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色大导演-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祥接着说道:“其实特别的简单,那就是日本现在的经济问题,不能简简单单的就把责任给安培,虽然这个家伙的三支箭确实没什么用,反而让日本更惨了,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日本的经济,其实在之前几十年里,就已经是如一潭死水一般了,安培根本就不算什么,就说之前,那是几乎所有的刺激经济的手段,都用过了,结果就是全都没用。”
哎,这个好,说到这里,那雷杨笑了,反正只要是说小日本的不好,那自干五当然就高兴了。
吴祥说的都是实话,而且他还举了个例子,“就说一条,日本也像我们中国这样,非常的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他们真的是把钱往这个地方投。一般来说,就这招那就已经在全世界都用过了,基本上是个国家都好使,都能刺激一下经济。但是,就日本,那就奇了怪了,愣是没用!就日本的基础设施修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就说高速公路,日本人自己都说,有不少的高速公路。也许只有熊在那上面走。”
“哈哈哈……”雷杨这个笑啊,吴老师这个笑话说的很形象。
“所以。你们说,为啥安培干的那些个事儿。根本就没用,而且还更惨,可日本老百姓就选他呢?”吴祥这是自问自答,“因为很简单,反正都一样,谁上台也就那么回事,安培继续干着,兴许还能少折腾一点儿。”
“哈哈哈……”雷杨是很过瘾的。
“我说祥子,你是不是觉得最近日本的话题挺多呀。我老婆都说了,准备去日本买个马桶盖什么呢。”冯晓刚这是闻出了点儿味儿来。
“也不是,就是日本的这个例子,它就能说明,守旧跟革新的关系。”吴祥解释了一下。
“那你的意思是,小鬼子不创新?他们就是守旧的?”冯晓刚揣测了一下。
“也不能这么说,小日本在某些个方面,还是能创新的,有新的东西。但是这些个东西跟我说的并不矛盾。就说日本的创新是怎么个创新呢?全都是一些个特别小的地方,或者说是精益求精,也就是在本来的基础上,做的更好。这是日货的特征对不对?但是它们的这个特征。实际上是可以放大到日本的社会的,整个社会都是可以看的出来的,就跟日货一样。但是我之前说了,那就是。革新,创新。这个些个东西,本身的一个特性,那就是新的不一定是好的,不一定会成功,可是我们看日本的东西呢?日本的创新呢?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顺着成功的路走,比如日货,那都是本来这个东西就挺好,而日本人把这个东西做的更好了,就这样,这是他们的创新,可是不好的呢?”
吴祥的话有些绕,似乎理解起来很费劲,但是吴祥接下来就把谜底给说了。
“其实特别的简单,那就是日本现在之所以经济停滞,那就是因为,他们只是想创造‘好的’,而不想创造‘不好的’,他们所做的一切的东西,生产,消费,以及经济政策,立法,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要得到好的结果,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日本人拒绝‘不好的’东西,他们的做法是屏蔽掉出现‘不好的’可能性!说简单点儿,他们舍弃掉了创新中的一个必要的构成部分,那就是失败!”
舍弃掉了失败,但是,等等,这好像……
吴祥没有停,他接着说道:“是,他们是想舍弃失败,可殊不知,正是因为这样的舍弃,自己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正确的事儿,可最后得到的结果,那就是经济停滞,也就是完全的失败!”
这个理论的推导过程真的是太绕了,可是这个结果,那真的是很有意思。
正因为要避免一切失败的可能性,结果最后得到的却正是失败本身……吴祥说的就应该是这个吧?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做就会必然‘失败’呢?
“为啥呀?”对,雷杨提出了这个问题。
“因为日本人就是在守旧,在日本有一整套的制度让大公司不死呀。我们现在看日本,有一些个大公司,比如丰田这样的,效率就很高,但是在7国集团里,日本的国家整体效率是最后一位!在全世界是第二十位!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好像日本人在兢兢业业的加班,可事实上,就全国都是懒汉的意大利的效率都比日本高!这说明什么?那不正说明,日本有一大批的公司,其实根本就没有效率,根本就是拖累日本社会吗?但是!日本就是不让这些个公司死掉!”
