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攻略-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仕坪蹙鸵恢蔽丛ⅲ哙帘∨那文Q翟谑翘慈耍酃

看样子,青霞姐此廖似乎更加地娇艳了,果然,女人就如同鲜花,是需要浇灌与滋润,才能更美丽。

“无忌贤弟若是不弃,为兄希望能够在你麾下效力。”终于吃饱喝足的韦云起满意地打了个饱呃,然后朝着我言道。

“若真如此,那小弟可是求之不得。”听得此言,本公子不由得大喜过望,站了起来,朝着韦云起恭敬地深施了一礼,这哥们绝对属于是那种儒将级别的主,内政属性和谋略属性都最少在九十上下,唯一缺乏的就是交际数指,不然也不会那么愣头愣脑的得罪宇文述,更是被杨广给罢官扔进牢里边。

相比起来,杨琼虽然能力也不错,但是,这家伙更适合主管一事,在统筹大局方面,实在是欠缺很多,而跟前的韦云起则不一样,至少抛开其他因素,韦云起绝对是出将入相的人物。

“说来,怕是贤弟你早就觉得我大隋已经……”韦云起顿了顿一咬牙开口道:“已经支撑不下去了是吗?”

“小弟倒要请教育,如今之大隋朝,依兄台之见,还能够支撑得了吗?”本公子避而不答,而是直接反问道。

“支撑不了了。”韦云起不加思索地径直答道:“天下乱成了这等模样,雁门关一役,虽然天子与雁门十数万军民得脱,可问题是,非战之胜负,而是贤弟你的良谋。不然……”

“经历了雁门关一役,这正表明,就连突厥的始毕可汗,也已经看到了大隋朝虚弱到了只需致命一击,大隋朝这个庞然大物就有可能颓然倒塌的地步。更何况,天下诸地,处处烽烟,诸地四处扑火,可是却愈演愈烈。”韦云起长叹了一声道:“今次天子得脱,根本就没有一丝悔悟之心,其之行径,将会再次激怒天下。”

听到了这,本公子也不禁点了点头。当杨广被困于雁门关时,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劝说杨广挑选几千精锐骑兵突围出去,不过被纳言苏威劝住。

而后,诸多重臣又请天子明确下诏,宣布赦免高丽的罪过,专事征伐突厥,以安军心。并且对守卫雁门以及各种赶来的援军重赏。杨广答应了,亲自巡视军队之时,当场宣布:凡守城有功者,无官直除六品,赐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

意思就是说,凡是有功的将士,没有官职的,直接授予六品官职,赏赐物品百缎,已有官职的人级别和赏赐依次增长,但问题是,在这个问题上,杨广这个无耻之徒狠狠地耍了所有人一把。

嗯,杨广这家伙一向就很吝啬官爵的赏赐。当初平定杨玄感的时候,应该论功授勋的人很多,但问题杨广这货却改变军队的职位级别。规定建节尉为正六品,以下依次是奋武、宣惠、绥德、怀仁、秉义、奉诚、立信等尉,依次降低一级。嗯,意思就是这家伙把原本应该升官的很多人都弄成了他这些新立的官职上。

第三百八十八章 来自交趾的好消息

就连本公子这样的抵抗杨玄感攻城的有功之臣,得到的赏赐也不过是绢两百匹,奴仆十人,宝刀五口,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而这一次,参加保卫雁门的将士有一万七千人,可是得到了勋位的才有一千五百人,都是比照着平定杨玄感时行赏的标准,打一仗得第一功的人晋升一级,此而没有军职的人公授予最低等的立信尉的职位,打三次仗得第一功的人只得到秉义尉,那些虽然在场场之上没有立功的人打了四次仗,也仅晋升一级,并且不赏赐任何物品。

