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栖特种兵-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竟然一溜烟一样。摆脱了王少杰的攻击范围,无影无踪了。
王少杰也是一愣,看来不仅仅是麦轲神秘难测,他的敌人也有诡秘的名堂!
就是这一愣之际,耳边一声暴叫:“看枪!”
说是提醒,实际上听到声音的同时。枪风已经刺的肌肤生疼,一杆乌黑的大枪,冷森森的枪刃已经到了脖子前面!
赵一敬顶了上来!
原来这赵一敬刚才听了蛇三对天军将领的圣旨,心怀不满,对他既没有提醒,也没有援手,明摆着是死活不管;直到那个家伙自己摆脱了危机,成功逃跑,他才上来和天军将领打斗。
他现在心中充满了惊惧。这两个家伙没有一个善茬儿,都不好惹!
那个蛇三竟然从必死无疑的局面下生生逃脱,尤其是最后的潜逃术,非同小可,我往往不能得罪他。
这个天军将领竟然把蛇三大的没有还手之力,连招架之功都欠缺,显然更加厉害!还是躲着他为妙!
可是,既然已经反了出来。就不能不打,我不打。他也要打!要打,就不如趁他楞神的时候!不求一招奏效,只求不要输得那么惨。
王少杰感到敌枪近身,一个后仰躲过,手中枪横扫而出,啪的一声。正好挡住了来抢!
一声大响,赵一敬双臂发麻,长枪被震荡而出,飞向了右侧,险些脱手而去!
不是对手!他立刻心知肚明!
这时候。王少杰手中长枪如同渴马奔泉,向他急冲而来!
赵一敬大喊一声:“全军撤退!我来掩护!弓箭手策应!”
关键时刻,他还没有乱了阵脚,具有武将基本的身先士卒的觉悟。
王少杰刷刷刷连刺三枪,都被赵一敬勉强挡过。
这也是华山派的武功特点之一,虽然他们的攻击能力不强,防守却是他们的强项。
这时候,弓箭手的策应也已经到达,箭如飞蝗,不得不防。
就此,王少杰也约住战马,把后面的三千大军招呼上来,步步为营,跟上了 赵一敬逃兵的步伐。
不一会儿工夫,他们逃到了自己的防地,就是铜关县城的南门。
这里有一些营帐,也有一些防御措施,找已经就要在这里停下防御。
就在这时,浑身是血的蛇三突然现身,急叫:“不能停下,去十二连城!”
得到里边得手的消息,阮世雄哈哈一笑,大踏步走了进去。
只见三个彪形大汉,正捉住一个身材也是相当魁梧的老头,老头还在拼命挣扎,无奈那三个大汉都是身强力壮,又是三个对一个,怎么努力都挣脱不开。
其他人见到家主被制,也只得停止了反抗。被阮世雄带领的二百精壮士兵迅速包围,分别拿下。
让后这些人又纷纷窜入内宅,只听得一片女人的喊叫声。不一会儿,众多女眷和儿童,也都被带了过来。女眷都有衣衫不整者。
这时,阮世雄拉过一把太师椅,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面,居高临下地对被按倒在地的老人说:“陈独清,你还有什么话说?”
老人仰起脖子,亢声回答:“成王败寇,既然落在你的手里,我就没打算活着。念在同僚一场,你饶过我的后辈,我就感谢你了。”
阮世雄狞笑一声:“你没有听到过‘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吗?你我都不是政治上的小孩子,怎可期望我犯如此幼稚的错误?不过……”
陈独清知道要这家伙网开一面,肯定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不过事已至此,代价再高也比让他斩尽杀绝要好。于是,沉声问道:“什么条件,你直接说!”
“好,痛快!你那个进宫的孙子,虽然已经是废人一个,但是依然是后患;你如果把他叫回来,交给我,我就放了你的其他后人又何妨?干不干?”
