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攻略-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彟笑道。
“到时候,每个车站会停车五格钟等人上下,九个车站加在一起也就是三刻钟的功夫,而且每个车站,都会有单独的停车道。所以不会影响到铁路的通畅,不过他们的时速不会超过八十里……”
武士彟的解释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火车未来将会如何操作。“等试运营结束之后,将会提高到试验车五号的极限速度运营。”
“极限速度?”一票朝庭大佬没弄明白啥叫极限速度。
“也就是试验车五号原本设计的车速,也就是一百六十里,是试验车四号的一倍。”我扫了一眼这帮科学文盲。“不过,它的正常行驶速度将在一百四十里左右。”
“一百四十里,一个时辰就是两百八十里,也就是两个多时辰,两个半不到就能够抵达延安郡。哦,老天爷,这,这么快就不怕被风吹跑喽?”罗士信在那大惊小怪地道。
“屁话,到时候咱们都肯定坐在有窗户的车厢里,风能往哪吹?”李玄霸很是鄙夷地冲罗士信比划了根中指,一脸不屑地道。
“那这么说来,一日之功,就可以穿行近三千三百多里路途?”舅父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从长安到交趾,也就是一天不到?”
“当然不是,从长安到交趾,预计的铁路长度大约在三千八百里到四千里之间。而且还要停靠车站加水加煤,试验五号车,可以行五百多里才添加一次燃料和水。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将会在三百五十里到四百里之间停靠一次,每一次加煤加水大约需要耗时两刻钟,所以总计起来,应该需要一天又六个时辰的光景。”武士彟赶紧解释道。
“那也比马车走半个月好多了。”舅父却仍旧在那瞎激动,没办法,看样子,他对于交趾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在那里呆了好几年的光景,终究是有了感情的。
而恨嘛,自然是恨交趾路途遥远,长途跋涉的艰辛实在是令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老舅被贬谪之后,刚刚到达交趾的时候曾经来信告诉我,他走了三个半月。
三个半月,而且是算快的了,按照老舅的说法,他还是每日骑马行进了近百里路途,就这么绕山绕水的绕到了交趾。
而没有马,那么,单凭着双腿,想要从长安到交趾,没小半年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个时代的道路状况实在是太差了,有时候遇上了一条河,那么就得从这边的河岸绕到有渡船的地方,然后才能等着船家来渡他们过去。
嗯,这还算是好的,万一遇上山贼土匪的话,那这辈子就交待在这趟旅途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古人为什么很少愿意背井离乡的原因。
“对了我听说长安的火车站要设在长安城外的东边,干嘛非得设在城外?”韩世谔不解地朝着武士彟问道。
“不设在城外能设在哪?”武士彟一脸错愕地道。“火车若是设置在城内,那岂不是要在城墙上开洞?再说了,火车那么大的动静,在城里边鼓捣,不被老百姓骂才怪。咱们第一次看到这东西都大惊小怪的,若是普通百姓,怕是更加不堪……”
“不错,卿所言也颇有道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位于长安城东北之地,这里近河,若是货物,便可以下了火车之后直接经由水运。”这个时候我解释起来。“而且长安城在未来,定然会成为火车依靠交换的枢纽,占地极广,设置在城里边实在是不适合。”
在长安的冶炼厂七十吨的平炉获得了成功之后,交趾也已然开建,而且一建就是四座巨型平炉,两座七十吨级,两座一百吨级的平炉。而长安这边,以及巴蜀地区则将那些能耗高,污染重的老式冶炼炉全部平堆销毁。
