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侯-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今日的行刑有些不一样,当今太孙殿下在一旁虎视耽耽,受刑的一个是他的老师,一个是他的好友,行刑的锦衣亲军们长几个胆子敢当着太孙殿下的面把这两位大臣打出毛病来?
麻袋套好之后,廷杖程序里的将人夹起往天抛的动作便自动忽略了,锦衣亲军们温柔得跟按摩小姐拉客似的,毕恭毕敬的请二人趴好,然后众行刑者完全忽视了一旁的监督官,纷纷苦着脸可怜兮兮的瞧着皇太孙,太孙殿下若不发话,他们也不敢贸然动手。
朱允炆见情形已不可逆转,不由狠狠跺了跺脚,朝他们发火道:“看我做什么?准备动手吧,我可告诉你们,该怎么打你们心里有数,这二人若然被你们打出个好歹,我绝不饶你们!”
一名锦衣亲军总旗点头哈腰谄笑道:“殿下放心,小人心里有数,绝不敢让这两位大人难受便是。”
朱允炆哼了一声。没搭理他。
黄子澄却趴在地上不领情的大声嚷道:“殿下不必说这些!该怎么打就怎么打,你们行刑的多卖点力气,老夫犯上不敬,纵被打死亦无怨尤!身为臣子,老夫要尽臣子的本分,该说的话却一定要说的!”
萧凡百无聊赖的趴在地上,听黄子澄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于是腾出一只手来推了推旁边的黄子澄,很好奇的问道:“黄先生,按说你是原告,我是被告,被告挨打倒是说得过去,皇上怎么连你这原告也一块儿打了?圣谕说你犯上不敬,难道先生在皇上面前不礼貌了?个中缘故学生很不明白,还望先生解惑。”
黄子澄狠狠瞪了他一眼,怒道:“萧凡,你少说风凉话!陛下今日之举,皆由你而起,若非太孙殿下认识了你,又怎会频繁往来江浦?他若不去江浦,又怎会遇刺?他若不遇刺,陛下又怎会做此糊涂的决定?萧凡,你乃大明之千古罪人矣!”
萧凡莫名其妙道:“黄先生能否说得明白些?学生实在不懂。我不过教太孙玩了玩麻将,这就成千古罪人了?您这帽子扣得学生我很冤枉呀……”
黄子澄怒哼道:“你不明白就算了,你只要记住,陛下今日若真的一意孤行,你萧凡便是千古罪人,记住,你是千古罪人!”
萧凡张了张嘴,一股郁闷之情油然而发,这大明朝廷从皇帝到大臣,个个不讲道理,都是帮什么人呐!没招谁没惹谁的。莫名其妙就成千古罪人了,他觉得心里真冤得慌。
“黄先生,您这可是欲加之罪了,学生每日规规矩矩陪太孙殿下读书,怎么就成千古罪人了?您是老师,可不敢乱说话呀,说起来学生与您还有着师生名分呢,学生名声坏了,您这老师怕是也好不了。”
“师生?哼!免了,老夫教不起你这种学生,师生名分不提也罢!”
“黄先生,咱能不能心平气和的讲讲道理……”
“老夫与你这奸贼没什么好说的!”
“…………”
“…………”
行刑的锦衣亲军见两人趴在地上却聊个没完没了,就跟路上碰到的俩熟人叙旧似的,聊得那叫一个热乎,这哪儿像是受刑呀,这分明是坐茶馆里闲磕牙啊。
一名锦衣亲军朝二人讨好的笑了笑,道:“两位大人,圣谕在身,小人不得不奉旨,这就准备行刑了,二位若聊得还未尽兴,不如待小人行完刑后,二位再继续,您二位觉得呢?”
