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日本做游戏-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硬件可能总换,不一定总用你们这一家的产品。但是,只要是用机器人系统,就还是在我们的软件生态链之下。

    当然了,他们的如意算盘,最后被许多厂商打破了。

    因为,既然你们说的是一个开放共享,那么我们就开放共享。我们自己修改界面,剔除你们的软件商店,软件生态,替换成我们的。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你们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吧。

    要知道,你们最开始能够发达起来,后发赶上提前上马的水果系统,超过历史更加悠久的视窗系统。就是因为你们的系统开放,不收钱啊。

    要不然,谁会选择一个明显不完善的系统,不去选择微硬的视窗,和水果系统呢。

    估计,有许多狗哥人,其实是懊悔不已的。

    昨日美酒,成为竟日毒药的案例,其实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之所以,在之前是美酒,是因为在之前的那个状态里,这样做是有优越性的。而为什么今日就毒药了。则是因为,今日的处境不同。原先是一个开拓者,自然不必在意瓶瓶罐罐汤汤水水,因为本来就什么也没有么。

    但是,成为守成者了,家大业大,有许多东西必然在意了。这时候,如果还用老一套制度,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那么必然会发生许多不可预料的事情。

    千叶游戏之所以能够从始而终贯彻一个战略,而又没有一个太大的不良反应。这是因为千叶游戏的战略布局,本来就是一个这样的战略布局。眼光非常的长远。没有为了短期的利益,而牺牲太大的长远利益。

    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你不要饮鸩止渴,为了暂时活下去,把作为种子的粮食吃了。

    另一个人可能会喷他一脸,因为,现在不吃种子粮,现在就饿死了。怎么可能等到那农作物成熟的那一天。

    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许多企业的企业主,不是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于未来的损害异常大。

    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因为不这样做,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办法从现在活到未来。

    如果,没有现在,未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大多数企业的战略,是很目光短浅的。他们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为了活下去,必须这样做。

    他们大多数,哪怕这样做,最后的命运还是死去。而少部分,做成长久的企业了,也要付出很多,为他们曾经的行为支付代价。

    没有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 犯罪科

    对于如今的电子游戏行业来说,任何一项新技术,都不可能长时间领先。只要这个技术好用、有用,就一定马上被学习吸收。哪怕就是对于这项技术,有专利权,人家也不怕。技术壁垒哪是那么容易形成的,别人完全可以利用别的技术原理,达成相似的效果。

    毕竟,玩家在意的只是游戏的显示效果,至于这样的效果,到底采用的什么样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到底是优质还是劣质,他们完完全全不在乎。

    就比如说出现在千叶游戏上面的布料材质技术,在这个追求电子游戏全高清的时代,不出意外的收到了很大的关注。

    无数的玩家对于这个技术赞不绝口。就像是曾经法线贴图出现一样,这项技术,大大增强了三维游戏的真实感。虽然说,并不是完全的真实,但是,至少已经符合玩家潜意识里的直觉了,不再像是以前一样,游戏里的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非但没能拉近游戏与玩家的距离,反倒是增加了这种割裂的感觉。

    因此,蒋一冰所领导的布料材质小组,也拿到了一笔数目客观的奖金。而她想要回千叶游戏中国苏…州分部工作的申请也很快得到了答复,她回到苏…州依旧会负责皮肤材质的有关工作。

    这其中有一件小趣事,就是她做述职报告的之后,看到了林彦。没想到那个谦逊的人,居然就是传说中的林彦。她的嘴巴惊讶的能塞进一个鹅蛋。

    林彦看到她的样子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事实上,林彦现在在千叶游戏里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利用什么去证明自己了。

