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攻略-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叫我大王,我可不是什么山贼土匪,你若是愿意,唤我一声长孙无忌也无不可。”我暗暗翻了个白眼说道。“放心吧,最多十天半个月,待长安的局面安定之后,我自会着人将你送出漳关,另外,我会着人通知洛阳,派人来接你过去。”
代王杨侑不由得喜出望外,连连称谢不已,不过现在,他自然要回他的窝代王府去,皇宫之内,除了留下一团士卒把守之外,原本的太监宫女,愿意回家的,可以自行回家,放心,一人两年的饷钱是不会少的。
“住这破地方干嘛?就算是去一趟毛厕,都要跑上一柱香的功夫,疯子才住。”这是我对于那些劝我住处在皇宫的人的答案。扔下了这票木瞪口呆的傻帽外搭一地的眼球,本公子拍拍屁股牵着瑶光妹子光滑温润的小手开溜。
“干嘛,那么多人在看着呢,坏蛋!”走出了老远,瑶光妹子红着脸把手甩开嗔道。
“这有啥,咱们可是快要成亲的人了,有什么害羞的。”拿下了长安,等于已经得到了整个关中的本公子心情实在是兴奋得有些让人无法自拔。
要不是人多,刚才咱就不是牵你的手这么简单了,说不定就是直接一个法国深吻,让你也好好的分享我的喜悦与激动。
我再一次拽紧了瑶光妹子的手,走上了皇宫的宫墙之上,向着那些将士们挥舞起了手臂,欢声再一次犹如雷动,瑶光妹子从一开始的羞得不知道该往哪躲,而当登上了城楼,面对着成千上万的将士之后,反而退去了羞怯,同样举起了手臂来挥舞不已。
使得下面的一票大佬爷们更加的激动,不光是兴奋的吼叫了,甚至有人都叫出了鸡仔声,李三娘子万胜都有人吼了出来,听得后边爬上宫墙的一票爷们武将很是脸上无光。
大隋王朝西都陷落,潼关被夺,关中之地已然尽在本公子这位优秀穿越者的掌握之中,天下震动,而杨广那货我倒是不清楚他知道还是不知道,不过,天下诸雄都显然被本公子所展现出来的实力给吓得一哆嗦。
而据李世民的来信,当听闻长安陷于我手,潼关被据之后,他的老爹,雀屏大叔足足在府中砸了三个茶盏,一个花瓶,外带着他还有李建成一块给痛骂得狗血淋头。
嗯,从信中流露出来的哀怨,让我很清楚,想必那一顿臭骂给这位可怜娃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拿下了长安,虽然说关中尽在掌握,但是,事情还没完,毕竟人口过百万的城市,足足花了近二十天的功夫来安抚城中的百姓,当然还有那些别有用心的达官贵人,虽然也有不少跳出来跪舔,但是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些家伙分明就是想来乘火打劫的。或者说是想要借机上位的投机份子,还有一些妄图打击昔日仇人的傻鸟,总之频频有人窜出来,求官的,求财的,希望能够为国为民呕心泣血的,还有一些人干脆就是来告密的,说XXX在家里边已经准备了兵甲数百副,准三日之后高举义旗造反。
“贤弟啊,再这么下去,为兄非疯了不可,成天一票卑鄙无耻之徒在我的眼前转悠,耳边嗡嗡的叫,太受不了了。”韦云起一脸沮丧地坐在了我的跟前,表情很绝望,神色显得无比的憔悴,看样子这二十多天来,这家伙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呀。
