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办公室十年-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城的海,冬天是不结冰的,海浪一**涌来,又一**散去。白色的雪地、金黄的沙滩、深蓝的大海,天地洪荒,壮阔而宁静,耳边只有风响,只有浪涌,只有银铃般的笑声。

    衣谨一扫脸上的凝重,随着于润儿欢快的呐喊,她跟在于润儿身后跑动着,脸上也变得多姿多彩。海边的风吹起了她修剪整齐的头发,发丝从脸上飘过,她雪白的双颊也被冻得白里透红,平添了一些妩媚的气息。

    于润儿喊道,“妈妈,妈妈,快看,这里有贝壳。”她摘下手套,兴高采烈地拾起地上的贝壳来。

    衣谨好象也被于润儿感染,也跟着弯腰拣了起来。文光斗拿着相机跑前跑后给她俩照像,两人欢快的表情随同这自然风光一起被留住。

    天本来还是阴的,可这会,雪突然停了下来,太阳耀眼的金光如同天幕般落下,洒在两人身上,蓝天、白云、海浪伴着偶尔飞过的海鸥,演绎着天地间的祥和与宁静。

    镜头里的衣谨很是欢快,她一改往日的恬淡,笑得是那么美丽,文光斗突然发现,自己的镜头一直在追随着衣谨,忙又把于润儿纳入当中。

    文光斗在拍着照,也在计算着时间,他的任务是按时把衣谨送到,不能耽搁,他宁肯提前一点,留出机动时间来。

    好不容易把于润儿劝上车,小孩脸上冻得通红,却兀自玩弄着手里的贝壳,“妈妈,你看这个好看,这个我要送给馨馨。”她高兴地喊道。

    衣谨看着她的样子,也很开心,“小文,谢谢你,这些天太麻烦你了,”衣谨突然对开车的文光斗说道,“记着到临阳,有什么事就过来找大姐。”她的语气很是诚肯,不象虚情假意的客套。

    文光斗有些感动,“不麻烦,您千万不要这样说,能接送大姐,我也很高兴。”他说的是实话,发自肺腑。

    衣谨也有些感动,“小文,大姐一般不夸人,你真的是个很优秀的小伙子。”

    文光斗笑道,“大姐,您过奖了。”

    坐在身旁的于润儿突然指了指窗外,“妈妈,妈妈,你看。”

    车子已经开到了海坡村里,文光斗早已注意到村委门前的秧歌队,耳朵里也听到了那热烈欢快的锣鼓声,“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村里的老少爷们听到锣鼓点也开始聚集。

    文光斗看看手表,见还有些时间,他就减慢车速,“润儿没看过龙城大秧歌?”

    于润儿高兴地喊道,“没看过!我想看。”她转头看看衣谨,衣谨也抬手看看手表,文光斗马上说,“来得及。”

    “就看一会啊。”衣谨嘱咐道。把车停下,衣谨自己却拉着于润儿兴致勃勃走下车来。

    以前对龙城人来说,没有秧歌不叫年,可是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上去了,传统的东西却慢慢消失了,现在只能过年的时候偶尔看到扭大秧歌的队伍了。

    一通锣鼓迅速吸引了海坡村的村民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文光斗眼尖,一眼就到了人群里的林成元和林静。林成元是作为村干部,代表村里来“接秧歌”的。

    文光斗看衣谨母女看得入迷,他走到林静身后右侧,拍了拍她左侧的肩膀,林静果然回头往左侧一看,却什么也没看到,她马上又回过头看了看右面,脸上马上浮现出惊喜的表情,眼如弯月,笑靥如花,两个酒窝很是明显,“你怎么过来了?”

