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侯-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堂一片沉默,良久,纪纲低沉而痛苦的声音传入萧凡耳中。
“下官……愿为国公爷分忧。”
“啊!纪大人,这怎么好意思呢?本国公愧受了,……要不要写欠条?”
“……不用!”
右都御史景清府。
纪纲神情颓然的走进景府的花厅,景清楞了一下,急忙站起身拱手道:“纪大人突莅寒舍,是否有事?”
“没……没什么大事。”纪纲涩然道。
景清想了想,然后笑道:“想必纪大人为了朝争之事而来,大人勿忧,下官已说动六部几位侍郎,还有大理寺,太仆寺等几位少卿,明日早朝之上必给萧凡凌厉一击……”
“景大人,本官今日来并非为此事……”
景清又一楞,然后笑道:“那纪大人必是为吏部吴侍郎而来,大人勿忧,下官昨日给吴侍郎送去了五千两银子,他收下了,咱们从此在吏部也占了一席之地……”
“景大人,本官也非为此事而来……”
景清看着纪纲,疑惑道:“纪大人今日怎么了?你到底为何事而来?”
纪纲嘴角抽搐了一下,语气低沉而悲痛道:“我……我来借钱。”
“…………”
第三百一十九章 狗急跳墙
“借……借钱?”景清眼睛瞪得像活吞了一只大(鸡)蛋。
纪纲沉痛点头,低沉道:“本官被恶人……敲诈勒索,万般无奈……”
景清脑子一阵嗡嗡作响,这句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没什么奇怪,可偏偏却是纪纲说出来的,景清仿佛看到漫天飞舞着一群长着翅膀的猪……
“你被恶人……敲诈勒索?”景清艰难的问道。
纪纲颓然点头,一副被官府欺压的良民百姓模样,那么的忍气吞声,楚楚可怜。
景清惊呆了。
这世上若说恶人,谁比纪纲更恶?谁那么大的胆子,居然敢敲诈他?而且看现在纪纲的神态,分明已经是敲诈成功。
谁?谁那么大本事?
景清心念电转,很快有了答案。
世上能让纪纲低头服软的人不多,京师正好有一个,那个公认的鬼见愁。
“萧凡?”景清一脸笃定的问道。
纪纲叹了口气,晦涩的点头。
景清勃然大怒:“好个奸贼,公然敲诈朝廷大臣,官场体统何在?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很好!萧凡的累累罪状又多了一款,下官明日便狠狠再参他一回!……对了,纪大人,他用什么名目敲诈你?”
纪纲颓丧道:“苏州选秀,那个姓柳的女子,景大人还记得否?”
景清心徒然一沉,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那个姓柳的女子是他亲自安排人送进纪纲府中,从头到尾都是他帮着出的主意,他怎会不记得?
“姓柳的女子……不是死了吗?”景清颤声问道。
纪纲冷冷道:“那女的是死了,可她的亲人没死,苏州知府没接她兄长的状纸,他便直接进了京,今日上午在京师街上拦下了萧凡的官驾……”
景清顿觉一阵头晕目眩,有种天地崩塌的感觉。
“他拦下了萧凡的官驾?萧凡他……他……”
纪纲抬眼瞧着景清,冷冷道:“萧凡当时便接下了他的状纸,并命人将一干人证物证集中,秘密迁移保护起来……”
景清心神俱震,瘦削的身躯忍不住颤抖起来,眼中充满了惊惧和绝望。
私自截留秀女,纳入臣子后院供其yín乐,这是多大的罪名?虽说当今天子性情仁厚,可事关天家颜面,你把人家的准老婆藏起来玩完了便杀,别说天子,便是寻常百姓也受不了这等侮辱呀,此事若被天子知晓,用屁股想都知道,必然逃不过诛九族的命运。
“完了,完了!”景清失神喃喃念叨,“……此事竟被萧凡拿捏住,我们都完了……”
纪纲冷冷盯着景清,沉声道:“现在你知道为何本官要向你借银子了吧?只盼用黄白之物先堵住萧凡的嘴,来换得我们的一线生机,否则你我顷刻便遭灭顶之灾……”
景清浑身一激灵,急忙点头道:“不错,萧……国公爷用此事敲诈银子,说明他一心只想求财,不会把我们逼到绝境,我们便把银子送去,只当花钱买个平安……”