未来,长安,或者说关中地区,只会留下一个日产量达两千吨的大型冶炼厂。所有原本的钢铁厂都将推平,将工厂和工人集中之后便于管理。
另外就是,将会在交趾地区,以及在巴蜀的马鞍山地区将各建设一个预计五年之后日产量可达五千吨的特大型冶炼厂。将污染外移,使之减少对关中平原的污染,嗯,本公子可不愿意生活在雾霾的环境里。
另外,吕宋岛上也将会建设一座日产量至少在两千到三千吨的钢铁冶炼厂。这样一来,在五年之后,华夏帝国的钢铁日产量将能够达到日产一万四千多吨,年产量也就约合六百多万吨。乖乖,记得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蛮子的钢铁年产量似乎都才是七万多吨。
而现如今华夏帝国的钢铁产量早已经超过了十万吨。所以,随着未来巨型平炉的广泛推广及运用,年产钢铁数百万吨自然不会是梦。
嗯,这从另外一个层面证明了华夏地大物博的好处。钢铁的快速生产,才能够满足如今对于钢铁的需求。就单拿铁轨来说,按着研究出来的成果表明。
每米铁轨的重量在六十公斤,其耐用性和承重性是最佳的。当然,这玩意虽然说越重越好,但问题是太耗钢铁。
就打个比方,光是修建从长安致延安的铁轨,每米六十公斤,而从长安到延安全长六百五十里。那么单线的铁轨就需要三万九千吨,而来回复线的话,那么就得在这个数字上乘以二。
也就是说需要十五万六千吨的钢铁才能够在这条道路上铺设复线。原本我还想着直接上复线,但是结果自己被这可怕的消耗给吓了一跳,只能暂时先铺设单线。
第七百四十六章 当华夏货币成为国际货币
哪怕是现如今只铺设的单线的一半,也消耗了超过两万吨钢铁。为此,在一开始准备要修建这条铁路之初,本公子就已经着人让长安钢铁厂加大投入,扩张厂能。
到了今年年中,长安钢铁厂一共增建了四座五十吨和两座七十吨的平炉,再加上原有的两座五十吨的平炉,和七座十吨,二十座三十吨的平炉,长安钢铁厂的总日产量已经达到了一千一百吨。
同样,巴蜀的马鞍山也增建了两座七十吨的平炉,再加上原有的十座三十吨平炉,日产量也达到了四百四十吨之多。
总算是暂时满足了修建延安至长安这条铁路复线的需求,而先修好一条,然后再使用火车来运输材料修建复线的话,其修建速度还能够获得提升。
毕竟火车的运输量可大了很多,也不需要再耗费马车和人力来运输材料。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另外,蒸汽机的用途的确是极为广泛,除了应用在交通运输上之外,还使用在了机械改良方面,另外就是,关中第一纺织厂已经上了两台蒸汽机,使用蒸汽机来带动纺织机,效果的确要好很多。
因为,水力机械终究是要靠水吃饭,水流的流速和大小,都会影响着机械的运转。而蒸汽机却没有这方面的缺陷,虽然成本上看似增加了,但问题是却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就是有了蒸汽机之后,就可以建造更大型的水压机,有了这玩意,就能够锻造更好的机械。反正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漂亮不?”我洋洋得意地看着这票眼珠子都差点绿了的文武重臣,很是轻松地从箱子里边拿出了一枚金币拈了拈,然后仔细地打量起来。
花纹十分地精美,上面的数字,还有汉字,都显得那样地清晰,而位于金币正中的是一朵漂亮而又娇艳的牡丹花。至于背面,则是长安城的轮廓。
“这样一枚硬币,重量在十五克,其中含金量为八成八,另有一成二为铜……可当十贯钱。”房玄龄唾沫星子横飞地给把手伸向了箱子里边的金币的在场诸位解说道。
“另外,这种银币,重量为十五克,其中含银量达八成八,另外还有一成二为铜……每枚银币,可当一贯钱。另外还有这种重为七克半的为半贯,而另外这种值两百钱……”
“陛下,这样制作精良而又十分漂亮的硬币,怕是人工成本不低吧?”魏征打量了半天,颇有些不舍地将手中金光灿烂的金币放回了箱子之后朝着我问道。
“魏院长,这种硬币的成本是很低的,每一枚硬币的成本大约是在十分之一个五铢。”房玄龄笑眯眯地比划了下手指头解释道。“不论是金币、银币还是铜币的成本都是一样的。”
“不会这么低吧?”老舅不由得咋舌道。“铸钱可不是什么挣钱的买卖,前朝之时,铸百贯,其成本也得近五十贯之数,这怎么可能这么低?”
