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耻家族-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会,分分钟排挤他不商量,让他在董事会里毫无作用,毫无实权。

    现在到底该怎么办,罗玉奎完全没想清楚,事先说好的几位盟友,居然都是在耍他。

    民生,民生,民不聊生。

    这话绝不为过,这家银行创业之初可谓之真正的股份制,有59家创始股东,谁都想分一杯羹,结果,谁都分不到太多。

    历经这么多年明争暗斗,2000年以后才逐渐形成三强争霸的三国局面,原先的那些小门小户,基本都被血洗殆尽。

    博安系从2003年图谋介入民生,前后历时两年分散收购股份,难以跻身董事会后,索性将股份合到博安控股旗下,名正言顺的和其他大股东叫板。

    结果还是不行。

    徐腾其实有点不理解,问罗玉奎,“咱们现在对民行基本是无欲无求,只是要一个等同其他股东的最低待遇,给博安系一部分贷款配额而已,他们有必要挤兑你吗?他们也不蠢,真要撕破脸,我不相信他们不怕咱们。”

    “这事真是诡异。民行当初成立之初,曾经有一个规则,那就是单一股东持股率不得超过10%,这个规则属于公司内部制度,并不合法,严格来说,现有的几个大股东都超过这个标准,大家只是用其他方式代持。咱们也一样,可他们还真不要脸,集体围攻,要求我们将股份削减。”罗玉奎头很疼,挠了挠头。

    “你同意了,对吧?”徐腾终于知道罗玉奎为什么急着跑来求救,那几个老江湖逼罗玉奎转让一部分股份,开出来的价格未必低,在此基础上,才会让罗玉奎有机会坐实执行董事的位置,带着罗玉奎和博安系一起分赃。

    罗玉奎不吭声,当时被几个老江湖忽悠了一圈,他真的同意了,可他毕竟不傻,回头一琢磨,感觉问题很多,急忙带着妻子跑到徐腾的门上求救。

    “胡闹!”徐腾挺不满的,因为罗玉奎还没有这个资格做出这种决策,凡事都要讲规矩,华银财团更要讲规矩,否则,稍微一乱都是几亿几亿的财富流失。

    这种事,除非是徐腾坐在那里,才有资格当场做决策。

    换一个人,哪怕是张丽英也得回去和徐总商议之后,才能给那几位大佬一个准确的答复。

    “徐腾,要不咱俩换一个位置,我去招行,你来民行,这边的局面真的太复杂,互相算计的太狠,一毛钱的好处也得吵半天。”罗玉奎半开玩笑的认怂。

    徐腾皱着眉头,不知道罗玉奎是不是真要退缩,这人长得还不错,身高也不差,大体像他父亲罗红岩,结果和罗红岩还真像,性格里缺乏一点霸气。

    “你好歹是华银财团的富二代,有必要怕他们吗?”徐腾冷着脸,很严肃的问责。

    刚才,他们是同辈交流,现在,他是核心高层的联席合伙人,华银财团的二号人物,罗玉奎是高级合伙人,差了两个级别。

    “小腾……!”蒋英毓一直在察言观色,眼看谈的不和谐了,急忙要插口,免得自己的男人被徐腾训斥的太狠,丢了颜面。

    她没说完。

    梅嘉莉一眼看过去,眼神有点狠,示意蒋英毓别插嘴,这不是世家子闲聊。

    夏莉也微微拉了蒋英毓一下,让她别介入男人的事。

    “我不是怕,主要是他们拿出那些乱七八糟的说法……而且咱们毕竟是初来乍到,在民行内部完全没有根基,我是琢磨稍微退让一段时间,等两年再反击。”罗玉奎很认真的辩解,脸色有点涨红,毕竟还年轻,才27岁,被人欺负了也不愿意承认。

    “这件事,你要强硬一点处理,因为我们持股率不到20%,事情闹大了,股价崩盘,损失最大的不是我们,我们也不介意这点小损失。你将所有股份都集中到博安控股旗下,然后给所有大股东回复,要求依法办事。他们要闹腾,那你就摆出一副不怕事,根本不将这点钱当钱的态度,摆开大阵和他们闹。”徐腾自己在姜肖平那边玩一手“君子报仇,三年不晚”,给罗玉奎出的招,却是硬碰硬的狠招。

    徐腾知道罗玉奎肯定不理解,现在就给他解释原因,“我这边的通商局是央企,我和姜肖平正面硬掰,搞不好是我吃亏。你那边都是什么,一群杂牌队伍的乡勇团。做生意就和咱们年轻人打架一样,打得过一定要打,打不过,那就忍着多喊几个人,明天再回去找场子。”