见这家伙又提起自己那苦命的孙儿,唯一的孙儿,陈独清又是一阵怒气冲天。
原来这陈独清正是陈曦的爷爷。陈曦从小聪颖异常,有是孙辈独苗,陈独清对他非常钟爱,从小就当作接班家主培养。
可是,他这种心思,被政敌看得清清楚楚。为了打败政敌。对方采取了最卑鄙的一着,在陈曦十岁的时候,把他劫走,然后阉割,送进了皇宫。
当陈家察觉嫡孙失踪,穷尽家族力量把他找到的时候。他也经进宫当了宦官,一切都晚了。
凭陈家的势力,把陈曦弄出宫来,还是不难办到的;可是已经明白事情真相的陈曦,好像一夜就成熟了。决定就在皇宫呆下去。
就这样,一呆就是十年。经过不懈的追查,陈家也终于明白,那个政敌就是阮世雄。从此两家结成了生死仇敌。
现在这个陷自己的爱孙于如此境地的罪魁祸首,又重提这件事情。还想进一步害自己的孙子,老爷子岂能不怒?
于是一声断喝:“还想害我的孙儿?你休想!”
这个阮世雄听罢,又是一声狞笑,说道:“早就知道你这老东西就不会合作。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接着对他手下喊道:“兄弟们,把这一家男女分开,男的统统杀掉!女的都带走,赏给弟兄们了!”
那个原来制服陈独清的三个人为首的一个。忙走到阮世雄身边,对他耳语了一番。
阮世雄听罢点头。说:“没有问题,老大张口,没说的!”
又对那些抓住女眷的说:“先别急,把那三位姊妹花交给南越三虎。”
接着又对他们说:“三位兄弟这次辛苦了!这三位姊妹花是老大的;你们三位也各选一个,作为你们的格外赏赐。”
三人高兴异常地谢了,马上跑去到女儿堆那边。准备优先挑选。
这时一位相貌英俊的公子挺身而出,说:“你们放了别人,有什么事情都朝我这家主接班人来,我都接着!”
阮世雄盯着这位看了一样,又是哈哈一笑:“贤侄女就别开玩笑了!你自己还自身难保。还救得了别人?别人不知道你是西贝货,难道我还不知道?自从陈曦那小子进宫,你陈家小辈里就没有男人了!”
原来这位不是别人,乃是陈曦的长妹,三姊妹中的大姐。因为没有男丁,她就一直女扮男装,以家主继承人的身份出现。
对陈家的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的阮世雄,又怎么不知道这个底细,只是不到时候,他没有必要声张而已。
眼看着自己的所有谋划都一一失效,陈独清一阵气馁。难道我一生倡导忠厚待人,就这样家破人亡,断子绝孙?难道天不佑善人、专助恶人?
这阮世雄见到大功告成,不禁志得意满,就命令杀光这些男人,瓜分这些女人。
那些士兵刚想举刀屠杀,阮世雄有制止了他们,说不要弄脏了这里的地板,都拉到前面的广场去杀。
众士兵两个人架一个,把陈家男人都加了出去,不一会就听到“啊”声一片,显然是被杀的人最后一声叫喊。
不过阮世雄有些纳闷:怎么有些啊好像是自己的士兵发出的?难道他们杀人还用叫出声来?
不管他们了,分女人!
南越三虎首先伸出他们的脏手,要抓三姊妹,包括刚才女扮男装的大姐。
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正在彷徨无计,任人宰割的时候,一声大喊传来:“小妹不要着急,哥哥带人救你来了!”
嗯?这不是哥哥吗?怎么声音也粗了,身材也搞大了许多?
被声音一阻,南越三虎的手停顿了一下,又加快速度伸了出去。他们要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可是他们快,还有人比他们更快!
