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悔九二-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忍不住想起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这一句。

    杜大诗人曾经的梦想,现在却被他以另外一种方式在逐渐实现,想不自豪都很难。

    “放心吧,你所看到的那只是中国大陆的过去,现在不同了,中国已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这种变化,会一年比一年快,很快,国内的发展就会赶超美国。”

    吴小正还是很骄傲地对庄凝文说了这么一句。

    在一边跟着的吴敏霞也插嘴了。

    “这还不算变化大的,要说变化大,还得去看我们的响水新村,一会你就能看到了。”

    响水新村,一个更能让吴小正自豪的地方。

第863章 响水新村

    一回响水村,吴小正就直接去了响水新村。

    这里的变化现在真的已经很大。

    在上次吴小正回来时,这里刚推平地皮,河边的河堤也还在建设当中,河中的大桥也还看不到影子。

    可现在,响水新村已初见雏形。

    在河边,长长的河堤已经砌好,大块青石加水泥的结构,看起来不仅结实,而且还很美观。

    不仅如此,河边还砌好了一条大理石的护栏,再加上大理石地面的沿河观光路,已经让这里变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

    而连接主干线到响水新村的马路,以及新村内的道路主干线也已经建成,全部是宽宽的水泥路。

    最为关键的是,河道的中央已经出现了一座很漂亮的石拱桥,并且已经和村内的主干线联通。

    头一天参加吴氏企业年会,又提前赶了回来的村支书此时正在这个大工地。

    一见到吴小正等人出现后,他立即迎了上来。

    “小正,快来看看咱们的别墅吧,我做梦都没想到,咱们村的人,竟然人人都能住上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别墅。”

    他指着一排排正在施工的房子介绍起来。

    “来,先看看你家的别墅,这可是我专门请地师看过的,整个村里风水最好的地方。”

    刘石泉非常热情,并且表功的意味很明显。

    他把吴小正带到了一座主体建筑已经完成的三层楼房面前。

    这是一栋临河的别墅。

    可吴小正发现,与别的在建的别墅相比,这座别墅真的有点特别。

    首先是层高。

    从主题建筑来看,别的别墅都是两层,唯独这座别墅是三层,而且占地面积要大上很多,估计到时围墙一建起来,这将是整个新村最大最高的一栋别墅。

    这使得这座别墅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

    最为关键的是,长长的河堤,原本是直的,在这里却凸起了一块,额外向河道中央延伸出了大概两米的样子,宽度也有了上十米。

    而沿河观光路在这里折了一下,单独把别墅到河堤的位置给空了出来,让这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空间。

    “小正,你看还满意不?到时把围墙建好以后,两边再开两扇门,这里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空间,成了全村最好的风水宝地。”

    吴小正:“……”

    这不是搞特殊化吗?

    但他喜欢。

    花了这么多钱来造福于全村,如果一点特权都没有,他想着也不舒服。

    倒是一直跟在一边的吴长禾抱怨起来:“我都说过了,咱家就这么一点人,用不着建这么大的房子呢,到时你奶奶搞卫生都累死人。”

    吴小正一时有点不知该如何接话。

    爷爷奶奶实在是太朴实了。

    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自己来搞卫生,也许这就是来自底层劳动人民的朴实。

    倒是刘石泉振振有词。

    “吴叔,来自地区的设计师都说过了,你家的房子如果不特别一点,不大一点,不高一点,响水新村就不够气派。”

    “还有廖书记也说了,吴家必须弄得特别一点,整个响水新村就没有灵魂。”

    “卫生的事你不用担心,要是吴婶忙不过来,村里定期安排人来搞,实在不行,我让我家婆娘过来。”

    吴小正又一次无话可说。

    对于家里的新房子,他倒没啥特别的要求,他觉得只要够住就行了。

    对他来说,每年能在这里住几天还不好说。

    但他觉得刘石泉的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座响水新村,虽然住的都是响水村的老村民,可这座新村对于整个湘南地区来说,是有很大象征意义的,这是新农村集中居住模式的典范。