    文光斗指了指衣谨,“陪领导过来的。”衣谨气质与穿着在一群村民中很是扎眼,大家都不住打量她。

    林静笑道,“真漂亮!那来的这么漂亮的领导?”但凡一个女人夸奖另一个女人,那被夸者肯定是超乎寻常的漂亮。

    文光斗哂道,“难道领导都是丑八怪不成?”他简单把过年这几天说了说。

    林静惊讶道,“你真行,过年也不休息!”她看看林成元把烟酒糖茶摆在从村委里搬出来的桌子上,大秧歌马上就在锣鼓点中拉开帷幕。

    乐大夫带领着小伙子组成的锣鼓队打开场子后,姑娘们组成的舞扇队翩翩起舞,箍漏匠和王大娘、货郎和翠花、老头和老婆、丑婆与傻小子、相公与小姐等各种角色也卖力表演着,时不时还与围观的村民进行互动,笑声和锣鼓声响彻了海坡村。

    锣鼓太响,林静与文光斗到了衣谨身后,两人只简单点头示意,衣谨的目光又被秧歌吸引住了。

    秧歌队的妆都化得很漂亮,女人两腮、额头上都画着鱼虾和蝴蝶,身上的戏服也光鲜亮眼。乐大夫嘴里叼着哨子一手提着拂尘,一手拿着令旗,随着鼓乐,指挥着所有演员。

    只见面若桃花的女人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精壮的汉子则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他们腾挪弹跳,伴随着雄浑厚重的鼓声,让人的心都颤了,血液都沸腾了。

    文光斗见衣谨母女看得入神,他悄悄地挤开人群,挑选了几个不同的角度,把这火辣的大秧歌连同衣谨都拍了下来。

    一场秧歌下来,于润儿对着照像回来的文光斗说,“叔叔,我能不能跟她们照张像?”

    文光斗看看林静,林静急忙跑到林成元身边,林成元也看到了人群中的文光斗,他笑着点头示意,又走到前面跟乐大夫说了几句。

    乐大夫一挥拂尘,几个女人就笑着走了过来,照完像,衣谨和于润儿又与乐大夫照了几张,于润儿的小脸上乐得开了花。

    镜头里,衣谨也笑开了怀,她笑起来更是好看,文光斗一瞬间都看呆了。

    看看时间紧张,文光斗简单跟林成元和林静道了谢,开车一路飞驰先把于润儿送回了家,然后他调转车头朝龙城市里飞奔而去,路上接到季允祥电话,得知他快到了才放下心来。

    到达龙城宾馆南楼,正碰上季允祥,季允祥抢先几步,拉开车门,衣谨笑着说道,“季书记,不晚吧?”

    季允祥笑道,“不晚,不晚,大家都刚到。”他看了看文光斗,陪着衣谨走了进去。

    文光斗拿出手机,看了看对面,打了个电话给苏玉芳。

第四章 做事让人感动15

    第四章做事让人感动15

    苏玉芳很快接听了电话,她的声音显得很正式,文光斗猜想她身旁可能有人,他就长话短说,“姐,我看宾馆院外有家照像馆,我想洗照片,很急。”

    苏玉芳声音又变得热情起来,“现在人家都在家过年,店里也没有人啊!”她那边的嘈杂的声音逐渐远去。

    文光斗有些着急,“姐,你要是有电话,联系联系看看?”照像馆租的宾馆的沿街房,他估计苏玉芳能说得上话。

    苏玉芳笑着说,“那我打个电话,可不敢保证啊。”

    放下电话,文光斗也不着急吃饭,一上午光忙着照像了,也没顾得上抽一支烟,他倚在车上点上一支烟抽了起来。想着门外的照像馆,他不禁心里暗想,以后三教九流的朋友也要多认识一些,孟尝君食客三千,有人学狗叫偷得狐裘,有人学鸡鸣骗开城门,各人都有各人的作用,说不定什么时候都能用上。

    苏玉芳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电话,她一笑,文光斗就知道事情有门儿,果然,苏玉芳说道,“人家在老丈人家喝酒呢,我好说歹说,人家才答应过来,不过价钱上比平时贵。”

    文光斗忙接过话来,“姐,这些都不是问题,电话多少,我过去接他。”

    等把店主接到店里,苏玉芳也过来了,她仍是标准的宾馆职业装,店主认识她,显得很客气。

    看店主进里面忙活,苏玉芳笑着问道,“什么照片,这么着急?”