而且这货在回到太原之时,又开始与诸臣工商议攻伐高句丽,别说是那些有功不赏的将士,就算是那些文武重臣一个二个全都是一脸的沮丧与愤忿。

而就连本公子,也只得到了加食邑两百,赐物百段,刀十口的赏赐,这些赏赐中的实物,全在本公子离开了朝堂之后,扔给了本公子的部曲,让他们自己分去,本公子好歹了也是为首的功臣,别的不说,本公子可是齐国公,在韩城县也做出了不可抹煞的功绩,更是为了救你这位大隋天子,出生入死地跑到那突厥的金帐王庭去,结果,嗯,总之付出与收获实在是不成比例得很。

而且,就在我们离开东都的当日听闻,天子于当日下诏,因为而屏息杨玄感的叛乱,使得摆放在东都一带的龙舟水殿为其所焚毁,所以,杨广下诏,令江都再造龙舟水殿,共计两千余艘,其规制比原来的还要大。

当我们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全都哗然一片,这就是不作死会死的节奏。拿那些准备要来修造龙舟的钱帛粮食来安抚民生,怕是至少能够促使十数郡之地,而杨广却这么做,实在是让人绝望。

“不作死会死?”韦云起听得我这句形容词,不禁有些啼笑皆非,不过咀嚼了一番之后,不由得冲本公子翘起了大拇指。“贤弟此言有理。”

“天下人,都已经对当今天子失去了信心,可是他呢,如今连一句逆耳的忠言也听不进去,非要去作死。”韦云起长叹了一声,然后眼皮一番,目光落在了本公子的身上。“久闻贤弟胸怀天下,有治世济民之才,如今韩城县一观之后,果然如此。”

“不知日后天下纷乱之时,贤弟欲意何为?”韦云起不愧是直性子,当面锣对面鼓的直接开敲。

“先安民护县,以观天下。”本公子抬起了头,冲韦云起淡淡一笑说道。

听到了我这话,韦云起点了点头,很是复杂的表情打量了我一眼。“看来,贤弟怕是早有此心了吧。”

“不错,从天子第一次北征高句丽损兵折将而归,再议兴兵之时,小弟就知道,大隋朝怕是会坏在如今天子的手上。”

当天夜里,韦云起醉得酣畅淋漓,嗯,看得出来,他是有心灌醉自己,而第二天一早,青霞姐就悄悄地在我耳边禀报,韦云起已然着人传书家中,让妻妾子女,迁往韩城县居住。

“他是一个聪明人,虽然说性情耿直,但是并不代表他会愚忠给他造成了很多次伤害的天子与朝庭,嗯,说得简练一点的话就是,这家伙还有得救。”本公子一面查看着那在跟前堵集如山的公务一面说道。

旁边同样在处置事务的杨琼与韩雄听到了这话,不禁点了点头,抚着胡须,韩雄笑道:“公子所言及是,这样的天子,这样的朝庭,根本没有效忠的必要了。”

“公子,让世谔兄去陪伴韦云起,会不会……”杨琼有些疑惑地道。

“无妨,韩世谔的经历,也正好让云起兄好好的品味一下,让他明白,天下之所以大乱,非是百姓之过,而乃天子之过也,我相信以韩世谔的口才,再加上其经历,定能让云起兄坚其心志,努力助我一臂之力。”我摇了摇头笑道。

“对了,我去了两个多月,郑晔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传过来?”接过来青霞姐递来的杯子,抿了一口姜茶,然后问道。

“现在不是找不到流民,而是流民实在是太多了,前几日,随着那些流民一块回来的部曲带来了消息,若是咱们需要,一个月之内,可以聚拢三到五万流民过来。”青霞姐拿起了摆在我案几上的那些草稿整理起来,一面说道。

“靠,不是吧?”本公子不由得吃了一惊。“咱们这才接收了那两万多流民没几天呢。”

杨琼轻叹了一口气解释道:“公子,郑先生那边传来的消息,现在各州县皆是朝不保夕,数位征讨大军也是疲于应付,造反波及的州县也是越来越多,而且,因为战乱,使得田地荒芜,处处缺粮……百姓们,还不是想要寻一条活路?郑先生能够收纳流民,谁不想来?”

