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傻白甜傻是傻了一点,可她很单纯,也很善良,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很轻松,逗起来也很有趣……
腹黑的大长腿洪雨梦就算了,那个一看就是惯坏了的大小姐,比较难侍候。
……
面对张颖的主动,吴小正怂了,可一旦意淫起别的女孩子,他的心思却又活泛起来。
吴小正真的有点贱。
吴小正所没想到的是,他在这边打别人家女儿的主意,别人也正在议论着他。
都说官场很少有真正的朋友,可洪志高和杨松德却算是例外。
两人年龄相近,志趣又相投,还是在同一时间进的体制内。
在那个比较艰苦的年代,两人共同成长、相互促进,不仅在工作上配合默契,在生活上也建立了很好的私交关系。
这么多年来,两人有事没事都喜欢凑一起小酌几杯。
今晚也是如此。
下午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后,吃完晚饭后没多久,两人又约到了一家熟悉的小馆子,边喝边聊了起来。
“老杨,你回家问你家颖茹没?她对那个吴小正印象怎么样?”
话题是从吴小正开始的。
在今天下午杨贵平的汇报中,吴小正的名字首次进入了两人的耳朵。
一个初二年级的学生,还跟自家女儿同在一个学校,却是最近很火的吴大厨食品的真正创始人,还敢把谈仲海的儿子打成重伤……
这样的事迹让二人难以相信。
这真的和我家女儿是同龄人吗?
因为身为父亲,所以两人同时对这小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就算是洪志高和杨松德这样的体制内官员,关心的并非永远只有工作,作为人,作为父亲,他们同样也有八卦之心的。
“问了,我家颖茹说,这小子在学校表现还不错,成绩很好,特别是作文很出色,并且还很有正义感。”
“这就怪了。我家雨梦说,这小子在学校就是一个暴力男,还很爱出风头,也很没风度。”
……
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的眼里,印象却截然相反。
两位父亲完全弄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不过对现在的两人来说,吴小正还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两人今晚聚在一起的目的却是讨论案情。
肖荣华案现在是两人的工作重点,但真正的目标却变成了谈仲海。
“老洪,肖荣华那边进展怎么样了?”
“我安排了一出好戏,明天上午再排练几遍,就准备开演。”
……
第314章 肖荣华被突破
第二天中午,吃过午饭后,吴小正就带着妹妹,坐上了杨贵平所安排的那台北京吉普,等等他们的将是长达四五个小时的长途车程,以及还属于未知的探监之旅。
而在洪志高这边,一场好戏准备开锣了。
关押肖荣华的地方就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宾馆内,这里的整个三楼都被封闭起来,除了任何专案组的成员,任何人都禁止接近这里。
就算是专案组的成员,也必须两两同时出现在嫌疑人或证人面前,以防止走漏消息、串供等。
肖荣华就被单独关押在其中的一间套房内。
在问题没有交代清楚之前,他的吃喝拉撒睡全部在这个房间里,不允许离开房间半步。
这就是所谓的双规,要求肖荣华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和交代。
肖荣华现在压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烦躁。
在过去的几天时间里,他把能交代的问题全都交代了,唯有资金的去向、牵扯到的重要领导等,却一个字都没有透露半句。
按照他的想法,如果他咬死不把那些领导拖进来的话,那些领导势必也会想办法保他、捞他。
这样一来,等事情结束,就算他没机会在体制内混了,他也还能留住一些资本,再依靠那些关系的关照,自己另起炉灶,当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并不难。
可以说,肖荣华的如意算盘打得很精,只可惜他完全没搞清问题的严重性,他还不知道,他的这个案子连省里的大佬们都在关注了。
洪志高很悠闲地走进了肖荣华的房间。
因为上面的重视,肖荣华最近的谈话都是由他亲自来完成。
“老肖,我又开看你来了。”
和之前谈话时的严肃有所不同的是,今天的洪志高显得和颜悦色。
这种细微的反常,立即就引起了肖荣华的警觉,但他表现得还是不露声色:“洪书记,我知道的我都已经交代了,别的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您看看我这案子是不是可以结了?”
