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攻略-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家据有了关中,在武德二年时,俺的妹子当时的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
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有人认为“承乾”二字虽为宫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时却有着无比深意,是以“承乾”一名当为唐高祖李渊为这个皇孙亲赐。
具体的历史真相,已经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现在,这家伙已经叫做了李佑平,想来,应该与历史上的李承乾肯定不是同一个人了。
希望这小家伙像他老爹李世民一般争气的文武双全,而不再是历史上那位倒霉的李承乾。
“对了贤婿,你这长女性属活泼好动,老身甚喜之,且恰与三郎家的长子佑平同龄,不若咱们两家亲上加亲如何?”窦女王一脸慈爱的左看右看,半晌之后,突然开口言道。
此言一出,本公子不由得一呆。第一反应反应就是这老娘们是不是疯了。紧接着,回过了神来的我总算是明白了窦女王的心思。
一句话,本公子如今已然是皇帝,窦女王自然希望两家能够继续亲上加亲,最好我家的儿女子不都跟老李家的儿子结成亲家,以此来将长孙家与老李家捆绑在一起,不得不说,窦女王眼光之远,心计之巧,实在是令俺佩服得五体投地,至少,现在她的要求,让本公子真有些难以拒绝。
瑶光妹子也是一脸的错愕,而俺妹子,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向我看了过来。
所有人都没有开口,目光都落在了我的身上,本公子眉头皱了起来,答应?还是不答应?
打小俺就反对包办婚姻,不对,是二十一世纪生活了很多年的我很清楚包办婚姻是多么令人悲伤与悲惨的故事,电影电视里边,无数的包办婚姻的悲剧此起彼伏。
虽然,这一世,俺的妹子和李世民也是包办婚姻,但问题是,俺妹妹与李世民可以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和。而如果,俺妹子真的对李世民没感觉,或者说,她有了自己心仪的对象,两人相亲相爱的话,我会眼睁睁的看着我妹妹嫁给她不喜欢的人吗?答案,自然是不会。
若真如此那我肯定会想法设法的成全俺的妹妹,当然,首先喜欢我妹子的那个家伙是真心的,不然,本公子有的是手段让对方明白厉害。
但是现在,窦女王提出了这个要求,实在是让我有些难为,毕竟,两家的关系都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但问题是,我不希望我的儿女,会因为包办婚姻而失去应有的幸福生活。
“莫非贤婿不愿?”窦女王笑了笑说道,不过那发僵的表情还有目光,任谁都知道这位老丈母很不高兴。
“娘,莫说是我夫君愿不愿意,女儿就不愿意。”瑶光妹子拉着窦女王的手嗔道。
“嗯?”窦女王不由得一愣,目光落在了自己女儿的身上。这话同样让我一愣,要知道,瑶光妹子虽然是俺媳妇,也是俺孩子她娘,可是,她的心里边,自己的娘家,还是有着极重的份量。
而俺妹子无垢眼里闪过了一道亮光,透着淡淡的惊喜。嗯,俺妹子早已经被俺灌输过反对包办婚姻的理念,想必,她与我也是一样的心思,只不过身为媳妇,有些话实在是不好说,所以,看到了瑶光妹子跳出来,不由得无垢不喜出望外。
“娘亲,您莫非忘记了,女儿和无忌哥哥是怎么在一起的?”瑶光妹子的头倚在窦女王的肩膀上,狡诘地冲我眨了眨眼。
“这……当然是老身给你和贤婿作的主。”窦女王想了想之后笑道。
瑶光妹子撇了撇嘴嗔道:“可是娘亲,您可别忘记了,爹爹当时都已经答应了柴绍的提亲了,后来,若不是无忌哥哥以激将之法,激得那柴绍同意了比武招亲,怕是……”
这话让窦女王有些尴尬,是的,当时窦女王中意俺,觉得俺适合当她的女婿,可是李渊那老家伙却去中意柴绍,认为那家伙能够给自己的闺女带来幸福。
结果当时这夫妻二人在知道了彼此的心思之后,直接就傻了眼,要不是当时本公子英明神武,心智超群,出言挑逗柴绍,激得这家伙暴跳如雷,强烈同意本公子的要求,一定要拿出全力来,以实力赢得美人心。
而最终,身为君子六项全能冠军的本公子才得以正大光明的将瑶光妹子聚进了门。想想吧,要是瑶光妹子早就订了亲,那本公子还能够有机会吗?