    当然了,他也并没有因此随便说话,指手画脚就是了。他只对他专业内的事情进行指导,出了他的专业,林彦一般都不发声。

    但是,就算是他这样,他在千叶游戏的人望也不是一般的高。

    最后智能归结为林彦自身的实力,以及他的人格魅力了。

    对于蒋一冰,林彦倒是没有特别的看重。对于他来说,蒋一冰只是千叶游戏里的一个普通职员。

    尽管她的履历表上,写的颇具传奇色彩。但是,能到千叶游戏总部工作的,又有几个没有传奇色彩。说白了,谁不是干掉了千百个竞争者,最后登上了这个位子的。

    千叶游戏最近推出了一种新的员工福利,这项员工福利是这样的,如果员工死亡,千叶游戏将会连续支付十年薪金的一半给他的家属。

    这项福利,是千叶游戏首创的,在之前是根本没有的。虽然说,日本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才去终身雇佣制,但是,真能够做到对员工像是家人一样的,实际上真的非常少非常少。

    千叶游戏的这个动作,实际上并没有付出太大的成本,他们没有完全承担这部分责任,而是把这项业务的具体实施,承包给了专门的保险公司。

    这些保险公司,实际上是非常愿意给千叶游戏这样的公司做类似的保险业务的。因为,千叶游戏不光是在电子游戏行业业内,在整个日本,乃至是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福利待遇好的公司。

    一名员工,本来的福利待遇就已经很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名员工想要猝死,实际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若是换了一家其它的企业,例如富土康,也是这样的保险内容,估计就很少有人会对他们进行承保了。

    毕竟,给那样的公司,担保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原本,保险公司要价是每人每年五千日元的保费。不过,由于千叶游戏的体量大,议价能力强。所以,最后没人每年的费用,不过两千五百日元。按照千叶游戏六千名正式员工算,一年的开销也不过几千万日元。

    就这点钱,其实想要在千叶游戏总部边上,买上一个小公寓都做不到。

    按照千叶游戏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一场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

    千叶游戏这样的政策,看上去实在太让人暖心了。有的人说,千叶游戏这样做,是为了招更多的人,但是有人马上反驳说,千叶游戏现在每年应聘,就已经是千里挑一的程度了,他们再想招人,还想怎么招?

    其实,用林彦自己的话来说,千叶游戏这样做,确实有收买人心的意义。毕竟,千叶游戏现在家大业大,怎么维持员工工作的动力,时间四行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学问。

    这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虽然看上去,并不是很重要,因为,毕竟这些东西看不到摸不着,但是,最后却真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

    当然了,千叶游戏有底气提供高福利,也是因为他们的员工少。早早的就采用了双轨制,也就是正式员工也派遣员工两个路线。

    在这样的路线下,能够大体保证千叶游戏员工体系稳定的前提下,又保证活力。

    当然了,正式员工老化的问题,确实难以避免的。毕竟,这些正式员工,有不少是抱定了铁饭碗的心思。并且,选定新的正式员工的程序越难,他们这样的心思就越强。

    所以,也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就是为了处理这些人。

    事实上,前一段时间,这个部门被曝光了。还让千叶游戏受到了一定的谴责,毕竟,终身雇佣制,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日本的某种政治正确。

    任何辞退正式员工,或者歧视正式员工的行为,实际上都会受到舆论的攻击。

    不过,深入了解之后,却发现千叶游戏的这个部门,和别的企业曝光的又不太一样。

    千叶游戏居然给这个部门,不算少的经费。也就是说,他们如果有动力,有冲劲,也是可以在这个部门搞出成绩的。

    不过,大多数进入这个部门的人,的确是不可救药的。

    他们看到了这一大笔经费,不想怎么去制作一个好游戏,怎么去完成一个好项目。却想各种办法,从这些经费里拿出来一些中饱私囊。

    于是,这部分中饱私囊的人,基本上都以各种各样的罪名送入的法庭,经过审判过后,遭受了应得的惩罚。

    所以,许多人又把千叶游戏这样的行为,当成了钓鱼执法,引蛇出洞。把那个部门叫做“犯…罪…科”,意思就是进入这个部门的人,基本上过一段时间,就成罪犯了。

    林彦看到这样的评价,其实觉得挺有意思的。于是,他便让自己的秘书,联系千叶游戏全球娱乐那边,找脚本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脚本。

