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悔九二-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小正决定把这招妙棋继续放下走。

    可怜被利用的杨镇长还在继续发布下一条好消息。

    他拿出了一叠资料,笑着说道:“这是你所需要的食品加工机械的详细资料,大部分你需要的都有,你自己慢慢看。不过我估计,以你现在的资金实力,大型一点的加工机械你都买不起,我建议你还是先挑一些比较经济实用的小型机器买吧。”

    吴小正被杨镇长给鄙视了。

    可他不以为意,笑嘻嘻地把资料接了过来。

    杨贵平所不知道的是,吴小正这家伙已打定主意,准备再玩一把大的了,而且又准备利用可怜的杨镇长。

    买不起也得买!

    有些机器对吴小正来说,是他施展他的全盘计划所必须的,就算没钱,也得变出钱来买。

    当然,他得再好好研究、琢磨一下才行。

    接下来,吴小正又稍稍花了点时间,把食品加工厂这边的进展详细地说了一遍,一听说吴小正这边产能扩大、市场推广的工作都已经启动、并且进展顺利,杨贵平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你可得上心点啊,可千万别把我给坑太惨了一点。”

    因为押的宝实在是有点重,杨贵平还是有点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的,像个唠叨的老太婆。

    然后他才恢复了年轻人的本色:“我又给你帮了这么大的忙,还不赶紧去做顿好吃的犒劳一下我?”

    杨镇长也是一个吃货,再就惦记上吴小正亲手做的菜了。

    犒劳是必须的。

    军哥原本是打算回家的,却被吴小正留了下来。

    这杨镇长很是有点能喝,吴小正得找个帮手才行,他担心自己一会又喝高了误事。

    这下杨贵平总算是遇到对手了。

    军哥原本就酒量不错,再加上部队出来的就没几个不能喝的,在吴小正的唆使之下,把杨镇长喝得很嗨,然后就倒了。

    哈哈,未来的杨市长你也有今天!

    吴小正的恶趣味又犯了,他对此非常的满意。

    因为特别的注意,吴小正自己倒没喝高,他真的还有重要事情要考虑。

    重压之下,食品加工厂的发展策略又需要调整一下了,尤其是在产品和销售方面,步子还得再迈大一点。

    这一晚,喝醉了的杨镇长就睡在吴家,还把吴小正的床给占据了,弄得吴小正只好去军哥家挤。

    这样也好,反正他的早锻炼和晚锻炼都是在军哥家的大院里,他那里演武设施齐全。

    第二天一大早,等吴小正早锻炼归来时,发现杨镇长已经起来,只是眼皮有些浮肿,脚步还有些虚浮,看来昨晚确实没少喝。

    一见到吴小正,杨贵平就叫道:“小正,快给我弄点吃的,胃难受死了。”

    “没问题,今天早上给你弄点特别的。”

    吴小正一口就答应了,因为他今早原本就打算让杨镇长来试吃他的新品。

    然后一碗清汤面被端了上来。

    “你就用这个来打发我?”杨镇长对此很是有点不满。

    “你别急啊!”

    吴小正笑着回道,然后拿着一个碗转身就跑进了杂屋储藏室。

    不一会,一碗辣椒酱摆到了杨贵平面前。

    “这是香辣豆豉酱,先加一点到面条里面调味。”

    吴小正指了指小碗,笑着说道。

    这正是吴小正准备提前推出的老干妈香辣豆豉酱。

    杨贵平先好奇地端起来看了看,说道:“红彤彤的,看相不错。里面有干辣椒、酱豆豉、菜籽油,还有什么?好吃吗?”

    吴小正笑道:“试试就知道了,弄半勺到面条里搅匀试试味道。”

    杨贵平还是有点半信半疑。

    在他看来,清汤面真的没什么好吃的,就算对酒后的胃好,但真的没什么味道,就算加了这个辣椒豆豉酱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不过他还是依言拿起汤勺,加了半勺进面条里,使劲搅和了起来。

    “嗯,不错,最起码这面条的看相一下就好了很多,能勾起人食欲了。”杨贵平先赞了一句。

    确实,原本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清汤面,加了半勺香辣豆豉酱进去之后,整碗面都变得红艳艳的,还散发着油光,确实能勾起人的食欲。