至少如果听说这妞已经跟别的人订了亲的话,本公子或许就不会对瑶光妹子留心了。或许,就不会有如今的小子夜了。
听了瑶光所言,窦女王也面露难色,不过,沉吟了一会之后,窦女王勉强笑了笑说道:“罢罢罢,既然如此,那老身也就不在多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老身就不操这些闲心了。”
看到窦女王的表情,我叹了口气,朝着窦女王言道:“丈母,若是儿女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小婿是不会阻拦的。不过,我希望,小婿的儿女,能够寻找自己的归属,就像小婿这般,能够娶到一位称心如意的妻子,又或者是像我妹妹一般,能够与世民贤弟夫妻和睦。方为美事,您说是不?”
“是呀娘亲,莫非等到了将来,您不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快快活活的吗?”瑶光笑眯眯地靠着窦女王。“若是当初,您和爹爹给女儿订了亲,您觉得,女儿会有今天这么快活吗?”
是的,之前,强撑笑意的窦女王在听到了这话之后,大受震动,看着眼前的爱女,最终,脸上露出了一丝慈爱之色,轻抚了抚瑶光妹子乌黑的发辫,这才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娘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家的平平,真是长大了。能够有你这样的女儿,真是娘亲的福气。”
“能够有您和爹爹这样的父母,才是女儿的福份,不然,岂能有今日。”瑶光妹子嫣然一笑,美眸流转,落在了我的身上。“女儿真不能想象,若是嫁予他人,还能不能有今日。”
我冲瑶光轻轻点了点头,长出了一口气。幸好瑶光妹子出面,化解了这一场不是问题的问题,想来,窦女王既然明白了自己女儿的心思,那么我那老丈人李渊就算是以后想要订娃娃亲啥的,本公子也有理由直接拒绝而不伤情面。
“我的乖娘子,今日若非你出口相助,为夫可真就有些抓瞎了。”回去的路上,马车之上,本公子搂着自家千娇百媚的婆娘狠狠亲了几口。
瑶光妹子抿了抿丰润的朱唇白了我一眼嗔道:“那当然,咱们可是夫妻,夫妻一体,自然要齐心协力,妾身看我娘问话时的表情就知道夫君您肯定不喜。不过,有些话,妾身说出来的效果,可是要比您说好多了,再说了,就算是我惹我娘亲生了气,也就是三五日可消,可夫君您若是开了口惹恼了我娘,那可就不妙了。”
“这倒也是,若是为夫来说这番话,怕是你娘亲就算是表面不说什么,心里边也会不高兴。”我点了点头,理解地道。
“对了夫君,妾身有句话想问您。”瑶光妹子依偎在我的怀里,而她的怀里,揽着因为疯了一下午,终于觉得有些疲惫而沉沉睡去的小子夜。
“问吧娘子,我在听呢。”我的手,轻轻地触摸着小子夜的脸蛋,嫩得犹如那豆腐脑一般,仿佛我只要稍稍用心,就会戳破,让人爱怜之极。
小姑娘的头发发质跟她娘一样,很粗也给密,相信日后,肯定会有一头上好的青丝。
“若是妾身不出来劝说我娘,夫君您会怎么做?”瑶光妹子轻轻地转了半个身子,目光落在了我的脸庞上。
“……你说是不站出来劝说你娘亲的话。”我想了想,还是给出了真实的答案。“为夫还是会拒绝你娘亲的好意,我希望我们的女儿,能够自己去选择自己的幸福,而不是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其他人的手上,哪怕是父母,也没有权利去替她选择幸福。”
看着瑶光妹子那舒展的眉还有丰润的朱唇,我轻抚着她的秀发解释道:“或许我有些偏激了,每一位做父母的。肯定都会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一个好的归宿,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比如你,比如我。若是你的爹娘,当初执意的话,或许,我们俩就没办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第六百二十二章 蜀道之难,将成历史
