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栖特种兵-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今天,听完了以后,他陷入了盛怒,表面上却是可怕的沉默。

    只有当值太监首领鹿公公,看到他的脸色如同五花筒,一会儿白,一会儿红,一会儿黑。

    突然啪的一声,一只碧玉鼻烟壶,被摔在龙案上,粉身碎骨!

    “你们谁来告诉我,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很久不见的龙颜大怒,顿时笼罩在所有大臣的头上!

    。(未完待续。。)

第849章 满清朝廷炸营

    咸丰龙颜大怒,把下面战战兢兢听完读报的各位大臣确实都吓了一跳!

    这里不少人是前朝老臣,没少面对道光皇帝的怒骂,尤其是和那些列强发生冲突、不得不接受他们提出的屈辱条款的时候。

    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领受过这位登基刚刚一年新皇帝的怒火,不管是老臣,还是新进。

    面对皇帝的诘问,就是再难回答,也要回答呀。

    别人可以逃避,唯有一个人不能,这就是首席军机大臣。

    一个六十岁的老头跪着出列,满脸都是劳苦愁烦,磕头拜了三拜,缓缓地开口道“惹皇上发怒,罪臣该死!容臣下……”

    咸丰缓和了一下口气,说道:“先生请起,您是我的老师,有话起来说。鹿公公,给祁先生看坐。”

    鹿公公给以一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后者赶紧从后面取过一个锦墩,交给了这个大臣。

    老头儿又磕了一个头,说:“老臣谢皇上的恩典!”

    这才爬了起来,坐在了锦墩上面。

    这位老臣是祁隽藻,现任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户部事务,为左右枢务的重臣。

    更有一条厉害的,他不但是咸丰的老师,还当过咸丰的老爸道光的老师。

    因为这个关系,咸丰才称他为先生,给他赐坐。

    虽然按照礼教,天地君亲师,君比师位高,皇帝可以不拜经老师。但是给于一定的尊重还是必要的,这是按照人之常情办理。

    况且咸丰以亲和孝顺夺得皇位,当然不能把这个形象自我破坏掉;再加上,他本人的性格比较如优柔懦弱,所以这样对待老师也是应有之义。

    还有一位也可以享受这个待遇的就是它的另一个老师杜受田。

    杜受田得到这个待遇主要是因为他有拥立之功。

    其他的人,虽然所有的大学士,都有可能教授太子,不管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是皇帝之师,但是这种泛泛的教导工作,就不能得到皇帝的特殊照顾了。

    祁隽藻坐好。挺起上身。开始接着刚才的话头,向皇帝解释,实际上是一种述职。

    这个时候,他就不能低头猫腰。如果跪伏那样了。

    如果坐着。做出弯腰姿态。就如同瘫在那里,不但极端不雅,而且也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皇上。老臣不得不说实话,哪怕皇帝听了以后,即刻把老臣我问斩!这股乱民非常凶悍!军机处已经连续三次派遣精兵强将钱去清剿,结果尽数败北!

    “由此是不久前这次,武有老僧王僧格林沁,文有忠心老臣林则徐,带领最精锐的蒙古骑兵,地方绿营的全力配合,依然是彻底失败!

    “他们不但把前去围剿的官兵全部消灭,还活捉了林大人和僧王爷!

    “随后,他们就分兵十几路,攻击各地的清军,而且占领夺到的地盘,和以前大不一样。

    “这些人如何凶悍,不好描述,这里有一个比较,那些把我大清打得一败涂地的英、法、美兵,在他们面前,就如同纸糊的一样,如果不投降的话,三下五除二就给灭了!”

    只有说到这个事情时候,祁隽藻才略微感到舒畅。

    咸丰虽然自己当皇帝时日尚短,还没有亲自和各国列强打交道的经历,但是老爸当政的时候,那场中英战争,他可是记忆犹新!

    “不错!这个可以算他们的一场功劳! 还有,他们前不久杀入西南不毛之地,惩戒了杀我大清署民的刁民,也是大功一件!都给他们记上,发奖给他们!”咸丰果然心地善良,转眼之间,就转移了注意力。

    “可是林则徐这老头从了逆贼,又是怎么回事?你们许多人不是极力推荐他吗?”咸丰一想到这件事情,又怒气勃发了。

    这下子祁隽藻哑火了!