    当然了,主线是写成了日本上班族喜闻乐见的逆袭,就是说一名老正式员工,因为种种原因,进入了“犯…罪…科”,然后,用自己的努力拼搏,最后逆袭,带领犯…罪…科的同事们,制作出了一款大卖的游戏。

    虽然,看上去这似乎是在黑千叶游戏。但实际上,这却是在粉千叶游戏,是在对千叶游戏的行为做宣传。

    这种似贬实褒的做法,其实很很有用的。如果,硬是要制作一个十分伟光正,大义凛然,说千叶游戏的政…策就是对的的说教片,实际上并不能让人接受,反而是这种做法的片子,能够潜移默化的让人认识到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既然作品里的主人公,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在这样的条件下,改变全体的命运。那在现实当中,“犯…罪…科”里的人们,生活是那样的一个状态,到底是千叶游戏的错,还是那些在“犯…罪…科”里的人的错,不就一目了然了么。

    作为千叶游戏公关一个环节的电视剧,因为千叶游戏全球娱乐的强大影响力,登入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由于整部作品,特别是主角的语言风格和动作风格,充满了那种舞台剧的夸张。所以,这部片不光收获了最高百分之二十的收视率,还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表情包的狂潮。

    没错,在日本出现了表情包这种东西。

    要知道,在另一个世界,哪怕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很久了,日本还流行颜文字,也就是文字表情这种东西。

    因为,日本的网络建设实在是不能说得上好,而网络建设好了,大部分人接受信息的终端,例如传统的手机,却也不能接收图片。

    于是,便产生了一系列以文字为表情的颜文字。甚至,这些颜文字,还成为了另一个世界,日本少有的网络文化代表。

    日本的网络文化,为什么看起来似乎很贫瘠。就是因为他们国家的网络建设,实际上非常的不好。

    因为,日本的电信服务商,都是私有的资本企业。资本是逐利的。所以,地域很广人口却很少的农村区域,或者是城市郊区,是没有优秀的网络信号的。

    而在最赚钱的市区,也因为打价格战,所以各家在硬件上的投入,也是十分有限的。

    与之相比,中国虽然土地面积更大,但是信号覆盖率却更高。因为,这个国家的基础电信企业,许多业务的开展,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

    这对于日本来说,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因为,日本企业,恨不得都懒得给一些人少的村庄通电。

    为什么,因为赔钱啊。

    千叶游戏倒是没有改变日本电信服务商的根本格局,但是,他们改变的是别的东西。是对移动网络的需求。

    有了需求,自然就代表着利润。于是,广大的电信服务商,就开始了基建之旅。当然了,也有一些政…策实际上是比较坑人的。

    比如说,某些通信运营商,口口声声的说流量无限,但实际上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他们公司的流量确实无限,一个月内你想用多少就用多少。

    但是,用到一定的额度,比如说一百兆,他们就会掉网,从快速的网络掉到慢速的,并且还对本来就已经慢速的网络,进行带宽的限制。

    于是,大多数人都受不了这种堪比蜗牛爬的网速,不是选用别家,就是办更大的流量包。

    当然了,对于一些不明真相的外国群众来说,日本的通信运营商,倒是看起来很良心,因为他们居然不限流量,有木有!

    看看国外的私企,再看看国内的国…企,于是,有些人又开始思考,又开始说,只有私有化才能救得了某个国家了。

    然而,现实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人把日本流量无限的事情曝光了以后,他们倒是闭上了双眼,以为这一切不睁开眼睛,就代表不存在了。

    林彦对于这些倒是不是很在乎,实际上,虽然千叶游戏的游戏机,在中国卖的并不是很好。但是,手机却卖的非常好。尽管,手机要比掌机贵不少。

    经过了智囊团的分析,智囊团认为是这样的一个情况,那就是,中国的消费者,非常追求实用的这个属性。

    你说你买了一个六千块钱的手机,别人会用羡慕的眼神的看着你,但是,如果你说你买了一个三千块钱的游戏机,别人会用一副看傻…逼的眼神看着你。你丫的,买那么贵的游戏机,是不是有病吧。

    什么,玩游戏还要花钱?

