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悔九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正是吴小正对吴敏霞这个姑姑毫不客气的原因。

    吴敏霞真的服了。

    别看她是吴小正的长辈,可论见识,她比不上吴小正,论本事,她也远远不如,论口才,她也说不过他……

    现在吴敏霞已不再把吴小正当小孩看了,而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

    杨正义也是如此。

    回到家之后,杨正义立马就拉着吴小正不放了。

    “小正,你觉得姑夫怎么样?有什么好建议?”

    吴小正诧异地看向了杨正义,然后问了一句:“怎么,你不想在政府干了?”

    “你怎么知道的?”杨正义惊叫了出来。

    杨正义确实有了不想在政府干了的心思。

    因为之前的那个包袱,杨正义在官场混得很是不如意。这十几年以来,和他同一批的人早已调走了、升迁了,只有他还在原地踏步,那个连副科级都不是的小小党政办主任也是不久前才升上来,杨正义真的有点心灰意冷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看到越来越火爆的市场,杨正义又动心了,他想换一个领域来让自己活得新生。

    吴小正沉思了片刻。

    杨正义的心思他自然是知道的,因为在前世,杨正义就走上了这一条路。

    吴小正记得,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央明确了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随之而来的就是风靡全国的下海潮。

    据统计,在1992年就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更是有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奔向商海。

    到了那个时候,全国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下海”,连学校都未能避免,吴小正还记得,在时事政治课上,老师把下海这个词说得他都听腻了,甚至有很多老师也走向了下海之路。

    杨正义也在这一波人潮当中,而且还是最干净利落的辞职,结果碰得头破血流。

    事实证明,商海并不是那么好下的。

    诚然,在那一波下海潮中,很多知识分子因此崛起,冒出了陈东升、田源、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一批号称“92派”的著名企业家,很多人也因此发家致富。

    但下海也摆脱不了社会学中著名的二八定律。

    与成功的那一小部分人相比,更多人倒在了商场的红海中。有的人刚接近商海,就渴死在了沙滩上,有的人刚下水,就触礁而亡,还有的人游得稍远一点,就被鲨鱼吃掉。

    杨正义就属于渴死在沙滩上的那一部分。

    原因很简单,农民家庭出身的杨正义既没背景,又没技术,更缺少资金,加上他性格又不适合商海,因此下场很凄惨,弄得他为此又沉沦了好多年,直到后来才在学术界慢慢混出了一点点成绩。

    吴小正自然是不希望这一幕再发生的。

    可该怎么跟他谈呢?

    这人虽然有文化,但自尊心很强,还有点傲气,不是那么容易能说服的!

    想了想,吴小正问道:“你想听实话?”

    杨正义点了点头。

    “难听也不生气?”

    杨正义说道:“不生气。”

    “依我看,你并不适合于经商。”吴小正直截了当地说道。

    杨正义这下有点不服气了,尽管他说过不生气。他看了看坐在一边听得正认真的吴敏霞,问道:“为什么?难道我连你姑姑都不如?”

    这就是杨正义的傲气。

    既然话已经出口,吴小正干脆豁出去了。

    “在我看来,还真不如。”

    此话一出,吴敏霞立马就笑得合不拢嘴了。

    杨正义正想反驳,吴小正又说道:“如果你真不生气,就听我好好分析分析。”

    杨正义立马又闭上了嘴巴。

    “首先从性格上来看,你并不适合商场。”

    杨正义静静地等待吴小正的解释。

    “你这人性格相对内向,不喜欢多话,也不怎么喜欢跟生人打交道。可商场上偏偏要求不停地拓展市场、不停地与陌生人接触,所以你可能很难适应。我姑姑就不同了,她就是个泼辣货,天不怕地不怕的,更别提什么生人了。”

    杨正义微微点了点头,觉得有点道理。

    吴敏霞:“……”

    这是在夸我还是在贬我?

    吴小正在继续:“还有,你这个人有点傲气,不喜欢求人。可商场上偏偏是一个低头当孙子、求人发大财的地方,如果你不愿意低头,不愿意求人,那啥事都成不了。我姑姑就没这些顾忌,只要能达到目的,她把自己卖了都干。”

    吴敏霞:“……”

    这小子是在说我当年祸祸杨正义那事吗?这小子真的很欠揍哦!

