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日本做游戏-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生翻的很慢,一页又一页,广交会上的商品,可以分为几大种类。交易额最大,交易量最多,排在第一位的是丝织品。

    第二位的是如瓷器之类,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

    排在第三位的是土特产,例如香菇干等等。

    第四位才是少数的机械用具,一些工业上可以用到的材料。

    厚厚的一本广交会商品画册翻下来,确实没有类似于水力游戏机的东西拿到订单。甚至,图册上连类似于水力游戏机的商品都没有。

    “这上面根本就没有类似水力游戏机的商品,凭什么说我的水力游戏机,在齐交会上,就不可能拿到订单?”余生放下画册与老爸说道。

    “你就对你的水力游戏机这么有信心?”余铁成看到儿子的坚持,说不上是欣慰,还是失望。对于一个人来说,有所坚持,总归是好的。但是,如果坚持的方向错了,那就是执迷不悟了。

    “有信心!”

    余生大声说道,他觉得自己光这样空口白牙没有说服力,他咬咬牙,决定拼一枪。

    “我可以下军令状。如果水力游戏机没有拿到订单,那我就老老实实的复习考大学。如果水力游戏机拿到了订单,我就可以继续开发新的产品。”

    余铁成看着儿子这一副拼了命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和可爱,在心里想着自家小子,果然还是一个未经风雨的孩子,凡事都太乐观了。不过,他既然有下军令状这个觉悟,还是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比较好。

    余铁成笑着说道,“行啊,如果你的水力游戏机,能拿到外汇订单,你就可以开发新的产品,如果你的水力游戏机,问都没有人问,更没有人下订单。你小子就乖乖的回学校上学去。”

    “行!”余生说道。

    筒子楼的厨房和厕所,都在卧室的外面。母亲李子珍从门外捧着粥进来,看着这对父子好像达成了什么协议,不再吵架了,露出了些笑容。

    她说道,“老余、生生过来吃饭了,老余吃完去上班,生生一宿没睡吧,吃完了就去睡觉。”

    “吃完就睡,他是小猪?”余铁成端起碗说道,接着用鄙夷的语气说,“谁家养一头这样只吃饭,不长膘的小猪羔,也是倒霉。”

    “吃饭的时候别说话。”李子珍说道。

    余生抬头看了看捧着碗喝粥的老爹,夹了一块咸菜,没说说话。他知道老爹是在看玩笑,虽然不那么好笑就是了。

    余铁成吃得很快,吃完就披上深色的中山装外套下楼上班去了。

    李子珍第二个吃完,吃完后她嘱咐余生记得刷碗,也去上班了。

    他们刚走没多大一会,亮了没多久的天,就暗了下来。雨水顷刻之前,就从天际倾泻了下来。

    余生吃完最后的一口粥,放下勺子,收拾完碗筷。走出房门,来到楼尽头的厨房清洗。

    他的动作很机械,因为,他的脑袋里,还在回想着刚刚下的军令状。

    但愿,水力游戏机能够有外国商人相中下订单吧。

    除了许愿外,余生似乎也没有别的什么能做的了。

    不对!

    这世间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神仙皇帝。向上天祈祷又有什么用呢,有这个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包装一下水力游戏机,为它起一个能够吸引外国人目标的名字。

    余生想到这里,放下手里已经清洗干净的碗筷,回到屋里,从书架上抽下两本词典。分别是日语词典,以及英语词典。

    他要从这两本词典中,为水力游戏机翻出一个响亮的外文名称。为什么他不直接自己翻译,这是因为他学习的第二语言是俄语。

    如今中国与苏联交恶,来齐交会的商人不可能有苏联阵营的人。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此刻在中国人眼中,最强大的就是美国和日本。

    余生也是如此认为,所以,他才会翻开这两本词典。

    一定要起个好名字!余生抱着这样的念头,一头扎入了单词的海洋。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想从词典出发,在根本不懂日语、英语这两门外语的情况下,给水力游戏机起两个具有震撼力的外文名字,几乎不可能。

    余生想了想,既然不能起华丽到爆的名字,那就寻找几个与水力游戏机有关的单词,起个简单易懂的名字好了。

    “水”、“游戏”,余生最后在英汉词典里,锁定了这两个单词。两个单词连在一起,就是水力游戏机的英文名称了。

    这个名字简单粗暴,看英文名字就知道水力游戏机,是一个和水有关的游戏机。

    至于,日文名字嘛。

    余生曾经听父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日本自从一八五三年黑船事件,被迫打开国门,就开始对西方文明,有着难言的仰慕之情。就连女学生的制服,都是仿照美国水手的服装制作的。文化上,日语中也开始大量引用外文词汇。

