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希望与图腾-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菲菲姐,据我爷爷给我们讲,在过去,山里人交通不便,什么东西都是自给自足,但两种东西却是要到山外去挑,一种是盐巴,一种是布匹,到外面去挑这两种物质的人,我们称为挑力的,挑力的人夏天穿草鞋或打赤脚,但冬天却不行,冬天必须穿鞋子,否则将脚冻坏了就再也不能挑力了。那时,据爷爷讲,没有胶鞋,更没有皮鞋或者是运动鞋、弹力鞋等什么的,挑力的人穿的鞋子都是自己的右客做的布鞋!

    “做鞋子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要剪鞋样,那鞋样就是用这笋壳剪,剪好之后就用布照着鞋样做,做出来的布鞋一点也不会走样,大小、长短合适合脚!”田理麦解释说。

    顾菲菲从田理麦手里拿过笋壳来看了看,说道:“没想到这么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给山里人的生活曾经起过那么大的作用,田兄弟,现在还有人用这笋壳剪鞋样吗?”

    “菲菲姐,现在连做鞋子的人都没有了,哪还会有人用笋壳剪鞋样?现在穿鞋子,哪种鞋子都买得到,不过,草鞋和象那时做的布鞋倒是买不到的!”田理麦说道。

    “田兄弟,你穿过那种布鞋吗?”顾菲菲问道。

    “菲菲姐,我穿过一双,那是我妈给我做的,穿在脚上舒适得很!还有就是我爷爷穿的有一双,其他人我还真的没有见他们穿!”田理麦说道。

    顾菲菲又转过头问刘军文:“军文,你穿过吗?”

    “菲菲,我从未穿过。”刘军文说完又补充道:“不过,我的一百零二岁的祖爷倒是只穿那布鞋,其它的鞋子他不穿,那年给他买了一双毛皮鞋,他说重得很,提不起脚,也没要!”

    顾菲菲反复地又看了看手里的笋壳,她问道:“这笋壳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吗?”

    刘军文摇了摇头,杨婷婷、罗思思、孙军莉也只愣愣地看着,也不知道那笋壳还有什么用处!

    “菲菲姐,这笋壳还可以用来吓人!”田理麦笑了笑。

    “吓人?怎么吓人?吓什么人?麦弟!”刘军文不解地问道。

    “军文哥,难道这个‘龙门阵’你没有听说过!?”田理麦问道。

    “什么‘龙门阵’?麦弟,我没有听说过,你给讲一讲!”刘军文说道。

    于是,田理麦又给大家讲起了故事。

    田理麦说,这个故事是关于装神弄鬼的道师先生的故事,他也是听别人讲的,至于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大,则说不清楚。

    以往,道师先生横行于乡村,他们自称能通“阴阳”,驱鬼捉鬼,那家小孩有了疾病,那些道师先生闻风而动赶上门去,说什么小孩又是“走魂了”,或者是“遇了鬼”、“中了邪”了等等,说得天花乱坠,让人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那“鬼”那“邪”谁也没见过,见小孩病情沉重,不得不将信将疑,只好请他们上门驱鬼捉鬼!

    有了捉鬼的机会,便有了骗取钱财的机会,道师上门一通“法事”做起,口里默念起谁也听不懂的“法诀”,那钱便很容易地到手了,道师拿着钱财走了,如果小孩的疾病好了,道师则会吹牛逼说,是自己把鬼赶走了;如果小孩因为做“法事”耽误了治疗而死了,那道师则会说是那小孩只有那么长的寿岁,又是什么小孩的父母前世欠了那小孩的帐,那小孩是来“讨帐”,还要让父母呕气、伤心,有的还会说什么那死去的“小孩”是专门来穿“花衣服的!”

    道师们的这些罪恶行径,不知误了多少人的性命,因此,有的人便对道师怀恨在心,决定要给道师先生一个恶作剧!