    杨正义倒是觉得很有道理,他不由得又泄了一口气。

    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对于杨正义来说,他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想另谋发展,没想到念头刚一起来,就被吴小正无情地打击,还说得那么在理,这让他该如何是好呢?

    杨正义不由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看着垂头丧气的杨正义,吴小正立马就在想,我是不是太残忍了一点?

    不行,我必须得再安抚一下,否则这人就真废了。

    “你还要不要听我继续往下说?”吴小正有问道。

    “你说吧。”杨正义有气无力地回道。

    “依我看,如果你找对方向了,你还有大把前途。”

    这么说我还有救?

    杨正义立即又抬起了头,问道:“怎么说。”

    “从你这个人来看,优点还是不少的。既有文化,又有才华,还愿意脚踏实地去做事,这些都是成事的优点。”

    “可是我的性格缺陷……”杨正义终于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了。

    “性格的缺点也可以适当利用和改进的!”

    杨正义的两眼放出了光芒。

    谢天谢地,原来我真的还是有救的。

第27章 我是指路明灯

    在吴小正看来,杨正义当然是有救的。

    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世上就没有天生的废物,只有不努力、找不到方向的人。杨正义其它的并不缺,现在就是缺少方向。

    吴小正继续说道:“比如说你不怎么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这一点,找对了地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杨正义急切地问道:“什么地方?”

    “就是你现在的岗位。”

    杨正义:“?”

    吴小正解释说:“政府与商业领域是不同的,商业领域是满世界串,而政府部门管辖的是自己范围内的一亩三分地,你熟悉一个地方之后,只要你沉下来踏踏实实地去做事,那你打交道的一直是那一帮熟悉的人,别人也同样熟悉你。”

    确实是这个道理哦,杨正义恍然大悟。

    “你说的是这么个道理,可惜我没有发挥的机会。”杨正义叹息道。

    吴小正又笑了,他知道杨正义叹息的是什么。

    在前世,他因为生意上的关系,与政府官员打交道并不少。因此他知道,官场确实不是那么好混的,尤其是对那些没背景的人来说。

    这个世道就是这么现实。

    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官场上大大小小的位置早已被人占据,凭才华、凭能力、凭业绩往上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更多的是看关系、看背景。

    其实这种情况在哪朝哪代、哪国都一样。

    像杨正义这种有点能力、但没背景的人,想有一席用武之地确实很难,尤其是在他还背有历史黑点的情况下。

    当然,现在不同了,因为重生的吴小正来了。

    吴小正现在很想说:e on,我就是你的指路明灯。

    稍稍压制了内心的得意,吴小正问道:“你们镇里有没有一个叫杨贵平的人?”

    这个话题跳跃稍微有点大,杨正义不解地问道:“有啊,是去年刚调来的一位副镇长,怎么啦?”

    怎么啦?你要发达了!

    这位杨贵平可是一位很了不得的人物,前世的吴小正作为返乡投资的富商,与其打过几次交道,当时的杨贵平已经是湘南市的正印市长。

    吴小正对这个人是非常欣赏的,因为杨贵平是官场上难得的既有能力又有背景的实干家,当时的湘南市在他的管辖下,正日新月异地蓬勃发展。

    吴小正依稀记得杨贵平亲自跟他说过,他就是在湘水县的城关镇起步的,起步的年代正是九十年代初。

    现在看来,这就是天意,上天都不想绝了杨正义的上升之路。

    吴小正轻声说道:“我建议你跟这个杨贵平搞好关系,抱紧他的大腿,千万别因为他年轻而看轻他。”

    杨正义惊讶地问:“为什么这么说?”

    在杨正义看来,这个新来的副镇长现在不显山不露水的,为人相当低调,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巴结的。

    吴小正用手指了指天,说道:“我听我同学说了,这个人的背景能通天!”

    非常漂亮的理由!

