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日本做游戏-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不说他们所喜爱的小说里头,那些贵族的生活,到底是不是纯粹幻想出来的。就像是农民幻想着皇帝用金锄头,吃带馅的窝头一样。他们这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观,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比较大的问题的。

    当然了,商业公司,不是给人树立正确的三观的。毕竟,三观这种东西,在不同的人看来,正确与否有可能截然相反。几乎没有所有人公认的一个统一的三观。

    因此千叶游戏推出的游戏的精神内核,实际上品种十分丰富。面向着各类人群发售。当然了,那些玩着自己喜欢游戏的人,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三观和游戏里展现出来的三观是多么的契合。

    就比如千叶游戏现在自己第一方制作的《神秘海域》和由第三方制作的《古墓丽影》之间的差别吧。

    虽然,《神秘海域》与《古墓丽影》都是探险寻宝风格的游戏。但是,两个游戏的内在三观,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神秘海域》其实是一种电影化风格明显,利用情节来推动游戏发展的游戏,整个游戏过程中,主人公的每个决定,剧情的每个走向,实际上都拥有着充足的理由。

    而《古墓丽影》则好像是完全以场景设计为向导。劳拉虽然是一个女性形象,但是她却并没有太多性感,或者说能够感动人心的人格魅力。

    她就像是一个说我个盗…墓、开枪,但我是个好女孩。

    与玩《神秘海域》时,玩家们会自觉的觉得德雷克是个好人,而在玩《古墓丽影》的时候,更多的人,则不会认为劳拉是个好人。

    虽然,这些东西,似乎对于游戏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两者的销量对比,却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不过,这也不能怪《古墓丽影》的制作组,毕竟,欧美的游戏制作组,似乎总是有那么一点点,让人觉得有点粗糙的感觉,完全制作不出日系游戏的感觉。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游戏就是了。

    比如说,在三维游戏发展早期,由于游戏机机能不够,远景需要用雾气掩盖,却因祸得福的《寂静岭》系列。

    《寂静岭》作为一个优秀的恐怖游戏系列,其实,最开始这个游戏的制作组,没有一个制作人呢元是美国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几乎没有人去过美国,有去过的去的也只是夏威夷这样并不美国的美国地界。

    甚至,连游戏的名字,都取自日本的“静冈县”。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制作出来的这样一款有着明显美式风格的游戏,却让人没有感受到半点的违和。甚至,有许多人就以为这款游戏是美国人制作的。

    当然了,最后制作人员表出来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日本人制作的。

    也有人马后炮的说,一看美国人就不会制作出这样的游戏。因为,对于美国人来说,像是怨气凝结成实体的仇恨,这样的设定,估计他们想一辈子都想不出来吧。

    他们所能想到的恐怖游戏题材,大半都是一个主人公,像是探员或者是什么之类的人,进入一个发生了凶案的精神病院,然后,在这个精神病院里,遇到许多可怕的,不可名状的东西。然而,这样的设定,其实并不是很能吸引人。而美式恐怖游戏,习惯做的,基本上也就是用一些人类的肢体或者是内脏,来渲染一种恐怖又恶心的氛围。

    而日系的恐怖游戏,对于这些东西,看的倒不是太重。他们主要注重的是心理恐怖。所以,像是午夜凶铃这样的恐怖电影,成为了恐怖电影界几乎永远的经典,除了日本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国家的人,能够派出这样风格,超过这部电影的恐怖电影。

    当然了,也不能说欧美人完全不会制作恐怖游戏,不会心理悬疑。像是《心灵杀手·艾伦维克》这样的游戏,其实就是把心里恐怖渲染的很好。

    一个畅销恐怖小说作家,突然之间没有办法继续写小说了。他和她的妻子进入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度假。

    却没有想到,来这里没多久,他的妻子就失踪了。而他发现,这个世界里,出现了许多自己小说里出现过的人物。

    然后,作为游戏主角的畅销书作家,就开始了一段寻找老婆、寻找真相的旅程。

    整个游戏过程中,基本上完全没有那种美式恐怖的人类肢体,以及过于血腥的画面,但是,却营造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恐怖氛围。