。(想知道《三栖特种兵》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zhongwen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
第924章 规划水甜河清
麦轲正在准备渡河,人喊马嘶声传来,另一路大军也到了。
近前一看,原来是顾继之率领的工程兵纵队和火烧营到来了。
一问之下,他们也是选定了这条路,要渡过大河,与中条山的天军会合,然后取道王屋山,斜插太行山。
麦轲叫过顾继之,二人站在河岸,一起观瞧河道中排天浊浪。
看到这些黄泥颜色的河流,顾继之一声叹息。
他对这条大河所花的工夫,几乎占了他所有调研时间的一半,不但因为这条大可穿越了政治、经济中心,而且因为它带来了无数的灾祸,因此让它由黄变清成为每一个关心者的梦想。
顾继之无疑是这个梦想的最强烈持有者。
麦轲听着顾继之絮絮叨叨,述说他的梦想,它的实现梦想的方法,对相关的问题,也逐渐有了一个轮廓。
治理这条大河,目的是让河水由黄变清,回复它来自源头的清澈。
根据顾继之的介绍,由黄返清,可以有两个途径实现。
一个是,从源头开始,就不给它染黄的机会。
这就是说,凡是和源头之水接触的地段,水流,必须一黄不染,和源头之水一样清洁无污染。
另一个是,把染黄的水,再来一个反转过程,把黄去掉,恢复其本来清澈面目。
这就是说,要把清水和黄土分开,各归各处。
不让清水变黄,可以从两个途径保证。
第一个途径是,河水在河中流淌的时候,一直保持清澈,也就是说。河道中没有为何水变黄的污染源。
这样,进入大河中的水,原来是什么颜色,就一直保持什么颜色,永不变色。
第二个途径是,这条大河一路注入的支流。不会把黄水带入主流。
这是杜绝中途注入的水,把不干净的水,带入这条大河。
麦轲听到顾继之的思路,觉得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是他只考虑另一个方面,而这条大河显然面临各种需求,这些需求,也必然带来相应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不解决,又会影响其它方面的使用和治理。所以必须有一个综合治理方案。
随着两河决战的结束,整个大河的治理必将提上日程,既然近日到了这里,不妨考察一番,弄出一个治理方案出来。
于是,麦轲要求大军就在这里休息,他和顾继之腾空而起。
飞到五百米高空,就看到一条黄龙被卡在群山之中。蜿蜒曲折,似乎正在急着逃窜。但是大山就是它的天然敌人,让它不得畅行无阻。
直到刚才麦轲等人的驻足之出,才摆脱了大山的辖制,得到了解放,让后一蹿而而出,激流汹涌。一射而出!
现在,麦轲和顾继之都在云豹背上的空中楼阁中,放眼四方,毫无遮挡,眼下的群山之外。就是两个巨大的平原,下游的平原,似乎为这条黄龙提供了随意穿行的园地,再也没有阻挡!
顾继之悲叹道,也正因为如此,下游的河道决口频繁发生,甚至不断地改道,转眼之间,田园、村庄、甚至城市,都变成泽国。
看到那千里沃野,城镇村庄密密麻麻,去没有任何保证,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条黄龙兴之所致,前去拜访,则万千富贵、锦绣荣华全都随水漂去,化为泡影。
这条黄龙必须驯服,让他改变颜色、改变脾气!
目标是水质清澈、脾气温顺。
不过,麦轲知道,那绝不是想想就能变成现实的。
而且龙之染黄,脾气暴躁的原因,是在上游的河段,只有确定原因,根除病根,才能正本清源,龙顺河清。
麦轲继续高升,达到一千五百米高度,看向群山之西。
只见那里别山之东的平原高出几百米,都是一片平原土地,处处黄土弥天。
这条大河有它的西北部出来,流过北部,然后再往南流,一直流到群山的西面,让后一头扎入群山之中。
顾继之继续介绍。
说这就是闻名的河套地区,形容大河流经北面东面,活脱脱像一个套子,套住了这片黄土高原。
就是这样一套,产生了两大影响。
第一个影响时,大河为这片平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从而把这片平原变成了鱼米之乡。
“大河百害,唯利一套”,这个谚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因为群山以东,大河的改道、决堤、漫堤等灾害,多得数不胜数,所以,大河反而成了弊大于利的害河。
而大河的源头,处处高山野林,几乎都是荒无人烟的地区,也谈不上什么有害有力。
因此,唯利一套,就是只有这个河水环套之中的地区,才是大河的真正的受益地区。
正因为有利,所以沿河两岸的所有林地、草地、山地、平地,统统被开垦为农田。
也就是说,原来被固定的黄土,现在成了随意流动的沙土,在接受河水灌溉的同时,也大量奔涌进入河水的怀抱。
这种进入河水的黄土数量之大,每年可达几十亿吨!
这个数量的黄土,足够把这大河几次填平!