纪纲冷笑道:“不止是银子,萧凡的胃口很大,他不希望以后有人在迁都一事上与他作对……”
景清如同捞着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忙不迭点头:“没问题,不过迁都而已,我这就联络朝中各位大臣,全力说服他们迁都,放弃参劾萧凡……”
跟自己的身家性命比起来,迁都之事可以算是微不足道,景清为了保命,什么都愿意放弃,大明都城迁与不迁,与他何干?就算终被排挤出朝堂,至少也能保住一命。
纪纲瞧着六神无主的景清,眼神中充满了鄙夷。
这就是文人,平日里慷慨激昂,为国为民的口号叫得比谁都响亮,恨不得在脑门刻上“忠君报国”几个字才能突显他满腔的碧血丹心,可一旦遇到祸事,他们为了保命什么原则都可以放弃,要他们跪下来舔别人的脚丫都趋之若鹜,自古武将打下的江山,全都是被这些文官祸害到亡国,最讽刺的是,打下江山的武将千年来都被这些士大夫们看不起,而祸害江山的文官们却高临朝堂,翻云覆雨,一脸的理所当然。
沉默中的纪纲突然感到一阵心寒,跟这样的人互为盟友,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
景清瞧着纪纲的脸色,急促的语速一顿,小心翼翼道:“纪大人,你意如何?”
纪纲咧嘴冷冷一笑:“送银子真能堵住萧凡的嘴吗?”
景清刚刚恢复血色的脸瞬间又白了。
纪纲表情狰狞,语气阴森道:“就算能堵住他的嘴,可我们终究有把柄拿捏在他手上,难道纪某这一生都要被萧凡所制?”
景清惊道:“大人的意思是……”
纪纲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一股浓郁的杀机浮上脸颊:“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萧凡,天下何人能制我?”
景清楞楞看着纪纲那张扭曲而疯狂的脸,良久,忽然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如同置身冰窖,冷彻肌骨。
“大人欲杀萧凡?你……”
“我已被他害得一贫如洗,现在还得借钱送他贿赂,你见过当官当得像我这么惨的吗?此人不除,我此生焉有风光日子?”
萧府内堂。
“你真打算就这样放过纪纲了?私纳秀女啊,这可是重罪……”曹毅一脸不可思议的盯着萧凡。
萧凡百无聊赖打了个呵欠,老神在在道:“谁说我打算放过他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自古的规矩,规矩不可破,纪纲必须死。”
“可他杀了人却没偿命呀……”曹毅不甘道。
“那是因为……他欠了债没还钱,我得等他把钱还来了,再要他的命……”
“他什么时候欠你钱了?”
“我找他要钱,他却打了白条,这不是欠我钱是什么?”萧凡一脸理所当然。
曹毅瞠目结舌:“这……这理由……”
萧凡拍着他的肩,道:“给人送贿赂还打白条,你说纪纲这人是不是太不要脸了?这种人应该被钉死在耻辱柱上,立在承天门前,让来往的大臣们都瞧瞧做官失败的典型……”
曹毅黑着脸:“……被钉死在耻辱柱上的人应该是你才对吧?”
索贿索得如此理直气壮,打白条他还不高兴,这人岂是“无耻”二字可以形容的?
萧凡冷哼道:“是纪纲自己愿意给的,我又没拿刀架在他脖子上,说了给又不给,这分明是人品问题,官场我算是看透了,没一个好东西,收贿赂的时候一个个笑颜如花,送贿赂的时候一脸破产清盘的倒霉脸,就跟要了他的命似的,一点朝廷大臣的气度都没有,简直是道德沦丧的先兆……”
曹毅:“…………”
萧凡沉痛的叹了口气,道:“罢了,不说这些让人生气的事儿……迁都的事你注意一下,最近可能有转机了,拿住了纪纲的把柄,不怕他不就范,他若松了口,景清那帮人估计也会改了口风,我的机会来了。”
“就算纪纲松了口也无济于事,毕竟朝中大部分大臣反对迁都,纪纲一党只能代表一小部分,还有那么多大臣拼死反对,迁都恐怕仍旧很艰难……”
萧凡笑道:“无妨,那些顽固的家伙我自有办法对付。”
“你打算如何说服他们举家搬到那贫瘠的北方去?”
