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房间里有锅碗瓢盆和蜂窝煤炉,两人还真打算吃夜宵。
不过也是,跳舞和学跳舞都是一件比较耗费体力的事情。
让吴小正稍稍有点惊讶的是,小丫头现在的表情还是很快乐的,并没有他所想象的累和苦的表现。
莫非她们暂时还没有开始练基本功?
因为没看上课的过程,吴小正对这个问题暂时没有答案。
再次见到吴小正,小丫头开始指手画脚:“哥,你去热菜。”
看到吴小正手里正拿着书,张颖体贴地说道:“小莉,姐姐去热就是了。”
“不好,我哥热的好吃?”
“为啥这么说啊?”
“因为我哥是吴大厨。”
吴小正的身份就这么在张颖面前暴露了。
张颖惊讶地看向了他。
她一直认为,腌菜瓶子商标上的吴奶奶是吴大厨,没想到吴大厨竟然是吴小正。
“你哥做菜真的很好吃?”
“真的,他炒菜比饭店都好吃,我家工厂那些菜也是他弄的!”吴小莉骄傲地说道。
她浑然不知,她已经把他哥给出卖了。
吴小正对此很无奈。
他之所以一直没在张颖面前过多地提自己的事,就是因为他的那些事有点匪夷所思,与他的年龄不相符。
他在张颖面前表现的已经够多的了,不想再高调。他担心自己表现得过于另类,破坏两人之间这种难得的友谊和随意。
出乎他意料的是,张颖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有所不同。
稍稍惊讶过后,张颖咬牙切齿地说道:“吴小正,可以啊,潜伏得够深的!以后你去买菜给我做饭!”
吴小正:“……”
对于张颖此时的霸道,他竟然不仅不反感,反而有点开心,因为他没有感觉到距离感。
成,就冲你这一点,咱以后让你尝尝鲜!
第258章 伟岸如山
此时的张颖其实是震撼的。
在听了吴小莉的话之前,因为之前一些断断续续的信息,张颖已经感觉到了吴小正可能很厉害,可她还是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厉害。
吴小莉的话似乎在表面,现在很火的那家吴大厨食品公司,似乎是吴小正弄起来的,而不单纯想她之前所想的那样,那只是他家的企业。
很多信息串到一起,似乎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说吴小正和杨镇长之间的密切往来,比如说他打的那些听起来有点吓人的电话,这些都在表面,吴小正就是吴大厨的实际操控者。
这小子未免也太厉害了一点吧!
不过尽管内心震惊,但张颖还是没有表现出来,因为她也不希望因为吴小正身份的变化而和他变得疏远和有距离。
张颖也已经习惯了吴小正的存在,习惯了和他无拘无束地相处。
不得不说,这是个聪明的女子。
因为吴小莉的要求,吴小正只好乖乖地去热菜。
其实他热还是张颖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这只是剩菜而已。但为了满足小丫头的思维惯性,吴小正还是照做了。
时间已经不早了,为了让两人能早点休息,吴小正热完菜以后,识趣地回了自己的蜗居。
他所不知的是,处于对他的好奇,张颖准备继续从没有防备心理的吴小莉那里挖猛料。
正所谓好奇心会害死猫。
张颖现在就是这样的。
两人边吃边聊了起来,话题当然是张颖有意在主导。
“小莉,你哥是不是很厉害啊?”
“当然啦,我哥最厉害了。”
“怎么个厉害法?”
在张颖的引导下,吴小莉扳着手指数起她哥的光辉事迹来。
“我家的钱全是我哥赚的。”
“我哥炒菜可好吃了,他可以在饭店炒菜赚钱。”
“我哥唱歌也很好听,比我唱得还好。”
“我哥打架也很厉害,大人都打不过他。”
“我家里全听我哥的,我爷爷,我奶奶,我姑姑,我姑父,还有我,全都是。”
……
张颖似乎听出了一点什么,她问了一句:“那你爸妈呢?”
