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例子在前世有太多了!
第891章 只许州官放火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常会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帝王的无情。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有太多太多。
比如说汉朝有名的开国功臣韩信,在汉朝建立前后,曾创下平定魏国、背水一战击败代赵、北上降服燕国等赫赫战功,并因此而官拜相国。
作为中**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韩信曾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连汉高祖刘邦也曾评价说:“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可就是这样一位功臣,最终也还是免不了被杀、甚至诛三族的命运,他在临刑之前也曾发出了“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到了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开国功臣,比如说长孙无忌、尉迟恭、李靖、程咬金等,在唐朝建国后,都成为了良弓藏的典型。
……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一点。
在很多人看来,这属于帝王的无情。
其实不尽然。
这其中一部分被当良弓藏、走狗烹的功臣,他们之所以有那样的结局,除了有功高盖主的嫌疑之外,还跟他们自身的职业素养不够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说,功勋卓著却没有好下场的人,往往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持宠而骄、矜功恃宠。
比如说韩信,他之所以没好下场,就跟他矜功恃宠、意图谋反有关。
又比如说长孙无忌,他原本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可在唐高宗继位后,他却凭借自己的功臣地位,以及唐太宗李世民大舅哥的身份,来在唐高宗面前摆资格,反对他立武则天为皇后,因此才失宠并被诬陷谋反而自杀。
……
因此,之所以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结果,既跟帝王家的无情有关,也跟功臣、元老自身的不职业有关。
在这方面,企业家对企业的管理,其实跟帝王对国家的管理是相通的。
在中国现代企业的发展史上,也曾经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比如说在二十一世纪初鼎鼎大名的盛大。
这家在99年创立、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曾被誉为国内互联网领域的领头羊,当时的风头甚至盖过后来的阿里、腾讯,创立者陈天桥也曾一度成为中国的首富。
可就是这样一家伟大的企业,却在上市十年后逐渐没落了。
这其中的原因,既跟掌舵者的决策有关系,也跟企业制度的不完善、元老们的不职业有关系。
据吴小正所知,盛大其实是有过发展壮大、做成庞然大物的机会的。
在2004年,为谋求在纳斯达克上市,陈天桥聘用了号称中国打工皇帝、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担任盛大网络公司总裁。
唐骏上任后,他不仅帮盛大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还帮盛大完成了收购新浪、制定游戏免费策略等重大举措,让盛大得以了高速发展。
据说,在他的建议下,盛大还差点准备收购当时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腾讯,可惜被陈天桥否决。
可这样一位很有才会的职业经理人,却在四年后离开了盛大,盛大也因此很快走向没落。
至于唐骏离开盛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发展理念方面无法跟老板达成一致,另一方面,就跟盛大内部人士关系复杂、元老不听指挥有关。
类似的案例还有一个更有名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度娘。
2016年,陷入发展瓶颈的度娘,在危难关头聘用了大名鼎鼎的职业经理人、微软前执行副总裁陆奇来担任度娘的首席运营官。
陆奇到任后,立即就成为了度娘老板之下的二号人物,并被委以重任。
他也没让度娘的老板失望。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就把度娘的主要业务重新梳理了一遍,该砍的砍,该扶持的重点扶持,并重新制订了度娘的发展策略。
他的举措是卓有成效的。
关于这一点,数据可以证明。
在他上任之前,度娘的股价正处在160美元的低点,市值仅有400多亿美元。
而他上任一年多后,度娘的股价已经涨到280多美元,市值超过900亿。
可就在度娘的市值马上就要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时候,2018年5月18日,度娘官方却突然宣布陆奇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离职。
他离职的消息一传出,度娘当天股价跌幅就高达9。54%,市值缩水了98亿美元。
整个业界因此而震撼。
据说,陆奇之所以离职,真正的原因也还是跟度娘内部功勋元老太多、人事关系太复杂有关。
说白了,就是因为部分元老的不配合,让陆奇的运营想法受到了很大的阻挠。
……
作为一个过来人,吴小正当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吴氏企业身上。
这才是他狠心处理李翔翼的原因。
吴氏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一开始就需要制定严格的游戏规则,让员工们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对于吴小正的解释,在场的几位姑娘中,在美国大公司上过班、较为有职业素养的庄凝文还能理解并支持他,其她三位却听得有点茫然。
马丽戏谑地问道:“正憨,要是你也像李翔翼那样脚踏几只船,你也会把自己给免了吗?”
吴小正:“……”
你这是在有意为难我吗?
