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侯-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允炆笑道:“对呀。要找就找最好的,阅卷时我纵然不跟应天学政打招呼,凭他那手锦绣文章,必然能给你评个院试案首,若是皇祖父要调你卷子看,想必对你愈发看重,哈哈……”
萧凡擦汗,陪着朱允炆干笑,笑得很难听:“嘎嘎嘎……”
殴打翰林学士……两次,是个什么罪名?
萧凡觉得有必要学习一下大明律了。
朱允炆左近分散而立一些亲军侍卫,他们都穿着便服,看似漫不经心的来回走动着。
袁忠站在朱允炆身后,一脸古怪的朝萧凡微微摇头。
萧凡明白了,看来袁忠还未将今日那位翰林学士大街上故意碰瓷,又遭自己痛揍的事告诉朱允炆。
二人站着笑了一会儿,朱允炆想起什么似的,抬头张望了一番,道:“对了,那位大才子呢?他没跟你一块出来吗?”(文-人-书-屋-W-R-S-H-U)
萧凡擦汗:“那个……他做完卷子也许觉得太耗脑力,所以正趴在桌上睡觉呢。”
朱允炆惊奇道:“不至于吧?人家会试殿试都考得轻轻松松,寻常一个院试居然太耗脑力?”
朱允炆狐疑的看了萧凡一眼,道:“你对他还算客气吧?”
“客气,当然客气,不是一般的客气……”
“那就好,此人才华横溢,深得皇祖父喜爱,千万得罪不得。你将来做了官,也要跟他多多来往才是……他帮了你这么大的忙,于情于理,咱们都应该等等他,等他出来了,我做东请他,你再好好跟人家道个谢。”
“啊?那个……太孙殿下,不……不必了吧?我已经跟人家道过谢了……”
“那不行,道谢要有个道谢的场面,正式一点比较好。”
“我赶着回江浦报喜……”
“你糊涂了?卷子刚交上去,还没定名次呢,这么早报什么喜?”
…………
…………
众人就这样站在贡院门外枯等,萧凡脸上的表情越来越苦涩。
未时一刻,贡院的铜钟敲响了,应试的学子们陆续走出了贡院大门,神情不一的散去。
朱允炆折扇不时拍打着手心,神色颇为不耐了,扭过头对袁忠道:“你进去问问学政,是不是有人在号房里睡过头了,让他帮忙巡查一下。”
“是。”
萧凡有气无力道:“不必了,他已经出来了……”
朱允炆抬头望去。不由大吃一惊,只见两名巡考的兵丁一左一右架着一位书生,蹒跚的走出了贡院,书生衣衫凌乱,眼神涣散,鼻青脸肿如同猪头一般,书生的后面还跟着院试的主考官,主考官一脸尴尬的擦着老汗。
“解学士!你……你怎么成这般模样了?”朱允炆抢上前去,放声悲呼道。
书生艰难的抬眼,望着神情悲痛的朱允炆,青肿无神的眼睛眨巴两下,顿时泪如雨下,哽咽道:“殿下……殿下啊!臣,……苦哇!”
“是谁?谁把你揍成这副模样的?孤必为你报仇!”朱允炆满腔激愤。
“殿下……呜呜,殿下,您要为臣做主啊……”书生感动得泪涕交加,奄奄一息的模样仿佛大限在即。
萧凡满脸愧色走上前来,讨好的朝书生笑了笑,然后一拱手,还未开言,书生便看见了他。
如同打了鸡血似的,书生挣开了搀扶着他的兵丁,猛地跳了起来,然后退开两步远,摆了一个金鸡独立的造型,两手还搭了个鹰爪功的花架子,嘶声尖叫道:“你这恶贼!你别过来!告诉你,我也是练过的,我不怕你!”
此刻的书生满脸鼻涕眼泪。神情惊惧惶然,披头散发像刚被人**过的小受受似的,盯着萧凡的目光如同看着杀父仇人。
见此情形,朱允炆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他扭头不敢置信的看着羞愧满面的萧凡,指着书生惊愕的问道:“他……这是你干的?”
