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耻家族-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培培,我也讲真话,你要换老婆,他们两个不一定会继续和你一伙。”顾晨这就是真的缺情商了,话说的太伤人,既伤害了徐腾和陈健,也伤害了朱培培。

    “晕。”朱培培也算是看出来了,嘴上说的都是兄弟,关键时刻,徐腾和陈健都是站在刘蕙玲的那一边。

    “顾晨,你这话说的不对,培培要是和惠玲离婚,谁最痛苦,当然是孩子嘛。你现在还没孩子,当然不能理解我们这些做父亲的心情。”赵普这么多年就属于没白混,话说的非常漂亮。

    “是啊。”徐腾和陈健都一致同意,讲真,他们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其实,不管是他们这个圈子,还是普通人的圈子,只要是中国人,孩子永远是最重要的。

    对徐腾来说,这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朱培培当初不管是选刘蕙玲,还是选邢蕙云,结果都差不多,他的能力和事业心远不如这两位学姐,最终难免就得成为家庭主夫。

    人生的每一条路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徐腾、陈健、赵普、苏皖……这都是比较聪明的,全部避开所谓的美女总裁,都选择愿意在家里照顾家庭的女性,这样不管他们的事业是成功,还是不算太成功,婚姻都能保持平衡。

    他们这个黑卡圈子,基本都是这种选择,而且是一致性的同演艺圈女性保持距离,徐腾认识的女明星比较多,这些年也一直是不来往。

    因为他们是一个圈子,相互会交流,加上长辈都是至交,对他们的压力也比较大,相对就更注重家庭的秩序。

    中国不缺乏富二代。

    大致上,江泰系这个圈子里的富二代都还算是不错的,徐腾和陈健在这里面占据的因素挺大的,因为徐腾是华银财团的理事长,即便不太讲究以身作则,也确实不适合乱来,陈健则是黑卡的发卡人,相当于整个圈子的大管家。

    他们这些人,特别是徐总、张丽英、邢利宾、陈永年这些长辈都是有共识的,在努力构建一个稳固的家族传承,避免出现不肖子孙。

    在这个黑卡圈子内部,传统的中国道德约束力还是很大的,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江泰系内部的徐、陈、罗、柳、邢、朱、刘、苏、顾、韩,以及黄信洲的那一家,以及后来也纳入江泰系范围的陈安邦家族,包括通过联姻加入的蒋英毓家族、梁纬艮家族,十四个家族都必然要强调家风。

    所以,罗玉娟和男明星结婚时,长辈们基本都没有到场,只有他们这一代人到场恭贺,参加了婚礼。

    徐腾当时是在英国访问,也很忙,就让夏莉代表他参加婚礼,顾晨不忙,但没有去,因为他结婚的时候,罗玉娟没去……这两人情商有问题。

    现在,所有人的黑卡都是长江银行特别提供的,在这个圈子的第三代,目前已经有27位黑卡继承人,平均每一家都有两三个孩子,满一周岁就会办理黑卡,这些事都是由陈健负责。

    这就是新的门阀,隐蔽而低调的传承着从老江泰系时代延续至今的财富,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倒爷浪潮,全兴于90年代以后的煤炭地产黄金时代。

    即便排开徐腾家族,其他十三个家族的财富加在一起也超过了700亿美元,隐藏在华银财团内部,不断随之增长。

    到了徐腾这一代人,有人继续做生意,有人不做生意,继续做生意的人呢,能力也有强有弱,比如像罗玉奎,能力一直不算优异,但只要跟着大部队,基本不会出问题,家族财富也只会越来越多。

    第二代有徐腾,至于第三代,到时候,大家再看看谁的能力比较突出吧。

    这就是资本主义。

    这就是长辈和徐腾这一代人,都不喜欢罗玉娟找一个男明星结婚的原因,在整个华银财团内部,你想要找一个年轻有为,品行兼优,愿意和你走完人生路的优秀青年并不难。

    大家都在帮你,都很用心的帮你。

    有一次,2011年,徐腾在华腾公司欧洲分部发现一个单身的法籍会计师,很聪明,人也很nice,而且很帅,他当然就觉得挺适合罗玉娟,特意将这个人调到总部江州,特意安排虞素云做媒。

    结果当然是成了,但只是处了几个月就分了。

    徐腾亲自打电话到罗玉娟那边询问原因,罗玉娟居然跟他说,她就是玩玩。

    晕,你是女总裁,不是女流氓,你不能糟蹋自己的人生啊。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中国的资本家,你安安稳稳的结婚,用心做事业,用心经营自己的家庭和感情,珍惜自己的美好人生,不行吗?