“我没打算说服他们,那些家伙满腹酸文腐诗,一张嘴引经据典,满口子曰诗云,我怎么说得过他们?既然不打算讲道理了,索性做绝一点,用一种不怎么斯文的法子逼他们搬家。”
曹毅听得云里雾里,想了半天仍想不明白萧凡打算用怎样一种“不怎么斯文”的法子逼那些酸腐大臣们就范。
挠了挠头,曹毅道:“纪纲呢?你打算让纪纲得一个怎样的下场?”
“纪纲……我已给他安排了一种很新奇的死法。”萧凡的目光满含冷冽,寒如冰霜。
…………
…………
“脱鲁忽察尔送来了信,他已将福寿膏送给了不少北元鞑子的王公大臣,包括阿苏特部的首领阿鲁台,脱鲁忽察尔让我们尽快多做些福寿膏送去大宁府,据说已有不少蒙古王公吸食上瘾,纷纷找脱鲁忽察尔要货,脱鲁忽察尔现在的福寿膏生意很红火呀……”
萧凡哈哈笑道:“越红火越好,曹大哥,你派人南下,让那些秘密制作福寿膏的工匠们扩大生产,加快速度,以后这玩意儿的需要量会越来越大,另外告诉脱鲁忽察尔,不单单是北元蒙古,我大明周边如高丽,日本,琉球,建州女真等诸国诸部落也要兼顾,福寿膏是个好东西,一定要让这些小国的王公大臣们都享受到……”
曹毅赶紧点头应是。
“但是有一点一定要脱鲁忽察尔死死记住,福寿膏随便他卖给谁,但绝对不准有一丝一毫流入我大明国境,否则别怪我翻脸,我们也要派出锦衣卫北出塞外,严密监视福寿膏每一斤每一两的流向,若发现有流入大明的迹象,不惜一切代价阻止!”
曹毅点头:“我明白了。”
萧凡轻舒口气,未来的布局终于初见雏形,待到鸦片在大明周边诸国蔓延时,便是大明称雄于世界的时候,那时他再领大军南征北伐,蒙古,日本等国已被鸦片荼毒得孱弱不堪,将它们纳入大明版图便容易之极了。
何谓盛世?一手执书,一手执剑而已。
二人正说着话,内堂外忽听一阵杂乱的惊呼声,接着一名下人神情惊慌的匆匆跑进来,颤声禀道:“老爷,太虚老神仙他……他出事了!”
萧凡一楞:“他出什么事了?”
下人一脸古怪道:“老神仙刚进了厨房,不知吃了什么东西,出来后便脱了道袍,光着身子满院子乱跑,一边跑一边怪叫……”
萧凡倒抽一口凉气:“(裸)奔?老家伙吃错药了?”
曹毅一脸艳羡道:“老神仙真是人老心不老,反正我年轻的时候干不出这么不要脸的事……”
萧凡呆楞了一会儿,接着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头也不回便往后院厨房奔去。
厨房门口围着一群下人,见萧凡来了,纷纷自觉让出一条道来。
萧凡见太虚倒在地上翻着白眼口吐白沫儿,瘦削的身躯直抽抽,浑身一丝不挂的躺着,胯下不文之物一柱擎天,勃然狰狞,全身的皮肤已然充血通红。
萧凡俊脸沉了下来,太虚这模样,分明是吃了(春)药呀,谁下的药?
张三丰蹲在太虚身前,双手快若闪电般点了太虚胸前几处(穴)道,太虚抽抽的身躯这才停了下来。
良久,张三丰舒了一口气,缓缓道:“好了,性命无大碍,不过体内尚存些许余毒未清,外面叫几个青楼姑娘,与他交媾一番,其毒自解。”
萧凡赶紧道:“师伯,师父他这是……炼丹又失败了?”
