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水大相师-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54章 古墓之行(二)

    明朝的古墓,可以说是华夏古墓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明朝古墓的技术,从工艺上来说,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造极的地步了。

    明朝古墓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大规模的古墓之上,最能体现其特色的是帝王墓,墓室全部用高级石料砌筑的拱券,与无梁殿相似。

    数室相互贯通,形成一组华丽的地下宫殿。

    明朝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

    在神道上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

    华夏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

    这一点,在明朝的古墓之中最能体现出来。

    当然,苏家老家乡下的这个古墓,并不是帝王墓,但是,根据自己的了解,其规模也跟帝王墓估计差不多。

    苏九站在山顶之上,环视着四周,双眼念力注目。

    昨天晚上的时候,自己就已经回到了乡下老家之处。

    老爷爷和罗中海还在外面云游,并没有回来,苏九晚上在老宅里住了一晚,并没有在意那么多,一大清早,就起床,简单的吃了点东西。

    就来到了上次所堪舆的那蛇形穴上面。

    苏九所站立的这山顶,其地势并不是最高的。

    但是。这山顶有着一个很奇特的地理位置。

    那就是视野极好。

    环视四周山脉,尽入眼中。

    “小九,这里真的有古墓?”说话的是苏九的小舅公。赵德坤。

    此刻苏九站在山顶之上,环视四周,并没有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站着,足足有十多分钟了,赵德坤,微微的有些等不及。

    自家外甥昨天晚上回来之后。就给自己打了个电话,说是有个古墓,要带自己一起去挖掘。

    古墓啊!据说。还是明朝的古墓。

    作为一名风水师,挖掘古墓这样的事情,对于自己来说,那诱惑力。不用说。肯定是足够的。

    这不,一大清早的,自己就准备好了工具,跟外甥一起,来到了这山顶上。

    “恩,这片山脉地下,确实存在着明朝的一座古墓,还记得我们这里的那个传说吗?爷爷和罗老已经验证过了!这古墓是真的存在!”

    苏九收回了视线。淡淡的说道。

    “真的啊!”听到苏九说老爷子都确定了,赵德坤心中一喜!

    不过。随即又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的变了变。

    “那个传说,小九,你是说……”

    “不错!”苏九肯定的点了点头。

    “嘶!明朝大墓,小九,我们就这样挖掘大墓,会不会惹上麻烦?”赵德坤得到苏九的肯定,心中一震惊,不由的有些担忧起来。

    在华夏这个社会,地底下的一切都是国、家的财产,这是已经形成法律的规定。

    没有申报,没有国、家考古队备案插手,就这么挖掘古墓,这在华夏,那可是犯罪的行为,赵德坤不得不这么想。

    “小舅公,这深山老林之中,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苏九回过头来微微一笑。

    挖掘古墓?

    犯罪?

    这对于普通的风水师来说,或许是这样,但是,在自己身上,可没有这条。

    苏九将自己绑上李家是为了什么?

    李家站在自己身后又是为了什么?

    华夏大地上,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有多少的古墓存在?

    现如今,出土了多少,就算是拿脚趾头想都知道,从官方手中所经手的古墓,不足出土古墓的十分之一。

    若是一般的普通人,也就算了,但是,作为风水界中的人,对于这一点,苏九心中清楚的很,那些东西,只是限制于普通人而已。

    先不说李家的关系,抛开李家不说,就算是某些部门知道了这古墓是自己挖掘的,上报上去,知道了苏家的传承,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在风水界中,其实还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最好的风水师,其实就是最好的摸金校尉!”

