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攻略-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赝A舻睦蠲芄榻怠

原本宇文化及在东郡留下了一些军需物资,派遣他所册封的刑部尚书王轨看守,而这个时候,眼见宇文化及的部众走散大半,再无回天之后。王轨干脆就献出东郡,归降了李密。

而就在李密和宇文化及互相单挑的当口,王世充这位野心勃勃的主乘此良机终于动手了。这家伙向来嚣张跋扈,而自从那李密被说动,愿意归降杨侗以来,这家伙心里边就毛了。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跟李密打生打死,早就已经结下了生死之仇,若是那李密胜了宇文化及入朝,那时候,说不定就是自己呃屁之期。

于是王世充暗中串联心腹将领,巧言令色的忽悠部下,告诉他们,元文都那一票文官自以为李密答应投降是好事,但是,对于自己这些跟李密有生死之仇的武将绝对是坏事,毕竟咱们跟李密多次作战,杀死的瓦岗军绝对不在少数,一旦成为李密的下属,那么,李密肯定会为了自己的手下报仇,自己等人的性命就像是那案板上的鲢鱼一般。

而不想,王世充与诸将密议之事为元文都等人所查觉,惊恐之下,元文都与卢楚等人商议,欲趁王世充上朝之机,布下伏兵杀掉王世充。

而纳言段达平庸怯懦,害怕这事办不成功,就派其女婿张志,把卢楚等人的计谋悄然地捅给了王世充。

王世充大怒,当天夜晚就带领兵马包围了宫城,将军费曜、田阇等人在东太阳门外迎战,而费曜战败之后,王世充夺取了东太阳门,挥军直入,将军皇甫无逸只身逃脱,而卢楚被王世充手下所擒,当场斩杀。

元文都听到发生变故,来到乾阳殿伺候皇泰主,指挥部队保卫,命令将士们凭借城池抵御兵变。段达诈称皇泰主的命令捉住元文都押送给王世充,一到就乱棍打死。段达又诈称皇泰主的命令,打开宫门迎接王世充。

王世充派出了心将铁杆造反派强行换下了宫中的全部禁卫,然后拜见皇泰主谢罪,说:“元文都等人犯下说不完的罪行,阴谋制造内乱,情况紧急才采取这种办法,我是不敢背叛国家的。”

皇泰主杨侗自然知道大势已去,那几个倒霉鬼一死,整个洛阳就只有王世充一人说了算了,无奈之下,只能跟王世充盟誓。当天,便将王世充升任尚书左仆射,总管监督朝廷内外各项军务。王世充离开含嘉城,搬进尚书省官署居住,独揽朝政大权。任命他的哥哥王世恽为内史令,住进皇宫以监视杨侗。

就在王世充在洛阳干了一票大的,血洗东都洛阳,终于独揽洛阳隋廷朝政之后。与宇文化及分出了胜负的李密得知了这个消息,心知原先的那份着自己去朝见杨侗的圣旨是没办法履行了。

因为王世充这家伙跟他绝是势不两立,去了是自己找死,李密拒绝入朝朝见杨侗之后,率军回到了瓦岗军的根据地金墉城。

就在八月初,王世充趁李密战后疲惫之机发起了进攻,率精兵两万,战骑两千,威逼偃师,在通济渠南岩安营扎寨,在洛水上架设浮桥,准备决战。

而大胜宇文化及的李密已然开始骄傲自满,不再体恤将士,府库之中没有什么积蓄,甚至打了胜仗,李密都不把战利品分予诸将士。再加上李密宽待新人,而严待故旧,使得瓦岗军将领离心离德。贾闰甫、徐世勣等人数度相劝,遭到李密的疏远;李密反而对贪财的邴元真言听计从。

第四百九十一章 李密可是不甘人下的枭雄

听闻王世充这位败军之将居然敢乘自己大胜之后整军的这段时间来挑衅自己,李密勃然大怒,下令将士出击,务要收拾掉王世充这个不开眼的家伙。

倒不想,王世充不但没有被打得狗血淋头,反而像是吃了枪药似的连战连胜,连败瓦岗军数员骁将。李密得知此消息之后,连忙下令命王伯当守金墉城,邴元真守洛口仓城,亲率精兵往偃师迎击王世充大军。