    杨贵平又凑近闻了一下,立即又说道:“嗯,闻起来很香。”

    然后迫不及待地夹起了一筷子,稍微吹了一下之后,塞进了嘴巴里。

    “嗯,好吃,香,辣,鲜!”杨贵平含糊不清地说道。

    很快,一碗面条就被他一下子就干完了。

第111章 又下套(3/3)

    香,辣,鲜。

    这三个字,足以精准地来形容香辣豆豉酱的特点。

    干辣椒的辣,豆豉和菜籽油的香,秘制配料的鲜,综合在一起,就成为了这份特别的调味酱。

    看了看意犹未尽的杨贵平,吴小正笑着问道:“怎么样,我即将推出的这种主打产品,你觉得会好卖不?”

    “必须好卖!”

    杨贵平先赞了一句,然后又问道:“除了下面条吃,还有什么吃法?”

    吴小正又神秘兮兮地说道:“你用筷子直接夹一点放嘴里尝一尝。”

    杨贵平依言试了试。

    然后惊讶地说道:“这样直接吃味道也不错啊!”

    “没错,像你这样的单身汉,常备一瓶老干妈在家,不仅可以用来下面条吃,不想炒菜的时候,还可以直接用来下饭。还有,你炖猪脚、炒肉、炒鸡、或做任何菜的时候,加一点老干妈进去,口味又会完全不一样。”

    吴小正先毫不犹豫地把老干妈这个名字先抢占了。

    尽管他已经有了吴大厨这个即将推出的总品牌,但老干妈这个名字,他也是不想放过的,他准备用来专门用作香辣酱味系列产品的专用名称。

    老干妈这个名字在后世真的实在是太有威力了。

    吴小正记得,很多人去超市或者小商店买各种品牌的香辣豆豉酱时,叫的不是香辣豆豉酱,而是直接叫老干妈,尤其是在农村和小城市。

    所以这个名字吴小正必须得无耻地提前占用。

    他刚才所说的,也正是老干妈的正确吃法,但还不是全部。

    杨贵平立马就心动了,说道:“给我装上一大瓶,一会我带走。”

    对于被吴小正嘲笑为单身汉,他一点也不介意。

    吴小正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实际上,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如果说杨贵平吃完之后,只是觉得好吃,而没有想带走的想法,他反而会不开心。

    事实上正牌老干妈就是这么冒出来的。

    据传,正牌老干妈陶华碧在生产老干妈前,并不是做老干妈的,而是开面馆的,因为面条里加入了自制的豆豉辣椒酱的缘故,生意还不错。

    但陶华碧发现,前来吃面条的人,似乎并不是冲着她的面条来的,而是冲着她的豆豉辣椒酱来的,吃完面之后,每个客人都要买一点豆豉酱走,有人甚至是直接来买酱,这才让她有了大量生产老干妈的念头。

    吴小正现在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让杨贵平惦记起这个酱的味道,而不是刚才的那碗面条。

    杨贵平又好奇地问了一句:“既然你有这么好的酱,为什么不早推出来?”

    吴小正苦笑了一声。

    还真不是他不想早点推出来,而是因为他有苦衷。

    说实在的,是他自己对这款酱还不够完全满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款酱的里面添加了味精。

    也不是说不能添加味精。

    事实上,大名鼎鼎的老干妈,它的主要原料就是干辣椒、豆豉、菜籽油、味精和白糖等,其它豆豉辣椒酱也是如此。

    甚至在这个年代,味精还被家家户户大量用作烹饪时提鲜的重要原料,大家也并不介意调味品里使用了味精。

    可前世在后来注重养生的吴小正知道,味精这东西吃多了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他想通过其它动植物原料配方来取代味精的提鲜作用。

    这一点其实不是做不到,而是成本有点高,如果完全不使用味精的话,需要把产品的定价定得相当高才划算,这可能会影响这款产品的前期推广,在后期的价格竞争中也会处于不利的位置。

    因此,吴小正最终还是决定不完全抛弃味精,而是决定在以后再推出不含味精的高端产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款产品的保质期问题。

    以正牌老干妈为例,在不开封的情况下,它的保质期在常温下可以长达18个月。

    但这里面是有原因的,因为它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一道特别的工序,叫做密封杀菌。