    不过,这个微乳欧洲某个小国家的游戏制作组,实在是因为太小了,虽然,他们拥有着这样的一个技术实力,以及这样的一个游戏掌控能力。

    但是,他们制作游戏的速度却不快。也许五年都不能制作出一个新游戏。而要知道,千叶游戏有时候更新一代主机的时间,最短也就在五年左右。

    其实,千叶游戏更新主机是有规律的。一般,下一代游戏主机,都会比正在服役的游戏主机,性能强五倍以上。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如果性能提升的太少,完全没有更新硬件的必要。而且,主机这种东西,不能更新的太快,如果,更新的太快,就会导致许多游戏玩家有怨言。毕竟,没有人愿意买一个很快就会过时的东西。

    不过,以前的几代游戏主机,虽然性能都不是很强劲。但是,游戏主机推出初期的游戏,和游戏主机推出后期的游戏,却像是隔了几个时代一样。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游戏厂商,对于这台主机的性能正在慢慢吃透。

    毕竟,以前千叶游戏的主机,都采用自主架构。直到最近这一两代机器,才开始使用个人电脑的通用架构进行开发。

    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钛光制作的显卡,已经远远的甩掉了其它的竞争对手,成为了个人电脑上的主流。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软件商的大力要求。要知道,与以前游戏机的性能,能够全方面碾压个人电脑不同。

    其实,现在的游戏主机,在刚刚推出的时候,性能顶天相当于当时顶级个人电脑的性能,而到了生命周期的末期,甚至连中端的个人电脑性能,都有些不如。

    这样就让许多游戏开发者动了心思,既然个人电脑的性能现在也比较好了。为什么我们不制作一个个人电脑版本的游戏呢。

    不过,刚开始虽然有人这么想,却没有几个人这么做。这是因为主机和个人电脑的架构不一样。

    架构不一样,想要能够运行游戏,就需要更改整个游戏的程序。这需要支付许多的成本。甚至,有的游戏移植一次,比开发一个新的游戏都困难。

    当然了,在金钱的面前,这些困难,都不算是困难。这样说吧,像是红白机时代,那时候街机还很流行,一般在街机上流行的游戏,不光会一直红白机版本,甚至移植几十个版本都不是问题。

    就拿经典的街机游戏《猫和老鼠》来说,这款游戏移植到当时的电脑版本上时,已经不是画面缩不缩水的问题了,而是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字符。也就是说,整个游戏,变成了一个会动的文字游戏,而整个游戏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需要玩家自己脑补。

    之所以,当初移植的那么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游戏推出的频率太快,游戏的容量也很小,方便移植。

    如果,不趁着一款游戏流行,尽可能的多卖一些钱,那么,等这股风潮过去,这款游戏就再也没有意义了。

    这恐怕就是当初的游戏都那么浮躁,那么疯狂的寻求变现的原因。

    而后来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大制作的游戏越来越多。不管是制作周期还是制作成本,都以一种比摩尔定律还快的速度发展。

    可能,在一年前一万美元的制作,已经算是超级大做了,在一年后,可能这就是一个二流游戏的开发价格,想开发一个一流大作,至少要十万美金。

    而正是因为大制作的缘故,以及各个平台之间的硬件差异和性能差异确实有些大。所以,这个时期的超级大作,基本上都不进行移植了。因为,移植得到的收益,可能比不上移植投出去的成本。

    再然后,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管是哪个平台,硬件逐渐趋同的年代了。

    硬件趋同,架构不同,底层方案不同,所以,移植游戏还是很困难的。

    因此,许多人就张罗,怎么让各个平台统一起来。其实,千叶游戏全资控股的钛光,是有着个人电脑架构的制造许可的。

    因此,千叶游戏在经过讨论之后,一改以前封闭帝国的态势。在新的主机上,采用了主流的个人电脑架构。这样一来,几乎不用花费任何费用。只需要开发一套不同的操作逻辑,游戏就可以跨平台移植了。