萧凡臊得满脸通红,慨然而叹:“今天的我确实有些不冷静……”
“恶贼!把我害得这副模样,你一句不冷静就交代过去了?”书生执拗的摆着鹰爪造型,满脸悲愤的大叫。
朱允炆羞愧得脑袋快藏裤裆里去了:“咳咳,介绍一下,这位是萧凡,我的好友,这位……唉!这位是翰林学士待诏兼御史……解缙,解学士。”
“哎呀!原来是千古才子解学士,幸会幸会!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滚开!恶贼!”
大明皇宫,武英殿内。
刚刚开春,天气仍带着几分严冬的寒意,怕冷是老人的通病,东暖阁的炭火仍旧烧得通红旺盛。
朱元璋倚在椅背上,右手握拳遮住嘴,使劲咳了两声,然后疲惫的叹了口气。
朱允炆遇刺令他对满朝文武生了杀机,从去年底到今年初。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包括大理寺,太常寺,督察院等等六部九卿被他杀的杀,撤的撤,满朝文武仿佛又置身于当年胡惟庸蓝玉谋反案之后的恐怖清洗中,终日惶惶不安,朝堂处于一片紧张颓靡的气氛。
朱元璋还想继续杀人,他觉得没杀够,朱允炆被刺。对他而言是个很大的刺激,原以为对朝堂,对天下已尽在掌握的他,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掌握得还不够,很不够。
他想留给朱允炆一座铁桶江山,这座江山如锦绣般精美,如画卷般秀丽,最重要的是,这座江山交到朱允炆手上时,它必须光滑如绸缎,没有丝毫荆棘留在上面,绝对不会扎了孙儿的手。
——原以为他已经做到了,现在看来,他还没做到。暗里仍有敌人在觊觎他,仇恨他,妄图颠覆他,这是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的。
这个藏在暗处的敌人是谁?朱元璋无数次问自己。
京师的大臣?或是某个被他诛杀的功臣后人?胡蓝党案的余孽?或者……某个分封异地而又对皇位有着觊觎之心的皇子?
朱元璋立马将最后一个猜测踢出脑外。
他的皇子个个都是安守本分,忠孝仁厚的好儿子,绝对不会做这等无父无君之事的。
必是胡蓝余孽!朱元璋在心中狠狠的下了结论。
一股暴戾之气直冲上顶,看来朝堂清洗得还很不够,杀人还要继续杀,他已年老,没多少时间了,在他闭眼以前,一定要把朝堂捋顺了,把天下平定了,这样他才会瞑目。
一个暴虐的计划慢慢在他心中成形,他的嘴角渐渐勾起,勾出一抹残忍的笑意……
阁外光线一暗,朱允炆满脸不高兴的走了进来。
“孙儿给皇祖父请安。”
“呵呵,允炆啊,起来吧,来,坐到祖父身边来。”朱元璋露出了慈祥的笑意。
朱允炆撇着嘴,带着几分怨气的坐到了朱元璋身边。
“呵呵,乖孙儿今日怎么了?为何如此不高兴?”
朱允炆嗫嚅了一下嘴唇,道:“皇祖父。院试考完了,孙儿听说应天府的吴学政本来勾选萧凡为这次院试的案首,可您为何看过萧凡的卷子后,将他的案首名次给勾出去了?而且把他的名次降到了百名以外,皇祖父,难道萧凡卷子上的文章作得不够好吗?”
朱元璋失笑道:“孙儿原来是为这件事不高兴?”
朱允炆嘟着嘴道:“当然是为了这事儿。”
朱元璋轻轻的抚了抚他的头,笑道:“萧凡的文章朕看过了,写得很不错,破题,承题,起讲,一篇文章作得四平八稳,花团锦簇,比之其他的学子文章,高出不止一大截……”
朱允炆眼睛一亮,接着疑惑道:“那您为何把他的名次降到百名以外?”
朱元璋哈哈大笑:“当朝翰林待诏解学士的文章,朕可不敢把它点为案首,不然可成了我洪武一朝的丑闻了……”
朱允炆大惊失色,俊脸苍白的瞧着朱元璋,讷讷道:“您……原来您早已知道了?”