    这道工序也是绝大部分罐头类食品必须采用的。

    就以这个年代较为普遍的糖水罐头为例。

    要想让这些糖水罐头长期保存不变质,那就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在罐头里添加防腐剂,二是采用密封杀菌技术。

    防腐剂就不用说了,虽然这种方式也能保质,但防腐剂本身是对身体有害的,因此只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节省成本,才会偷偷使用这种方式,这也是某些不出名的牌子的糖水罐头卖得比较便宜的原因。

    最正确的方法自然就是密封杀菌法了。

    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使用特殊的杀菌设备,把已经封装好的产品连包装(罐头瓶、真空包装等)一起放入机器,经过瞬间100度以上的高温杀菌再迅速制冷后,就既能无损产品原本的口味,又能让产品在密封状态下无菌长时间保存。

    在这两种方法里面,吴小正自然是不屑于使用防腐剂的。

    他既然有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想法,那就得从一开始就得有做一个良心企业的觉悟。

    可密封杀菌机器是不便宜的。

    吴小正昨晚稍稍翻阅了一下杨贵平带回来的资料,发现合用的机器,最便宜的也得要三万多块钱。

    这让他到哪里去找钱去?

    这也正是吴小正今早特意要为杨镇长下面条的原因,因为他又要利用杨镇长了。

    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吴小正忍不住笑了笑,但还是开口了。

    他先把自己的难处跟杨贵平说了一下。

    杨贵平也陷入了为难之中,说道:“这么说来,这款巴氏杀菌机还非买不可了?可你哪来这么多钱买?”

    吴小正又笑了笑,轻飘飘地说出了两个字:“贷款。”

    杨镇长立马就跳了起来,说道:“我就知道你的东西不是那么好吃的,吃你的真是嘴软,你又在给我下套子!”

    发泄了一下不满之后,他又问道:“你现在啥都没有,银行凭什么贷款给你?”

    吴小正反问了一句:“谁说我啥都没有?”

第112章 还有新品?(1/3)

    吴小正自然是有抵押物的,那就是他刚签下来的那近20亩土地。

    这些土地只要公司的牌照办下来,然后再把土地的规划、用途等手续搞定,立马就变成了公司的固定资产,完全可以去银行抵押贷款。

    这叫资本运作。

    在后世,玩这一手玩得最溜的就是房地产开发商。

    有的开发商基本上是一无所有,先借一笔钱当保证金把一块地给拍下来,连购地款都没有付清,转手就去银行抵押贷一笔款出来,然后开始盖楼,楼还没盖好,就开始卖楼花……

    资金就这么被这些开发商给玩活了。

    当然,要想这么玩,必须得有一定的关系。

    吴小正现在玩的就是这一招,和地产商的玩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系他也有,那就是眼前正被利用着的杨镇长。

    “你说,等公司注册下来后,我拿这块地皮做抵押,再把公司的流水弄得漂亮一点,贷笔款出来应该不难吧!”

    杨贵平被弄得哭笑不得,因为吴小正摆明了是在指望他。

    他笑道:“你这一手玩得真高,我甚至怀疑你一下子就分期买这么多地,是早就有预谋的。”

    这个还真没有!

    按照吴小正原本的想法,他就是想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地发展的,可杨镇长所带来的“好消息”迫使他不得不加速,所以他只好继续往大里玩。

    可这事还真不好解释,所以吴小正只笑了笑。

    杨贵平也无奈地笑了笑。

    其实,对于自己又一次被利用,他根本就不生气,反而有点高兴。

    因为对他来说,整个计划里最关键的就是吴小正的食品加工厂。只要食品加工厂运作得越好,他的计划就会越成功。

    所以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杨贵平根本就还没想过另外再扶持一家企业来加入这个计划,最起码现在没有这个想法。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没有帮吴小正找到可贷款的名目,他早就主动帮他联系贷款了,农产品专项收购资金免费贷款就是一个证明。

    所以杨贵平现在是很开心的,但他嘴里却没有放过吴小正:“不行,你一碗面条就想再让我帮你跑腿?不可能,必须再来一碗。”

    吴小正又笑了笑。

    此时正好吴小莉也闻着香味起床了,嚷嚷着也要吃面条,再加上自己也还没吃,于是他又转身下面条去了。

    又是三碗清汤面端了上来。

    杨贵平又加了半勺老干妈进去,准备再次开吃。

    吴小正制止了他:“别急啊,再给你点好东西尝尝。”