而此时,徐世绩建议李密乘王世充率东都精兵在外,偷袭东都,但李密不听,坚持要与王世充在洛水之畔单挑,击败王世充之后,再进军东都。

王世充乘夜强渡洛水之后,双方大战于邙山脚下,王世充再一次的小宇宙暴发,再加上李密轻视敌军,结果一番大战下来,瓦岗军被打得七零八落。瓦岗军的祖君彥、徐世绩被俘。

李密大惧,领残兵逃回了金墉城,意图固守,而王世充自然很清楚乘他病要他命的道理,大军继续进击,不过,在降将祖君彦的献计之下。

由祖君彦出面,入洛口仓城,说服了被发配来镇守洛口仓城的邴元真和单雄信,此二人本是瓦岗寨大将,屡立战功,可是自那李密喜听奸妄之言后,性情耿直的两人不再为李密所喜,常常地言语之间与那李密有冲突。

若得李密不快,所以,干脆就把这两个哥们给赶到了洛口仓城镇守,正好眼不见心来烦。而被发配到洛口仓城,提溜着五千老弱病残在此镇守的邴元真与单雄信心中对李密极度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而今在好友祖君彦的劝说之下,干脆举城归降了王世充。王世充大喜,给诸降将加官进爵,之后继续挥军向北,杀气腾腾欲定瓦岗。再加上有瓦岗旧将说降,不少早就不满李密所作所为的瓦岗将士纷纷归顺。

原本瓦岗军的势力大半尽入王世充之手。李密不得不放弃了金墉城,逃往虎牢关,而王伯当则退守河阳之地。原本势如中天的瓦岗军急转直下危危可芨。

看到自己从豪强之一,转瞬之间变成了一条丧家之犬,接受不了这样转变的李密羞愤加交,意欲自尽,终被手下拦住。李密欲守太行,阻王世充之兵马,而后以图进取。

可问题是,诸将帅皆尽离心离德,不忿再为其效命,皆尽不愿从此策略,李密见此,心知瓦岗军已然不复过去之团结,大势已去,再不可为的李密只得与手下心腹商议何去何从。

先是有人提出了建议,前往投奔李渊这位与其同宗的雀屏大叔。毕竟同宗,昔日在朝之时亦有交情,虽然李渊在太原自立之后,曾经意欲打通南下之间,与瓦岗军之间发生过冲突,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若是能够说动李渊收留不管怎样,好歹也能够保全富贵。

而同样有人有人提出了建议,瓦岗军可效法昔日虎牢关守军裴仁基所部一般归顺本公子,毕竟本公子才有那么本事,把万余人用船舶远走,而且咱待人宽厚,降将多有重用之举,不论是裴仁基父子,又或者是那些先前与本公子作对,大败之后方才归顺于我的那些隋朝降将。

最终,李密决定听从第一个建议,决定赶往太原之地投奔李渊,而李密手下的一些关中人士却不愿意再往山西,因而发生了争执,最终在收到了李渊愿意倒履相迎的来信之后,李密下定了决心,至于少数不愿意往太原的瓦岗军留在了虎牢,而李密则诸心腹将领及兵三万七千余一路北行投奔李渊而去。

“昔日瓦岗军之雄,几为天下豪强之冠,而今,却因李密之过,转瞬间,变成了过眼云烟,实在是可悲又可叹。”待我召来了诸位文武宣读了这个消息之后,魏征这位一向沉默寡言的诤言也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可惜了,若是愿意归顺主公,那咱们相当于是得一强助,他日出兵东都洛阳之时,当有不少的助力。”秦琼颇为可惜地道。

“他若来,对主公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李靖眉头一皱言道:“其人太过反复,心机深沉,绝非久居人下之辈。”

杜如晦赞同地点了点头笑道:“李密此人心断机谋,身临阵敌,据巩、洛之口,号百万之师,窦建德辈皆效乐推,唐公亦给以欣戴,为世间诸雄之冠也。然及偃师失利,犹存麾下数万众。若是能苟去猜忌,疾驰黎阳,善用旧臣,成败之势,或未可知,却不想其始则称首举兵,而今却终乃甘为降虏,实为不智……”