    一天,一个道师先生给一个家户人家做了一场“法事”之后,正在那里天花乱坠地吹自己如何如何能够打鬼、捉鬼,又有如何的本事,法术高强,一个人走近道师先生说道:“你说你能打鬼,捉鬼,那鬼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又从未看见过,现在天已经晚了,如果你现在一个人能够赶夜路回去,我们就相信你能捉鬼,鬼也怕你!”

    那道师先生心想,反正自己的钱财已经骗到了手,自己也正好要回家,其实连道师先生自己也明白,这世界上哪里会有什么鬼,鬼都是人为地造出来的,也正好让一些人利用所谓的“鬼”来蒙骗钱财。

    那道师笑了笑,为了让自己今后骗取更多的钱财,他说:“我们经常走夜路,穿过坟地,口里念起法诀,鬼是不能近身的!”

    那人说道:“我们知道你法术高强,什么恶鬼都还不了你的身,但我们就想你走夜路回家去,试试来我们看看!”

    其实,那人已经想好了要“治治”那道师先生的办法,他在说话之际,将两张笋壳悄悄地用线缝在了那道师先生的背后的衣服上!

    道师先生要出发了;那人对道师先生说道:“为了证明你真的回家,没有一出门就躲到别家去,我要去送你一程!”其实那人哪是怕那道师先生躲到别家去,而是怕那缝在道师先生背后的笋壳发出声响,而被他发现,送他就是要先用手将那两张笋壳牵住,免得道师先生一走,笋壳即刻就发出声响,让那道师先生发现!

    那人用手牵着道师先生背后的两张笋壳,陪着道师先生走了大约四、五里路程后,就与道师先生告辞回了!

    道师先生刚与人分手时,走得较慢,那后面的两张笋壳发出的声音较小,在道师先生听来,还以为是后面有风吹动树叶在响!

    走出去几里地之后,要经过一片坟墓,道师先生虽然自认为自己会打鬼的法术,但自己清楚自己的那点斤两,打鬼驱鬼本就是骗取别人钱财的“鬼把戏”,自己从来没有打过真正的鬼,也从来没有真正的赶过什么鬼,那些叽叽呱呱念叨的法术,自己也搞不懂是说的些么子,自己视为法宝的那“令牌”,其实就是写得有几个变异字在上面的一块旧木头!

    但不管怎么样,这一片坟墓,在夜晚看来还是有些阴森恐怖的,特别让道师先生记忆犹新的是他前不久帮着做的道场的那个中年人死了后,就埋在这里的,那中年人躺在棺材里,不知是为什么眼睛半睁半闭的,好象还有什么未竞的事情一样!

    那道师先生不自觉地向那一片坟墓看去,其实那些坟墓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夜风吹动树叶发出的轻轻的响声!

第一一六章 道师先生与笋壳(二)

    突然,道师先生听见靠近自己的身后发出了“嗑嗑嗑”的响声!

    是什么这样靠近自己的身体发出响声;难道真的有鬼?

    道师先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没想到,道师先生走得越快,那身后“嗑嗑嗑”的声音就越大,道师先生心下慌了,他站着默诵起平常“打鬼”的法诀来,他一站着,那响声便又没了,但他往前一走身后又发出了“磕磕磕”的响声!

    这一下,道师先生慌了,今天这是遇见什么鬼了?他接着又站住诵念起他的打鬼驱鬼法诀来,他站着身后又没了那响声,道师起初还感到高兴,身后的响声没了,还以为真是他默念的法诀起了作用!

    但是,待他往前一走那身后的响声又响了起来,咦,今天是遇见什么恶鬼或者厉鬼了,竟然自己的法术一点作用不起,看来平时里自已的所谓法术是自欺欺人的把戏了!

    他站住,身后的响声便没了,他一走身后的响声便响起来,这肯定是什么历鬼、恶鬼了,他的心里彻底地慌乱了,道师先生不由得小跑起来,他一跑,他身后的响声更响了!

    道师先生的心里几近崩溃,他把平时里所有的法术法诀都念了起来,还拿出他捉鬼驱鬼的法宝对着身后一阵乱打乱舞!然而,他的动作越大,他的身后那响声便越大!