    他是举荐林则徐最坚决的!

    咸丰冷眼望周围扫了一圈,说道:“你们谁说说?”

    恭亲王奕訢今天也参加了朝见,虽然他没有什么官职,他的世袭罔替铁帽子王在那里,还是有权与会、有权发言的。

    他对皇帝对他的敬而远之,不予重用的做法非常不满,而且造成这种局面的经手人,都是皇帝亲自提拔的人。

    “皇上,下臣有一言,不吐不快!不知道皇上愿不愿意听听?”

    “哼!你说吧!不在这里说,你也会到别处去说,还不如就在这里说个痛快!”咸丰对这个武功和智慧都比自己强许多的弟弟相当不满。

    “谢谢皇上!既然如此,愚弟就如实说了!”奕訢少了一眼周围的大臣,知道他们都是一伙的,自己的发言肯定会被他们围攻,但是,他不为所动,还是要说。

    “我说这些和那些乱民对敌的人都是饭桶!举荐的人都是徇私舞弊!这才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皇上恕我直言,围绕着你的那帮人,一直都是在蒙哄欺骗你你!只有都杀了他们,皇上有能力做事的人,才能解决问题。”

    “嗡!”所有的人都惊讶出声!这六爷也太胆大妄为了!

    这里的大臣都是皇帝的亲信,奕訢的一通扫射,所有人都中了枪。

    于是大家情不自禁地谴责恭亲王。

    咸丰又大怒,喝道:“你们不争气,直接去给恭王爷解释! 怎么连一个一个地来都不知道吗?”

    他对这些人,可没有对老师客气。

    不过,奕訢的这一招,对那些汉官好用,对那些没有爵位的满官也能对付的过去,可是同样的铁帽子王 就不买账了!

    怡亲王载垣当下斥责了奕訢:“我说小六子,你怎么顺嘴胡扯?我也围绕着皇上。照你这么说,我也是蒙哄欺骗皇上了?也必须杀掉?有胆你再当我面,着着我的鼻子,把你刚才的话重复一遍?”

    这载垣不但位高权重,而且年龄比奕訢大多了,所以倚老卖老这着也用上了。

    这位不但是当之无愧的铁帽子亲王,而且还是现职高官,担任宗令和领侍卫内大臣,这两个官位都是正一品,掌管的都是要害部门。

    前者是管理所有的皇族户口。或者掌控皇宫的警卫。

    如此种种。所以对同样是铁帽子的奕訢骂起来毫不客气。

    奕訢就是再狂妄,也不敢直接和这位老王爷叫阵,赶紧说好话:“老王爷别生气,我怎么敢骂您呢。当然那些启蒙哄骗的人不包括您老在内!”

    “你小子毛都没长齐呢。想骗谁?你好好跟大家解释吧!得到谅解还则罢了。解释不通,小心家法伺候!”

    作为宗令,掌管整个宗人府。他当然有实施家法的权利。

    接着就是端华、肃顺这亲哥儿俩一起上,把奕訢骂了个狗血喷头!

    端华还好一些,肃顺是极力提拔汉官的满清先锋,见到这个恭亲王把这些出色的人才都一棍子打死,他绝对不能容忍!

    “你名为亲王,本当在这多事之秋为朝廷效力,即使自己不行,也要荐才举能,为国家保住元气;你倒好,除了扣出恶言,排斥异己以外,还干了什么?仗势自己有些勇力,以为自己有点小聪明诸葛亮再世了?你自己说说,皇上登基以后,你效忠皇上做了什么事情?一件没有是吧?自己一无是处,还敢倒打一耙,我不反过来要求皇上惩处你,就是对你仁慈了,你还好意思大言不惭,有脸站立于众人面前?”

    说实际的,肃顺这话说得有点诛心了。

    这奕訢的本领还是有的,但是本领再大,也要有施展的场合!

    可是原来的竞争对手,现在当了皇帝,又怎能给他准壮大机会?

    所有,不是他不干,而是他没得干!

    不是他不想效忠,但是他的效忠也要看效忠对象对它的效忠是否感兴趣。

    不过,肃顺有一点说得不错,他也确实没有真心实意顺服这个当皇帝的各个过。

    尽管是有些冤枉,和奕訢的表现基本符合,所以他的这一番话语,对所有都产生了影响。

    就连雷霆大怒的皇帝,都忘了开始为什么发火了,反而对这不能安分守己的兄弟更加忌惮,也更加反感!