    较早引用的外文词汇,还会翻译成汉字,并为之注音。但随着接触的外语越来越多,这种缺乏效率的翻译手段被抛弃。最终改成了外文词汇,直接用片假名注音。

    如此来说,水力游戏机的名字,不是可以直接把“水、游戏”这两个英文单词,翻译成片假名就行了。

    余生查了一会日语字典,把日文翻译搞定。

    看着自己翻译的英文和日文,成就感满满,欣赏了一会英文字母和日文假名的线条。他的眼皮开始发重,顺势躺下睡着了。

    余生睡觉的时候,余铁成正在工厂里和工人讨论生产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他问的问题还显得有些可笑,不过,随着不断的修正,提出的问题,逐渐开始变得靠谱了。

    今天清晨老婆李子珍的一席话,让余铁成顿悟了。与其一个人发闷气,还不如把这发闷气的功夫,用到工人身上。

    怎样倾听,怎样提问,都是学问,恰恰这两门学问,余铁成刚好有所学习,此时此刻实践起来,效果也算显著。

    大半天的时间,走访了车间内的一小半工人,余铁成就发现现在厂里的问题是什么了。

    不是,没有订单,而是人心散了。

    老厂长突发疾病意外死亡,自己空降到厂里,如果当时自己积极的参与到生产中,也许还没什么。

    但由于自己的不作为,以及隔壁兄弟厂的一些风言风语,再加上一部分订单被兄弟厂抢走。闲下来的工人们,难免不开始多想。

    想来想去,就觉得跟着自己这一个不懂生产的军人没有什么前途。能托关系转厂的就托关系转厂,转不了的看没什么希望,也放开了。再加上没有订单,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干私活呗。

    反正工厂里的材料不算钱,用些“废料”就能加工出能够换钱的东西,除了费些力气外,几乎零投入,却有着不错的产出,为什么不去做呢。

    余铁成分析到这里,展开了自我批评。

    青台机械三厂如今面临的困境,和自己是脱不开关系的。想要三厂脱离困境,自然也需要从自己身上入手,才能解决问题。

    趁着休息的时候,余铁成站到一张桌子上面,冲着下面的工人们,大声的喊道,“同志们,请听我说一说……”

    包括刘长江、陈近南在内的工人,全部望向了余铁成喊话的方向。

    “我知道不光厂里现在有困难,大家现在都面临着困难,这几年上山下乡的孩子们都回来了。没有工作岗位,大多在家里待业。没有工作,就没有粮食,大家自己私下里用‘废料’干些活,身为厂长、身为父亲,我也能够理解。”

    余铁成先是一席话把干私活这件事揭过去,然后继续说道,“同志们都知道过几天就要举办的省交易博览会吧。我们厂也是有参展名额的。咱们厂里的张工,赵工,已经为博览会准备了几个月了。

    同志们都知道外汇的重要****,咱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万事待兴。如果,咱们厂的产品,能够拿到外汇订单。不说别的,至少同志们家里孩子顶替上岗这件事情,就能解决了。

    孩子们有工作了,咱们这些当家长的不也放心了。现在社会上确实有些乱,有工作不是很好的事情么。

    能拿到外汇订单,不仅仅孩子们有工作了,咱们厂不也有活干了。能不能评先进,涨不涨工资先不说,至少大家过年过节的时候,也能有肉吃,能够过得更好不是么。”

    下面的工人们渐渐开始小声议论起来,相较于几十年前,那种非常看重荣誉的时候不同了。时代在变化,现在的工人们,更在乎的是家里的小孩能不能有工作,有工作就有机会分房,有机会分房,就代表着能够娶妻生子了。

    还在乎的就是吃穿用度了,涨工资最好,涨不了工资,发些福利待遇不也是好的。

    “厂长,要是拿不到外汇订单怎么办?”