黄子澄怒瞪萧凡一眼,朝行刑的锦衣亲军大喝道:“老夫与他有什么聊的!你们动手吧!老夫今日纵死无怨,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萧凡赶紧接道。
画龙点睛的最后一句被萧凡抢了过去,黄子澄不由一窒,悻悻的使劲瞪了他一眼。
见到黄子澄这副大义凛然的忠臣模样,倒是给萧凡提了个醒,他忽然想起来,明朝的大臣有个很鲜明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喜欢被*,特别是被皇帝虐,大臣们以反对皇帝为荣,似乎皇帝说的一切都是错的,都是昏庸无道的,而大臣们自己站出来勇敢的直谏犯上。会在士大夫阶层留下一个“忠心耿直,不惧天威”的清流好名声,所以大臣们就特喜欢招惹皇帝,一旦招惹得皇帝发怒,要惩罚大臣了,大臣们便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如同单位里抢职称,一窝蜂的争着闹着主动受罚,仿佛不挨顿揍就不能证明他是忠臣似的,颇有些“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味道。——当然,如果是挨刀的话,大臣们争抢的人就不多了,几乎没有主动伸脖子的。
真是一个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时代。
既然穿越了,萧凡当然要充分的适应这个时代,扮忠臣?太简单了!
一切准备妥当,行刑的锦衣亲军嘿然大喝一声,手中的水火棍高高举起,还未落下,便听萧凡一脸慷慨激昂的悲愤大呼:“你们打吧!狠狠的打!我纵死无怨!陛下,微臣是忠臣,自古武将死沙场,忠臣死社稷,陛下,臣无怨无悔,臣为国立过功,臣为太孙殿下护过驾,臣是忠臣,忠臣呐——”
朱允炆闻言感动得热泪盈眶,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下保证:“萧侍读,我知道的,我知道你是忠臣,你放心,今日受点委屈,将来我必倍报于你……”
“……说话算话啊!”
一旁的黄子澄张大了嘴楞楞看着满脸大义凛然的萧凡,嘴唇嗫嚅了几下,按惯例,挨打的时候忠臣都应该不服气的高喊几句忠君报国之类的场面话,可是……萧凡这奸贼嘴太快,该表的忠心都被他表完了,黄子澄想补充几句,但转念一想,连萧凡这等奸贼嘴里都大呼自己是忠臣,若他也跟着瞎起哄,未免把“忠臣”这词儿说得太掉价了……
于是,满腔忠义情怀急待表达出来的黄子澄只好悻悻的闭上了嘴,然后很不屑的瞪着萧凡,冷冷道:“挨打就好好挨,瞎嚷嚷什么?嘴里喊几句就是忠臣了?哼!”
这时给两人行刑的锦衣亲军水火棍已然落了下来,他们嘴里还暴喝出声:“着实打!”
“噗!”
打在黄子澄身上时,沉闷的击肉声令人胆颤心惊,黄子澄瞋目裂眦,死死攥紧了拳头,只闷哼了一声,疼得额头的冷汗立马冒了出来。
再怎么走过场,这毕竟是挨板子,不可能不疼,纵是锦衣亲军手下留情再留情,黄子澄还是疼得咬紧了牙关,浑身直颤抖。
萧凡那头的情形则和谐了许多。
水火棍落下的同时,萧凡犹自表着忠心:“微臣是忠臣!忠臣死社稷,微臣不怕死……”
“铛!”
同样力道的水火棍落在他的屁股上,行刑者只觉得虎口一麻,一股强劲的反震力从萧凡的屁股传到棍上,锦衣亲军的双手都震得没了知觉,两手一松,水火棍哐啷一声落到了地上。
悲壮表忠心的萧凡若无其事的回过头,看了行刑的人一眼,奇道:“怎么了?继续呀。”
锦衣亲军悲愤不已,这人太无耻了!屁股上垫块铁板,一棍子落下去不痛不痒,他还满怀悲壮的高呼口号,演得跟英勇就义的忠臣似的,名声好处都让他一人占了,行刑的人反而还落得个两手发麻……
没办法,继续吧,皇上的圣旨不能不执行,只求赶紧行完刑回去交差。
于是,午门前的广场上,一道中气十足的高呼声悠悠回荡不绝。
“臣是忠臣!”
“铛!”
“留取丹心照汗青!”
“铛!”
“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铛!”