    然后在杨镇长惊讶的眼神当中,吴小正又拿着一个小碗转身走进了杂物间。

    不久之后他又转身走了出来,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红彤彤的菜。

    “韩国泡菜?”杨贵平惊叫了出来,又带着几分惊喜的意味。

    “不错啊,竟然还知道韩国泡菜,先尝尝看。”

    在这个年代,韩国餐馆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韩剧也还没开始入侵,因此小地方知道韩国泡菜的人并不多。

    杨镇长能一口就能叫出韩国泡菜的名字,足以证明他是个吃货。

    所谓韩国泡菜,通常指的就是韩国菜里的辣白菜,而吴小正现在所端出来的这一碗,与韩国泡菜看起来极为相似,看起来漂亮极了,很能勾人食欲。

    杨贵平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

    吴小莉也毫不客气夹了一筷子。

    “好吃!”吴小莉先叫了出来。

    杨贵平还在细细体味。

    然后来了一句:“不是韩国泡菜,但味道比韩国泡菜更好,跟腌萝卜比也一点都不差!”

    这个时候,吴小莉已经忍不住了,又从碗里夹了一大筷子直接丢进了自己的面碗里。

    杨贵平急了:“哎,吴小莉你别这么贪,给我留点!”

    然后他竟然跟吴小莉抢着吃了起来,两个人很快就把一小碗给抢光了。

    杨贵平自然有在逗吴小莉的意思,可这也足以说明,吴小正的这款新品非常受他们欢迎。

    然后两人又异口同声地说道:“再来一碗。”

    吴小正干脆去拿了一个大碗,装了满满一碗出来之后,他这才安心地吃起了自己的面条,顺带也再次品尝了一下老干妈以及他的新品酸辣白菜。

    味道真的很正!

    尤其是这款新品酸辣白菜,正如杨贵平所说的那样,论口味,一点都不比腌萝卜逊色,比韩国泡菜更是有过之。

    这是吴小正前世从一名东北朝鲜族大厨那里学来的做法,并且又经他自己改良过,做法跟韩国泡菜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味道更正。

    具体的做法是,先把干辣椒粉加秘方材料用菜籽油爆炒成糊状,再把一些新鲜猪肥肉连皮切成小片备用,然后把新鲜白菜整瓣整瓣地用开水快速过一下再均匀抹上辣椒糊。

    之后一大层白菜、一小层肥肉这样的,一层一层地放进腌菜坛子密封干腌,一个星期之后便可取出食用。

    因为是干腌法,这款酸辣白菜里面的酸味是自然发酵出来,只有微酸,然后辣味会完全渗入白菜里面,而肥肉的鲜香味也会渗入白菜里面,让味道更好。

    还有,炒辣椒用的菜籽油,会均匀依附到白菜的表面形成油膜,这样会把白菜天然的水分锁住不让其流失,所以口感会很好。

    酸、甜、鲜、爽、辣,这几个字就是对这款酸辣白菜的形容。

    最关键的是,因为是干腌法,所以这款酸辣白菜具备有耐存放的特点。

    在密封保存的情况下,其保质期起码长达半年,而且时间越久越入味,也不会太酸。

    这是吴小正准备用来取代腌萝卜的第二款下饭菜主打产品。

    这也是必然的事情。

    经过一个春节之后,吴家腌萝卜现在使用的是乡邻家窖藏的萝卜,窖藏的时间越久,萝卜的水分就会流失越多,口感就会越变越差,而且因为腌萝卜不耐存放,那款产品很快就会暂时撤出市场。

    反之,白菜耐寒,现在菜农家的白菜正在地里,正好是大规模采收的时候,这款酸辣白菜根本就不用担心缺少原料。

    吴小正相信,这款酸辣白菜正是取代腌萝卜的最好产品,而且因为是独家秘方,他还不用担心别人山寨。

    从吴小莉和杨贵平的反应就可以得知,这款酸辣白菜将会有多受欢迎。

第113章 想不想离婚?(2/3)

    吃过早餐之后,杨贵平心满意足地拎着一罐老干妈、两罐酸辣白菜走了。

    对于这个项目的整体整合,杨镇长还有的是事要忙。

    然后很快就到了开工时间,军哥、蒋丽华、刘学文等人陆续赶了过来。

    军哥原本要直接带着刘学文拉腌萝卜走的,但吴小正把他们叫住了。

    “今天送货的时候,顺便问一下那些代销点,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代售新品,有的话,你跟刘学文协调一下,到时再回来拉一批过去。”

    “新品?”军哥不解地问道。

    吴小正干脆又盛了一些酸辣白菜出来,让军哥和刘学文各试了一下。

    “味道很不错啊,这种也绝对好卖。”

    军哥先赞了一句,然后又问道:“你准备卖多少钱一瓶?”

