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攻略-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盗恕

“银行?”房玄龄看到了这玩意不由得一呆。“什么东西,莫不是和金行差不多的东西?”

“金行?”本公子的眼珠子顿时鼓了起来。莫非这个时代就已经有了银行不成?

房玄龄看到本公子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便耐起心向我解释起来。听得半天我才明白过来,所谓的金行,就是专门给顾客们打造各种造型别致的金或者银饰的地方,简称金行……我靠!

我摆了摆手笑道:“嗯,不是那种金行,朕所说的这种银行,意思是,老百姓家中的钱帛,放在家中是不保险的,那么,国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来为老百姓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第六百零九章 金融系统筹备委员会的成立

我这话方一出口,一票被我召来议事的大臣全都瞪圆了眼珠子,一副精神病院的医生看到了一位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模样。

“喂喂,你们那是什么表情,莫非朕的这个主意不好吗?”本公子不由得勃然大怒,瞪圆了眼珠子杀气腾腾的冲这些家伙喝道。

魏征长叹了一声,朝着一步沉声答道:“陛下,您这主意,实在是称不上好,毕竟,咱们是朝庭,居然去给老百姓存钱,若是万一老百姓急需钱款了,还不得退还给他们,重要的是,臣担心大利面前,难以把持。”

“嗯,魏卿此言的确有道理,不过,朕自然不是让朝庭来办银行,而是让朝庭监管,并且由朝庭控股一部份银行……”我扫了一些这群一脸迷茫状的文武大臣。

当然,肯定其中有化妆迷茫的,不过这没关系,本公子很是耐心细致地把银行的功能以及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及解释,这些家伙总算是都明白了,不过,对于存钱要给利息的行为,这些家伙全都跳起来强烈的表示反对。

认为本公子也太白给人干活计了,而对于银行可以对私人或者是企业进行贷款,帮忙发展各项事业,这些家伙持反对意见和持赞同意见的人几乎各占一半。

因为,银行的贷款利息不管高低,都是抢夺很多高利贷人士的饭碗,或者说,若真的银行出现,必将动到这些家伙的钱袋子。而有些人是担心本公子过多的触动世家门阀已经绷得过紧的神经,一步步的将他们逼得已经没有发退路。

而如果未来,真的有了银行,那么,世家门阀想要侵占田地,根本就不能再实施高利贷策略,更不可能去搞什么利滚利,驴打滚来挣钱了。

想想吧,世家门阀争钱的道路,已经被本公子左右堵,堵得他们都快眼睛翻白了,要是在把这一项给堵住。那么,他们的特权,或者说他们持续了千百年来的特权,即将消亡殆尽。

所以,很有可能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反抗情绪,于国于民不利,嗯不少的大臣都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本公子应该慎重。

而同样也有不少的官员站在我这一边,特别是年轻的官员,比如马周,又比如杨恭道等人,在他们看来,既然世家门阀是国家团结的障碍,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就绝了他们最后一丝念想,当然,世家门阀的资源,仍旧可以让世家门阀的子弟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培养,未来,他们也有机会进入朝庭,不过,想要为自己的家族作出更大更好的贡献而去损害帝国的利益,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再发生的了。

现如今,本公子的朝庭里,也的确还有大批的世家门阀子弟,但是,在强大的国家监察和监督机构面前,那些鬼鬼崇崇,只会让他们自己倒霉,现如今,我可以这么说,本公子治下的官员中,至少占到五成都是实干型的,另外还有三成是有能力,但是又想自己捞钱的,而剩下的,都将是在将来,将会被淘汰掉的旧式官吏。

我可是从来不怕什么官吏会青黄不接,现如今,原先本公子手底下的那些学生,如今最高的官职,已经是员外郎,可以说不少年轻实干的热血青年,已经在各部门的中层,拥有了强大的能量,他们更有冲劲,当然也更容易受人蛊惑,但是,至少他们的内心,或者说他们的良心都尚水泯灭。

只要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制度,将会使得他们能够顺着为国为民这一条路的走下去。退休之后,将会领到一坨不菲的退休金。嗯,本公子这是根据后世的年金什么的乱七八糟的工资制度,再跟这些大臣们讨论总结之后弄出来的工资制度。

吵吵嚷嚷半天之后,我清了清嗓子,等这些家伙嘴角都冒起了白沫之后,我清了清嗓子:“朕想问一问诸位反对的臣工,建立这等机构,于国于民,有利,还是无利?”