“嗯,夫君说得真好,自己的命运,就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真好,幸好妾身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这能够嫁给我的好夫君……坏蛋,刚刚说你好来着,怎么又使坏了。”
“难得咱们夫妻同心,正所谓心有灵犀,娘子难道不觉得咱们应该庆祝一下吗?嘿嘿嘿,呃……我靠!这小家伙居然尿尿了。”无语,连跟婆娘亲热这小家伙都要在这捣乱,庆幸,俺是生长在大富之家,如今更是堂堂的皇帝陛下。
好歹能够请得起保姆,不然,俺婆娘的时间都要被这小丫头片子给占光了都。
“幽燕之地,地处北疆北接辽东,南临河北,乃是要地,如今,为罗艺所据,此人虽有野心,却缺雄才大略,不过是一诸侯之才。而今,窦建德与其相斗,虽有小胜,但是其势单力薄,深知绝非窦建德之敌,若非是窦建德不希望攻略山西之地时,自己不能得到好处,故此,罗艺方能苟且偷生。”李靖手中的教鞭指点着那张巨大的地图。
而每一位中原豪强的势力范围,都会用一种颜色标注出来,以便醒目。而今天,也就是本公子准备接见诸使节之前,正在欣赏着李靖给诸多文武重臣分析天下形势。
嗯,这可是必须的,本公子可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大臣全都连国家形势都不清楚,做人要有眼光,而作为上位者,就必须要有大局观。咱自然是在培养这些重臣们的眼光。
让他们明白,天下大势与民生百姓习习相关,例如,如果不拿下西秦之地,那么,来自西域乃至西泰诸地的特产就会便得极为昂贵,而我们的比绸、瓷器等贵重物品,也会被那些商贩以商路困顿而大力的压价。
而打通了商路之后,使得贸易的往来变得通畅,税赋自然也是节节升高。
“……而这里,杜伏威占据历阳,陈棱占据江都,李子通占据海陵,均有窥伺江南的意图。于是李子通攻打并包围陈棱,陈棱处境危急,送人质到沈法兴和杜伏威处以请求出兵援助。沈法兴让儿子沈纶带领几万军队与杜伏威一同救援陈棱,杜伏威驻扎在清流,沈纶驻扎在扬子,相隔数十里。李子通的纳言毛文深献计,召募江南人伪装成沈纶的士兵,夜晚袭击杜伏威的军营,杜伏威很气愤,也派兵袭击沈纶。二人因此相互猜疑,谁也不敢先进军。
就在这个月初,李子通全力攻打江都,攻克江都城,而陈棱前往投奔了杜伏威。李子通进出江都,乘势挥兵进攻沈纶,大败沈纶,杜伏威也带领军队撤走。李子通于是即皇帝位,国号‘吴’,建年号为明政。丹阳贼寇首领乐伯通,原先为宇文化及防守丹阳,此时率领一万多人马投降了李子通,李子通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如今,李子通据了江都,有意饮马南下,取那沈法兴的地盘……”
“乱,实在是够乱的,中原乱,这江南也乱成了一锅粥。”马周摇着脑袋,一脸的沉重:“难怪到了现如今,还有不少的百姓背井离乡,记得上个月,就有近两千多口江南难民进了关中。”
“乖乖,陛下治下的人口,比之大业中,可是足足涨了近两百万口。”程咬金看着手中的一份资料,不由得咂舌道。“这还不算昔日陛下在韩城招募的流民。”
房玄龄点了点头,接过了资料笑道:“是啊,如今,陛下治下之地共计有口七百八十五万三千七百四十五口,不过,巴蜀之地,尚有五郡未统计完成,想来,应该有接近八百万口,一百六十万户之数。现如今,这两百万流民中有近三分之一,已经分摊到了关北地区,西秦、河西之地。另外有三分之一已经前往巴蜀之地。剩下的这三分之一目前多在关中之地进行着各项建设,而现如今韩城县,现在尚有四十一万口流民在此工作和居住。”
“前隋开皇年间,天下有户七百余万,而今,陛下治下,土地不过前朝的五分之一,但是人口却有一百六十万户之众,几近天下四分之一。”说到了这,房玄龄也不由得一副满面红光的模样,是啊,以前朝五分之一的人口,却能够养活八百万人,这绝对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大业年间,连连征战,天下黎民不知道死了多少,怕是连开皇年间最盛时的三分之二都不到了。”屈突通的脸色不由得一黯,苦笑着说道。