口号满怀激情,令人心潮澎湃,而且很有节奏感。
黄子澄挨了三记廷杖后就受不了了,情不自禁的痛呼出声,分外凄惨。
朱允炆在一旁急得直嚷嚷,不停的道:“你们轻点儿,轻点儿!”
萧凡扭过头对黄子澄放马后炮:“黄先生,早劝你垫块铁板。您就是不听,这下吃苦了吧……”
“滚!奸贼!”黄子澄奄奄一息。
萧凡见他这模样心里有些不落忍了,人家毕竟是自己的老师,能帮就帮一把吧。
“暂停一下!”萧凡叫道。
锦衣亲军立马停住,纷纷看着他,看他还要出什么幺蛾子。
萧凡好整以暇的指了指黄子澄,问道:“他还剩几下廷杖?”
“大人,他还剩七记。”
“哦……”萧凡点头,然后趴在地上大手一挥,很大方的道:“黄先生的帐记到我身上,这顿打我请了!”
萧凡说这话时轻松得跟下馆子请客似的,神情豪爽得一塌糊涂。
众人满头黑线:“…………”
“不用你假好心!老夫……老夫不领情!”黄子澄咬牙切齿。
朱允炆感动得眼眶泛红:“萧侍读,真义士也……”
第八十四章 锦衣重开
武英殿内。
君臣之间的气氛很沉闷。很压抑,这种气氛自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六年废除锦衣卫后,很少在朝堂上出现过了,圣明的洪武天子今日在群臣面前再次撕破了君臣之间那层虚假的和谐表象,洪武三十年二月,在这武英殿上,朱元璋再次向群臣下了一个通知:重开锦衣卫。
是的,通知,不是跟群臣商议,也不是“经上级研究决定”,朱元璋很明确的告诉满朝文武,六部九卿官员,我要开锦衣卫,不管你们答不答应,我都要开!跟你们先打声招呼而已。
大臣们当然不答应。
自大明立国甫始,“锦衣卫”这个机构便成了朝堂大臣们的一个噩梦,每天都重复做的噩梦。从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案开始,锦衣卫便像一只揭去了羊皮的狼,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刑讯,逼供。株连,构陷,手段层出不穷,锦衣卫的诏狱一度人满为患,杀完一批又抓进来一批,一直到锦衣卫废除的那一年,十三年间,朝堂民间被诛者高达四万余人,这些全都出自锦衣卫的手笔,这样一个血腥残酷之极的特务组织,哪个大臣愿意恢复它?那不是给自己全家找不自在吗?
可惜……做这个决定的是朱元璋,他不是别人,他是朱元璋!大明的开国皇帝,他的个人意志能够左右天下,任何人都无法说服他收回成命,在这位一生戎马,性情残虐的洪武皇帝面前,大臣只能算是一个陪衬而已,每个人心里都很明白,朝堂大臣于朱元璋来说,其实存在的意义并不大,自胡惟庸伏诛后,国家大小事务尽集于皇帝一身,大臣多几个少几个,对大明根本毫无影响。
黄子澄因为反对,他已被拖出去受廷杖了,谁敢做第二个黄子澄?
饶是如此。饱读圣贤书的大臣们互相看了几眼,然后六部九卿官员不约而同跪下,高呼道:“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负手而立,眼睛半阖,不言不动,神情坚决而冷漠。
众臣起身,然后又跪下,再次高呼:“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仍旧无言,丝毫不为所动。
众臣起身,再跪下,第三次高呼:“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开口了:“朕已思之再思,心意已决。”
这就是朱元璋的回答。
众臣三请无果,皇帝一锤定音,好了,强制性通过,重开锦衣卫!
众臣起身,再无言语,神情却很是灰暗,洪武一朝三十年了,自今起,又迎来一个多事之秋。锦衣缇骑四出,天下将再无宁日。
朱元璋见群臣神色,心下不悦,我的皇位继承人在天子脚下被刺,如此严重的政治事件,这摆明了有人妄图颠覆我朱明江山,不重开锦衣卫大索天下,不把这个幕后主使人揪出来碎尸万段,行吗?