朱元璋笑声顿停,瞧着朱允炆局促不安的模样,心中疼爱之情愈盛,柔声道:“你大张旗鼓的跟吴学政打招呼,又毫不掩饰的派人请解缙入东宫议事,还特意命人清了一整排号房出来,好方便萧凡解缙舞弊,如此大的动静,朕若还不知情,岂不成聋子,瞎子了?”
朱允炆急声道:“皇祖父,这不怪萧凡的,是孙儿主动帮忙,萧凡此人确有几分本事,但是对儒家经义却不甚精通,要他凭本事考秀才,实在太难为他了,请皇祖父莫要怪罪他。”
朱元璋似笑非笑的道:“朕早已把他的底细摸得清清楚楚,他有没有读过书,有没有本事考秀才,朕岂能不知道?”
叹了口气,朱元璋道:“罢了,这样也好,萧凡有了功名,朕再封他做官,想必那些迂腐的大臣们也说不得什么了,将来你要重用他,有了这个功名,你也可以在朝堂上理直气壮一些,省得那些满脑子只有出身门第的清高大臣们背后说你任人唯亲的闲话。朕曾说要萧凡考秀才,就是这个目的,为帝者,当须走一步看百步,你若想做一件什么事情,必须要预先做好铺垫,打好伏笔,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循序渐进,方能水到渠成,明白这个道理了吗?”
朱允炆松了口气,兴奋的点头道:“孙儿明白了,谢皇祖父教诲。”
朱元璋笑道:“萧凡这秀才功名来得不清不白,若将他定为院试案首,必会引起满朝文武的注视,你这事情办得太过张扬,很容易被人拆穿,所以萧凡名次不能太高,否则会引人诟病,——再说,解学士作的文章,你好意思把它安到萧凡头上,让萧凡做那风光无限的案首吗?你羞也不羞?”
朱允炆吐了吐舌头,嘿嘿一笑,俊脸却真的有些发红了。
朱元璋笑道:“罢了,朕原是淮右布衣,自己的学问本也上不得台面,以前草莽之时,朕求贤若渴,将读书人视为天人,总觉得他们见识不凡,立意高远,朕得读书人之助,方才取了这天下,如今坐稳了江山之后,回过头再看,其实读书人也未必多有本事,写得一手好字,作得一篇好文章难道就真能将这天下治理好了吗?呵呵,怕是不能吧?”
“读书是必须要读的,可不能完全拿书本上的东西去治天下,书本上的圣人之言,有时候可以拿来念一念,但很多言论却不能照着圣人的话去做,否则于江山社稷会有大害,孙儿,你可要记住了,靠一部论语治天下,这样的天下迟早要改名换姓。”
朱允炆楞了一下,细细体味朱元璋话中之意,不由浮上深思之色。
朱允炆告退的时候,朱元璋叫住了他,冷不丁道:“解缙这几日没有上朝,告了病假,他怎么了?”
朱允炆神色有些慌张道:“他……他也许真的病了吧……”
朱元璋淡然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了。”
看着朱允炆几乎跟逃跑似的,慌忙跑出了武英殿,朱元璋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目光满是宠溺,接着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语:“这人一副斯文儒雅的模样,看不出还是个暴戾性子,文武张驰有度,非那些迂腐大臣可比,嗯,倒是可堪一用……”
第七十七章 天子下诏
江浦县衙三堂。
黄睿德被斩之后。曹毅升为知县,所以他便堂而皇之的住进衙门三堂,那是只有知县才能住的地方,如今的曹毅有这资格。
由于朱允炆被刺一案,衙门上下已被朱元璋株连一空,吏部又临时补派了一位新任县丞,其余如主簿,典史,捕头之类的小吏,则可由曹毅自行任命,再上报应天府衙门备案。
一想到朱元璋的雷霆霹雳手段,其株连蔓引范围之广,手段之残酷,曹毅便忍不住背后直冒冷汗。
那天真是老天保佑,幸好朱允炆遇刺之时他适逢其会,并且亲手杀了两名刺客,这才因护驾有功升了官,没有被株连,如果那天他没碰上这事的话……估计他现在的坟头已经开始长草了。
原本只是一颗被燕王弃掉的棋子,却阴差阳错之下,因救了燕王的对手而升了官。命运有时候喜欢开一些很低劣的黑色玩笑,满足它的恶趣味,却完全不管被开玩笑的人受不受得了。
燕王待他的凉薄,皇太孙待他的感激,萧凡待他的友情……
这些日子以来,诸多情绪交织心底,令他挣扎困扰,官儿升了,但曹毅对前途却愈发迷茫无措了。
萧凡坐在衙门三堂左侧的花厅里,正陪着曹毅喝酒。
喝酒不是他的强项,但朋友有心事,有烦恼,这酒不能不喝。
人这一辈子总有许多事情是自己不喜欢做,但却不得不做,而且是心甘情愿做的,——陪朋友喝酒就是其中的一件。
曹毅也不劝酒,拎着酒坛子大口大口的灌,他的脸已喝得通红,眼睛布满了血丝,看起来分外狰狞可怕。
萧凡的俊脸也喝得红如晚霞,两人沉默无言,花厅内气氛很是低迷。
“砰!”