    当然了,千叶游戏这么做也不是毫无准备的。他们早就在个人电脑平台上,搭建了一个游戏软件商店。

    在这个商店上,能够以一种比游戏机低廉不少的价格,购买到游戏。

    这些游戏之所以卖的便宜,不是因为都是数字版游戏。而是因为另外一个事情。这些游戏,包括哪些超级大作,实际上,都已经在主机平台回本了。几乎不耗费成本移植到电脑上之后,卖出去不管多少份都是额外收入,这样的游戏能够贵起来么,当然不会就是了。

    不过,与之相对应的代价也是有的。那就是,虽然千叶游戏并没有强制要求,但是,大家制作游戏,基本上还是按照一个先在家用机平台发售,过了几个月,再去个人电脑平台的节奏。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同时推出,会影响到主机版游戏的销量。

    毕竟,对于广大的玩家们来说,哪个平台能够更早的玩到游戏,他们还是很在乎的。

    而到了电脑平台开放售卖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主机平台的二手游戏,已经漫天飞了。他们的价格,并不一定会比个人电脑平台差多少。

    再说了,二手游戏交易,游戏厂商又不会得到一毛钱的收入。所以,尽管个人电脑平台游戏卖的便宜。但是,他们却还是卖的很开心。

    毕竟,这属于一份不在计划内的收入嘛。

    当然了,大多数游戏厂商,都不会说出这一点的。刚开始大家的口径,都是这几个月是移植游戏的时间。

    到后来,有玩家说,你们这些游戏移植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游戏厂商们就开始集体装死,我们就是不同步推出,你们来咬我呀。

    不过,个人电脑的玩家们,其实并没显得多么的愤怒。毕竟,他们的游戏,比主机玩家的游戏,便宜那么多。(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这很游戏

    游戏,这很游戏!

    千叶游戏一年一度的电子游戏玩家大会按时举办。尽管千叶游戏是主办方,但是,千叶游戏却也没有拒绝对立阵营的游戏厂商,来日本参加展会。

    当然了,有一些厂商,自己会选择不来的。毕竟,他们来了,虽然意味着他们能宣传自己的游戏,但是,也意味着,他们替千叶游戏宣传了他们的电子游戏玩家大会。

    不过,像是微硬这样的大厂商,却从来没有缺席过就是了。虽然,他们几乎是千叶游戏最大的对手了。

    不过,最近这一年,微硬在电子游戏上的投入,远比千叶游戏小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千叶游戏的主要业务就是游戏业务。一方面还因为微硬在游戏业务上尝到的甜头不多。

    其实,相比于电子游戏,微硬最看重的还是主机。因为,尽管视窗系统占领了大部分屏幕,可那都是办公领域的屏幕。至于家庭屏幕,他们却很难占领。在大的战略布局上,他们选择了制作了一款主机,抢占客厅屏幕。

    但是,他们的战略虽然想的很好,但是却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那就是千叶游戏在这个领域实在是太强了。

    千叶游戏不光有自己的游戏机,众多的自己游戏机独占的游戏,还有独占的电视节目,并且,只要购买了千叶游戏会员,能够收看的电视台,就多达近百个。这样的一个阵容,是绝对让人望而生畏的。

    当初,微软决定进入这条路线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想过千叶游戏。但是,那时候的千叶游戏人畜无害,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然而,当他们真的进入到主机市场之后,千叶游戏这头宛若小猫咪的企业,瞬间就伸出了獠牙,没用多长时间,他们就拓展了足够多的业务。

    甚至,还以客厅屏幕为中心,以娱乐为中心,尽量占领更多的屏幕市场。例如说,千叶游戏以掌机为原型,发展出来的智能手机。

    要知道,从游戏掌机到智能手机,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虽然说,玩的游戏或许还是那些,但是却为这台机器,添加了一个拥有必要性的使用场景。

    微硬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整个人变得更焦躁了。要知道,他们在移动端的布局,远远比千叶游戏要早的多。