    道师先生已经汗流夹背,他不知道他遇见的是什么“鬼”,他把他以往使过的所有法术法诀都使了出来,但是仍然作用!

    道师先生知道;遇见自已不能制服的“鬼”,便只要逃的一条路了,这是学“打鬼”“驱鬼”时,师傅也曾经传授过了的,道师先生再也不念诵什么法诀了,撒开大步奔跑起来!

    道师先生不要命的奔跑累得他是上气不接下气,但他身后发出响声的那“鬼”仍然紧紧跟随着他,发出不断的响声!

    道师先生跑啊跑啊,终于看见了自家的房屋,“快救命啊,有鬼跟着我啊!”道师先生对着自己的家人大声地喊道。

    道师先生的家人对道师先生平常“捉鬼”、“驱鬼”的那些鬼把戏也是将信将疑,听见道师先生在外大喊“有鬼跟着我”,便都纷纷地出门来看,待那道师先生跑到屋里,家人在灯下一看,道师先生的身后哪里有什么鬼,只是两张笋壳被人用线缝着挂在了道师先生背后的衣服上!家人们什么便都明白了。

    道师先生已经跑得筋疲力竭,全身衣服被汗水湿透,连脸色也变得铁青,见了家人只说“鬼,鬼,鬼跟着我!”

    家人们将那笋壳从道师先生的身后拿下来让道师先生看,并说道:“哪里有什么鬼?你听到的响声是笋壳发出的响声!”

    道师先生一看,知道是自己着了别人的道了,脚一软便瘫在了地上。

    家人们知道这是有人在跟道师先生恶作剧,是人们对道师先生平常用“鬼神邪说”来骗人表示的不满!

    家人们便劝说道师先生不要再去以那些“鬼神邪说”骗人钱财了,从此,那名道师先生便不再从事道师的行当了!

    田理麦讲完了师道先生与笋壳的故事后,顾菲菲说道:“田兄弟,看来这世界上是没有鬼的,有鬼的故事都是编出来的!”

    “菲菲姐,这世上如果真有什么鬼的话,那道师先生他也就不会改行了!”田理麦说道。

    “好了,别在这里停留时间太长了,我们还是到别的竹林里去看看,至于说鬼,那是生活在人们心里的东西,物质世界里是没有鬼的!”刘军文说道。

    田理麦带着行人来到了箭竹林旁,田理麦指着箭竹林对顾菲菲说道:“菲菲姐,这种竹子就不用我介绍了吧?!”

    顾菲菲用手摘下一片竹叶看着说道:“这种竹子我认识,电视上曾经报道过,它叫箭竹,它的叶子说是熊猫最喜欢吃的!”

    “菲菲,小时候我也不知道我们这里长的这种竹子就是箭竹,直到有一次我去四川带团,那边的地接导游告诉我,说这种竹子叫箭竹,我才知道!”刘军文也摘了一片竹叶说道。

    “田兄弟,你知道这种竹个为什么叫箭竹吗?”顾菲菲问道。

    “不知道,菲菲姐。”田理麦回答。

    田理麦看了一眼杨婷婷、罗思思、孙军莉,三人也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麦弟,你头脑中记的故事传说很多,你讲的有些连我也没有听说过,不过,这箭竹的来历我倒是听说过!”刘军文说道。

    “军文哥,那你讲来我们听听?”田理麦说道。

    “行,麦弟,我讲讲,不过下次团队来的时候,就由你给他们讲!”刘军文说道。

    “行,军文哥!”田理麦答应道。

    “是这样的,”刘军文开始讲述:“箭竹,我们可以先从名字上来进行一番想象,箭竹,它的来历肯定与箭有关,那箭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主要攻击武器,箭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已经广泛应用于战争,但是,箭射出去,光靠箭杆是射不死敌人的,因此,便有了箭矢,这箭矢简单地说就是箭的箭头,它是由铁铸成的,我们知道,这铁在古代是非常稀少的,而战争中使用的箭杆、箭矢却又是大量的,这样,一段时间,这种竹子便成了箭杆和箭矢的替代品,到了汉代的后期,特别是黄巾军,没有铁做的箭杆和箭矢,这种竹子被黄巾军作为箭杆和箭矢大量地投入到了攻城掠地之中,在三国时代,用这种竹子做的箭矢上被淬上了毒,人一中箭,虽然没有被射中要害而死,但常常也是毒发身亡,那华佗有名的‘刮骨疗伤’,也就是关羽中了毒箭的结果!