“那吴老师,你有办法让日本经济有点儿起色吗?哪怕是一点儿?”雷杨这个时候反而是很好奇了,因为吴祥说的这么厉害,没准他有办法呢。
“我也没辙,谁都没辙,全世界都没辙,因为你无法让一群拒绝失败的人获得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至理名言。”
哈哈哈……说的挺有意思,可是。
“那我听你的意思,还是‘革新’好啊,你不是说‘守旧’也没错吗?”
冯晓刚抓住了吴祥的话柄呀……(未完待续……)
PS:感谢龙浩古风的月票,感谢(守望黎明)的评价,非常的感谢!
那啥,有个很有意思的消息,那就是小日本这回也要考虑加入亚投行了,哈哈哈哈……这家伙之前还发誓说不加来着,结果这回还考虑,而且啊,这家伙还说,要满足什么条件……
黑车只想说,贱人就是矫情啊!
好了,不多说了,黑车多谢大家了!
第七百四十三章 富人移民了可怎么办?
第七百四十三章富人移民了可怎么办?
“是没错呀!”吴祥非常自然的回了冯晓刚一句。
可这不矛盾吗?这跟你吴祥说的完全矛盾了好不好?
“冯哥,守旧是什么,你应该知道吧?你喜欢古玩,经常逛潘家园,对不对?”
面对吴祥的问题,冯晓刚非常的坦然,“对呀,我还带你去过呢,你说你不喜欢。古玩什么的,那应该是看那个东西的历史,那里面有门道啊。”
“对,那里面有门道,值得研究研究。”吴祥顺着冯晓刚的话就说了开来,“这个门道就是好的东西,就是成功经验。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林徽因和梁思成,他们不就是在研究这些个东西吗?那保护古建筑,不就是希望从古建筑里挖掘出以前的成功经验,然后用在未来的建设中吗?所以,守旧并没有错,是对的。”
“你,你……”冯晓刚品着吴祥的话,想反驳,却有不好下手。
“我明白你的意思。”吴祥笑着说了一句,“冯哥,咱们再好好的看一下,守旧跟革新,我就问你一句,既然旧的是好的,是有成功经验的,那么旧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呢?是怎么出来的呢?”
“哎呦!”就这一句话,冯晓刚就明白了!
明白了?是呀,明白了。
多简单呢,这都说了这么多了,那旧的东西,就比如说古玩,既然流传至今。那就说明这是个成功的东西,那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成功的创新!
对呀。‘旧’的东西那以前都是‘新’的呀,这是肯定的呀。可既然旧的东西能流传至今,就比如古玩,那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是一个,或者只有几个,可是在当年这些个古玩诞生的时候,他们是多少个呢?
所以,现在留下的,那就必然有其理由,为什么就他留下了呢?这值得我们研究。
“可是。当这些个旧的东西,已经碍事了,已经是阻止我们创新了,那难道我们就没有这个勇气,把旧的给砸碎吗?”
吴祥所说的这个‘旧’的东西碍事儿,其实在之前他的举例中已经是说的很清楚了,就比如那京城的老牌坊,林徽因护着的那个,就比如日本人。当然了,他们是个反例。
“我明白了!”这个时候,雷杨同学大叫了一声,生怕别人不知道他顿悟了一般。“那这么看来,我们国家以前什么破四旧啊,砸孔庙啊。那些个事儿都是对的!”
这个……联想的有些跳,但你还别说。这个联想不是不沾边的。
“也对,也是这个意思。”吴祥首先看定了一下当年的这些个运动。但是吧,“做的有些过了,好多的地方都是砸碎了不少的文物,有很多还是很有价值的,其实那些个东西可以不砸,不烧,不破坏,对不对?但当时的人嘛,我估计是很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破四旧,他们只是有那么个热情。而实际上,我们心中的‘守旧’,这才是最难砸碎的东西。”
吴祥的这个话,是给他自己说的,因为之前他也有过这样的观念,他也觉得,就这么的‘守’下去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也确实,真的没什么不好的,但结果恐怕就是放弃了很多新的机会。
其实人嘛,大部分都是如此的,就说日本那边,其实就有这个心态,他们就是觉得自己现在的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那就别瞎折腾了呗,而且本身日本人就没什么创造力,以前学我们中国,后来学西方,现在学美国。人就容易这样,但还是咱们老祖宗有先见之明。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话一点儿不假。
“我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破四旧什么的是对的,而你对于《智取威虎山》的一些个创新也是好的。可是,我就想知道,你就不怕失败吗?”冯晓刚把三个人的聊天又拉回到了原来的话题上。
“害怕。”吴祥很诚实,他之前真的就是纠结这个问题来着。
“那你干吗还非要那么干?要是不成功呢?”也就是变成了不好的事儿了呢?