    但是,他们的手机,却因为不够好用,过于商务化了,所以,整个系列的机器,下场并不是很好。

    当然了,这也有一定程度上,这些手机都是硬件厂商推出的,只是采用了微硬的操作系统有关。

    毕竟,微硬在个人电脑领域,就是这么一个路子。他们是软件商,几乎也只是软件商。除此之外,他们很少参与到硬件生产中。除了他们推出过微硬品牌的键盘和鼠标。

    当然了,他们的键盘和鼠标,还是比较好用的。所以,拥有的市场份额,也不是很低。

    他们之所以推出键盘和鼠标,也不是因为他们多么想做硬件业务。而是因为他们要给愚蠢的配件厂商打一个样子,告诉他们键盘鼠标到底该怎么做。

    其实,那些硬件厂商,都是一些小厂子。他们大多数时候,还真的是比较愚蠢的。

    而千叶游戏,虽然说可以说是一个软件商,但是它从企业创立之初,就是软硬件一起做的。

    而且,因为游戏行业的特性,他们做的硬件,必然是一个在硬件上较为封闭的产品。如果,不较为封闭的话。

    就像是红白机,采用的都是市面上有的零件,那么很可能就会有人制作出仿制的红白机。拿一堆零件,攒出来一台红白机。

    这个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红白机时代的末期,在那些发展中国家,不真的出现了许多仿制的红白机。他们或许是叫小天才,或许是叫小霸王。或者叫其他的什么名字,或者直接冠上学习机的名头。

    总之,这一系列山寨机器对于千叶游戏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当然了,他们也客观上的利用廉价的山寨品和盗版品,让更多人享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不过,这种快乐,还不如不让人感受到。因为,如果一直维持这样一个不健康的状态。如果这样的一个状态,在全世界范围铺开,那么最后的后果,就是千叶游戏没有足够的动力,最后死在了盗版的汪洋中。

    这样发展下去,就不会有人再继续制作电子游戏了。或者,制作的电子游戏,都是一些廉价的,很垃圾的游戏,这样的情况下,最后受苦的还是广大的玩家。

    当然了,存在必定合理。千叶游戏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过于谴责这种山寨红白机的行为。而是,直接在之后的主机上,都采用了大量非标准的零件。这样虽然不能够保证游戏不被盗版,但是,至少游戏机是不会直接被山寨出去的。

    因为,有能力制造这些零件的工厂,不是和千叶游戏有着很神秘的合作关系,就是不屑于进行这样的仿制。

    他们做点什么,不都有那么多的收入,为何要冒那么大的风险,搞这什么违反法律的事情呢。

    虽然,那些大厂商,其实市场视法律如无物。他们之所以会那样做,基本上违法之后,获得的收益,足够覆盖整个他们的违法成本。

    林彦最近打算做的另外一个设备,就是所谓的平板电脑了。平板电脑的用处,基本上相当于一个不能打电话的大屏幕手机。使用场景,一般都是在室内,家里的客厅床上,或者是一些工作上的展示环节。

    整个机身,林彦打算使用全金属的外壳。不过,使用什么样的金属,却还有待论证。

    毕竟,坚硬的,不易损坏的金属,重量太大,对于平板这种需要时不时手持的设备来说,重量太大,往往意味着使用者的手腕会很快酸痛疲劳,从而大大影响用户体验。

    而那种轻的金属,又太容易损坏了。稍有不注意,上面就会留下比较醒目的划痕。虽然,使用者拿起来不觉得很沉,但是,却让他们觉得这台机器太丑了,那又不行了。

    无论是何种产品,其实都不是最大程度上最求某种极致。追求的反而是一定程度上的平衡。

    所以,这个外壳的问题,就足够硬件部门的人去操心的了。

    不过,这个操心也不算是没有必要的。毕竟,下一代千叶智能手机,也是需要更换外壳的。

    塑料外壳这种东西,不管是再怎么雕琢,还是难免有一种廉价感。无论是从视觉观感上来说,还是从手感上来说都是如此。

    因此,更换外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毕竟,下一代千叶智能手机的价格,会提升两百美元,这样的一个售价,想让人接受起来,其实还是有一点困难的。

    这样的定价策略,其实已经是比较保守的了。毕竟,千叶游戏最为一个几乎一直在游戏行业耕耘的企业来说,他们的产品,不管价格到底是多少。其实,一直都是走一个廉价品的路子。

