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黄金脑域-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小陆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杨老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宋老居然会知道陆晨。
“哈哈,老杨你还不知道吧?前两天赌石文化节上,有一个年轻人第一天就开出一块千万级的翡翠,在地摊上随便选一块石头,又开出一块百万计的翡翠,这还不算,在后来的一个团体交流会上,又开出一块金丝种,拍出四百多万。”宋老把陆晨的老底都揭出来了。
赌石赌涨和古玩的捡漏一样,都是很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赌涨的价值很高的时候,传播的速度更是快的令人乍舌,加上现代通讯工具的便利,一分钟前发生的事情,一分钟后就可能传到地球对面,登上头版头条。
陆晨赌涨的翡翠,高达千万,引人注意他一点都不意外,想要秘而不宣是很难的。
“难道你说的这个人就是小陆?”杨老问道,他对陆晨的认识仅限于古玩,赌石他还真不知道。
“如果没有第二个陆晨的话。”宋老笑眯眯的看向陆晨。
实际上他不知道,尽管这些已经价值不菲了,可对于陆晨来说也仅仅是一小部分,真正的大头还在银行的保险柜里,陆晨正打算什么时候有空,把两块玻璃种掏出来,只是还没来得及。
“我还真不知道,陆晨,你在设么时候学会赌石了?”杨老也大吃一惊,如果赌涨一块是运气,赌涨两块也勉强能说是运气,接连赌涨三块就不能说全是运气了,至少是有一些真本事的。
如今是信息化社会,加上赌石和珠宝的密切联系,他们也都多少知道赌石接连赌涨的难度,经常听到有谁谁谁,千万身家,甚至亿万身家,就因为迷恋上赌石,结果在短短几个月间,甚至在一夜之间一贫如洗流lang街头。
“我就是随便看看,没想到运气好,居然开出几块翡翠。”陆晨笑道。
“运气?年轻人谦虚点是好事,太谦虚就是你的不对了,有真本事就是有真本事。”宋老笑道。
“对,小宋,年轻人不能太谦虚,谦虚过分就是虚伪了。”吴老也在一旁帮腔。
陆晨发现吴老旁边有一个年轻人,一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听到他赌石接连赌涨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他眼神凌厉,一眼就能看出是个不简单的年轻人,难道是吴老的后辈?或者徒弟?
第四十四章 鉴宝茶话会
杨老为陆晨介绍了一圈人,在座的人都是古玩圈子里的老前辈,对他的人脉发展有极大的好处,唯一有点不搭调的,就是多数新认识的人,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除了有关古玩的话题,其他都会有代沟。
人说三年就有一个代沟,虽然有点夸张的成分,可陆晨和这些老前辈,差的十个三年都有了。
今天的交流会,刚结束的品茶只是开始,预热,真正的交流还没有开始。
陆晨来得不早不晚,错过一点品茶,却赶上接下来的古玩交流,也是他目前最感兴趣的部分。
“小陆,你要代表廖城古玩协会去参加古玩交流会,就把今天当成一个预热,待会儿认真看,认真听。”杨老对坐在身边的陆晨说,这才是他叫陆晨来的最主要目的,毕竟是年轻人,经历的少,古玩能力不用怀疑,经验确实一个大弱项。
没办法,经验,是需要时间和大量实践来积累的,陆晨才有多大?