他立即就脱口而出:“怎么可能?”
众姑娘:“……”
你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吴小正却厚着脸皮说道:“企业是我的,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谁能免我?”
话虽无赖,可道理却是这样的。
原因很简单。
对于吴氏企业来说,吴小正就是所有者,也是游戏规则制订者,他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别人却得按他的游戏规则来玩。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不管是在政场,还是在商场,人的角色都分为规则制定者、规则执行者、规则遵循者等不同角色。
这其中,规则制定者往往是超脱于游戏规则之外的。
就好比说过去的帝王,现在的企业所有者。
当然,超脱于游戏规则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后果需要由自己来承担。
就好比说盛大的陈老板,如果他所制定的游戏规则不合理,他就得承担盛大没落的严重后果。
吴小正也一样。
“我鄙视你!”
吴小正的不要脸,换来了马丽这样的一句。
第892章 倪柳双约
按照吴小正的计划,在聚会过后,他还会在家呆上两天,好好陪一下两位老人,然后在大年初六那天出发前往省城,正式开始节后的工作。
可他万万没想到,倪光南竟然会在这个时候给他来电话。
“吴董,新年好,你在长市吗?”
“老倪新年好,我还在湘水老家呢,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你不是说想在美国也成立研发中心吗?我想带一位非常重要的朋友来跟你见个面,如果方便的话,你能不能立即赶回长市?”
吴小正:“……”
你真的是工作狂吗?
现在才大年初四好吧!
可倪光南这么主动,而且又是事关it布局的大事,他还真没法拒绝。
“好啊,没问题,需要的话,我可以连夜就赶回去。”
“那倒不用,咱们明天中午能在长市就可以了。”
“方便透露一下,你那位朋友有什么来头吗?”
……
很快,吴小正就明白倪光南为啥这么着急了。
他要带过来的那位朋友,来头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胡正明,出生于湾岛的美国华裔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微电子学家,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荣誉教授……
自1981年起,受国内邀请,胡正明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讲座,在微电子领域非常有名气。
1985年,应严东生院士邀请,胡正明联合另外两位美国科学家,专门针对我国的微电子科学技术的战略性发展,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咨询建议,对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这是一个连倪光南都佩服不已的技术专家。
吴小正立即就兴奋不已。
从倪光南的话里,他已经听出来,长期身居美国的胡正明教授,似乎对他在美国成立研究院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这也正是胡教授特意赶赴长市见自己的原因。
在微电子这个领域,吴小正还算是外行,因此也不知道胡正明有多厉害。
可是,一个连倪光南都推崇不已的专家教授,其实力绝对不用怀疑,说不定就是在这一领域的权威。
这正是吴小正所期待的。
对于他的研究院计划来说,国内的研究院,一旦有倪光南加盟,那他基本不用担心运作的问题。
可是美国那边,他就一直在为领头羊的人选而头疼。
现在看来,这事也有希望解决了。
这下啥都不用说了,吴小正立即就表态:“老倪,我现在就赶回长市,明天一早就在长市等你和胡教授到来。”
面对如此重要的专家,吴小正必须端正态度。
直到挂了电话,吴小正这才想起来,自己似乎还没问倪光南跟柳传志谈得怎么样了。
唉,被兴奋冲昏了头脑!
算了,反正明天又要见面了,到时见面再问。
他立即就对张颖等人说:“我有要紧事,今天就必须赶往省城,你们呢?”
不用说,他要走,庄凝文、张颖、马丽自然等跟上。
马丽甚至向温文也发出了邀请:“小文,反正离开学还有段时间,你要不要跟我们去省城玩几天?”