    杨正义惊呆了。

    作为一个在政府单位混了这么久的人,他当然知道背景的重要性。如果吴小正说的是真的,那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杨贵平身边现在正缺人。

    杨正义的要求也不高,如果能再稍微往上走一走,有个地方让他施展一下才华,能够证明一下自己他就很满足了。

    “小正,那你觉得我有什么要注意的?”杨正义现在的姿态非常低。

    你要是能在大多数人面前都能保持这种低姿态就好了!

    吴小正决定提醒一下他:“傲气,你的傲气,必须收敛起来。”

    他还给出了很充分的解释。

    “在政府,有傲气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过分的显露出来,别人就觉得你这个人不好相处。在地方,老百姓喜欢的是那种一团和气、没什么架子、能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干部。因此,如果你真想成事,这点必须改。”

    杨正义陷入了沉思当中,他觉得吴正义的这番话又很有道理。

    “还有,你的心态也需要适当的调整。不过这点与姑姑有关系了。”

    吴小正指了指在一边又听得口呆目瞪的吴敏霞。

    “又关我什么事?”吴敏霞不解地问道。

    吴小正不紧不慢地说道:“当然跟你有关系。”

    “你要想你男人有出息,那在家里就少骂他、少训斥他、少点埋怨。如果他在家里都抬不起头,那出去也未必能抬起头。人做事,讲究的就是一个精、气、神,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好,精神好,那做什么都会有干劲,也很容易成功,反之则什么都做不好。”

    “男人其实跟小孩是一样的,需要多点理解、多点鼓励、多点支持,才会有动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吴小正最后又加了一句:“越是在逆境就越需要支持和理解。”

    杨正义突然又很想哭。

    他拍了拍吴小正的肩膀,说道:“小正,咱俩今天中午必须得喝两杯!”

    吴敏霞说道:“又喝!你小心点,别把他灌醉了,又让他说胡话。”

    吴小正瞪了她一眼:“听不懂人话啊,叫你少点埋怨!”

    吴敏霞:“……”

    “看什么看!还不快做饭去!”

    这小子绝对是欠揍!

    可尽管对吴小正的话有诸多的不满,吴敏霞还是站了起来,乖乖地做饭去了。

    吴小正拍了拍杨正义的肩膀:“老杨啊,我只能帮你到这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杨正义:“……”

    这小子竟然叫我老杨?怎么酒还没开始喝,他就醉了呢?

    开餐了。

    吴小正又拿出了一瓶湘水大曲,给吴长禾、杨正义和自己都倒上了。

    “小正,咱们先干一个。”杨正义兴致真的很高,在酒桌上难得的主动。

    三个人喝了一瓶还不够,吴小正又拿出了第二瓶。

    最后醉的不是吴小正,而是杨正义。

    “小正,来,咱兄弟俩再干一个!”

    吴敏霞:“……”

    你跟小正成了兄弟,那我成啥了?

    吴家所有人都看呆了。

    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今天的杨正义是开心的,比以往任何人都开心。

    吴小正也是开心的。

    他突然发现,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好像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

第28章 与人斗其乐无穷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

    从最开始,人是为了生存而活着的,人之所以努力,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及身边人生存得更好。

    但当生存问题解决后,人又开始追求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能来源于金钱、地位、名誉,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

    但拥有一定的成就感之后,人又可能发现,这种成就感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又开始变得彷徨,开始探寻活着的意义……

    总之,人心是永远也难以满足的。

    在前世的吴小正就是这样。

    一开始,因为生活的波折,缺乏安全感的他开始拼命去赚钱,甚至有点不择手段去赚钱,可钱赚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又发现这似乎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他开始彷徨,开始后悔,甚至有了醉酒跳楼的举动。

    由此可见,成就感这东西未必跟钱有必然的联系。

    现在吴小正又找到了新的兴奋点,他觉得,去改变一个人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他凭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家人的生存状态这些就不用说了,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的是这两天在吴敏霞和杨正义身上发生的事。

    比如说对杨正义。

    他的一番指点很可能会让杨正义从此不再走上歧路,甚至重新找到发光点,从而走向新生,这确实是让吴小正感到开心和有成就感的事情。

    又好比说对吴敏霞。

    别的不说,就凭他能让吴敏霞不再那么毒舌、那么霸道这一点,他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哦,好吧,这一点可能还言之过早。

    吴小正决定再试试。

    “吴敏霞,你现在先去做一件事情。”

    “吴小正,你又欠抽是吧?吴敏霞是你能叫的吗!”