张三丰瞪了他一眼,道:“师弟许久不曾炼丹了,他是吃了厨房里的一碗燕窝羹后才这副模样的,你府里的下人说,那碗燕窝羹本准备端给你吃的,结果被师弟抢过去喝了……”
萧凡浑身一震,失声道:“有人要害我!”
张三丰哼道:“废话!虽然下的(春)药,可这种药劲道很强,一次过量的话,足以致命,亏得师弟已修得半仙之身,这才勉强过了一劫……”
身后人影一闪,曹毅窜了过来,凑在萧凡耳边轻声道:“查清楚了,你府上一个厨子下的药,刚才老神仙中招的时候,这个厨子趁乱想从后门溜出去,结果被守门的侍卫发现不对劲,喝令他站住他不听,侍卫于是将他射杀,这人多半被你的仇家收买,可惜没留下活口……”
萧凡面无表情,脑海中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
狗急跳墙,果然如此!
瞧着太虚半死不活躺在地上直哼哼,萧凡一股怒气勃然而发:“吃吃吃!你个老吃货!什么东西都敢往嘴里塞!你知不知道因为你这张嘴中了几次毒了?”
曹毅失笑道:“说也奇怪,老神仙跟毒物似乎有不解之缘,一次两次三次,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是寿星公吃砒霜,活腻味了呢……”
萧凡重重叹气:“我怎么偏偏认了这么一号师父!脸都被他丢尽了!饿死鬼投胎似的,什么都吃,他以为他是欧阳锋还是神农啊?……对了,这老家伙昏过去之前说了什么吗?”
张管家弓着身子禀道:“老神仙刚才大叫了一声‘我操!有毒!’,然后就昏过去了……”
萧凡阴沉着脸,冷冷道:“没错,神农氏临死前也是这么说的。”
曹毅挠头道:“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派人去青楼,叫几个姑娘来,给这老家伙解毒!”
一旁的张三丰闻言两眼一亮:“师侄啊,贫道给你变个戏法如何?”
萧凡这时满脑子报复计划,闻言拿眼一瞟,没好气道:“师伯,这个时候还变什么戏法儿,您就别添乱了……”
张三丰不管不顾的进了厨房,盛了一碗燕窝羹端到萧凡面前,悠然道:“师侄看仔细了,这是一碗燕窝羹,刚才师弟喝的那种……”
萧凡好奇道:“那又怎样?”
张三丰就地扎了个马步,道:“师侄看仔细了,见证奇迹的时刻……”
说完张三丰一仰脖子,把那碗燕窝羹咕咚咕咚一口不剩的喝了下去。
萧凡瞋目裂眦,失声大叫:“啊——师伯你疯了?”
迎着众人惊骇的目光,张三丰呵呵一笑,道:“瞧见了没?燕窝羹没了!神不神奇?”
众人:“…………”
张三丰气定神闲的捋了一把他那虚无缥缈的白胡须,悠悠道:“现在,贫道也中毒了,师侄啊,速速去青楼,给贫道叫半打姑娘为我解毒,我要胸大腿长屁股翘的,切记切记,速去速回……”
“…………”
第三百二十章 迁都已定
国公府投毒发生在下午,府里上下闹腾了一阵,太虚倒地口吐白沫儿浑身直抽抽,从青楼请了几位姑娘被太虚老神仙一番胡天胡地度得欲仙欲死后,太虚中的(春)药总算是解了,张三丰趁火打劫,萧凡没办法,人家既然都主动把(春)药喝了下去,不给他解解毒也不太好,于是果真请了半打姑娘让老神仙度化,老神仙也没客气,照单全收,一脸严肃的把几位姑娘请进房里,美其名曰带她们赏菊,没过多久房里便传出了yín声浪语,也不知老神仙带她们赏的是哪一种菊,竟让姑娘们情绪如此澎湃。
事件算是平息了,国公府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可萧凡是个只能占便宜吃不得亏的人,无端端被人差点害死,国公爷很不爽,他动了真火。