    对奕訢的愤怒反而升到最高!

    对肃顺说的话,不管别人信不信,他反正是信了!

    相比肃顺,端华就稳重多了,他没有继续责骂,只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立场,同意他弟弟说的,但是现在多事之秋,还是共同对敌要紧。

    他的话对平息争端有好处,但是也坐定了奕訢的不是,而且留下了伏笔,现在忙,没空找你算账,等消停下来,跑不了你!

    这三个人的一通反击,如此地不给奕訢面子,把奕訢得罪了一个死透!

    从此,奕訢与这三个人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敌。

    杜受田看着这个局面,心中苦笑,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是内都不止?有这劲头,抵御外辱多好?他既然是咸丰的老师,又是咸丰的头号亲信,最知道他的心情,知道他的这个皇帝当得一直不开心,以至于沉溺后宫,借色消愁。

    看大家硝烟弥漫,没有止息的意思,只要站出来,沉声说道:“诸位都是股肱大臣,国之栋梁,危难之际,请放下个人成见,以至对敌!从现在起,不再追究责任,只说破敌方略,祁老军机,你看这样可好?”

    祁隽藻同意:“好!就这样!”

    大学士賽尚阿一直未说话,也支持,说道:“早该如此!”

    。(未完待续。。)

第850章 摄灵出招绝户

    这时一位年轻的朝臣匆匆走进,在最后一排站定,朗声说:“报告!钦差大臣曾国藩到!”

    杜受田正着急呢,一听大喜,这些清缴安排谁也不如曾国藩清楚,也只有他才能让皇帝熄灭雷霆之怒。

    “快快让他进来!”杜受田急忙说道。

    可是那个报告的年轻人并有动弹,杜受田怒道:“翰儿,怎么还不快去?”

    原来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杜受田的长子杜翰!

    他本身就是道光二十四年进士,人又忠厚勤勉,咸丰又念他父劬劳,有拥立大功,就提拔杜翰为工部侍郎,也就是工部的副部长,不过排名在曾国藩之后。

    更重要的是,他还被充任军机大臣上行走,实际上就是军机大臣,在首席军机大臣祁隽藻的领导下轮流处理军机处事务,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办理京城巡防事宜,甚受皇帝的倚重。

    今天巧好他当值,而曾国藩这次回瑚南以及提前返回,都是军机处的安排,所以他一回来,立即通知了军机处。

    杜翰知道正在朝开的御前会议,马上就前来通报,说曾国藩已经奉命返回。

    如果就是通报一下,他回去和曾国藩说一些结果就行了,可是曾国藩还有一项特殊的要求,就是它有一个人,需要带进来。

    这个克没有人可以做主!

    今天的御前会议,是一种特殊的朝见。会议内容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不但参加的人员,都是特别重要的当朝大臣,或者是非常重要的皇室成员,比如亲王什么的;而且都是皇上自己的决定的出席人选,不是谁想来就来的。

    没有皇帝的御旨钦批,爵位再高,官再大,也参加不了。

    所以,听到老爸询问,杜翰就把曾国藩带人进来的请求说了。

    所有人都听到了。包括咸丰。

    他正在火头上。没想到这个老曾还来多事,本想一句话给他扪回去,一想着老曾向来稳重,一定是非有必要才如此行。于是就点了一下头。

    这个头也只有咸丰能点。因为参加御前会议的所有人都是他点过头的。

    看到咸丰同意了。杜受田对儿子说:“圣上恩准了,你去招曾国藩和他的客人进来,不过。为了圣上的安全,你就别回去置办了,就在那个客人身边,防止他有什么异动!”

    杜翰说:“是!我就去!”