    而在未来,估计有很多人前来参观,并且因为吴氏企业的关系,时常会有重要客人来自家拜访。

    在这种情况下,吴家如果太平庸的话,确实会丢整个响水新村的人。

    这是国人向来所看重的面子工程。

    既然这样,他也乐得如此,反正建房子花的是自家的钱,不怕别人嫉恨。

    趁刘石泉在,他问起了整个响水新村的规划情况。

    刘石泉指了指不远处的石桥。

    “按照地区设计院的设计,石桥边的地皮现在全空了出来,那里到时会建村民活动中心等新村配套设施,学校、医院、村委会、新村广场、临街商铺等,到时那里就是整个响水新村的中心地带。”

    “在中心地带的两边,就是村民居住区,一到三组在这边,四到六组在那边,每个组都已经划分后区域了,不会乱。”

    吴小正松了一口气。

    他能听得出来,整个响水新村还是做了很好的规划的,而且整体设计也还算合理。

    他估计,这其中廖宏才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论对响水新村的重视程度,连戴博艺、杨贵平都比不上他。

    他又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这些别墅建好后,到时怎么分配?”

    他之所以问这个,是因为心有余悸。

    在前世,在粤省的湛江遂溪,大名鼎鼎的天地壹号创始人陈生,在发达后想要回报家乡的村民,花巨资建了别墅群送村民。

    谁知因为分配问题,反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结果弄得自家祖坟都差点被人挖了。

    吴小正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放心,咱们的分配是有规矩的……”

    刘石泉大致说起了响水新村别墅群的分配制度。

    响水新村的别墅分配有三个原则。

    一是预先进行了全村的统计,谁家有多少人,能认领多大面积的别墅,事先已做了详细的统计调查。

    二是新别墅的地皮,必须用自家的宅基地或荒地来换,除了在耕的农田和菜地之外,大部分土地将回归村集体。

    三是新别墅的建造成本各家必须承担大部分,这部分成本,既可以用钱来支付,也可以用土地来换。

    可以说,刘石泉忠实地执行了吴小正最早提出的建议。

    吴小正把心放了下来。

    这事只要有原则、有规矩,并尽量保证公平,那应该就不会出大乱子。

    就在此时,好久不见的刘建国跑了过来。

    大老远,他就嚷嚷:“小正,你回来啦!太好了,你得帮我做做主,好好管管刘学文那混小子啊!”

    吴小正:“……”

    刘学文又怎么啦?

第864章 没精神不文明

    说起来,吴小正已经有很久没有见过刘学文了,不过他对这个人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当初,就是因为他的劝说,才让懒汉文癫子进了食品加工厂,并且最终成为了采购部门的顶梁柱。

    “他又怎么啦?”吴小正好奇地问了起来。

    刘建国叹了一口气。

    “唉,说起来丢人,家里给他介绍了个对象,可他好好的黄花大闺女不要,非要去娶一个离过婚还带娃的女人!能不能再麻烦你帮我好好劝劝他?”

    吴小正惊得张大了嘴巴。

    在前世,刘学文就是死活要娶一个离过婚的女人,结果跟家里彻底闹翻。

    没想到在这一世,却再次发生了这样的事。

    不对啊!

    这世刘学文的生活轨迹明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生活轨迹也完全不同了啊!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看到吴小正回来,此时已经有很多正在干活的村民围了过来。

    有人开始取笑刘建国。

    “建国,人家秀妹多好的一姑娘啊,人长得好,又勤快,配你家刘学文绰绰有余呢!”

    “就是,关键还带个娃,一娶进门,你就当爷爷了,多好的事啊!”

    “岂止是好事,简直就是占了大便宜。”

    ……

    在乡下就是这样的,碰上一点小事,就会互相取笑一番,有时候还很没分寸。

    刘建国的脸一下就憋得通红。

    很显然,在他看来,这是家丑,被外扬是因为堵不住,但被人耻笑就面子上挂不住了。

    于是他开始发飙:“妈妈的鳖,秀妹好,怎么不见你们娶回家啊?你们谁稀罕,就娶回家当祖宗供着,想当便宜爷的赶紧啊……”

    刘建国一发飙,其他人就不接话了。

    乡下人,虽然喜欢开玩笑,但基本的分寸还是有的,一旦对方较真,就会适可而止,否则会翻脸伤感情。

    当然,这并不妨碍大家下次继续开玩笑。

    大家一停嘴,刘建国又期待地看向了吴小正。

    看来,他既把吴小正看成了村里唯一能帮他解决此事的能人,也把他当成了最后的指望。

    刘石泉却呵斥起他来:“建国,小正刚回来,连家门都还没进,你就把他耗在这工地上来麻烦他,好意思吗?”