    “由于这种竹子具有箭的替代功能,因此,古人们便称呼这种竹子为箭竹!”

    刘军文不愧是做过导游的,他的阐述非常清楚,他的语气完全是一个导游讲解的口气,而且逻辑性也较缜密!

    刘军文刚刚讲完,顾菲菲对田理麦说道:“田兄弟,下次我们的旅游团队来,你的讲解就要象你军文哥这样的口气、语速来讲解,不能象晨溪大寨你覃家的姑爷那样给人‘摆龙阵’,你懂了吗?”

    田理麦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菲菲姐,军文哥,我从来没有象军文哥这样给人讲解过什么,所以,要请菲菲姐和军文哥你们两人指导指导我!”

    “麦弟,没事的,等我们到了上四台,简单地给你训练一下,不过,一个好的导游或者讲解员是经过多次讲解熟悉练习出来的,所以,我们给你训练一下之后,你也要抽点时间练习练习一下,你也要知道,一个好的导游和讲解员也是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比如进了购物店,如果你对某种商品介绍得好,是会直接激发起游客的购买**的,当然,导游或讲解员讲述得好,遇到有的客人也会直接点赞打赏,给小费的!”刘军文说道。

    “田兄弟,你这次不是要在我们的篝火晚会上消售施南春酒吗,你好好把施南春酒的品质特征,酒的特性和它的文化传承了解清楚,然后再仔细地给客人们介绍介绍,我相信,你会有回报的!”顾菲菲看着田理麦说道。

    田理麦听了刘军文和顾菲菲的话感激地看了一眼两人说道:“菲菲姐,军文哥,我一定多去练练!”

    田理麦又在前面带着一行人来到了水竹林,这水竹生长的都不大,大的才刀把大一根根的,小的只有粗壮的大指拇大。

    “田兄弟,这水竹跟先前的箭竹有些相象,它们有什么用途?”顾菲菲问道。

    田理麦看了一眼刘军文,意思是让刘军文来说,刘军文见了说道:“麦弟,刚才你就学着先前我讲解箭竹那样的口气来给我们讲解一下试试?!”

    田理麦答应了一声“好”字,接着便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这竹子,有许多种,每一种竹子都有他不同的用途,比如说,先前我们看见的楠竹,作为我们山里人,就主要是用它来打晒席和用于黄缸的箍桶篾,而先前的那些荆竹,主要是用来打筛子、簸箕、竹篮等用的,而迟竹主要是用来用作抬大型东西的绳索用的,关于箭竹的用途之前军文哥已经给大家讲解了,当然箭竹用作战争中的攻击武器的功能已经完全消失了,那么它现在的用途就只剩下将它的叶子供给给熊猫吃,但我们这里又没有熊猫,那它的用途就只有起到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作用!”

    田理麦讲到这里停顿了下来,他一停顿,没想到顾菲菲就拍起了巴掌,并说道:“田兄弟,你有这方面的天赋,你第一次讲解,能有这样的水平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好!你接着讲!”

    “等等,菲菲,我来给麦弟说一下,麦弟,你的讲解,刚才菲菲说了,你第一次讲解到这个程度,的确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下……”刘军文说道。

第一一七章 回到上四台(一)

    刘军文看了一眼顾菲菲,见顾菲菲脸色依旧,刘军文才接着说道:“麦弟,第一个问题是对于我们山里人已经司空见惯的家庭用具的称呼要准确一些,尽量要让山外的人能够你听懂,象你刚才讲荆竹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打筛子’,这‘打筛子’就不够准确,”刘军文转头问顾菲菲:“菲菲,你知道这‘打筛子’是什么意思吗?”