吴祥笑着回了一句,“很简单,要是不成功,那我就是别人成功之前的参照物,他们至少不会犯我的错误。而实际上,其实历史上更多的创新者,他们的下场往往都不是很好的。”
“快说说,嘿嘿嘿……”雷杨这现在已经完全是听故事的心态了。
“就比如麦哲伦,这个家伙的环球旅行不就是没有走完,就被当地土著给打死了嘛。还有哥伦布,发现北美大陆的这位,最后他死的也是相当的不体面,而且他本身还就是一个道德不太好的家伙。总之,就这些个人,最后的结果都不是太好,这么说吧,创新的人里面,那有很多,最后都是失败的,失败的人比成功的人,多多的多。”吴祥这全是大实话。
“那你还这么干?”冯晓刚立马就来了一句。
对呀,这创新如此的危险,你吴祥呀,大导演呀,大老板呀,搞这些个东西干吗?
没错,吴祥还真的纠结过,至不过,现在他已经是完全想通了,“有两个方面促使我这么干,第一个,那就是现在的创新,没那么大的风险,最多就是我赔点儿钱,至多是我倾家荡产,可我不还会导戏嘛,我还有一技之长呀。”
“嗬嗬嗬……”这话说的太实在了,雷杨笑的狠了,可这是吴老师呀,不能太过分了。
“说白了,现在我至少不用死呀,比那些个先贤们要安全的多呀。”就是这个道理,吴祥合计明白了,可是还有呢?
“第二点。那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是小日本鬼子。他们没这个胆子创新,可我们有呀!我如果不创新。我这公司也不见得就能一直辉煌下去,那未来一定会有人把我也给干掉的,对不对?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但其实,这是一个趋势,一个优胜劣汰,一个社会前进发展的趋势,任何人也阻挡不了!我当然也不成。”
这话说的就太有力量了,发展那是必然趋势。你不往前走,没关系,别人会争着超过你。
“不我说,你怎么就这么的肯定,我们就跟日本不一样呢?啊,那个,我的意思是,我们有没有可能走日本人的老路呢?”
你还别说,冯晓刚的这个问题。还真的是很赶劲儿。
“我非常的肯定!”可没想到吴祥回答的特别的快,“因为特别的简单,我们这个国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没钱人。他们那可都是创新成本非常低的。反正他们本身就没钱,那自然就没什么负担了,能闯出来自然好。闯不出来也不比现在差,对不对?”
没错。就是这么个道理,有的时候。人多那也是优势,咱们这……
“我知道了!哈哈哈,先富带后富!”雷杨这个时候却突然的插了一句进来。
哎对,这个地方好像体现了邓公当年说过的话,可是,这个事儿吧,那是不是就有……
“哎呦,这个先富带后富是想法不错,可是就我所知道的,好多的富豪,有钱人那都准备要走呢,要移民。”
很显然,冯晓刚那是见多识广的,而且他所能接触到的人,那跟雷杨能接触到的,完全不一样,这么看来,咱们中国的富翁们是真的如国外的媒体所说,在逃离中国了?
“这个事儿吧……”吴祥这难道是又有高见,“首先啊,我是肯定不会移民的。”
“嗨!”不光冯晓刚啊,就雷杨都跟着来了一句。
“嘿嘿……”吴祥这个笑啊,他的话可还没完呢,“其次吧,其实就算是那些个有钱人走了,可是他们真的能带走财富吗?”