    甚至,因为廉价和一个要素,牺牲了很多东西。例如品质感,例如对于整体工艺的追求。

    其实,如果让每一台机器,都能有一个很高昂的价格。那么,千叶游戏完全有能力把每一台机器,都做成像是一件艺术品一样。

    但是,如果真的做成一件工艺品,或者做的性能突破天际,从而使售价也突破天际。那么这台机器,基本上就是死掉了。

    毕竟,家长们买游戏机,不是说那个游戏机更好,而是说那个游戏机更便宜。他们才不在乎,到底性能是多少,有多么的好玩,他们在乎的只是,怎么花最少的钱,把孩子糊弄的开心。

    当然了,廉价的产品,一般都不能让孩子感到开心的。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在另外一个世界,之所以任地狱的主机,相比于其它两家的主机,性能恨不得差了一代,但是还卖的好过另外两台主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的售价足够低。

    那些家长们,一眼看中的就是售价低的产品。

    当然了,这也和他们的市场定位有关。毕竟,他们那时候主打的市场,是轻游戏群体。

    后来,之所以他们的主机不行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部分市场,都被手机和平板占领了。

    手机和平板,买来是有其它用处的,玩游戏只是一个无聊的时候的附带功能。基本上不用付出太多的额外成本,而那些轻度游戏的人群,会不会在已经有了一个还能玩的游戏平台的基础上,再专门去买一台游戏机,用屁股想一想,就知道他们不会了。

    而任地狱,绝对不会放弃自己作为一个硬件厂商的身份的。因为,之前放弃了这个身份的柿家,尸骨还是热乎的。他们明白,放弃了硬件,对于他们这样的游戏厂商来说,就像是鱼儿离开了水,会很快就死掉的。

    于是,他们最后也没有选择,进军手机游戏市场。不过,好在于他们的游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还是俘获了足够多的玩家。只靠这些老用户,哪怕是新玩家比较少,他们也能活下去,并且活的比较滋润。这大概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吧。

    林彦给平板定了许多硬性指标,例如说,整台机器的性能,要是多少多少。待机时间,续航时间,最少是多少多少。屏幕是多少多少分辨率,可视角度如何,采用什么样的屏幕技术,色彩到底是要达到什么一个标准。还有的就是处理器的性能。

    这些参数,看起来是比较难以达到的,很难在有限的成本下,达到这样一个理想化的状态。

    不过,林彦还是这么要求的。因为,他知道,不管机器有多便宜。需要达到这些参数,才能达到好用。

    一台廉价而不好用的机器,肯定是没有多少销量的。当然了,还用而昂贵的机器,销量也不会太高,不过,却可以走走高端路线,攻略上层人士。

    说回微硬,如果他们知道千叶游戏的一步步动作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把千叶游戏定为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因为,一旦主机——平板——手机,这样一个生态系统成功建成。那么,千叶游戏就几乎掌握了家庭使用场景中,从厕所到卧室,从床上到客厅几乎所有的使用场景。

    而一旦形成这样一个产品闭环,用户依赖程度就会大大增加。别的厂商如果想要在这里面撕出一个口子。

    基本上除了大量砸钱之外,就没有别的方法了。

    但是,大量砸钱,还是有很大的可能,产品根本就不被用户接受。这样的话,可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林彦对于这套生态系统是很看好的。要知道,在另外一个世界,就算是强如苹果,他们也只完成了其中的两项,他们虽然想占领客厅,但是,他们却没有这样的一个能力。

    当然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也没有那样的一个需求。毕竟,就算是光手机业务和平板业务,就已经够让他们吃香的喝辣的了。

    千叶游戏现在的员工人数,其实都已经比钛光科技少了。要知道,钛光科技,负责设计电路和实现电路的人,就已经高达的五位数。

    这也是钛光科技,能够一直保持在微处理器领域第一梯队的原因。当然了,他们之所以能维持这样的一个规模。还是因为千叶游戏的产品能够卖出去。不然的话,像是有的厂商,因为产品卖不出去,他们就算是有再多的科研人员。最后,也只能含泪把这些科研人员解雇。

    他们把这些人解雇之后,他们的技术就会落后。技术落后了,产品就更不好卖了。如果,不是政…策的原因,他们的整整对手,可能因为反垄断法而难过。不然的话,他们基本上早尸体都凉透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设置

