但问题是古人的专研精神实在是太过强悍,同样的一句话,落到十人的眼中,就会有十种解释,说不定会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总是会为了某一些著作而争论不休,甚至于论争个三五百年都没有结果的情况。比如论语,又比如关于《尚书》的解释的争论,似乎一直持续到了明代甚至是清代还有人在考据尚书。
这让本公子实在是无语到了极点,从《尚书》相传为孔子整理先编开始,一直到清代起码也有两千年的历史,却硬是没办法把一本书的内容弄出一个完全性的,令所有人信服的解释出来,不能不说这就是华夏文化的奇葩性质。
这同样令人遗憾,要是古人能够把他们的思想准确的流传下来,说不定华夏民族的历史,又会是另外一番模样,至少不会让不少人利用古代人不使用标点符号的缺点,来胡乱断句,以此愚弄天下人。
听到了俺的话,老舅瞠目结舌良久才嗔道:“休得胡说,这话要是传扬出去,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寻你的麻烦。”虽然老舅没有反驳我,但是我看得出来老舅对我的话很是不以为然。
可能他也觉得老祖宗留下让无数人都来一块猜的玩意才叫好东西,能够让人猜上两三千年的更是好东西中的极品吧。
“这个我自然是知道的,所以顶多也就是向舅父您胡乱发发牢骚罢了。”我也赶紧卖萌道,俺好歹也才刚刚满十六,虽然也行了冠礼,表示自己已经成年,但实际上这也还是少年,装装嫩卖卖萌也还是可以的,省得老舅抓狂,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地拿口水话来教训俺这位优秀青年。
“呵呵,老夫懒得理你,不过,这蜂窝煤,真的能够卖得出去吗?”老舅砸砸嘴,有些迟疑,毕竟,别说十斤,就算是一百斤煤面一文钱,只要量大,能够把那些该死占地的煤面拉走,那些煤铺的老板甚至巴不得你拉走倒贴一文钱一百斤。
就算是有点夸张,可也夸张不到哪儿,反正本公子是打听过,那煤面,偏宜的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那刘宏基有个手下就曾经在煤铺干过,所以俺也能知道一些。
“舅父您有所不知,这一千斤煤,如今卖的可是两百文,而咱们这蜂窝煤,那煤面,一千斤十文钱就不错了。一文钱二十个,也就是二十来斤,两千个,也才一百文钱。比那煤块偏宜差不多一半,而且咱们这里边还掺上了粘土,煤面最多也就用了八百来斤。何况而烧完之后的烽窝煤渣,只要你还继续要咱们的蜂窝煤,咱们免费回收,这可是用来烧砖的好材料。一来一回的,由小渐大,挣的绝对不少……”
老舅听着我分析讲解,最终同意了我的意见,既然本公子愿意这么干,那么事情就交给我负责,当然,有一半的股份给我,这还是老舅自己提出来的。虽然老舅抚着长须很是语重心长的告诉俺,不能让俺这个外甥干了事啥也拿不到。
不过我更怀疑老舅是担心挣不到钱而提前弄个风险分担才对。嗯,或许俺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过这也没关系,反正能够挣钱就成。
酒店的话剧表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距离第一天开演赵氏孤儿到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天,而现在,满洛阳城,哪怕是洛阳周边的州县,也都流传起了关于洛阳北市全聚德大酒店的美食,还有那令人目眩神迷的话剧。是的,在这个缺乏娱乐节目的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几乎没有的时代,本公子所一手操作导演出来的话剧,给这个时代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窗子。让他们明白,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息息相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无数的聪明人,走上这一条道路。
第一百五十九章 什么是水泥
“《赵氏孤儿》一共演了十天,却场场暴满,为什么要想着换节目?”李世民有些不理解,或者说这家伙觉得自己已经演得深入了角色。
“那是因为我们总不能把一部戏演上一辈子吧?”我翻了个白眼。虽然《赵氏孤儿》很不错,很受欢迎,但是,如果演得太久,就像是每天吃同样美味的大餐,吃久了也会味同嚼蜡的。我在写出第一个故事之后,就已经在准备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故事了。
自然是不希望光靠一个故事就能够整引洛阳城的人民群众一两个月,又或者是一两年,那别说看戏的会疯掉,就算是演戏的也肯定也要疯掉。
“那贤弟你准备又弄什么样的剧本?”李建成很是好奇地凑了过来问道。
“我哥说准备演一个叫《窦娥冤》的悲剧。”正在跟李瑶光小声嘀咕的妹子这个时候插话过来说道。
“痘鹅冤?”刘宏基眨巴眨巴眼。“贤弟啊,你让为兄演人还行,这鹅,实在是演不了。”
此言一出,厅中一阵死寂,除了那李玄霸和薛万彻这两个笨蛋在那感同身受的频频点头之后,其他人都让这话给吓得风中凌乱。
“兄台,这指的是一位姓窦的女子受怨的剧本,跟鹅可真扯不上关系。”我觉得自己有点头晕,恶心,两眼翻白,虽然跟这哥们相处这么久了,可仍旧不适应他经常的语出惊人和神转折的思维模式。
很庆幸,跟这家伙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呆在一块,不然,我觉得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跟这家伙割袍断义,老死不想往来。
“跟鹅没关系就好,不过贤弟,这新剧里边,为兄总得有个角色吧?”刘宏基一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笑容凑了过来,很是猥琐地道。
“嗯,有,兄台你的角色,小弟已经给你定好了,就是那地狱里的判官。”地狱里的判官也是一脸狰狞,满面横肉,跟这家伙实在是班配得紧。
“行了,我说贤弟,你还是先把这个故事给咱们漏一漏底吧,别弄不好,砸了咱们全聚德的招牌才是真的。”同样浓眉大眼,行事作为从来不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