    “这……”刘建国有点讪讪然。

    “没事。”

    吴小正对刘石泉摆了摆手。

    如果是在外面,这种破事他肯定不会管,但在响水村却不行,那样会被乡里乡亲说发达了就不近人情。

    这事他必须管一管。

    而且必须当着这么多看热闹的人来管。

    否则的话,就算是管好了,事后还会有人说闲话。

    “建国大伯,那女的叫秀妹是吧,多大了?”

    “二十一。”

    “你家刘学文多大了?”

    “满二十了,也快二十一了。”

    年龄还是比较相当的!

    吴小正得出了第一个结论。

    他继续问道:“那秀妹为啥离婚啊?”

    “听说是婆家嫌弃她生了个女娃,肚子不争气,男的经常打她。”

    吴小正又心里有数了。

    如此看来,那秀妹之所以离婚,并不是因为品行方面的问题。

    甚至于,这还是一个不甘逆来顺受的女子,这样的个性,在乡下地方是很难见的。

    吴奶奶开始插嘴了。

    “小正,这秀妹除了结过婚、生了娃这一点之外,其它方面其实挺好的,她就在咱们食品加工厂上班,人很勤快,又不多话……可惜了!”

    吴小正终于明白这世的刘学文为啥又喜欢上一个离婚带娃的女人了,原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基本情况他已经弄清,开始考虑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想了想,他问吴敏霞:“姑,刘学文在厂里上班吗?在的话,你打个电话叫他过来这里。”

    刘建国大喜,抢着说:“在呢在呢。”

    他还以为吴小正是要帮他劝说刘学文打消这个念头了。

    刘学文的到来还需要一点时间,吴小正便在工地上转悠起来。

    边走他却在边想,这事该怎么管?

    若是到了后世,一个女人有没有离过婚、是不是生过娃,就算也还是会面临一定的阻力,但不会太过于影响她的再婚。

    可在这个年代,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和一个黄花大闺女真的有很大的区别。

    尤其是在乡下这种思想比较顽固的地方。

    比如说蒋丽华,因为和刘建刚结过婚,现在就算已经离了,她也对再次找个好人结婚不抱太大的幻想。

    别说是离过婚。

    在这个年代,一个女人如果不自重,在婚前和人发生了关系,那在结婚时,同样也有可能被丈夫、婆家嫌弃,认为是破鞋。

    因此,这事吴小正想管,但还是觉得有些棘手。

    因为他要干的是想玉成好事。

    要达到这一目的真的有点难,想要说服刘建国不是这么容易的。

    同时,他还在考虑另一个问题。

    在他看来,乡下的很多老思想、风俗、习惯其实并不全是优良传统,比如说重男轻女、看不起离过婚的女人。

    有些行为甚至是与优良传统相背离的,比如说越来越流行的打牌赌博。

    他之所以花巨资来建响水新村,就是想让响水村的村民过上好日子,并形成良好的风气。

    就像廖宏才说过的,也是这个年代的主流思想一直在强调的,那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现在,响水村的物质文明以及起步了,大家很快就能提前过上邓老所说的“小康生活”,可精神文明的建设还没跟上。

    这不是吴小正所希望的。

    他问起了一直紧跟在身边的刘建国:“建国大伯,这里的别墅马上就要建好了,你喜欢吗?”

    “肯定喜欢啊!我做梦都没想到,我这辈子竟然还有机会住上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大房子呢!”