这下小丫头不说话了,她低下了头。
过了好一会,才艰难地说道:“偷东西被抓了。”
说得很小声,也说得很凄凉,眼泪都快要掉出来了。
张颖震惊了。
她看到小丫头流露出悲伤的表情,赶紧站起来搂住了她。
“哇~”的一声,吴小莉终于哭了出来。
其实她跟吴小正一样,对于父母被抓的事很介怀,不过吴小正表现出来的是自闭,而天性更为活泼快乐的吴小莉选择了选择性忘记。
现在伤疤被张颖无意中揭了开来,她终于爆发了。
要是吴小正还在,看到这一幕肯定会伤心死了!
张颖有点手足无措,也有点自责,但此时的她,只能选择紧紧地搂着小丫头,什么话也没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好在吴小莉很快就缓和了过来,她擦了一把眼泪,说道:“姐姐,我没事,我有我哥。”
在这一刻,张颖又震惊了。
因为吴小莉的这句话。
这是一种绝对的信任!
张颖很想知道,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让十岁的妹妹把他当成依靠、说出这样的话呢?
这样的事很多做父亲的都未必能做到吧!
更何况吴小正本身也在承受吴小莉同样的悲痛呢?
在这一刻,在张颖的心里,吴小正像一座山,那么高大,那么伟岸。
张颖似乎也已经明白,那个十四岁的少年为啥那么成熟了,因为他得用自己的肩膀杠起一个破碎的家。
一想到这点,张颖莫名就想哭,眼泪也刷地掉了下来。
吴小莉有点不解地看向了她:“姐,你干嘛呀?我已经没事了。”
张颖只好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说:“姐也没事,姐被你们两兄妹给感动了。”
收拾好心情的张颖开始收拾夜宵后的残局,吴小莉也在一旁帮忙动起手来。
真是个懂事的丫头!
张颖又赞叹了一句。
经过刚才的一幕,在张颖眼里,吴小莉从一个漂亮可爱、天真活泼的小丫头变成了一个聪明懂事但感情埋得很深的孩子,她不由得对她更怜爱了。
洗刷完餐具之后,张颖又带着吴小莉洗刷,像照顾一个小娃娃一样,亲自把小丫头的脸啊、手啊、脖子啊……到处都擦得干干净净。
吴小莉忍不住说道:“姐,你好像当妈的哦。”
张颖被逗乐了,她心想,也许我以后会是一个不错的吗。
因为吴小莉第二天还要早起,两人洗刷完之后,早早就钻进了被窝。
可能是很久没跟别人一起睡了的缘故,小丫头有点兴奋,躺在床上还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两人说着、笑着、闹着,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吴小莉是从被窝里被揪起来的。
吴小正已经早起,并且放弃了今天的晨运,先去学校外面的早餐档买了一些包子、豆浆、油条之类的回来。
送她上学的事自然得吴小正来干。
此时的他,还浑然不知自己的底已经被小丫头兜了个一干二净,也不知道自己的妹妹,在快乐的表象之下,隐藏着很深的感情。
他只感受到了妹妹的快乐和笑声。
他感觉到,俩人相处了一晚上之后,吴小莉和张颖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吃个早餐都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在这一刻,很有一种家的氛围。
“小莉,咱们去坐公交车吧。”
“不,我要哥骑自行车送我。”
吴小莉还惦记着让哥哥骑自行车送她去上学的事。
吴小正只好妥协。
不到十公里的路程,对他来说不算事。
不过这次,背着书包的吴小莉坐到了车架后面,两只手紧紧地搂住了吴小正的腰。
吴小莉还是很兴奋,她说道:“哥,张颖姐姐好好哦,我喜欢她,以后我要经常来住。”
“哦,每周三周六晚上你都会住这里啊。”
“我想天天来。”
张颖那么招小丫头喜欢?
吴小正稍稍有点惊讶,但他还是断然拒绝:“那可不行,等下学期你转城里来了再说。”
……
第260章又多管闲事
赵月容真的很蒙圈,她的节奏完全被吴小正给打乱了。
对于吴小正的叛逆和不合作,她已有所心理准备,但她万万没想到结果竟然是这样。
吴小正竟然那么有钱?