“嗯,确实差不多可以结了。不过老肖,我这边是可以结了,你却还是没得轻松啊!”
“什么意思?”
肖荣华有点蒙圈。
按照他的理解,像他这样的案子,如果主动交代问题、积极退赃,再加上有人保他、捞他的话,那就可上可下。
按照肖荣华自己的估计,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应该就差不多了。
至于移交检察院,这个流程应该是会走的,但有那些关系在,这应该就是走一个过场,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才对啊!
洪志高告诉了他答案:“我这边差不多今明两天就可以结束了,明后天,你的案子就会移交检察院。不过老肖,看在我们认识多年的份上,我可提醒你一句,接手你这个案子的可不是咱们县检察院,而是地区检察院。”
“什么?”肖荣华终于失态了。
按照他的理解,他这个案子理应是湘水县检察院来接手,这样的话,他的回旋余地就非常大。
可若是地区检察院来接手的话,那就麻烦大了!
依肖荣华的能量,他的关系也就做到了湘水县这一层,地区那边完全没有任何背景,地区检察院更是没有熟人。
而且,他现在怀疑,既然他的案子跳过了县检察院,那就还有一个可能:他在县检察院的关系也出事了!
那就糟糕了!
如果真是由地区检察院接手的话,那等待他的将会是长时间的牢狱之灾。
肖荣华的心乱了。
他还想从洪志高嘴里打探些什么,可洪志高的口风非常紧,对于案子的事情不肯再透露半句。
不仅如此,洪志高不仅不聊案子了,反而跟他拉起了家常。
肖荣华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着,可他现在哪有什么心思跟洪志高拉家常?
他的心一直在想他自己的案子,在想他的那些关系,在想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想得他心烦意乱。
半小时之后,两人的拉家常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
纪委的一位年轻工作人员推门进来,兴奋地说道:“洪书记,地区纪委的同志来电话说,谈仲海开口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立即被洪志高给打断了。
然后洪志高拉着那位年轻工作人员走到了门外,低声嘀咕起来。
通过半掩的房门,肖荣华隐隐约约听到,年轻工作人员在说什么家里搜出大量现金、贵重物品、受贿记录本之类的。
肖荣华真的慌了。
如果谈仲海真的也被双规,并且还开**代事情,那他和谈仲海之间的关系肯定也就暴露了。
难怪这么多天都没人来捞我,难怪我的案子会移交给地区检察院,原来所有的靠山都已经出了问题!
肖荣华“恍然大悟”。
洪志高再次走了进来。
不过这次他没有坐,而是站在那里说道:“老肖,真的对不住了,我还有别的事要忙,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他转身就走。
“洪书记,你等等。”肖荣华急忙叫了起来。
“还有什么事?”
洪志高站住了,半转身问道,一副随时准备走人的模样。
肖荣华小心翼翼地问道:“洪书记,刚才小严是不是说谈县长被地区纪委……”
洪志高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老肖,其实你不说我们也早已知道,你跟谈仲海之间往来密切,牵扯到一些私下交易。既然你不愿意说,我们也不勉强你,因为这些事早就瞒不住我们。”
“实话告诉你吧,就在你进来的同一天,谈仲海的儿子谈啸天,就犯了一件伤天害理的大事,引起了上面的震怒,把谈仲海也给牵连了,两父子同时被抓……”
洪志高把谈啸天昨天犯的事稍稍加工了一下,并且把发生时间稍稍提前了几天,然后以一种胜券在握的姿态,在肖荣华面前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他又是转身欲走。
肖荣华顿时就崩溃了。
“洪书记,你别走,我还有重要事情交代!”