我有些阴郁地点了点头:“如今,韩城县还能收拾拢多少流民?”

“最多二十五万,多的话,怕是修建房舍,就要抢农田的地了。”杨琼翻找出了一张纸,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之后说道。

“每个月两万,继续让郑晔招募流民,不能多了,这样,至少能够让更多的百姓,看到希望。”我沉吟了良久之后说道。“对了,船厂那边的地盘就挺开阔的,我记得在船厂的外围那一大片的滩涂,那块地皮,只要平整出来,相信建上一个廉租房区,容纳四五万人应该没有问题。”

“公子,那片土地原本您不是说为了日后扩建造船厂而预留的吗?”杨琼不由得一愣,随即说道。

“无妨,现在的造船能力也足够咱们自用了,以后再说以后的事。”本公子想了想之后,还是下定了决心,毕竟在未来,人力的多寡,是决定性的力量。

“下官一会就去办。”杨琼站起了身来冲我行了一礼答道。

“如此一来,咱们这里至少可以再接纳三十万流民。”我拿手中的铅笔敲了敲案几。“再加上如此的二十余万,也就是说,可以承载五十万人的居住生活。”

“公子,是不是等到时候,咱们就不再接收了?”青霞姐不由得追问了一句道。

我摇了摇头说道:“当然不是,另外韩县尉,你再带人探查一下本县的周边,还有没有适宜百姓居住之地。然后再行选址。到时候,可以先均一部份新来的流民到那些地方居住。”

“下官遵命。”韩雄同样应了一声说道。

“今年冬天,要把剩下的十五万亩荒地全部开垦完毕,如此一来,韩城县的粮食产量至少还能够再增加六十七万石左右,至少能够保证韩城县的粮食足够供应。”我看了眼报表之后,作出了一个决定道。

“若真如此,两百四十七万石,更何况咱们县如今的养殖场可是越办越大了,有了这些鸡鸭猪鱼,本县的产出不但足够五十万人口的日常生活,还有不少盈余。”杨琼灵巧地拔打了下算盘,很是自信地笑道。

“嗯,如此甚好。”我点了点头笑道,这个时候,李元芳走进了房间。“公子,您派交趾的人回来了。”

“回来了?!”本公子不由得大喜。站起了身来,朝着杨琼与韩雄打了声招呼之后,便快步走了出去。

“小的长孙胜,见过公子。”脸庞晒得红里透红的一名剽形大汉朝着本公子拜下。

“起来,快起来。”我赶紧伸手搀起了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不错,虽然看起来廋了些,不过似乎变得结实多了。”这家伙是我本家的一名家生子,也是部曲。昔日在府中的时候,体态完全称不上剽悍,臃肿还差不多。

哪怕就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锻炼,也仍旧显胖,不过这会子看到他的时候,身上的肥膘早已经一丝不见,看样子,在交趾那里操劳得够辛苦的。

长孙胜一行十人,运载着一百二十石占城,呃,是占婆稻种从那交趾出发,经尽了千辛万苦总算是带着二十名占婆农人赶到了中原。而其中两人带着舅父的家信,赶往长安,而他们,自然是带着那些占婆农人还有二十石占婆稻的稻种赶到了韩城县。

高兴,本公子实在是太他奶奶的高兴了,水稻,再怎么的也要比那大豆和谷子高产,而凭着本公子现在的有机肥,那么亩产至少能够达到三石以上,甚至是四石都有可能性,再加上冬小麦的产量。也就是说,未来一亩地可以生产近六石半的粮食,哇哈哈哈哈……他妈的!