    哦,好吧,吴小正承认,对吴敏霞的改造确实任重而道远。

    这才过了多久啊,吴敏霞的泼辣劲又出来了,她不先问什么事,反而揪起吴小正的辫子来。

    对于这个泼辣货,吴小正确实不想叫她姑姑。

    一来是这货尊敬和不尊敬她并没多大区别。

    二来,吴小正现在可是一个心理年龄近40岁的人,而吴敏霞虽然已经30岁了,可性格还经常像一个没长大的小孩。

    三来,吴小正即将和吴敏霞在商业领域长期共事。商业领域是忌讳私人称呼的,而吴小正作为事实上的老板,更不可能在员工面前叫她姑姑。

    必须得让她习惯这一点!

    于是吴小正板着个脸说道:“我现在是老板,有工作上的事情吩咐你,你有见过老板叫员工姑姑的吗?”

    “哦,那什么事?”吴敏霞臭着个脸,很不情愿地问道。

    “家里的萝卜快用完了,你让奶奶带你去邻居们家里转一圈,谁家萝卜买不出去的话,你让他们把萝卜从地里拔出来,然后窖藏起来,等着我们年后收购。”

    “你自己怎么不去!”

    我去,又来了!这货到现在都还没意识到她是要拿我工资的人了,很是不好使唤!

    吴小正又有点小郁闷,继续板着个脸训斥道:“什么事都要我亲自去做,我还请你干嘛?再说,你不需要做点事情来证明自己对得起那300块的高薪吗?”

    吴敏霞:“……”

    哦,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哦,可我怎么觉得这300块的高薪拿得好像有点别扭呢?

    不过正如吴小正所说的那样,她吴敏霞绝对是不会跟钱过意不去的,于是她又问道:“那价格怎么定?”

    “价格你自己看着办啊,按批发价来,既不能让他们吃亏,也不能贵得离谱。”

    想了想,吴小正又接着说道:“这样吧,你直接向这些农户订3000斤左右的萝卜干,价格就按三毛钱左右一斤算,要求萝卜必须洗干净并切成筷子头大小的萝卜条,然后按一斤萝卜晒成半斤萝卜干的标准来晒干。”

    这是吴小正所想到的一个解决吴家腌萝卜干产能不足的一个办法。

    吴小正算了算,现在一斤萝卜批发价一毛钱一斤都没人要,他三毛钱一斤收萝卜干,萝卜的成本两毛,再加一毛的手工费,应该大多数农户都会很欢喜。

    他还算了一算,3000斤萝卜干大约可以制成4000瓶左右的腌萝卜干,大概能卖4000…6000元,而萝卜干的成本才900元,再算上其它的成本,总成本也不会超过1500元,利润还是挺大的。

    如此一来,年后吴小正就有大量的原材料去制作腌萝卜干去销售了。

    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吴敏霞又担心地问道:“你直接收萝卜干的话,这个质量怎么控制啊?有人晒得干一点,贪小便宜的就会晒得湿一点,这个质量不好把控啊!”

    对于这一点,吴小正早就有考虑的,他说道:“萝卜干的干湿收货时我可以把握。你跟大家交代清楚,一定要一斤萝卜晒成半斤萝卜干,湿了咱们不收,干了也不行。还有,在整个过程中你留意一下,萝卜洗得干净、切的大小合乎规格、干湿程度达标的那些,以后列为我们的长期合作户。”

    人就是这样的。

    虽说周边的都是农户,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人都开始向钱看,但有人能坚持老实本分,有人喜欢偷奸耍滑,有人喜欢贪图小便宜……

    吴小正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他的食品事业以后需要大量的合作农户,因此他想利用这件事来小小地考验一下人心,能坚持老实本分、不偷奸耍滑的那种,以后就是他的长期合作对象。