“杨靖。”朱元璋眼睛半阖缓缓道。
新任刑部尚书杨靖慌忙站出班,躬身道:“陛下,臣在。”
“你乃刑部尚书,太孙遇刺一案,时至今日,已有三个月了,可有结果?”
杨靖浑身一颤,急忙跪下,恭声道:“臣等无能,行刺者共三十一人,尽皆死士,全部身死,此案至今未有头绪,臣万死!”
朱元璋睁开眼,锐利的眼神缓缓扫视群臣,目光中的杀机愈发盛涨。
“朕这朗朗大明乾坤,位极太孙者,却被人行刺,如此重大之罪行,莫非查不出头绪便就此作罢不成?诸公何以教朕?”
语声平淡,但充满了阴冷意味。众臣心中尽皆一凛,跪下齐声道:“臣等无能。”
朱元璋冷冷道:“既然你们查不出,朕再换人去查便是,这天下在朕治下,没有查不出的真凶!杨靖。”
“臣在。”
“今日起,太孙遇刺一案,移交锦衣卫,刑部不必再过问。”
“臣,遵旨。”
新任的吏部尚书张紞犹豫了一下,上前问道:“陛下欲重开锦衣卫,不知可有章程?锦衣卫都指挥使司交谁人掌管?其下属各级,如同知,佥事,千户等,陛下可有人选?锦衣卫主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其权之大,如出笼猛虎,非勋戚位尊者,不可任指挥使,望陛下慎重斟酌。”
朱元璋的眉头皱了起来。
是啊,锦衣卫的权力有多大。没人比他更清楚了,这样大的权力,很容易造成个人的膨胀,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毛骧,因胡惟庸案,株连蔓引大臣无数而立功,第二任指挥使蒋瓛,因检举株连蓝玉案立功,后来他们得意了,膨胀了,死在他们手下的无辜者也越来越多了。简直闹得天怒人怨,朱元璋才不得不杀了他们以息众怒。
现在的问题是,谁来做这第三任指挥使呢?
他必须要有绝对清白的出身,忠心不二,最好出身皇室勋戚,位尊而恭谦,如果有过统军的经历那就更好了,……谁可担任呢?
立国三十年,有能力有本事的文臣武将,该杀的都被他杀完了,剩下的还有谁能当好这个举足轻重的指挥使呢?
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右军都督佥事平安?
耿炳文老成,但只适合守成,进取不足。
平安进取足够,惜脾气刚烈,若掌锦衣卫,恐牵连过甚,国无安宁。
郭英勇谋兼备,可惜后宫宁妃是他同胞姐妹,若任他为指挥使,恐外廷内宫有勾连之祸……
一个个人选在朱元璋心中如走马观灯似的一一掠过。
终于,朱元璋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他的姐孙,外甥李文忠之子,袭爵曹国公,时掌左军都督府事,李景隆。
还有谁比他更适合掌锦衣卫的?李景隆,皇族外戚,年轻力富,有掌军经验,其身份和忠心绝无问题,至于能力……现在朱元璋需要的是忠心,而不是能力!能力可以慢慢培养,忠心却是最重要且无法培养的。
“传旨:命曹国公李景隆交卸左军都督府事,改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开府建衙一应事宜悉由自决。”
萧凡和黄子澄已经受过了廷杖。
黄子澄仍然生生受下了十记,咬着牙忍了下来,不愿接受萧凡帮他买单的好意,挨到最后。黄子澄再也挺不下去,两眼一翻,晕厥过去了。
反观萧凡,受过廷杖后做了几个扩胸运动,拍拍屁股,跟刚刚享受过小姐按摩似的,神情那叫一个舒服惬意。
给他行刑的锦衣亲军却受苦了,一个个两手颤抖,虎口发麻,浑身不停的哆嗦,跟抽鸡爪疯似的,望着萧凡的表情别提多幽怨了。
朱允炆气得狠狠踹了给黄子澄行刑的锦衣亲军们几脚,然后跟萧凡打了声招呼,神色焦急的亲自将晕厥的黄先生送回府去了。
廷杖到此结束。
事实证明,做人还是不要太忠厚,这世上为什么吃亏的总是老实人?因为老实人是君子,君子是用来被欺负的,黄子澄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从这次的廷杖风波,萧凡还得出一个教训:不要跟老师作对,特别是那种爱打小报告的老师,——做人不要太黄子澄。
后面一个教训最为重要。
萧凡出了午门,走在大街上,神情有几分迷茫。