现在整个韩城县的耕牛不过是六百来头,水田再怎么的,也不可能使用马耕,嗯,我汗一个先。

不过,这倒也不是没法子,先让人把那重犁修整一下,然后双牛拉梨,六百多头耕牛,再怎么的,想来对付个一两万亩田地应该没有问题才对,两头耕牛同时拉犁的话,一天再怎么也能够能够耕作五到六亩地,六百头,那一天就可以三千六百亩地,十天的耕作时间,三万六千亩地。

再说了,稻田里边还能够养鱼,鱼也可以成为食物,如此一来,那就更帅了,一百二十石占婆稻,完全足够三万六千亩地的稻种。而长孙胜带来的不仅仅是稻种和农人,甚至还有关于交趾之地的煤矿和铁矿的消息,嗯,他们业已经在交趾之地,勘察到了大型的煤矿与铁矿。

第三百八十九章 关中烽烟起,食人朱粲至

而且铁矿的品质极高,反正比大隋境内的大部份正在开采的铁矿品质要高出不少。而且那里的大煤石也经过了老匠人鉴定,煤相当不错。

其实去年的时候,他们就已找到占婆稻,还有懂得汉语的占婆农人,但问题是,本公子所要求的另外几项任务柳徇天他们还没有完成。所以他们决定继续寻矿。

等所有的事情都落实之后再给本公子发喜讯过来。而现在,我吩咐的任务他们已然完成。

而舅父在交趾那里呆的还算是不错,过得相当的滋润,吃啥有啥,冬天也不冷,就是热天热得久了点,而且蚊子啥的比较多。不过,那里的稻米产量的确如本公子所言一般,很牛叉,据长孙胜所言,在占婆之地,他们那里的田地一年三熟,哪怕是把种子撒下之后不再理会等成熟之后再行收割,一亩也可得两石左右的粮食。

一年三熟,那么就是将近六石的粮食,所以,那个地方的人比较懒,嗯,反正粮食吃不完,种也简单同,所以平时闲得蛋疼,不是跟着这个土王跟另外一个土王单挑,就是某个土王率领闲着没事干的部下地去找别人的麻烦。

而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交趾一带相比起纷乱一团的中原而言反倒很是平静。

“好了,你还有那些回来的人,都先回家去吧,好好的休息数日,若是有什么事,本公子处会遣人去寻你们。”我感慨地半天之后说道。想了想之后招过了李元芳来低声吩咐了下。

不大会的功夫,十来口百炼横刀,一人一柄,另外还给他们准备了资金,就是每人一百贯的铜钱,另外还有十匹绢。

“多谢公子,那小的就先告辞了。”长孙胜很是感激地冲着我行了一礼,接过来李元芳递给他的横刀,抽出来一瞧,看到了那百炼的字样,还有那刀身上那美伦美奂的花纹,脸上的笑容犹如那绽放的老菊花。

十数人皆尽一脸感激之色地冲我拜谢了一番之后,领上了各种的钱帛,欢天喜地的在领路的人的带领之下,朝着部曲所在的住宅区赶去。

本公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眺望着那远处白雪皑皑的山峦,如今,一切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不禁有些期待起,那天下大乱的日子,早一点到来。

十月末,匪首卢明月率众十万进犯陈州、汝州。

东海李子通先依附长白山贼帅长才相,群盗贼都很残忍,只有李子通宽厚传递,于是很多的人都去归附他,不到半年时间,李子勇就拥兵众一万多。左才相因此猜忌李子通,李子通干脆离开了左相才,自立门户,率众渡过了淮河,与杜伏威汇合。

伏伏威挑选军中的壮士收为养子,共有三十余人,济阳人王雄诞、临济人阚棱是养子中最为突出的,不久,李子通策划刺杀要杜伏威,以期能够拿下杜伏威大军的领导权。

李子通派兵袭击杜伏威,使得杜伏威重伤落马,王雄诞背着杜伏威逃到了芦苇丛中,收集溃散的部众重振军感。朝庭的平叛将军来整率官兵袭击杜伏威,将其再次击败。

而杜伏威的部将西门君仪的妻子王氏勇敢有力,她背着杜伏威逃走,王雄诞率领壮士十余人保护着杜伏威,与隋军奋力作战,因此才得以逃脱。来整又进攻李子通并将他击败。李子通率领剩余的部众奔往海陵,又招得士卒二万人,自称将军。