    刘石泉插了一句:“按建国家的情况,他家是排在第一批认购范围了,他已经登记了,准备用食品加工厂边上的一块荒地,再补一些钱来换购。”

    为了公平起见,响水新村的新别墅换购,是分批进行的,并按一定的规则设置了换购秩序。

    比如说,换购的地皮靠近食品加工厂的优先。

    这是为食品加工厂的扩建做准备的。

    又比如说,家里有人在吴大厨上班,或者是吴大厨的合作农户,并一直保持了良好的信誉的,也有优先权。

    这是因为吴家在响水新村有很大的投入,当然要优先自己人。

    再比如说,家里人多、住房条件困难的,也有一定的优先权。

    这是为了照顾实际困难。

    ……

    听到这里,吴小正心里有数了。

    他决定好好管管这事,管出一个规矩来。

    对于响水新村来说,如果没有精神文明,那这新村就白建了。

第865章 移风易俗

    管别人家的事,是一门技术活。

    管得让人不满意的话,人家不仅不会感谢你,还会在心里怨恨。

    因此,吴小正就算想管这事,也决定稍稍用上点方法。

    他又转向了刘石泉:“刘支书,我觉得咱们这些别墅的换购顺序,应该再加上一些条件。”

    “什么条件?”

    对于吴小正的意见,刘石泉当然很重视。

    “廖书记不是说过吗,咱们响水新村一旦建起来,村里的条件好了,大家的收入高了,那就能提前进入小康社会,但小康社会该有的不止是物质文明,还有精神文明,咱们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得跟上才行啊!”

    吴小正先是一番大道理先套了上来。

    如果是普通村民,可能还不太理解精神文明到底是什么,但刘石泉肯定是懂的。

    因此他赞成地说:“这个很有道理,可是要怎么跟别墅换购挂钩呢?”

    吴小正开始出主意。

    “你可以村委开会先讨论,然后开村民大会,商讨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章程,把咱们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跟享受物质文明挂钩。”

    他开始具体举例。

    “比如说,不孝敬老人的,重男轻女的,动不动就打老婆的,经常泡在牌桌上赌博的,偷懒不干活的……类似这样的恶习、陋习,如果不改正,就得在村里的福利享受上打个折扣,比如说别墅换购,又比如说村企盈利分红,就得把这些人的优先权排除。”

    “嗯,这是个好主意。”刘石泉先表示赞同。

    在这个年代,村民们的思想工作是越来越难做的,村里的事也越来越难管。

    换做是在去年前年,村里的很多破事,刘石泉想管也管不了。

    但最近却不同了。

    现在因为吴氏企业,村里成立了好几个村企,围绕吴氏企业开展业务有了大额的盈利,再加上他有掌握了响水新村别墅的换购权,刘石泉现在有能耐管了。

    因此,他巴不得多立些规矩,好让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跟上来。

    这是必要的。

    上级政府一直在强调,基础单位也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一起抓,这对刘石泉来说,属于政治任务。

    而且,他还听说,响水新村一旦建好,这里就会成为全省甚至全国的示范村,到时会有很多人来参观,他当然不希望村里还存在着大量影响响水村形象的恶习、陋习。

    跟在一边的刘建国也表示了赞同。

    “嗯,确实应该这样!比如说我家刘学文,如果他还是一个懒汉,如果他还整天泡在牌桌上,如果他还成天跟父母斗嘴、过不去,就得让他吃点亏。”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吴小正已经给他挖了个深坑。

    刘学文很快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小正……”

    一见到吴小正,他有些惊喜,但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刘建国,似乎明白了吴小正为啥找他,因此有点欲言即止。

    刘学文一到,村民们立即又围了过来。

    大家都想看热闹,也想看看吴小正怎么来管这事。

    “刘学文,听说你谈对象了?”

    “嗯。”

    刘学文低声应了一声,又看了看刘建国,似乎不想多说。

    吴小正却不管这么多,直接问道:“叫秀妹是吧?你为啥喜欢她啊?”

    如果吴小正不追问,刘学文还不想当着刘建国的面说这事,以避免父子之间再次争执。

    可现在既然吴小正要管,那就干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事情说清。

    刘学文决定豁出去了。

    “秀妹哪里都好!我们年龄相当,她又上过学,有点文化,我们有共同语言。还有,她人又勤快,又贤惠,还不嗦……”

    他直接说了一大堆秀妹的好。

    吴小正又问道:“你不嫌弃她结过婚,还带了一个小孩吗?”