“好了,大家都享受过清明的茶道了,我宣布进入第二环节,古玩交流。”吴老说着拿出一枚古钱,既然是古玩的交流,自然就离不开古玩,古钱,也是古玩的一种,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种,数量多品种杂,是一个很大的收藏领域。
古币收藏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古币的价格,与玉器、瓷器等其他种类相比较,要低很多,而且存世数量众多,也就造成人们接触古币的机会,远远多于接触其他种类古玩的机会。
吴老拿出来的古钱币,呈黄色,方孔,包浆自然,看起来是一枚传世古钱,保存状态良好,有很大一部分古玩,就是因为保管不当,才会出现各种残缺,就像是古钱,保养不当就会生锈,甚至变得难以辨认,失去价值。
古钱拿出来之后,被其他人轮流传看,每一个人都拿在手上,仔仔细细的查看。
然后交给下一个人鉴赏,看过的人或者沉思,或者和其他人交流经验。
交流会上也会出现一些高仿赝品,所以下结论的时候,慎重,再慎重,否则极容易就会丢人。
轮换来轮换去,很快就到陆晨的手中了。
“小陆,既然你今天第一次参加我们的交流,就由你开始,你来给点评讲解一下这枚古钱。”吴老点名,作为新加入的成员,想要尽快取得其他人的认可,展示实力,无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
众人一愣,他们不明白吴老为什么如此看重陆晨,居然点名让他讲解。
在座的都是专家,虽然不一定精通古钱币,可毕竟有一定的了解,远比一些半吊子强很多。
也有人暗自点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作为古玩协会最年轻的成员,还将代表廖城古玩协会,出去参加交流活动,就应该提前考验一下,如果不行,在家里丢人,总比出去丢整个廖城古玩协会的面子好。
“既然如此,晚辈就献丑了!”陆晨一点也不会怯场,恰好他这一段时间恶补很多古玩知识,古钱的资料他也看过不少,加上异能的辅助,判断真假方面不会有问题的,这点他深具信心。
看到陆晨一点也不怯场,有人心中暗自点头,就冲这份沉稳,就值得称道了。
陆晨仔细看手中的古币,是一枚‘咸丰通宝’,背面有‘大清一百’的字样,拿在手上掂量一下,重量很轻,无论是样式还是重量,或者是文字的风格,这枚古钱看起来都没有一点破绽。
然而他没有轻易下结论,动用金光探测一下,作为最后的确认避免意外。
“我认为,这是一枚真品,相信各位老前辈都已经心中有数了。”陆晨知道,这枚古钱币的鉴定难度不大,对于在座的人来说,都不是难题,他接着说:“咸丰年间太平军大肆兴兵,当时的清朝政府内忧外患,财政危机,为支撑大量的军费开支,不得不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纸币,同时开始铸造‘当五’至‘当千’,缓解财政危机带来的困难。”
在座的人纷纷点头,虽然说的有点笼统,却能证明陆晨对这段历史的确有一定的了解。
陆晨继续说道:“按照当时的惯例,平钱称为‘通宝’,“当十”至“当五十”称为‘重宝’,‘当百’到‘当千’就称为‘元宝’,不过也有例外,当时的福州宝福局,却没有遵守相关规则,铸造出正面‘咸丰通宝’背面‘大清一百’的这枚钱币,就是‘咸丰通宝’的来历。”
“不错,不错,看来你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不过不要自满,相比在座诸位前辈数十年苦功,你还差得远。”吴老笑眯眯的,虽然说‘你还差得远’,可谁都能听得出来,他对陆晨的表现很满意。
能迅速判断出咸丰通宝的真假,代表眼力已经有一定火候,知道来源,说明他不是信口开河,作为一个年轻人,能有如此能力和见地,堪比一些人二、三十年的苦工,众人心中暗自点头。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古币鉴定,可至少让古玩协会的成员们,对陆晨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也来凑凑热闹,两个小瓶子,大家不妨鉴赏一下!”杨老笑眯眯的,拿出一对红瓶子。
是一对乾隆梅瓶,瓶口很小,越向口处越往外撇,瓶颈很细也很短,下面突然变得宽阔起来,就像是一个大肚子,到底部的时候向内收回,平底,通体红色的釉,釉色鲜红,色泽明快、亮丽,整体都很光洁。
两只梅瓶,让人一看就有一种眼睛一亮的感觉,摆在桌子上赏心悦目,不愧是古代文化的结晶。
梅瓶的造型,出现在唐朝时期,不过最为流行的时期却是在宋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时期。
在唐朝时期,有一部分梅瓶的外形,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倒起来的鸡腿,也被人称为‘鸡腿瓶’,宋朝时期称为‘酒经’、‘经瓶’,而梅瓶的称谓,则是后来才有的,民国时期许之衡的书《饮流斋说瓷》中解释说:“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照例,一个人一个人的传下去,鉴赏,鉴定,最后还要做出一个结论,是真是假!