    顾菲菲摇了摇头,表示不懂。

    刘军文笑了笑,他没有责怪顾菲菲没有指出田理麦存在的问题,而是继续对田理麦说道:“你菲菲姐都没有听懂,很显然换了其他的山外人,他们也是听不懂的,假如你把‘打筛子’说成是‘编织筛子’,或者更进一步说成是‘编织米筛’,恐怕就都能听懂了!第二个问题是,讲解不仅要用普通话,更要使用精准的语言表述,如‘黄缸’一词,这是地方方言,就要用装粮食的木缸来称谓表述,人家才会听得懂!当然,有时候为了调动游客的参与情绪,故意使用一些方言,让游客积极参与提问,那又另当别论了!”

    刘军文说完了,田理麦点了点头说道:“军文哥,这平常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好象没有问题,但要对着人这样现场讲解,有些词汇真的一时还难以组织起来,心里一慌就把用习惯了的方言给讲出来了!”

    “不要紧的,麦弟,你这是第一次讲解,如果你讲解的次数多了,就熟能生巧了,来,别怕,再给我们讲解一下水竹林!”刘军文说道。

    于是,田理麦看了看杨婷婷、罗思思、孙军莉后又开始了讲解:“这水竹的生长特性是喜欢生长在小沟边、小河边或者是沼泽地等比较湿润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水竹名字就带得有一个‘水’字,说明它的性就是比较好‘水’的,那么,它有那么用途呢?它最直接的用途就是在春季它的春笋长出来后,人们将这些春笋搬回家,将后炒肉吃,这水竹笋炒肉那可是一道最鲜美的时令菜;它的第二个用途,就是能够用作钓鱼杆,握着水竹自制的钓魚杆垂钓于河沿之上。可以说,在以往,山里人如果要钓鱼的话,也就是用这种水竹做钓鱼杆,没有其它的可以替代它;它的第三个用途是,我们这里的农民用它来做挑牛粪到田间的高撮箕的系子,这种撮箕的系子制作办法就是将水竹砍回家后,一破两开,把要纽回头的地方用火烤一下之后直接就纽在撮箕上;它的第四个用途是人们把它们砍回家之后,用作支架的支撑小柱子来用,如葡萄小时候的上架牵引,还有就是四季豆、黄瓜等藤状菜的支架支撑作用,我们这里的土话把这种水竹做的支架叫做‘站站’,也就是一直站立着的意思!”

    田理麦讲完了,刘军文笑着对顾菲菲说道:“菲菲,你看麦弟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天赋,虽然他的讲解还不简炼,有的讲解还词不达意,但他对我说的那两个问题已经在开始注意了,如果麦弟要是读一个旅游方面的专业的话,他今后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外语水平好的话,别说中级导游,就是高级导游也是有可能!”

    “军文哥,俵弟现在他还是一个初中生,他还要上高中,上大学呢,对于就业现在还谈不上!”杨婷婷在旁边插话道。

    “我知道,婷婷妹,我并没有说现在就让他去就业,也就是见他在这个方面很优秀,就随口说一说!”刘军文说道。

    接着,田理麦又带着一行去了苦竹林、斑竹林、毛竹林等各类竹林里,竹林看完后,一行人直接向上四台而去。

    由于在百家竹林耽误了时间,当田理麦带着刘军文、顾菲菲、杨婷婷、罗思思、孙军莉到上四台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一点多了。

    由于父亲田禾壮和母亲杨梅珍在医院陪伴妹妹田理玉,田理麦直接就把一行人带到了大伯田木壮家!

    爷爷、奶奶、大伯田木壮和大伯娘见田理麦带来了客人,客人还在院坝边,就都出来迎接来了!

    田理麦见了爷爷、奶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还是妹妹田理玉摔伤的那个夜晚离开之后,就一直在医院陪伴妹妹田理玉,没有回到上四台来,这其间又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也许爷爷和奶奶都不知道,这当然也包括田理麦考上州里第一中学的事!