    一名工人举手提问道。

    余铁成还没说话,这名提问的工人,就被他身边的工人怒目而视。好在他是厂里有名的没脑子,也没人责怪他。

    在众工人看来,余铁成敢在这么多工人的面前,说下这番话,意味着他已经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拿到外汇订单了。

    八十年代,作为一名军人,哪怕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是被尊重的。虽然私下里总说新厂长不懂搞生产,不过,却没有人说军人坏话的。

    余铁成也从来没有胡乱指挥,放过嘴炮,所以这一次他公开讲话的公信力还是有的。

    哪怕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没有拿到外汇订单,一切都没有改变。大家都不傻,既然成功了有好处,失败了也不会变得更坏,为什么要反对呢。

    “我们要相信自己,一定会拿到外汇订单的。还有没有同志提问了?”余铁成问道。

    他的目光扫过下面的工人,有的人目光和他对视,有的躲开他的目光,看了一圈,没有人提问。

    “那就这样吧,全体都有,散会!”

    青台机械三厂这一盘散沙,开始了初步的凝聚。(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33)

    大巴车“吱呀吱呀”的开着,除了颠簸,还混合着柴油的味道。

    天还未亮,余生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稍稍推开玻璃。凉意十足的清新之风,吹拂在他的脸上。

    虽然时间还早,车上却并不安静,各个厂的头头脑脑互相寒暄着。

    这辆大巴车前面还有一辆大巴车,这两辆大巴车后边跟着三辆解放大卡车,它们拉着各个厂参加齐交会的产品。

    空口白牙,画个大饼的承诺不能打动人心。不过,余生的父亲余铁成,这些天一直奋斗在生产的第一线,厂里就算有人持不同意见,也没有表现出来。

    余生趁着这一周多的时间,有制作了不少水力游戏机。除了送雪姐儿一个外,余下都都被他塞进帆布军包里背了来。

    齐交会对于余铁成父子俩,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余铁成,意味着能否让三厂摆脱困境,走上正轨。对于余生,意味着他能不能迈上电子游戏这条路。

    不过,在这之前,先需要一个纸袋。

    余生没了倚窗眺远的云淡风轻,扶着前面的座椅,弯着腰低着头,对着纸袋哇哇大吐。

    没规律的颠簸,难闻的气味,最终还是让余生吐了出来。

    他一直有晕车这毛病,从小到大都有。坐车对于他来说,不是个好体验,但凡能走路,他绝不坐车。如果不是青苔港离省城太远,余生说不得真的会提前两天出发,双腿丈量到省城。

    吃了些晕车药,吐了又吐,好不容易挨到省城。

    下了车,省政府花大气力建造的交易会场,展露在青台港众厂长面前。

    厂长们没什么反应,纷纷表现出一厂之主的镇定。厂长身边的跟班们,可就没有那么有风度了,叽叽喳喳的谈论起来了。

    “这不是余老弟嘛,原来一在这辆车上啊,怪不得哥哥刚才没有看到你。”前面大巴车上下来一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干部,他叫孙红旗。

    他头顶的头发略微稀疏,红光满面,肚皮微微隆起,说起话来也是笑着的,两条本来就成一条缝的眼睛,一说话更是快挤没了。

    “我也找老哥来着,路上没有老哥,连个能聊开心的人都没有。”余生身前的余铁成,向前两个大跨步,迈到孙红旗面前,伸出手和孙红旗握住,用力的摇了又摇说道。

    “余老弟,你也把大侄子带来了?他今年高考吧,考的怎么样。考上大学可要请老哥吃饭啊。”孙红旗看到跟在余铁成后边的余生说道。

    “今年没考上,老哥你也把儿子带过来了?”余铁成看到孙红旗后边也跟着一个年轻人说道。

    这名年轻人看模样就知道是孙红旗的儿子没错了。他也穿着中山装,竖着和他爹一样的头发,眼睛也眯成一条缝,看上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年轻瘦版孙红旗。

    “嗯,带来了,让他跟着来见见世面。落榜了呀,那怪可惜的。没事,余老弟这么聪明,儿子也一定很聪明,复读一年,来年考上大学一定没问题。”孙红旗笑着说道,他一抬手,仿佛漫不经心的说道,“余老弟听说最近你们厂里遇到点小困难,要是你解决不了,就来找老哥,老哥帮你解决。青台港老哥也待了四十多年了,说话好使。”

    孙红旗说着,拍了拍胸脯。

    余铁成脸色没变说道,“多谢老哥关心,困难都已经解决了。生子,快来跟你孙大爷,还有孙大哥问好。”