曹毅恶狠狠的将酒坛往桌上一顿,大声道:“萧凡,我曹某戎马一生,为燕王,为大明杀敌无数,累立军功。你说,他……他为何如此待我?”
萧凡深深的看着满面痛苦的曹毅,良久,叹息道:“他没做错,你却错了。”
曹毅猛然抬头,一双通红的眼睛狠狠的盯着他,恶声道:“我错了?我哪里错了?”
萧凡叹道:“你错在身陷棋盘,却没有身为棋子的觉悟……”
曹毅指着自己的鼻子,嘶声尖笑,笑声分外刺耳:“棋子?我是棋子?哈哈,笑话!我乃燕王麾下勇将,燕王曾无数次当着诸将军的面夸耀我杀敌勇猛,乃他麾下不可多得之虎贲骁将,我会是棋子?我怎么可能是棋子?”
萧凡盯着狂笑中的曹毅,静静道:“你不愿相信也没办法,其实你自己心里早已有数,事实上,你确实成了他手中的棋子,而且还是被他放弃的棋子。”
曹毅的狂笑顿时止住,他像被人敲了一闷棍似的,嘎然无言。神色苦涩而颓靡。
“曹大哥,你醒醒吧,大人物之间的博弈,不会顾及咱们小人物的感受,在他们眼里,小人物为他们死,为他们忠,那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他们用得着你的时候,便温言嘉勉,让你对他们更加死心踏地,他们觉得应该牺牲你去换取更大的利益的时候,却会毫不犹豫的把你放弃,世间的一切人或物,对他们来说,皆是可以拿来交易的生意,他们只看生意划不划算,不会看你这件商品对他多有感情,多么忠心……”
曹毅低垂着头,默然无语,尽管不愿承认,但从燕王的表现来看,萧凡的话是对的。
“我该怎么办?”曹毅抬眼望向萧凡,目光痛苦中带着几分求助的味道,他需要朋友,需要帮助,萧凡就是他需要的人。
萧凡笑了,笑容如同阳光一般。照亮了曹毅心底的阴暗。
“大人物喜欢下棋,我们当然管不着,但是,我们却可以不必凑上去做任由他们摆布的棋子,他们下他们的,我们在旁边观棋便是,甚至可以为他们唱歌助兴,嘿嘿,会唱粤语歌吗?我教你唱粤语歌,很好听的……”
曹毅细细琢磨了一番萧凡的话,神色渐渐变得轻松,有些事情一旦想通了其实很简单,阳光照不到正面,转个身过去不就是了,何必一定要执着的钻那牛角尖呢?人既已负我,我何必还守着那点可笑的愚忠自怜自叹?
想到这里,曹毅豁然开朗,整个人焕发出一种解脱的神采,他拎起酒坛狠狠往嘴里灌了一口,然后使劲一擦嘴,哈哈大笑道:“好!好酒!这酒今日才喝出点味道来。哈哈……”
萧凡静静看着神色轻松的曹毅,他的嘴角也勾起一抹笑意。
朋友之义,贵在知心交命。一柄不情愿但却毫不犹豫射出的钢刀,一句淡淡的让他悟得大道的劝慰,然后再互相给一个勉励的微笑,朋友之义,就是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朋友之义,可叹这世间有几人能做到?