顿了顿,看到诸人皆尽颔首不已,杜如晦又续道:“李密终究非是久居人下之臣,他日若有机会,必会再效弑翟让之举,就算是无有时机,也定然会别有心机,以图己身。”

听到此言,李氏兄妹不由得齐齐扬眉,而李世民更是脸色透着一股难言的阴郁,手指在案桌上轻轻地敲击不停。至于瑶光妹子,则是手扶腰间横刀,眼中锐光闪烁不定。

而我,则击案起身。其他人听到了杜如晦最后的断言,多是疑惑,而本公子此刻举动,再加上我一脸热情洋溢的模样,很是不明白。

“克明真乃良臣也,目光之锐,看人之准,无忌不及也。”我停下了鼓掌站起了身来笑道。扫视了一眼在场诸位文武当下笑道:“我相信杜尚书的眼光,也觉得那李密绝非久居人下之辈,所以,他日若不叛唐公,也会自立门户。”

待诸人散去之后,李氏兄妹留了下来,毕竟事关其父,不留下来跟本公子好好的唠一唠才怪。

“兄台就那么肯定,李密定会背叛家父?”抿了口茶水,李世民抚着自己的眉头,脸上的疑惑仍旧显得那样的深浓。“李密如今困顿,部众离心,家父宽仁大度,但也绝非翟让之辈,当可使其及瓦岗部众归心麾下,焉有李密起复之日?”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啊,贤弟。昔日李密弑翟让之前,何人会想得到?”我摇了摇头苦笑道。李世民的话语里边,浓浓的疑惑岂能瞒得过我?说不定这家伙还以为本公子见不得他们父子势大,欲离间其父与李密。

李世民紧皱着眉头,沉思了半晌之后抬眼向我看过来,很是恳切地道:“李密弑翟让,当有苦衷,听闻乃是翟让昆仲虽然明着退让,可是却不甘大权旁落,多和秽言中伤,再加上其心腹不甘如此,暗中密谋夺李密权柄,方至此恶果。”

“古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李密若敢再有二心,必为天下人唾弃之,便是其心腹部众,怕也不会再跟从。”

听得李世民如此说,我心中不由得长叹了一声,知道李世民现如今肯定是听不得本公子的劝说了,罢罢罢,由着他,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哥是为你们父子好,不领情就算了。

我只能笑答道:“既然贤弟执意,那为兄也不便再说什么,不然,说不定你还以为我在离间汝父与那李法主呢。”

听得此言,李世民赶紧起身朝着我行了一礼:“小弟绝不作此想,只是……”

“行了行了,不这么想就成。来来来,今日你们赶得巧了,昨日刚刚弄出来一瓶好东西,且让你们兄妹尝尝鲜。”我摆了摆手,招呼这兄妹三人往后院行去。

“无忌哥哥,你莫怪我二哥。”瑶光妹子一如往常一般与我并肩缓行,不过这一刻,没有如往常一般眉目传情,反倒是有些歉然地说道。

看样子,瑶光妹子也很清楚自己父兄的想法。

“无妨,我与你二哥乃总角之交,岂能因几句话就那什么,你且宽心就是了。”我笑着摇了摇头宽慰她道。

瑶光妹子这才轻轻地拍了拍心口,将那胸前双峰拍得轻颤,本公子的眼珠子也跟着颤了好几下。

松了口气的瑶光妹子脸上如释重负地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嗯,我就知道无忌哥哥一定不会怪罪我二哥的。”

“当然不会,只是……”我想了想,还是换了一个话题。“你娘亲这些日子,可在府中。”

“在的,无忌哥哥有事要寻我娘亲?”瑶光妹子点了点头,一双明眸带着探究落在了我的脸庞上。

我冲瑶光妹子眨了眨眼之后,悄悄地在她耳边低声道:“没事,只不过这段时间太过忙碌,难有时间登门拜访丈母,等这一两日抽得空闲,当亲往拜见丈母。”