“好东西,老杨,有这样的好东西,你怎么早不拿出来?”吴老面前摆放着一只大红梅瓶,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仔细观察,不时还转一圈,甚至把梅瓶放倒,观察梅瓶底部的情况。
瓷器鉴定,甚至每一件古玩的鉴定,都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仔细而全面的观察、判断。
当然,陆晨的金光例外,只要扫描透视一下古玩,就会得出准确的结果,快速而简单。
不过要是太过依赖金光,就不会有进步,虽然一辈子都不会打眼,却一辈子只能是个门外汉。
他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除非是特殊情况,遇到古玩的时候,他都会采取正常的鉴定方式,仔细查看细心钻研,先凭借自身的能力做出判断,然后再用金光佐证,并且在平时的时候,也不忘努力学习。
所以,他才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古玩知识,取得非常惊人的进步。
两只梅瓶,被一个一个的传过来,很快就到陆晨手上一只。
他首先看了一下最明显的标志,底部的底款,确实是六字双排底款,从款识上上看不出问题,再看包浆,也有厚有薄,不像是人为加上去的,人为添加的包浆,就像是一层涂料涂抹上去,十分均匀却不自然。
自然形成的包浆,有些地方会经常接触其他物品,就像是瓶底接触桌面,会造成一定的摩擦,形成的包浆有摩擦痕迹,而其他的地方,有的地方摩擦多,有的地方摩擦少,自然就表现出不同。
人工也能做出一些摩擦痕迹,可是大都很规律,而自然形成的擦痕,每一次摩擦都不一样,轻一次重一次,左一次右一次,叠加起来,杂乱无章,所以稍有经验的人,都会看包浆的状态。
包浆也不是唯一的判断依据,有一些仿品的包浆就很自然,比如清朝其实流传下来的仿前朝古玩,传承到现在就会形成自然真实的包浆,此时如果以包浆作为判断依据,就只能上当被骗了。
金光扫描,陆晨心中有底,放下第一只梅瓶,传下去。
第二只梅瓶也传过来了,和第一只梅瓶相比较,第二只有些遗憾,瓶口处有一道细微的裂痕。
瓷器是很娇弱的,稍不小心的磕碰,就可能会产生裂痕,甚至碎裂。
第二只梅瓶,和第一只梅瓶同款,只有细微的差别,毕竟古代制造瓷器,完全手工做出来,即使是同款、同批次出来的两只,也会有一定细微的差别,或者尺寸上稍差一些,或者形状不规则一些。
品相完美,底款也找不出破绽,包浆也很自然,陆晨最后开启金光……两只梅瓶果然有差别!
“小陆,两只梅瓶你都看过了,你就说说看吧!”杨老也点名,让陆晨点评看过的两只梅瓶。
众人顿时又吃了一惊,刚才吴老点名陆晨,他们以为陆晨擅长古币坚定,怎么瓷器也让他说?
第四十五章 吴老打眼
陆晨第二次起身,面对众人:“诸位前辈,我认为两只梅瓶都是古董,不过只有一件是乾隆时期的,另一件是民国时期仿造的,不过仿造者手艺十分精湛,做出来的梅瓶可以以假乱真。”
乾隆每瓶,是手工制作的胎体,不管如何努力,总会出现一些厚薄不均的情况。
而民国时期仿制者制作的时候,用的是机器制作的胎体,厚度十分均匀。
尽管他用手工弥补,人为制造出厚薄不一的地方,可只要足够仔细,还是能看出其中差别的,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此细微的差别根本看不出来,可对于一个古玩高手而言,却能轻而易举看出来,否则就等着打眼吧!