幸好,巧夺天工的大自然,还有它自己的调节方式。
就是刚才提到的群山之中,是一道又三四百米落差的激流,可以把从前段平原积存的泥沙倾泻出来。
这样虽然解决了淤积的黄土,却把泥沙带到了下游,这是形成下游各种灾害的主要原因。
这等于是得力的一“套”,嫁祸于人,把祸害推给了大河下游数以亿计的居民大众。
尽管不是那里的人有意而为,客观上却确实如此。
因此,这就产生了上下游的矛盾。
因此治理这条大河,也凭空增加了一条新的因素;而且这条新因素往往会变成最重要的因素。
这种矛盾。尤其是采取人为干预的措施的时候,就更加不可避免,也让这些措施的决策非常困难。
麦轲对这些因素心知肚明,因为他不仅仅站得高,视野很开阔,而且他有历史的深度。知道后世的相关困扰。
如果能帮一下忙,他当然不介意。
但是目前来说,他要考虑的主要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对两河决战的影响,两河决战,主要战场就在大河的下游,万一它发了疯,决战之中,岂不是措手不及?
另一个是天国推翻满清以后,如何综合治理这条大河。
顾继之问道:“我们这次建立直通太行山的通道。怎样过河,你心里有数了吧,麦轲?”
这是最紧迫的,希望麦轲有办法,否则靠他的工程纵队,起码要四五天时间。
麦轲说:“我想没问题吧。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多大谱,呵呵。”
“那就靠你了!我就谈谈综合治理的问题。我想,有四个基本目的要兼顾。否则就不用综合治理了。”
“哪四个?”麦轲感兴趣地问。
“就是农田灌溉、生活用水、水力发电、河道运输!重要性也是这样排列。不过,也要看在不同河段、不同时间。这种使用的河水的方式重要性会发生变化。”
“比如……”麦轲插了一句。
“ 比如,特别干旱的时候,生活用水就成了第一重要的事情,没水就渴死,哪里顾得上其它?又比如,打仗的时候。需要水路运输,把兵力和武器弹药送上前线,这个时候,其他的使用就要让路。”顾继之解释道。
果然如此!麦轲非常赞同顾继之的观点。
不过这都是如何使用河水,都是被动地等着河水发生作用。人基本上都是无能为力,灾害来了,也是束手无策。
如何主动地掌握河水的威力呢?能不能让河水为我所用?
想到这里,麦轲一惊,敌人有可能利用合适吗?
历史上使用水的力量克敌制胜的战例太多了,比如关云长水淹七军!
想了一会儿没有头绪,就会转思绪,问过继之:“还有什么问题?”
顾继之说:“有! 比如有时天旱无雨,大河就有断流的为限;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断流发上,可是很接近了!别管是四大功能也好,八大功能也好,断了水,全都白搭!”
麦轲点头道:“因此,综合治理,又必须考虑足够的水源问题,不断地、充足的流水,是综合安排水利的基础。”
“其实,这个问题,表现为上下游争夺水源的问题。如果水量固定,用水量也固定,刚好供求一致,上游用水多于它的比例,下游就肯定不够用。”
看来问题越来越多了,麦轲已经感到头痛了。
顾继之可以是比他早多了。
这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麦轲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不少,离找出解决的方案还差得太远,难道一事无成,就此结束?
突然灵机一动,这不是有灵犀一动吗?
把已知条件都交给它,把期望的东西也给它,让他把二者之间的桥梁搭建起来,岂不是一个绝妙好计?
就这么干了!
于是心花大开地对顾继之说:“走了!今天收获很大,回去渡河!”
于是,云豹一头扎了下去。
麦轲没等落地,就把跨越三门的一座大桥搭建起来。
这座宽五十米的大桥,中间点正好搭在中流砥柱上,同时跨越人门、神门、鬼门,也是三合一枢纽工程的构架。
但是有一点不同,整个桥身,从南到北,都被包裹在一个透明的涵洞中。
这是麦轲的一个特殊考虑,哪怕将来这里发了滔天洪水,把整个桥梁都埋入水底,大桥的功能都可以丝毫不受影响,可以照常使用!
麦轲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过河而去!