抬头看见一家靠街的酒肆,萧凡想也没想便走了进去,独自占了一桌,叫了一壶酒,两个小菜,自酌自饮起来。
他有很多事情要想明白,最近的日子过得有些混乱,从一介平民,莫名其妙考上了秀才,又莫名其妙被授东宫侍读,最后又教坏了太孙,莫名其妙挨了顿板子。
日子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可是,它的意义在哪里?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升斗小民为生计奔波,商人为银子奔波,官员为前途奔波,皇帝……皇帝不算,他的职称到顶了。
萧凡自问,自己的理想呢?我为什么奔波?生计?不需要了,饿不死就行,对于物质,他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前途?二十岁做到六品东宫侍读,而且还是朱允炆的至交好友,将来他登基之后,二三品的朝廷重臣是跑不掉的,前途根本不必担心。
不为生计,不为银钱,不为前途,我到底在瞎忙些什么?理想呢?一个没有理想的人该是多么的可怕,这跟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萧凡茫然了,他觉得自己迷失在这个本不属于自己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他似乎找不到奋斗的意义,冥冥中有一双手,巧妙的将他的一生都安排好了,而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活下去,混吃等死的过好每一天……
没有理想而活,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必须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然后给自己立一个理想。自己还年轻,有功名有官身,总得给自己找一个奋斗下去的目标,这人生才算活得有滋有味。
萧凡目光涣散的望着窗外人来人往的大街,生平第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的神情很凝重,一手托着腮,另一只手则两指并拢指着窗外,漫不经心的随意瞎指,很空洞的动作,完全是下意识的乱指,脑子已不知神游到了何方……
“唰!”
一名路过窗边的女子倒了霉,被萧凡无意的一指,肚兜儿带子解开了。
女子娇呼一声,满面羞红的惊望四周,然后捂着胸急匆匆的跑了。
“唰!”
又一名路过的女子倒了霉,惊声尖叫一声,然后满面羞红的捂着胸跑了……
“唰!”
第三个。
“唰!”
第四个。
萧凡仍在皱着眉思考,目光涣散无神,手指一通乱点……
“咦?”
接连不断的娇呼声引来了邻桌一位客人的好奇,那人三十来岁,白白净净,手里拎着个鸟笼,另一只手把玩着一柄折扇,典型的纨绔子弟打扮。
那人好奇的凑了过来,看了看萧凡,又将头伸出窗外,看了看接连不断捂胸而逃的女子,再回过头时,他脸上已布满了崇拜惊异之色。
“这……这是……什么名堂?”那人激动的指着萧凡乱点的手指,结结巴巴的道。
萧凡回过神,抬眼轻飘飘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又托着腮,漫不经心道:“现乳一指,师门不传之秘。”
那人闻言眼睛立马亮得跟灯笼似的,脸上也浮现**之色:“现乳一指?果然名副其实!哎,这位……这位高人,能否再演示一下?”
萧凡从善如流,很随意的找了个目标,手指并拢,然后一缕劲气发出。
“唰!”
嗯?那女子竟然没反应……
这下两人都楞了,互相看了一眼,萧凡不服气,又是一指。
“唰!”
还是没反应。
那位纨绔公子神情满是失望的看着他:“不灵了?”
萧凡神情严肃,若有所思:“只有一个解释……”
“什么解释?”
“那位婀娜的女子没穿肚兜儿。”
纨绔公子恍然大悟,接着两眼冒着星星,把手里的鸟笼和折扇一扔,恭恭敬敬的朝他一揖到地,带着几分哀求道:“这位高人,能否收小弟为徒?小弟愿以师礼待之……”
萧凡哼道:“你刚才没听清吗?这是师门不传之秘,你觉得我会教你吗?”