    刘学文梗着脖子回道:“我为什么要嫌弃?那又不是她的错!只要她人好,我们在一起过得开心,那点事算得了什么?”

    听到这里,吴小正忍不住在心里给刘学文点了个赞。

    在这个年代,刘学文就有了这样比较开明的认知,说明他是个明白人。

    他又问道:“那秀妹同意这事吗?”

    “秀妹说过了,只要我不嫌弃她,只要我家里不反对,她就同意。”

    听到这里,刘建国又忍不住插嘴了:“想要我跟你妈同意,门都没有。”

    “你们不同意就不同意,大不了我分出去过!”

    父子俩有直接怼起来了。

    “分出去过?那家里的房、地都没你份,这漂亮的新房子你也别想进门!我看你还怎么过!”

    “不分就不分,对面马上就要建吴大厨新城了,我和秀妹都是吴大厨的优秀员工,到时我们有资格分房。再说,我和秀妹自己都有工资,还稀罕你那点破地不成?”

    “你……”

    刘建国一下又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他转向吴小正和刘石泉,想要求援:“小正,刘支书,你们看看,这逆子是不是就是不孝顺父母的典型?你们得好好管管啊!”

    吴小正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对父子也算是一对奇葩,看他们吵架就像看戏一样的,很有意思。

    既然刘建国又求他管,那就管管吧!

    他又开口了。

    “建国大伯,凡是得讲个道理。刘学文这事有没有道理,他是不是不孝,我们当着这么多乡亲的面,评出个道理来怎么样?”

    “好。”刘建国一口就答应。

    他对吴小正抱有巨大的期望,可他还是不知道,吴小正已经决定往相反的方向管了。

    吴小正有他的考虑。

    想要建设响水村的精神文明,就得从小事开始,必须得移风易俗,把那些恶习、陋习一点点的进行改变。

    他又开口了。

    “我们先来说说刘学文是否不孝的问题。”

    “按照孝顺的定义,就是孝敬和顺从父母,对父母要有感恩之心。”

    吴小正先说出了孝顺的定义。

    刘建国立即就接话:“他老和我顶嘴,这就是不孝顺。”

    这下刘学文又不乐意了:“想要我不和你顶嘴,那你得有道理才行啊!”

    眼看两人又要怼起来,吴小正赶紧出言干涉:“刘学文你先别说话,听我说!”

    这是不容置喙的语气。

    对于吴小正,刘学文是有敬畏之心的,因此他立即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吴小正再次开口。

    “建国大伯,在这一点上,刘学文是有道理的。”

    刘建国惊讶地看着吴小正,他似乎感觉到了不妙。

    “跟孝顺相关的还要一个词,叫愚孝。孝顺是一种美德,但愚孝却是我们要反对的。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道理,而不在于父子之间是否产生了争执。”

    刘建国:“……”

    我怎么感觉这话有点不对劲了?

第866章 拉偏架

    刘建国确实意识到了吴小正的倾向有问题。

    他立即就问道:“小正,莫非你竟然赞成这事?”

    这下吴小正的节奏完全被打乱了。

    他原本还想着,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跟刘建国讲道理,然后达到自己来说服他的目的。

    可现在却被刘建国的这个关键问题一下打乱了节奏。

    看来,得换一换策略了。

    “我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吴小正先回复了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这是不得已的事,他不能太早表明自己的倾向,以免引起刘建国心理上的抵制。

    “小正,你这是在和稀泥啊!”

    刘建国对这个回答似乎并不满意。

    “不是和稀泥,而是讲道理。现在你们两父子都在,又有这么多人在场,既然如此,就不妨你们两父子都把自己各自的道理讲出来,让大家一起来评评理,看看谁更有理,结果不就出来了?”