房玄龄略略一想,便点了点头。“是啊,三征高句丽光是将士就死了数十万,山东河北扫地为兵,又不知道死了多少,而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处处烽烟,天下无安宁之所……”
“不过好在,有陛下在,百姓方能得一苟安之所,不然……这两百余万流民,真不知道能够活下多少。”李靖长出了一口浊气笑道。
这些流民之中,前往北方和南下巴蜀的,大部份都将会获得田地耕作。另外,那些被俘的归降将士,不论是西秦又或者是巴蜀的,除了留下足够的精锐整编之外,其他的,都已经成为了工程兵。
如今,巴蜀之地的道路建设正在突飞猛进。三个日产千吨水泥的水泥厂都业已经开业,另外,石灰厂,砖厂等各项建材工厂也同样正在大力的建造当中。
巴蜀之地,蜀道艰难,不过,有了火药这玩意之后,哪怕修路仍旧很困难,但是,却比之过去快捷了不知道多少倍。目前,从棋盘关到义城郡治,这百来里路途,就已经有四个隧道开始动工。
预计在明年年中时将会全线贯通从棋盘关至义城郡治的水泥直道。到时候,从棋盘关到义城郡也就不过五十里,少走了许多的弯路。更重要的是,这条水泥直道修通畅的话。
从长安至广元,也不过九百三十多里路,若乘坐驿车,只需不到两日便可至。等到时候从广元至成都的水泥直道也完全修通的话,从长安到成都的距离预计大约是一千五百多里路。也就是说,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可以从长安直抵成都,而从延安到成都,也才不过四日的光景。
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缺乏蒸汽动力和机械动力的时代,完全依靠畜力,能够达到如此快捷的速度,绝对是惊世之举。
至少本公子在计算了一番之后也给吓了一跳,嗯,若是在以前,未修水泥直道之前,想要从关北地区的延安郡走到成都,至少得两个多月的光景才能够到达,就算是一般有钱人骑马,也差不多得半个月的功夫。
而两年之后,乘坐驿车,从延安到成都,才四天左右,别说是我,就算是这些华夏帝国的文武重臣,一个二个也都被深深地震撼。同时也深有感触,毕竟如今关中全境郡县之间都已经修通了水泥直道,他们也很清楚水泥直道的便捷性和耐用性。
过去的黄泥路,几场大雨或者是暴雨过后,就不得不发动劳役来进行修整,但是现在呢?水泥直道的坚固性和耐用性,让他们明白,只要细心呵护,用上十来年甚至是百来年都没有问题。
这还没完。交通部长武士彟在那地图上指指点点,继续说道:“……预计在五年之内,将会让所有郡县,都能够连接下水泥直道,使得治下诸地的交通极为便捷。更重要的是,发达的交通网络,所带来的好处有很多,第一,加强了帝国对于地方的掌控,第二,发达的交通,能够让商贸往来变得更加的快捷,可以极大的减少运输成本。第三,国家邮政体系和交通运输体系也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诸位,运输所能够带来的益处可不光是这些,比如,巴蜀之地,若是发生战事,那么,若是派遣一只五万人的军队前往平叛,那么,至少需要三万民夫运输辎重,若是时间超过一个月,那么,民夫的数字就得翻上一番。”
“而今,例如之前,南征巴蜀之地,咱们只抽调了五十辆运输车,三百匹马,一百名驭手,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将二十万军队能够使用两个月的辎重,全部运抵了棋盘关。而之后,在巴蜀之地,我们却征召了近七万民夫,用以运送粮草辎重……”说到了这,武士彟也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若无水泥直道的话,帝国每发动一次大型战争,都将会影响到关中的百姓,甚至有可能续前朝之旧事。”
我看了一眼这些一脸震惊的家伙,心里边很是洋洋得意,要不是本公子坚持,哪里会有如此的关中?