当陆晨指出判断依据之后,在座的人纷纷点头,作为一个年轻人,能发现这一点实在不容易。
杨老、吴老对陆晨的表现十分满意,通过两次表现,陆晨的鉴赏能力已经取得大部分人的认可。
鉴赏一个接一个的接下去,每一个人基本上都会拿出一件,让其他人件鉴赏品评。
陆晨发现这真是个考验人的地方,拿出来的古董,即使不是真品,也是高仿,没有一定眼力,打眼一次、两次就算是幸运的,幸好他有金光做为底牌,否则今天要出丑了,不过也是一个长能耐的地方,逼迫他集中十二万分精力,穷尽所能。
“老吴,你不是有一块玉牌吗?拿出来,也让小陆长长见识。”杨老看交流已经过半怂恿道。
“我就知道你不会放过我的,来,小陆,你看看这块玉牌怎么样?”吴老拿出一枚晶莹的玉牌,打眼一看就知道是珍品,所用的玉质十分上乘,显然长期贴身携带,保养得十分良好。
“好玉,极品和田籽玉,看样子,和子冈玉非常相像。”陆晨刚接过来,就感叹一声。
“那你就说说,何为子冈玉吧?”杨老笑着说。
众人的注意力也都被吸引过来,他们中很多人都见过吴老的玉牌,也都亲自欣赏过,知道是一件难得的珍品,甚至有些人还知道,曾经有巨富出到天价收购,吴老都没有转让这块玉牌,可见他对这块玉牌的喜爱,每日必把玩一会儿。
“子冈玉,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成就,子冈是一个人名,姓陆,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著名玉匠。
当时的皇帝明穆宗,听闻陆子冈的大名之后,下令他在一枚玉扳指上,雕刻百骏图。
陆子冈仅用几天的时间,就完成皇帝的命令,在一枚小小扳指提供的界面上,巧妙的刻绘出一幅另类的百骏图,用区区数匹马,模拟万马奔腾之势,妙不可言,以此深受皇帝的赏识,从这个时候起他的作品,就成了皇室的专利。
他喜欢在他雕琢出来的作品上,留下他的标识,有“子冈”、“子刚”、“子刚制”三种独特的标志,标识的部位也十分讲究,一般都在很不显眼的地方,稍一疏忽就容易遗漏掉他的标志。
不过也正因为他这个习惯,让他惹下掉头大祸。
他的手艺深的皇帝钟爱,然而有一次他在为皇帝雕刻玉雕的时候,把名字留在玉雕的龙头上,皇帝顿时龙颜大怒,把名字留在龙头上,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欺君之罪,直接被下令抄斩。
被杀时陆子冈还没有后人,他的一身玉雕绝技,也因此而失传。”陆晨侃侃而谈毫不怯场。
“不错,可惜陆子冈一身前无古人的琢玉绝艺,到现在也没有人能比得上。”吴老十分感慨。
陆晨继续说道:“陆子冈琢玉还有三‘不’,‘玉色不美不治,玉质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然而越是好玉就越坚硬,雕刻的难度就越大,陆子冈自己说过,他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固然有他绝世无双的技艺,可还和他琢玉的刻刀‘锟铻’有很大关系,可惜作为吃饭的家伙,‘锟铻刀’他从来都没拿出来过,他被皇帝下令杀死后,刻刀‘锟铻刀’的去向也是一个谜。”
陆晨一边说一边鉴赏,雕工精美,玉质上乘,一切都符合子冈玉的特点,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事关重大,他在得出最终结论之前,习惯性的用金光确认,得出的结论不禁大吃一惊。
居然是老仿,是一件民国时期的仿品,金光透视得出的结论是不会有错的。
不过究竟假在什么地方,需要他自己找出来。
陆晨顿时集中全部精力,仔仔细细的,把手中‘子冈玉’每一个细微之处都看遍了。
“真有发现了!”经过仔细寻找,他终于发现其中的猫腻,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发现的隐秘。
吴老拿出来的这款‘子冈玉’,暗记是‘子冈’两个字,就在玉牌一处凹陷,两个字都很小,不过还有一个更小的字,采用微雕雕刻的手法,就镶嵌在两个字中间,大小相差十分悬殊。
如果不是他有金光帮忙,能够洞悉每一个细节,就是让他找两个月,也不一定能发现破绽。
能伪造子冈玉,并且从雕刻技艺上让人无从分辨真假,仿造者的琢玉技艺也堪称是登峰造极,只是他思来想去,也没想出来陆子冈之后,有谁的技艺,竟然能和陆子冈的手艺不相上下。
摇摇头他有些感慨,有一身堪比陆子冈的琢玉手艺,干什么还要伪造别人的?
“怎么,小陆看出玉牌有不妥的地方?”看到陆晨吃惊的样子,杨老的心就有点提起来了。
吴老在古玩一行打滚数十年,眼光毒辣,他贴身携带十多年的玉牌,是不会有问题的。
再者这块玉牌他也看过,没问题,无论是从玉器的特点看,还是从雕刻风格看,都是子冈玉。
他就怕陆晨一时头脑发热,说错话,他很看好陆晨,可不希望陆晨出问题。
“可能我的能力有点不足,有点看不好。”陆晨还是有所顾忌,他怕说出来吴老会难以接受。
毕竟他贴身携带十多年了,一直就当成是一块子冈玉,突然有人告诉他,他佩戴的不是子冈玉,他打眼了,肯定不会舒服的,再加上年纪大了,万一出点意外,他就造孽了,所以他就借口能力不足,毕竟他只是一个年轻人,刚才已经在古币、瓷器方面展现出很高的才华了,看不出来也不会有人瞧不起他。
“小陆,我看得出来,你刚才一定发现问题了。”吴老的眼睛可不揉沙子,否则早就打眼了。
“我……”陆晨很犹豫。
“小陆,看到问题就说出来,你放心,我不是一个承受不起打击的人。”吴老神情有点严肃。
“好,我认为这是一件旧仿子冈玉牌!”陆晨略微沉吟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说出来。
“什么,怎么可能是旧仿,小伙子,要不你再仔细看看?”