当日晚间,一道密令从国公府传到京师城外京营,十余名精干的汉子穿着夜行服出了营门进城,身影甫即便离,很快消逝在京师城外空旷无人的街上。
子夜时分,锦衣卫副指挥使纪纲府上忽然传来一阵轰然巨响,府内数栋厢房顿时燃起了冲天大火,纪府下人们着急了,分批灭火的同时,紧急出府奔赴应天府衙门,请求府衙的差役调动水龙车和人丁帮忙灭火。
谁知今日应天府里的人跟吃错了药似的,整个衙门不见一人,就连应天知府也不在衙门后院,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纪纲闻报之后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终于长叹一口气,神色颓然的摆了摆手,脸上丝毫不见愤怒之色,反而隐隐泛上几许绝望。
完了,投毒失败,这是萧凡最直接最狠厉的报复!而且以萧凡的行事风格,烧他家房子只是个开头,这事还没完。
萧府前堂。
十几个大箱子错落摆放在堂内,箱盖内散发出灿灿银光。
萧凡盯着浑身直颤的纪纲,嘴角勾起一抹任谁都看不明白的笑容。
“纪大人,听说昨夜你府上走水了?怎么样?严不严重?”萧凡一脸关心的问道。
纪纲脸色苍白的摇头:“多谢国公爷记挂,没……没什么的。”
萧凡叹息道:“京师的治安太差了,那些歹徒罪大恶极,居然敢朝堂堂锦衣卫副指挥使家纵火,你说,这样的城里居住怎能让人有安全感?迁都势在必行啊,本国公的一番苦心大家都不了解,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纪纲:“…………”
萧凡皮笑(肉)不笑道:“纪大人房子被烧,这可是惊天巨案,整个京师都在议论呢,如此恶行不可姑妄,要不要本国公入宫向陛下禀报此事?”
纪纲浑身一颤,失声道:“千万不要!国公爷,下官……下官……”
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纪纲投毒本是狗急跳墙之举,虽说没留下把柄,可一旦失败,傻子都猜得到背后谁是真凶,这个年代断定凶手不需要证据,大家心知肚明。
前堂的气氛突然沉寂下来,良久,萧凡叹了口气,盯着纪纲幽幽道:“纪大人,你伤害了我……”
纪纲:“…………”
“投毒也就罢了,你居然投(春)药,如果我真吃下去了,你再满世界放出风,说我私生活放荡糜烂,骄奢yín逸,一件谋杀案生生变成了一桩风流孽事,那时旁人纵有疑虑,也不愿卷入这种腌臜的漩涡,官场人走茶凉,能为我出头的大臣恐怕没几个,天子也将被你蒙在鼓中,而你不但没了把柄,更可以趁机上位,一举成为朝中第一权臣,彻底满足你的野心……纪大人,呵呵,好算计呀!”
纪纲脸色苍白如纸,汗如雨下,萧凡话音刚落,纪纲扑通一下跪在萧凡面前,颤声道:“国公爷,国公爷!下官……不,门下一时糊涂,鬼迷心窍,求国公爷饶我这次,门下以后不敢了,真的不敢了!”
萧凡叹息:“饶你?你对我起了杀心,我如何饶你?纪大人,其实你一开始就错了,如果你能守住你的本分,抑制你的野心,我根本不会对你怎样,你何苦一定要把我除之而后快?你做官的手段太狠毒了,谁成了你攀爬的绊脚石,你就杀谁,一个人的野心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我成了你的阻碍,你便要杀我,取我而代之,以后呢?你成了朝中第一人,在你之上的便只有天子,那时难道你也要将天子杀了,自己面南背北而王吗?”