那一大把钱被掏到她面前的时候,赵月容好奇地瞄了一眼。
起码不下500元!
百元大钞都有好几张,远远超出了宿舍被盗的金额,也远远超出了一名普通学生该拥有的金额,甚至远远超过了赵月容日常身上所带的钱。
吴小正为什么会这么有钱呢?
赵月容决定先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她自然不会再找吴小正来问,免得自讨苦吃。
她记得姜涵似乎知道点什么,开学那天姜涵就想说什么的,被吴小正制止了。
那就找姜涵问!
于是姜涵被赵月容叫到了教室外面。
“姜涵,吴小正平时是不是很有钱?”
“嗯,是挺有钱的。”
“你知道他钱从哪里来的吗?”
“他家好像开了个工厂。”
因为吴小正的缘故,这世的姜涵对赵月容的印象也没那么好了,因此她的回答也有点应付的味道。
哪怕她已经察觉那个工厂可能跟吴小正有直接的关系,但没征得吴小正的同意,姜涵不愿意在赵月容面前多说。
“行,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赵月容终于找到了吴小正为什么有钱的原因,也初步排除了吴小正的嫌疑。
但在她看来,问题学生就是问题学生,跟有没有钱没有必然的联系。
她对吴小正的糟糕印象并没有因为他有钱而有明显的改变。
可怕的成见。
盘问自然还得继续进行,一个又一个的同学被赵月容叫出了教室。
吴小正发现,大部分同学被问了几句之后,就被放了回来,回来时的脸色也很平静。
直到一个叫丁星文的男同学被叫了出去。
丁星文被赵老太婆盘问了很久,一直到第三节课上课时才被放了回来。
回教室时,丁星文的表情是愤怒和郁闷兼而有之,回到座位上之后,他眉头紧皱,眼睛一直在盯着桌子不放。
丁星文这是在发呆。
吴小正知道这种感觉。
这就是那种屈辱的感觉,他有过切身的体会。
看来,冤大头应该就是丁星文了!
呵呵,又一次有无辜被滥杀!
幸灾乐祸之余,吴小正的同情心又开始泛滥。
我是不是该为丁星文做点什么呢?他现在那样子真的好可怜哦!
吴小正知道,在这个时候,如果没人帮丁星文一把、帮他走出来的话,丁星文很可能会对人充满失望,会对老师失望,也会对同学失望,还会变得沉默、戾气……
真的很有这个可能,最起码前世的吴小正是那样的。
他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在一个他所熟悉的少年身上发生。
那就做点什么吧!
第三节课下课后,吴小正走到了丁星文跟前:“丁星文,你跟我出来一下。”
“干嘛?”丁星文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
这是在吴小正意料之中的事。
他知道,在现在的这个时候,丁星文谁都不相信,生怕大家怀疑他就是那个小偷。
吴小正前世就是这样的,他谁都不想搭理。
“好事,你跟我出来。”
可能是碍于吴小正最近在班上建立起来的威信,丁星文犹豫了一下,还是站了起来,跟着吴小正走到了教室后面。
“我知道这事不是你干的。”
吴小正第一句话就直接放松了丁星文的警惕。
“你知道?”
“嗯,我知道是谁干的?”
第二句话,更加让丁星文缓和了下来。
“真的?是谁?”
丁星文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他如释重负,心里的压力顿时就没了。
“这个你别管,我就问你一句,你现在是不是特别恨赵老太婆?”
丁星文迟疑了一下,说:“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她的!”
非常恐怖的心理伤害!
吴小正知道,很多时候,伤害一个人并不需要多大的力量,一两句话就足矣。
很多时候,仇恨就是因为某些人不经意的一两句话建立起来的。
很显然,赵月容成功地在丁星文上做到了这一点还不自知。
“为什么?”
因为对吴小正的信任,丁星文的话匣子一下就被打开了。
“昨天下午我在跟人打球,吃饭晚了一点,回宿舍还洗了一下,上晚自习就迟到了几分钟。刚才赵老太婆就说那事是我干的,因为我昨晚迟到了,有时间动手……还有,我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问我钱是从哪里来的……”
“我就想不明白,我虽然来自农村,但我家里并不穷,我平时多花点钱就怎么啦?赵老太婆那样毫无根据地冤枉人,实在是太过分了一点吧!”