屈突通抚着颔下长须,长叹了一声言道:“昔日,前朝天子杨广北征高句丽,发兵百万,所动用的民夫,可是达到了七十万之数,而哪怕是第三次北征高句丽,发兵四十万,可是,所征的民夫,便达到了二十五万之众。”
“三次北征,山东之地的青壮,几乎尽被征召为兵为役。最终,使得大隋民怨四起,处处烟尘。”
李靖笑道:“过去,也曾知晓水泥直道颇有好处,可是而今才觉得,它的好处,实在是国民皆可从中取利。”
“那么,诸位卿家的意思是,同意这份五年计划喽?”我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大票的文武重臣问道。
第六百二十三章 抢钱也没这么快吧?
看到诸人首肯,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圣旨之上签上了大名,再盖下了印章,总算是弄完了一件大事。而之后,召见了使节,首先是罗艺的使节,对本公子示好,并且告诉俺,跟俺有旧谊的薛万彻哥俩在那呆得很快活,希望本公子看在过去的情谊份上,能够在出售粮食时,给他们一些方便。
对于此,本公子自然是大加认同,不过嘛,有些话是要说的,给予方便是可以,但是,价格上,我可是没办法的。另外,看在跟薛万彻哥俩的情份上,本公子愿意以成本价,向罗艺出售一些武器,当然,是指那些前朝的装备。
得到了这样的答复,罗艺的使者心满意足地闪人,接着,便是那李子通的使者,同样是扯了一堆屁话,送了一堆礼物,表达了李子通对本公子的敬佩之情。
然后嘛,同样也是希望能够售卖给他们足够的粮食。本公子自然是欣然应允。去岁的连番大战,的确已经让诸多英雄豪杰打成了半残,就算是占了渔翁之利的王世充,也同样好不到哪儿。
连续的战争,消耗的不但是人力和物力,更是使得诸多诸侯的治下民生凋零,所以,他们都需要粮食,需要大量的粮食,不但要保证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够活下去,继续给他们创造金钱和财富,更能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兵力,而且,他们也还需要大量的军粮,以应付接下来的任何挑衅。
当然,每一位使节都向本公子示好,就连王世充也派来了使节,对上次的事情表达一委婉的批评,认为的郑军其实不是针对我而是针对的李渊,所以,俺的手下出击,其实是打错人了。
当然,他郑国天子仁慈,不会计较过去的破事,愿意跟华夏帝国做好朋友,更重要的是,希望本公子也本着仁义道德,不计前嫌,出售一些粮食给他们,以便能够挽救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
倒是有不少的大臣反对出售粮食给王世充,理由很多,比如鄙视王世充卑鄙无耻的人品的,也有认为卖粮食给王世充,那等于是助长贼军气焰,到时候他们用这些粮食来做为军粮,将会拿得关中受到损失的。总之各有各的说法,争论得不亦乐呼。
不过,屈突通这个时候开了口:“郑军缺粮并不多,毕竟占了洛口仓,那里的粮,差不多够他王世充再支应一两年的,王世充这么做,只是为了示好咱们。”
“示好?莫非王世充那小子怕咱们出兵潼关?”程咬金扬了扬眉头道。“照陛下的计划,我们需要还需要两到三年之后,才会出兵潼关的。”
“陛下知道,咱们知道,可这不代表他王世充能知道咱们的事。”房玄龄很是无语地翻了个白眼,耐心地给这货解释起来。
“这倒也是,那么如此说来,王世充示好咱们,那就是希望我们在中原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最好做壁上观。”李靖情不自禁地弹了一个响指,脸上露出了笑容。“看来,王世充还是对山西没死心。”