    “懂了,我懂了。”罗玉奎连续点头,心里叫苦,他是张丽英的儿子,不是徐大昌的儿子,他和东方系、希望系、泛海系的那几位民营资本家的大佬硬掰,搞不好会被弄的很惨。

    罗玉奎错了,这几位大佬根本不敢和华银财团硬掰,这就不像姜肖平,真能硬掰,找路子给华银财团制造各种麻烦。

    这几位大佬家里都有各自的生意,这些生意才是他们的命门,惹怒了华银财团,二话不说,给他们的竞争对手提供优惠贷款,条件就是低价竞争。

    商场如战场。

    真要杀起来,哪边都是一年十几亿的亏损。

    十几亿?

    华银财团在乎吗?

    “这样,你先不急着和他们进行新的谈判,直接去江州找陈永年,让他放风,扩大在氮肥领域的生产线,而且就在西南投产,盯着希望集团。另一边是让华泰保险公司出手,低价将船东互保协议的保险单子从泛海那边抢过来,这两件事做完,你再等着下一轮董事会。我们是年轻人,不用和和睦睦的做生意,要打就打。”

    徐腾感慨一声,继续提醒罗玉奎,“你不能学我,我现在要对付的这帮老混蛋,没有一个是善茬,一动手就出大事,我只能忍着怨气慢慢等机会。你现在要对付的这帮人,都算是什么级别?”

    “行。”罗玉奎很坚定的答应下来,这人还是怕担责任,现在有徐腾给他背责任,他就不怕事了。

    “我们年轻人要有霸气啊!”徐腾挠了挠头,这一句话,他说的是自己,和民行的那帮私企硬掰能有多大的事,他这边对付一个姜肖平,头疼的厉害。

    当然,他并不急于和姜肖平分出胜负,毕竟通商局集团再强势,那也不是姜肖平的,老家伙迟早要退休。

    “你那边怎么办?”罗玉奎心里也是犯嘀咕,徐腾要他强硬对待那几位大佬,自己估计不敢和姜肖平硬碰硬,因为这种和央企硬碰硬,确实是有点智商问题。

    “要么不反击,要反击,只要还手,就得往命门打,不能留下后患。”徐腾这几天都在琢磨着这件事呢,心里已经有了更完善的计划,要动手,就必须搞的姜肖平身败名裂,影响力全无。

    唯有这样才能不留后患。

    无毒不丈夫,做生意做到这种水准,只要对手不善,自己就绝对不能假仁假义,否则,徐腾守不住华银财团这么大的摊子。

    用曹操的话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这是别人为曹操假冒的伪作,但还真是枭雄必备的三大要素之一。

    三大要素,一、无毒不丈夫;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三、另一位老蒋的名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老蒋的话说的很漂亮,结果没做成,于是就悲剧了。

    徐腾要是不够狠,过于软弱,处处讲和谐,他拿什么坐镇华银财团,雄霸天下?(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一章 历史没有“有恩必报”

    公元376年,居住在多瑙河下游的西哥特日耳曼人遭到匈人的杀掠,大量的日耳曼难民跪伏在罗马帝国边境祈求庇护,罗马皇帝瓦林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不顾边境将领的反对,准许这些难民部落进入。

    两年后,西哥特人发动叛乱,掀开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史。

    事实胜于雄辩,历史没有“有恩必报”,只有“有机必趁”。

    徐腾被姜肖平算计的无话可说,没有任何怨言,他只怪自己太天真,多多少少,也真心觉得姜肖平过于自恃甚高,拿出那么点诱饵,分出招行的那点股本,就以为能让徐家和华银财团满足。

    这个人啊,一直在随着汹涌的新潮流,积极为“国退民进”思潮站台,嘴上说一套,心里却还是看不起徐家这样的私企,明明活在上个世纪,却将自己装裱成公知圣母。

    徐腾玩了一个阴招,将这个人的很多演讲整理成册,由一家出版商出面,想替对方出书,届时选一个好书名,一口气炒热,发行百万册。

    先将老人家树立成时代的标杆,再一巴掌抡死。

    姜肖平也在主动出招,暗中联系了航道局,让航道局出面,提出收购徐家在通商局重工的最后两条绞吸船订单,想给徐家制造一点麻烦,想让徐总亲自找他面谈,请他出面摆平航道局之余,让华银财团放弃和pn保险公司的合作。