“陛下,此举的确利国利民,更可使大多数的老百姓在困顿之时,也能够安然渡过,而不致家破人亡。”刚刚在反对的头领之一魏征站了起来,给出了一个中恳的答案。

“那朕在问卿一个问题,朕这么做,于国之长远,可有益处?”我笑了笑,冲魏征颔首问道。

魏征想了想,郑重地点了点头道:“的确大有好处,若真能施行,国家不单可以稳定民心,更能够使得农人安心于务,工人安心于事,商人安心……”

“不过,臣仍旧觉得,这个银行,若无万全之策,当不可轻动,不单是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若是有了错漏,必定会受人责难,到时候,怕是会有损陛下威名。”

魏征的话,让我点了点头,的确,他说的是实在话,而且建言也很是中恳,的确,银行系统,不是说我张开嘴画叽叽歪歪几下就会成功的,虽然我明白一些银行的运行模式,但也就是马马虎虎的知道一个大概,比如说用存款来进行放贷以差价来赚取大量的暴利,另外还有方便人异地存取,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的安全,异地贸易也变得更加的便捷。

但是,我也仅仅只限于知道皮毛,真正要弄明白,也不是说我一个人就能够干的,需要一大批的金融界或者是商业界的人士来群策群力,耗费无数时间和精力,才能够干得出来的事。

而不是说一拍脑门说干就干,等发现事干不下去了拍屁股开溜。

“既然诸卿觉得暂缓,朕也深以为然,但是,不能不有所准备,朕决定先成立一个金融系统筹备委员会,吸纳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金融系统的初期构想与建设当中来,嗯,工部尚书武士彟暂领委员会会长一职,另外,魏征领委员会监事一职……诸卿以为然否?”本公子按着脑海里的构想,任命了一批人员,他们将会成为华夏帝国金融业的先驱,为未来的华夏金融体系的开创,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而我,身为华夏帝国的皇帝,更身为华夏帝国第一富豪,自然需要做一些什么,或者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才符合我的性恪。

既然想要成立专业的金融系统,那么什么财会制度,自然也必须设立,虽然本公子不太懂,但好歹也知道什么叫做财会和出纳,什么叫做借贷记帐法。

嗯,我家的各个公司,早就已经开始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财务活动了。所以,本公子自然是毫不吝啬的给委员会提供了十余名财会高手,让他们好好的努力,争取成为第一批职业的金融机构人材。

因为目前而为所涉及到的银行业务只有两项,那就是存款和贷款,怎么存取款,怎么贷款,如何收取还贷和利息,这些都必须要经过严格而又慎密的讨论才能够做到。

我家也放过高利贷,就是我家的那些庄户家中出了什么事,家中的钱帛难以支应,都会去找东家借贷。所以,对于贷款这一块反而很容易就搞定。而令俺无语的就是,这些家伙都一致认为,既然我们替老百姓保管钱帛。

那么,不但不能给什么利息,而是应该向对方收取保管费用,当然,这里又还得分情况,例如存款超过五贯才会收取费用。而如果对方存的是铜钱,那么每个月只收取一个铜板的保管费用,而若是对方存的是丝帛之物,存五贯的丝帛,则必须征收五个铜板的保管费用。

因为丝帛是会朽坏或者被虫蛀的,所以,他们提高收费,也的确是可以商讨的,但是,该不该允许钱币之外的丝帛或者是其他玩意存入银行,在这点上,本公子提出了反对意见。

存款,肯定是一项繁重的事务,就目前现阶段而言,别人来存个三五千贯,那么就能让那些数钱的人数疯掉。不过,本公子手底下的人才跳了出来指出了这一问题,很容易解决,那就是制作一个特别的筒子,或者是木盘,固定其刻度又或者是容量。

如此一来,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就能够确定筒子内或者是木盘中的钱币数量,以此来加快速度。各种天才的想法此起彼伏,而金融系统筹备委员会也总算是走上了正轨。