    “零售价一块五吧,批发价和代销价还是按七折和八折算。”

    因为成本比腌萝卜稍高,而且又不存在市场竞争,加上现在量还少,吴小正根本就没有便宜卖的打算。

    其实这个价格也不算离谱。

    以大家所熟悉的糖水罐头为例,现在一瓶普通的糖水水果罐头就要一块五到两块,现在一斤装的酸辣白菜定价一块五,应该大部分人都会接受。

    其实对于这款酸辣白菜的市场接受能力,吴小正一点都不担心。

    在前世,他旗下连锁饭店的腌萝卜、酸辣白菜都是热卖品,很多顾客吃完饭之后,还会花高价从店里带几瓶这种下饭菜走,他们的受欢迎程度是经过了市场的验证的。

    “你干脆先装几瓶样品,我们先让那些代销点的老板品尝一下,这样他们心里更有数。”军哥提议道。

    这倒是个好建议。

    于是所有的生产人员先忙碌了起来,忙着从大腌菜坛子里把酸辣白菜捞出来,稍微加工之后装瓶。

    在军哥和刘学文走后,这项工作也还在继续,因为大家需要为接下来的代销点备货。

    人手又不够了。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在工厂正式建起来、加工机器到位前,现在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手工操作,在市场规模要快速扩大的前提下,人手不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仅如此,因为杨贵平的“好消息”所带来的压力,现在很多事情都需要进行调整,包括产品计划、生产、销售、市场推广等,吴小正需要全盘推翻原计划来重新考虑和安排。

    现在提前推出酸辣白菜还只是其中之一。

    可现在酸辣白菜的存货实在是有点不够,一个500斤装的大腌菜坛子,装瓶后也就500瓶左右,而酸辣白菜的腌制期又长达一个星期以上,所以现在酸辣白菜除了只能先限量出货之外,还得大量预腌制才行了。

    “丽华姐,你跟我去一趟村小学那边。”

    因为准备大量腌制酸辣白菜的关系,吴家的地方已经不够用了,杂屋里已经堆满了大腌菜坛子不说,连堂屋都摆了不少,实在是没空间了,所以吴小正只能把目标转向村小学那边。

    自从感觉到吴小正是在真心实意地对自己好之后,蒋丽华已经没那么怵他了,在路上,她就主动说了起来:“小正,现在又要做腌萝卜,还要做酸辣白菜,人手又不够了呢。”

    她这是在尝试跟这个话不多的少年进行沟通。

    吴小正哪里是话不多的人啊?

    比如说他在张颖面前,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跟她说、笑,甚至逗人家,可他在蒋丽华面前却没法做到这样。

    原因就在于心中有顾忌。

    因为前世的情缘,他和蒋丽华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一点。在这一世,在他没有完全考虑好之前,他不敢太和蒋丽华亲近,生怕又犯下错误,然后让自己后悔。

    不过他发现这样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于是他想稍稍调整一下,让两人的相处变得更温和一点。

    “没关系,等小学那边的场地安排好了,你就通知四组那些已经报名的人立即过来上工。”

    蒋丽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可是人多了的话,我管不过来了怎么办?”

    这正是蒋丽华所担心的问题。

    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经验问题。她毕竟没有在工厂做过,因此在管理方面基本上还是一窍不通,人少还好,人多了就自然没把握了。

    这对吴小正来说却不是什么难事。

    “很简单,你把几个人编成一个小组,挑一个能干、有威望的人出来当组长,然后向组长分配任务,再让组长管自己组里的人。”

    想了想,吴小正又加了一句:“这样,每个组长每个月多加20块钱补贴。”

    蒋丽华点了点头,绝对这是一个好办法。

    吴小正又指点道:“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有组长管着,下面的人就没办法偷懒。组多了一些之后,你还可以让各组之间相互比赛,成绩好的可以适当给予奖励……”

    他这是在指点蒋丽华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他相信,只要蒋丽华稍稍用点心,再好好琢磨一下,很多经验就会慢慢摸索出来。

    接下来,吴小正有意无意地把话题转到了蒋丽华身上。

    “这两天住家里怎么样啊?你婆婆没有再打骂你吧?”