    文光斗把上午的事情一说,又补充道,“下午人家就回临阳,走时把照片带上,留个纪念。”

    苏玉芳仔细地看看他,夸奖道,“这样的的工作效率,确实让人意想不到,这位女处长看到照片肯定会被你感动的,嗯,小伙子,适合搞接待。”最后一句,她学着领导的语气,拍了拍文光斗的肩膀。

    两人闲聊几句,苏玉芳又告辞回到南楼,里面正有团拜会,她还要进去照应着。

    程英杰吃过午饭就来到宾馆,文光斗历时五天的司机生涯正式结束,拿到照片,两人就在宾馆一楼大堂里等候衣谨散场。

    衣谨没有等到团拜会结束,就走了出来,徐炳信、季允祥等一众领导笑着送了出来,政府办行政科科长乔华东拎着一个纸兜也跟在后面。

    季允祥看到文光斗和程英杰,笑着嘱咐道,“把衣处长安全送回家。”文光斗和程英杰忙点头答应。

    衣谨与在场的领导一一握手,笑着坐上车,在众人的挥手中程英杰把车开出宾馆的大门。

    于家要给衣谨带的东西早已收拾利索,于奶奶正搂着于润儿在说话,于润儿的小姑也站在一旁。

    于奶奶看到衣谨回来,神色一暗,文光斗不忍注视老人的表情,但还是走过去,“大姨,这是今天上午于润儿照的照片。”孙女不在旁边,他是想让老人想孙女的时候常看看照片。

    于奶奶疑惑地接过来,等她抽出来一看,是于润儿和衣谨上午的照片,连忙抬起脸来忙不迭地说着谢谢。

    衣谨自然也明白他的心意,她接过文光斗递过来的另一套照片,也抽出来看了看,然后抬起头缓慢地对文光斗说道,“小文,谢谢你!”她朝文光斗伸出手来。

    文光斗习惯性地伸出两手,握住她纤细的手,“大姐,应该做的!”他也看着衣谨的眼睛,发现她的眼睛有些湿润。

    文光斗恋恋不舍地把手抽出来,和程英杰一同开始往车里搬东西。

    于老头、于奶奶、小姑把衣谨和于润儿送到门口,于奶奶拉着于润儿的手不忍撒开,但终于还是亲自把于润儿抱进车里,她趴在车窗边不停地嘱咐,“到了临阳给奶奶来电话,平常日记得给奶奶打电话,暑假再来啊!”

    于老头默默地抽着烟,他高大的身躯变得佝偻起来,小姑转过头去,不断地抹泪。衣谨默默地从另一边上车,文光斗也赶紧坐上副驾驶位,程英杰揺下车窗玻璃,转过脸问,“衣处长,开车吗?”

    衣谨咬着嘴唇点点头,她朝车窗外挥挥手,“爸、妈、小妹,回去吧,暑假我再带着于润儿回来。”

    于润儿也挥着手,汽车慢慢发动起来,于奶奶不由流下泪来,她灰黑交间的头发被风吹乱了,她不断地挥着手,挥着手,终于在汽车反光镜里再也看不到了。

    衣谨默默地看着窗外,一言不发,于润儿仿佛很懂事,拉着妈妈的手,也不吱声。

    汽车驶到南河镇政府门前时,文光斗回过头说道,“衣处长,润儿,我得下车了,”他看着衣谨,解释道,“明天上午市委办研究材料,我就不送你们了。”

    衣谨忙说,“小文,那你忙你的吧,大姐什么也不说了,到临阳一定要过来找大姐,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

    文光斗敏锐地感觉到衣谨几次感谢话语的微妙变化,他下车关门,然后朝着车里挥挥手,汽车飞快地又驶上公路。

    与衣谨短暂的交集,让他心里充满说不清的思绪,他有些自嘲,平时自己最看不起那些长吁短叹、见花落泪的人,自己今天这是怎么了?

