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王侯-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师的治安三日之内恢复了正常,并且经过锦衣卫这一番血腥的手段,京师的犯罪率低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最低点,别说打架斗殴,就连小偷小摸都没发生过。

锦衣卫指挥使萧大人闻报之后很高兴,命镇抚司衙门里的文吏写了数十份榜文,把它们贴在京师各大酒楼酒肆客栈的大门旁,考虑到那些江湖汉子们或许不通文墨,文化水平有限,榜文写得很简洁,而且通俗易懂,全文只有一句话。

——“锦衣卫专治各种不服,不信就试试”

据说榜文张贴出来后,江湖汉子们围着榜文沉默了很久,然后纷纷发出英雄气短的黯然叹息,最后……各自低眉顺目的散去。

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锦衣卫指挥使萧凡的名头也渐渐在江湖中扬名立万,有好事者冒着杀头的风险,偷偷给萧凡取了个江湖绰号,名叫“专治不服”,乍一听跟卖膏药的江湖郎中似的,非常装逼,这个绰号一夜之间传遍京师……

很快,那些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的武林百晓生之类的江湖人士一夜之间更换了江湖兵器谱,“专治不服”萧凡毫无争议的排名兵器谱第一,而且是超级第一。他的兵器是一张榜文,上榜的理由是榜文一出,不服也得服,不管倚天屠龙出不出,都没人敢跟这张榜文争锋,这才是真正的号令群雄,比那些狗屁“英雄帖”“绿林箭”“武林盟主令”管用多了。

这个新的排名一出,整个江湖没人敢吭声,更没人敢向兵器谱排名第一的专治不服挑战。

专治不服萧凡,就这样在江湖中成名了,而且一直蝉联兵器谱第一的位置很多年,虽然他没有身在江湖,但他已变成了江湖上的一个传说……

这几天萧凡很忙,军制变法初见成效,各地都指挥使司的反馈消息如雪片似的飞进京师,他和镇抚司衙门一干属下忙着将各种消息汇总,执行变法得力的奖赏,遇着闹事的严惩,忙乱而有序的处理着诸多繁杂事宜。

提起变法很轻松,真正实行起来,最忙的莫过于他这个总负责人了。

朱允炆当了甩手掌柜,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推给他,然后朱允炆屁颠儿屁颠儿的琢磨法子追求黄莹去了。

萧凡在衙门里忙得脚不沾地儿,三天三夜没回府,这才勉强将所有的事情处理完毕。

靠在椅背上,萧凡打了个大大呵欠,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终于长长舒了口气。

一切在按他的计划慢慢进行,假以时日,大明军队或许会有脱胎换骨般的改变,战力提高之后,历史应该会改写吧?朱棣还有可能篡位成功吗?大明的未来又会变成怎样?没有明成祖,没有永乐盛世,谁去五征蒙古?谁去七下西洋?历史上的朱棣为明朝打下了坚实的军事和经济基础,这才使得大明国祚延续近三百年,如今历史已被萧凡改变,大明的国祚又能延续多少年?

太多的疑问萦绕在心间,这些疑问根本没有答案,历史的车轮在萧凡的轻轻拨弄下,生生改变了原来的轨迹,驶向未知的前方,未来变得连萧凡这个穿越者都不可测了。

“我的使命是帮朱允炆守住这个皇位,其他的,爱咋咋地”萧凡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

很不负责任的想法,萧凡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从没想过什么历史责任感,那是圣人才考虑的事儿,他没那么伟大,他只知道为朋友两肋插刀,罔大义而顾小义,尽管狭隘,但是心安。

至于老天为什么要安排他穿越,萧凡帮老天爷给了自己一个答案:他是老天派来砸朱棣场子的,就这么简单

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萧凡扭头望向身旁的曹毅,道:“曹大哥,马上要开武举了,这次武举对天子很重要,此事关乎国运,一定要慎重,不可轻慢……”

曹毅这几天忙着汇总各地都指挥使的情报,又忙着安排人手巡街镇压闹事的江湖人士,整个人都显得瘦了一大圈儿,闻言点头应了。

萧凡想了想,皱眉道:“各地州府推举出来的武人都赶来京师了,京师最近颇不太平,天子脚下,可不能容他们肆无忌惮,要不要多派些校尉帮应天府维持京师治安呢?”