“兄台,再忍一忍,过不了两天,茂约兄就到了,到时候让他替你,会让你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的。”我强忍住庆幸,很是慈眉善目地方道,幸好本公子能够支使人去干事,而不需要我什么事都去亲历亲为。
也幸好如此,才让本公子逃脱了韦云起这样悲惨的命运,毕竟这里曾经是大隋王朝的国都之一,居住在这里的达官贵人数不胜数,而本公子又不愿意大开杀戒,虽然将代王杨侑还有一批达官贵人给送出了潼关,但是,留下来的人里边,虽然没有造反的胆,但是其他的小心思肯定是数不胜数。
也幸好韦云起是那种性格坚毅的人,不然,早被折磨得向本公子诉苦了,他足足坚持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不由得我不佩服。
听到了这话,韦云起不由得长出了口气,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真的?若真是如此,那敢情好,不过贤弟,你到底要拿他们怎么办?虽说留下来的那些达官勋贵里边,有不少是投机的,但是,也有不少有志之士。”
我点了点头,然后拿了桌案上的一张纸递到了韦云起的手中。“是吗,等会你给我说说,不过现在嘛,给你看一个好消息。”
三日前,屈突大将军便说降了扶风太守,大军开进了扶风郡治雍县(风翔县)和汧源县(陇县)。幸好出手出得快,昨日下午,薛举的两万精兵就赶到了。
屈突通的手底下,除了隶属于他的一万兵马之外,还有杨恭道的第二军第一师相随,重炮团自然也不会拉下,说来,正是因为重炮团拖慢了他们的前进速度,不然,至少可以早三天的时间赶到扶风郡,不过,正是因为有了重炮团这样的守城利器,才使得薛举的大军只是试探性的攻击了下,眼见事不能为之后,只能悻悻地退走。
照信上所言,薛举这家伙练兵很有一套,手下的将士很是悍不畏死,当然比起本公子的华夏复兴军来,还是要稍逊一筹。不过即便如此,这也引起了我的警惕,薛举这家伙能够得到屈突通这位大隋名将的如此评价,证明这家伙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哪怕是他败给了李轨那货,李轨都将败兵交还给他,还赔上笑脸,为啥,就是因为知道薛举这货十分凶悍。虽然小胜,但是一旦薛举认真上进心来,他李轨定然不是对手,才会如此示好。
“好,太好了,这几年到处都是捷报凭传,三娘子南进也获得了大丰收,韩将军也是颇有建树,最多再有半月,整个关中,怕是尽在咱们手上了。”韦云起也不禁喜动颜色地道。“那咱们的大业,可以说就完成最初的实力积累了。”
我点了点头,抿了口青霞姐递过来的茶水,心满意足地叹息了一口气道:“不错,拿下了整个关中,咱们就拥有了超过千万的人口,关中沃土千里,富饶不亚于江南之地,有了人,更有了钱,咱们想要干什么都方便。”“可是现在,咱们的兵力稍显不足,北方,要防御梁师都和李轨,西边,还要注意薛举这头狼,东面,潼关之外,诸雄虎视眈眈。而且,关中之地,乃是新占,不若上郡、延安郡那些被韩城县影响之地,想要控制局面,至少要先留下兵马,以防不测。”韦云起轻轻地敲击着自己的额头说道。