    转身就走,快步离开。

    他已经感受到这里剑拔弩张的敌对气氛。

    杜受田看儿子走了,低头想了想,跟皇帝打了招呼,也跟着出去了。

    咸丰对老师还是理解的,知道他出去,是为了和曾国藩介绍一下这里的争吵;同时,也是商讨和一下对策。

    这二人的强强组合,实际上是咸丰当上皇帝的关键因素,后来朝政、清剿军事行动,都是这二人组当大拿。

    事实证明,这二人组果然不负皇上所望,办成了不少大事。

    曾国藩正在攻门外等候,双眼微闭,抓紧时间休息养神。

    他这几天往来奔波,也确实给累惨了,

    解救兄弟曾国权,他不得不回去亲自安排解救。

    也多亏是他回去,否则就派不出郭嵩焘这样的重臣;没有郭嵩焘手持尚方宝剑,当场斩杀总兵王大良,他也多去不了兵权,无法增援,前去解救曾国荃。

    曾国荃终于救了回来,可以让他心痛无比的是,他特别器重的郭嵩焘却陷在了敌人手里。

    根据他对郭嵩焘的人品和追求的了解,一听说麦轲给了他一个“天下扫贪使”这个头衔,就知道这位正直的兄弟多半是肉包子打狗了。

    别管多么糟糕,四弟总算安然无恙地回来了,他也松了一口气,想休息一下,调整几天,再回北经。

    可是,没想到那个天杀的麦轲又闹出了一份战报,他看了以后,冷汗津津而出,只看了头版的一些栏目介绍,就坐不住了!

    这些东西,如果到了皇上手里,他绝对是龙颜大怒!

    自己作为钦差大臣,就是直接的责任人,皇上是一定要把自己作为第一个问责人的。

    虽然他和这这位年轻的皇上君臣关系特好,和杜受田一样,被皇帝倚为干城,但是出了这么多事情,他也心里没谱,会不会遭到重重惩罚。

    不管怎么说,他都必须立刻赶回去!

    幸好她这次来,使用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这是工部费尽了心血研制出来的,名字就叫“机关鸟”。

    这种机关鸟,据说是鲁班的创意,在鲁班的手中,这种机关鸟是可以自动飞翔的。可是后来,这种工业的核心部分遗失,一直没有得到恢复,所有工部一直组织人手研制,依然没有能够制造出自动飞行的机关鸟。

    不过在容闳的指导下,终于找出了一种替代方法,就是搜罗一些大型猛禽,让它们飞行拖引机关鸟!

    这样终于可是让人乘坐机关鸟远行了。

    这些大型猛禽,都是从东北深山捉来的座山雕,体型巨大,耐久力非常强,持续飞行能力可以达到五千里。

    每小时的速度,可以达到一千里。

    从昌沙到北经的直线距离大约二千五百里,两个小时多一点,就到了。

    曾国藩飞行一炉,主要的时间花在了阅读和研究战报上面,偶尔也和同行的一位客人交流。

    这个个人是左宗棠介绍来,竟然就是摄灵!

    原来这摄灵自从上次失败以后,正在努力恢复国际纵队,左宗棠、张之洞。也是不甘失败,到处收集人马,人手也逐渐增多起来,

    正是这时,天军在国内多处地方动起手来,摄灵敏锐地嗅到了机会,立刻和左宗棠打了个招呼,动身回到国内。

    正好找到曾国藩。

    这几天,摄灵一直和曾国藩在一起,给他出了不少注意。使得曾国藩非常赞赏他的才能和智慧。与其是他的洞察人心。非常准确,因此提出的建议,都是直至人心,特别有效。

    曾国藩的最大特长是看人辨识。虽然这摄灵的人品上他一直看不透。但是能力是非常出类拔萃的。

    因此。他决定回去带上他。

    这时候, 杜受田走了上来,对曾国藩问候:“涤生辛苦了!如此辛勤劳累。实在难为你了!”

    ?“大哥不必客气!快说说御前会议的情况!估计大哥承受了巨大压力!”曾国藩虽然对天军战报都非常熟悉了,但是对皇上和这些大臣的反应,一无所知。

    于是,杜受田把那刚才发生的争吵作了一番解说,又是是恭亲王的那番分外恶毒的话语,又把载垣的驳斥、肃顺兄弟的斥骂也转述了一番,双方的矛盾非常尖锐。

    又说,恭亲王的话也惹得皇上龙颜大怒,最后才确定谁也不要再互相攻击。

    “哈哈,现在还没有讨论正事呢!你到了以后,肯定要给皇上一个全面的交代,然后再说如何摆脱目前糟糕的状态,涤生你早就胸有成竹了吧?”杜受田补充道。

    “这些人也太不可救药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如此目光短浅,不顾大局!恭亲王不是绝顶聪明吗?我看是绝顶糊涂!”曾国藩气得不禁大骂!