曹毅闻言面孔古怪的抽搐了一下,讷讷道:“这个……不必了吧?”

“为何不必?”

“……我也说不清楚,大人你还是亲自上街瞧一瞧,或许会改变主意。”

看着曹毅古怪的表情,萧凡于是满怀疑惑的穿着便服,带着十余名侍卫上街了。

京师仍如往常般繁华热闹,大街上人来人往,百姓安居乐业,一派升平气象。

只是夹杂了许多身材魁梧高大的汉子在其中,他们一个个穿着袒露胸膛的短衫,满脸狰狞扭曲的横肉,沉默无声的在人群中走来走去,或聚集于酒楼中喝酒聊天。

萧凡看着这些汉子暗暗心惊,这块头,这肌肉,这爆发力……他暗自估计了一下,如果自己跟他们随便哪个比试比试,对方多半会在一招之内把自己揍得不成人样儿。

一边走一边观察了一会儿,萧凡道:“这些……就是传说中的江湖人士?”

曹毅点头道:“不错,都是行走江湖的武夫。”

“江湖人士不是都带着宝剑,鬼头大刀或狼牙棒什么的吗?他们怎么都是赤手空拳?”

曹毅愕然道:“谁跟你说江湖人士都带兵器的?”

“难道不是吗?”

曹毅看了萧凡一眼,那眼神就像在看文盲似的。

“大明律里早有规定,凡我大明子民,若无功名或官身,不许佩带任何兵器,违者以谋反论处,也就是说,能佩兵器的,除了朝廷的军士武将之外,寻常之人最少也得有个秀才功名才行,否则就是公然谋反了,这些江湖人谁有那个胆子?”

萧凡擦汗:“……我以后会多读几遍大明律的”

——武侠小说害死人呐

难怪一直流传几百年到后世的都是些拳啊,掌啊之类的手上功夫,比如太极拳,八卦掌什么的,原来是朱元璋不准他们带兵器,老朱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做了不少的努力啊……

正在惭愧时,前方一处酒楼前的空地上忽然一阵骚动。

萧凡心头一紧,这些江湖人果然一个个桀骜不驯,这就打起来了?

想到这里,萧凡一挥手,领着曹毅和十余名侍卫混进了众多的围观者之中。

奋力挤进去,却见空地正中两名浑身肌肉的虬髯大汉正怒目相对,两人的拳头握得紧紧的,骨节之间不断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眼看一场斗殴便要开始了。

萧凡眉头一皱,正待叫侍卫把他们拿下,却见空地中的其中一人忽然朝另一人一抱拳,语气满含怒意的道:“刘仁兄,令堂大人可好?问候她”

另一人不甘示弱:“李贤弟,同样问候令堂”

李贤弟怒极了:“我与令堂眉来眼去”

刘仁兄也大怒:“我与令堂有不正当的关系”

围观的众江湖人士轰然喝彩,纷纷热烈鼓掌。

萧凡眼睛都直了:“他们……他们这是在干嘛?”

曹毅淡定的笑道:“这两人多半是江湖上的仇家,今日碰上了,现在正对着骂大街呢……”

“这……这叫骂大街?”

说话间,空地中的刘仁兄和李贤弟已经面红耳赤,二人撸起袖子各自退开两步。

萧凡一阵紧张,终于开打了……

期待半晌,二人却并未动手,而是将身子往下一矮,蹲了个马步,刘仁兄沉声喝道:“听好,我先以一招黑虎掏心,直攻你胸膛”

李贤弟轻蔑一笑:“我飞身一跃,从你头顶跳过去,反手一掌攻你后背……”

“我转身架臂挡住”

“我再一脚踢爆你的卵蛋”

“…………”

“…………”

萧凡目瞪口呆:“这……这又是干嘛?”