纪纲浑身一震,深深伏在萧凡脚下,冷汗一滴滴流在堂内玉石地板上,很快浸染出一片水渍。
“门下绝不敢怀此大逆之心,求国公爷明鉴!国公爷,门下真的是一时糊涂,做下这等错事,只要国公爷饶门下一命,门下愿辞去官职,终生不再踏入朝堂半步……国公爷,饶了我……”纪纲说到最后已是嚎啕大哭,极度的绝望和恐惧充斥着他的心房,他很清楚,萧凡现在捏着他一个很要命的把柄,只要他在天子面前随意说上几天,纪纲这条小命算是彻底玩完了。
萧凡见纪纲一副可怜虫的模样,心中却浮上深深的厌恶,他也很清楚,这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一时失势他会卑躬屈膝,奴颜谄色,一旦让他重新得势,他又会露出张狂的本色,用一切恶毒卑劣的手段清除阻碍他野心的所有人,甚至包括天子。
这样的人,不能再让他活着。
萧凡笑了,笑得很灿烂:“饶命?可以呀,我本来就是个善良的人,不喜杀生,要我饶你的命很简单……”
纪纲顿时面现狂喜,立马接道:“门下再给大人送银子!”
萧凡闻言亦喜道:“本国公向来视钱财如粪土,从来不将它放在眼里……明日你再送五万两银子,意思一下就算了吧。”
纪纲:“…………”
萧凡笑着解释道:“本国公虽然视钱财如粪土,可我偌大的国公府却是个化粪池,处处要花银子,没办法呀……”
“……门下一定照办!”
“银子只是小事,纪大人,要保你自己的命,你得做点实际的事情来让本国公改变主意才是呀……”萧凡的笑容灿烂得像春日的暖阳。
“国公爷但有吩咐,门下赴汤蹈火!”纪纲毫不犹豫抱拳道。
“你知道,本国公目前最在意的便是迁都,目前迁都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呀,本国公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可又不大好意思对同僚们用强……”萧凡微微眯起了眼睛。
纪纲心念电转,立马明白了萧凡的意思,说白了,那么多大臣反对迁都,萧凡想动粗了,这是找人背黑锅呢。
当即纪纲便打定了主意,萧凡怕跟大臣们翻脸成仇,所以很多事情做起来有顾忌,但纪纲本是武人,他根本不会顾忌这些,他的处世方法很简单,信奉拳头大是真理,得罪大臣的事他每天都干,这个黑锅纵然背一背也没什么打紧,有了天子的偏袒宠信,那些酸腐大臣们不可能弄得倒他。
衡量利弊之后,纪纲立马抱拳恭声道:“国公爷不忍行之事,门下愿为国公爷分忧!”
萧凡哈哈大笑:“很好,很好!纪大人帮我做了这件事,以往种种我便将它抹去,包括截留秀女一事,本国公也着人将那些人证物证送还给你,由你处置,咱们就像赌骰子,前面几局不输不赢,各自保本,下一把咱们重新玩过。”
纪纲大喜,跪下叩首道:“国公爷大恩,门下感激涕零,从今往后,门下唯国公爷马首是瞻,再不敢与国公爷作对,如违今日之誓,门下必受天谴!”
前堂内肃杀的气氛瞬间化作一片祥和,宾主二人相视大笑,一派和睦景象。
纪纲告辞准备退出之时,萧凡突然叫住了他。
“慢着,你昨日投的那(春)药,叫什么名堂?”
纪纲脸涨成猪肝色,尴尬的讷讷道:“那个……门下万死!那东西名叫极乐散,无色无形,少服极乐,食多则毙命……门下,门下再也不敢了……”
“什么不敢,你必须要敢,明日再弄几斤给我……”
“啊?”纪纲惊愕抬头:“几……几斤?”
“嗯,几斤!本国公时运不济,年轻时莫名认识了俩老混蛋,这俩混蛋昨日不小心吃了那极乐散,顿觉身轻如燕,胯下一柱擎天,而且味道很可口,实为居家旅行必嗑良药,托我多弄点给他们吃……”萧凡神色晦涩,黯然叹息。
纪纲神色愈发黯然:“…………”
大意了!萧府真是龙潭虎(穴)啊!