而当确定成立金融系统筹备委员会之后,报刊杂志上渐渐的开始分析起了国家金融体系的问题,嗯,比如说,对那些过高的高利贷进行抨击,认为正是这些人的这种手段,造成了百姓难以还清债务,最终不得不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并且认为,朝庭应该担负起这个重任,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合情合理的信贷活动,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怎么样?这段时间,老百姓对于咱们的宣传有何看法?”我坐湖边的席垫上,抿着美酒,朝着跟前的杜如晦低声问道。

这里自然是本公子的别墅,如今,居然被那些老百姓和官员们称之为白宫,对于这个称呼,让本公子很是无奈,不过也懒得去纠正,反正叫白宫也还不错。

第六百一十章 滇南白药以及皇家医学会

今天是搬家之后的第十天,一切都已经安定好了,乘着今天天气不错,干脆就把这些重臣和好友们都唤了过来烧锅底。

就在别墅近湖的这里,搞起了一场露天聚会,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灼热,晒得人身上很是温洋洋的。

一票帝国的文武重臣,一个二个也都一身便装,很是惬意的或坐或卧,欣赏着景色,又或者是吹牛打屁或者是在吟诗作对,而程咬金这货干脆就跟罗士信甩开膀子在那玩角抵,逗得一大票的老兵痞在那边叽啦鬼叫。

可惜本公子如今是天子,堂堂的帝国皇帝,自然不好意思窜过去吹风打哨,掏钱参赌,但是我还是偷偷的塞了二十个铜板给李玄霸,让他去帮我押程咬金赢。

杜如晦把手中的酒盏放下之后一面想一边答道:“陛下,从各地传回来的消息和反应来看,都很不错,而且,陛下您这一招舆论宣传,还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各地的官吏,怕是都在准备上表,希望陛下能够推出政策,确定借贷之利息,以免百姓再糟离乱之苦。”

“哦?那些官员还是挺有眼光的嘛,哈哈哈,知道朕这是在挑事,干脆就让天下人表明他们的态度,是站在朕这一边的,好,不错不错。”我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上下齐心,其利断金,这话从来没错。

武士彟也颇感兴趣地凑到了近前来问道:“不知陛下您准备何时成立金融业监督委员会?若是陛下能够趁势将这枚棋子扔出来,臣相信,肯定会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不过,这场风波,晚来不如早来。”

“放心吧,朕心里边已经有了计较,不过,你们那边,可得给朕多多加把劲,早日完善各种制度,别到时候漏洞太多,被天下人嘲笑。”我冲武士彟举起了酒盏邀饮之后答道。

“陛下放心吧,今日若不是陛下传召,臣也是有家归不得啊。”武士彟听得此言,不由得苦笑着答道。

我坐直了身躯朝着武士彟郑重地吩咐道:“这可不行,休沐之日,还是应该休息,你也劝劝那些人,工作要紧,可是,身体也得保护好,不然,生了病,岂不是耽搁更多的时间?”

“来人,派人去知会各部门,休沐之日,非特急之要事,不得加班,朕可不希望手下的才干之士,因为劳顿而有什么不测。”吩咐了人去之后,看着这些文武大臣,还有那须发灰白的屈突通。

我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从明年年初开始,每一名公务员,包括你们,都必须前往医院体检一次。”

“呃,陛下这是为何?”周围几位大臣都不由得好奇的转过了头来,对于我的这个问题很是好奇。

“每年,每一名公务员都必须去体检一次,有病早发现了早治愈不好吗?而且为了减轻你们的负担,休检费将会由财政出资。”此言一出,一票文武大臣居然一个二个感动得眼眶发红,纷纷拜倒于地,连称陛下圣明,什么千秋万载啥的,听得本公子一脸黑线,只能强颜欢笑抚慰了这些家伙一番。

一番喧闹之后,这些家伙也七嘴八舌的加入到了关于医疗卫生的讨论当中,之前,本公子多次号召,号召那些各有所长的医者能够为国家贡献一份心力,将他们各自的医学方面的专长整理之后,以便流传世人。

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效果,无奈之下,本公子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了一个法子,嗯,没错,就是一个办法。这些抱着自己的配方,一心就想要传子不传女的人,其实心里边也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继承这一碗饭,未来能够活得滋润一些。

没关系,要钱,本公子可以给,要名,那就更简单了。最终,经过了讨论之后,孙思邈还有一帮被本公子请动的著名医者的共同号召之下,成立了一个华夏帝国皇家医学会。

这个学会,所有参与的医者,不但是皇家医学会的会员,更会在皇家医学院成为师长,另外,他们的自己精心研发出来的针对某一种疾患有特定疗效的药物,将会被国家专利局纳入专利保护范围。