“吴老的眼光毒辣,就算倒回去十年,也不可能打眼。”
“年轻人,做人还是要谦虚,要谨慎,不懂的地方尽管开口问,却不能信口开河。”
陆晨做出仿品的结论,顿时就让交流会上的众人炸锅了,议论纷纷,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判断,毕竟吴老已经成名数十年了,而陆晨的年龄也就二十来岁,他的年纪还没有吴老从事古玩行业的年岁长,怎么能取信于众人?
可以说这一个判断,已经把前两次精彩鉴定留下的好印象,一下就冲刷殆尽了。
“诸位,听我说,暂且安静一下,既然小陆这么说,肯定有他的理由,我们就不妨听一听。”听到众人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嘈杂,吴老不得不站起来,提高音量让众人安静下来。
毕竟他德高望重,还是交流会的组织者,他站起来示意,众人很快就安静下来了。
“小陆,你发现了什么?”吴老询问陆晨,他确定不是玉质的问题,甚至不是雕刻技艺的问题,已经随身携带十多年了,对于玉牌的每一处都了如指掌,想不出什么地方会出现问题。
“吴老,您看这里!”陆晨来到吴老身边,拿过一个强光手电,然后让吴老用放大镜看看。
强光手电和放大镜双重协助,让吴老看到一个字,身子顿时一晃。
陆晨眼疾手快,马上就把吴老扶住。
“老吴,你没事吧?”杨老就在吴老身边,一看吴老有点不妥,马上就走过来关心的问道。
从吴老的表现他就猜测,的确是出问题了,九成是让陆晨说对了,否则吴老也不会受到刺激。
“我没事。”吴老揉揉眼睛,重新拿起放大镜,借助强光手电,查看陆晨指出来的地方。
“长江后lang推前lang,前lang死在沙滩上,我们都老喽,来,小陆,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发现。”吴老长出一口气,除了最开始有一点激动,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就像打眼的不是他。
“我?”陆晨迟疑。
“对,就是你,是你发现的,当然要你介绍。”吴老又恢复以往的笑容。
第四十六章 传说中的佛脂(1)
客厅中鸦雀无声,事到如今大家都明白了,吴老打眼了,被协会最年轻的会员发现问题了,简直是难以置信,毕竟吴老从事古玩行业数十年,经验丰富,他从业的年数,比陆晨的年龄还要大很多。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不容任何震惊和不可思议所左右,打眼了,就是打眼了!
陆晨只好把他的发现,指出来准确的位置,然后客厅中的众人一一传看,很快就传过去一圈。
隐秘的位置,加上巅峰的微雕技巧,让这个暗记很难被发现,所以才会隐藏到今天。
“太可怕了,如果还有其他带有‘方’字的子冈玉,谁能识别出来?”
“其他子冈玉,会不会也有带‘方’字的高仿?”