    这是吴小正所采用的新策略。

    理越辩越明。

    如果这两父子都愿意摆事实讲道理,那有他主持,他并不担心结果会倾向好的一面。

    “这个办法好,我赞成。”

    一直被吴小正压着不让说话的刘学文,这下终于找到机会开口了。

    “讲就讲,你还有理不成?”

    刘建国也不得不同意。

    是他主动来求吴小正帮忙解决问题的,现在吴小正划出了道道,他没法反对,否则当着这么多乡邻的面就显得自己没道理了。

    “刘学文,你先说说你一定要娶秀妹的理由。”

    吴小正开始主持这场父子之间的辩论会。

    “娶老婆是我一辈子的事,我当然得找个自己喜欢的,能让我过得开心的,秀妹就是我喜欢的人,她哪里我都喜欢。”

    刘学文还是有点头脑的。

    之前他已经说过了秀妹的好,所以这次就不再重复了,而是在强调这是他一辈子的事。

    既然是辩论,那就得有评判。

    吴小正暂时还不适合表示出太过于明显的倾向性,因此他开始把话题抛给大家。

    “大家说说,刘学文这个理由充分不?”

    围观的人看了这么久的热闹,早就有点迫不及待了,开始纷纷发表意见。

    “这话当然有理啊,是刘学文娶老婆,不是建国叔娶老婆,满不满意当然得刘学文自己说了算啊!”

    “这话在理,如果建国硬塞给刘学文一个媳妇,刘学文要是不满意的话,岂不是害了他一辈子?”

    “建国,儿大不由爹,这事你就别太勉强了吧!”

    ……

    结果不出吴小正的预料,完全是一边倒。

    这是国人的通病。

    站着说话的不腰疼,看热闹的永远不嫌事大。

    吴小正相信,这事要是换到在场的任何一个人身上,他们自己的表现会跟刘建国如出一辙。

    说白了,吴小正要利用的就是这样的人性。

    刘建国一下就憋不住了,立即回道:“可是秀妹结过婚,还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娃。”

    刘学文立即就往回怼。

    “结过婚又怎么啦?法律那点规定,离了婚的女人就不能结婚了?或者说再嫁人就一定得嫁一个离过婚的男人?”

    吴小正又偷偷给刘学文点了个赞。

    但他还是没有急于出来拉偏架。

    出来拉偏架的是刘石泉。

    “建国,这事我就得说说你了,现在是民主社会、法制社会,再用封建的那一套确实不合适了。”

    这话他必须说。

    身为村支书,本身就带有调解乡邻、家庭矛盾的重要职责,按理说,刘家父子之间出现了这样的矛盾,本身就该他出面去调解的,只是他不想去管这桩糊涂事。

    但现在不行了。

    一来,现在他就在场,二来,刘学文拿法律来说事了。

    作为村支书,必须站在合理合法的角度来主持公道。

    这下刘建国不干了。

    他憋出了一句:“是,法律是没规定你不能跟秀妹结婚,可是你不知道,你一旦娶了秀妹,就会被全村人都笑话吗?”

    这才是他真正反对的原因。

    人活着,就是图个面子。

    在乡下这种地方,如果一个后生仔娶了个带娃的再婚女,确实很容易被人嚼舌头。

    吴小正等的就是这句。

    这下他有理由拉偏架了。

    但拉偏架也是要讲究方法的。

    “建国大伯,你等一下,既然你提起了人家会笑话这事,那我先问问在场的人。”

    不等刘建国表态,他就向在场的人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我问你们,找老婆的话,是黄花大闺女重要,还是人贤惠、会持家、会赚钱、会孝敬公婆重要?”

    “当然是人重要。”

    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

    这也在吴小正的预料当中。

    还是那句话,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再问你们,如果秀妹是你们的女儿,你们希望她再嫁个好人吗?”

    “当然希望。”

    大家又是异口同声。

    “那好,如果刘学文娶了秀妹,你们会笑话他吗?”

    “不会。”

    吴小正的目的达到了。

    但他还是没急着去说刘建国,而是转向了刘石泉。

    “刘支书,在咱们村里的不文明规范里,再加上这一条,那就是乱嚼舌头、对别人家的事说三道四。如果有这样的行为,享受村里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