这个论调好像算是常见的吧,也就是说,富豪们虽然走了,可是那工厂还不得留下?
而且啊,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我国的外资来源。
其实,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外资,是出去了的富豪们,回过头来投资的中国大陆。
道理就不多说了,反正中国的投资环境,其实比国外要好很多,这是连老美都承认的,当然了,他们的媒体那是不会这么说的,必然要黑上两句,可是吴祥的话还没有完呢。
“第三啊,我们合计一下,富豪们为啥要移民?”
这是个问题,冯晓刚跟雷杨会怎么回答呢?
“国外好呗,有钱的大多去加拿大,那边的空气质量呀,风景啊,环保什么的确实好。”
“财富来的不干净!”
你看,自干五的回答就要犀利的多呀。
“咱们先不说这些个东西,就说为啥别的国家的富豪移民就没那么多呢?我给你们举个例子,法国那边也有个富豪移民,那就是路易威登品牌的所有者,他移民了,为啥呢?因为法国征税呀,征了一个富人税,这个富人税太高了,你赚100块就要给法国政府75块,那谁受得了呀。那么,现在你们想明白了吗?”
想明白了?明白什么?
冯晓刚跟雷杨都看着吴祥,那意思就是,你小子快说答案吧。
“多简单呢?我们中国这边既然有那么多的富豪移民,那不正是说明,中国这边不适合富豪生存吗?说白了,那不正好是在帮我们等吊丝对抗高帅富吗?而既然我们的这个环境,又能产生那么多的富豪,那不正好说明,我们这个社会里,有许多的机会,让吊丝逆袭吗?而这也正好说明,我们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吗?”
吴祥这番话一说完,雷杨那不用说了,就连冯晓刚都不得不感慨一句。
“就这么个事儿,你小子都能联系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上去,我真的是服了……”(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支持,黑车拜谢!
那啥,加州子自来水管子流出的是黑水,结果相关公司说,完全可以饮用,哎~
好吧,黑车不多说了,黑车感谢大家,多谢了!
第七百四十四章 我们中国为什么有希望?
“吴老师,你说的太好了!”雷杨那是越听越兴奋,不过嘛,“可是我还是觉得,那些个富豪们去了美国,那还是让美国赚了好多呀!”
没错,确实如此,尽管吴祥说的是这么的合理,可事实那就是富豪们真的要是投资移民了,那至少这笔花费都是不少的对不对?那一定是对美国有一定的贡献的嘛,这个事儿,听上去确实有点儿让人气馁的感觉。
是呀,这个行为完全就可以看成是,钱,人家赚了,然后这帮人没有回馈社会,反而是去美国了,钱花在人家美利坚了,谁听着都泄气不是?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美国真的赚了很多吗?”吴祥这话问的似乎有些奇怪。
“那,那……”雷杨很想说一句,那还少吗?
美国那边接受的投资移民,那基本上保底就在500万RMB,以前加拿大那边便宜点儿,有个20万加元的项目,而且这20万加元慢慢还会返回来,但后来因为去的人太多了,结果这个项目停了,好多的人都损失了钱。
那这么看来,别的不说,那些个美国政府要求的多少多少个岗位,要雇佣多少人都不看,就这500万那就是中一次双色球呀!
“这笔帐吧,得这么算。”吴祥微微一笑,然后说道:“别的先不说,我们不去抠什么数据,就说道理。有钱人,富豪,他们就好像大萝卜。是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长出来的。”
“哈哈哈……”那雷杨和冯晓刚都笑的大跌,因为这三个人里。好像吴祥是最富豪的。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吴祥接着讲道理:“这萝卜想种出来。那就得有农民伯伯吧,得有人工。然后得施肥吧?得浇水吧?那就算是最后萝卜不想在咱们这个土不拉几的地方带着了,人家要去个高大上的地方,大酒店待着,那也得有人运过去吧?那你们看,这些个东西都是什么?就从经济学上来看,这都是价值呀!这都是劳动价值!”