    这个人的算计自恃甚高,想逼徐家套现pn保险公司,继续和通商局合作共赢,一起对付pn保险公司。

    这个人忘了一件事,徐家当初为了买下pn保险14。3%的股份,舍弃了曹妃甸12平方公里的土地,损失惨重才拿到这些股份,顺路帮这个人维护了清誉。

    显然,姜肖平觉得徐家套现pn保险的这些股份,即可净赚一百多亿,已经该谢天谢地,适可而止。

    所以说,历史没有“有恩必报”,只有“有机必趁”。

    可惜事情并没有让姜肖平如愿,徐总没有去找姜肖平,而是去找了航道局上面的领导,摆平这件事。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

    双方已经是敌非友……华银财团原本只是居中,脚踏两只船,pn保险公司的董事局主席郭永哲什么都没做,只是提出让徐腾担任pn保险公司的常务董事,就将华银财团和通商局挑拨成死敌。

    无他,郭永哲深知姜肖平这个人的秉性,也就只能在央企做领导,真要去了私企,早就被人弄破产了。

    商场如战场,历来都是腥风血雨,连绵不歇,只不过,商界大佬之间这些彼此算计,从不见报,纵然媒体界有所耳闻也绝不敢写于纸上。

    徐腾心中洞若明烛,明知这是一盘死棋,明知这是被第三者算计,挑拨离间,他还是要和姜肖平搏杀出一番胜负。

    他倒不用一直留在京都之地。

    9月份,徐腾还真的腾出了一个月的时间远赴东欧拍摄《黑夜传说2》,这一集,他扮演吸血鬼女王的一名护卫,女王的团伙不再是被单方面屠杀。

    他不仅反杀了一局,还成功逃脱,最终协助女主前去寻找第三位吸血鬼王。

    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演戏,徐腾的状态不是很好,动作戏倒是一如既往的顺利,其他戏份就反复ng,还好是能达到导演的要求,也在一个月内完工。

    这个消息传回国内时,所有人都惊诧不已,还没有正式开启宣传,《黑夜传说2》就在国内连续登上各大媒体网站的头条。

    姜肖平就是非常惊讶的那个人之一,这一大清早打开《首都晨报》的报纸,看到的第一条新闻就是徐腾在东欧拍摄电影,各家媒体都拿到了徐腾和男主、女主的定妆照。

    徐腾的定妆照很酷,一身黑色皮衣的女王保镖,很有点骇客帝国的架势,用的是一对设计美化后的蝴蝶刀。

    “都到了这个份上,这位腾太子居然还有心情去拍电影。”姜肖平和秘书冷嘲一番,内心深处还是有点看不起徐腾,总觉得这个年轻人不务正业,得罪了他,居然还不自知。

    “给徐大昌打个电话,总这么谁也不理谁,那让他们进董事会做什么?”姜肖平想了想,决定乘着徐腾不在国内的这段时间,直接和徐总谈妥。

    姜肖平也知道,自己是用五毛钱的利润,迫使徐家放弃二十块的生意,可他相信徐家最终会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昨天不是打过了吗,说是徐大昌在澳洲考察旗下的赌场,暂时还没有回国?”秘书不是很确定,现在打电话能否找到人。

    “他们在澳洲的赌场很小,根本不值得徐大昌亲自过去考察,推诿之词罢了,我倒是听说徐大昌最近就在首都。”姜肖平虽然看不起徐腾,但还不至于连徐总也熟视无睹,自从他上次在幕后作梗,挑拨航道局和华银财团的关系,无事生非的想要迫使华银财团选择和他合作开始,华银财团就中断了和通商局集团的各种联系。

    招行主攻中高端客户的信用卡和理财市场,这是姜肖平定下的大方针,原本和华银财团并无明确的冲突,因为华银财团核心的华夏银行主攻三四级县镇市场的储蓄业务。

    直到富信银行融入华银财团,主打高端客户的信用卡和理财市场,这才和通商局集团有了严重的冲突。

    华银财团是三手搏杀,一手和四大行竞争,一手和招行博弈,另一手也在积极扩大保险、证券业务,想要做到通盘全吃。

    野心是真不小。

    电话还真的接通了,姜肖平的消息很灵通,徐总这几天一直住在京师,而且刚和民生银行的几位大佬见面。

    现在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华银财团两面树敌,民行、招行一起打,徐总、老蒋的策略和徐腾完全一致,暂时不和姜肖平罗嗦,先集中力量盯住民行的那几个大股东,一顿猛揍,让他们清醒一点。