    徐腾当时对罗玉娟说的话还是很凶残的,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责任照顾好自己,不让别人操心,也有责任照顾别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你别将叛逆当个性,不要学西方那一套,西方那一套就是作死,人人都像你这样,这个大家庭迟早崩散,穷困潦倒。

    罗玉娟不听,自作主张又找了一个男明星。

    陈健早就安排人调查过对方,劣迹斑斑,除了帅,基本一无是处。

    罗玉娟不听啊,就这么结了。

    这些都是徐腾访欧期间发生的事,他回来时,一切都木已成舟,事实上,即便他在国内也无法阻止罗玉娟的叛逆。

    然后,朱培培又在这里感慨婚姻渐趋死水一潭。

    除了调侃几句,徐腾也不好说别的,只是在这一刻,他愈发觉得钱可以让人很幸福,也可以让人非常不幸福,想要幸福,首先还是得努力工作赚钱,然后是理性的计算,最后是一定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你对生活,对人生的规划一定是要长期的,从高中时代就要努力,从工作的第一天就要学会攒钱。

    没办法,这个国家有太多人,竞争永远这么激烈。

    中国很大,你要明白,你能在什么样的城市生活,你能承担什么样的房价,你能找到什么样的伴侣走完这一生,不要将希望寄托于运气,因为现实往往是非常残酷的。

    你哪怕是在一个小县城结婚生子,度过一个平淡的人生,也比在一个大城市孑然一身,四十岁还过着拎包租房的生活要幸福。

    你至少有丈夫、妻子,你至少有孩子,你至少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幸福,从来不是拥有一个lv手袋,也不是拥有一衣柜的huntsman,更不是京沪广的繁华璀璨与夜店,中国人的幸福是孩子,是家庭的传承,是永恒的希望和未来。

    有时候,你错过了最好的机遇,往往就是错过了,错过了也别总是活在过去,这个话对虞素云、对罗玉娟都是成立的。

    徐腾一直在静静的看着虞素云,看着她的人生。

    如此看了十年。

    这一天,2013年的大年初四,在老同学们谈着朱培培和刘蕙玲的感情问题,谈着罗玉娟的神经质时,徐腾终于做了一个决定。(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三章 贪心不足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因为徐腾此前一直在是欧洲访问,2013年春节过后,大年初六恢复工作的第一天,华银财团的所有联席合伙人就抵达江州,在江州华腾科技大厦召开今年的年会。

    情况总体还是不错的。

    华银财团的2012年业绩很漂亮,虽然有几次世界级的大规模并购,财团的总负债率依旧控制在40%的规模,1/4的债务来自于国内外的政策性贷款,1/3的债务来自于财团自身的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和财团金融风险都控制的很好。

    2012年,财团旗下的信息安全与大数据服务、电子商务、半导体、汽车、机床五大产业的进步最明显,财团在扩张的同时,也在继续收缩,旗下的低端产业基本去除成功。

    在制造业领域,主体产业和制造代工进一步分离,也提前完成了工业机械人的大规模普及和制造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的布局调整,有效平抑了人工成本上涨的压力。

    华银财团的汽车、汽配、机床、工程机械、家电、电气及自动设备、化工、材料等传统精密制造业,以及各产业的配套企业,基本都已脱离人工成本增长最快的珠三角,沿着长江线,集中在长江中游和下游经济区合理布置产能。

    半导体产业分布较为广泛,目前仍然相对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

    华银财团的中枢,集中在渝沪线之间,从渝州到江州,从宁州到沪州,沿着长江线高等教育院校云集的7个大城市和,广泛分布着财团的科研机构。

    在北方,产业还是集中在京津,在南方则是集中在深莞广珠,出于财团利益的考虑,华银财团也动用了所有游说力量,说服政府提前在2012年修建深中大桥,而且是由万博集团承担总投资和运营,70%的建设资本都是华银财团负责融资……这个桥对华银财团而言,太重要了,必须要搞。