    这是必须的。

    因为品质上的需要,吴小正必须对合作农户也提出较高的产品品质要求,那些喜欢偷奸耍滑、占小便宜的,他必须排除在外,知道他们能养成品质意识后为止。

    充分问清楚之后,吴敏霞屁颠屁颠地拉着吴奶奶去办这事了。

    吴小正又有了稍许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来源于他又让吴敏霞乖乖地听话了。

    好吧,吴小正承认,自己稍稍有小小的恶趣味,他喜欢看到前世在他面前不可一世的吴敏霞在他面前吃瘪。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与人斗其乐无穷。

    也许这就是重生的乐趣。

第29章 棋逢对手

    杨正义当天下午就回镇里去了,手里还拎着一些肉、猪杂,还有腌萝卜、腌萝卜干也带了一些,连吴家的湘水大曲他都拿了两瓶。

    好吧,他已经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杨正义是冲着杨贵平去的,因为这两天杨贵平还在镇里值班,然后就会回家过年。

    为了一份新的机会,杨正义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尽管这些年来混得很是不得意,但杨正义并不傻。既然他已经知道了杨贵平背景能通天,那他就得尽早靠过去,而现在就是一个好机会。

    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在这个过年时分,镇政府大部分人已经回家过年去了,各部门只留下了少数几个人在轮流值班,在这个时候,正是值班人员空虚寂寞闷的时候,杨正义就是打着这个名义去的。

    “咦,杨主任,你今天怎么回来了?今天不是你值班啊!”先打招呼的是杨贵平。

    “杨镇长,值班辛苦了。我岳父家刚杀了过年猪,我一想到你一个人在这里值班,食堂又没啥好吃的了,我就弄了一点酒肉过来犒劳一下你,晚上咱们好好喝一杯。”

    一旦把姿态放下来,杨正义的嘴巴还是挺能说的,毕竟他也是早年的大学生,又在政府部门混了这么多年。

    杨贵平稍稍有些惊讶。

    在他的印象中,这个杨正义平时做事倒挺认真的,但中规中矩,与哪个镇领导都不会太亲近,自己和他的交情也并不深,今天怎么突然关心起自己来了?

    不过杨贵平确实有点感动。

    他来城关镇还不久,认识的人并不太多,加上他又不是本地人,在这个过年时分连个去处都没有。也正如杨正义所说的,现在这个时候食堂也不开伙了,他想吃一口饭菜都为难,确实感到冷清。

    看来这个杨正义为人还不错,还挺懂得关心和体贴同事的。

    但杨贵平立马又在想,这个杨正义不会是在向自己示好,想向我靠拢吧?

    不过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疑虑。

    毕竟他刚到城关镇不久,自己又很低调,应该暂时还没人知道自己的背景。如果这个杨正义真的要巴结领导的话,上面还有镇长书记,他根本上用不着来巴结自己这个排名靠后的副镇长。

    既然如此,那就趁这个机会来和杨正义好好交往一番吧,毕竟他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对当地和镇政府的情况非常熟悉,正好方便自己了解一下情况。

    “杨主任,既然没事,那就陪我下一盘棋吧!”杨贵平主动发出了邀请。

    在这个年代,干部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

    带赌博性质的麻将是不能随便打的,要打也只能偷偷地打。这是因为这个年代抓赌抓得比较严,干部是要带头禁赌的。

    扑克牌要玩也只能玩升级,也就是所谓的两副牌的“双升”,但这需要四个人。

    然后就是象棋和围棋了。

    在乡镇的干部里面,象棋基本上是人人都会下的,只是水平高低不同而已。

    至于围棋,那就只有少数文化比较高的年轻干部会下。

    杨贵平拿出的是象棋,因为他从没跟杨正义下过,不知道他围棋会不会下。

    杨正义欣然地坐了下来。

    能被杨贵平主动邀请下棋,这就是一种进步,如果能和他棋逢对手,那以后就会跟他有更多的下棋机会,这样一来,如果两人能成为棋友,那关系就亲近了。

    杨正义准备拿出浑身解数来了。

    他的棋力确实让杨贵平大吃了一惊。

    就象棋水平而言,杨贵平自认为是不错的。早在读书的时候,他就拿过学校象棋大赛的名次。来到城关镇以后,他也找过不少人下过,很可惜跟他棋力相当的人基本找不到,让他很是不过瘾。