    “嘶嘶嘶嘶!好得很!”摄灵听到这里不禁插话。

    嘶嘶嘶?杜受田一头露水,不知道这是什么表达,难道这就是笑声?

    “哎,芝农,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摄灵先生,才智高远,对时局有独到的洞察,使我特也请来的。”

    又对摄灵说:“先生笑的是什么呢?难道这里暗藏玄机?”

    杜受田这才知道,那嘶嘶嘶的声音,真的是在笑!

    这也太独出心裁了!

    “我笑那些衮衮诸公,还都神志不清呢!那个什么恭亲王跳了出来,不正好把他派出去,对付那些乱民吗?可笑你这些人,平素机灵得很,这个时候怎么不会借刀杀人、损耗别人、保存自己了呢?”

    杜受田心中震动,我怎么把这些都忘了?我看其他人也都忘了!

    他现在也觉得摄灵很厉害了!

    于是热情地对他说:“热烈欢迎摄灵大师!走,我们一起进去,免得皇帝等待太久。”

    四个人一同走了进去,曾国藩跪倒在御案之前,前额触地:“下臣来迟,吾皇恕罪!”

    “爱卿奔波劳累,看座!”

    那个小太监这次不用吩咐,立刻给曾国藩包裹了一个锦墩;曾国藩谢恩后坐下。

    咸丰看了一眼这个陌生人,觉得有些妖异色彩,不由问道:“你不跪拜本君吗?”

    摄灵心中冷笑一声,跪你?你跪我才是该当之义!

    懒洋洋应道:“当然不跪!我的出手,可以免除你和你的子孙对别人的跪拜,你看好吧!”说着妖异的眼神对咸丰闪了几闪,看得咸丰一阵恍惚,对这个“没有跪拜”大不敬问题竟然放了过去。

    这时候,因为御前会议已经开了一段时间,所有的大臣都不再跪着,而是站立在御案之前。

    只有特殊恩赐的两位可以坐着。

    “曾爱卿,现在你把战报上罗列的那些东西,逐一做出解释说明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的局势到底如何?怎么给我的感觉是原来形势一片大好,现在突然不可收拾了?”咸丰敦促道。

    众大臣一听,心里一紧,这皇上的意思是说,根据他的感觉,大清皇朝顶不住劲儿了?

    曾国藩心里也是一惊,冷汗流了下来,果然情况非常糟糕。

    于是赶紧打点精神,从战报第一部分的各个战场开始,逐一予以解说。

    “第一个战场尚海,收回了租界,这件事情。对于满清递过来说,是好事!在列强中毕竟满清帝国获胜!

    “至于林大人当了市长,这也对大清有利,谁都知道他是民族英雄,他现在也不是为外国人服务!这且不说,时机合适的时候,我有把握让林大人依然归回朝廷,而且带着尚海的一切!

    “第二个战场,光西的诸城,实际上早已经糜烂。飞是最近的发展。而他们进入湘西,也不过占领了一个大庸州城而已!湘勇依然在做准备,把它争夺回来。

    “辅建小刀会,他们也确实在那里制造了许多麻烦。虽然他们这个战报说的大获全胜。实际上双方依然处于拉锯局面。天军没有取得一处重要的城市,邰湾也依然在我们的控制下。

    “青藏高原那一路比较麻烦,他们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强大的根基。就是横跨奇马拉雅山脉,然后从那里高屋建瓴,顺流东下,几乎是横扫了满清西北边陲,剑指北经皇城!