“舅父你不知道,我们采用的是钢板雕刻之后,然后使用冲压机压出来的,不需要像过去一般,每一枚硬币都只能铸造。而是直接用大块的铜片、银片、金片,压制出来的。”
“只要有足够的材料,然后就是需要一台冲压机和六个人分两班轮流操作,一日可以制币超过十多万枚。”房玄龄话让所有的人嘴咧得快赶上那屁股挨了一火枪的河马。十多万枚,这绝对不是小数目,而且只需要六个人两班倒。
“……人工成本是相当低的,那么陛下,这种做工精良,样子十分漂亮的硬币,绝对可以流通于市面之上。”马周拈了拈之后眉头不由一皱。“就是重量太轻了点。”
“这倒没什么问题,朕准备要在不久的未来,确定币制。”本公子很是慷慨激昂地一挥手说道。“也就是成立华夏帝国自己的银行。”
随着我的手势,李元芳捧出了一大厚叠的资料来进行分发。
银行,有了银行才能够支撑国家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商业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这几项业务,都可以开展,这段时间以来,因为商业往来的繁荣,已经开始出现了钱庄,也就是异地汇兑的前身,很快就落进了我的眼里边。倒让我想到了另外一项极为赚钱的业务:金融系统。
说简单一点,我所知道的也就是存、贷、汇这些最基本的业务。但是,有了这几项最基本的业务,就已经足够了。家里边钱多了可以存在银行,钱少了,可以贷款,想要到异地取钱,我们也可以做。
反正本公子上了心,再加上现如今贵重金属产量的激增,已经让我有底气去做这件事情。建立国家的金融系统,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稳定国家的经济。
同时,也将建立起国家的信用体系。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国家信用是强有力的杠杆之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债券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大银行或在公开金融市场上发行的,银行不仅可以从中取得大量回扣,而且政府发行的各种债券还为银行的股份公司提供了大量虚拟资本和投机的重要对象。
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加深,通过国家信用取得的收入,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弥补亏空的主要手段。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国家信用已不单纯是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且已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杠。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信用也从国内发展到了国外,即一国政府以国家名义向另一国政府或私人企业、个人借债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它既成为弥补一国财政赤字的手段,也成为调节国际收支、调节对外贸易的有力杠杆。
而现在,自然不是去发债券的时候,而是利用银行,控制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打压民间的高利贷。
另外,华夏帝国国内所使用的五铢钱,可是从汉代就开始使用的,从汉朝开始到前朝所铸的钱,虽说都是五铢,但大小重量都不一致,令人实在是无语。
重新建立货币体系,有利于华夏帝国的发展,同时周边诸国所使用的贸易货币,都是华夏所铸造的五铢钱。就连跟前隋掐死掐活的高句丽,用的流通货币正是五铢钱。
这就相当于什么?就相当于华夏帝国的货币等于是后世的美元,超级硬通货,那么,为啥华夏帝国就不能学学后世的美利坚呢?现如今的华夏帝国完全可以创建自由贸易区。
将自身的各种产品向周边诸国进行大规模倾销。还有就是依靠华夏帝国的货币控制周边诸国的经济。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去?
跟这些家伙好好地分析讲解了一番之后,这些人总算是有些明白了,身为宗主国,居然能够有这么多的好处。不但能够控制周边诸国的经济,利于华夏帝国的商品经济的输入,更能够通过经济手段直接控制住这些周边国家。
通过经济,甚至是通过货币来操纵着周边诸国的生死存亡,这种概念令人耳目一新,并且,这不是在吹牛,而是实实在在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或者说从来没有人想到过的念头。对此,这些文武重臣们深深地被本公子惊世骇俗的才华所震惊,或者说,实在是想象不到本公子居然能够卑鄙到这样的程度。
但是,这样一来,华夏帝国的经济完全可以获得腾飞似的发展,大量的商品未来也不愁没有销路,更重要的是,华夏帝国的货币完全掌控了周边诸国的经济,这么说吧,华夏帝国打个喷嚏,他们就全都得感冒发烧。
这样的做法,的确有些不地道,但问题是,华夏帝国的诸藩国原认华夏为宗,那是为什么呢?还是不因为希望能够得到足够的好处。现在,我们可以给你们好处。
但问题是你们得拿资源,得拿特产来交换,另外,华夏帝国的货币是那么的精美耐用,让你们的国度也能够不再使用树皮草根来当货币,能够披上丝绸,用上瓷器,这些好处难道还不够吗?
兴奋,羞愧,鄙夷,自责交缠在这些华夏帝国柱石的内心,但是,他们都很清楚,金融系统的形成与推进,对于华夏帝国而言,能够有多大的好处。
想想吧,每年,华夏帝国的富人们把钱帛存到银行,那么光是利息……嗯,当然是收取费用,一万贯以下每年按百分之一征收。一万贯以上到十万贯之间按百分之零点七征收。十万贯以上,按百分之零点五征收年利息。
再小的蚊子也是肉,何况于积少成多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再低的利息,那好歹也是钱。
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慈祥的爹也会怒!