    余生规规矩矩的弯腰鞠躬道,“孙大爷好,孙大哥好。”

    “好,好。”孙红旗点头笑道,他点完头,转过头训道身侧儿子道,“小兔崽子,还不快跟你余叔,还有弟弟问好。”

    “余叔好,余弟弟好。”孙红旗的儿子说道。

    “先这样吧,余老弟,咱们还是先进会场准备准备吧。听说老弟对拿下外汇订单很有信心,在厂里都下承诺了。就算万一你们厂的产品,没有人相中外汇订单,你也可以来和哥哥说么,都是兄弟厂,怎么能看到你们厂有困难不帮忙呢。”

    “谢谢老哥了。”余铁成谢道。

    等孙红旗和他儿子走远了,余生小声询问道,“爸,他就是四厂的厂长?”

    余铁成看着孙红旗的背影,点了下头,“嗯。”

    余生刚才听老爹和这个孙大爷谈话,就觉得他对父亲敌意很大。虽然看上去说话和和气气的,但一点都不能让人感觉到舒服。

    余生从老爹嘴里确认这个孙大爷,就是青台机械四厂的厂长孙红旗,就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种感觉了。

    这是因为,孙红旗怨恨自己的父亲——余铁成。如果不是父亲突然空降,三场厂长就是孙红旗的了。虽然过了一年,他也当上了四厂厂长,但还是觉得自己的位子被父亲抢了。

    如果把一厂说成是嫡子亲儿子,二厂就是侧室的儿子,三厂或许能算是后妈养的,四厂就是后后妈养的了。

    按理来说,三厂厂长和四厂厂长,虽然是一个等级,平起平坐。但是,三厂厂长,还是要比四厂厂长好上不少的。

    陈八尺告诉过余生,孙红旗原本不叫孙红旗,现在这个名字是前些年闹革…命时候改的。他大义灭亲,批…斗自己老爹,踹断了老爹三根肋骨,是青台最厉害的红小将。

    在那时候,说他是呼风唤雨,也差不了多少。

    运动结束后,代政…府和工厂职能的革委会被取缔。不过,孙红旗却没收到影响,反而从以前一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摇身一变成了三厂副厂长。

    若不是余铁成空降,他现在铁定是三厂厂长了。

    被这样经历的红小将恨上,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余生想到厂里现在遇到的困难,这位看人笑眯眯的孙伯伯,一定背后使了不少绊子。

    余铁成看出在自己的儿子在那里运气了,他安慰道,“别生气,没什么好气的,大家都是建设国家,没有什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就算是坏人,黑猫买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能然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就能说是好人了。知道了么?”

    “嗯,知道了。”余生不服气的回答道。

    山齐省交易博览会的布局,基本上是按照余生看到的广交会商品画册上,货品销售的多少安排的。

    各种各样的丝织品,占着最大最中间的场地,再旁边就是陶瓷等手工艺品,再次是各种山齐省的土特产。剩下边边角角的地方,才是这个厂那个厂的展位。

    青台机械一二三四厂,被安排在了一个大展位里。

    大展位里有四个大小不一的展台。

    四个展台,一个比一个小,一个比一个偏僻。并且,这几个展台没有直接标识哪个厂去哪个展台,看来要自己选了。

    一厂的业务比较忙,厂长在南方考察,来参加齐交会的是副厂长。

    一厂副厂张呼啦啦的带着一群手下,占了最大的一号展台。

    二厂的厂长还没来得及动,孙红旗就嘿嘿一笑,领着儿子还有几个跟班,占了稍小一点的二号展位。

    二厂厂长和孙红旗对视了一眼,没露出生气的表情,摇了摇头带着人前往三号展台。

    剩下最小、最偏僻的四号展台,就归余铁成了。

    尽管余铁成转业两年多,将近三年了,但是他依旧不能融入青台机械厂的圈子里。

    不是他不想融入,而是这个圈子不让他融入。

    抱着不与人交恶的心思,余铁成也没有争什么,就来到了四号展台。

    余生看着小小的展台,问道老爹,“这能放下咱们的产品么?”