    说实在的,术业有专攻。

    华夏这社会,说白了,一些风水师,其实就是最大的盗墓贼,真正世面上的那些盗墓贼只是小打小闹。

    只能挖掘一些有迹可循,简单明了的古墓,对于真正的那些古墓,大多都是遭手于风水师手中。

    华夏经历了那么多个朝代。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大臣,达官贵人,等等,存在的古墓何其多。

    这其中的事情,只要想想就明白。

    “呃!小九……”听了苏九的话,赵德坤竟然无言以对。

    “好了,小舅公,开始干活吧!这古墓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山川走势也完全变了,很多地形的变化,都很大。古墓的通道入口,很有可能塌陷了。我们可能要挖出一条通道出来。”

    苏九挥了挥手,止住了赵德坤的话。

    “好吧!都听你的!”听到自家外甥这么说,赵德坤也不多说什么了。自家外甥的本事,自己还是清楚的。

    现在这风水界的情况也确实如此,不说风水界,仅仅说古玩界,都是如此。

    自己这些年见到的也不少,知道自家外甥所说的没有错。

    背起了工具,应承了一声,就跟在苏九身后。

    苏九缓步走着。

    刚才站在山顶之上,自己简单的堪舆了一番。

    挖掘古墓的第一步是望气,这是风水师最基本的功底,自然是难不倒苏九的,感受着那从地底传出来的丝丝龙脉之气。

    苏九的神识感触着其微弱的龙脉之气变化。

    判断好山川走势。

    这龙脉的气息十分的微弱,如果自己没有判断错误的话,原来的古墓入口,应该是在东南方向。

    东南正栜。

    紫气东来。

    这古墓的格局,原本应该是龙从东来。

    当然,这些苏九并没有说出来,刚才的那一番堪舆,苏九的心中也是有了一点点的发现,不过还没有肯定下来。

    “希望那只是我想多了,不然这古墓就麻烦了!”

    苏九缓步的走着,心中暗暗的想到。(未完待续。)

    PS:PS;三十五章!!订阅啊订阅,你在哪里啊?快点到俺碗里来!!!

第655章 古墓之行(三)

    “小舅公,这里开挖!”苏九指着一块空地,手握着洛、阳铲,开口说道。

    “行。”

    洛、阳铲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并不陌生,不错,这洛、阳铲可以说是盗墓者的必备物品,苏九虽然是风水师,但是,有好工具不用,那是白痴。

    洛阳铲,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学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

    最早广泛用于盗墓,后成为考古学工具。

    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

    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二十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同样的,洛、阳铲,因为其独特造型,其挖掘力度,也是最佳的,洛、阳铲有数十种型号,有的用来探墓,有的是用来挖掘。

    此刻,苏九和赵德坤所使用的,正是这种大号的挖掘型号洛、阳铲。

    两人卖力的挖掘,都是有修为的人在身,在加上手持利器,不一会,一个深达两米的坑洞就出现在眼前了。

    堆积的泥土,洒落在一旁,足足有一人多高。

    说也奇怪。

    一般来说,在山林之中挖掘,都会有地下水渗出来的。

    在乡下的人都清楚这一点,随着挖掘的深度加深,特别是在山林山脚之地。山上树木茂盛,以锁住的水分就越多。

    挖掘出来的坑洞,渗进来的地下水很明显的。

    然而。苏九和他小舅公两人,挖了足足有两米深,坑洞之下依旧是干燥无比,别说渗水了,就连一点湿土都没有看到。

    “好了。小舅公,你先上去。”苏九停了下来,对着赵德坤说了一声。

    “好叻!”坑洞的直径也差不多有两米。坑洞边缘有着挖好的土阶,赵德坤应承了一声,就直接爬了上去。

    两人虽然是风水师。但是,并不是专业的摸金校尉,自然的,挖掘出来的洞口。有点大。专业的盗墓者,其挖掘出来的洞口,绝对不会呈现直线的,而是倾斜向下,而且洞口并不会很大,一是为了隐蔽,而是为了省力。

    也只有苏九这个半吊子才这么大费周章的,挖掘出如此一个深坑。

    “小九。是不是到底了!”爬上去的赵德坤,对着站在坑洞地下的苏九询问道。

    “应该是差不多了!我已经感觉到龙脉之气了!”苏九应承了一声。

    自己之前望气所堪舆的气穴点。就是这里,简单一点的来说,环绕整个古墓的通道,应该就是这里,距离地面最近。

    这种望气的本事,一般的风水师是根本做不到的,就连专业的摸金校尉盗墓贼也做不到。

    “哦!小九,那你自己小心一点。”赵德坤听闻,也是关心的说道。

    赵德坤心中清楚,这古墓深藏在地下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一旦打开其通道,必然有着无比庞大的阴煞之气,或者说是死气砰然冒出来。