    你看我玩的某某游戏,明明不需要花钱啊。我在这款游戏上,花的钱也不多,仅仅就一两万。但是我觉得值啊。

    你游戏还没玩着呢,就花了几百块钱,真是有病。

    上述的内容,出自市场部的调查报告,林彦也在论坛上看到过。

    毕竟,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有着一些神奇的网站。这些神奇的网站上,有大量免费的游戏。

    甚至,一些原本使用正版的外国人,看到了这样的网站后,都惊为天人,疯狂的下载和玩游戏。

    事实上,大多数国家的人,玩正版游戏,不是因为他们的素质有多高。而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接触盗版游戏的途径。

    他们只能买到正版,那就玩正版了。再加上进行盗版行为,是会违法的,所以,很少有人以身犯险,制造盗版内容。(未完待续。)

第三十五章 电子游戏接班人

    现在,已经有人提出了游戏接班人这个概念了。其实,培育游戏接班人的事情早就在做了。为什么现在有人专门提出来了,无非是因为日本的电子游戏行业,虽然依旧红红火火,但是已经可以用每况愈下来形容了。

    基本上,除了千叶游戏大部分的日系游戏厂商的日子都不是很好过。不好过的原因各种各样,归根结底无非就是游戏卖不出去了。

    以前轻轻松松上百万的游戏系列,现在发布新作,可能连十万份都达不到。再加上现在大作的开发资金,越来越多,大部分游戏厂商,都不能做到覆盖开发成本。所以,大多数知名的日系游戏系列,现在不是停摆,就是转手他家了。

    就算是有人接盘,实际上这些曾经知名的游戏系列,也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游戏的玩法,和核心设计理念,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了。

    苟日新,****新。

    能够做到这样的游戏厂商,实际上并不多,之前那么多年,日本电子游戏发展,主要靠的就是相互借鉴与抄袭,继承与发扬。

    这样,虽然大家都没有太好的原创性,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有量变到质变。总会积累出一个好玩的游戏作品的。

    但是,现在这个体系已经不复存在了。一方面是因为游戏公司不敢制作新的游戏系列了,另一方面是老的游戏系列,也不能保证赚钱了。

    最稳妥的方式,总结起来,无非就是炒冷饭。毕竟,虽然老玩家不一定接受老系列的新作品,但是对于老系列的老作品的高清重置版,还是非常欢迎的。就算是他们不玩,他们也喜欢买一套然后收藏起来。

    整个行业分为就是不思进取,就算是有能力的年轻人,实际上也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出头。

    这就像是在战争年代,有些将军将领的年龄十分年轻,但是他们的能力却很强,都是一时的名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战争是最残酷的选拔,用人命填出来的。而制作电子游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选拔的过程。

    如果,一直坚持制作新的游戏作品,一定会在期间产生一些头脑风暴,有一些困难,到最后有能力的年轻人,一定会脱颖而出的。

    但是,像是现在这样不停的炒冷饭,不停的炒冷饭,不管是什么样的员工,都只是一个搬运工,一个螺丝钉的角色,这是绝对完全不行的。

    现在有人提出游戏行业接班人这个问题,已经说明问题很严重了。不光说明日本电子游戏行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比较高了,也说明在日本电子游戏行业,已经显现疲态了。

    不过,他们虽然提出了这个口号,却没有一个太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提出口号看到问题的人,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制造出现在困境的人。

    当然了,这不能说他们是愚蠢的。

    毕竟,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全自己。像是那种勇敢开拓的人也不是没有,像是《莎木》和铃木裕。要说他们是真正的开拓者是没问题的,但是,他们可能是脚步太大,扯到哪里了吧,最后居然把整个电子游戏联盟给拖垮了。

    如果不是电子游戏联盟的董事长白石,用自己的私人积蓄来偿还债务,说不能现在电子游戏联盟已经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词汇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整个电子游戏联盟,实际上也已经元气大伤了。他们再也没有动用大资本,研发游戏主机的能力了。他们基本上放弃了硬件商这个身份,而是转为了软件商和发行商。