“……”吴祥说的这个话,那两个人眼睛都放光了。
“这些个价值的体现,不是一个萝卜的事儿。这个萝卜本身就不能完全涵盖这些个东西。再说到富豪身上,也一样!他们的成长,这个过程,本身就创造了大量的价值,这个价值不是他们一个人或者一家子能享受到的,是被更多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能波及到全社会的。而这个价值,那是绝对带不走的,对不对?因为这些个东西。我们已经得到了,这不比那什么500万,比什么美国得到的多的多吗?”
“可是……”这个时候,雷杨还要说。不过,吴祥失意他还没有说完呢。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说。那些个富豪去了美国之后,他们不是也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吗?就这个问题。之前都已经说过了。你回忆一下,日本的事儿。他们为啥就停滞了呢?”
吴祥的这个话一出来,雷杨和冯晓刚都恍然大悟了!
对呀,已经说过了,那就是有钱的,生活已经是非常好的人了,他们很难创新,就好像现在的日本。日本那边不就是这样吗?他们总说自己素质高,总是说自己经济好,是,那个社会看上去确实大家日子不错,人均的收入很高,可是他们的经济就是停滞呀。
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创新能力吗?而且还是不敢创新,害怕失败嘛,而富豪们,大多也是如此的。
甚至可以说是必然如此的,为啥?
富豪们,有钱人,去了美国是去干啥去了?
享受去了嘛,对不对?那还创个屁的新呢?
好日子过惯了,那还能如一无所有的时候有冲劲儿?纯扯淡嘛,对不对?
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大量的富豪,有钱人,是他们去国外之后感觉很风光,什么豪宅,名车,可很多都是过不了几年,那就完犊子了。就这么说吧,以富豪身份出去的,后来混的比国内都好的,那是非常非常少的。
更多的人,就是聪明点儿的,那都回来投资,所以这才造成了我们中国很多的外资,其实都是海外华人的投资,原因就是这个。
那这么说,出去就一定混的不行?
当然也不是,那很多出去的人,也有不少混的非常的好呀,只不过,这类的成功例子,大多都是以一个吊丝的身份出去的。
哎对,所以才有那句话嘛,‘你在国内要是不行,那出去了也一样不行。你要在国外行,那在国内也未必就不行。’
有点儿绕嘴,那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那我们再反过来看,那就是原来的富豪走了,可是我们中国一定会产生更多的富豪。
这是个什么道理呢?
太简单了嘛,因为富豪走了,他的位置就腾出来了,而剩下的一堆吊丝,那还不拼着往前奔?争着成为新的富豪吗?
所以,关键不在于富豪这个萝卜,而在于产生这个萝卜的地!
“……就这个地吧,我这么跟你们说,一方面是我中华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另一方面,那就是我们中华人民!”
吴祥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整个人的气势都非常的特别,甚至于,雷杨都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起来。
“我们为什么要害怕呢?为什么要害怕这些个富豪们移民呢?根本就不需要嘛!当然了,很多人在听到这样的信息之后,他们的表现大多都是。咱们的这个社会,富豪都想走了,人家都去别的国家过日子了,那咱们这帮吊丝还能活吗?可实际上又如何呢?抱怨有用吗?没用的嘛,要我说。那些个抱怨的人,莫不如就立上一个志愿。那就是为了移民而努力!”
“啊?”可没想到,吴祥竟然手了这样的一个目标。雷杨和冯晓刚都吓了一跳。
就这个说法,那网上太多了,很多的人不还喜欢玩嘛,就是什么,我去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体验水深火热了,然后下面就是一堆人回复,带上我,我也去……哎对,就这类的。可现在吴祥竟然也这么说了,那这个……
“这么说吧,如果他们真的不再抱怨,不再打嘴炮,而是付诸于行动。不是要移民吗?那你既然没投好胎,生在了中国,那就努力赚钱好了,等赚够钱了,就可以移民了。对不对?而在这个过程中嘛……”
“我明白了!哈哈哈,那这个过程中就是会产生价值,就会让别人也得到利益!”雷杨现在真的是明白了很多。
“对!只要是这个过程是合法的,而且不是中彩票的那种。那就可以。所以,那些个什么,移民论啊。什么都走了中国经济就崩溃了,其实完全大可不必。要我说。如果真的信这个,那就努力好了。对不对?不过嘛,反正我是不会走的,我也知道很多的人,他们也不想走,虽然这些个人,也许嘴巴上说的是国外如何的好,如何的棒,但是我知道他们不会走,就算是真走了,那以后一定也是会投资我们中国的。”
这么有信心?这太扯淡了吧?