    至于珠港澳大桥,虽然有上上下下的建议和期许,华银财团还是没有参加,很精明的选择和中建集团分开,华银财团和中交集团负责深中大桥,中建负责珠港澳大桥。

    徐腾的推卸理由很简单,既然香港不允许延长一截到深州,这个桥的实际价值就少了一半,对华银财团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华银财团在南方的金融中心位于香港,半导体和通信科技中心位于深州,制药和生物工程的研发生产中心在珠州,最重要的芯片代工厂又必须安置在澳门横琴工业园。

    这种产业布局的结构,迫使徐腾在2008年和2009年两度亲自赴港游说,希望珠港澳大桥采取双y方案。

    结果没用,港方坚持的出入境管理问题确实是一个大杀器,既简单又有效,轻松杀死双y方案。

    2010年,最终确定港方要求的单y方案,不连深州时,徐腾立即做出决策,让华银财团退出珠港澳大桥总包建筑商和融资的竞标,付诸一切力量,全力加速推动深中大桥开工。

    说句难听话,当时的华银财团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港方各界,激烈争锋的高度已经被提升到威胁1g2z繁荣稳定的战略程度。

    2011年,眼看阻挡不了华银财团,港方各界又提出深中通道必须等珠港澳大桥开通再建的新观点,还是被华银财团推翻。

    徐腾的辩方观点看似有几十点,其实只有三点是硬道理第一,中国芯片产业的设计中心在深州,制造和封测中心在珠海的大局已经无法改变,这是在美国制裁下的唯一变通之法。

    第二,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率想要维持在6。5%以上,压力很大,比其他任何问题都重要,深州经济升级成功,珠三角经济转型才能成功。

    第三,1g2z的稳定性不取决于港澳台的繁荣与否,而是取决于大陆制度的优越与稳定性,制度的优越与否,则是要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来的。

    最终的结果是华银财团独自承建和运营深中大桥,方案都是现成的,2011年10月快速完成所有论证工作,2012年1月全面开启施工……其实很多分段施工和准备工作,华银财团这边从2011年3月就在提前进行。

    所以,高速公路和高铁通用的深中大桥预计是2014年7月完工,实际可能在2013年11月就将正式通车启用,高铁、高速都是直接从莞州开入华银财团主持的澳门横琴工业园,形成一条完整的半导体产业的高速通道。

    这座大桥,华银财团是抱着亏损也要尽快完工的决心去做,不惜让利中交、中铁集团,说服两大央企集团拿出最优质的团队共同合作,加快建设进度,也要在2013年底启用。

    这就是徐腾的风格,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特别是关系到全局的战略决策,亏与赚不重要,搞定就是成功,搞定就是胜利。

    整个华银财团,各家下属产业集团的战术性商业运营方案和策略,徐腾很少过问,但是在战略性的大方向上,徐腾一直控制的很稳。

    到了2013年2月份的这个阶段,经十年的转移和发展,徐腾和华银财团的长江经济带战略基本已经成型,以长三角和沪州为龙头,沿着整个长江线的两个直辖市和5个副省级城市布局,以7大城市为中心,向着周边三线城市转移配套企业的产能。

    在这个产业链布局成型的阶段,沪渝高铁的论证期也将在2013年的上半年结束,2013年7月开工,依旧是华银财团在幕后鼎力推动,为铁道系统提供全部的融资。

    所以,2013年的年会就开的很喜人,战略性的大转移已经成型,现在国内都在感慨制造业成本涨的太快,华银财团在这方面相对还是有优势的,避开珠三角和长三角,招工容易的多,员工也很稳定,流动率很低。

    怎么保持生产的质量和工艺标准,怎么保持产品的合格率,怎么控制返工率和不良率,首先一条,员工要稳定。

    华银财团其实是国内唯一自成体系的工业3。0,从上游的材料,到下游的制造,整个配套体系也都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延伸到中西部的湘鄂蓉渝。

    华银财团也可以说是凭借一己之力,将这个长江经济带拉起来了,核心的本质是金融业,通过华夏银行、民生银行、长江银行,对整个配套产业链提供融资,支持这些企业迁徙到更合适的区域。

    同时,利用长江经济带较为宽裕的运输能力,以及沿路省市的各种扶持政策,有效减少整个财团的运营成本和生产成本。

    我的税比你低,我的人工比你低,我的土地价格比你低,我的运输比你便宜,整个长江经济带拥有22座一线、二线的大城市,150所高等院校,211/985高校有42所,人才供应比你充裕,科研效率比你高。

    我最后做出来的产品怎么可能不比你便宜?