    这是风水界中的一个常识。

    许多的盗墓贼,有着一个必备的装备,那就是鼓风机,挖掘好盗洞之后,一般的都是先用鼓风机将古墓之中换气再下去。

    赵德坤提醒苏九小心,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

    赵德坤明白的道理,苏九自然也是清楚。

    此刻,自己已经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龙脉之气从脚底散发出来。

    这龙脉之气之中,还夹杂着古墓的阴煞之气。

    一座深埋地下几百年的古墓,不用说,必然有着无比的阴煞死气。

    不用说古墓了,就算是一间房子,如果封闭起来几十年,里面的空气都会变得浑浊,甚至是有害。

    苏九瞳孔微微收缩,单手一番,一张符箓出现在自己的手中。

    “偧嚺呄孻鼐惪!”

    一声古怪的咒语从苏九口中念出来,同时苏九体内念力一动,整个身子,就是那么一跃,跳出这两米深的深坑。

    手中的符箓,狠狠的向着地面一砸。

    “轰!”的一声,符箓砸入深坑之中,如同一捆炸药,爆炸开来。

    爆破符!

    风水界中一种比较简单的二级符箓。

    很容易制作的,对于苏九来说,其实就是借助体内的念力,达到爆破的效果。

    要苏九去准备炸药,不用那么麻烦。

    直接使用符箓,轰炸开来。

    爆炸声并不是很大。

    在这山林之中并不是很明显。

    随着这一声沉闷的轰炸声,一股肉眼可见的黑气气雾,砰然而出,从这深坑之中,一下子就冒出了来了。

    “好浓厚的死气!”

    赵德坤看着眼前的一幕,嘴里呢喃的说道。

    苏九也看着眼前的一幕,并没有去关注这深坑下的情况。双眼眯着,瞳孔微微收缩。

    脑海中念叨着。

    “看来,果然跟之前所猜测的一下,这明朝古墓,恐怕有点麻烦啊!”

    苏九并没有将话说出来。

    停顿了一会。

    等待这股死气散发开来,苏九这才走到深坑边上,朝下看去。

    一个漆黑的洞口出现在之前的这个深坑之中。

    显然,已经很明显了。

    古墓的通道已经被苏九给打开了。

    苏九望气的气穴并没有错。

    “小九,我们下去吧?”赵德坤看到死气已经消散了,从背包之中,拿出来了一根绳索出来,同时用大钢钉,钉在地面之中,将绳索这一头钉死,开口说道。

    “小舅公,我一个人下去就可以了,你在上面守着,照应一下。”苏九缓缓的开口说道,双眉之间,依旧皱起。

    “怎么了?小九,有什么问题?”听到自家外甥的话,同时再看到苏九这表情,赵德坤心中疑惑,询问起来。

    “小舅公,这古墓恐怕有古怪,不是一般的古墓!”苏九停顿了一下,淡淡的开口说道。

    “古墓有古怪?”

    “不错!如果我没有估算错的话,这明朝古墓,很有可能是一座凶墓!”苏九肯定了赵德坤的话。

    “嘶!凶墓……”

    听到苏九的话,赵德坤顿时忍不住当场冷吸一口气。

    凶墓!

    居然是凶墓!

    赵德坤现在已经算得上是风水界中的人,踏入风水界中,自然的,就有资格阅读苏家典籍。

    苏家典籍中,有过关于凶墓的记载。(未完待续。)

    PS:PS;感谢“3111+1”大大的1888打赏!感谢“重庆酸菜鱼”大大的香烟,很带劲,很提神醒脑!效果杠杠的!

第656章 古墓之行(四)

    凶墓!

    为何凶墓?