只是……世事本就是一个大棋盘,人人皆深陷其中,若欲做到置身事外,谈何容易?除非……自己掌握了足够的权力,权力大到下棋的游戏规则由自己制定,亲自做那下棋之人。这也许才是一种另类的超脱吧?
自己会有那一天吗?
曹毅心中阴霾尽去,萧凡却又陷入了沉思。
花厅里一扫阴冷低沉的气氛,渐渐变得祥和起来,不时传出一阵欢声笑语。
这时一名衙役匆匆忙忙跑了进来,擦着汗颤声禀道:“县尊大人,有……有旨意。宣旨的天使和仪仗已至县衙门口……”
曹毅一楞,心中猛地缩了一下,这个时候来的什么旨意?难道太孙殿下被刺的事情,天子打算继续追究下去?
与萧凡对望一眼,发现他也是满头雾水。
两人神情俱皆一凝,看来想到一块去了。朱元璋这是不依不饶啊,不知这次又该谁倒霉了。
“大开县衙仪门,摆上香案,本官即刻迎旨。”曹毅整了整身上的官袍,沉声吩咐道。
衙役犹豫了一下,道:“大人,小的听说,圣旨不是下给您的……”
曹毅愕然道:“那是下给谁的?”
衙役指了指萧凡,陪笑道:“好象是下给萧公子的……”
曹毅惊愕的扭头望向萧凡,道:“萧老弟,天子怎会对你下旨?你最近没在京师招惹什么人吧?”
从以前的黄知县,再到当今太孙,对于萧凡的惹事能力,曹毅向来很有信心的。
萧凡也错愕不已,想了半晌,才期期道:“除了殴打翰林学士以外,我最近已经很老实了呀……”
曹毅满头黑线:“…………”
县衙仪门大开,门外一队锦衣亲军身着光鲜的飞鱼服,手按腰侧绣春刀,在仪门外一字排开,神情肃穆,尽显皇家威仪。
锦衣亲军之首站着一名身着四品官袍的年轻官员,神色威严的单手高托着一卷黄绢圣旨,眼睛半阖,不言不动。
待萧凡和曹毅急匆匆走出仪门时,仪门外早已围了满满当当一大群看热闹的百姓,百姓们远远的站着。神情既兴奋又畏惧。
萧凡诚惶诚恐的朝那名托着圣旨的官员面前一拜,口中大声道:“草民萧凡,接旨——”
“哼!”一道弱不可闻的轻哼声传入萧凡耳中。
萧凡心中一动,这声音怎么这么耳熟?
情不自禁抬头一看,萧凡不由又惊又喜:“哎呀,原来是解学士,草民对您可是仰慕已久……”
解缙脸上被萧凡揍过的伤还没好,仍旧有些青肿,红一块青一块的,听得萧凡这么一说,心里愈发又气又怒,这家伙什么意思?揍了我还对我仰慕已久,有你这么调侃人的吗?太过分了!
不过解缙却真是误会萧凡了,以解缙名扬数百年的才子名声,萧凡可真是如雷贯耳,他对解缙说仰慕,那可真是百分百的真心诚意,十足真金。
“你闭嘴!我乃天子宣旨钦差,你得听我说!”解缙气得脸色铁青,不知是被揍过后本就没复原的脸色,还是被萧凡气的。
“草民……失仪!草民惶恐!”
解缙怒哼了一声,眼睛很是愤怒的瞪着萧凡,若非顾及天使的身份,他真恨不得一脚狠狠踹死萧凡才解恨。
“咳咳,萧凡,准备接旨。”
“草民已准备好了。”
解缙徐徐展开手中的黄绢,神情也变得肃穆起来,清咳一声,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应天府治下江浦县洪武三十年丁丑科院试廪膳生员萧凡者,其性温良,其行勤勉,友孝恭和,敬慎居心,前献蜀地赈灾之策以报国,后立护驾太孙之功以拥君,观行知人,深慰朕心,着即赐同进士出身,御赐禁宫行走,并授东宫侍读,春坊伴驾太孙,望卿公忠体国,勿负圣恩,钦此!”