    田理麦眼里噙着欲掉的眼泪,快步向爷爷、奶奶走过去,爷爷、奶奶见了,赶紧一把抱住田理麦,爷爷说道:“孙娃,快些莫哭,你看,你带来得有那么多的稀客,快请他们到屋坐,外面太阳大得很,也还肯定没有吃少午,快去,孙娃,让奶奶和大伯娘给你们弄午吃!”

    田理麦实在是想抱着爷爷、奶奶哭一场,把心里的那份道不清说不明的委屈哭出来,小时候,做了错事挨父亲田禾壮或母亲杨梅珍打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逃到爷爷、奶奶处躲起来,爷爷、奶奶在孙娃的印象中就是躲避父亲、母亲责罚挨打的保护伞!

    田理麦听了爷爷的话,强忍住要流出来的泪水,又悄悄地在爷爷的衣服上擦试了一下,然后此随爷爷、奶奶进到了堂屋里,因为就在田理麦和爷爷、奶奶亲近的时候,大伯和大伯娘已经将刘军文、顾菲菲、杨婷婷、罗思思,包括孙军莉都让进了堂屋里,本来孙军莉是要上前去与她屿外公外婆打招呼的,但也被田理麦的大伯娘也就是孙军莉的大舅娘拉进了堂屋里。

    田理麦到了堂屋里,还没有坐下就把顾菲菲、罗思思介绍给了爷爷、奶奶和大伯、大伯娘,刘军文、杨婷婷、孙军莉就不用介绍了,刘军文虽然已经有好几年没在家了,但都还是认识的,论辈份,刘军文给爷爷、奶奶同田理麦一样的称呼,也可以加一个“俵”字,也可以不加!

    刘军文亲热地叫爷爷、奶奶,跟大伯田木壮和大伯娘叫“俵叔、俵婶娘”,因为刘军文的父母比大伯和大伯娘的年龄都大,这是以往就依起了的!

    顾菲菲也跟着刘军文称爷爷、奶奶,但对大伯田禾壮和大伯娘则简单地称呼为“大伯、大娘”!

    罗思思看着田理麦,那意思是“我该怎么称呼?”,田理麦笑了笑轻声说道:“我们是同学,跟着我一样叫!”

    罗思思好象突然反应过来一样,轻声说道:“也是,我们是结拜兄妹,我还是你妈的干女儿!”

    罗思思也亲热地叫爷爷、奶奶和大伯、大伯娘,爷爷、奶奶听田理麦介绍说罗思思是田理麦的同学,就不由得多看了两眼,而此时听罗思思如此亲热地叫“爷爷、奶奶”,脸上更是笑得象两朵即将枯萎的老花一样,要知道,罗思思的模样儿、脸蛋儿、身段儿都让两个老人千百个地满意!

    大伯田木壮认识罗思思,在火龙坪医院时,大伯田木壮就对罗思思印象绝佳,大伯娘听罗思思叫她“大伯娘”,大伯娘的嘴巴笑起有一尺宽!

    杨婷婷和孙军莉对于爷爷、奶奶和大伯田禾壮、大伯娘的称呼就不用说了,当孙军莉叫“外公、外婆”,奶奶对孙军莉说道:“今年这个暑假让你和婷婷都跟着遭罪,没有时间好好玩,真是没办法呀!”

    还没容孙军莉说话,杨婷婷接过话说道:“亲婆,我和军莉妹妹也帮不上大忙,也就只是陪陪理玉妹妹而已,也是在玩!”

    “哎呀,这细娃呀,就是要多读点书,多读了书的会想,说出来的话都不一样!”奶奶说道。

    此时,伯娘从厨房屋里端出来一盆洗脸热水说道:“来,这大热天的,都轮流着洗洗!”

    “俵婶娘,我们不需要热水,就冷水洗一下就行!”刘军文说道。

    “侄子,走热了,冷水洗了不下凉,还是热水洗洗舒服些!”大伯娘答道。

    首先洗脸的是顾菲菲,见洗脸毛巾是新的,便说道:“大娘,我们自己带的有,用不着给我们新毛巾!”