    从字面上来解释,并不难,就是大凶之墓,从风水师口中判断出来,这墓很危险。

    但是,这只是表面字意。

    赵德坤心中清楚。

    凶墓的含义,代表着,这墓,原本是福泽之地,但是,因为山川河流随着地形的变化,原本的龙脉之地,大地之气的滋养,发生了某种气场上的改变。

    这福泽之地,也就变成了大凶之地。

    如若是一般的大凶之地,一般也就是气场上变化所带来的一些影响。

    但是,如果大凶之地跟墓地结合,那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墓地有死气,这是最为基本的常识。

    而且,眼前这个墓,还是明朝古墓。

    说到明朝的古墓,就不得不说下明代的帝陵,以凤阳的皇陵为最早。

    皇陵的形制承自北宋的帝陵,基本上仍沿汉唐以来的旧制。

    泗州的祖陵年代稍晚,其形制已与南、京朱元璋的孝陵相近,而明孝陵则为此后的明代陵制开创了先例。

    明代从成祖朱棣起,十三个皇帝都葬在北、京昌、平、县,集中在一个总的陵园内,称明十三陵。

    陵园的总门在南面,称大红门。

    入门不远,立“长陵神功圣德碑”。

    由碑亭往北,神道两侧依次立石望柱及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将、文臣等石雕像,而各陵之前则不再立石望柱和石象生。

    出于总体布局上的考虑。陵的方向虽多向南,但也有向东或向西的。

    各陵规模大小不一,但形制和布局彼此相同。

    陵的前部主要是恩殿。基本上相当于唐宋陵前的献殿。

    与汉唐以来的帝陵相比,明陵最大的特点是坟丘不成,最侧重大地之气和龙脉之地。也就是说十分的侧重气场布局。

    一个明朝古墓,十分侧重气场的布局。

    这样的一个古墓,变成了凶墓,比普通的凶墓,绝对要凶残的许多。

    这一点。苏九心中明白,赵德坤心中也明白。

    足足怔了片刻。

    赵德坤才回过神来,对着苏九开口说道。

    “好。小九你自己小心点!”赵德坤应承的说道,他心中清楚,自己虽然已经成为一名养气境界的风水师了,踏入了风水界中。但是相对比自家外甥的修为。自己根本什么都不算。

    跟着下这凶墓,绝对是自家外甥的累赘。

    这是不用多说的,索性,就听从安排,在这上面看守,以防万一。

    苏九点了点头,神色变得严谨起来了。

    虽然说,自己已经进入到了观气境界。但是面对凶墓,自己还是不能大意。

    进闯古墓。并不跟风水师战斗。

    自己有着风水大宗师的战斗力,并不等于自己有风水大宗师的能耐。

    这一点,苏九还是能够看明白的。

    话没多说。

    苏九拉着绳索,沿着这深坑开始下去。

    古墓通道入口并不深,之前就已经挖掘了两米深了。

    此刻下来,目测了一下,也就七八米深的样子。

    通道之中,漆黑一片,只有头顶那深坑透过来的光亮,照明了这一小块地方。

    “啪!”

    将头顶的强光灯打开。

    入眼一幕,这是一条通道,通道两头都是漆黑一片。

    通道并不是十分的宽敞,大概刚好站立两个人宽的样子。

    苏九微微的观测了一番。

    这通道呈现弧线形,简单一点的来说,也就是苏九所站立的这个位置,是最高点,通道两头是倾斜向下的。

    “有意思,看来这古墓还不是一般的简单之物!”苏九微微的呢喃了一句。

    明朝的古墓很有特色,通道是古墓的最外一层,华夏古墓的构造都有着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四方对正,有迹可循。

    眼前这地势很明显的能够看出来,这古墓,不是一般的古墓。

    如此的构造,还真让苏九怔了一下。

    稍微的打量了一下,苏九单手一番,苏家家传罗盘出现在自己的手中。

    看着罗针的变化,朝着自己的左手边指着,苏九认准了方向,直接迈开步伐,前进。

    古语有云,夫罗经者,可以契鬼神之妙,可以回戢龟之灵。

    苏九刚才,没有使用神识感触,而是使出了从未使用的罗盘,就是稳重起见。

    这是一座凶墓,苏九没有必要托大,进入古墓之中,所有的一切感官,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为了稳重一点,所以才用罗盘来感触龙脉之气的方向。