说穿了,也就是国有银行替你们保存你们的钱款,为了你们的钱帛的安全作想,还得派出保安守卫巡逻,又还得为了你们取钱而乐跑西颠的,是不是该收你们的费用?
嗯,别不说,本公子已经违背了金融准则,都收到了,这些家伙居然还不满足,认为本公子收的实在太少了点。对此,我只能黯然无语,想想吧,后世的一万块钱存银行,虽然还得被收税,但好歹也能够一年弄两百来块钱利息。
而现在呢,甭管你存多少,都得付利息,或者说保管费。然后,想要贷款,同样,月利率为百分之一,而且不论代是贷一贯还是一百万贯,年利率都是百分之一。
这绝对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或者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利率收入,但是,若真的拿来与这个时代的高利贷比较,实在是低得令人发指。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想来只要不是大脑塌方小脑失衡的人,都会弃高利贷而取银行贷款。又例如百姓如果受到了灾害,虽然国家会进行帮助,但不可能一直养着他们。
那么,他们可以向银行申请救灾贷款,救灾贷款第一年免息,如果一来,老百姓借到的钱可以做为本钱,把自个的家给再重新梳理好,第二年再归还,另外,受灾地一般都还能够获得其他的补助。
使得老百姓不会再像过去一般,一旦受灾,那就是家破人亡的祸事。
大臣们很激动,是啊,如此利国利民又可得大利之事,不干的话,真的全都是天残地缺痴呆傻蠢了。
不过同样也需要时间,首先就是培训人员,很简单,先从退伍军人里边征召,毕竟这些人的纪律性和原则性更强,人品都是值得信任的,重要的是,这个年代就连搬运货币都是一件不小的体力活,如果说有人拿铜钱来存,一存就存个两万贯,那得多少斤?
嗯,一个铜板合五铢,一个五铢钱最少也得两克到三克,需要一千个铜板才够一贯,自己算吧,妈蛋的,想到老子自己都觉得不寒而栗,体力不好的怕是得累吐血都没能搞得定。
一开始还兴奋得不能自己的诸位大臣也是一头的毛毛汗,想来也是被这个数量给吓着了。
“难怪我华夏年年产铜,可这铜就是一直没见有多余的时候,原来还真全在这铜钱上。”李玄霸比划了下,然后摇着脑袋一脸的震惊,想来,他也的确没办法抱着几万贯的铜钱。
“而且这几年来,帝国的经济愈发的繁荣,可是,却因货币之限,使得经济受到了很严重的限制,例如从长安去交趾行商,更多的是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来进行,不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极不方便……”
“不错,出门想要买十贯以上的东西,那就得专门请个人扛着钱,记得前些日子有人去玻璃精品店买东西,一去就是几车铜钱拉过去。”
大臣们也纷纷点头不已,别说是他们,就是本公子也经常这样,想要出去逛街,那就得让人或者在马屁股后边背个几十斤铜钱。要么,就揣一些银条或者是金叶子之类的玩意,不方便也难以计数。
而统一货币之后,好处自然是更多了,怀里边揣上十枚金币,那就是一百贯,按着这个时代一贯相当于后世四五千块钱的购买力,一百贯那可就相当于是随身揣着四五十万人民币。
“弟弟,弟弟,来,叫声姐姐来听听。”大丫蹲在趴在地毯上笨拙地爬行的铁蛋跟前,好奇地拿手指头逗弄着铁蛋,结果铁蛋一口就咬着大丫子夜的手指吸吮,弄得这丫头咯咯地笑个不停,还招呼了二丫过来,也拿手指给铁蛋舔。
“喂,你们这俩个丫头能不能别这样,这是你们的弟弟,不是宠物。”正在旁边翻看着今天报纸的我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喝斥道。
“爹爹,弟弟真好玩,你看,他又在咬我的手指头了,咯咯咯……好痒,真好玩。”大丫子夜却一脸嬉皮笑脸天真无邪的模样,实在是让人没办法生气,但问题是像逗小狗似的这么逗自己的老弟实在不像话。
“少胡闹,过来铁蛋,来,让爹抱抱。”本公子捏了一把大丫那粉嘟嘟的脸蛋,冲小铁蛋张开了怀抱。
小家伙抬起了头看了我一眼,咧嘴一笑,然后吭哧吭哧爬到了我的跟前,被我一把抱在了怀里。“嗯,真乖……”力气不错,半岁就能够这么牛叉的快速移动,快赶上大丫当年了都。
搂着小家伙亲了口,铁蛋肉呼呼的脸蛋直接就笑开发花。
“爹爹都不疼我。”大丫二丫整齐划一的撇了撇嘴,左脸不高兴,右脸没头脑?总之这两个丫头片子吃醋了。我只能抱着在我怀里边吸着自个手指头玩的铁蛋,告诉这两位姐姐要懂得虚让,要懂得文明与礼貌。
正说着,就感觉到了怀里边一热,然后大丫飞快地指着我大声叫道。“爹爹尿尿啦!真羞!”