    华银财团不敢轻易和央企为敌,不代表会将几个私企放在眼里,说动手就动手,相互之间各亏几亿而已,华银财团还是不在乎的。

    姜肖平的电话打过来时,徐总正在莽山温泉度假旅游村招待民行的两位大股东喝早茶,等会儿要去打高尔夫球。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两位大佬也决定忍一忍,等几年再找机会,重新联手挤兑华银财团——如果有机会的话。

    姜肖平不知道,徐腾也在首都。

    国内媒体报道他参加《黑夜传说2》的拍摄时,他的戏份已经提前几天拍摄结束,先行返回首都,参加徐总的早茶会,父子俩一同出面,给足了民行这两位大佬的情面,想要先摆平这边的事。

    徐总很热情的和姜肖平闲谈了几句,看一看时间,约了晚上在华尔道夫酒店会餐,这就挂了电话。

    “谁的电话?”泛亚集团的卢总抹了抹稀疏的脑门,警觉性很高,看着徐总,顺势多看了徐腾一眼。

    这场博弈反反复复两个多月。

    从徐腾抵京开始,迄今已是十月上旬,渐入初秋,徐腾来时只用穿一身t恤衫,现在早上就得一身西装革履,今天特意选了一套银灰蓝色的西装,配着紫色的领带和丝巾。

    无论何时,徐腾一贯注重这些细节,随时随地都堪称最好的登喜路代言人,实际上,他最近又准备重新担任登喜路的形象代言人。

    这也是宣传需要,既宣传登喜路,也宣传自己。

    除了登喜路,他还准备替梅嘉莉的富信银行和mg汽车代言。

    做生意的人,说话不算话,这是常有的事。

    半年前,泛亚集团的卢总曾当着张丽英的面,承诺和博安系结盟,在民行内部共进退,结果这番话就像是放屁一样,转身就在幕后挑拨,联手希望系、东方系对付博安系。

    这么折腾两个月,卢总损失了几个亿,在船东互保协会的位置也差点被华银财团拱掉——如果不是姜肖平暗中帮了他一次的话。

    所以说,这盘棋已经下成了一锅粥,乱战。

    度假村的会员大厅外面,隔着一层玻璃墙幕就是一望无垠的高尔夫球场,碧绿葱翠,大厅里了无别的客人,只有四位大佬。

    泛亚系、希望系都是80年代开始崛起的老牌民企,否则,当初也不可能有机会主导民生银行的注资成立,并且联手斩杀实力不如他们的各路豪强,最终笑到今日。

    可惜,两位大佬没有笑到最后。

    徐家的华银系崛起神速,2001年搞定华夏银行、华夏证券,励精图治,四年之后,又杀入民生银行,大有同时主导两家四小行的魄力。

    两位大佬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努力的想要抵挡,结果挡成今天这个样子。

    虽说已经在幕后大打出手,台面上,彼此还是谈笑风生,不至于失去风度,毕竟这两位早已是名望高于实力,如今就靠名望和颜面在混几条财路。

    希望系早年崛起于化肥产业,如今早就丧失了霸主地位,前三席都谈不上,泛亚崛起于航运,现在还谈什么航运,就剩下那点人脉。

    两家现在都是靠地产业赚钱,在地产业的地位又不如其他真正的地产霸主。

    两位大佬都是98年开始涉足地产行业,徐腾2002年才介入,如今在地产业的销量,徐腾的华腾置地公司都是希望、泛亚加起来的两倍。

    论土地储备,华腾置地差不多是对手之和的四倍。

    华腾系除了华腾置地,江泰集团也在开拓地产、煤炭、电力、港口、酒店、超市,基本和泛亚的布局差不多,就少了一个航运。

    论总量和规模,涅槃而生,中间浪费了四五年的江泰集团,也早已超越泛亚集团几条街。

    只谈实力,两位大佬在国内商界拼搏这么多年,就剩下民生银行这点股份装裱门面。

    徐腾没什么好着急的,他安静喝茶,仿佛置身事外。

    反正,这里有他父亲呢,也轮不到他说太多话。

    徐总将手机交给秘书保管,一脸冷笑,没有隐瞒泛亚的卢总和希望系的刘总,“除了姜肖平,还能是谁的电话?简直是欺人太甚,华银系虽说是私企,可也是有点实力。当初姜肖平被某人算计,差点要拱手将通商局集团持有的pn公司股份低价转让给某些人,我们华银系临危受命,舍弃了不少本钱,才将这件事摆平。他说要还我一个人情,允许我们在招行持股,进入董事会,好,我也不说二话,一路吸收招行的筹码,帮他抬高股价。结果倒好,他居然要我在招行和pn保险之间二选一。神经病,我替他砸了一百多亿抬价,最后还要帮他对付郭永哲,他以为自己是谁?还活在90年代?”