    不过,还能让电子游戏联盟的粉丝,感到些许慰藉的是,虽然放弃了主机业务,但是电子游戏联盟,没有放弃街机业务。

    他们还在经营着直属的街机厅,以及推出新的街机游戏。

    他们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街机游戏现在的开发成本,其实已经很低了。基本上,不用专门开发新的硬件了。直接用现成的个人电脑改装就够用了。二是因为在这块市场上,他们还处于霸主地位,虽然几个同是制作游戏的小兄弟,也在制作街机游戏,但是大家可以说已经圈定的自己的势力范围。大家都在自己的圈子里玩,赚自己的钱,其实挺好的。

    当然了,这几个街机行业的小兄弟,他们的身份基本上还有一个千叶游戏的第三方的身份。

    其实,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能够在街机市场闯出一片天的他们。按理说,技术实力并不差。

    所以,对于同样是由街机起家的电子游戏联盟和千叶游戏,他们是有些不服气的。

    就好像是原本还是平等地位的兄弟,突然有一天站在他们头上拉屎了,他们还不能说,只能默默的接受。

    毕竟,两家所拥有的家用主机,在那个时候,就是现金牛。赚的钱,甚至比街机还要多。

    别看街机暴利,但是主要还是个细水长流。而红白机等机器的游戏一发售,在短短的几周一两个月的期间里,就有可能收获他们在街机上一年两年的收入。

    要知道,原先一些在街机领域,已经半死不活的厂商。因为游戏登陆了红白机,短短时间之内,就有了很多现金。他们凭借着这笔资金的反哺,居然又成功在街机领域起死回生了。

    于是,虽然当时很多人对于千叶游戏和电子游戏联盟不满,但是他们还是很顺从的。

    不过,最后他们觉得已经知道了该怎么制作家用游戏机了。他们几家街机游戏公司,就联合成立了一家公司,然后推出了一台游戏机。

    并且,按照他们最初在红白机上做的那样,疯狂移植他们在街机上的游戏。

    然而,这时候风向已经变了。虽然说,最开始的时候,红白机上的街机改变游戏很红火。

    但是,毕竟街机与红白机不一样,使用场景不一样,玩法自然就不一样。而红白机这方面,已经形成了新的属于自己的游戏风格。而在街机厂商的主机这边,却还走着老路。

    另外,因为他们想要百分之百的移植街机游戏,所以主机的硬件堆料严重。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成本高企,售价高企。

    除了一些真心真意的街机迷买了游戏机,就再也没有更多的人买了。

    毕竟,就算他们再有实力,制作游戏的公司也就那么多,推出游戏的速度,根本不可能赶得上红白机。

    再加上,后来在这个平台上制作游戏,销量比较小,难以收回成本。甚至,就算是这个游戏机的创始公司,都不把自己的游戏在这台机器上推出了。

    又因为他们背叛了千叶游戏,他们只能去电子游戏联盟,经过了一段苦日子,他们才又被千叶游戏接纳。从这以后,他们也就摆正了心态,专专心心的制作主机游戏,再也不管主机平台的事情了。

    毕竟,他们玩过还没玩动,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代价。

    他们现在喊口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制作游戏又不赚钱了。不赚钱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千叶游戏的平台不行了。