如果是某些适合大众人群使用的常用药品,将会成立专门的制药厂,生产该药品,并且,药物发明人,将会成为制药厂股东,占比从百分之五,到百分十五,最高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

也就是说每卖出这么一副药剂,那么,该药物发明专利人就能够获得其中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之间的利润。而第一间药厂,从开设创建,到生产药品,只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这种名为滇南白药的玩意,是外伤圣品。

而专利,是孙思邈的,早在这老家伙来到了长安之后,本公子生怕他不安生四处瞎跑,就干脆把自己记忆中的几样后世著名的中成药的药名其其功效告知孙思邈,希望他能够研制出来。

特别是这个时代的外科创伤治疗,对于目前而言是最为急需的,所以,我很是郑重的请求孙思邈,为这个时代,为那些优秀的军人,还有无数的受害者,研制滇南白药。

这个时代可是还没有什么云南,而本公子自然是忽悠这老头,说是一位无名医者在滇南地区为百姓们治病救人时发明的一种新药,但是,我只知道寥寥几种药物,对于里边的其他成份我实在是不清楚。

想想后世无数国家的间谍科学家都想法设法的要去破译云南白药的配方,而从云南白药开创至今,却仍旧没有谁能够仿制成功,或者说成功的盗取得云南白药的配方。

关于云南白药的配方,甚至在后世有一段时间因为云南白药里边含有草乌而弄得沸沸扬扬,让我也留上了心,成天在网上搜查,虽然最后还是弄不明白云南白药的配方,嗯,俺也不敢去弄明白,真要弄明白说不定就蹲局子里跟耗子蟑螂称兄道弟去了。

不过还是知道了一些中医药的金创药的成份,嗯,草乌也算在内,另外还有什么三七、血竭之类,又或者是石灰什么的,总之,把我所知道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药物都一一告之了孙思邈,希望他能够研发出一种不但能够快速止血,并且还能够竭制伤口化脓感染的滇南白药。

嗯,仅仅过去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在孙思邈以及十来位徒弟的共同努力和研制下,进行了超过一千次的试验,耗费了大约六百多只鸡、五百多只兔子和三十多只猴子之后。

终于拿到了滇南白药,只要伤口能够彻底的使用盐水和烈酒消毒之后,再敷上这种白药,在伤合愈合期间,只有两只倒霉的猴子发生的感染,嗯,自己把那些药给撕掉了,结果造成的感染,而其他同时进行实验的三十五只猴子一率痊愈。

并且在愈后,没有什么中毒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后遗症迹象,并且,在猴子试验之后,又使用了一些死刑囚犯试验,证明该金创药无毒副作用。

嗯,当然或许有,反正以目前的诊查手段根本检查不出来,在孙思邈这位当代圣手还有许多的著名医者诊断下,都没有发现使用者出现任何的异常,这一点上,已经很足够了。

之后,就已经开始试生产,供应军队,而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正适合为了这件事拿来当样板宣传,虽然孙思邈极力的推荐,不想要那些专利费,但是在本公子费尽唇舌让其明白是为天下医者作表率之后,孙思邈总算是明白了我的心思,概然应允。

不过,拿还是将所获得的百分之二十的专利费中的四分之一分给了那些跟着他干活计的学生,另外又拿出了百分之十的专利股权转让给了皇家医学院。

而给被我派到他身边的那些学生,可都是本公子当年收罗的因战乱而失去执亲的孤儿,数目超过了四百人,而在韩城之时,本公子就亲自教导了他们长达一年半的光景。

之后,虽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屁事,没办法再亲自教授他们,但是,那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同样从我这里学去了很多的东西,并且对于我所说的,都深信不疑。

就像孔颖达是天下许多士子的崇拜偶像,而这四百三十七名孤儿,都是我的狂热崇拜者,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各不相同,所以如今年长的,都已经进入了朝庭任事,而年纪轻的这些,目前都还是学生,就像孙思邈手底下的这十来名学生,都是喜欢并愿意将毕生献给医疗卫生工作的。