    这个产业大转移其实在2010年就已经基本完成,到了2012年,这个数据拿出来,对比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竞争对手就很漂亮了。

    到了2013年,全国最优质的企业都雄踞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唯独华银财团横跨整个长江流域,从西蜀到华中,到华东,沿着长江线布局。

    史一再证明,想要统一中国,军事上要从北向南,经济上一定要以长江为纽带,川蜀是天府之国,两湖则是湖广熟,天下足,江南更是鱼米之乡。

    三地合一,人口最多,高校最多,人文教育基础最好。

    徐腾的经营之道,最初是学习各种商学院案例和企业软文,后来以其他联席合伙人和长辈为师,师李学梁,兼具老王之才,熟读毛氏兵法,终于融会贯通,跻身功至化境的经营之神。

    生意之道。

    他的理解是从繁入简,有一个最简单的领悟做生意,得人者,得天下。

    简单点说,往人口大省跑,准没错。

    所以,徐腾现在的日子是非常好过的,因为他跑的快,跑的欢啊,因为他是长江之王,沿着这个中国人口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长江经济带布局,哪个省市都得将华银财团奉为上宾。

    当然,被奉为上宾不意味着都是好事,也有麻烦事。

    徐腾去年下半年没有在国内,过年刚回来,很多省的领导就迫不及待要登门商量大事,能有什么大事啊,无非就是本省的大企业出大事了,请徐腾和华银财团接盘。

    大年初二,江南省那边就有省领导亲自带队的团队下榻江州西城区的君悦酒店,其实都是熟人啦,2006年就认识了,而且是给情面,大年初四登门拜访,当时都没有谈这件事。

    一直等到徐腾这几天开完年会,这位姜领导才提出再度拜会的要求,这一次是真要谈事了。

    徐腾今天上午处理了几件事,特意邀请对方到家里用餐,姜领导过来时,顺便也将荣盛重工的董事长章玉荣带了过来,介绍双方认识。

    徐腾确实是第一次见到这位中国造船工业的第一大民企老板,大致看一眼,聊几句,感觉这个人还可以,当然,造船这个业务,他是肯定不会介入,何况是荣盛重工这个烂摊子。

    在中国商界,徐腾的消息是非常灵通的,前段时间,中船集团曾经和华银财团谈过,想和华银财团融资并购荣盛重工,结果一查账就跑了。

    吓跑了。

    这不是开玩笑吗,不管是要借钱,还是接盘,徐腾都不可能同意。

    他愿意见对方,只是要给江南省各位领导一个情面,按照他的实际想法,还是直接破产拍卖吧,技术不行,设备和船坞也是中看不中用,能卖多少卖多少吧。

    特别现在这个大环境,能不能卖出去都是问题。

    为了防止尴尬,徐腾今天特意让夏莉带着几个孩子去翡翠湖庄园127#,到徐总徐妈那边吃午饭,正好梅嘉莉这段时间也难得回国,让她们两位闺蜜有时间单独聚一聚。

    所以,中午就徐腾一个人在家,金小桃也肯定是跟着孩子们跑,只有花玲玲带着几个女服务生安排酒席。

    饭局上,徐腾就和姜领导、章玉荣边吃边谈。

    关于荣盛重工的话题,不管是借钱,还是接盘,他都直接拒绝了,主动将话题调到江南省那边的半导体和电气设备产业,顺便也和姜领导分析一下国内外的经济情况。

    聊来聊去,最后又回到了荣盛重工的这个话题上。

    徐腾在国内经济界和商界的江湖地位很高,除了他执掌华银财团,富甲天下之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构想,居然还被他实现了。

    他真是这个理论构想的祖师爷啊,当年,他还是长江大学的大二学生,歪打误碰,瞎说的,纯粹是为了蒙省里领导,给江泰集团继续提供融资担保。

    唉。

    人啊,走运的时候,上个茅房都能拉出金子。

    徐腾现在真的就是太叼了,逆天了,国师了,当然,他也确实有过人之处,很多想法和观点是一般吃瓜群众真心领悟不到多,比如他在论证深中大桥的事情上,被港方各界逼急了,直接提出一个很厉害的观点港澳台的经济差一点,对国家经济的稳定是有利的,因为制度优越与否,有对比才有伤害,港台差,日韩差,才能更直接的证明我们的制度最好。