    “大昌啊,消消气,央企的老总都这个德性,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卢总讪讪一笑,他和希望系、东方系的两位老总早就知道此事,特意乘着这个机会排挤华银财团,想要落井下石,也真的暗中联手姜肖平。

    没想到。

    华银财团欺软怕硬,没有对付姜肖平,反而先将他们几位私企老总拎出来吊打。

    欺负人的这种事,徐腾一贯是不用沾手的,只负责做决策,乘着这段殴打几位私企老总的间隙,他还去了一趟东欧拍电影。

    拍电影之余,他还考察中东欧的投资环境,顺道在匈牙利投资了一家光伏硅晶公司,避免欧洲制裁国内光伏产业时,他的生产线全军覆没。

    等他回来,华银财团已经将泛亚系、希望系拎出去打了一轮,这才是第一轮,如果不见效,不排除双方继续鏖战几年。

    “我说一句吧。”徐腾想起一件事,不用泛亚的卢总同意他开口,直接问对方,“罗玉奎算起来也是我的朋友,他老婆是我以前在大学时代结实的一位学姐,那也是咱们江淮商帮的子女。所以,他在民行开完董事会,晚上就到瑞麟宅找我合计这件事。我当时刚好在招行那边也碰了钉子,那时,我就在琢磨这两件事是不是一件事?比如说,姜肖平在幕后是不是和两位通过气,商量过?”

    徐腾其实是在欧洲拍戏的那段时间,反复琢磨,才忽然想明白这个道理,背后其实都是姜肖平在布局阴算华银财团。

    “这是不可能的事!”卢总正在喝茶,差点将手里的茶盏跌了,虽说是这么一回事,可他和刘总都不能承认啊。

    “腾太子,你这个确实是想多了,当然,这确实有点巧合,其实我们和姜肖平这些年也是形同水火。”刘总急忙开口,同卢总一唱一和,摆脱嫌疑。

    这事根本不用问,鬼都知道是姜肖平和他们联手布局对付华银财团。

    正常来说,即便华银系这边想明白,也不会明面问出来,太伤各方的脸面,以后就不好合作了。

    商界之战,素来是刀光无影,不管幕后斗的多凶险,台面上还是尽量不撕破脸。

    徐腾不一样,他年轻,即便这么说了也无妨,卢总和刘总都是前辈,总不能和他计较的太狠,要是徐总这么说,三位大佬就等于是彻底撕破脸面了。

    这也是徐腾纵横商界的一个优势。

    徐总就是一脸坏笑,犯不着捅破,将两位老总吓出病来。

    “但愿是我想多了,可这个事,我就直说了吧,招行那边,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想法,如果不是姜肖平提议让我们进入董事会,我们根本不会投资。”

    徐腾将茶盏搁在桌子上,侧倚着椅子的扶手,看着两位大佬,直接摊牌,“pn保险那边,也是可有可无。民生不一样,我们正准备在上面活动一下,让民生银行挂上中国民生的招牌。银行嘛,招牌响亮一点总是好事,光靠华夏银行,想要和四大行分庭抗礼,这未免太荒唐,但如果是华夏、民生结盟,将网点分散开,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尽量争抢四大行的储蓄市场,这才是上策。当然,我们一旦实现控盘,民行这边一定要代理阳光保险的业务,民行也可以直接入股阳光保险公司。”

    “最后,我们形成三个路子,华银财团的嫡系是华夏、富信两家综合性的金融企业,一高一低,一上一下,华腾系有华泰保险和其他较为分散的金融机构,博安系则有民生银行和阳光保险。所有这些金融机构再团结互保,扩大在证监、银监、保监的话语权。”徐腾静静的看着对方,将话说的很清楚,华银财团不是欺软怕硬,盯着他们打,正因为这是华银财团的第一线路图。

    pn保险和招行,纯属意外收获,都是可有可无的。

    华银财团随时可以放弃,死保华夏、民生、富信三家银行和华泰、阳光两家新崛起的保险公司,当然……徐腾是在骗两位大佬,pn保险对华银财团的价值,也绝非那么简单,根本不会弃盘。