几日后的朝会,朝堂风云再度巨变。
以右都御史景清为首的部分大臣仿佛被人催眠了似的,纷纷异口同声的改了口风,原本强烈反对迁都的他们,竟完全改变了立场,转而坚决支持迁都。
奸党们乍闻之下,又惊又喜,在金殿上不自觉的扭头望向萧凡,只有他才有这种逆天的本事,化黑为白,颠倒乾坤。
朝班中的萧凡仍旧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手捧着芴板不言不动,星目半阖,嘴角噙着一丝若有深意的笑,看在别人眼里便成了一副高深莫测,智珠在握的高人模样,顿时又引发了一片崇拜。
奸党和纪党一个鼻孔出气了,朝堂反对的声音顿时低了许多,再加上萧凡平燕王叛乱大胜,在军中的威望亦水涨船高,不少站班的武将如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魏国公徐辉祖,后军都督府佥事平安,以及一直把萧凡当成自家妹夫的曹国公李景隆等等勋贵子弟见朝堂风色大变,顿时毫不犹豫的出班附和,赞成迁都。
如此一来,反对迁都的声音更小了,除了朝中一些顽固不化的清流大臣如杨靖,陈迪,张紞和部分御史言官,余者就算不同意,也不敢出班公然反对,今日朝堂景清等人突然倒戈,事出反常即有妖,这滩水眼看越来越浑浊,没人愿意出来搅和了,毕竟朝班前那位面带微笑的国公爷看似和善,实则耍起狠来手段不比纪纲稍差,朝堂风向大变很明显就是他暗中运筹谋划的结果,摆明了一定要达到迁都的目的,这个时候若再不识趣的贸然上去反对,恐怕这位国公爷真会祭起屠刀了。
朱允炆见今日朝会竟然风向变了,不由大是意外,不自觉的朝萧凡看了一眼,顿知萧侍读为迁都使了劲,眼下结果慢慢朝好的方向发展了,于是朱允炆龙颜大悦,大袖一挥,轻飘飘的下了一道影响大明数百年国运的圣旨。
“敕命户部拨银,工部尚书郑赐招募工匠民夫,各地州府县筹备,修会通河,淮安清江浦,使久废运河重新畅通,以备大明国都迁北平,京师文武官员全数迁往,不得违命。应天府旧制不废,仍称南京,并设南京六部九卿督察院等,魏国公徐辉祖为守备,世镇南京。此旨通政使司颁布天下,咸使闻之。”
满朝文武惊哗之时,朝班中的萧凡轻轻呼了一口气。
毁或誉,骂或赞,迁都之事总算是强行达到目的了,纵是承担一世骂名,千百年后,后人自会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
北平府开始动作起来,为了迎接朝廷都城北迁,各极官吏征用民夫,对北平城开始了整修扩充,各级衙门,各级官府,以及城外的京营驻地,和朝廷大臣们居住的住宅用地规划等等,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迁都的旨意下达,天下也震动起来,时有士子或骂或赞,有慷慨激昂抗议的,也有眉开眼笑赞同的,无论什么态度,他们只是普通的士子,无法改变天子和朝廷的国策,而各地商人却如同闻着腥味的鲨鱼似的,朝北平府蜂拥而去。
南都北迁,天下风云翻滚变色,无数人的利益因这条国策而牵扯纠结。
两个月后,北平一应规划已准备好,各官府衙门及大臣们的住宅也快完工,京师的顽固派们每日还在朝堂上扯皮撒泼之时,朱允炆下了第二道圣旨,着令京师各大臣处理好家中琐事,下月迁往北平府。
南京应天府。
黎明之时,又一次朝会开始了。
反对迁都的大臣们这回卯足了劲儿,打算在金殿上据理力陈,不惜以死相谏,也要请天子收回迁都成命,他们打定了主意,哪怕拼着官都不做了,也要死守京师的宅院,不出一步,让天下人瞧瞧他们不畏强权,力抗弊政的风骨。
想要我们屈服,除非把我们的尸体抬到北平去!
与此同时,拂晓的晨光中,数千名京营将士奉命入城,北城太平门内,一身锦衣飞鱼的纪纲负手等着他们,他的身后默默站着数百名穿着飞鱼服的锦衣校尉。
两拨人马会合,京营为首的一名参将朝纪纲抱拳凛然道:“奉英国公将令,末将率兵入城,请副指挥使纪大人接管,末将及麾下将士唯命是从!”
纪纲眯了眯眼,瞧着眼前黑压压的一片,跟往日执行军令不同的是,今日这些将士手中拿的不是刀枪,不是弓弩,而是一把把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