    大伯娘笑着说道:“你这姑娘,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勤俭持家的,我这毛巾不是专门给你们的,姑娘,我们先前那毛巾不行了,也该换了!”

    大伯娘边说着话又边去了厨房里,不会儿,提着一个玻璃罐泡好的一罐茶水来放在桌上对田理麦说道:“田理麦,都走渴了,给他们一人倒一杯!”

    大伯娘说完就返身去厨房做饭去了!

    此时,奶奶还在堂屋里,爷爷见了说道:“老右客,快去帮忙做饭,客人们饿了!”

    奶奶去了厨房里。

    田理麦将每个人倒上一杯茶叶水后,便又充当起给每位舀洗脸水的角色,只要有人洗完了脸,田理麦就去厨房里给打洗脸水出来接着让人洗,直到都洗完了,田理麦才在最后洗!

    田理麦刚洗完脸,还没有喝茶水,就又被大伯娘叫进厨房里去了!

第一一八章 回到上四台(二)

    田理麦走进灶房屋问道:“大伯娘,有什么事?”

    “田理麦,你离开医院几天了,你妹妹田理玉和你二伯家的田幺妹好些没?你妈这些天的身体怎么样?你爷爷、奶奶和我上次去看了一次之后,你爷爷、奶奶总是在念叨!”大伯娘说道。

    田理麦正要回答大伯娘的话,大伯田木壮走进了屋,脚刚刚跨进门坎就说道:“田理麦,你妹妹田理玉……”

    大伯田禾壮的话刚刚出口,大伯娘就打断着说道:“刚才我已经问了,让田理麦跟你说!”

    奶奶此时也已经放下了手里忙着的话计,听田理麦说话,田理麦见了立即说道:“妹妹的伤势正在恢复,精神比以往好多了,特别是婷婷姐和军莉妹妹去陪伴之后,妹妹高兴得多了,话也比以往多了些;妈的咳嗽病虽然是老毛病,经过治疗有了明显好转;田幺妹就更好了,到上学的时候,田幺妹肯定能够出院去按时上学!”

    “孙娃,你爸爸说这几天他要回来,他身体还好吗?”奶奶问道。

    “奶奶,爸他还好,你莫担心他,怎么爸还没回来?我离开医院的时候他也说他要回来的,可能是我和婷婷姐、军莉妹妹一走,爸不放心,他又在医院多陪妹妹两天!”田理麦说道。

    “唉,这一家子,人人平安该多好啊!出了你妹妹和幺妹的事后,一家人都没得安身!”奶奶又接着忙起活计。

    此时,俵妹妹孙军莉也走进了灶房屋,奶奶见了,立即问道:“外孙女,你妈这段在忙么子?”

    “外婆,自放学后我就只回了一趟家,后就一直在陪妹妹田理玉,妈前段去了好几趟医院看望两个妹妹,外婆,我妈在忙么子,自从她当选上村民委员会副主任之后,简单成了一个大忙人,家里的么子事都顾不上,外婆,我妈她具体忙些么子我也不晓得!”孙军莉说道。

    田理麦看样子,大伯娘还有什么话想问的样子,但见孙军莉进来,就打住了,田理麦想,大伯娘有么子话当着孙军莉不便问,那肯定是关于罗思思的话了!

    这时,爷爷也走了进来,爷爷还没开口说话,奶奶便说道:“你们都进灶房屋里了,堂屋里的客哪个陪?田木壮,你爹也肯定是想问问两个女孙娃的事,你快去陪陪那些客人!”

    大伯田木壮随即去了堂屋!

    大伯一走,田理麦立即将先前跟奶奶和大伯田木壮、大伯娘说的话,跟爷爷又说了一遍。

    爷爷听了,叹息着说道:“唉,火龙坪离上四台太远了,去一趟要走两天,你奶奶上次去看了后,本来还想去看一看的,年纪大了中途歇在别家真是不便,不然去看了几次了!”

    “爷爷,妹妹和幺妹已经好多了,你们那么大岁数了,要走那么远的路,算了,她们好起来了,就会回家来,看也还是那样!”田理麦说道。

    爷爷也是专门来问问田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