    卢总和刘总都很尴尬,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们是毫无退路了。

    “两位别生气啊,我家小腾做生意的时间短,又是年轻人,火气大,这几年也一直是顺风顺水惯了,这段时间的事确实让他心烦。”徐总笑呵呵的翘着腿,有徐腾在旁边,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这买卖好做多了。

    反正,该说的难听话,徐腾都说了。

    如何选择,这是卢总和刘总的事。

    徐腾已经说的非常清楚,招行那边的股份,华银系随时可以弃盘,大不了高价吸收筹码,低价抛盘,损失一点钱,这边损失多少都算是卢总、刘总和华银系之间的死仇,记在他们身上。

    “年轻人做生意的好处就是勇猛,必须要有这种气势。”卢总皮笑面不笑的夸赞一番,避免双方继续尴尬下去,顺势看一看旁边的刘总。

    他们现在不知道,徐总这段时间已经和民行三巨头之一的东方系谈妥了,联手坐庄,抢下董事长的位置。

    民行的董事长宝座五年一换。

    今年12月就要重新选,一旦选出来,后面再想调整就难了。

    双方博弈的焦点就在这里,三巨头也知道很难将华银财团的博安系彻底挤出去,他们联手的实力也不够,但还是要尽量挤兑一番,将董事长的席位决定权,继续保留在他们三家手中。

    这段时间,华银财团在四小行之间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堪称是四处遇敌,出处受阻,这很正常,因为华银财团积累至今,实力已经足够向外开拓。

    这种开拓就必然要打破四小行的传统局面,打破各种原本势力均衡的局面。

    虽说商场如战场,该动手的时刻,肯定还是要坚决动手,2005年的这一战结束,华银财团只要是胜了,那就将会一举奠定未来几十年的国内金融业局面。

    有了这一步,明年,华银系才能全面展开科技年,大举推进国内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速度,才有实力和三星、台积电同台竞技。

    本来就没有技术优势,还没有钱,那玩个什么劲啊!(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二章 继承者

    同行是冤家,四大行之间素来不和,差不多算是生老病死不相往来,四小行之间更是形同水火。

    华夏、民生之间的新仇旧恨,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尽。

    华银财团想要入主民生银行,这显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凡事总有进有退,有得有失,当着卢总这位国内商界元老,徐总和徐腾父子还是做出了承诺。

    博安系在民行绝不会逾越1/3的持股权上限,还是要和泛亚系、希望系合作,共同控股民行。

    至于博安系在民行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倒不是谁能抵御的,毕竟,这是要讲实力的。

    博安系派遣到民行的执行董事,也将由“花狐狸”郑华担任,罗玉奎虽说是张丽英的儿子,可毕竟还是太稚嫩,在商界的地位太弱势,根本不适合担当这么重要的事。

    双方博弈了两月有余,各自都有损失,也都不想将事惹得太大,这就握手言和。

    徐总在离京之前,坐在专机里等着起飞,想了想,亲自给姜肖平发了一条短信,“姜兄,不要说愚弟没有提醒你,我那个儿子连我和惠英都怕着呢。他若是没有一番能耐和手腕,我们也不敢轻易将内地的生意交给他决断。您总要退休的,这么算计他,日后出了什么事,请您自己多担待。”

    “做生意,用不着说这种话,我还是要多谢你们替我解决的那件事,既然大家合作不愉快,那就好聚好散吧。”姜肖平回复短信的速度很快,虽然不知道徐家已经摆平了民行的那一堆事,大致也能估测到。

    “姜兄真是会开玩笑,你一句话,我花了90亿买招行的流通股,将招行的股价从每股8。17抬高到13。5,怎么聚,怎么散?”徐总忍着怒气,被人算计的感觉肯定不好,这几年里,除了姜肖平,还真没有第二个人敢算计徐总。

    泛亚系的卢总虽说也是算计,可毕竟是冲着博安系的张丽英母子而去,论商界的地位和名望,张丽英只能忍了,轮不到她发飙。

    姜肖平不同,这是真正将徐家父子放在手心里戏弄。

    当然,姜肖平曾经的旧部,现在的死对头pn保险公司的董事长郭永哲也没按好心,都是一帮“有机必趁”的东西。

    “你花多少钱替我抬桩,我花多少钱收回来。”姜肖平准备花钱解决问题,70亿买断徐家持有的招行股份,结束这件事。

    “姜兄的好意,愚弟心领了,有空再联系吧。”徐总拒绝了,等于是告诉姜肖平,这事没完。

    “好,那就有空多联系。”姜肖平的地位何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