曹毅面露不忍之色,喃喃道:“真残忍啊……你难道没看出来,他们在生死决斗吗?”

萧凡:“…………”

第二百四十五章 武举即开

前世的武侠小说或武侠电影里,常有那种豪迈汉子驰骋江湖,他们喝最烈的酒,骑最快的马,执最利的刀,杀最该杀的人,所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不论黑道还是白道,他们总能秉持着满腔义气和热血,为某种信念默默坚持一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如夫妻坚守襄阳城的郭靖黄蓉,如以一己之力独退契丹大军的南院大王萧峰……

浑浊纷纭的乱世里,总有那么几个人在闪闪发亮,他们出身草莽,命若草芥,但在民族大义面前毫不退缩,以一己所学之技艺,飞蛾扑火般独当百万敌军。这些人,百姓们将他们称之为“侠”,金老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兴许是前世看多了武侠小说,萧凡对江湖人士还是颇为敬仰的,这几日下令锦衣卫巡街弹压江湖人士闹事,完全只因时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可他万万没料到,传说中的江湖汉子生死决斗竟然是这般光景……

空地正中两名江湖汉子仍在滔滔不绝的口述招式,一来一往打得好不热闹,围观的武林中人不时发出震天喝彩,发一句招式精妙凌厉之类的赞叹,场面比耍猴戏还喧嚣。

“这……叫生死决斗?”萧凡觉得自己的人生观完全被颠覆了:“原来……这就是所谓的江湖啊”

曹毅怪笑道:“你不觉得他们决斗得很激烈吗?”

萧凡点头:“果然很激烈,而且我发现江湖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神秘,照他们这种决斗法儿,我觉得我也可以去混江湖了,一个月之内在江湖中扬名立万并非难事……”

曹毅面容浮上几分古怪:“呃……事实上,你不用混江湖,也已经扬名立万了……”

“什么意思?”

“咳咳,你的名号在江湖上已经非常响亮,而且被好事者列入江湖兵器谱第一名,江湖中人还给你取了一个很霸气的绰号……”

萧凡心情一阵激荡,惊喜道:“什么绰号?”

“……专治不服。”曹毅忍住笑,一本正经道。

萧凡惊喜的表情顿时消逝无踪,楞了一会儿,像被狗咬了一口似的跳起来,大怒道:“这是哪个王八蛋给我取的绰号?”

“如今满京师都传开了,始作俑者已无从追查……”曹毅板着脸道。

萧凡沉默了一会儿,悻悻的一甩袖子,扭头便走。

“什么江湖绰号,简直是幼稚我们是有身份的朝廷大臣,跟他们瞎掺和什么”

一路上碰到不少穿着短衫的江湖汉子,他们面目狰狞,一看就绝非善类。然而他们的举止却非常斯文有礼,简直如同饱读诗书多年的大儒一般,萧凡甚至看到两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互相翘着兰花指在对方身上轻轻的戳来戳去,本以为他们在搞基,结果曹毅却解释说,这两人在吵架,而且吵得很激烈,都已经打起来了……

走过一条横穿京师的西市大街,萧凡终于受不了了。

“这些人就是来参加朝廷武举科试的武人?”

“对。”

萧凡沉着脸道:“我怎么觉得他们是来应聘当太监的?一个个跟东方不败似的,偌大的江湖就出了这么一帮东西?难道他们都练的葵花宝典?”

曹毅笑道:“他们原本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一言不合血溅五步的豪迈汉子,不过萧老弟你一纸榜文张贴全城各处,这些豪迈汉子生怕触了咱们锦衣卫的霉头,只好乖乖的夹起尾巴做人,一个个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跟他娘的兔相公似的,要不别人怎么把你列为江湖兵器谱第一呢,一张榜文就把满江湖的汉子吓得鸟都夹进了腚里装娘们儿,这份本事当今世上除了你谁还有?你不第一谁第一?”