“可不光是山西,南边,那萧铣乘势而起,据有古之荆襄之地,甚至就连南阳郡、淯阳、淮安此三郡也在其手,此三郡,可是距离东都都不远。而袭击韩城计划失败之后,在洛阳邙山一带训练的五万郑军,目前已经移师襄城郡,怕是想要对梁军动手了。”身为情报局长杜如晦的话自然是有份量的。
“依诸卿之见,该不该售粮与王世充?”我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些家伙经常在朝堂上吵,不过,都是有理有据,为正事而争,而不是学泼妇在这骂街。
“臣以为,应该售粮与王世充,使其以为陛下会作壁上观,若他真的要南侵梁朝,而咱们正好趁势力南下,夺取岭南之地,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早日打通与交趾的联系。”屈突通当先发言。
“大将军为何如此着急与交趾联系?”魏征不解地问道。
屈突通呵呵一笑,抚着长须解释道:“魏院长想必也知道,在交趾之地,陛下早已经派了大批的人前往采探矿藏,目前,已经在交趾中北部,发现了两个巨大的煤矿,另外也发现了一个超大的铁矿。”
“煤是优质的煤,很是适宜炼制钢铁,而那里的铁矿石含铁的量高达百分之六十。”屈突通比划了个手势,听得此言,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武士彟清了清嗓子之后说道:“那里的煤碳和铁矿储量,都要超过了咱们关中治下的几处矿山,而且储藏十分集中,利于开采,今年,交趾之地,已经试开采了五十万斤铁矿石,所冶炼出来的物件,都不逊于关中的制式武器和农具。”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这个时候站起了身来。“那就是海路商贸。想必诸位卿家都很清楚与咱们之间做贸易的诸国,离咱们这里都有多远吧?比如天竺,距离咱们这里,走陆路,要近半年的时间,而若是要前往西秦,那就得做好拿一年来耗费在路上的打算。可是如今,咱们的船只,从韩城慢慢的顺着黄河一直到达渤海郡,然后才能沿岸再行数千里,方至交趾,可是所耗费的时间呢?却才不足一月。”
这条航线长达万里之遥,却只花了这么点时间就能够到达,而且每艘船最低只需要十五到二十人便能够操作自如,但是每艘船却至少能够载重两三百吨的货物。
要是换算成马,一匹普通的驽马,顶多也就是扛一百斤货物方能够持续远行,那么,三百吨的货物就等于是六十万斤,那么就相当于需要六千匹马来运输。
多么可怕的数字?要知道,如今本公子手底下最昂贵的战舰,一艘的造价也不过超过五千贯,五千贯,在目前而言,最多也就购买十来匹驽马,而良马,能够买到七八匹,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这样的丝绸,可以换来同等重量的黄金,诸位卿家啊,知道这匹丝绸有多重吗?”我冲身后边弹了弹响指,李元芳立刻把早已经准备好的一匹丝绸拿了过来。
“一匹丝绸长一百米,宽一米五。根据织法不同重量轻则七八斤,重也不过十二斤左右,在我华夏,一匹丝绸,其价,大约是在五贯,诸位想必也该知晓吧?”我拿起了这匹丝绸,摆在了案几上,拍了拍后朝着诸人问道。
“不错,丝绸之价,上等的丝绸,也不过二十贯出头,一般的丝绸也就是五贯,而次等的丝绸,也要在三贯之数。”武士彟不愧是做生意的,立即报出了价格。“而咱们一般售卖与西域商贩,最次等的丝绸售价可达五到八贯,一般的丝绸,也就是十贯到十五贯之数,而最上等的丝绸约在五十贯上下。”
“也就是说,咱们的丝绸,售与那些西域商贩,可得两倍之利,甚至是三倍之利,朕说的没错吧?”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再次问道。
看到武士彟肯定地点了点头。本公子脸上的笑容越发地灿烂。“诸位卿家,想必也应该知晓,如今,一两黄金,相当于多少钱帛?”