    一般的古墓,龙脉之气最浓厚之处,就是主墓室的地方。

    风水界中的那句话,三年寻龙脉,十年点龙穴。

    这龙穴,就是一条龙脉的气节之处,一般墓穴的主墓室都是点在这龙穴之上,这是一个常识。

    华夏的古墓,都是遵循着一些最基本的规则来建立的,哪怕古墓再怪异,再不同,都不会脱离这个最基本的规则。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摸金校尉,一些盗墓贼,哪怕对古墓一无所知,甚至连古墓是哪个朝代的都不清楚,依旧能够从容而来,随行而去。

    苏九在通道之中走着,头顶上的强光灯,照耀着前方。

    左手托着罗盘,双眼不时的观测一番。

    行走了一段距离,大概十多分钟的样子。

    罗盘上的罗针开始有了变化,在缓缓的移动。

    走了这么久的时间,苏九也能够感受的到,这通道是倾斜向下的。

    自己最起码深入地下十多米了。

    “应该是这里了!”苏九停住了脚步,嘴中呢喃了一声。

    这里,如果普通人观测,只是通道之中的一个很普通的地方。

    另一头,通道还是漆黑一片。

    似乎没有尽头。

    但是,苏九却在这里停驻了脚步。

    苏九心中清楚,古墓之外的通道,乃是华夏所有有规格古墓的例道。

    简单一点的来说,也就是古墓的第一道防护关卡,迷宫。

    在地底下,古墓之外修建迷宫,这看似是最没用的法子,其实,殊不知,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法子。

    没用入门道的风水师、摸金校尉,面对上规模的古墓,多半是第一道迷宫都走不出去的。(未完待续。)

    PS:PS;求全订。这几天,新增订阅掉的很快,求各位书友全订支持。

第657章 古墓之行(五)

    在地底下,古墓之外修建迷宫,这看似是最没用的法子,其实,殊不知,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法子。

    没用入门道的风水师、摸金校尉,面对上规模的古墓,多半是第一道迷宫都走不出去的。

    顺着罗针所指的方向看过去。

    这只是通道的一面普通石壁。

    这通道,全部又石壁组成。

    青砖纹路,无不显示着明朝时代的踪迹。

    这种青砖很常见,就是现在,也有一些地方,依旧保持着这种风格。

    其实在华夏,现在这个社会,依旧有很多东西,保存着古代的风格和特色。只不过是我们未曾注意而已。

    青砖石壁很普通,一眼看过去,并没有生命特殊之处。

    苏九将罗盘收了起来。

    眯着双眼,看着眼前的青砖石壁。

    在头顶强光灯的照射下,这青砖石壁,展现出岁月的沉淀。

    “砰!”

    苏九体内念力一运转,单手一运劲。

    狠狠朝着这青砖石壁推过去。

    “嘎吱嘎吱!”声响起。

    “果然是一道暗门。”苏九呢喃了一声,明朝的古墓,一般以暗门为主,这种暗门很是常见。

    暗门在苏九的推动下,缓缓的露出了一条细缝。

    随着缝隙的增大。

    暗门背后展现出漆黑一片,里面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苏九眯着个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幕。

    并没有贸然进去。

    暗门是打开了,但是,众所周知。古墓中的暗门之后,一般都是各种机关暗器,苏九体内的念力浑然运转着。

    单手一番,一张符箓出现在苏九的右手之中。

    双手合十,将符箓并在双手之中。

    念力注入。

    “三清在上,道祖无痕,兵豆唧辰戌武赦!”

    口中默默的念着口诀。

    双手之中的符箓。在苏九手中瞬间折叠成一个小人。

    不错,正是风水界中另外一种术法,假人术。

    或许大家对假人术不怎么了解。但是,这个术法跟另外一个术法同源,也就是茅山的撒豆成兵,一说到这个术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苏九口诀念完。双手一挥。