……
肖荣华终于被突破了,由此拉开了一场大地震的序幕。
第315章 戴博艺挨批
肖荣华所交代的问题触目惊心。
别的不说,光是行贿这一块,在他任职湘水县各部门各级领导期间,送出的现金、财物总额高达近40万元,牵涉到湘水县大大小小的领导共有二十多位,其中包括谈仲海、湘水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等高层领导。
而在谈仲海这边,他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送出的财物价值高达近20万,并且还有一些其它的肮脏交易,比如介绍美女等。
随后,根据肖荣华的交代,纪检人员在他家搜出了大量现金、财物,以及一个送礼记录本,上面记载了他所送出的每一笔财物的数额、时间、地点、接受人等,记载得非常详细。
谈仲海违法违纪的罪行已被坐实。
不过对于谈仲海的处理,已明显超出了洪志高的权力范围,于是他立即又赶到了戴博艺的办公室。
听完洪志高的汇报之后,戴博艺脸色变得铁青。
尽管对肖荣华案的可能后果早已有所心理准备,可戴博艺还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在肖荣华供认出来的人里面,牵涉到的副处级干部两位,一位常务副县长,一位副检察长;正科级局长三位,其它大大小小的干部十几位。
可以预见,这些干部一被查处,整个湘水县的干部人事都需要进行大调整了。
这绝对会成为湘水县的一大丑闻!
戴博艺很想捂这个盖子,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老洪,我立即向地委廖书记汇报,你这边继续盯紧相关涉案人员,准备配合地区那边的行动,注意,一定不能提前走漏消息。”
等洪志高离开后,戴博艺并没有急着打这个电话,他还在想着怎么汇报、怎么善后。
在戴博艺看来,导致肖荣华案爆发并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吴大厨食品对于供销公司仓库的收购案引起了上面的重视。
因此,上面最为看重的实际就是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
这才是重中之重!
想明白这一点后,戴博艺才拨通了地委书记廖宏才的电话。
“廖书记,肖荣华那边已经突破,果然牵扯出了谈仲海,数额相当巨大,同时还牵扯到……”
戴博艺硬着头皮汇报起来。
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廖书记在电话里并没大发雷霆,他听完汇报后,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地区纪委的同志已经抵达湘水,我马上通知他们与你们联系,你们这边注意配合。”
这句话反而把戴博艺吓出了一声冷汗。
敢情地委那边早就对这个结果有所预料,并且早早就做好了行动准备。
幸亏这边没有捂盖子,否则后果很严重!
戴博艺暗自庆幸起来。
按理说,汇报完这件重要事情之后,戴博艺该放下电话去安排配合行动了,可他还有重要事情向廖宏才请示。
“廖书记,肖荣华的案子算是盖棺定论了,那供销公司这边的深化改革是不是得加快步子?”
“你这个思路是对的,反腐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供销公司深化改革的工作。”
听到廖宏才肯定了自己的思路,戴博艺的心情又变得愉悦起来。
他继续请示道:“现在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关键是吴大厨食品对供销公司仓库的收购案,为了加快进度,我们在收购条件上是不是可以适当向吴大厨食品优惠一点?”
按照戴博艺的理解,既然廖书记和郁厅长都对吴大厨食品这家企业这么重视,那自己这边是不是也可以卖个顺水人情呢?
可人情他想卖,但责任却不想背,于是先把这个思路向廖宏才请示。
说白了,戴博艺在体制内混久了,多多少少还是沾染了一些讨上级领导欢心的不良习气。
谁知他这句有示好意味的请示反而坏事了。
廖宏才直接在电话里骂了起来:“戴博艺,你扯淡吧!国有资产是让你来送人情的吗?你如果是以这种态度来对待深化企业改革,你就趁早让位滚蛋走人!”
骂完之后,廖宏才直接挂了电话,根本就不给戴博艺分辩的机会。
完蛋了完蛋了,好心办坏事了,惹廖书记生气了!
戴博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的冷汗终于冒了出来。
怎么办?
得自救才行啊!
要是不自救,真把廖书记个惹怒了,他很可能趁湘水县出了大问题这个机会,把我给撸下来啊!