本公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原则,本公子将他们全都塞给了孙思邈,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孙思邈的指导之下,培养出一批有真本事,有能力,又同时懂得本公子所教授的那些后世医学原理的优秀人材。

他们当中的大部份,未来都将会在医学院内任职,成为真正的为未来华夏医学卫生事业发展作出大贡献的人。

而这一项新产品的推出和生产,在各种报刊杂志的集体发声下,在华夏帝国的治下传来沸沸扬扬,终于勾引了一些原本加入了皇家医学会的委员,羞达达的拿出了自己的独特配方。

第六百一十一章 专利技术与商业合作

而他们,也同样成为了皇家制药厂XX分厂的专利股权所有人。嗯,皇家制药厂,自然是本公子之前设立的药厂,一开始建设,就是为了很多便捷而又利于使用的军用药品,例如行军散、老式的金创药,防蚊虫的莪木油膏等。不过呢,消毒用的反复蒸出来的超高度烈性酒仍旧只在本公子的酒坊生产,这自然是为了保密。这酒至少在六十五度以上,虽然达不到酒精的标准,但是用来消毒已经足够了。

而且,皇家的品牌,谁敢来冒充,在一般的老百姓眼里,甚至是那些世家门阀的眼中,都很清楚,所以,只会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而不会大起胆子肆意的仿制。

更何况于,这些都是膏剂、丸剂或者是散齐,根本就不会有让你根据药材的形状和味道来分辨到底由哪些药物配伍构成。另外,在本公子的支持之下,所有的药物配伍,只会由三名药物配伍师知晓,另外,所有的药物都会在准制完毕之后,进行粉碎。

然后再交由药物配伍师来进行按比例混合配比,不会有更多的人知晓这些药物的配方。毕竟是几种药同时进行配比,所以,就算是你知道本公子的药厂买了这么多药,但你根本就不知道这种药是配在哪种药物中的。

因为大力的宣传,再加上有成功者在前,所以,长安城内的,有两把刷子,有自己独门秘方的医者,都向皇家医学会进行了申请,当然,想要让人承认你的药物真的有独特的疗效,那么,必须经过了动物和人体试验之后,才能够确认。

然后再跟据此药的用途广泛与否,药材的制取等多方位的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得出结论,然后再来商讨股权问题。要知道这股权可不光是你自己能够拿得到,未来你呃屁了,你的儿女也照样可以继承。

当然,你不愿意拿给别人制作也成,本公子愿意出钱帮忙,帮你建制药厂,让你的药物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不过,本公子肯定也要收取一定的成本。

这样一来,你的厂子只要你有本事就一直经营下去,经营不下去,自然会被本公子给收购,当然,还是会给你的家人留下一定的股份。

总之,现在皇家医学会已经在关中地区和西秦地区吸纳了超过二十一人成为皇家医学会的会员。而这些人当中,百分之九十都愿意成为皇家医学院的教授。当然,这其中还有原属于太医院的七名医术高超的医者。

因为成为皇家医学院的教授很有好处,不但能够让天下千万医者敬仰的同时,还能够获得本公子授予的爵士爵位,爵士是荣誉爵位,除了不能继承之外,所有的权利一如贵族和议民。当然,未来你们能够干出什么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本公子是不会吝啬爵位的,如今的孙思邈,因为其于国于民的公绩,已然授其勋为子爵。

“现如今,皇家医学院已经招收到了一千三百多名学子,而这些学子中,大多数多是贫苦出身。”说到了这,孙思邈豁达的一笑。“不过这样更好,那些贫苦出身的年轻人,反正更懂得珍惜这一切,学习得相当的用心。”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好,另外,有什么困难,直接来寻朕便是,另外,让那些学生安心的读,朕就先在这里放下话来,只要是皇家医学院的毕业生,朕包他们未来都能够学以致用。”

孙思邈站起了身来,朝着我深施了一礼答道:“陛下放心,臣早已经知会了这些学子,没有人敢不用心努力的。说来,还得多谢陛下行此善政,使得这些学子可以安心学习不受外物所扰。”

“卿不必如此,朕不希望天下士子,都只为了做官而读书,更希望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够放到更多的,于国于民皆有大利的专业上面来。”我赶紧起身,虚扶了下孙思邈后,颇为感慨地道。