圣旨念完了,周围一片静悄悄,没人敢说话。
解缙缓缓将圣旨卷拢,眼皮耷拉下来,怨恚的瞪了伏地而跪的萧凡一眼,又低声哼了一声,然后便不言不语的沉默下来,既没让萧凡起身,也没让他谢恩。
萧凡等了好一会儿,见解缙没了声音,不由抬起头看向他。
解缙白眼一翻,道:“看什么看!我还没让你起来呢,给我老实跪着!”
说完解缙神情快意的仰头望天,一派悠闲之色,仿佛萧凡跪在身前令他感到很得意,有种阿Q式的大仇得报的精神胜利感。
萧凡伏地而跪,眉头一皱,他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这宣旨的钦差可以说是极受皇帝信任的,朱元璋派谁来宣旨都很正常,但却偏偏派解缙宣旨,这就很不正常了,莫非……朱元璋早已知道他帮自己代考一事了?更深一层说,朱元璋也许早已知道他还揍了解缙一顿,据说解缙此人颇受朱元璋喜爱,今日派了解缙来宣旨,一来是为了抚慰解缙,这二来么,估计还有一层让自己给他赔礼道歉的意思,还有第三,是对萧凡暗含警告:你别以为你们那些代考啊,揍人之类的乱七八糟事情朕不知道,朕只是看在太孙面子上懒得追究而已,以后别拿朕当傻子……
还有圣旨上说的什么赈灾啊,护驾啊之类的话,萧凡还一直奇怪,为何以前朱元璋对这功劳不封不赏的,没有任何表示,合着就等着今天一块儿赏赐封官呢,这样萧凡由一名秀才变成了同进士出身,也就合情合理,有那两件功劳垫底,封赏看起来便不再那么突兀了。
圣意难测啊,一件简单的宣旨,里面包含了这么多的含义,自己是混官场那块料吗?
萧凡跪在地上出神的想了许多,直到他膝盖觉得有些痛了,这才惊觉自己已经跪了很久,而那位宣旨的解大才子却也半天没有表示。
萧凡抬头望去,却见解缙仰着脑袋看天,仿佛已完全忘了他这个人存在似的,神情微微有些得意。
这家伙打击报复也太明显了吧?老让自己这么跪着也不是个事儿呀。
周围那么多围观百姓,解大才子这是存心让自己难堪呢。
读书人心胸真狭窄,不就是挨了一顿打么?
“哎,哎——解学士,解学士……”萧凡左右看了看,然后非常小声的唤道。
解缙终于收起了四十五度的纯洁表情,乜斜着眼睛,没好气道:“干嘛?”
萧凡朝他招了招手,悄声道:“你过来,我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解缙一皱眉,情不自禁的把耳朵凑到萧凡嘴边,道:“什么秘密?”
萧凡嘿嘿一笑,然后朝他哈了一口气,低声笑道:“闻出来了吗?”
解缙立马捏住鼻子,皱眉厌恶的道:“你喝了酒?”
萧凡很正经的一点头,然后道:“别说我没事先打招呼啊,我这人有个坏毛病,一喝酒就爱发酒疯,而且见谁不顺眼就揍谁,有时候揍得不过瘾还喜欢捅刀子……”
解缙面露惊骇之色,急忙往后一跳,非常敏捷的搭了个鹰爪功起手式,颤声道:“你……你别乱来啊,我乃宣旨天使,如今你也是朝廷命官了……”
萧凡露出了森森白牙,笑得像个变态:“解学士,我现在可以接旨谢恩了吗?”