戴博艺急了。
必须得自救!
而且自救的机会还是在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上面!
戴博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顾不上今天是周日休息时间,立即联系起杨贵平来。
办公室电话没人接,他就打杨贵平的呼机,打算一直联系上为止。
因为思维的局限性,戴博艺在企业深化改革这方面根本上没有的思路,他感觉自己在这方面还远不如杨贵平这位家学渊源的年轻干部,因此他把主意打到了杨贵平身上。
还好,杨贵平很快就复电话了。
“杨镇长,你赶紧来一下我办公室,晚上我请你吃饭。”
为了得到杨贵平的帮助,戴博艺不惜屈尊请客吃饭了,可谓是用心良苦。
县委书记有招,杨贵平自然火速赶到。
为了自救,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戴博艺把姿态摆得很低,不仅亲自为杨贵平倒了一杯水,还热情地说道:“贵平,肖荣华那边突破了。谈仲海的事情也有了结果,受贿的事证据确凿,而且数额巨大,地区纪委已准备对其进行双规了。”
戴博艺先透露了一个好消息。
因为杨贵平本来就是知情人和爆料人,这事戴博艺并没隐瞒他。
他这么做,自然是先示好,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杨贵平的真心帮助。
这对杨贵平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只是连他都没有想到,事情竟然这么快就有了结果。
还没等他高兴完,戴博艺又开口了:“贵平,在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上面,你这么有没有好的思路?”
戴博艺已经有点急不可耐了。
而且,有了廖书记的教训,他再也不提给吴大厨优惠的事了。
供销公司的改革案终于进入了正题。
第316章 联手坑吴小正一把
戴博艺算是找对人了。
杨贵平为了搞好他的那个研究课题,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对供销公司的经营运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实已胸有成竹。
因为事关重大,杨贵平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藏私的想法。
他理了理思路后,开始表述。
“戴书记,对于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我个人确实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戴博艺大喜:“快说快说,尽管说。”
“在我看来,供销公司要想通过深化改革来起死回生,有几点工作必须要做。”
听到杨贵平像是要长篇大论的意思,戴博艺打断道:“你等等,我拿纸笔记一下。”
为了不错过任何细节,戴博艺算是豁出去了,竟然拿出纸笔亲自开始记录。
这姿态低得让杨贵平都有点不好意思。
“供销公司的主要问题存在于管理者不作为、企业包袱沉重、资金周转不善这三方面,因此我觉得,深化改革也应该围绕这几方面来做。”
因为心中有料,杨贵平的思路非常的清晰。
“先说管理者这块。”
“要想供销公司起死回生,首先就得任命一位有责任心、有能力、也有行业经验的带头人,踏踏实实地去做一番事才行。”
戴博艺点了点头。
肖荣华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供销公司再如果没有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那只会在衰败的路上越走越远。
“再说包袱问题。供销公司现在的包袱主要表现在职工大量冗余这方面,我算了一下,按照供销公司现有的业务,最起码需要下岗安置五六十人以上,才能勉强解决人员富余的问题,也才能让供销公司轻装上阵。”
这个数字让戴博艺倒吸了一口冷气。
冗余五六十人,这么多冗余人员安置到哪里去呢?又去哪里弄这么大一笔安置费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不过为了不打断杨贵平的思路,戴博艺暂时在这个问题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然后就是资金周转的问题。我发现,供销公司其实有很多业务还是不错的,比如说它旗下的百货商场,以及它的小商品批发业务等,每年都可以产生不错的利润,但问题就在于人员的拖累,导致资金周转不灵。”
“如果能较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那我相信供销公司的改革必然会成功,它不仅会摆脱亏损的局面,甚至还能产生良好的效益,重新焕发生机。”
杨贵平一口气说出了他的意见。
戴博艺沉思起来。
他发现,对于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正如杨贵平所讲述的那样,只要找对了方法,解决办法并不难找。
他也承认杨贵平的观点。
供销公司只要按这种思路完成改革,确实有机会焕发新的生机。
可问题是,这个改革方案执行起来却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最大的难度就在于冗余职工的安置。
一下子要安置起码五六十名职工,安置到哪里去呢?直接下岗?那安置费从哪里来?这么多职工下岗所引发的不良后果又怎么办?