“一两黄金,相当于是十贯钱帛。这问题街边的贩子都知晓,陛下您问这干嘛?”李玄霸忍不住插嘴道。
“那如果说是十二斤黄金的话,相当于多少钱帛?”我笑眯眯地又问道。
“十二斤也就是一百二十两,那就相当于是一千二百贯钱帛。”武士彟眨了眨眼立刻给出了数据。
我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再一次落在了跟前的丝绸之上淡淡地说道:“那诸位卿家可知道,在我华夏售卖的丝绸,最贵也不过五十贯,而拿到了西泰诸国,却能够换到同等重量的黄金……”
“什么?!”屈突通瞪圆了双眼,直接就跳了起来,吓得坐在他旁边的魏征和房玄龄一哆嗦。
“不可能吧?一斤就能够换一斤金子?奶奶的,这抢钱也没这么快吧?”程咬金也站了起来,杀气腾腾,两眼直冒绿光,简直就是悍匪投胎,强盗转世。
“朕岂会骗你们?”我笑了笑答道。“就算是最次等的丝绸,到了西泰以西的诸国,最少也能够换到重量一半的黄金。”
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变得稀薄的空气甚至让人有种窒息的错觉。
“老天爷,咱们若是运上两车的丝绸过去,那岂不是说能够换回来两车金子?”房玄龄的口水都差点滴到了他那打理得十分整齐的胡须上,目光直勾勾的看着我案几上的丝绸,目光灼热。
“但是,咱们的商人没办法过去,或者说极难能够通过这么遥远的路途。因为,在我们与西泰诸国之间,还有一个波斯和无数的国度,而波斯,是一个强大的国度,所以,他们的商人可以通畅无阻的行走在这一段道路上。”
“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住了这条通商的道路。”我的手指再一次敲在了案几上,语气显得无比凝重。
“所以,陛下您是想要通过海运,来直接与西泰诸国进行贸易?”房玄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朝着我问道。
第六百二十四章 甘冒奇险而来的杜伏威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所有人都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就连魏征这位向来不为外物所动的家伙,此刻也喘着粗气红了眼珠子。“卖,最好能够让王世充和萧铣干起来,如此,咱们南下之时,才能够极大的减少阻力。”
看到了这些家伙的表情,我不禁笑了起来。没错,可不光如此,不光是需要金钱,还需要土地,还需要矿产,只有大力的发展大航海,未来,才能够将整个亚太地区纳入了我,不,是纳入华夏的版图。
不然,最多和平两百年,华夏大地将无法承受华夏民族那极速膨胀的人口,想想吧,后世才和平了多少年,还弄什么计划生育啥的,可硬是从几亿涨到了十几亿。
咱华夏民族啥都缺,就是不缺人。真的如果能够和平两百年的话,相信人口翻个数倍完全无压力。
扯远了,总之在商量之后,诸位文武大臣都统一了意见,同意了出售粮食给郑军,为什么?自然是为了麻痹郑军,让他们继续找其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