也不知道是呼吸吹拂了她的脸颊,还是因为本公子暧昧的眼神,总之瑶光妹子的俏脸又在瞬间酡红倍艳,堪比那天边的晚霞。水汪汪的秋眸似嗔实喜地横了我一眼之后,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然后便快步朝前疾行而去,嘿嘿,又害羞了。

本公子很是心旷神怡地看着瑶光妹子那娉婷的俏影摇曳生姿,嗯,喜欢看她害羞的模样,喜欢看她欢喜的模样,总之,在我的眼中,她是那样的可爱,便是缺点,虽令我头疼,但是,却我更加的爱怜和呵护她。

“兄台今弄出来的好东西在哪呢?”李世民坐下之后,好奇地东张西望问道。

第四百九十二章 奈何明月照沟渠

“你看,这不就来了?”我抬手指了指门外,几名仆役端着食盘进了房中,开始上菜。

嗅着热气升腾的菜肴所发出的香味,李世民不由得吸了吸鼻子,发出了一声轻咦。“好奇怪,这分明就是炒菜芯,何以会有这等诱人食欲的香味?”

听到了李世民此言,本公子不由得露出了一个笑容,看样子这件调味品的确没令人失望。“贤弟可先尝尝再说。”我抬手示意道。

李世民有些迫不及待地抄起了筷子挟了一筷菜芯放进了嘴里,闭上了眼睛细细地咀嚼,不大会的功夫,两眼睁开,一脸的惊奇。“好鲜的味道,莫非是酱油?不对,酱油是鲜,可是绝对不会有这样浓厚的鲜香味道,而且这菜芯的口感似乎更加的爽滑。”

“我也尝尝,咦……真好吃,真香。”瑶光妹子也忍不住动了筷子,细细品抿之后,不由得快活地眯起了眼睛欢叫起来。

至于李玄霸这位巨胃动物,只几眨眼的功夫就把一整盘的蚝油炒菜芯全给扫进了嘴里边,砸巴砸巴嘴,跟屁虫似的随着瑶光妹子的欢叫声,装模作样地点了点脑袋后,开始专心致志地对付起了自己案前的那些肉菜,其他的蔬菜几乎没碰上一碰。看得本公子一阵郁闷,典型的牛嚼牡丹。

下次直接扔几大块羊排或者是烤鸭、烧鸡之类的给他就成,实在是太浪费本公子府中大厨师精心烹制的这些菜肴。

不过看到瑶光妹子吃得眉飞色舞,连连叫好,本公子总算是觉得心里边有所安慰。“吃慢些,若是不够,我再让他们上一盘来。”

“这到底是用何种调料烹制的菜肴?还请兄台指教。”李世民大快朵颐之后,抹了抹嘴,向我问道。

“这用的不是酱油,而是蚝油烹饪的菜肴,贤弟觉得滋味如何?”我也不卖关子,径直答道。

“香而醇,鲜而不腻,而且余香留口,实在是难得之极品调料。”李世民砸了砸嘴之后道。

随着本公子抬手,不大会的功夫,青霞姐提着一个小坛子婷聘而来,轻搁在我的案几上,待青霞姐打开了坛盖,我拿起了未用过的勺子,舀了一勺,搁在一个小碟子里,让青霞姐递到了李世民的案头。“这便是你觉得鲜香美味的调料品:蚝油。”

“蚝油?”李世民看到碟中呈酱色的粘稠状物体,不由得大奇。“此物乃是油脂?”一面说,一面抄起了筷子,蘸了一点,放入口中细抿,眉梢都不由得轻扬。“好鲜的味道,咸中带甜,满口留香,实在是好。”

“我也尝尝。”瑶光妹子接过了青霞姐递给她的另外一个小碟尝了尝之后,同样赞口不绝。

“此物为何谓之蚝油?”李世民一脸不解地道。

“因此物乃是用海中的生蚝所制出来的调味品,粘稠如油脂,故谓之蚝油。”我笑着答道。生蚝,想必后世的人大多都熟悉,也就是牡蛎,这是一种软体动物,身体呈卵圆型有两面壳,生活在浅海泥沙,肉味鲜美,红烧清蒸甚至是生食都可,壳烧成灰可入药,不过南方人不称牡蛎而称之为生蚝,而蚝油正是一位南方人李锦裳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而发明出来的。