。(未完待续。。)
第925章 二虎争山夺岗
这座宽五十米的大桥,中间点正好搭在中流砥柱上,同时跨越人门、神门、鬼门,也是三合一枢纽工程的构架。
但是有一点不同,整个桥身,从南到北,都被包裹在一个透明的涵洞中。
这是麦轲的一个特殊考虑,哪怕将来这里滔天洪水,把整个桥梁都埋入水底,大桥的功能都可以丝毫不受影响,照常使用。
麦轲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过河而去。
过河以后,大军沿着慢慢山脊向东进发,麦轲则第一时间和王全洲取得联系。
王全洲是伏牛山分兵三路的时候,向北发展的一路,他统兵十五万,负责占领中条山。
很快就锁定了王全洲所在地区,原来他已经基本扫荡了整个中条山,现在正在进行夺取舜王坪的战斗。
麦轲带着李秀成德等人立刻脱离大队,向东北方向飞去。
一边飞行,一边大开地球仪,进一步熟悉和了解这个中条山脉。
中条山,中国杉西省南部主要山脉之一,东北至西南走向,东连太行山,南临黄河,西北为汾河谷地,西隔黄河与秦岭山区相望。
因位于秦岭与太行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全长约一百六十公里,宽十到十五公里。最高峰为海拔二千三百米的垣曲县历山舜王坪。
中条山屏蔽落阳、铜关和中原大地,拱卫希安和大西北,瞰视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整个山脉北坡陡峭,南坡缓倾,南坡正好是天军进攻中条山的路径。而满清军队要想支援的话,只能从北坡上来,从地理方面对天军颇为有利。
中条山依山势可分为三段:东段称历山,以舜王坪最高,山顶呈平台状,其间有垣曲断陷盆地;西段称中条山。兀立于运城盆地与黄河谷地之间,主峰雪花山,海拔约为二千米;中段山势较缓,呈阶台状,张店附近分水岭鞍部有三趾马红土和黄土覆盖的宽谷,乃唐县期宽谷经隆起而成。
中条山的北面为云城盆地,整个中条山地区共有七个州县、一百五十个自然村。
中条山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互为犄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这也是麦轲决策夺取中条山的原因。
王全洲的具体任务。就是完全占领这个地区,然后向北可以跃进太行山地区,向东进入中原地区,南与伏牛山连成一线,西部可以进入关中平原。
现在,天军占领了函谷,配合中条山,就可以构筑一道铁壁铜墙。卡断满清的中西联络。
对天军来说,中条山依黄河而行。山势狭长,整条山脉划开了中原与西北:它的北侧是运城盆地,南侧是中原大地,如同一道磅礴的天然门户。
天军掌握了这个门户,就可以比较方便地进入这些地区;同时,也可以禁止敌人的进入。
麦轲等人飞临历山舜王坪上空的时候。正看到天军在奋力爬山,领头的一员大将,胯下赤兔马,手中方天戟,正是天军野战军军长王全洲!
满山遍野都是人。粗略一看,起码有二万人!
他带来的可以十五万人呢,其他人难道都打光了?
麦轲飞快地赶上王全洲,打了一声招呼,然后一把把王全洲从马上扥了起来,放置在云豹背上的空中阁楼里,对他说:“来来,说说情况如何?”
“能不能打完再说,现在我和那个兆那苏图正在争夺这座山峰,晚上去将会有重大损失!王全洲急道。
“兆那苏图是谁?”麦轲问。他有满清管理的名单,都是不想花功夫去查询。
“他是现任满清杉西巡抚,武艺高强,意志坚定!自从我跃进中条山,他就一直和我对抗,虽然最后,所有的州县府城都被我攻占,连带附近的那些村庄,可是我也损失很大!现在他从舜王坪北麓,我从舜王坪南麓,都在争取第一个到达顶峰!”王全洲介绍道。
“现在谁领先?”麦轲一听也着急了。
“现在不分上下!他们北麓山体陡峭,但是路程短;我们南麓坡度平缓,可是距离长!田军的士兵都是吃苦耐劳,韧劲十足;他们那些山地兵也很厉害,不但善于爬山,而且精通山地战的格斗术!所以最后就是靠意志力拼搏!”
“还有这事?好,你下去继续督促,我去北边看看这位巡抚去!”
麦轲说完,把全洲放回马背,这才注意到,马的旁边,有一只云豹相随。
麦轲的坐骑老云豹正在和它用兽语交流,麦轲旁听了一句,才知道两位是父子关系。
麦轲这才记起,他赠经赠给王全洲等四人每人一只云豹。
放下全洲以后,麦轲立即腾身而起,插个空档问云豹:“贵公子如何?”