    这个话只有他敢说,迄今也没人敢传出去,但是像江南省的这位姜领导,那还是非常清楚的。

    这么说吧,姜领导现在对徐神的赞叹之情,基本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发不可收拾。

    真的。

    姜领导虽然将话题又迁回荣盛重工,可也不敢说,来,小徐,帮咱们省接个盘,省里不会亏待你……晕,再给领导同志两个胆,他也不能这么说啊。

    姜领导很有诚意的只是想请徐腾开个药方子,毕竟江南省这边的造船业又小又零碎,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荣盛重工,从省里到市里,这些年一直都是鼎力扶持啊。

    结果扶持成这样,说出来也是相当的尴尬。

    其实早在2010年,主抓工业的姜领导就曾经为了荣盛重工的贷款和投资问题,亲赴江州和徐腾协商,徐腾当时不仅没有投资,没有提供融资服务,还劝说姜领导,希望江南省不要将资源倾斜到造船业和钢铁工业,要继续专注电气、仪器、机械、电子和化工材料。

    不听,现在傻眼了吧!

    谈来谈去,必须要对这件事重新说几句,徐腾也是不知该从何说起。

    “其实,老姜,章总,我说一个实在话,国内各个行业没有我搞不清楚的事。荣盛重工从2011年开始,所有的订单都是你们自己在海外注册的子公司在下单,所谓国内订单最多的民营造船集团,这也没什么含金量,对吧?然后,你那几个号称能建航母的船坞,全部是土法上架,渗漏的很严重,一边造船一边排水。最后,你的那些国内数一数二吨位的行车吊车设备,全部是小厂组装货,没有一台是我们华腾重工出品,也没有振华和中联,更不是进口设备。”徐腾必须说两句,一开口就更尴尬了。

    这些事,中船集团的董总去年就和华银财团这边说过了,当时的情况就是江南省找到华银财团,华银财团找到中船集团,最后是中船集团组织了一个团队去实地考察,然后就被吓跑了。

    用董总的话说,这帮人不是专业造船的,而是专业上市忽悠的。

    徐腾后来没办法,派人重新摸查一遍,结果比中船集团这些行内人士的估测还夸张,原来连所有订单都是海外子公司下单。

    这些订单的资本从哪里来的呢,全部是章玉荣抵押荣盛重工的股份,和银行、私募基金拆借的资金,利用这种手段将股价先撑着,想熬过这个造船业的冬天,结果没想到这个冬天遥遥无期了。

    这些事,江南省现在也都知道了,这一次来找徐腾就是希望通过华银财团的客户关系,将这些船卖掉,回笼一部分资金。

    晕,卖给谁啊?

    卖给韩进集团?

    “我讲真话,我是真没什么好办法。”徐腾无可奈何,这世上确实也有他做不到的事,端起这一杯玛歌庄园,品一口润润喉咙,又拿在手里晃一晃,还在想办法。

    真的想不到办法。

    他只能埋怨姜领导,“两年前,我就跟你说,省里别管造船业的事,根本不可能搞出头绪。我现在想给省里弄个办法减少损失,居然都找不到。中远、中运、招商局,我都给你打听过,连长荣和韩进,我昨天也让人问过,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理事长,其实我现在转让荣盛的价码真的很低,您不花一分钱就能接盘,只要您保留30%的股份给我,债务都由我背负。”章玉荣急了,开出一个最低报价,只求华银财团接盘,“您要觉得30%的股份太多,20%也行,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想将这个厂子做下去,不让工人失业。”

    “是啊,小徐,他的这个厂子还是不错的,你要是愿意接盘,想办法坚持几年,等金融危机结束再卖掉,肯定也能赚不少啊。”姜领导其实连20%的股份都不想给章玉荣留下,什么叫债务都由他来背,混蛋东西,所有贷款都是省里给的。

    现在想想,姜领导真是心疼的要命,要是早知道私企也搞不好,当初还不如直接支持本省国企发展呢,至少是扎扎实实的发展,不至于像今天这样,连船坞、行车塔吊这些基础设备都是伪劣货。