第四百四十九章 长安城里搜索人材+2
“现如今咱们差不多据有了关中全境,可是兵力都太过分散了。而今,就连长安这样的巨城,都只留了第二军一个师,还有刘明达的警备军,另外还有接到消息之后赶来的一个警备旅,兵马不过两万出头,是不是少了点。”
原本刘明达的只是七千多人,后来走了一些人,大约也就是六千人左右,组成了暂编警备师,而之后,留守长安的三万守军中,大约有一万多人不愿意当兵,领了钱回家去了。
还剩下大约一万七千余,而屈突通带着了一万三千多的本部人马,留下的四千多人,加入了刘明达的队伍,组成了暂编警备军。
不过目前警备军的任务是训练训练再训练,才能够早日的融合进本公子的华夏复兴军队伍里,嗯,最重要的就是过去的老旧军队的思想教育以及军纪的改革。
绝对不能够让警备军跟那些过去的封建社会主义军队一般偷鸡摸狗,要打造钢铁之师,就必须平时好好训练。但是因为缺少人手,所以只能让屈突通这位老爷子率军出击。
我总不能把刚刚投降的军队都留在长安,把效忠于我的军队都派出去吧?那样本公子就是个自己把刀子柄递给别人,叫嚣你丫有本事就捅我的疯子二百五。
只能让屈突通带兵马,再加上有杨恭道在旁边蹲着,这样才能让我放松一些,而另外两路更不用说了,而裴仁基上一次是守虎牢,这一次是去守潼关,毕竟空是有守关的经验。
我抚了抚眉头苦笑道。“可咱们手上的兵马也不多,预备役虽然有好几万,可问题是关北之地,可是处在那梁师都与李轨的交缝间,单凭第三军,实在是太单薄了,所以,预备役可是会随时顶上去的。”之前已经觉得自己的兵马很多了,但是现在往外一扔才发现,就像是沙子里撒水一般,撒少了怕是连影都不见。
“贤弟,要不这样,咱们就在长安招募一些兵马,你看如何?”韦云起建议道。
“暂时还是算了,咱们现在最主要还是以安抚为主,至少要让关中的老百姓知道咱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而战,想要让他们弄明白,这可不是一两个月就可以的事。”我摇了摇头道:“咱们的人手还是太少了。”
“嗯,那行,就连不招募了,不过,韦某这里倒是有几个人选,你先看看。”韦云起笑了笑之后递过来了一份薄薄的书册。
上面写着名字,籍贯,还有其人生经历,以及韦云起的评价。
而第一个名字就让本公子把眼睛珠子瞪得溜圆:魏征魏玄成。当看到了这家伙的职业时,本公子手一抖,差点戳进自己的鼻孔,泥玛的,不是吧?魏征的职业居然是道士?
本公子赶紧擦了擦眼睛,再仔细一打量,魏征字玄成。祖籍巨鹿,后移居内黄。而之前,倒也是刻苦学习,但是眼见天下不宁,天子昏庸,朝庭无能,遂息了做官的心思,出家当起了道士,结果,中原纷乱,这家伙只能随道观的观主,一快迁徙到了关中。
在关中呆了近一年的功夫,据他自己说,在关中,特别是在本公子治下的韩城县呆了大半年,而我们攻下了长安之后,开始招募官吏,看清了本公子的治民之道与本公子梦想的魏征终于下定决心出仕,为国为民效命。
除了魏征之外,还有五个名字,本公子凝神静气地仔细打量起来。然后,深吸了一口气,站直了身体,目光如电,落在了韦云起的身上。“房乔在哪?”
“呃,房乔似与那魏征相识,两人是一同前来的,我倒是问了他们的居所,如今,魏征寄居在城北的道观,而房乔则是住处在东市的客栈里边?”韦云起不由得一愣,旋及答道。“怎么,贤弟认得此人?”