    这下好了,杨正义不仅跟他杀了个旗鼓相当,甚至还略占优势。杨贵平原本还想边跟他下棋,边聊点城关镇的事的,见状不得不暂时中止了这个念头,把精力全部投放到了棋盘上。

    “杨主任,你棋力很不错啊,为啥平时很少见你下?”几盘下来之后,杨贵平惊讶地问道。

    杨正义笑着说道:“嗨,我这点棋力还是上大学时练出来的,到镇里后就很少下了。也不怕跟你说实话,跟那些臭棋篓子,下得没什么意思。”

    杨贵平深以为然,顿时有了一种知音的感觉。他说道:“那咱们俩以后得多下。”

    “没问题,跟你下才过瘾。”

    杨正义痛快地答应了,这对他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到了下班时分,两人一同前往杨正义家,准备好好喝上一顿。

    杨正义麻利地炒起菜来,很快,一盘小炒肉,一盘炒猪肝,一盘猪大肠,再加上一盘腌萝卜就端上了桌。

    “杨主任,手艺不错啊!”杨贵平随口说了一句。

    他看了一下,桌子上的这几个家常菜做得相当不错,看来这个杨主任平时在家没少做饭,他不禁想起了他气管炎的“美誉”。

    杨正义自嘲地说道:“呵呵,不怕你笑话,这活我在家可没少干,手艺早练出来了。”

    杨贵平默契地笑了笑。

    他心想,这人敢于正面自己的糗事,心胸应该挺开阔的。这让他对杨正义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于是他跟杨正义扯起了家常:“嫂子呢?嫂子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啊?”

    “她啊,她被他侄子忽悠住了,留在那里跟他做事,年后还准备停薪留职,跟他一起去开食品加工厂。”

    什么?停薪留职?开食品加工厂?

    杨贵平的兴致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

    话题很快就扯到了吴小正这个妖孽身上,杨正义把吴小正身上所发生的事一一说了出来,除了与杨贵平相关的事之外。

    “不是吧,他一个十四岁不到的小孩,能跟你讲市场经济?”杨贵平很是觉得不可思议。

    “是啊,我到现在都还没反应过来,我竟然被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说得一愣一愣的,但他所说的我听得真的很服气。”

    竟然有这样的妖孽?

    然后杨贵平提出了一个比较冒昧的请求:“你明天中午能不能带我去你岳父家蹭一顿饭?”

    杨贵平开始对吴小正感兴趣了。

第30章 下马威

    杨贵平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吴小正这个人,还有他所做的事食品加工厂。

    这是因为杨贵平在城关镇分管的恰好是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化、经贸等事务,吴小正所做的事正好与他息息相关。

    当杨正义带着杨贵平出现在吴家的时候,吴小正还是有点小小的惊讶。

    吴小正确实是给杨正义指明了一条路,但他没想到杨正义竟然这么快就把杨贵平给拿下了,还把他带到家里来了。

    他一眼就把杨贵平认出来了。

    与前世相比,杨贵平的脸型、身形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年轻了许多,现在应该只有二十出头的样子,人看起来相当的和气,但从他那犀利的眼神能感觉出内敛的精干。

    此时的杨贵平正带着玩味的笑容在观察吴小正。

    杨正义主动介绍起来:“小正,这是镇里的杨贵平镇长。”

    杨贵平也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听说吴家出了个小天才,所以厚着脸皮过来,想到你家蹭一顿饭,欢迎吗?”

    吴小正的恶趣味又起来了。

    他能明显感觉到,此时的杨贵平并没有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他只是对一个小孩比较好奇而已。

    吴小正决定给杨贵平一个下马威。

    他看了看杨贵平伸出来的右手,又看了看杨贵平,问道:“给你两个选择,一是让我叫你杨镇长,二是让我叫你杨哥,你选哪一个?”

    杨贵平一下就愣住了。

    这是几个意思?

    不过他本能地回道:“你还是叫我杨哥吧。”

    “算你识相!吴家欢迎你。”吴小正回了这么一句,然后握住了杨贵平一直僵在那里的右手。

    杨贵平狂汗。

    然后他又好奇地问道:“如果我选择让你叫我杨镇长,会有什么后果?”

    吴小正回道:“如果你让我叫你杨镇长,那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