    在许多人看来游戏只是游戏,哪怕是在这个时代,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一种较为主流的娱乐方式,侵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很少有人把游戏当做是一种全新形式的艺术。毕竟,电子游戏是一个由其它艺术形式拼凑起来的新艺术形式。

    看画面,那是美术,听音乐,那是音乐。看动态画面和持续的音乐,那就是电影咯。

    总之,似乎想要让电子游戏,变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被人们所承认,看起来是一件非常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行业内有许多人对此是心怀忧虑的,因为,他们想为自己正名。想要告诉别人,自己从事的不是一个制造垃圾的行业。而是一个高尚的行业。

    不过,林彦倒是没有丝毫的担忧。他没有担忧,是因为他知道,只要时间足够长,电子游戏的受众全体,成长为主流群体之后,那么电子游戏势必会成为一种艺术。

    甚至,某些个许多人童年时玩的游戏,拍成大电影,就算是不好看。亚会有许多人心甘如怡的去看一遍。为他们的童年和青春买单。

    当然了,林彦并不看好那种几乎等于是骗钱的情怀演出。林彦相信只有作品的质量足够好,才会俘获足够多的粉丝。

    当然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游戏一旦网络化,就会损失掉那种沉浸感。这是网络游戏的基因决定的。网络游戏的基因,不就是种社交,而忽略人机交互么。因此,怎么让一款网络游戏的剧情深入人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林彦当初的记忆力,记得唯一让人们对于剧情十分熟稔的就是《魔兽世界》。除了这款游戏之外,剩下的游戏,似乎没有人太关心剧情到底是怎样发展的。

    例如火爆程度曾经超过《魔兽世界》的《地下城与勇士》。虽然,它的版本更新,也如同《魔兽世界》一样,都是以故事剧情作为驱动的。但是,却并没有多少人,认真讨论过《地下城与勇士》的剧情,甚至连看完的耐心都没有,大家更多都是把那些唠叨的人物对话,直接省略过去就好了。

    当然了,这不能说《地下城与勇士》不是一款成功的游戏,尽管这款游戏由于画面太糟糕,在欧美没有运营多长时间,就早早停服了。尽管这款游戏的图标重复使用太多,甚至许多武器,就是一个模型,连调色板都舍不得调一调。

    但是,这款游戏确实能够称得上是网络游戏的代表作品之一。

    首先这款网络游戏,能够留住许多玩家。上手极其简单,根本不需要费太多的心思。其次,它诱导玩家消费的手法也十分的熟稔。从砸“魔盒”开始,到和“天空套”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充值闭环。整个过程循序渐进。许多人可能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开几个魔盒玩玩。

    但是,到后来基本上都是一身时装。虽然,有人看来魔盒这种东西是相当无用,甚至是累赘的。

    但是,从诱导玩家消费的角度来说,魔盒却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想要让玩家迈出充值这第一步,是十分困难的。

    说一个比较近的例子,那就是推出了《部落冲突》的游戏公司,推出的新游戏《部落冲突:皇室战争》。

    这款游戏,可以说刚一推出的时候,迅速火爆了全球。可以说它凭借的是《部落冲突》的游戏品牌影响力,当更多的还是因为,这款游戏特别的玩法。

    但是,这款游戏为什么后续的盈利,以及长时间留住玩家的能力不行。这就很值得说道了。

    首先,这款游戏的充值太贵了,性价比太低了。虽然说,最低的充值底限,仅仅是六元人民币。

    但是,这六元基本上做不了任何事情。想要稍微花钱花的值得一点,六百四十八是剩不了的。

    虽然说,充值游戏是根本谈不上什么性价比的。但是,充值的玩家会算的。

    玩家们一算,充值六元钱,自己什么都得不到,那充值它干嘛。充值六百四十八,又太贵了。大多数玩家都舍不得。

    一方面,低价作为入口的充值,让他们搞砸了。另一方面,整体的性价比又太低了。再加上这个游戏,大量的尸体玩家,并不能提供任何的用处。因为,这个游戏是一个即时匹配的游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