“求你了,高人兄这一招实在是惊天地而泣鬼神,我若不学会它,枉为本朝第一风流公子也!兄台,帮帮忙吧!”
本朝第一风流公子?这家伙好大口气!
萧凡斜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很不屑的道:“就你?还风流公子?你谁呀你?”
纨绔公子笑得很是谄媚:“好说好说,在下姓李,名景隆……”
以下不算字数
解释一下,不是故意要把曹国公李景隆写得这么猥琐,史实记载,历史上的李景隆确实是个纨绔子弟,整日声色犬马,吃喝玩乐。
今天更了8000字,感觉脑力有点透支了。
明天可能只有一更,让我缓口气吧。
第八十五章 又升官了
李景隆?
萧凡听到他自报姓名。顿时一惊。
这个名字太熟了。
李景隆是什么人?历史上对他的评语很多,“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昏庸无能,刚愎自用”,“智信不足,仁勇俱无”…………
类似这样的评语太多了,反正没一句好话,总结起来只有一句:李景隆是个草包。
除了削藩时奉皇命抄周王的家抄得很干净外,实在找不出他有其他的优点了。
历史上的建文帝败于燕王,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黄子澄为首的秀才朝廷误君误国,二是军事上任用草包李景隆为帅,五十万大军被燕王一击而溃,李景隆兵败还京后,方孝孺指着他鼻子哭骂:“坏陛下事者,此贼也!”
眼前这位三十来岁,一副纨绔子弟模样的公子哥儿,就是李景隆?
萧凡眼睛直直的盯着他半晌,心中震惊不已。
建文朝两大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一是黄子澄。二是李景隆,他算是都认识了,实在令人感到……荣幸?
萧凡面孔抽搐了几下,不知是哭是笑。
看着眼前这位貌似风流倜傥的公子,穿着一身雪白的单薄长衫,腰间挂着一块碧绿的纳福玉佩,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不知用了什么发油,看起来油光鉴人,而且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花香,左手拎着的鸟笼子里,一只八哥正嗷嗷叫唤,右手握的折扇描金镶玉,比朱允炆用的还高级,若是把他满头青丝变成长辫子,这家伙看起来整个就一八旗子弟……
萧凡楞楞的看着他,嘴里不由喃喃道:“像……太像了!”
李景隆闻言沾沾自喜的抚了抚头发,看似风流实则风骚的问道:“是不是觉得我确实像本朝第一风流公子?”
萧凡赶紧闭嘴,他实在很不好意思说他像人形草包,那样很没礼貌。
李景隆当然不知道萧凡一眼看出了他的本质,犹自讨好的哀求道:“这位高兄……”
“我不姓高。”
“你是高人,当然尊称高兄……高兄啊,可不可以把你那手绝技传授于我?兄台高才绝世,在下不胜仰慕,愿以师礼相待……”李景隆喋喋不休的哀求,甚至有点死皮赖脸了。
“你学这个干嘛?”
李景隆朝萧凡**的挑了挑眉毛,露出个男人都懂的表情。连笑容都变得猥琐起来:“兄台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在下若学会你这手惊世绝艳的现乳一指,本朝第一风流公子的称号才算实至名归。兄台试想,将来京师的大街小巷,满城美貌女子的芳香肚兜儿漫天齐飞,丰乳与白臀共一色,那场景……啧啧,多么**……”
萧凡也露出向往的神色,情不自禁的脱口道:“你我皆是同道中人啊……”
李景隆顿时大喜道:“高兄愿意教我了?”
萧凡一楞,回过神来,他忽然想起,眼前这家伙可是千古第一草包兼奸臣呀,我干嘛跟他打交道?自己刚在午门挨了板子,那会儿自己高呼什么口号来着?
我是忠臣!
自古忠奸不两立!
忠臣骂奸臣一般怎么骂的?
萧凡想起黄子澄骂自己时的模样,于是他把脸一板,神色立马变得冷漠,投向李景隆的目光充满了痛恨与蔑视,狠狠一甩袖子,怒喝道:“你休想!奸贼!哼!”