“祥子,你就忽悠我吧。”冯晓刚听明白了,这不就是针对自己刚才说的嘛,对不对?
不过,吴祥这还真的不是针对的他,只听吴祥说道:“我知道冯哥没说假话,我也听过很多这样的说法,还是那帮有钱人自己说的。但是,听是听啊,咱们是不是还得看他们的行动呢?”
“行动?”冯晓刚糊涂了。
“对,就是行动!就这么说吧,那些个嘴上说要移民的,而且他们还在不断的说,现在的中国如何如何不好,这个商业环境如何如何的差劲儿,这个那个的,但是,我告诉你冯哥,他们的行动是不断的投资,没有停下来!”
“啊?”
“哈哈哈……”
冯晓刚跟雷杨的反应虽然有些不同,可是这个事儿还真的是够搞笑的。
吴祥的这个数据,那是非常可信的,因为他现在就是互联网公司的大佬,还掌握着许多的投资,所以,这类的投资动作,那他必须要非常的关心,而且还必须要准确。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特别的简单,那就是我们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到头。就任何一个懂点儿经济的人,都能看的出来,中国还有很大很大的空间,我们的城镇化才刚刚开始,我们未来还要有超过三亿以上的农民变成城市人,我们的西部开发才刚刚起步!”
没错,这就是原因,这就是根本原因,因为这样的环境就是在告诉所有的人,这里是一个绝佳的投资地!
“那一定能成吗?”冯晓刚马上又非常自然的问出了这么一句,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合理的逻辑问题。
“呵呵呵……”可是吴祥笑了,“没人保证一定会成,我们之前说过了,创新不可能是完全成功的,想成功那就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而我们的未来也是如此。没有人保证我们一定成功,但是,这恰恰是让我最引以为傲的成功资本!”
这话说的太绕了,但是。
“我明白了!”冯晓刚跟雷杨都说了这么一句话,而此时他们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因为之前已经说过了,他们俩个已经能听懂了。
那吴祥这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希望!(未完待续……)
PS:感谢Saizhou,伊耆止殇,随风飘流の壹叶小舟,感谢你们的月票,非常的感谢!
那啥,今天有人说三锅家考试作弊的事情了,其实,这都是小意思,三锅家一直在开挂,这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个表现而已。这最近的新闻是,三锅家又有列车出轨了,死伤不少呀!
毕竟是逝者,黑车还是要表示同情的,但是,恐怕有人不知道,三锅家每天在铁路上就要死去40多人,这是一个平均数,开挂也是有代价的。
就这样的铁路,他们还在用呢,什么维护,什么管控,都是……哎~
黑车真的要来一次,定体问,我陷思了……
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那啥,黑车再恬不知耻的求一下订阅,真心的求各位了,订阅一下吧,多谢!
第七百四十五章 纵观历史,只有吊丝才能逆袭!
所谓希望,其实就是不确定,未来到底如何,也许好,也许坏,但这就是希望,只要有这个东西,那最后留下来的,总有好的,也就是我们能守下来的‘旧’。
那这个东西,还不是谁都有吗?
不一定,日本人就没有,或者说,日本的那个社会就没有。
很简单呢,因为日本社会,就是不想经历那些个坏的过程,他们不想经历失败,想要的,就是成功,因为看上去,他们已经是成功的,至少以前是这样。
说白了,那就是日本社会里的人,未来已经是确定的,那既然都已经确定了,为啥还要努力折腾呢?
日本社会是有终身雇佣制的,而且日本还有年资制度,也就是说,如果你被一个大公司给终身雇佣了,这其实就是正式员工,那么你就一辈子不愁了,一般不会丢掉这个职位,而且每一年,反正就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那么你的工资就会增长。
这么说吧,日本的公司雇员,如果是相同工龄的话,那他们的薪资就差距不大。
就这个制度,听上去很美好是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