    他走到办公室,办公室值班的人吃了一地的桔子花生瓜子皮,里面烟雾缭绕,他跟值班的同事拜过年后,走进原来是谭俊杰的现在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明天就要开会研究材料,这意味着作为党委秘书自己这个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他又要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他把明天要研究的表态发言打印出来,给张德亭也打印了一份,又打电话与他约好明天接着他后直接去市委办。

    正月初四,市委第二会议室。当张德亭与文光斗走进去时,会议室里已坐了不少人,但阵容与第一次开会一模一样,都是一个领导加一个秘书的模式。

    张德亭笑着跟众人说着过年话,文光斗一个人也不认识,他签完到后,看到林静坐在座位上正朝他笑,忙走过去。

    林静笑着小声说,“你看你们家领导,象不象是个和平友好亲善大使?”

    文光斗回过头看看张德亭,果然是满面笑容,容光焕发,他笑笑却并不接话。

    大家热热闹闹地说了一阵,俞成峰和柯文哲走了进来,靠近门口的领导忙站起来拜年,俞成峰也笑着回拜,其它人忙各就各位,等待开始。

    俞成峰坐下来,他一清嗓子,“都来齐了?好,在这里,我先给大家拜个年!”他笑着说道,“初四就把大家叫过来,让大家过年也过不清闲,实在也是没有办法,初八马上就要召开全市的表彰大会,初十队伍会召开,会议是一个接着一个。年前大家把材料发过来,秘一科逐一进行把关,从初二就开始上班了。”他的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

    “刘希和书记也看了我们呈上去的材料,提出很多意见,总起来觉得还有修改进步的空间。”他说到这里,抬起头看了看大家,文光斗心想,好了,后面这几天是过不清闲了!

    “下面,我不啰嗦了,每个部门、每个镇街依次把自己的稿子念一遍,由我和柯科长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他说得言简意赅。

    “好,开发区。”他看了看坐在靠近柯文哲的一个领导模样的人,那人马上对身旁一个年轻人说道,“你念。”

    年轻人约摸三十岁上下,他开口读了起来。文光斗看着他,头脑中马上想到梁厚道的模样,接着又想到季允祥,这初八的表态发言比拼的不是梁厚道跟季允祥,而是自己和对面这个人啊,特别是现在南河的经济发展增速超过开发区的情况下。

    年轻人念得很快,他念完后,看看俞成峰又看看他的领导,那个领导模样的人笑着说,“请俞主任多提宝贵意见。”他语气有些自负,再看张德亭,低头又琢磨起文光斗写的材料来。

    俞成峰没有说话,身旁的柯文哲却开始点评起来,“这个材料总起来感觉不错,对明年的工作概括的比较到位。”他先夸奖了一句,大家都知道前面这是虚的,实的东西都在后面,都静静地听着他后面的话,又因为开发区是第一个被点评对象,大家都很关注。

    “但是首先我感觉气势不够,总结表彰大会是为明年鼓劲的大会,表态发言就要拿出明年工作的热情来,不是陈述工作,罗列工作的汇报材料……”

    他边说文光斗边在笔记本上记录,不时抬头看看开发区的领导,这位领导也在本子上不断记着,脸色阴沉。整个会场只有柯文哲一个人的声音在回响。

    “第二,我感觉稿子过门有些长,有些罗嗦,”他扭头看看身边开发区的领导,笑着说,“迟书记,我有什么说什么,说完我们可以再讨论,不当的地方,你也多指导。”

    被称为迟书记的人也笑了笑,他回答得也很艺术,“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学习的机会。”他只说了这么一句,不看柯文哲,又低下头去。