“不认识,不过我想要见一见你这上面的这几个人。”本公子有点激动过头了,靠,妹的,虽然已经见识过了无数的历史名人,但是,不是皇帝就是武将,而文官性质的到现在为止,除了杨师道、韦云起和唐俭之外,还没见过正二八经的。
杨师道适合统筹全局,善长于调解人际关系,唐俭凭着他那张会翻的嘴皮子,更适合当外交官又或者是政治委员,而韦云起,在我的眼里边,更适合成为一位优秀的统帅或者是儒将,那才是发挥他才智的地方。
至于袁天罡,这家伙适合当数学家,当科研所所长,当算命神棍都可以,但是让他来干政治工作,当一州一郡之长,实在是有些不适合。
可以说现在他们都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干得十分辛苦,但是,魏征和房玄龄侧不一样,本公子一直就想要找一个适合的帝国最高法院院长,而魏征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铮臣,正是本公子最希望的人选。
而房玄龄,能够干上近二十来的宰相,打造出贞观之治的历史名相,绝对是政治上的一把好手,而且根据其在历史上的表情,不光是能干多谋,而且擅长于发掘人才和提拔人才。
大唐的诸多名臣之中,就有倜傥有智谋的张亮,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的李大亮,聪明识达,王佐之才的杜名晦等,皆是房玄龄这家伙举荐之后才受到李世民重要,后都位至卿相,足见这哥们的眼光有多独到。
在历史上,最为精彩的,对于俺这样的唐粉而言自然是唐史,而在唐史中,初期更是重中之重,对于自己喜欢的几位历史名臣的历史过往,本公子是信手拈来,至少这上面没有记录的许多东西我都知道。
这样的人,居然来本公子的麾下效力,要是我不把这两位给抓住,那就真是的穿越者中的弱智儿童,现实之中的玄幻小说人物了。
“现在?”韦云起转头望了望天之后,有些郁闷地朝我问道,天色已经渐渐黄昏了。
“现在,嗯,是有些晚了,不过没关系,今天就先见见这两位就成。”我的手指在那名册之上戳了戳,压抑住内心的兴奋,以一副面瘫的嘴脸朝着韦云起道。“兄台若是有暇,也可陪小弟一块见一见这二位。”
“好吧,我这就叫人去召他们过来如何?”韦云起摇了摇头苦笑道,径直出了房门,朝他的随从吩咐了声,很快随从就窜了出去。
嗯,本公子原来是想要亲自窜过去看看房玄龄与魏征这对难兄难弟的,不过这会不会把那二位哥们给吓着,本公子太热情,把这二位给吓跑了怎么办?虽然是历史名人,但是那也是经过了磨砺之后才名声大振的,这个时候,本公子要是带着百来号重装骑士突然出现,那也太劲暴了点。
半个时辰之外,仍旧作道士打扮的魏征,还有房玄龄都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这二位三十多岁四十岁上下,跟韦云起差不多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站在门口处,朝着这二位施了一礼长笑道:“今日得云起兄言及二位之大名,无忌心甚迫切,故尔着人相邀二位过来一聚,失礼之处,还望勿怪。”
听到了这话,魏征与房乔互相打量了一眼,虽然回了一礼连称不敢,但是表情仍旧颇为迷茫地看着我。似乎闹不明白本公子是从哪听说的?
进了房间宾主坐定之后,酒菜上了上来,虽然简单,但是却也足够丰盛。吃了几口,本公子就直接道明了我的意见,就是看到了这二位的履历之后,很想与他们深谈,并且希望能够当面听一下他们的想法。
不得不说,不愧是未来的名相和名臣,至少两人的眼光都很独到,而且颇有见地,比如魏征,就对于韩城县的一切进行了中恳的评价,但是又对于一些东西进行了犀利的批评,比如韩城县虽然吏治清明,但是还是有一些吏员狐假虎威,收受贿赂。
而有些工厂里的工人居然还按照郡县来分帮分派,不利于工人的团结等等,听得本公子连连咋舌不已,想不到,魏征还真是足够用心,重要的是还能够看得到问题。
而房玄龄则不声不响地将怀中的一本书掏了出来,恭敬地递到了我的手中,打开一看,嗯,本公子的著作《君主立宪论》而在本书的旁边,密密麻麻的,写的都是漂亮的小楷,正是房玄龄对于君主立宪论的理解,以及他的一些疑问。