城父人朱粲,开始是个县佐史,后来他参加了军队,就逃亡聚众为盗,人们称之为“可达寒贼”,朱粲自称迦楼罗王,拥有部众达十万人。他率兵在荆州、沔阳转战抢掠,一直到终南山南一带的郡县。朱粲所部经过之处即无人烟。

十二月,炀帝下诏命令民部尚书樊子盖征发关中士兵几万名进击绛郡贼人敬盘陀等人。樊子盖不问清红皂白,自汾水以北,村坞都被烧毁,前来投降的贼人全被坑杀。百姓怨恨愤怒,越来越多的人相聚为盗。炀帝下诏用李渊替换樊了盖,再有投降的贼人,李渊就将投降者安置在自己身旁,因此有很多贼人投降,投降的人前后共有几万,其余的贼盗流散到别的郡去了。

春季,正月,元旦大朝会,各地朝集使未到的有二十余郡。朝廷中开始商议分别派遣使者到十二道发兵讨捕盗贼。

而在元旦刚过没多久,杨广便下诏,命毗陵通守路道德汇集十郡之兵数万人,在毗陵郡城东南营建宫苑,方圆十二里,苑内有十六所离宫,大都模仿东都西苑的规制。

但是在新颖与奢华方面,还要超过西苑,另外,杨广还欲在会稽建造宫苑,正逢各地造反,最终都未能建成。

三月上巳节,炀帝与群臣在西苑水上宴饮。他命令学士杜宝撰写《水饰图经》,收集古代七十二个关于水的故事;让朝散大夫黄衮依故事用木头制成,间杂着乐妓的船只、酒船,木制的人物能动,栩栩如生,钟磬筝瑟,都能发出音乐曲调。

三月初三,贼帅张金称攻陷平恩县,一个早晨就杀了平恩县男女万余人。而之后,他又攻陷了武安、钜鹿、清河等县。其人之残暴,实在是令人发指,其率部所破之州县,人迹全无。

而也就在三月份的时候,本公子的部曲,终于带来了咄吉王子的赌注,这实在是让本公子欣喜若狂,再加上突厥人是以商队的名义而来,又跟本公子做了一次酒马贸易,不过这一次,只有战马千匹,还有两千匹皆是母马。

另外还有牛千头,嗯,这是本公子特地要到的,自然是为了今年的生产,虽然是生牛,没耕过田地,但是只要有老农好好的训练,不出一年,肯定能够提负起重任。等到了明年的时候,本公子至少可以开垦近十万亩的田地来种植占城稻,而收割之后,再种上冬小麦,一点也不用担心耽误轮作。

而就在我们刚刚收割了冬小麦的时候,种下了占城稻以及大豆和谷子之后。终于收到了不好的消息,城父人朱粲这个自称迦楼罗王的王八蛋,一路从荆州、沔阳转战直入关中终南山一带。

杨广震怒,再次下令屈突通领军平叛,而在终南山一带,被屈突通连败数阵之后,再被朝庭大军追击迫切之机,朱粲干脆分兵,扔下数万兵马在终南山一带牵制屈突通大军,而其本部则弃了终南转道向北而来。

而就在三日之前,朱粲已然率领大军,遁至了上郡境内。而今,七千上郡郡兵正在死守五交城(后世的富县)和洛川县,而上郡太守陈可卿已然发出了救援信使,望周边各郡县青壮往五交城和洛川县城援救。

虽然本公子身为堂堂的国公,自然是不属于上郡郡守的管辖。本公子虽说还有另外一个职务,那就是韩城县县令,不过,韩城县属于是冯翊郡管辖,那上郡郡定是管不了我的。

“靠他奶奶的,上次咱们去援救雁门,公子您立下了涛天之功,可是,得到了什么?”县尉韩雄勃然大怒,以掌击案厉声喝道。“这一次咱们去救上郡,说不定到时候天子还降罪给我们。”