    文光斗本以为过来只是简单地说说,却没想到作为头炮的开发区的稿子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推倒重来,他不禁看了看张德亭,张德亭也沉着脸不说话。

第四章 做事让人感动16

    柯文哲的声音又响起来,他脸上挂着笑,不断环视着大家,可是大多数人却低头研究自己的材料,并不看他。

    文光斗在笔记本上飞快记着柯文哲的话,能近距离地听到市委的笔杆子解剖一篇材料,他有些兴奋,一定要多学点东西。

    柯文哲点评得很全面,甚至连个别地方的标点错误都给指了出来,他讲完后,俞成峰面无表情,“下一个,”他看看坐在开发区下首的一个领导,“发改委。”

    发改委的年轻人看了看他的领导,清了清嗓子念了起来,他有些紧张,念得有些快,当他把稿子念完,抬起目光紧张地盯着柯文哲。

    柯文哲喝了一口水,看了看发改委的领导,笑着说道,“发改委的材料用心了,”年轻人也知道这是虚晃一枪,果然,柯文哲都没有耐心再晃一枪,马上见血,“但这个材料不符合市里定的的主基调,2004年全市工作要点你可能也看了,”他用眼神与小伙子作着交流,小伙子不由自主点点头,“市里今年的主要思路就是发展,是项目,发改委要在争取大项目上发挥职能作用,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表态发言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我觉着才能写出亮点,才能体现出发改委的特色,别的话我就不说了,这个稿子回去要重新考虑思路。”

    他笑笑,发改委的领导却笑不起来,他满脸严肃地看看小伙子,“柯科长的话你都记下了?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材料被推翻重来,他感觉脸上无光。

    俞成峰笑着说,“时间紧,点评完的镇街和部门可以先回去准备,明天这个时间在这里继续开会。”开发区的领导和发改局的领导都站了起来,走到俞成峰身旁跟他打了声招呼就走了出去。

    “好,下一个,韭园子街道。”俞成峰说道。

    张德亭看着文光斗一心记录,低声说,“别记了,先看看材料,刘希和书记对材料很重视,这次卡得很严。”刘希和是市里的副书记,是从云海市委政研室走出来的干部,对材料自然要求严格。

    韭园子街道的党委秘书挺瘦,他慢慢读着自己的材料,大家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材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情绪。

    文光斗暗想现在再看材料也于事无补,不如多学点东西,但张德亭说了,他不能顶着来。

    装在裤兜里的手机震动了几下,他掏出来一看,是林静发的短信,他抬头看看林静,又看看短信,“这个柯科长真苛刻。”他朝林静会心一笑,又看看张德亭,正碰上他的目光,他赶紧把手机收起来。

    韭园子街道念完,柯文哲照例提了不少意见,他家的领导有前面两个比照在前,倒没多少尴尬。接下来,在总结表彰会上发言的四个镇街、三个部门和农信社先后发言,柯文哲照例提出一堆意见,这还是好的,不用大改,他只说两三句的那就要推翻重来了。

    这么短的时间再起思路还要再让主要领导过目,工作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下一个,南河镇。”俞成峰看了看张德亭和文光斗,“南河镇点评完,先不要走,参加队伍会材料的点评。”南河镇今年承担了两个大会的发言材料,俞成峰才这么说。

    文光斗也看看张德亭,张德亭示意他开始,他掏出笔来,开始在稿子上改起来。

    文光斗念完,抬起头来,张德亭也顾不得改材料了,也抬起头注视着俞成峰和柯文哲。他的心跳不禁有些快,林静也关切地盯着他。

    “把队伍会的表态发言一块念了吧。”还没等柯文哲说话,俞成峰说道。队伍会全称是龙城市干部队伍建设大会,是除总结表彰会外份量最重的一个大会。

    文光斗无奈又拿起队伍会的表态发言,读了一遍。张德亭又拿起笔,在稿子上删改着。

    当文光斗把稿子放下,柯文哲与俞成峰对视一眼,文光斗的心不由提到嗓子眼。

    柯文哲笑着说,“这两个材料基本上没有问题,”他略一停顿,“这是所有材料当中,刘书记惟一表扬的两个材料。”一听这话,文光斗心中的石头轰然落地,他看看身旁的张德亭,他严肃的表情不知什么时候早换上了轻松又有些讨好的笑容。