温文颇为意动。
吴小正见状,干脆主动发出了邀请:“去吧,反正吃住都有地方,去玩几天也好。”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他还想跟温文聊聊未来的。
吴小正知道,在这个年代,每个人都有一颗走出去,到大城市发展的心,温文应该也不例外。
在这方面,吴小正是有能力帮到她的,也有心帮她。
原因很简单,在这一世,能让吴小正有感恩之心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如果温文还在继续跟李翔翼交往,那他还不会急于跟她说这事,现在却是时候了。
若是温文真有心走出去,那现在有所心理准备,到半年后,一旦(2)班毕业,就是最好的时机。
吴小正一邀请,温文就不再矫情,痛快地应了一句:“好。”
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可吴小正现在还没法立即出发,他还得回一趟家,跟家里人打个招呼。
回到吴家后,又出了点小意外。
那就是童秀丽和吴小莉两母女返回省城的问题。
童秀丽倒还好。
根据吴小正的建议,就在昨天,童秀丽已经带着大包小包回了隔壁县自己的娘家,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按照吴小正的想法,他是希望两母女再在家里多呆几天,多陪陪爷爷奶奶。
可小丫头却不干了。
不得已,吴小正只得把小丫头也给带上。
反正有张颖等人在,小丫头的事也不用他操心。
一行人就这么踏上了去省城的行程。
此时的吴小正心情很不错。
在他看来,倪光南这么急着约见自己,应该是跟柳传志已经谈好分手的事。
这样一来,他的it领域布局计划可以真正开始了。
身为过来人,吴小正知道,这一块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到底有多大。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他是打算趁时间还早,可以从零开始,一点点的来积累,然后在n年后开始爆发。
可现在,如果有了倪光南,再加上一个更厉害的胡正明,那他在这一领域的起点就高了,未来的成就也会更加无可限量。
这算不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拥抱整个世界?
因为兴奋,他甚至主动跟温文提起了未来的事。
“温老师,等(2)班毕业后,你有没有兴趣调去长市?”
“啊?”
很显然,温文对这一消息颇感突然。
“你如果想继续当老师,我可以帮你在长市联系一家不错的学校,不想当老师的话,去吴氏企业上班也没问题。”
因为高兴,吴小正大大方方地给出了承诺。
“这样啊……”
温文还来不及回答,吴小正的大哥大却又响了。
“小吴,新年好,这几天你在长市吗?”
电话里传来了一个较为熟悉的声音。
吴小正稍稍一愣,立即就明白了,这是柳传志。
这么巧?
倪光南刚来过电话没多久,柳传志就来电话了?
吴小正顿时就有了一种不妙的感觉。
但他还是不做隐瞒地回道:“柳总,新年好,我现在正在回长市的路上,请问有什么指教?”
“这样,我大概初七到长市,咱们见个面吧。”
……
第893章 考究
柳传志的突然来电,立即就把吴小正弄得心神不宁。
在电话里,柳传志怎么也不肯透露他约见吴小正的用意。
但吴小正听得出来,电话里的柳传志情绪不是很好,语气也是比较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那种。
来者不善!
吴小正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的吴小正内心是忐忑的,原因在于他一直在挖联想的墙角。
朱力男就算了。
对于联想来说,还没挤入高层的朱力男,并不是一个无法替代的人物,因此柳传志可以看在双方合作的份上,卖吴小正一个人情。
但倪光南就不一样了。
他可以说是联想的半壁江山。
换做吴小正是柳传志,一旦得知倪光南被挖的消息,肯定也会很不舒服。
如此看来,柳传志之所以约见自己,很有可能是过来兴师问罪的!
真的有这个可能。
按照过年的惯例,对于国内的大多数公司来说,年初六到年初八是开工日,届时,所有回家过年的员工都会重返公司,开始新的工作。
而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在开工日这天,公司的高层一般是不会缺席的,他们需要给员工发开年红包,致以新年的问候等。
而柳传志在开工日这几天,这么急于赶到长市来跟吴小正见面,这只能说明,他真的急了!
如此看来,这次见面对吴小正来说,应该是个难关。
不过吴小正倒也不太在意。
从他打倪光南的主意那天起,他就已经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而且,他始终觉得,这事就算做得不是太厚道,但也不是什么万恶不赦、不道德的行为,因为问题的根源根本就不在他这里。
如果柳传志真要来找他兴师问罪,那就让他来吧!
吴小正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对他来说,现在重要的还是会见胡正明这位大神。
倪光南和胡正明很快就来了,吴小正亲自去机场接到了他们。
一见面,倪光南就解释起这么急着和他见面的原因:“吴董,抱歉,因为胡教授明天就要飞回美国,只好打扰你的假期了。”
吴小正笑着客套了一番,开始大量胡正明。
这是一位四十来岁、略显清瘦的中年人,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那种典型儒雅。
胡正明此时也正微笑着打量吴小正。
尽管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他还是惊讶于吴小正的年轻。
他不禁在想,当自己在这个年纪时,能有这么远大的抱负吗?
祖籍江苏省金坛市的胡正明,1947年7月出生于京城。
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从小就被带去了湾岛,1968年湾岛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赴美国求学,先后获得了加州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开始投身于微电子领域。
经过近20年的努力,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微电子领域专家级的人物。
对于自己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他是非常满意的。
可当倪光南跟他说起吴小正的抱负时,他还是惊讶了。
一个还不到20岁的年轻人,竟然准备倾其所有,来全力投入计算机这一领域,想要让国内的计算机水平赶超国际?