据说是清朝末年间,广东人李锦裳煮蚝拿来卖,以维持生计,不想有一日李锦裳一如往日一般生火煮蚝,却因为有其他事出了门而忘记照看,很长时间才回家。

到得门外便闻到了一股诱人的浓烈香味,心中吃惊的李锦裳一面担忧生蚝被煮糊,一面好奇这股香味的来源。

等进了屋揭开锅盖一看,噖现在他眼前的竟是厚厚一层沉于锅底,色泽棕褐色的浓稠汗液,而诱人的香味,正是出自于这液体,香气浓郁很是诱人食欲,于是他随意取了一点放进口中品尝,顿时觉得鲜美无比,于是,一种新的调味品蚝油就这样发明诞生了。

属于是典型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工夫。李锦裳抓住了这个幸运的机会,专门熬制这一新款调味品出售,鲜香的味道,还能够掩盖许多海产品的腥膻味道,所以很快就在沿海一带风靡开来。

在后世,许多的粤菜里边都必要蚝油,而蚝油本身的鲜香味道令人很是回味,过去,本公子最喜欢用蚝油来腌制肉食,能够去掉肉类的腥味。

而去岁之时,我因为伤风而吃食无味,当时就想着要是有味精或者是其他的提鲜调味料该多好,恰巧当时正有人煮食河蚌,这才提醒了本公子还有蚝油这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提鲜调味品。

于是给远在交趾之地的人去了信,让他们去寻生蚝,依法制作蚝油,不料,一晃就过了一年多的光景,直到昨日,方才收到了这么一坛子蚝油。

这是经过了他们多次的测试和烹制之后,得到的最佳味道的蚝油,特地呈送给本公子品鉴,以确定是否大批量的制作。交趾之地,地处后世的北部湾,这一带的生蚝可不在少数。

若是真的可行,那么大批量的制作蚝油,绝对不是梦想。

“此物提鲜,使得食物味道更加的鲜美,口齿留香,令人食欲大开,不由得人不喜之。”李世民又抿了一口紫菜蛋花汤之后,很是感慨地道。“兄台可有多的,能不能送一些予小弟,小弟回去也好……”

“此物不多,仅此一坛,不好拿取。这样吧,等我寻来适合的容器均分之后,再给贤弟送去如何?”我笑了笑之后答道。

“如此,多谢兄台了,到时候小弟也好带着往晋阳,让家父和家兄也尝尝这等美味。”李世民不由得喜道。

“二哥你可别送光了,小弟还要吃呢。”李玄霸在一旁叫嚷起来,换来的是瑶光妹子一个白眼:“小孩子家急啥?有无忌哥哥在,你还怕没吃的不成?”

李玄霸顿时醒悟了过来,不由得喜道:“对呀,有三姐你在,到时候小弟可是只管朝你讨要了哦。”

这话让瑶光妹子不由得俏脸生晕,美眸涟涟一转,正撞上了我的视线,一时之间,四目交融,一触旋及又转了开去,就如同那春初的和风,拂过肌肤之后又转瞬无踪。

待将李氏兄妹送出了府门,瑶光迟迟不下阶去,似乎是在犹豫什么,半晌,看到其兄弟皆已上马,方自在我耳边低声道:“小妹也觉得李密此人不可信,可惜二哥和家父被眼前之利迷花了眼,还请无忌哥哥莫要怪罪,若是,若是可以,还请无忌哥哥劝劝他们,好吗?”