吴小正顿时就明白了,赵老太婆采用的还是她惯用的、自以为是的心理战术,想把事情的真想给压诈出来。
她前世对自己使用的就是这一招。
可她浑然不知,她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给无辜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该怎么来帮丁星文把这口恶气出了呢?
只有帮他把这口恶气出了,丁星文才可能从伤害中走出来!
吴小正现在想的是这个。
很快他就有了主意:“丁星文,你想不想从赵老太婆身上出这口恶气?”
“想,我恨死她了。”丁星文毫不迟疑地回道。
“那行,过几天我带你去去出这口恶气,你等我消息。”
尽管已经有了主意,但吴小正现在还有正事要办,再说现在这个时机也还不对。
“好!”
丁星文握了一下拳头,迟疑了一下,又问道:“既然你知道是谁干的,为啥不告诉老师?”
“我没有直接证据。”
这算是吴小正的理由。
但更主要的是,吴小正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他没必要太多地去操那份闲心。
丁星文不再纠缠这事,他在等着吴小正的下一步吩咐。
“今天先这样吧,你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该干嘛就干嘛,相信自己就行了。”
说完这句之后,吴小正直接转身走人。
丁星文跟了上去。
此时的他,有重新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爱多管闲事的吴小正又揽上了一件事情。
第261章 疑惑的省城来客
吴小正在多管闲事的时候,杨贵平却在拿着吴小正所写的那份报告在发呆。
按照他和吴小正的约定,他一会就要帮食品加工厂去接待设备供应商。
可吴小正委托吴敏霞带回来的这份报告,却让他陷入了深思。
报告的内容杨贵平自然早知道了,无非就是对供销公司那个仓库的收购方案。
引起他深思的是吴小正在报告末尾有点画蛇添足嫌疑的一段话。
“在全国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大量国企已不可避免地将走向职工下岗这一条路。而吴大厨食品所提供的这个收购方案,对广大即将下岗的职工来说,远比国有资产换资金、企业再用资金安置下岗职工这种惯用方法更有保障,也对政府如何处理企业职工下岗问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就是这么简短的几句话,却引起了杨贵平的警醒。
吴小正有所不知的是,重生后的他记得邓老南巡这件事,却不知道再接下来立即就发生了的另一件对国有企业影响重大的事。
1992年1月25日,劳动部、国物院(非别字,防屏蔽)生产办公室、国家体改委、人事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出《关于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
因为这一意见,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国企改革,大量国企职工开始下岗。
而在湘水县,供销公司的职工下岗还只是国企改革的开始。
可以说,这个意见对国企的改革影响深远,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也非常重要。
因为当时年纪太小,前世的吴小正自然记不起这个影响力稍稍不如邓老南巡、但影响力并不小的重要意见。
可杨贵平不同。
身处政府部门的他,对于这个意见非常的清楚,并且他还知道,整个湘省、甚至全国范围内都在围绕这个意见在开展工作,而他姥爷也非常关注这件事。
杨贵平经过深思,意识到吴小正的这个解决方案,确实为国家安置下岗职工提供了一条更有保障的新思路。
基于这种情况,他很慎重地把吴小正的这个报告发了一个传真回省城,并跟他姥爷通了一个电话,详细聊起了此事。
他姥爷确实对这个方案大感兴趣,并且在最后提点了一句:“你应该再深入研究一下这个报告,然后写一篇文章提交上来,并后续跟进一下此事,这对国企改革很有参考意义。”
因为杨贵平姥爷的这一句话,一件由吴小正所发起的很普通的事,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然后又引发了一系列事情。