“素闻无忌公子之才名,而这数年来,公子在韩城县所作的一切,房某也稍稍知道一些,更是从玄成贤弟口中知道了更多的消息,才知晓,公子至到了韩城县之后,就一直在收拢流民,安抚百姓,小小的一个韩城县,居然容纳了数十万流民,这等善举,足见公子之心胸。”“而此言,某得到之后,细细研读,书中所述,再对照如今之天下,实乃至理也。虽然书中有些道理,过于偏激,但是,却又如苦口良药……故尔,某与玄成贤弟愿为公子效力,开创一个前所未有之盛世。”
第四百五十章 魏征有胆,房乔有识
这哥俩原本曾经是同窗,而之后,各种流离颠沛,各有际遇。而两人都是胸怀天下之士,重逢之前已然注意到了本公子,只不过,魏征是实践派,直接跑到了本公子的韩城县蹲起实地考察,而房玄龄侧是弄到了一本本公子着人流传出来的君主立宪论之后,开始仔细地研读,以期望能够从中发现我的治国理念。
而倒真没想到,本公子这么快就夺取了关中,占据了长安,然后开始征召能人智士入仕,这二位不约而同的跳了出来,然后意外地在此重逢,方才就正蹲在一起议论如今天下形势的当口,本公子派去的士兵就登了门。
谈论起天下大势力,房玄龄涛涛不绝,不但将天下诸雄的优点与弱点分析得十分透彻,甚至还指出了本公子的最大弱点,那就是虽然已经占据了整个关中,但是,却缺乏一个统一的思想,或者说,本公子的君主立宪论虽然很牛叉,但是为了安抚人心,还没提到明处。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在新占之地,不少的别人用心之人肯定怀着各种心思,怕就是本公子的手下,说不定也有希望我成就帝业,与过去的帝王一般的也有不少。
另外就是,关中之地,虽然富庶肥沃,有地势力之利,但是,却三面皆敌,南边的蜀中倒是对我构不成威胁,但是我想要对其构成威胁,怕也很困难,主要是交通不但,而西面的薛举、西北面的李轨、正东的梁师都,都与突厥勾结,虎视关中,而关外,杨广尚在,东都也仍旧在朝庭的手中,而中愿糜烂,想要出潼关而定天下,绝非易事。
而若是本公子将那君主立宪提出来之后,更是会受到天下诸雄的敌视和反对,但是我的优点就是据有了关中,就算是天下诸雄反对,只要能够守住关中,我就能够慢慢的来,终究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话让厅中诸人都对房玄龄的眼光深感敬佩,至少韦云起在旁边悄悄的告诉我,若论军略,此人不如自己,若论眼光独到,自己可比不上房玄龄。
我也比不上,至少房玄龄看出来的不少问题都让本公子若有所思,心里边也不由得不敬佩这位能够当近二十年宰相的牛人,而魏征,在大局观上没有房玄龄牛叉,但是,其同样有其优点,认为本公子既然已经取下了关中全境,那么,就应该废除严刑峻法,以收获民心,并且对于本公子弃皇宫不居,而只居住在皇城一角用以办理公务的行为表达了称赞。
认为我此举,有助于狠煞每朝新立之时的骄奢淫逸之风,并且希望我能够广开言路,以防止上情不得下达等等一大堆的,听得老子头晕目眩,终于见识到这哥们的唠叨之功,但是句句中恳,又由不得你不听。
“目前,万事初定,我准备将过去的事务,重新进行划分,至于其它一般的地方官,这些不管,但有一点,我欲成立最高法院,请玄成兄担当院长一职。”嗯,决定给他找点事做,我当然不是那种听不得别人劝的人,但是天天围着我转悠,我也很害怕。
所以,还是让他干点爱干的事比较好。省得成天围着本公子转悠,让本公子这样的年轻人干点爱干的事都找不着时间。
“最高法院?”魏征眨巴眨巴眼,一脸的迷茫。
“所谓的最高法院,就是最高审判机关,未来,不管是任何人,包括皇帝,下至黎庶,但凡触犯法律者,都会经由法院来进行审判,而地方官没有审判权,就像现在的韩城县一般,县尉治下的治安局负责韩城县的治安,有抓捕权,但是,抓捕的公文要由韩城县的检查院出具。而韩城县的法院则负责审理案件。”
嗯,最基本的三权分立的体现,治安局有抓捕权,但必须向检查院申请,而检查院负责向法院提起诉讼,而由法院负责审理。如此一来,杜绝了单位一系统操作最容易滋生腐败的审案抓捕和诉讼方式。
另外,由各行各业的,身家清白,品德受赞的人组成审判团,以对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和问责,保证司法的公证性和合理性。