看着瑶光妹子一如清彻见底溪泉般的双眸,我心头一软,轻轻地握了握瑶光妹子的纤手低声道:“放心吧,过两日,我当亲自登门拜访伯母,若是伯母能够听得下我的话,相信伯父也应该有所警惕才是。”

“嗯,谢谢你这么帮我。”瑶光妹子这才吁了一口气,冲我嫣然一笑之后,快步下阶,利索地翻上跃上了坐骑,打马朝着李氏兄弟追了过去。

遥望着李氏兄妹渐行渐远最终隐没在黑暗之中的身影,听着那清脆的蹄声,我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敛去,只徒留几分无奈。悠悠地轻叹了声后,转身向着府门内行去。

而镇守在府门处的十名禁卫向着我行礼致意之后,继续履行着他们的职责。这间府邸周围一共驻扎着一百二十名禁卫,大部份都是原本我家的部曲。

再多的话我可不接受,毕竟这里是长安,身为未来华夏的政治中心,要是我连居住在这里都不安全,那安排再多的人又能有什么用?

回到了卧房,青霞姐将我身上的外披取下,一双水眸凝望着我。“公子眉头不展,莫非是遇上了什么忧心之事?”

我坐到了卧榻上,牵住了青霞姐温润的纤手之后长叹道:“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为他人着想,却被人所误会,你说说,公子我憋屈不憋屈?”

“嗯,当然憋屈,不过,公子能不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之青霞?”青霞姐点了点头,回握着我的大手温言道。

我也不隐瞒,径直把关于李密败于王世充之手,然后率数万瓦岗军败卒投奔我的老丈人李渊之事源源本本地向青霞姐道来。

待说到了我劝李世民提醒其父小心李密此人时,李世民颇有些不以为然,甚至可以说是暗生不悦的表现后,不由得自失一笑。“说来,我那世民贤弟估计还以为本公子是担心其父势力大涨,故尔离间其父与李密呢。”

“公子岂是那样的人!”话音未落,青霞姐就颇有些忿愤地睁圆了双眸。“那李密背主弑主之恶,天下何人不知?今走投无路,方输诚于唐公,焉知其没有心怀叵测之时?”

我点了点头道:“唐公接纳李密,也算得是不得以而为之。毕竟晋阳乃是四战之地,而唐公又四面皆敌,若是得李密及其数万部众,当可解目前之困局,使其能够抽出力量来打破如今的僵局。”

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哥你可曾赢过小妹一次?

“可李密此人心性狡诈,绝非常人可比,我就是怕唐公稍有不慎,到了那时,说什么可都晚了。”更重要的是,瑶光妹子不知道会因此而伤心成什么模样。

“公子您提醒得对,李二郎不愿信公子您,不过是身在局中而不自知罢了。”

听到了青霞姐这番话,我的心里边也好过了些,毕竟现如今唐国公李渊的情况不太妙,四面皆敌令人头疼无比,而今,李密率数万瓦岗军败卒前往投靠,正自为缺兵少将犯愁的李渊不大喜过望才怪。

李密的数万瓦岗军败卒皆是悍勇之士,虽然受挫于王世充,但是仍有战力,只需要稍加整训,可得数万精锐。

再加上随李密同往的谋臣良将不少,正为困局所扰的李渊要是不接纳才有鬼,再说了,李渊也非是善与之辈,所以,也定会自以为能够控制得住李密及一众瓦岗将士,才会如此欣然接纳。

可问题是,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李渊也同样接纳了李密,拜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甚至为了拉拢李密,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称呼李密为弟。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

李密却觉得自己居于人下,才华无法得以展施,而又无法取李渊而代之,干脆就自告奋勇,说服了李渊让他前往黎阳安抚召拢昔日的部众,以为大唐效命。

李渊不知是计,欣然应允,而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时,李渊终在臣下的劝说之下惊醒过来,当即着人召其回都,可李密已经出了潼关,哪里还愿意继续回去屈居于人下。

于是李密决定叛乱,而王伯当试图劝阻,认为如今大势已去,瓦岗军已不复当年之众。但是李密不听,还是举起了反旗,虽说最终其还是被唐将所杀。

可能够把李渊这精明能干的老货给忽悠得团团转,就足以证明李密的才智绝不简单。

而当时他投奔李渊之时,后底下有将,可是无兵,自然是翻不起浪花,可是如今,他虽受重挫,可是手底下仍旧有雄兵数万,而李渊的力量虽说强于他,可是他若真是有心算计起来,防得了一时,你防不了一世。

思来想去,早点把我的想法跟窦女王交流一下比较好,省得到时候真出了什么岔子,就算是有后悔药吃,呃屁的人是没办法活过来的。

第三天,以最快的速度把手中的公务处置完,本公子着李元芳提着两瓶蚝油,策马直奔唐国公府而去,方至府门,早有唐府家奴候在府门处。

见得我来,不由得大喜。“姑爷您可是来了,三娘子早有交待,说姑爷您这两日要来,着小的们日夜守着,倒不想今日便过来了,快快请进,你们还不快去速禀报三娘子?”