    “想办法就能放下。”余铁成回答道,接着他转头和身边张师傅商量了一下,看着怎么摆放产品比较好。

    青台机械三厂,生产的主要是农机具,这次参展的展品当然也是农机具。

    不过,哪怕是参展的农机具,经过了厂里最有经验的两位老师傅研究改进的,依旧没有多大拿到外汇订单的可能。

    农机具就算结构再先进,根本还是在打造农机具的材料上。国内的材料科学与国际上有着明显的代差。

    落到实地,就是同样功能的农机具,发达国家的好用耐用,这样的话外商有什么理由选购青台机械三厂的农机具呢。

    当然,世界上不仅只有发达国家,依旧有许多落后国家,例如亚非拉地区的一些国家。但是,这些国家自己吃饭都有问题呢,哪有功夫和金钱,远渡重洋来山齐省参加交易博览会采供农机具呢。

    余生帮忙把厂里生产出的农机具,从解放上卸下来,搬运到展台边。

    农机具不多,一共就只有三套,都是小型农机具。不过,这都是青台机械三厂的精华,是青台机械三厂的拳头产品。

    虽然今年效益不太乐观,不过,张师傅对于自己参与研发制造出来的产品,还是喜欢的紧,就像喜欢自家孩子一样的喜欢。

    两套设备摆在展台下边,一套摆在展台上面。

    张师傅站在展台外边,调整了几次机器的角度,让路过展台的人,能够一眼就看到它最美的地方。

    会场的穹顶遍布着灯泡,哪怕是白天,都全部点亮。张师傅摆在展台上的那一台播种机,在灯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流露出现代机械的金属之美。

    余生看着张师傅摆好的机器,眼神也有些迷离。大多数男孩对于工业品都有股特殊的迷恋。从枪…械到汽车,从轮船到飞机不一而足。

    余生没有研究过这些,但就是一台播种机的工业之美,都能让他感到震撼。

    他仔仔细细绕了几圈,反反复复看着播种机,用了挺长时间,才从这种喜爱的感觉中脱离出来。

    播种机好看是好看,不过,脱离了最初的震撼后,并不是十分符合余生的审美。

    余生喜欢的是精致的机械之美,而这台有着苏…联血统的播种机,看上去粗狂,很硬的美。

    这种硬派代表着结实耐用,不过,往往同时也代表着落后。

    三台机器全部布置完,余生小心翼翼地在播种机傍边,摆上一个木制的小支架。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台水力游戏机,认真的摆了上去。

    张师傅看到余生摆上去的小玩意,想要出言阻止,但是想到余生的父亲还在这,自己训斥他瞎往上摆东西有些逾越,就把目光望向了余铁成。

    余铁成接受了儿子的对赌后,并没有和厂里通气,说自己儿子设计了一台水力游戏机想要参加齐交会,而是,直接将水力游戏机作为参展商品上报上去了。

    这样做不会遭到厂里同志的阻拦,不用浪费口舌,但现在这样做的后遗症就显现出来了。

    余铁成拉过张师傅,凑着他耳边说了些什么。同时使眼色,让余生从包里再拿出一台水力游戏机,交给张师傅过目。

    张师傅拿过来看了看,按了按按钮,看这小玩意制作的还挺精致,再看看余生清澈地眼神,也知道这是他的一片好心。也就点点头,同意了余生的做法。

    余生不是个笨蛋,知道这时候应该嘴甜一些,他朝着张师傅鞠了一躬谢谢道,“谢谢张师傅。”

    “这是什么?”

    就在余生搞定张师傅的那一刹那,他听到了身后有一个年轻的神情问道。

    余生转过头,看到孙红旗的儿子,走到了四号站台前,把自己摆上去的水力游戏机拿了下来。

    余生走过去,不卑不亢的说道,“这是我做的水力游戏机。”

    “游戏机?”孙儿子疑问道。他没等余生解释玩法,自己就按着按钮捅咕起来了。

    “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孙儿子叨咕了几声。

    “跃进,过来,别给你余叔添麻烦,本来你余叔那边就有困难。”孙红旗看到儿子跑到叫道。

    “知道了……”孙跃进拉着长声,回答着他老子,转过头用领导的老气横秋的语气对余生说道,“这小孩儿玩意做的不错,再接再厉。”