虽然才刚刚试行了不到半年,但是这半年来,老百姓们对于这种方式不但感到新鲜,而且也同样觉得这样的审问,能让让老百姓们心服口服,而且他们也参与到了案件的审理当中,让他们拥有了更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而现在,本公子已经考虑在上郡与延安郡实行这一政策,不过,既然有了魏征这位历史上刚直不阿的少年,呃,中年人在,那么,提前弄出来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别人会反对?反对有毛用,关中的军权尽在我手,手底下的将士们进入了都是深受华夏复兴的理想灌输的热血男儿,他们甚至比普通的老百姓更清楚,我是想要干什么,做什么。
嗯,这就是政治教育的好处,老百姓我总不能把他们全都扔进教室里边上课,但是军人则不一样,每天一节的政治思想教育是绝对不会少的。让他们明白什么才叫做军人,什么叫做人民子弟兵,又为什么,会被冠以华夏复兴军的称呼。
后世的太祖也说过,枪杆子,笔杆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军队,我必须抓紧在手里,而笔杆子,其实也就是宣传渠道,我也要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所以,想反对,又怎么能够斗得过我?
至于房玄龄,这家伙被本公子提拔为了韦云起的副手,专门负责招聘事宜,我相信这家伙的眼光,一定能够为我发掘人才。
而魏征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先读通什么是君主立宪,弄明白什么叫三权分立,搞清楚什么叫做资本帝国主义,一句话,先弄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那么再去做,总比乱来一气之后才想起去弥补错误要好得多。当然,房玄龄也必须要熟知这些,毕竟这家伙就是本公子未来的首相人先。
虽然都是中年人了,但是,他们那昂扬的斗志绝对不亚于少先队员,道别之时,信誓旦旦,一定会好好的干,不会让我失望云云。
“魏征有胆,房乔有识,此二人果然非常人可比,看来他们的确有相当的能力,祝贺贤弟你得了两个强助。”看着这二人兴奋得走路都有些变形的脚步,韦云起抚着长须,一脸的老怀大慰模样,也不想想自己怕是跟多也就跟房玄龄同龄,算了,咱不揭穿他,一般老队员都会有一种心理优势,这反而是激发他们上进心的一种源泉与动力。
“放心吧,我相信他们会努力的,倒是兄台你,怕是还得好好的呆上一段时间,哪怕是茂约兄到了,你得让他们二人熟悉业务才能脱身。”我呵呵一笑,拍了拍韦云起的肩膀说道。
“贤弟这是准备把为兄放到哪儿?”韦去起收回了目光,转过了头来朝着我问道。“贤弟你可千万别再把我丢到地方上去当镇守官了。”
“哈哈,放心吧,过段时间,兄台您就得去接替屈突大将军,而屈突大将军则要率军回师长安,进行整训,这期间,可是要劳烦兄台你了。”我不由得笑道。
“如此正好,为兄还真手痒来着,那薛举号称西秦霸王,某倒要看看,他能够有多少斤两。”韦云起不由得喜动颜色,搓着手笑道。
而我接下来的话让韦云起那兴奋的脸庞瞬间变成腌了两年的苦瓜。“兄台,你接替的可不光只是屈突通大将军,西北边防,我可要尽数交给你,而且,你的手下,只会有第三军,还有三万预备役。当然,经过了我的慎重考虑,决定再调拔两个重炮团给你,怎么样,够意思吧?”
“这……这事我怎么一点不知道?”韦云起嘴咧了半天才合拢过来道。
“咱们难道就困守关中一地,傻了巴几的在这蹲着,看天下诸雄打个你死我活?虽然想法是好的,但是,咱们总不能连磕爪子的功夫也没有。所以,我就想着,咱们是不是把那蜀中也给拿下来。”本公子摸着下巴把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韦云起也是一脸的大悟:“对啊,蜀中就在咱们的南边,而且那里也没有受到战乱的波及,财货税赋虽然不算太多,但是若是能够取之,咱们就有了顺江而下,直接江南之地的本钱。我说贤弟你是怎么想到的?”