    因为小学这边还没完全弄好的缘故,蒋丽华暂时还没有搬过来,这两天还是住在家里头。

    对于家里的那些窝心事,蒋丽华真的不想跟吴小正说太多,于是含糊地回道:“动手倒是没有了,不过她嘴巴上是不可能消停的。”

    吴小正又追问道:“工资的事情你婆婆怎么跟你说的?不会一分钱都不给你留吧?”

    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知道,这种事那个恶婆婆绝对干得出来。

    蒋丽华脸稍稍一红,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她每个月给我留30块钱生活费,其它的全部得交给她。”

    黑,真黑!

    在这个年头,一个月三十块钱能干什么?之前吴小正上学都有十块钱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呢!

    可这事吴小正还没办法去管。

    看来,只有另想办法再帮帮她了。

    然后吴小正突然冒出了一句:“你想不想离婚?”

第114章 新规划(3/3)

    想不想离婚?

    这句话在吴小正这里真的已经憋了很久了。

    因为太在意,他怕引起蒋丽华的强烈反抗,一直没敢轻易问出来,可今天实在是憋不住了。

    没几个人能理解吴小正这种负罪般的沉重。

    在前世,因为他的冲动,最终弄得自己远离家乡,也弄得蒋丽华烟消云散,这种负罪感没经历过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包括蒋丽华也不理解,因为她不知道前世的存在。

    沉默了片刻,蒋丽华回了一句:“我很想,可是我不能拿我的家人去冒险。”

    这句话说得很坚决。

    这也是吴小正所最担心的。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在湘省的街头文化中,这一句话非常的流行,这句话换一种说法,那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对刘建刚那样的人来说,他家里一无所有,又坐过牢,后面的日子又没什么盼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样的事发生的话,他真的能豁出去,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前世就是这样,吴小正把他给弄了,他就把蒋丽华给弄死了。

    所以吴小正现在如果没有妥善的办法,不能保证蒋丽华和她家人的安全的话,他真的不敢轻举妄动。

    他真的赌不起。

    因为万一他棋错一着,他又会陷入无尽的后悔当中。

    其实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想办法直接把刘建刚给弄死。

    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吴小正不想走那一步。

    弄出人命这种事情其实是会上瘾的,一旦有了第一次,后面就会不把它当回事,甚至会心理变态,很容易让自己走向深渊。

    很多连环杀人犯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这一步吴小正也不想轻易走。

    想了想,他对蒋丽华说道:“你好好想想这事吧,刘建刚那边我来帮你想办法,我保证你家人的安全。”

    蒋丽华愣住了。

    她不知道吴小正为什么对她的事那么上心,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那么自信。

    蒋丽华现在不知道该如何来回复吴小正。

    表示感动?还是感激?或者是拒绝?

    她觉得那样都不合适,于是干脆沉默以对。

    吴小正其实一点都不自信。

    他只是觉得,现在离刘建刚出来的时间还早,他还有的是时间来想办法,所以不必太过于着急。

    到了村小学以后,吴小正发现,这里二楼的门窗已经全部修缮完毕,只差卫生没有打扫了。

    这就好办了。

    吴小正对蒋丽华说道:“你回去跟吴奶奶吩咐一下,去四组再通知三四个人过来上工,然后把这里的二楼先收拾干净。”

    蒋丽华刚要走,吴小正又说道:“对了,顺便把你自己的那套房也先收拾一下,这里一启用,你就立即搬过来,晚上叫一两个女工在这里陪你住。”

    正好吴长禾正在现场盯着修缮的事,吴小正便对他吩咐道:“爷爷,你晚点去一趟窑厂,叫他们送几车500公斤装的大腌菜坛子过来,把二楼靠里的两个房间先摆满,留下过道就行了。”

    按照吴小正的想法,既然家里已经摆不下了,而生产规模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