本公子赶紧把铁蛋举起来,可惜,已经晚了,本公子的衣服前襟上是一大块的水渍,而甚至还有水滴顺着铁蛋的尿布滴了下来。
很快,被叫声给吸引起来的奶娘赶紧把铁蛋给抱了过去换尿片,而本公子一脸铁青地看着这两个居然还敢在我面前刮脸说羞羞的丫头片子。
“不许瞎说,明明是你们弟弟干的,自己看,你们难道尿尿会尿在胸口吗?”本公子勃然大怒,指着胸口那滩水渍,努力地证明着自己的清白。
“尿床的时候会。”二丫子归撇了撇嘴之后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理由,本公子差点一头栽倒在地板上。
“爹爹这么大的人了,怎么可能会尿床,而且你们也看到了,明明是铁蛋那小子尿在了爹爹的身上……”怒了,真理不辨不明。
重要的是,我身为长辈,自然不能轻易动用体罚,更应该干的就是以德服人。
但问题是这两个丫头片子实在是太爱诡辨,而且还经常说不过我这个当爹的就开始耍赖。最终闻讯赶来的青霞哭笑不得地站在一旁边:“你们这是在干吗?大不像大的,小的不像小的……”
“二娘,明明是爹爹欺负我们。”大丫子夜还撅起了嘴一脸不服输。本公子终于震怒了,虎躯一震,脸色一黑,正欲让这票小丫头片子知道猴子屁股为什么这样红的时候。
两个丫头片子的眼珠子就跟雷达探测器发起了警报一般,有心灵感应一般在这一刻落在了我的脸庞上,看到了我的表情之后吱溜一下窜出了花房。
“……臭丫头,回头看我怎么收拾你们。”本公子恶狠狠地喝道,不过却没有真的追出去。
“夫君,像您这么怎么行,老宠着那俩个丫头,以后还得了呀?”青霞姐给我理着新换的衣服前襟,不满地嗔道。
“我这样还能叫宠啊?”听到了这话我只能猛翻白眼,为了证明我的严厉,还刻意地比划了下大巴掌恶狠狠地道。“刚刚都差点抽那俩丫头的屁股蛋子了。”
“那还不是因为妾身进来了,不然,您肯定又跟那俩丫头一块瞎闹腾,真没个当爹的样子。”青霞姐瞪起了眼睛没好气地道。
我不由得羞恼地道:“这叫什么话?为夫那叫以德服人,就俩那个丫头片子,我总不能真上去抽吧?就那么丁点的小人,抽坏了怎么办?再说了,万一娘亲过来,看到我在揍那俩丫头,她不冲我发火才怪……”
“行行行,夫君您最仁义,是妾身会错意了,总行了吧?”青霞姐无奈地道。
“呵呵,娘子莫恼,为夫可真舍不得收拾那两个可人儿。”我乐呵呵地将青霞搂进了怀中亲了一口低声言道。
“都说严父慈母,到了夫君您这倒好,反着过来,由着妾身去当恶人。”青霞可爱地白了我一眼嗔道。
“嘿嘿,谁让娘子你识大体呢?再说了,咱们家总得有个人镇着这些小屁孩吧?对了娘子,娘亲已经到了老五府上了是吧?”我笑眯眯地道。嗯,我真是下不了手,但是有时候又头疼得厉害,幸好青霞姐能够镇住这些丫头片子,不然,还不翻天了?