    “还得请领导多批评指正。”张德亭把笔放在一旁,不再改材料。

    俞成峰笑着说,“刘书记就在队伍会材料上提出一点意见,比如中材料当中的第一个标题,采用硬措施抓好软环境,打造作风建设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能不能改改?包括后面两个标题的着陆地、大格局这三个词能不能改一改?”

    他的语气带着商量,全然不是柯文哲在点评材料时的惟我独尊、不容质疑的口气。

    张德亭笑着说,“我们回去再仔细斟酌一下,审稿的时候我也觉着这三个词不太妥当,回去我们就改。”他瞄了一眼文光斗。

    文光斗还沉浸在激动中,对张德亭的话也不以为意,他看着俞成峰,发现俞成峰和柯文哲也笑着看着他。

    俞成峰说道,“行,这两个材料就这样,明天发个电子稿过来就可以了,会就不用参加了,好,下一个,国土局。”

    张德亭笑着站起来,文光斗本想听听林静的材料,见状也只能站了起来,张德亭走到俞成峰身旁,客气了几句,两人一同走出第二会议室。

    张德亭变得眉飞色舞,在走廊上就表扬起文光斗来,“光斗,材料写得不错!很好!用心了!”他拍拍文光斗的肩膀,“证明当初让你干党委秘书是正确的!”

    他好象全然忘记了当初选拔党委秘书时的过节,也忘了刚才在稿子上大改特改的样子文光斗谦虚地说,“张局,这都是平常日跟您学的,我的第一个材料还是您布置给我的,没有您当师傅,写材料的门我都摸不着。”

    张德亭边下楼边笑着说,“年轻人就得多写多练,才能成一把好手、快手,以后我的材料你也得替我拿起来。”

    文光斗暗暗叫苦,这一句话给自己又增添了许多工作量,但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这是领导给我锻炼机会,正好跟您多学学。”这句话一半真一半假,张德亭看看他,笑着往外走。

    初四市委这边除了值班的同志加上秘一科、机要科,没有其它人来上班,楼里面静悄悄的,但在文光斗心目中却是威严而肃穆。

    张德亭坐上文光斗的面包车,“车收拾得挺干净,”他话题又一转,“上班后找点油票单子,我给你报了,大过年的,不能让你出车、出人、又出油。”

    文光斗倒不在乎这点油钱,93号汽油每升三块四毛六,对他来说并不算事,“不用麻烦了,张局。”他变得更加谦卑。

    张德亭眉毛一挑,“我说话也不听了?你还想起义造反?”他笑着开起了玩笑,今天他感觉很出彩,很有面子,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苏玉芳打电话来,说是给联系了房东,房东本想过完年再签合同,文光斗虽然着急,但也不想让房东看出来,再把价钱加上去,只好静等年后,但他算计着,加上工作,只能晚上忙活这个城里的新店了。

    中午的时候,程英杰从临阳回来,给文光斗捎回了一些海南的土特产,说是衣谨让捎给他的。

    文光斗看着这些特产,心里有些纳闷,大过年怎么会有海南的东西?亲戚?朋友?还是……他不再动脑筋,给衣谨去了个电话表示感谢,衣谨的声音仍是那么好听,又邀请文光斗来省城时过去找她。

    初六上午,他跟程英杰都早早来到季允祥家,路梅也从季里村回来了。家宴就要有家宴的味道,家里并不算大,在客厅里和餐厅里分别摆了两桌。

    张德亭家嫂子也过来了,也来帮厨,这倒省了程英杰与文光斗不少功夫,两个大男人在厨房里也帮不上多少忙。

    十点多钟,所有两委成员基本上都到齐了,女镇长李秋霞也到厨房去帮厨,厨房里更是拥挤了,文光斗和程英杰就到外面给大家倒茶,帮着招呼,大家喝着水,却没有一个人抽烟。

    季允祥十点多钟才从外面回来,他进门就看到了放在门边的酒和茶,“这是谁的?”