    手中的小纸人,顿时虚幻放大,跟一个正常人大小差不多,朝着眼前的这暗门进去。

    同时,苏九也在这瞬间,闪身躲到门边,自己的神识紧紧的锁定在这小纸人身上。

    纸人走进暗门,苏九等了一会。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动静。

    苏九这才站起身来,朝着暗门走进。

    暗门后面漆黑一片。

    苏九头顶上有着强光灯。

    一进入到暗门之中。苏九就发现,这是一间巨大的石室,室内无比的宽敞。

    在暗门后的两侧耸立着十多尊巨像。

    苏九暗中数了数,十四尊。

    这是个很平常的数字,若是平常人一看,并没有出奇之处。

    但是,在苏九眼中,这十四尊巨像带给自己的惊讶却远远不止这些。

    首先是暗门后的两只威武的辟邪铜狮子,辟邪狮子这几乎是所有古代建筑,不管是阴宅还是阳宅,都是经常见到的东西。

    两只辟邪铜狮都有一人多高,差不多接近两米,左边的是雄狮,抓瞎按着个金球,象征着无上的权力。

    右边的爪下踩着幼狮,象征着子孙延绵无穷,是雌狮。

    两尊辟邪铜狮子后面是一个个高达将近两米的人形铜像。

    这些人形铜像雕刻的栩栩如生,在这古墓之中,乍一看,还以为一个真人大汉站在你面前,绝对能够惊起你一身寒毛。

    不过,这些都不是让苏九震惊的地方。

    让苏九震惊的地方而是这十四尊巨像的摆放。

    左边一尊铜狮子,四尊巨人铜像。

    右边一尊铜狮子,八尊巨人铜像。

    看到这摆设格局,苏九脑海中瞬间就冒出来一个词。

    “九、五之尊!”

    “这是九、五之尊格局!”苏九眯着个眼睛,嘴里呢喃了一声。

    从数量上来看,就是九、五之尊之数,不仅仅如此,两尊辟邪铜狮,左雄右雌,代表着乾坤。后面十二尊巨人铜像,代表着十二生肖,也可以说是十二变,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十二月。

    十二这个数字,在普通人眼中,在华夏古文化之中,表面上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但是在周易,乃至风水学中,十二是一个十分特殊意义的数字。

    苏九心中清楚,最为著名的就是周易十二卦象。

    “天时,地利,人和。好庞大的手笔,这古墓的主人到底是谁?绝对不会是那传说中的明朝大官。”

    苏九眯着个眼睛,缓缓的嘀咕着。

    十四尊巨像,按照刚才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天时。

    古墓在龙脉之上,龙气滋养,可以理解为地利。

    十四尊巨像,呈九、五之尊格局,九、五之尊在华夏古代代表着什么含义,想必大家都清楚,那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甚至可以说是人权置顶,也就是人和。

    苏九从暗门进来,才不过短短片刻,眼前的布局入眼才这么一会,脑海中就瞬间想过诸多的念头。

    一个普通的暗门之后,随便进入到的一个石室内,居然有着如此大手笔的布局。

    苏九心中的惊讶可想而知。

    对于这古墓的主人,心中的猜测也是多了万般猜疑。

    不过苏九并没有过多的猜想。

    这古墓这么多年没有人进来过来,准确一点的来说,最起码是四百多年没有活人进来过了。

    几百年没有人进来过的古墓,但是却没有丝毫的潮湿和霉气。

    这本身就是一个不能解释的道理。

    苏九回过神来,将注意力收回。

    这石室内无比的宽敞,可以说是很大。

    十四尊巨像,所占的地方,只是石室内的一小部分。

    苏九打量着四周。

    顺着铜像顺延的方向走去。

    也就是石室的另一头。

    一道封闭的铜门,竖立在苏九的眼前。

    “又是铜门!这墓主人到底是谁?”苏九低沉的呢喃着。

    先前的铜像不说,现在又出现了铜门。仅仅这一个石室内的铜,恐怕就是上十吨。

    如此大量的铜,要知道在华夏古代,可不是那么容易弄到的。

    铜乃镇国之器。

    立国之本。

    纵观华夏历史,数十个朝代,几乎全都是铜钱为货币。(未完待续。)

    PS:PS;三十四章!继续求订阅!

第658章 古墓之行(六)

    铜乃镇国之器。

    立国之本。

    纵观华夏历史,数十个朝代,几乎全都是铜钱为货币。

    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的出来,普通的朝廷官员,是不可能弄到这么多的铜。

    看过沈万三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剧情。

    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沈万三就大肆收敛前朝的铜钱,囤积铜,等到朱元璋上位之后,大赚一笔的故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给沈万三的人生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污点,从而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