“唉!别提了,它在跟那个赤兔马较劲呢!它说一定要战胜赤兔马,让那个王全洲多给他出战的机会!现在多一半时间,都是骑着赤兔马出战!还有就是,它可一次都没有上过天,它也很想到天上飞,它很想与她老爸我看齐,怎么就不能飞呢?难道是年龄小的关系?”
麦轲愕然,还有这么多思想问题?有的还真不好解决,比如那个天上飞的问题!至于打仗骑赤兔,应该是对它的爱护吧。
麦轲当场答应,下次有机会亲自和它聊聊。
从山前飞到山背,没有花多长时间,麦轲就到了舜王坪的北坡,只见一片斑驳的人群 正在奋力登山,看人数可比天军多多了!
不但人数众多,而且色彩斑驳;不但是衣着,而且还有旗帜,都是颜色不同。
麦轲仔细一看,衣服大多是黑色、灰色、土黄色;旗子就会什么颜色都有了,不但各种颜色,色彩斑斓,而且旗子上还有字,大概是姓氏居多,其中最多的是“阎”字。
什么时候清兵这样得道多助了?
麦轲有点摸不着头脑。
看尽和王全洲联系,问他是怎么回事。
麦轲无奈地笑了。
他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朝廷的绝户令,让许多世家大族都组团参战了。 其中大概有一半人这些家族的乡丁。
第二个原因实际是天军造成的。天军攻下了七个州县,一百五十个自然村,固然把守军和地主老财的武装大部分就地解决了,但是还有很多逃跑了。
这些逃跑的敌人武装,无处可去,就都聚集在了巡抚的周围,虽然不受重视,总比无家可归好,他们不少人还想报仇雪恨呢!
毕竟他们有许多家人都亲朋乡亲都被天军给灭的!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反发展的现象:天军是越打人越少;而清军却越打越多。
就拿这些攻山的清军杂牌来说吧,已经增长到六万了!只听一人挺枪策马,领着一队铁骑冲在最前方,离山头越来越近。
就在这时,他立定马脚,面向爬上来的清军和乡丁,大声喊道:“生死存亡,在此一举!第一个冲上山头的,官升千总!杀敌一人,赏白银百辆!”
众人爬山的速度明显加快!
他接着继续来:“我兆那苏图说话算数!立功必赏!但是如若有人胆敢畏葸不前、推后逃跑,那就修怪我心狠手辣,定斩不饶!”
说吧,掉转马头,飞一样追赶第一拨队伍去了。
他才不会花太多时间对付这些残兵败将,在所有人的背后,有一支青衣队伍,正在目无表情地与殿后部队一起,只比他们落后一步。
他们这一加速,可急坏了麦轲!
他能看到南坡的天军还有一段距离,起码比清军晚到五分钟!
这五分钟平常不算什么,这个时候可就要了命了!
如果敌人先占据山顶,这五分钟起码等于五千人命!
于是,他与王全洲通话,大吼一声:“清军五分钟就到山顶了,你们给我跑步登山!我去抵挡一阵!”
现在麦轲后悔没有带着他的一百单八丄人卫队了。
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他一拍云豹,一人一豹箭一般射向山顶,
麦轲快,那个兆那苏图更快,只见他坐下那匹黑马如同一团旋风,飞卷上来,比麦轲还早上一毫踏上了峰顶!
兆那苏图四下一看,没有一人,不禁畅怀大笑:“喔哈哈哈,我赢了!孩儿们!快……”
没想到乐极生悲,“嘭”一声巨响,从他脑袋上响起!
巨大的冲击力,把他打得一阵头昏目眩,黑龙驹,就是他的坐骑,也一个趔趄,又返了回去,跌下了峰顶平台。
兆那苏图大惊失色,一个蟒龙翻身,打马又从了上来,什么人?怎么不见踪影?
兆那苏图吃惊,麦轲也吃惊不小,这突如其来的暗器袭击都奈何不了他?
还好,虽然没有打死来敌,起码还是提到了阻吓作用,敌将虽然又上来了,只是站在草坪边上,不敢贸然占领全坪,这样至少天军也能上来,不至于被敌人压制在坪下。
这时,清军又涌上来百八十人,一边大叫,一边冲杀过来!
麦轲一看王全洲等人还没有赶到,当机立断,两手齐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