“不错,这样的时候,咱们最该做的,应该是稳守韩城县,加强防卫,不使韩城县有失才是。”杨琼亦是眉头紧皱。而那韩世谔侧一脸阴森的笑容,大手紧握着腰间的横刀刀柄,不发一言。

袁天罡抚着颔下长须沉吟不语,也不知道这个老奸巨猾的神棍在想啥,倒是那已经在我这里呆了大半年的韦云起,似乎有话要说,但是韩雄与杨琼的话,让他不由得有些犹豫起来。

而本公子据案而坐,铁青着脸,手指轻轻地敲击在案几之上。本以为能够平静了,能够安泰了。都已经通过鸿雁传书,跟那瑶光妹子的爹娘把和跟瑶光妹子的婚事已经商量得差不多了,结果,关中地区又出现了这档子事,靠靠靠!

本公子的婆娘还没进家,这些不要脸的玩意儿又蹦出来得瑟,本公子要是不把这些家伙踩扁砸烂,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人会跳出来。嗯,好事多磨啊。

更重要的是,朱粲这个率兽食人的禽兽居然出现在了我的眼皮子底下,本公子要是不把他给收拾了,那我妄为穿越者,也妄自辛苦这么几年的经营。

“云起兄,依你之见呢?”本公子的目光落到了韦云起的身上。这半年多来,韦云起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已经成为了本公子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不论是内政,又或者是军略,这家伙几乎都颇有建树,特别是对于本公子在《兵论》一书中关于参谋制度的建设大家称赞。这本《兵论》,乃是本公子集古今军事大家的思想,并以此作为基础,在通赤融汇贯通上下五千年的战争、战术、战役等以及各种军事家们对于军事本质的看法以及演变之后,得出来的最终结论。

第三百九十章 兵再多也不敢多出啊

可以这么说吧,本书绝对是集天下兵书之大成,而且更重要的就是,给军事制度以及军事改革指引了一条鲜明的方向,更对战争起源、战争根源、战争原因、战争本质、战争性质、战争目的、战争与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消灭战争的途径及战争与革命、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等观点。它对认识和指导战争具有重要作用。

甚至是把战争的本质也给描述得极为清楚,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战争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阶级社会的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它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

崭新的名词,新颖而又恰恰如其份的论点,读得这货如醉如痴,嗯,不光是他,韩世谔与杨琼也同样对本公子的著作推崇倍至,当然,绝对是真心的夸奖,而不是像金三胖那般,在高压统治之下,要求每个人都要说吹捧话,马屁话。

呃,好像跑题了,总而言之,韦云起属于是那种文武皆能的家伙,只不过,不知道他能不能说出符合本公子心意的话来。

“韦某以为,咱们应该出战。”韦云起想了想之后答道,不待那杨琼以及韩世谔反对,他径直解释道:“以韩城县区区一个小县,不出战,似乎也能让人无话可说,不过有两点。”韦云起翘起了两根手指头。“第一,雁门关之役,韩城县出了两千五百劲卒,以助天子脱困。而因此之功,天子特地恩准了韩城县招募青壮为郡兵,也就是说,本县至少可有三千郡兵……”

韦云起的意思很清楚,当年既然天子被困雁门,韩城县都出兵了,而今关中近在咫尺的五交城正处在危急关头,难道我们能见死不救?

而当初,杨广的确没有赏赐本公子多少物质奖励,之所以本公子没有太多的怨言,那就是杨广恩准了本公子在韩城县招募青壮入伍,当然是挂在冯翊郡的郡兵名下。

只不过,以本公子堂堂国公之尊,自然韩城县的郡兵不需要受冯翊郡太守的管辖。

如果不救,那么就会有两个问题,第一,天子如何看待?万一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跳出来弹劾本公子,嗯,这会非常危险,别的不说,光是把本公子调离韩城县,本公子苦心经营了近三年光景的地盘,就等于是拱手让出。

我长叹了一口气之后扫了厅中诸人一眼道:“本公子真心的不舒服的那个把人当成了军粮的迦楼罗王。把人当成军粮,难道说,真要等到他把上郡攻破了,朝着我们进攻了,我才去发后阻拦吗?”