    如果他们说千叶游戏的平台不行了,那么会有太多的数据来打他们的脸。因为,欧美厂商在千叶游戏平台上的游戏销量明明很好,并且有越来越往上走的意思。

    而且就算是同为日系厂商的千叶游戏,他们制作的游戏,销量也一直不赖。

    他们很困惑,没有办法,所以,有时候就开始弄一些比较不切实际的东西了。

    实际上,活的比较好的第三方厂商还是有的。

    比如说暗荣,他们的无双系列,就一直很红火。那种割草的快感,感染着许多玩家。

    再比如说卡噗通,他们也总能在关键的时候,制作出关键的游戏。像是,他们的《生化危机》系列,就可以算得上是这个时代,日系厂商,少有的门面担当作品了。

    还有像是科纳米这样的公司,他们在体育游戏上也很赚钱,虽然他们的《实况足球》系列,是越来越难拿到球员的数据和肖像权了。

    但是,他们的日子却依旧不算难过。

    但是,除了这几个比较典型的。大多数日本的游戏公司,包括那些做外包的,实际上都不好过。

    在手机游戏上,他们也没有制作出很新的游戏系列。基本上还是秉承了他们的老一套炒冷饭。

    比如说,屎客威尔,他们就推出了《最终幻想》从一代到七代的手机版本,虽然销量还不错,但是从这些移植版的质量来说,是比较没有诚意的。

    当然了,为了情怀的玩家,是很少在意诚意这种没用的东西的。

    反倒是一群欧美厂商,甚至是菲律宾的个人游戏制作者,倒是制作出了比较有新意大卖的游戏。

    例如说,某个东南亚国家的独立游戏制作人,推出了一款《疯狂管道鸟》就赢得了很大的成功。

    不过,或许是这名独立游戏制作人,并没有预想到自己一个下午时间制作的游戏,会取得这样一个火爆的成绩,赚这么多的钱。

    他的作品里,有着许多现成的游戏元素。例如《马里奥》系列里的水管,以及《马里奥》系列里的背景,还有《马里奥》系列里的音乐。

    他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很严重的侵权。不过当千叶游戏知道这款游戏之后,却没有让这款游戏下架,而是和这个作者商量之后,取得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其实,当时千叶游戏的很多人是很气愤的,因为这样名目张当的抄袭行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

    不过,对于林彦来说,这倒不是个问题。因为,这样的而行为他实在是见得太多了。不论是他最初在中国的时候,还是他在日本制作《太空侵略者》时期。

    这些时候缺乏规范的业内,简直不能够用抄袭两个字来形容。那个时候,像是《太空侵略者》这样的游戏,可以说是满天飞。

    后期,难梦宫还推出过《小蜜蜂》这样优秀的作品,甚至让许多没有玩过《太空侵略者》的玩家,以为这就是《太空侵略者》。

    甚至,许多国外的杂志,也把这一点弄混了。明明说的是《太空侵略者》却拿着《小蜜蜂》的截图做配图。

    或许,对于距离那个年代十分久远的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那个年代的电子游戏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或许认为原版的《太空侵略者》太无聊了,像是《小蜜蜂》内容比较丰富的游戏,才符合他们对于游戏的理解。

    林彦最近倒是顺着日本业界的这种风气,开始鼓励起千叶游戏的内部员工出去创业了。

    不过,大部分员工,哪怕是做了动员,他们也不愿意出去的。毕竟,在日本人的心里,能够在一家大公司工作的好好的,何必离开。离开的,一定是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被开除的。

    林彦和千叶游戏讨论过后,商议出一个比较优厚的待遇。并且,可以为尝试着,保留千叶游戏员工的身份。

    这样一来,才有几个一直想要制作自己的游戏的员工,离开了千叶游戏,去外面召集人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游戏了。

    林彦这样做,其实还是为了避免千叶游戏里面太过僵化了。公司成立的越久,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这对于后来者是很不友好的,而后来者是年轻的,他们是一个公司未来的希望。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年龄出现一个明显的断代。那么,这个公司的未来,一定不会好的。

    经过几个月,千叶游戏出去的人,制作的大多是手机游戏,大多也都已经上架了。其中,有一些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有一些,则没取得太好的成绩。

    最后,一些人选择离开千叶游戏,专心致志的经营自己的公司,有选择回到千叶游戏,为千叶游戏的建设添砖加瓦。

    有书友说想看月白写日娱,月白最近会尝试一下,如果写了,会发在公众号。

    书名大家会家《日娱怪兽》,内容嘛,不会有akb就是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移植,移植

    千言万语,最后落在两个字还是“生意”上,落在一个字还是“钱”上。

    没有钱,万事休矣。没有钱,怎么做生意。

    更何况业界还出现了《莎木》这样的送命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