现如今,皇家学院的其他学院的学生尚未进学,但是,医学院已经开课了,因为学医的时间可不短,其他的专业学院也就是三年到四年不等,但是医学院的学习时间为五年。

后世的医学院也是这么干的,因为学医可不是轻松的活计,更重要的是他们成绩关系到未来千千万万患者的生死病痛问题,这是绝对轻忽不得的。

而且,医德医风问题,更是要狠抓,严抓,千万不能像二十一世纪的和谐社会那般,很多患者都想拿刀子去捅几下那些缺德的医生解恨,无数的什么医闹案,医患纠纷,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逐利,而丧失了医者该有的品质道德,导致老百姓根本不愿意再去相信医生。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本公子自然要十分的慎重,医和药一定要分开,千万不能让后世那种视如仇寇的医患关系出现在这个美好而又波澜壮阔的时代。

“相信那些学子,定能够领会陛下的这番苦心,用心致学,学以致用的。”杜如晦一脸郑重地道。

我点了点头,不过,想要让这些学子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最少还得等上三年,三年之后,将会有半年的实习期,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半年,之后的第五年,则会是九个月的实习期,之后的三个月,再回到学校进行最后的学习,方能毕业。

毕竟,医学这玩意针对的是人,连病人都没见过,只知道报着书本啃,这样的闭门造车是无法学出真正的医术的,所以,必须一边学习一边学以致用,方能够成为真正的医者,不然,也最多就是一帮理论为王,眼高手低的主。

对于本公子的这个提议,孙思邈以及皇家医学会的诸位大佬一致赞同,认为本公子的想法与他们不谋而合云云,反正一票医者拍马屁显得比较僵硬,但是本公子还是欣然受之,另外,孙思邈除了是皇家医学会的会长之外,另外还有一个职务,那就是卫生部尚书。

也就是说,孙思邈目前是正三品的高官,孙思邈一开始同样也是极力的反对,但问题是本公子摆事实讲道理,让他明白,我可不光是敬重他的人品和医术,更是为了提高天下医者的身份,让他成为天下医者的标杆,使得更多有志于医的仁人志士有更大的动力和奔头。

当听了我的解释之后,孙思邈终于勉强答应,不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卫生部尚书一职给他,但是,他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去管什么卫生部,所以,他更希望卫生部尚书对于他而言是一个虚衔。

对此本公子自然是没口子的答应,我也更希望他把大部份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当中,而不是把时间和生命浪费在其他方面。

不过,孙思邈成为卫生部尚书的这个消息,在朝庭内部也引起了不小的哄动,甚至有不少的大臣跳出来,对本公子的任命进行了抨击。

认为本公子不应该违背千百年来的祖制,将医者的地位拔得这么高。对此,本公子恨不得冲那一票反对者坚起两根中指以表达我的涛涛不绝鄙视之情。

武士彟第一个站了出来强烈的反驳那些反对者,他的心思我很了解,虽然过去他的长辈也是勋贵,但是到了他这一辈,他已经完全成为了一名商人,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之低,从很多皇帝打压商贾的行动就能够看得出来。

而当初他被本公子任命为商业部尚书时,同样也有不少的人跳出来反对,如今,他自然对孙思邈的遭遇很是同病相怜。而魏征、屈突通等深明我心意的重臣也都一个个的站了出来,对这些反对者加以驳斥。

也不想一想,天下万民,都需要治病疗伤,凭什么医者的地位要低人一等,莫非说你们这些家伙一辈子不生病不看医生不吃药不成?你家里边的孩子老人都不病不痛不痒?

最终,十来位重臣一齐亮相出手,将那些家伙的反对浪潮完全压制住,更是驳斥得这些家伙全都哑口无言。

五年之后,第一批医者将会真正的走上工作岗位,而现如今,为了让天下有心的医者也能够获得进修的机会,本公子甚至弄出了一个允许非皇家医学院学生也可以旁听的制度。

为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医者,能够来到皇家医学院里开扩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明白,医学是无国界的。而目前的皇家医学院所设立的学科覆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以及与医药学科。

而目前的医学院共分为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医学。而学院里边的课程,将不再如同以往一般,不管是什么病都弄到了一起。

而是有针对性的分为了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等八个科目。并且,已经在医学院内,设立了专门的试验室,而且,位于长安城外的皇家医学院附属医院目前已经在建设当中。

另外就是,护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