    李强正组织大家在打扑克,李松波拿着一把牌站起来,笑着说,“老板,来吃饭也不能空着手。”

    季允祥一笑,“别跟我来些没味的,走时自己带上,”他又笑着说,“以后来带张嘴就行了,好了,中午尝尝我的手艺。”

    文光斗也带了一箱酒过来,他放在餐厅里,季允祥却没看到。

    张德亭和孙成军正在看电视,他见季允祥正在系围裙,笑着走过去,“老板,初八的表态发言通过了,我们是第一家通过的,其它的都打回去重写了。”

    季允祥看看蹲在地上扒蒜的文光斗,文光斗的耳朵也竖得老长,“材料确实不错,小文,”他说道,文光斗急忙站起来,“我没白培养你,一会儿吃饭,你每个领导都要给我敬杯酒。”

第五章 七分虎气1

    文光斗闻听此话,心头一热,鼻子一酸,豪气地说,“老板,我打两圈!”

    看着季允祥高兴,张德亭笑着凑趣道,“都说你能喝八碗,今天看看你到底是不是“赝品””。“赝品”一词出自今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每年都有些台词成为流行语,说者有心,听者会意,大家都是一笑。

    季允祥走进厨房,路梅、张德亭家嫂子、李秋霞镇长就开始往外面的两个桌上端凉菜,文光斗大致数了数人头,十九个人,还真要两桌才行。

    厨房里,季允祥开始煎炒烹炸,他戴上围裙,一点不象个党委书记,真真正正成为这个家的男主人。男人在外面的场合多,各种菜品见识得也广,做出来的菜自然比女人做得好吃。

    除李松波和文光斗,大家都不是第一年来,李强、张德亭、孙成军、王金铎带着几个能喝的两委成员坐在了餐厅一桌,剩下的就在客厅的茶几上。

    文光斗走进厨房对路梅说道,“嫂子,你出去招待大家,我来给老板打下手。”

    路梅看看季允祥,就笑着走了出来,程英杰添茶倒水,倒不用她亲自忙活,她就陪着大伙说话。

    季允祥做出一个菜,文光斗就往外端两盘,有的菜早已做好,只需热一下,所有的菜也早已切好,各种佐料也已备齐,倒也做得很快。

    龙城习俗,一桌菜至少要有一道鱼,文光斗刚把黄瓜木耳炒海螺片端上桌,季允祥又把“开冰梭”下锅。

    龙城有句老话,“梭鱼头,鲅鱼尾”,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海鲜基本上都是冰冻的,梭鱼作为开春第一鲜,一年当中吃海鲜,就要从梭鱼吃起。

    季允祥的做法是经典的龙城做法,他把葱、姜、蒜、辣椒一齐下锅,用大火猛力煸炒,又倒上面酱,炒出酱香,加入料酒清水,最后鱼段下锅,大火烧开、文火慢炖后,起锅撒上韭菜,两盘酱香浓郁、鱼鲜扑鼻的酱焖开冰梭就热气腾腾地出现在大家面前。

    孙成军闻着鱼香,笑着说,“老板的手艺比饭店里做的还地道。”

    李强也笑着说,“这是老板的拿手菜,前年我们不是吃得好嘛,大家一致点的。”他又对文光斗说道,“小文,告诉老板少做两个菜,这些菜都吃不了了。”

    路梅走过来,笑着说道,“没几个菜,再说,都下锅了。”

    两个煤气灶都开着,八带蛸刚蒸出锅,文光斗接着把赤甲红放了进去,又手脚麻利地把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