一开始,他还以为倪光南是在开玩笑。
他当时就在想,就算那位年轻人真有这样的抱负,那他的倾其所有对计算机这一领域的投入来说,那也很有限吧!
可是,倪光南接着就说起了吴小正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并且描述起了吴氏企业的未来。
这下他真的震惊了。
因此,今年在祖籍老家过了一个年的他,立即调整了自己的行程,想要亲眼来见见吴小正以及他的吴氏企业。
如果可能,他也希望能为这个计划出点力。
但是,他也是有顾虑的。
他的鼓励就在于吴小正的年轻。
在他看来,年轻、有抱负是一件好事,但年轻也意味着浮躁。
而在计算机这一块的投入,可不是立竿见影的那种,可能三五年甚至上十年都未必有成果,因此,浮躁是这一行的大忌。
对于胡正明来说,因为身上流着炎黄子孙的血,他确实很想为祖国的发展尽几分力,但他不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来当儿戏。
就算吴小正的计划让他动心,但也得吴小正的心性等让他满意才行。
因此,他这次来长市,名义上是了解吴氏企业,更重要的事考究吴小正。
而且,考究还是全方位的。
吴小正差点就被胡正明的笑给迷惑了。
但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情。
他知道,虽然倪光南能把胡正明带来长市,这意味着对方已经对自己及自己的计划产生了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已握手。
他还知道,越是这种尖端的技术专家,就越是有自己的想法,也越不容易被人说服。
这一点,从当年柳传志请倪光南出山费了多大的劲就知道。
因此,他已经意识到,这次会晤很可能是一次理念的较量。
想明白这点后,他先开口了:“胡教授,欢迎来到长市。”
胡正明再次微微一笑。
吴小正的镇定又让他有点吃惊。
作为微电子领域的专家,他见过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也见过不少企业家。
一般来说,越是年轻、越是有抱负的人,其精神状态就越是亢奋,很容易逢人就讲其伟大的抱负,尤其是碰到他这样的人时。
可现在吴小正的表现太平静了,平静得让他有点吃惊。
或许,我该引诱他一下?
想了想,他开口了。
“吴董,很荣幸能有机会见到你这位商业天才,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和你畅谈一番了。”
胡正明故意表现得比较热情。
他心想,我已经把话题往你的成就上引了,现在应该能勾起你的话题了吧?
吴小正又开口了:“胡教授,不急,还是先把你们安顿下来再说吧!放心,我们有的是时间,包你满意而归。”
胡正明:“……”
他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沉稳?
沉稳得不像是一个年轻人啊!
他浑然不知,他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心理年龄跟他接近的中年人。
不过没关系,对于胡正明来说,对吴小正的考究才刚刚开始。
第894章 意外的收获
吴小正才不理会胡正明的考究,他只按自己的节奏来。
久经商场的他知道,任何合作,最终能达成一致的原因,主要是三点,一是双方的理念吻合,二是利益分配上能满足各自的需求,三是不存在明显的冲突。
因此,就算他对胡正明再有兴趣,那也不是一撮而就的,这既得看他的理念和计划是否对胡正明有吸引力,也得看胡正明能否满足他的要求。
这种长久合作的事情,弄虚作假吹牛是没用的,也急不来。
因此,他一点都不着急,而是先把两位技术专家先带到酒店安顿了下来。
接下来,才是他带节奏的时候。
“胡教授,我相信关于我的研究中心计划,你应该从老倪那里已经听说过了,而你之所以来长市,应该是对我的计划感兴趣,那么接下来,我先带你走马观花地看看我现有的企业,在此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问。”
胡正明对此没有任何意见。
了解吴氏企业的真正实力,也正是他来长市的目的之一。
因为吴小正的沉稳和主动,他也暂时放弃了继续下诱饵的想法。
那些似乎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并不管用。
吴小正还是依照标准的展示程序来,先吴大厨食府,后正佳广场,最后回到吴大厨大厦。
上次倪光南来,他也是这么展示的。
不用说,表面上所能展示的实力,绝对能让胡正明满意。
胡正明就算是长期身处美国,见识过不少大公司,也还是对吴小正向他所展示的这些东西无可挑剔。
最让他惊讶的是即将启用的吴大厨大厦。
在里面,他看到了大量崭新的电脑,而整栋大厦也已做好了局域网布线,到处都是网络接口。
这意味着,吴氏企业已经做好了计算机自动办公的准备。
这样的前瞻性,他在国内还是第一次看到。
就算是在美国,也没有一家企业做到了这样。
在这个年代,电脑的应用还仅限于文字处理等方面,一家公司也仅有少数人在使用。
他终于忍不住开始发问了。
“据我所知,现在的吴氏企业,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生产服务型业务为主,你现在就准备大量使用电脑,有这个必要吗?会不会有博人眼球的嫌疑?”