萧凡仰天叹息,前世一直被自己崇拜的江湖豪侠,谁知今世阴差阳错之下,生生被自己阉割了人性,实在是罪过大了……

有心想下令撤去对大侠们的种种禁制,让他们在京师做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大侠,但转念一想,他们快乐了,京师的治安就不乐观了,这帮无法无天的家伙喝多了没准还真会干出决战紫禁城之巅的疯狂事来,那时朱允炆的颜面何存?自己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颜面何存?

处江湖之远的人可以无法无天,居庙堂之高的人就得管着他们。

“做人还是不能太快乐了,容易乐极生悲,有点管束也好,让他们继续把鸟夹在腚里吧。”萧凡哼道。

既然有心参加武举,说明他们都想为自己挣个前程,博个功名,本事再大又怎样?萧凡他自己上金殿见了朱允炆不也得老老实实跪下磕头么?

“曹大哥,派人问问那帮大侠们,皇宫中尚缺宦官百名,急需补充,宦官这个职业前途远大,待遇优渥,最高可以做到九千岁,实在比当武举人强多了,我看这些大侠很有潜质,问他们愿不愿干,有愿意进宫的,挥刀自宫之后送葵花宝典一本,先到先得。”

北平燕王府正门。

道衍和尚一脸苍白的站在门口,正与数名蒙古人打扮的大汉含笑拱手相别。

如今的道衍神色颇为憔悴,原本颌下一缕飘逸的青须也渐渐消失不见,下巴处光洁白净,本就瘦若病虎的身躯现在看来愈发孱弱不堪,如同风中弱柳般纤细病态,只是他的一双眼睛依然如往常般散发出阴森狠厉的光芒,目光中蕴涵的怨气嫉恨之色却比以往更盛几分。

捂嘴轻轻咳嗽几声,道衍含笑与几位蒙古人说了几句,接着拱手相送。

蒙古人哈哈笑了几声,一扬腿跨上了系在王府门前的快马,抽打几下之后,几人往北平北城门飞驰而去。

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不见,道衍满脸的笑容这才渐渐收敛,眼中射出愤恨的光芒。

一道魁梧的人影出现在道衍身后,淡淡道:“朵颜三卫,不是那么好借的吧?”

道衍颓然点头,叹道:“贫僧有负王爷重托,实在惭愧……”

“脱鲁忽察尔他提了什么条件?”

提起这个,道衍语气中隐含怒意,道:“此人比豺狼还贪婪,居然大开口要每年给他一万两黄金,他才肯率麾下朵颜三卫归顺王爷,为王爷效命……”

道衍身后的朱棣闻言也大吃一惊:“一万两黄金?”

道衍冷冷道:“而且是每年一万两,一分一毫也不能少。”

朱棣呆了一下,怒道:“脱鲁忽察尔以为本王的黄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道衍叹了口气,道:“他这次的胃口实在大得太离谱了,贫僧都不知该如何跟他谈下去……”

朱棣恶声道:“不过区区一个朵颜三卫,本王若少了他们襄助,莫非便成不得大事了吗?哼朵颜三卫不要也罢”

道衍一惊,急忙道:“王爷,不可冲动朵颜三卫战力骁勇,而且皆是骑兵,最适合平原冲锋,若在平坦地势上与朝廷大军对峙,他们足可以一当十,如此勇猛的一支劲旅,王爷怎可弃之不用?”

朱棣哼道:“每年一万两黄金买下他们?本王如今大事在即,王府开支诸多,怎么可能腾得出一万两黄金?若开支了这笔钱,本王诸事即废矣”

道衍苦涩道:“王爷,若少了朵颜三卫,王爷的大事恐怕真的胜负难料了……京师传来消息,在萧凡的力倡下,廷议通过了改革军制的主张,如今整个大明的都指挥使司都在变法军制,天子下旨,命所有在籍军士暂不务农,每日全心操练,又开武举,办讲武堂,这桩桩件件,分明是在为武力削藩做准备呀……”

朱棣静静听着,脸色却气得越来越红,沉默了一会儿,他捏紧的拳头咬牙道:“萧凡又是萧凡本王到底哪里得罪他了?他非要与本王过不去”