我站起了身来,沉声喝道:“看着那些老百姓被这个畜生当成粮食,本公子看不下去,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这话让方才还气势汹汹地三人全都息了火,而这个时候,袁天罡才缓缓开言:“对于军略,袁某倒是不通,不过也觉得云起贤弟言之有理,如今天下将崩,公子在韩城县养精蓄锐多时,也该动弹一下,至少,既让天子安心,也能够震摄韩城县境内外的宵小之徒。”

“不错,咱们是应该动一动了,咱们如今的兵马,已经达到了两万之数,步、骑各万名,但是,新参军入伍者,一直未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过战场磨练的士兵是成不了精锐的。而且咱们出兵,正好收拾一下朱粲那个视百姓与草芥的混帐。省得那些叛军成天在咱们韩城县境外嚣张跋扈,欺辱百姓。”本公子点了点头道。

“既然公子有命,我等自当遵从,而今在攻打五交城与洛川县的朱粲所部号称十万之众,其实在与屈突通连战数阵之后连十万都不到了。”韩世谔点了点头,走到了房间的墙壁前掀开了幕布,露出了一张宽两丈,高一丈的地图,这正是关中的地图,开始抄起了教鞭介绍情况。

“而且,其部众在某的眼中,完全就是乌合之众,当初在终南山时,不过是凭着地利,据守要害之所,方使得屈突通不能尽全功。”

“而根据咱们收到的情报,朱粲所部,作战全凭血性之勇,进退之间少有章法,记得朱粲最盛之时,有兵马近十五万众,而今仅剩一半,可见,其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不然,昔日一日便可连破两城的朱粲所部,怎么会这么轻易地被仅有四千郡兵守卫的五交城和三千郡兵守卫的洛川县所阻拦住?”

“当然,这里边也有原因,那是因为关中之地,民风彪悍,我大隋劲卒多出关中,更何况刘迦论之变,使得关中风声鹤唳,处处都在加固城防,操练青壮。朱粲来犯,两地的军民肯定是团结一以拼死抵御,不然,城破之后,怕是朱粲这样的畜生,定会让这两城生灵涂碳。

而朱粲连战连败,已然快到了末路之时,故尔断尾求生,在终南山留下了一只人数大概在三万的兵马,意图缠住屈突通的大军,而其则率领主力六万北上,妄图破上郡治所五交城和洛川县,以便再能聚啸部众,以御朝庭大军。而今,屈突通在终南山一带与朱粲留下的兵马正在纠缠,只要把朱粲留下的断尾尽数斩绝。到时候,屈突通之部北上之时,就是那朱粲毙命之日。”

“公子准备出多少兵马?”韦云起看着那张相比起这个时代而言,精致到令人发指的地图,不由得问道。

“四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大约两千七百四十人。去岁之时,我出兵也是这么多,这一次出派这么多的兵马,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本公子摸了摸下巴说道。“杨县丞,甲仗弓弩之物,可就要劳烦你了。另外还需要准备每位士卒二十天的干粮和草料……”

“公子放心,最迟明日午时,便可分派到将士的手中。”杨琼点了点头道。“既然公子您确定了,那下官这就去准备。”杨琼很是干脆的闪人去办事去了。

“韩城县的士卒经历过了北韩关守卫战,又随贤弟前往雁门关,已然经历过了两次次战事。从雁门关之战的表现来看,韩城县的郡兵,足可称之为精锐之师,又经历了大半年的操练,想必比之当日,更胜一筹。”韦云起抚着长须,颇有些无奈地道。“可惜,若是两千七百尽为精骑,我相信,以贤弟之智,以及世谔贤弟的领兵之才,收拾朱粲的乌合之众,若推土鸡瓦狗一般。”

我点了点头,也同样是一脸的为难。“没办法,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