当然,这是后事。
放下了电话的杨贵平暂时也放下了这份报告,他得先去帮吴小正接待从省城来的设备供应商。
可能连杨贵平都没预料到,因为这份报告以及对后续事件的跟进,将会让他发表一系列关于国企改革的专题报告。
吴小正自然对此一无所知,他边在学校悠闲地看他的书,边在考虑省城来客的接待问题。
熊国平是湘省正德食品机械公司的销售副总。
三天前,他手下的一名销售经理向他汇报,说湘水县有一家民营企业想采购食品生产机械,但要求公司派人下去考察指导,并且口气很大,说未来一两年的设备采购量将上千万。
上千万的设备采购量,这在整个正德食品机械公司来说都是一笔大单,但湘水县那样一个贫困小县,真会有这么大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
那位销售经理有点拿不准,便在第一时间来向熊国平请示。
熊国平却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指示可以派人前往考察,不仅如此,他还决定亲自去跑一趟。
换在前几年,熊国平自然不会有这样的决定,更加不可能亲自去考察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因为那时正德公司的重点客户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可这几年不同了。
熊国平发现,在最近几年,国有企业对食品加工机械的采购量越来越萎缩,就算偶尔有几笔大单,也会出现货款回收困难的情况。
相反的是,之前一些正德公司根本就不重视的民营食品企业,这几年发展速度飞快,采购量也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了公司的重要客户。
因此现在的熊国平已经不敢小觑任何一家民营企业,而未来一两年设备采购量能达到上千万的客户,也已足以让熊国平亲自去考察一番。
熊国平知道,重点客户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他也知道,现在国内食品加工机械这一行的竞争也很激烈,稍不注意,就会将重要客户推给竞争对手。
按照约定,今天一大早,熊国平就带着那位负责区域的销售经理,以及一位资深技术工程师,开车千万湘水县。
路程稍稍有点远,他们快到中午时分,才赶到湘水县城,抵达了约定的见面地点,湘水县县政府门口。
熊国平稍稍有点奇怪的是,为啥见面的地方不是厂里,而是在县政府门口?
应该不会是骗子吧?
然后他就看到了站在一台北京吉普前面的一男一女,看起来都还很年轻。
熊国平所坐的桑塔纳停了下来。
“是省城来的熊总吗?”
让熊国平感到惊讶的是,那名迎上来的男子操着一口地道的省城口音。
确定身份之后,那名男子又递过来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湘水县、城关镇、副镇长、杨贵平等字样。
来接待自己的竟然是一名政府官员?好年轻的副镇长哦!
年轻男子又开始向他介绍那名女子:“这位是湘水县吴大厨食品责任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敏霞女士。”
哦,还好,所考察的企业负责人也在。
熊国平轻轻握了握吴敏霞的手。
不过他又有一个疑问,为啥企业的人会和政府的人一起出现?这好像有点怪!
嗯,等一下,吴大厨食品,这个名字似乎见过。
他扭头一看,又看到了一条悬挂在马路上的横幅。
对了,刚才在来的路上,已经不止一次看到吴大厨这个名字了,他原以为这是一家饭店,没想到竟然是目标企业。
看来这家企业在当地一定有相当的影响力!
熊国平所有的疑虑一扫而空,不禁开始对这家目标企业有了较大的期待。
第262章 杨镇长使坏
在杨贵平的安排下,一行人在湘水大饭店坐了下来。
尽管带着诸多的疑惑,也尽管对这个未知的吴大厨食品有很大的兴趣,但熊国平并没有太心急。
久经沙场的熊国平知道,心急是商务往来中的大忌。
因此他先跟杨贵平套起了近乎:“杨镇长,听你口音,好像是省城人?”
在生意场上,碰到老乡先攀老乡是没错的,这样可以快速把关系拉近,把气氛弄融洽。
在这方面,熊国平自然轻车熟路。
“没错,我是从省城下来的,到湘水县还不到一年时间。”杨贵平大大方方地承认。
熊国平心想,这位杨镇长是省城人,刚下来不到一年就已经是副镇长,很可能有点背景!
不过他继续不露声色地问道:“那杨镇长听说过我们正德公司吗?”