道衍提起萧凡的名字,他的面孔变得愈发苍白起来:“这个无耻卑鄙的小人,只知在背后阴谋暗算,贫僧堂堂大丈夫,竟被他派刺客活生生将贫僧……废了此仇……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说着道衍捂住嘴,剧烈的咳嗽起来,苍白的面孔浮现一抹病态的潮红,当初张三丰的那一脚暗含内劲,不但废了道衍的命根子,连带着也震伤了他的内腑,致使他受了极重的内伤,至今未愈。

朱棣见道衍情绪激动,急忙温言宽慰道:“先生勿急,有朝一日本王得成大事,本王必将萧凡那恶贼绑到你面前,任你将他凌迟碎剐……”

道衍喘息了很久,渐渐平复了情绪,接着道:“……王爷,朝廷变革军制,日夜练兵,又开武举,办讲武堂,为国选将,此举对我们极为不利,如今天下人毕竟奉建文为正统,天子一声令下,谁不想为朝廷效力,给自己博一个功名?武举和讲武堂一开,天下英才尽入天子彀中,实力此消彼长,我们的赢面低了很多,所以,王爷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朵颜三卫拿捏在手里,有了那支劲旅,王爷的大事才有成功的希望啊……”

朱棣略一思索,也知朵颜三卫对自己的重要性,于是叹道:“一万两黄金,这叫本王如何拿得出……”

道衍舔了舔干枯的嘴唇,坚定道:“贫僧再去与脱鲁忽察尔见几次面,把他的价钱压一压,这些蒙古人皆是见利忘义之辈,眼里只认金银,不认情分,听说他们有时候连宁王都不太买帐,只有把他们的贪欲喂饱了,他们才有可能给您卖命。”

朱棣长叹一声,黯然不语。

欲成大事,艰难之处甚多,金银,粮草,将士,军械,后勤……桩桩件件都要操心,这两年来,朱棣感觉自己仿佛苍老了许多,他有时候甚至会兴起一种荒谬的感觉,自己做了这么多,活得这么累,到底是为了什么?京师金殿里的那张龙椅坐起来就那么舒服吗?

然而现在箭已在弦,朱允炆欲削藩,他朱棣欲篡位,二人的心思虽未公诸于众,却彼此心知肚明,他们注定是敌人,不可能再回头,如今的情势对朱棣来说,已不是篡不篡位,而是为生存而挣扎了,自古成王败寇,他朱棣败了,恐怕连做流寇的机会都没有,这场豪赌他已将身家性命全部押在了赌台上,要么成功篡位称帝,要么身首异处,没有第三种选择。

道衍咳了两声,道:“王爷,朵颜三卫的事且不想它,慢慢谈便是了,现在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王爷必须要尽快办妥……”

朱棣回过神,道:“什么事?”

道衍盯着朱棣,缓缓道:“想办法将困于京师的三位王子救出来”

朱棣吃了一惊,道:“你是说朱高炽他们三人?”

道衍点头,沉声道:“王爷眼看举事在即,若三位王子仍旧被掌握在天子手中,王爷行事难免多了许多顾忌,投鼠忌器之下,对我燕军的士气也极为不利,况且,王爷仅此三子,若因王爷举事而被天子杀害,将来王爷大事得成,登基称帝,谁来继承您的大位正统?所以,三位王子必须要救,而且要尽快救出来”

“可……据说他们目前困于京师别院,由锦衣卫日夜看管,根本动弹不得,本王如何救他们?”

道衍嘴角勾起一抹阴笑:“这天下不仅仅只有萧凡一个聪明人,机关人人会算,各有巧妙不同,他会祸水东引,焉知贫僧不会李代桃僵?”