    余生拿回水力游戏机,用毛巾好好的擦了又擦。这孙伯伯家的孩子,也太自我感觉良好了吧。

    孙跃进回去没多久,孙红旗那边就爆出一阵大笑声。

    不光是青台一二三四厂的同志,旁边展台和搬运东西路过的人,都纷纷侧目注视。

    孙红旗迈着富态的小步子,挪到了四号展台这边,两只手指头捏起余生刚刚擦好的水力游戏机,冲着余铁成说道,“余老弟,你不会是希望用这小孩儿玩意拿到外汇订单吧。如果你真这么希望,那容我……”

    孙红旗没说完,就忍不住笑意,哈哈的笑出声来。

    二号展台那边,以孙跃进为首的一干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余生不是余铁成,要讲究个和谐,他用力一下把水力游戏机从孙红旗的手中抽出来,大声说道,“它能不能拿到外汇订单,孙伯伯您别着急下结论,万一拿到了呢?”(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34)我能看看么?

    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山齐省交易博览会还要一天才正式开始。

    夜幕降临,齐交会附近的招待所人满为患,临时增设的私人饭店,生意爆好,尽管临时新添了不少桌子,座位依旧不是很够。

    很少有像齐交会这样厂长齐聚一堂的时候,这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交际机会。

    尽管逐步开启了市场供应,大部分商品都能在市场上自由购买。但是厂长们却依旧很吃香。毕竟,紧俏的商品,用钱难以买到,却可以找厂长批条拿到。

    需求决定供应关系。

    最受欢迎的厂长是水泥厂厂长和钢铁厂厂长,以及肉联厂的厂长。

    全国上下住房紧缺,人均居住面积不足十平方米。一个三四十平米的筒子楼,往往能挤下一家三代十几口人。

    这也是小一辈年轻人想要尽快工作的原因,没有工作,就不分配住房。不分配住房,就结不了婚。

    住房问题,是现阶段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哪怕厂里要集资盖房,拿到了批准文件,也不是说盖就盖。盖房子需要的钢筋水泥异常难拿。

    想要普价的钢筋水泥,没问题,不过需要排队需要等,短则几个月半年,长则几年。多数人是等不起的。

    而黑市的钢筋水泥,则最少以两倍于普价的价格起跳,想要盖个楼,需要多付出几倍的资金,没有性价比,预算也不够。

    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去找这些钢筋水泥厂的厂长,卖些人情拿到批条。

    有了他们的批条,就能以普价的价格,黑市的速度,拿到盖楼所需要的材料。

    衣食住行,这个年代紧紧排在住房问题之后的就是吃饭问题。全国大多数人民都能吃饱,但多是吃素,荤腥一年到头碰不到多少。

    包括屠宰,制作肉制品在内的肉联厂,因此成了热门的企业。别看处理肉制品又脏又累,肉联厂在这个年代却有很多人钻门盗洞想要进来,都进不来的。

    没有别的原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总有一些不合格不达标的产品,或者一些下脚料,落到工人们的嘴里。

    像是余铁成这样负责农机具生产的机械厂厂长,就不是那么受欢迎了。绝大多数企业用不到农机具,农机具的受众是农民。

    要是机械厂直接面对农民还好,兴许能用农机具换些农副产品。可惜的是,与农机厂对接的是省市县各级分销商。

    如此一来丁点油头都没有了,说不定还要被这些经销商吃拿卡要。

    一名穿着普通衣服,动作却颇有雷厉风行味道的人端起酒杯问道,“团长,你在机械厂干的咋样?”

    “还行。”余铁成和他的杯子碰了一下,回答道。

    “还行,就是不太好吧。我这边也是,地方这帮孙……”曾经的士兵仰头把酒喝净,看来他对于地方的同志怨念颇大。

    “别抱怨。认真,凡事最怕认真。不会亏待认真的人,小郝,有功夫抱怨,还不如多做些事。我也是这段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余铁成跟着把杯子里的酒喝净。

    “团长,那是你境界高,俺们可没这境界。每天被刁难的够呛,想要做事,事还没做,就一堆麻烦。甚至,都有人直接和我说,让我混吃等死得了,别瞎指挥乱指挥。酒桌上另一名曾经的士兵摇了摇头说道。

    余铁成所在的这一桌子,全都是最近这几年转业到山齐省各个工厂的战友。能来的级别都不算低,不然,也不能在不吃香的情况下,来省城参加齐交会。

    余铁成倒满最后一杯酒,举起来说道,“今天就喝到这里吧,明天齐交会就开始了,大家都有正事。别因为喝酒耽误了。最后这一杯,祝大家以后的工作,越来越顺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