“贵平,你刚才说的那几点里面,管理者的问题难度不大,周转资金的问题,肖荣华案应该可以追赃回来几十万,勉强也能解决,可这个冗余职工安置的问题不好办啊!你有没有好的办法?”
戴博艺干脆又把难题抛给了杨贵平。
可这次杨贵平要让他失望了。
湘水县现在这么多国企都效益变差,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职工冗余的严重问题,就算杨贵平再有想法,他也没法把这么多职工安置下去。
见杨贵平摇头,戴博艺又开始头疼起来。
这个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不给廖书记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他很可能会没好果子吃。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戴博艺现在被逼到了绝路,他开始病急乱投医。
“供销公司的仓库能让吴大厨帮忙安置20名职工,要是这样的仓库再多几个就好了。”
他竟然开始自言自语。
“不对,就算再多几个仓库,那也得有企业能像吴大厨这样,愿意接受才行。”
看戴博艺急成这样,杨贵平差点偷笑起来。
他还以为戴博艺是真的一心把心思都放在供销公司的仓库上。
然后戴博艺的灵感就那么突然来了。
他又问杨贵平:“贵平,你说吴大厨食品有没有可能把六十名职工全部都接收了?”
杨贵平愣住了。
他没想到戴博艺竟然想把包袱全部甩给吴大厨。
这么大的包袱,一家刚起步的民营企业能负担得起吗?还有,就算这六十个人吴大厨能笑话,可按照吴小正的算法,他那么的成本势必会增加很多,那鸡贼的小子能乐意吗?
“不好说,按照吴大厨现在的发展趋势,接受六十个人应该是有可能的,但成本会增加很高,他们未必会乐意。”
杨贵平把吴小正关于农民工和正式职工成本差异的那套说辞告知了戴博艺。
戴博艺却不管那么多了:“能消化就好,条件可以谈!贵平,你帮我把那神奇小子给约过来,我们跟他谈谈。”
杨贵平又愣住了。
戴书记这是有点不讲理啊!
不过也好,那小子不是挺能的吗?那就再给他出点难题,看看他怎么办!
杨贵平又对吴小正起坏心眼了,因此并不打算帮他推脱这个难题。
他笑着回道:“戴书记好主意,不过那小子这两天探监去了,应该要明天晚上才能回来。”
“探监?”戴博艺惊问道。
他显然对吴小正的家事并不知情。
“嗯,他父母因为偷盗水利设施,都被抓了。”杨贵平又只好把吴小正父母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偷盗废弃水电站的设备?这不算大事啊!这样,如果那小子真要是能把咱们这个大麻烦给解决了,他父母的事咱们也可以想办法通融一下啊!”