然后萧凡扭头就走,脑袋仰得高高的,鼻孔朝天。很高傲的模样。
李景隆见这位高人兄说翻脸就翻脸,不由楞住了,萧凡走得没影儿了他才回过神来,愤愤的跺脚道:“这人是不是有毛病?我怎么就成奸贼了?招你惹你了?”
*
回到家的萧凡仍旧保持着鼻孔朝天的高傲模样。
他心里很得意,觉得今日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怪不得戏文小说电视里的忠臣一看到奸臣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见面就高声痛骂,原来骂奸臣的感觉真的很爽,骂完之后打从心底里涌出一股莫名的快感,这种快感有点类似于用弹弓打老师家的玻璃……
“相公——”一道轻俏的身影由远渐近,软软糯糯的娇呼。
“啊?”萧凡鼻孔立马朝地,定睛望去,只见内院的月亮门内,一个貌似女子的不明物体朝他欢快的飞奔过来,她的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一张脸涂得惨白惨白,眉毛画得又浓又黑,就像眼睛上长了两把大扫帚似的,嘴唇中间涂着猩艳的一点丹红,如同刚吸完人血没擦干净嘴的恶鬼,头发盘得高耸入云,执拗不屈的呈螺旋状向上盘旋,令他想起了前世的青藏高原公路……
“站住!你是何人……何物?”萧凡吓得腿都软了,白天挨板子,回家就遇鬼,莫非今天乃大凶之日?待会儿找师父画个桃符……
不明物体停了身形,小嘴一撇,露出委屈的神情。嘴上那猩艳的丹红愈发骇人。
“相公——是我呀。”
萧凡壮着胆子凑近一看,不确定地道:“……画眉?”
萧画眉雀跃道:“相公真好,一眼就认出我了……”
然后朝萧凡扑了过来。
萧凡心里那个气呀,抓着画眉的肩膀,狠狠揍了她几记响亮的屁股。
“你中邪了?干嘛画成这副鬼样子?没事乱叫什么相公?”
萧画眉低头道:“大户人家的夫人都叫当家的为相公的,而且她们都擦粉点唇……”
“别人是别人,咱们用不着这一套臭规矩,什么相公不相公的,你才多大?”
萧画眉像只小虫子似的,在萧凡怀里使劲拱啊拱,低着头娇羞无限地道:“人家十二了,十二可以……可以成亲了的……虽说明律十五六岁才准迎娶,可民间十一二岁成亲的比比皆是……”
萧凡头皮一阵发麻,十二岁成亲?明朝的男人真邪恶,反正他是下不去这毒手……
“你太小了,这么早成亲对你身体有害……”萧凡耐心的解释道。
萧画眉眨巴着大眼睛,眼睛上画的两条大扫帚分外刺眼:“为什么?”
张了张嘴,萧凡想跟她解释一下女性生理成熟,房事以及女性成熟生育期三者之间的科学关系,嘴张了半天,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开口,小丫头听得懂才怪。
于是萧凡决定用一句很浅显易懂的话来解释。
狠狠在她小屁股蛋子上揍了一记,萧凡恶声道:“不为什么。因为是我说的!去,把你那花猫脸洗干净,再敢装鬼吓人,定斩不饶!”
萧画眉嘻嘻哈哈跑远了。
萧凡望着她的背影,欣慰的笑了。小丫头越来越开朗,虽然仅止于在他面前露出顽皮和纯真的一面,外人面前仍旧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样,但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调教萝莉的乐趣,在于积木成林,一步一步的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洗过脸后的萧画眉素面白嫩,浑身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一身湖绿色的小夹袄紧紧裹住娇躯,长长的秀发披肩散落,看起来像个粉雕玉琢的瓷娃娃,分外惹人怜爱。
太虚老道吃过晚饭后便摸着肚子识趣的走开了,嘴里喃喃念着:“饱暖思yin欲,无量寿佛,贫道也该找位红颜知己练练双修了……”
老家伙一百多岁了,也不知道行不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