这个问题相当犀利。
吴小正笑了笑,径直走到了自己的办公电脑前,打开了电脑。
他准备用事实来说话。
“我们之所以大量使用电脑,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尝到了甜头。”
“你应该听说过,我手下有一家正佳软件,这家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计算机自动办公方面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这家公司已经为我们的连锁餐饮企业开发出了非常实用的收银系统,现在又进一步在扩展进销存管理方面的功能。”
“这套收银系统的出现,不仅简化了餐厅的工作流程,也让我们的员工从繁琐的统计工作中解脱了出来,更让整个公司的财务和进销存业务变得清晰无比。”
“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尝到了很大的甜头,接下来,正佳广场一开业,也会启用商场版的收银系统和进销存管理,相关软件已基本成型。”
“而接下来,我们整个企业也会上马自动办公系统,相关软件已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之中,很快就能开始简单版本的应用测试。”
吴小正边解说,边在自己的电脑上向胡正明展示正佳软件所开发出来的demo版本。
这下胡正明真的被震惊到了。
能把计算机的应用做到这一程度的,就算在国外,也还很难看到。
“我为我刚才的那句话道歉!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你的企业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你们的这些应用系统,一旦应用成熟,完全可以推广到国外去。”
吴小正听了立即为之一动。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呢?
他早就想去国外赚美元赚外币,但想到的还只是吴大厨集团的那些产品,至于把正佳软件的成果往外推,他连想都没想过。
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在他的印象中,在这一领域向来是国外遥遥领先于中国,浑然忘记因为他的关系,正佳软件已经走在了前面很远。
看来,等朱力男到位后,该好好跟他谈谈这事。
相对来说,要比赚美金赚外汇的能力,计算机方面的应用产品远比传统的产品要好赚。
当年的王安电脑发展之所以这么快,就在于国外的那些大企业,在这方面比国内的企业要重视得多,在经济实力上也有能力大手笔的投入。
又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啊!
“很好,有必要的话,我完全可以在美国注册一家公司,针对这些系统来进行改版后,往美国和欧美市场推。”
吴小正顺水推舟地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胡正明听了却又是暗暗吃惊。
他发现,吴小正在商业方面的嗅觉确实非同一般的敏锐,而且思维还特别清晰。
他刚才只是随便提了一嘴,吴小正却马上能举一反三,立即提出可行的运作模式。
确实不愧商业天才之名啊!
这使得他对吴小正的微电子研发中心计划兴趣更浓了。
对于他这样的技术专家来说,他其实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做研发的,最怕的不是技术不到家,而是研发出来的成果无法投入到应用中去,这样反而会让研发工作陷入后继乏力的死胡同。
而现在,吴小正在商业应用方面的本事,立即就让他眼前一亮。
有这样有眼光、有前瞻性的投资者掌舵的话,研究中心的研发成果投入应用的话,似乎不是难事。
他立即就问了一句:“我听老倪说,你在研发中心上的投入决心很大,你真的就这么看好计算机这一产业的未来?”
吴小正指了指办公桌上的电脑:“未来的世界是属于计算机的,我们在这方面的应用,已经让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他又指了指搁在桌上的大哥大:“不仅如此,未来更是属于应用和通信的,前途无量。”
他这是趁机向胡正明已经倪光南暗示,研发中心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胡正明又点了点头。
对于吴小正的观点,他是非常认可的,这也是他自己的研究方向之一。
看来,理念上是温和了,接下来就该了解吴小正在投入方面的真正实力。
第895章 想想也开心
没有几个人比胡正明更清楚,一个大型的计算机与微电子研发中心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投入再投入,巨额投入之后的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还只是一种理想的状况。
按照现有的行情,不少的研发中心在巨额的投入之后,却空手而回的,并不少见,这意味者投资者的巨额投入完全有可能打水漂。
因此,他必须知道,吴小正是否真正具备长期巨额投入的实力,也是否具备空手而回的思想准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