经过工部多日的建造,京师西郊皇家马场旁的讲武堂已然建成,讲武堂坐落于马场东侧,占地极广,虽然只是临时搭建的一排一排的木房,但匆忙之中却也颇显雅致,工部严尚书显然不想得罪萧凡,建造讲武堂用心用力,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偷工减料,而且完成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惊叹。

这座可容纳数千人的讲武堂,便是大明第一个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军事学校,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对大明的历史意义却是非常重要的。

各地选调的中层将领纷纷怀着兴奋的心情赶赴京师讲武堂的同时,准备多日的武举也即将开始。

下午时分,在镇抚司衙门忙得脚不沾地儿的萧凡接到了宦官的传旨,天子命萧凡即刻进宫觐见。

萧凡不敢怠慢,急忙略为收拾,便跟着宦官进了宫。

经过午门,穿过内库诸司,进了文华殿,萧凡一撩官袍下摆刚待跪拜,两眼不经意的一扫,却见朱允炆一脸苍白,大热天的居然还裹着一层厚厚的棉被,无力的瘫坐在龙椅上,清秀的鼻梁下,两行不清秀的鼻涕不停的往外流,朱允炆不时狠狠打个喷嚏,然后用力一吸,哧溜儿一声,鼻涕又被吸了进去,模样异常狼狈。

萧凡大吃一惊:“陛下,你怎么了?病了?”

朱允炆抬头懒洋洋的扫了他一眼,虚弱道:“萧侍读,能不能别问废话?我这模样不是病了,难道是在坐月子吗?”

萧凡干笑。

朱允炆又用力吸了吸鼻涕,道:“讲武堂的事儿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一切就绪,如今各地千户所的百户,总旗等中层将领已经在赶往京师的路上,十日之后讲武堂便可开始给将领们授课,那时请陛下亲临讲武堂,给他们训话,有天子做讲武堂的主持,那些将领们必会对陛下忠心不二,一生甘为陛下所趋使。”

朱允炆懒懒的点头,道:“行,说几句话嘛,这个不难,到时候你知会我一声便是了……”

“是。”

“开武举的事儿怎样了?”

“明日开始武举初试,先考武艺,再考兵法战策,数轮筛选之后,由最后剩下的几名优胜者争夺武举头甲前三,也就是选武状元。”

“嗯,朕今日叫你来就是为了这事儿,选武状元那一场,朕要亲自去看,我见过的文状元多了,武状元却还一个都没见过呢……”

“这个……陛下的身体不要紧吧?”

朱允炆叹了口气,神色有些抑郁道:“那就等朕的病好了再选武状元,反正朕一定要看。”

萧凡看了他一眼,小心道:“陛下怎么好好的却病了?”

朱允炆仿佛被提起了伤心事,长长叹息之后,眼睛眨巴两下,竟有些湿润了。

“别提了,今日散了早朝后,我被人一脚踢护城河里去了……”

萧凡一呆,接着勃然大怒:“谁敢把当今天子踹河里?想造反吗?陛下,是谁踢你?宫中禁卫可有拿下他?”

“小声点儿小声点儿”朱允炆急忙两手乱摇:“我都没生气,你气什么?”

“陛下,此乃大逆不道,事关国体,不可不……对了,你散了朝以后怎么跑到护城河去了?那可是出城了呀。”

朱允炆顿时露出腼腆的神情,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我……我今日终于把黄莹约出来了……”

“哦——”萧凡恍然大悟:“然后呢?”

“然后……我当着她的面,向她表露了我的……心意。”

萧凡朝他眨了眨眼:“她答应你了?”

朱允炆神情顿时黯然,沉默许久,幽幽道:“她如果答应我,还会把我一脚踹河里去吗?”

萧凡吃惊道:“原来是她把你踹河里去的……难怪你不生气,这姑娘也太狠了吧?不答应就不答应呗,干嘛还踹你呀?”

朱允炆哭丧着脸道:“就是呀,我也这么问她来着……”

“她怎么说?”

“她说……她听到我表露心迹后立马就摇头拒绝的,又怕摇头这个动作还不足以表达她拒绝的强烈程度,于是她整个身子都摇了起来,最后不知不觉跳起来给我来了一招‘神龙摆尾’……”

萧凡张大了嘴,呆楞半晌,讷讷道:“你这是多不招她待见呀……”

朱允炆大眼眨巴两下,终于落下泪来,黯然神伤道:“萧侍读……我今天算是看出来了,原来我和她都坠入了爱河……”

萧凡赶紧打断道:“……陛下,坠河的只有你一个。”

“爱河不是护城河”

“哦,你们都坠入爱河了……”

朱允炆抬头望天,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幽幽道:“我爱她……”

“她呢?”