这样的场面杨贵平自然也不陌生,他笑道:“那是当然,说实话,你们公司还是我推荐给吴大厨食品公司的。”
熊国平稍稍有点吃惊,吃惊于杨贵平的直接。
按照他的了解,政府官员一般都会尽量对与企业的关系避嫌,尤其是与民营企业的亲密关系。
这位年轻的杨镇长为什么不避讳这一点呢?莫非另有原因?不会是存在某种利益关系,或者想在这笔交易中吃回扣吧?
熊国平一下又想了很多。
这种事情他见过太多了,他也很擅长于在普通的交流中捕捉蛛丝马迹,从中获取对生意很重要的信息。
“杨镇长以前跟我们公司打过交道?”熊国平继续往深里套话。
“这倒没有,不过我家里有人跟你们公司邓总有点熟。”
熊国平大吃一惊。
杨镇长的这句话很有内涵啊!
要知道,正德公司可是一家国企,公司的邓总虽然是一位企业管理者,但行政级别并不低。这位杨镇长的家人能跟邓总有往来,可见背景很是不一般。
熊国平更加确定了杨贵平背景深厚。
不过这下他弄不明白了,杨贵平这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熊国平有所不知的是,杨贵平这是故意的。
因为对吴小正的欣赏,也因为看好吴大厨食品的发展,更因为吴大厨的发展跟自己的政绩有关,杨贵平并不介意在这事上帮吴小正一把,尽量帮他促成这单交易。
杨贵平知道,适当地透露自己的背景,对提高吴大厨食品的可信度有一定的帮助,所以他不按常理出牌了。
这种做法他也是跟吴小正学的。
那小子在谈判中就经常不按常理出牌,还很有成效。
熊国平继续试探:“杨镇长的家人也在政府部门?”
“算是吧?”
“不知令尊是哪位,说不定我还认识呢。”
这下杨贵平不肯说了,他哈哈一笑,说道:“家父就是小公务员一个,不值一提。”
他的避而不答反而引起了熊国平的忌讳。
熊国平知道,往往这种避而不谈的,要么真的是一个普通公务员,要么就背景太深厚怕麻烦,而就现有的信息来判断,应该是后一种可能性居多。
熊国平是聪明人,他开始转移话题。
既然杨贵平自己都不避讳和吴大厨食品的关系,熊国平也问得很直接了:“冒昧地问一句,杨镇长和吴大厨食品是什么关系啊?”
这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杨贵平回道:“熊总有所不知,吴大厨食品可是我们县以及我们镇的重点扶持企业,跟我们镇政府在农商合作方面有一个大项目,而我就是这个大项目的跟进人。”
这句话倒是让熊国平一喜。
他想,如此看来,吴大厨食品说在未来一两年设备采购量上千万,这事还真有可能。
一个和政府有大项目合作、得到政府大力扶持的企业,哪怕是民企,也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熊国平的心情顿时变得好了很多,之前的诸多疑虑也消除了很多。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证实杨镇长所说的真实度了!
熊国平浑然不知,现在的吴大厨食品还只是一个刚起步的农村作坊式企业,在资金方面还是一穷二白,而企业的老板把他忽悠过来,是准备空手套白狼的。
熊国平开始把话题往吴大厨食品上面靠,他想进一步了解这家大有潜力的企业。
在他看来,企业事当然得跟企业的管理者谈,所以他转向了吴敏霞。
“吴总,抱歉,因为在这里见到杨镇长这位老乡感到亲切,把您给怠慢了,还请见谅。”
久在生意场上混,还能升到一家大中型国企销售副总的熊国平,在说话方面自然是很有水平的,他过度得不留痕迹。
“熊总客气了,是我们怠慢了您才对。”
性格爽朗的吴敏霞,在与人打交道方面倒是不怯场。
不过,熊国平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却立即把她给难住了。
“吴总,不知你们公司这次打算采购一些什么设备啊?”
吴敏霞一愣。
心想,我对食品生产根本就不懂,哪知道要采购什么设备啊?这问题得吴小正来回答才对啊!
不过她也机智,立刻回道:“这方面我们还没完全确定,这也正是我们把你们请过来的原因,想要你们在这方面指点一下呢!”
熊国平愣住了。
还没确定?连自己需要些什么机器设备都不知道?这样的企业也能得到政府的大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