    “我的经营之道,在国内,只要是国企和央企能搞好的产业,我坚决不搞。华银财团的主业是金融服务,国内两大造船业的央企,包括中远、中航运都是我们的大客户,所以,我是绝对不可能介入造船业的。”

    徐腾直接将底线交代清楚,“这不是赚钱不赚钱的问题,做生意要有取舍,我们投资电力,从不直接主导一个电厂电站项目,全部是财务投资,所以,国内五大发电集团都是我们的大客户。如果中船集团决定并购荣盛重工,需要我提供融资服务,或者是财务投资,我没有任何问题。我是开银行的,这就意味着我不可能为了一笔业务去得罪大客户。因为我今天投资造船业,得罪了中船,明天是不是也会打破协议,在全国投资加油站,将三桶油都得罪了,是不是会打破更多的协议,将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家电信运营商都得罪了?”

    “国内106家央企,87家是华银财团的大客户,就因为我一直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他们能搞好的业务,我只提供服务,绝不亲自介入。”

    徐腾被逼无奈,只能将道理说的清清楚楚,不给江南省和荣盛重工任何遐想的空间,也要让省里明白,不是他不帮省里解决问题,而是真的会违背他的基本原则,“我再说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中船和中船重工,包括中远造船,招商局船舶工业,他们的电气电子配套系统,我们华银财团旗下的中控、华腾电子、中腾工业都是最大的配套供应商,这三家集团公司,产业基地基本都在江南省。中船重工现在要上豪华邮轮项目,他们负责造船,也是我们负责电气电子系统,我们同时负责帮他们融资和并购服务,在意大利并购邮轮设计公司与之配套。最后一艘邮轮造出来,至少40%的产值是在江南省。所以,省里稍微权衡一下也能明白我的苦衷。”

    “小徐,要说经营企业,你是咱们国内第一的专家,你既然这么说了,省里肯定不能再说别的。”姜领导只能这么说了,因为徐腾的意思很清楚,他从来没有亏待江南省,要知足。

    他要知足,省里也要知足,损失一个造船业不是问题,和中船、中船重工这样的央企搞出矛盾,最后对谁都不是好事。

    “今天呢,我将章玉荣喊过来拜见你,其实真没有别的意思,你现在给一个最好的策略,尽量帮省里减少损失。”姜领导别无所求,船也不用卖了,厂子也不用徐腾出手搭救,现在只剩下一件事,想办法将他批的那些贷款弄回来啊。

    “拍卖,全部拆了卖,将那些土地全部变成商业用地,必须抓紧时间卖地。现在二三线城市的商品房供应已经过量,今年还看不出来,明年就彻底尴尬了,到时候连地都不好卖。”徐腾出招了,狠招,立刻破产卖地,再晚半年连地都卖不出去。

    徐腾直接指着章玉荣发令,“你现在究竟欠多少钱,我们不管,你自己重新注册一家公司,将钱打到账上,将行机设备都买走,如果有一两个船坞还是符合国标的,那就直接抵给银行,我们再想办法让中船接收一部分还算过得去的资产。所有的事情一定要快,三个月内将土地转成商业用地卖掉,毕竟是靠近市区的临江地段,目前还是能卖出好价位的。”

    “就这么办吧。”姜领导本来是想徐腾救一救章玉荣,现在只能跟着徐腾一起做出决策,不保厂了,保银行……至于章玉荣,先还贷款再说,手里还有多少钱,就还多少钱。

    章玉荣现在手里要有刀,立刻就能起身大杀四方,将徐腾、姜领导,还有徐腾家里这些漂亮的女服务生全部杀光。

    徐腾出的招,这真是毒啊,为了挽救领导的口碑和名誉,直接让章玉荣去死。

    徐腾其实还有一句话没说,但是,姜领导心里比徐腾更清楚,既然是直接拍卖整个荣盛重工的所有资产,那就是承认这件事完完全全属于错误,那就得另外拉出几个市领导垫底。

    对姜领导来说,他承认自己好大喜功,当初不听徐腾劝诫,结果闹出这么大的一个债务窟窿,但他一直都是在幕后啊,他出手止损越快,对他越有利。

    送佛送到西。

    徐腾让花玲玲将他的名片夹拿来,从里面抽出一张鎏银名片,在桌上推给章玉荣,“你联系一下富信国际集团的沈总,他会帮你将所有事情处理清楚。你手里的那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