“啊……好,好……”
“微臣萧凡,领旨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下不算字数
今天更新了8000多字。
求那啥。。。
第七十八章 落花添恨
萧凡做官的消息。几乎在圣旨宣读完毕的瞬间,便传遍了整个江浦县。
整个江浦县沸腾了。
这年代做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科举制度给立志做官的学子们设了一道又一道的障碍,首先要取得童生的资格,然后要参加县学府学院试考秀才,秀才的身份还很不够,它也只是士大夫阶级的最低层,只能说你有了功名而已,见了知县老爷不必下跪,若想再上层楼,则要参加乡试考举人,举子才能有做官的资格,然而举人也远远不够,若想更进一步,还要参加会试考进士,只有考上了进士,才算正式有了被朝廷分配当官的资格,而且在民间也有了极高的声望,被百姓所尊敬,民间所谓的“金榜题名”,这个“榜”就是指的进士榜。当然,进士头甲榜的状元,榜眼,探花等,那是参加殿试之后,由皇帝亲自钦点的。
看看,做官多么难,科考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但它的残酷性却不亚于真正的战场厮杀,无数学子寒窗苦读十年甚至二十年,结果到死也登不上那张文人趋之若骛的金榜。
但萧凡却偏偏当上官了,正月廿三考完秀才,今日便有当今天子亲自下旨,赐他为同进士出身,同时还赐禁宫行走,伴太孙殿下读书……
禁宫是什么地方?在百姓的心里,禁宫是天宫啊!那是传说中天子住的地方,天子一道旨意,这个农户家出生的小子竟然可以在天宫里大摇大摆的走,随时可以面见天子,奏疏国政。皇太孙是什么人?那是大明王朝未来的皇帝陛下,萧凡与未来的皇帝陛下一起读书,朝夕相处,这得攒下多么深厚的情分,将来太孙殿下登基为帝,萧凡作为天子潜邸时的长随之臣,以从龙之功而晋金殿。他的前途将会远大到什么地步?
萧凡恭敬的捧过圣旨,仍旧站在县衙的仪门前,仍旧一副淡淡的笑容,但围观的百姓们看他时却眼神已渐渐变化,变得恭敬,畏惧,尊崇……
自古以来,百姓对官员,是打自心眼里的敬畏,在他们眼里,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人物,很多百姓从出生到死去,一辈子连县官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别提这位萧大人可是伴驾太孙,将来必将极受重用,在朝堂上翻云覆雨的大人物。
人才就是人才,本非池中之物,一旦时势得用,总会一飞冲天,陈家这洼小池塘。终究还是留不下这条金龙。
萧凡的身后,曹毅露出欣喜的神情,他是真心为萧凡感到高兴,萧凡做官可以说是在他的预料之中,从天子下旨命他考秀才,他就知道萧凡的仕途即将开始了。
萧凡神情很平淡,不见丝毫欢喜,有些事情早知道了结果,欣喜之情自然冲淡了许多。
众多百姓的敬畏目光下,萧凡斜眼看了看一旁的解缙,解缙一脸不高兴,仍旧对他投以仇恨的目光,看来他挨的那两顿痛揍已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见他这副模样,萧凡才猛然想起天子派他宣旨的目的,揍了人不能白揍,多少得跟人家道个歉吧,再说这也是朱元璋的意思,皇帝有命,臣子怎敢不从?
亲热的一勾解缙的肩膀,萧凡笑眯眯的道:“解学士大老远宣旨辛苦了,走,进衙门喝两杯去,以后大家同朝为官,还望解学士多多照顾……”
解缙被萧凡的动作弄得原地一个趔趄,顿时愈发大怒:“你这恶贼!我跟你有什么交情?凭什么跟你喝酒?不去!我要回京师覆命……”
萧凡仍旧笑道:“解学士真是性情中人,我很欣赏你,如果我是你的话,我肯定会喝这杯酒……”
解缙一挺胸,脖子一梗。怒道:“为什么?”
“为了不挨打。”
解缙一窒,凛然的气势顿时弱了几分,一张鼻青脸肿的俊脸一会儿发青,一会儿发白,瞧着萧凡的目光也多了几分畏惧,面对这样一位长相斯文,性格却如同棒老2的朝中同僚,解缙实在满腹委屈心酸,一股秀才遇到兵的抑郁感油然而生……
使劲跺了跺脚,解缙色厉内荏道:“你……你敢威胁我?我乃宣旨天使……”
“长翅膀的才叫天使,你连根羽毛都没有,连鸟人都算不上……”萧凡不由分说便拉了解缙往衙门里走去,就像青楼里逼良为娼的鸨子似的。
他打算待会儿诚心诚意跟解大才子道个歉,嗯,奉旨道歉。
解缙扒着县衙仪门的门框使劲挣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