“很可能,这个人仿造的子冈玉,无论是选材还是雕琢,都和真品子冈玉难以区分,想要鉴别出来,唯有找到独门暗记,简直就是坑人,不过今天还是头一次听说,看来以后遇到子冈玉要小心了。”
看过陆晨发现的破绽,众人无不竖起大拇指,紧接着一阵深深的后怕,太危险了,也太隐蔽了,或许科技手段,鉴定年代可以鉴别出真伪,然而谁舍得把一块精美的子冈玉取样鉴定,尽管取样的量并不多,也会破坏玉佩的完美程度。
“哎,仿造子冈玉留下‘方’字暗记的人,一身琢玉功夫,恐怕足以和陆子冈比肩,有如此技艺,即使不能富豪一方,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何必要造假?”宋老摇摇头十分感慨。
“也不尽然,要想成就一代大师,必须有境界上的独到之处,琢玉,如果没有自己的心得和风格,充其量是一个优秀的匠人,只有开创出独到的风格,才会像陆子冈一样,成为一代宗师,显然这个仿造的人,在技巧上来说已经达到登峰造极,却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否则在历史上,必然会留下他的大名。”吴老有所感悟的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的确,高明的工匠不少,然而真正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都需要形成其独特的风格,太困难了,这就是为什么琢玉高明的人很多,陆子冈从古到今却只有一个的缘故。
努力和天分,只是一个必要条件,然而要成就一代宗师,只是祭出,还远远不够。
“老杨,听说你最近收了一个佛头,拿出来见识一下?”吴老是被杨老调侃,才拿出来子冈玉,所以他此时也回敬了一招。
“我就知道你不会放过我的,好,希望我的佛头,不会像你的子冈玉一样的下场。”杨老笑着拿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物品。
是一个佛头,雕工十分精细,风格独特,显然是出自大师之手,然而美中不足的事,佛头并不完整,一只耳朵只剩下一点底子,其他地方也多有损伤,完好的部分还不足整体的三分之一,价值大打折扣。
古玩就是如此,一旦保管不当,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有些还可以修复,挽回一部分损失,然而有些根本就修复不了,就像是佛头,即使要修补,也只能用其他材料填充缺失部分,修补完整了,也很难再现原有的风格。
“来,小陆,你也看看我的佛头,看能不能找出和子冈玉一样的破绽。”杨老把佛头递过来。
“是紫檀木?”入手沉重,颜色黑紫,非常明显的特征,陆晨就微微惊叹一声。
紫檀又被称为青龙木、黄柏木、蔷薇木、花榈木、羽叶檀、黑骨柴,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常言十檀九空,紫檀木很难成才,一般情况下最大直径也就二十公分,多为空心不可用,可见其珍贵,甚至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
“是哪一种紫檀,你能认出来吗?”王老插嘴,刚才的介绍中,他是最擅长木器古玩鉴定的。
普通人对紫檀木了解并不相惜,认为是一种木料,然而实际上却是一类,包含多种,经常有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檀木,冒充价格高昂的另外一种檀木,从中渔利。
紫檀主要分为大叶紫檀和小叶紫檀。
小叶紫檀木纹不明显,刚处理好的时候一般是橘红色,存放时间长了,逐渐转变为深紫色,放的时间越长颜色就越深,而且木质十分细腻,虽然有年轮却很难分辨出来,木质中的脉络十分纤细,犹如细细的牛毛,小叶檀又分为牛毛纹小叶檀和檀香紫檀;大叶紫檀学名卢氏黑黄檀,产地是马达加斯加,虽然也称为紫檀,实际上只是不良商家鱼目混珠的说法。
“应该是小叶紫檀,可惜小了点,否则价值就惊人了。”陆晨仔细辨别一番,得出的结论令王老点头。
事实上即使小叶紫檀,也分为好多等级,陆晨手上的佛头,并不是顶级的紫檀木雕琢的。
最顶级的紫檀木都被皇家垄断,即使是王公大臣们,也不敢轻易使用,否则可能招致杀身大祸。
鉴定完材质,陆晨开始鉴定工艺,雕刻水准相当精湛,必然出自大师名家之手。
然而多处破损,三分之二的雕刻部分已经消失,断断续续的,给他鉴定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许久,他总算是从雕刻风格,找到一点感觉,初步判断木雕是唐朝流传下来的。
事实上唐朝时期也是中国木器走向成熟的年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小物件,也是开始于唐代。
在他仔细查看的时候,猛然发现其中一个纹路,给他一种有点奇怪的感觉。
可是仔细看来看去,却非常像是天然的纹路,任他如何努力,也难以和其他纹路彻底区分。
不得已,启动金光透视能力。
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内有乾坤。
他的感觉没错,这道纹路确实有问题,是一道很细的木缝,用木屑完全封住,后来又经过精心的打磨,掩饰,再加上经历悠久岁月形成的包浆,如果不是金光带动他的视力进步绝难发现。
即使发现了,在没有用金光透视的时候,也仅仅是怀疑,并不能确认。
难怪在杨老手里很长时间了,也没发现内有乾坤,实在是做得太隐蔽了,如果没有陆晨今天的发现,或许这个秘密会一直保留下去,直到紫檀佛头被意外破坏了,或者是彻底腐烂的一天。
佛头内部是一个小盒子,不大,和古代的胭脂盒大小差不多。
被技艺高超的匠人,放进佛头的内部,牢牢固定,然后再以高超的手艺把紫檀佛头恢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