“就在方才,房玄龄的那番话让小弟总算是把眼睛给抬了起来看向周围。关中的西边和北边皆是强敌,而东边乃是纷乱的中原,此时咱们暂时没有必要去硬碰硬,那么,南边咱们可以有夺取的机会。而其他方向,若是有机可乘再动手也不迟。”
我有些不太好意思,还真是房玄龄那家伙的一番话后带给我的灵感,三面皆敌,但是南面可没敌人,而且,蜀中之地绝对是天险中的天险,本公子拿下之后,那么,便可顺长江而下,直取江南。别的不说,光是本公子所设计的舰船,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是无敌的,那么有了无敌的舰队,还怕搞不定江南?
第四百五十一章 杨广终于倒下了
总之,我的实力越大,那么,本公子的意志,就越有威摄力,敢不开眼,想要反应本公子推选新政,那就等着被本公子碾压成泥吧。
“既然如此,韦某愿往!”听得此言,韦云起概然领命。
“兄台放心,小弟也不是让你难为,今年春末,延安郡和上郡,将会征召两万预备役,而韩城县的预备役中的一万五千精锐将会转入现役,成立第四军,加入兄台你的麾下。”我笑了笑之后解释道:“欲取蜀中,就凭咱们现如今的兵力防守关中倒是够了,可若是想要再进一步,却显不足,而朝庭归降的官兵虽然不少,但是还有不少人心存疑虑,若是屈突大将军在,凭他在军中的威望,当可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现在,稳定最重要,屈突大将军,就是最好的一面旗帜。”
“想不到,短短半年,老身又可以正大光明的回到长安了……”看着那耸立在关中平原中心地带,巍峨无比的长安城。窦女王的表情显得很是复杂,还有几分的怀念。
“伯母,快进城吧,如今虽然已经是春天,可是天气仍旧寒凉。”我笑呵呵地说道。
“就是,娘亲,咱们回家了,你应该高兴才对。”旁边,瑶光妹子兴致勃勃地道。嗯,在占据了长安城后,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关中尽入我手,瑶光妹子自然也回师长安。
而收到了消息的窦女王决定回长安看看,嗯,一大家子全扔在韩城县,反正没什么可担心的,所以,窦女王轻装简从,在百名部曲的护送之下,赶到了长安,要好好的欣赏一下这有名的天下坚城,数朝古都。
“嗯,走吧……无忌,你现如今尽据关中之地,虎视中原,下一步,准备怎么办?”窦女王宠溺地捏了捏瑶光妹子那粉嫩光滑的脸颊,翻身跃上了马背,继续前面,一面说道。“天下诸雄之中,如今的你占的份量可不轻啊。”
“先等一等,暂时还没有什么想法。”我笑了笑说道:“如今,我手底下也不过一共是六个军的兵力,人马十万不到,首先要保证关中的稳定,招募训练新军,之后再择机出兵。”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要先上关中的数百万百姓知道我想要做什么,让他们知道君主立宪制的好处先。”
听到了这话,窦女王不由得面泛苦涩的笑意。“看样子,你还真是执意要这么做。”
“不错!”我点了点头,眺望着那越来越近的长安城。“为了华夏民族的未来,更为了能够千秋万代,不再受异族的侵扰和羞辱,虽千万人,吾往矣……”
慷慨悲歌,风萧萧矣,易水寒。迎面而来的风,将本公子的盔缨与披风吹得烈烈作晌,而瑶光妹子的双眸,已经变成了可爱的桃心形状。
“你怎么能够断定,未来,就会像你所想象的那样?”窦女王也是有些失神,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看到自己闺女的那副表情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