戴博艺又冒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在他看来,偷盗这种事对他这个层次的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
虽然说吴小正的父母已经被法办,可法律能通融的地方多去了,这个案子又是湘水县办的,对于戴博艺来说,他稍微想点办法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
就这样,远在龙溪的吴小正就这么被戴博艺和杨贵平联手给坑了,等待他的,还不知是福是祸。
第317章 杨贵平的机会
因为大事解决有望,戴博艺的心情顿时变得好了很多,感觉思维也好了很多。
“这事就这么办,明天开会集体讨论一下,拿出一个能让吴大厨接受的解决方案来。贵平,你明天也参加一下,然后再约一下吴小正。”
心情虽然大好,可戴博艺知道,要想一下子就把五六十人硬塞到吴大厨去,那绝对不是帮吴小正解决其父母的服刑问题能达成一致的。
这件事其实也相当于一场交易,交易就讲究等价交换,所以政府这边也必须拿出一些有利于吴大厨的优惠条件来,才能促成交易的达成。
至于具体能给出什么优惠条件,集体的决策远比戴博艺一个人拿主意要好得多,而且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后果也无需戴博艺一个人来承担。
所以,供销公司深化改革这事,开一个有针对性的集体决策会议就成为了必要。
至于吴小正会不会答应这事,戴博艺根本就没考虑这么多了。
国情就是这样的。
企业在政府面前,永远都处于弱势。
政府需要企业时,在大方向上企业很少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就算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那也是在细节方面。
唯一的例外,就是这家企业有很深的背景,深得让地方政府官员有所顾忌。
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吴大厨确实很受廖书记和郁厅长的青睐,但这两位大佬似乎都没有要特别照顾吴大厨的意思,因此戴博艺就没什么顾忌了。
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至于吴小正会不会感到愉快,暂时已不在戴博艺的考虑当中。
戴博艺现在考虑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瓜分胜利果实的问题。
一般来说,官场大地震伴随而来的就是官场大洗牌。
就以肖荣华案为例,一个小小的供销公司总经理犯案,却因为牵扯太广,就会导致湘水县接下来会有一个常务副县长、一个副检察长、三个局长、一个供销公司总经理等许多位置的空缺。
这还是在谈仲海等人不牵扯出其他人的前提下。
这些空缺出来的位置是需要人来填补的,几个位置一动,就会引发大量职位的变动。
而戴博艺作为肖荣华案件的主持者,是属于胜利方,只要他不受牵连,他是有权来分享胜利果实的。
常务副县长、副检察长这两个位置他想安排人是有难度的,但几个科级的位置,他是有一定的话事权的。
作为湘水县的一把手,他自然希望某些关键位置上的人能与他同心同德,能对他的工作起到巨大的支持作用。
所以戴博艺必须未雨绸缪来考虑这些位置的新人选。
他第一个考虑的就是眼前的杨贵平。
单从资历上来说,才担任城关镇副镇长的杨贵平往上升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从功绩上来说,杨贵平是供销公司仓库收购案的引导者,是供销公司深化改革案的探路者,又是导致肖荣华开口、谈仲海开口的关键人物,再加上他的背景……已足以具备破格提拔的资本。
戴博艺相信,就算是洪志高和杨松德,也一定会支持给杨贵平安排一个合适位置这个决定。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戴博艺这么考虑,虽然还是有逢迎上级的嫌疑,但更主要的是,戴博艺现在确实觉得杨贵平是个人才。
从他的角度来看,杨贵平有学历、有能力、有想法、做事踏实可靠,又会做人,这样的人才确实应该提拔重任。
于是杨贵平的机会来了。
戴博艺问道:“贵平,接下来有没有换个位置干一干的想法?”
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杨贵平有点猝不及防。
从他的角度来说,他确实没有想过被破格提拔的可能性,因为他毕竟在城关镇副镇长这个位置上才干了半年多时间。
而且他暂时也没想过要动,因为城关镇这边正是要出成绩的时候。
对杨贵平来说,他并不缺晋升的机会,缺的是扎扎实实的政绩,尤其是这种基层工作的巨大政绩,这将是他以后晋升的巨大资本。
“戴书记,谢谢您的好意,我暂时没想过动,我还想在城关镇干出一点成绩来。”
杨贵平拒绝得很委婉。
戴博艺稍稍有些惊讶。
按照大多数干部的惯常思维,一旦有晋升机会,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哪会像杨贵平这么不假思索的拒绝?
看来,这确实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好干部!
戴博艺对杨贵平的好感跟深了。
杨贵平见戴博艺不表态,又误会了。
他补充说道:“戴书记,供销公司这块虽然我有做过调查,但我并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因此这个位置并不适合我,您还是另外物色合适人选吧。”
这又是理解上的差异。
按照杨贵平的理解,刚才戴博艺跟他谈的一直是供销公司的事,而供销公司现在有紧缺一个总经理人选,他还以为戴博艺想把他推到那个位置上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