“她爱另一个……”

第二百四十六章 苦情掌柜

泡妞这种事,跟身份没什么太直接的关系,萧凡一直觉得跟天赋有关。

如果你不懂得花前月下,不懂得制造浪漫,也不懂得风趣幽默,人家美女凭什么会喜欢你?爱情消失了或许没有任何理由,但如果要爱上一个人,一定有某种理由,说什么爱一个人不需要任何理由,那个不叫爱情,叫发*。

萧凡对这些道理看得很透彻,他觉得这是真理,放之四海古今皆准。

“一个人要有优点,而且你的这个优点正好也是你所心仪的女子看重的,这样的话,你们绝对可以一拍即合,什么过程都省略了,陛下,你有什么优点?”

面对神情沮丧的朱允炆,萧凡试着开始和他分析泡妞失败的原因。

朱允炆想了想,挺起胸膛有些得意的道:“朕是大明皇帝”

“这不是优点,而是优势,如果你不打算以皇帝的身份威压她的话,这个优势对你而言没有任何作用……”萧凡很残忍的将朱允炆的得意之情击得粉碎。

朱允炆的神情又变得沮丧起来。

“陛下,再想想,你有什么优点?”

朱允炆沉默许久,不确定的道:“长得英俊算不算优点?”

萧凡点头:“当然算。”

朱允炆松了口气,由衷的笑道:“我总算是个有优点的人了……”

萧凡悠悠道:“你长得英俊是不错,可是人家黄莹也见过你不少次了,却偏偏没看上你,这说明你的英俊在她眼里根本不符合她的审美观,简单的说,她的口味偏淡……”

朱允炆的笑容凝固,半晌,幽怨的道:“……我长得也没那么重口味吧?”

抬起头,朱允炆无助的望着萧凡:“萧侍读,现在只有你能帮我了,你一定要帮我追到她,她是我这辈子第一个喜欢的女子,如果今生不能与她结为连理,我这辈子都不会快乐了……”

萧凡痛心疾首道:“堂堂大明天子,连个女人都追不到,简直是丢了整个大明江山的脸啊……”

朱允炆惭愧的低下头:“…………”

“你到底喜欢她什么?”

朱允炆的双眸顿时有了光采,深情道:“我喜欢她的活泼,她的开朗,她好象一幅会动的画卷,每次见到她,总能给我一幕全新的景色,让我时刻都充满了新奇……”

萧凡点头,确定了,朱允炆对黄莹是爱情,不是发*。

面对这样一只爱情菜鸟,萧凡很头疼。

虽然萧凡在朱允炆面前表情得像个经验老道的泡妞专家,可没人比他更清楚,实际上,对追女人这种事,萧凡也好不到哪儿去,前世混得那么惨,温饱都没解决,想都没想过追女人,这一世已经有了三个老婆,但他也从没放手追过谁,基本都是水到渠成。所以,对于追女人,萧凡目前也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阶段,朱允炆很悲剧的成为了萧凡检验爱情理论知识的实验品。

实验品浑然不觉得向萧凡请教泡妞是件很危险的事,犹自可怜巴巴的望着萧凡,目光充满了求助,像一只无家可归等待好心人收养的猫咪。

萧凡回想朱允炆刚说的话,咂摸咂摸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会动的画卷?你该不会把她当成**了吧?”

朱允炆一楞,接着跳了起来,气道:“当然不是你想到哪里去了?”

萧凡灵机一动,福至心灵,急忙道:“唱歌陛下唱歌”

“唱歌?”

“唱情歌拿把琴到她闺房的窗户外,一边弹一边唱,不信她不感动”

“这……有用吗?”

“有用一逮一个准儿”

“唱什么歌?”

“噢尼又”

“朕……准奏”

出了皇宫,萧凡的心情很复杂。

本来最近忙着办讲武堂,又准备着开武举的各项事宜,诸多繁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