“嗯,已经过去了,还带了不少的药过去,说是要好好给吴氏补补身子。”青霞姐点了点头说道。“还让李氏也过去好好给吴氏看了看。吴氏的体质挺不错的,没什么事,就是这段时间早孕反应有些严重罢了。不过中午吃了李氏开的方子之后,已经能喝粥了。”
“嗯,那就好,省得老五成日的上窜下跳,闹得我这个当哥的都头疼。”我揉了揉眉心叹息道。老五的媳妇刚怀上没俩月,不过那丫头的早孕反应实在是大,吃啥吐啥。
把我们一家子人都吓得坐立不安,老五今个一早过来说了之后,娘亲立马拽上妇产科圣手李氏,提溜着那些周边诸国进贡的名贵药材杀向了老五的府邸。
看样子李氏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能吃东西,那就好办。多吃点,多补补,想来过些日子应该能够让吴氏恢复正常。
第七百四十八章 罗艺这个倒霉鬼
李子通终于败退了,遇上了屈突通之后便连战连败,而秦琼也终于来到了太湖南缘,北边,杜伏威的五万大军虎视长江南岸。准备着来年开春之季,一鼓作气将李子通军尽歼于此地。
不过,李子通却没有如诸军之愿,在连败数阵之后,乘着冬歇期这段时间,直接就扭屁股开溜,离了长江入海口,直奔琉球诸岛而去。
不但将他手底下的七万兵马尽数拉走,还迁走了近五十万百姓,当然不是好言好语,而是连哄带吓的给拖走的,再加上之前拉走的三十多万百姓。
现如今的太湖地区的百姓少了差不多一半。至于那些世家大族,更是一个也没剩下,全都被李子通威逼着迁走。
“太湖地区数郡,本是江南富庶之地,常年没有征战,使得百业繁盛。原有百姓更是有将近一百八十余万之数。而今,被迁走了八十余万,所剩人口已不足百万之数。”杜如晦一副很心疼的表情说道。
“他居然胆敢胁迫百姓,实在是卑鄙!”韦云起也是一脸愤愤之色怒道,可本公子却从他的眼神里边捕捉到了一丝窃喜之意。看样子这货也很清楚李子通这么做对于华夏帝国未来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好处。
想想吧,单凭李子通的势力,怎么可能将数十万百姓全都运走?说来,还是靠着本公子的船队帮了大忙,当然,李子通找的是沿海的海商,而本公子的船队就是在此时乘势加入到了其中,不但帮忙运送了超过三十万人次,更加将超过千名细作和暗奸都一块运了过去。
李子通的想法就是大陆呆不下了,哥就去海外继续称王称霸,总比呆在江南腹背受敌的好。海外虽然贫瘠了些,但是终究是能养活人的。而且没有什么大势力。
早在李子通起心要迁徙的当口,就已经派了三万大军渡海而往,挑掉了琉球诸岛之中的几个最大的势力,现如今他们只能乖乖的屈服在李子通的淫威之下,等到了未来,华夏帝国的华夏复兴军将会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在这些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面前,让他们感受到华夏帝国的美好与仁慈。
重要的是,未来,这八十多万百姓和十余万李子通军,将会成为华夏帝国开拓海外诸岛的又一大助力。→文¤人··书·¤·屋←
“陛下,臣应该当尽快讨之,以挽救那些被迫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不明真相的大臣跳了出来,向我表达了他们的意见,对此,本公子只能暗翻白眼。
然后站起了身来,唾沫星子横飞的对李子通的行为表达了强烈的愤慨,认为李子通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犯下了涛天的人类所不耻的罪行,更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
总之,华夏帝国对此表达了最强烈的抗议,并保留最终动武的权利云云,反正就是乱扯一通,能够安抚住百官和老百姓,让他们知道本公子绝对不会放过李子通那头禽兽就成。
而在这个时候,杜伏威派出了使节,命令辅公祏率军南下,驻防江南诸地,而辅公祏却左推右挡,杜伏威大怒,令将军苗海潮领军五万进军淮北。
却不想,辅公祏终于动弹了,一动就是大动,直接率领淮北三郡及十万淮军劲卒归降了窦建德,被封为淮王。而后短短半个月,十万夏军进入淮北,配合着辅公祏的大军,大败苗海潮,而苗海潮被俘之后,坚决不降,被刘黑闼下令处斩。
一时之间,江淮震动。杜伏威气得差点吐血三升,意欲亲率大军往援,不过为屈突通所阻,杜伏威的确不是个恋权之人,待屈突通大军抵达江都之后,便献出了江淮军的指挥权。
屈突通颁旨,册封杜伏威为江都王,另,将剩余的二十万江淮军整训,嗯,整训工作由他自己负责。而派了秦琼与李靖前往江淮北部阻敌。
双方在淮水一带交战多次,却难分胜负,而再加上淮水之上,华夏帝国的内河水师游弋于此,使得夏军与江淮叛军不敢轻易南下。最终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对于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