看到这位唐府家奴在那上窜下跳的,本公子不由得心中颇为轻松,嗯,重要的是这家奴颇为机灵,唤我作姑爷,这话才是本公子最爱听的。

随着其步入了唐国公府,行不多远,就看到了瑶光妹子还有李世民正朝着我迎面走来,手提着硬弓,一身戎装扎起马尾,显得份外英姿飒爽的瑶光妹子笑意盈盈地走了过来。“无忌哥哥,你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早?我正跟我二哥在中院比试箭术呢。”

“今日没什么大事,自然是早点溜出来,再说了,你二哥还托我带的蚝油,也顺便给他送来。”我看着瑶光妹子那在阳光之间透着晕红和细汗的俏脸笑道。

“哎呀,有劳兄台了,呵呵,那日不过这么一说,倒不想兄台还亲自送来,实在是……”李世民大喜,将后中的硬弓身给了身边的护卫,接过了那两瓶蚝油,不由得喜道:“我说兄台,你居然用玻璃瓶子来盛这蚝油?这实在是太奢靡了吧?”

“这有什么,这两个玻璃瓶子是最次等的货色,成本不过三五百钱,这也能叫奢靡?”本公子不由得翻了个白眼道。

“成本不过百钱?”李世民打量着手中那呈褐色的玻璃瓶,亦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其他的瓶子成本就算是十倍,那兄台单凭东市和西市场的玻璃制品铺子……”

“是挣了不少,不过,玻璃制品属于是奢侈品,需要缴纳的税为三成,再加上各种费用下来,为兄挣的也不多啊。”本公子一副很痛惜的表情,换来的是李氏兄妹不约而同的白眼。

“就算是税费占去五成,那一日也至少能够有十余万贯之收益,难道还少吗?”瑶光妹子撇了撇嘴,一副喜儿打量黄士仁的表情。

“当然不少,不过为兄挣钱可不是拿来花的,自然是要继续投入,用来做一些利国利民之事。”本公子堂堂七身昂扬之躯挺得笔直,一脸的慷慨激昂。

“兄台商才堪比朱陶,而为国为民之心,当可与圣人比肩,非小弟这等俗人所能及也。”听得此李世民不由得有些脸红,朝着我深深一礼言道。

我笑着摆了摆手:“好了好了,闲话休提,你们兄妹二人比试箭术,不知谁赢谁输?”

李世民没有回答,而是满脸幽怨地看了站在旁边洋洋得意连连娇笑的妹子一眼,很是悻悻然地道:“若是我带着我常用的硬弓来比,定不会差多少。”

“切,自从小妹十三之龄开始,二哥你与小妹比试击技弓马何曾赢过一次?”瑶光妹子笑眯眯地晃着头,脑后的马尾辫轻快的甩呀甩,荡得人眼发花。

这话将李世民堵得两眼发黑,一脸感慨,不过这货总算是脸皮厚,一拍脑袋,哎呀一声。“你看你看,兄台过来,咱们居然都没请兄台进屋,实在是失礼之极,快快有请。”

到得前厅坐下,奉着热气腾腾的姜茶,我问起了李玄霸,方知这家伙今日在军中当值,怕是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而瑶光妹子正好是休息日,两人闲着无事,就跑去中院的练武场比试箭术,方比试了一回,就听到了家奴说本公子到访。

端起了热茶抿了口之后我清了清嗓子言道:“今日登门,除了给贤弟带蚝油之外,另外就是许久未见伯母,今日特地前来拜访。”

“母亲正在后院的暖阁给我那几个弟弟妹妹训课,怕是得一会才能有空。”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