    “我们在那条防线上兵力比较薄弱, 国际纵队基本上没有抵抗能力,而天军可以任意从他们的发后方,也就是印度半岛的三个约盟,调动部队,参与战斗。”

    一直不动声色的摄灵,这个时候有了点响动,发出两下“嘶嘶”声。

    那黑里透青的脸色,也有些泛红,因为国际纵队,和他的失败直接有关系,因此他一听之下,感到了羞辱。

    曾国藩稍微喘了一口气,继续来。

    “不过,我们的骑兵已经在那里阻挡,天军的进攻已经被阻挡住。

    “在两淮地区,主要是怀南、怀北,怀河两岸搞事!天军林凤祥,两怀捻军大头领张洛行二人负责,在中原腹地搅风搅雨,不过只是占领了怀河两岸的部分地区,还没有扼住南北交通枢纽!因此也没有卡断满清中枢和南方的往来。”

    “还有就是京畿,东北方向的渔阳,也就是天国在娘子水建立的圣市!东北路总司令林奉翔岁,市长谭国,率领东北路军,已经卡断关内和关外的联系,并伺机向东北进击,他们的目的是孤立满清中枢,让我们在北经 既得不到上京方面的援助,也不能返回上京!

    “可惜他们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却不知道我们在那里的防卫同样非常强大,热河驻军已经出动,天军被挡在古北口一线,寸步难行!”

    “可是半个月来,我们连一封书信也没有从上京收到!”奕訢疑问到。

    他这倒不是瞎说,而是事实,实际上天军的封锁非常到位,一只蚂蚁都不能过关!

    军机处实际上也没有收到应该收到的例行书信,只是这个时候,不好附和恭亲王。

    “曾爱卿继续说!”咸丰命令。

    “在欣疆和内盟古一线,那个无拦王爷不知道发什么疯, 竟然怂恿他的女婿叫什么乌兰以晃的反握大清,还有许多中小家族的也参与了叛乱;不过大家族都依然紧随大清,比如僧老王爷的家族,正在全力阻挡那些乱民,不让他们越出那个地区,扰乱北经大清中枢!”

    众人一听还是心里发凉,虽然这曾国藩说得轻松,可以细心的人一听就知道欣疆和内盟古的局势已经糜烂,那些人的努力只不过是不让他们继续扩大战果而已。

    欣疆和内盟古面积绝大,焉知不是他们本来就是计划如此,没有出那个地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时候未到!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提疑问了,恭亲王都迭遭批驳,别人更是白给。

    “还有一条路线,也就是战报上说的西路大军,由泗川的歌乐山圣市组成,总司令由虫洞担任,目标是占领昌江上游流域,打通昌江中游,配合天军占领两瑚,他们也不是很顺利,但是最让人头痛就是那个巨象队,简直是无法阻挡!目前他们还在昌江上游流域转悠。”

    曾国藩作汇报的时候,有意压缩天军的战绩,他心里非常明白,天军数字是非常准确的!

    倒不是他又确凿的数字,而是凭直觉!

    在他熟悉的战场,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天军确实实际达到了战报所说的那样。

    同时,他还知道。天军的这份战报,主要的阅读对象,是天军自己,一旦有虚报浮夸,根本瞒不过当事人,纯粹自己丢丑。

    因此,没有人敢夸大事实。

    他那里知道,天国的信息来源根本就不是依靠当事人提供,而是由灵犀一动收集,不但准确。而且精确!

    那是一分一毫都不在差的!

    只是在报道的时候。为了读起来简明,麦轲把数字都概而化之,取其整数。

    曾国藩虽然知道天军战报这些数字可信,他汇报的时候。直接采用就行了。那样绝对是事实真相。可是他敢吗?

    如果他敢确认那就是事实,首先信心崩塌的就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

    曾国藩参与了咸丰登记以及以后的所有重大决策,甚至这位皇帝的本质!

    他要比以前任何一位前辈皇帝都差太远了。

    所以他给他一个评语。八个字:人是好人,能力平庸。

    他的抱负和胆色,当然和他的能力相匹配,陡然得知局势坏到如此程度,绝对是支持不住的。

    因此,他也可以猜测咸丰乍一听到战报,该是何等的六神无主了。

    也幸亏恭亲王跳出来,大放厥词,转移了咸丰的注意力,否则能不能坚持到曾国藩到来,还真说已定。

    至于那些亲王和大臣,曾国藩不知道到底有谁能抗住这个坏消息,起码那些养尊处优的满人后代子孙,不是全部,也必定是绝大多数,会吓得绝望而逃。

    所以,曾国藩悲剧了!

    他这能编造谎言!

    他的原则是,天军的战绩,是能承认三分之一!最多三分之一!否则就不用干什么,这些人先作鸟兽散了!

    可是,只报告三分之一真实情况,后果也非常严重!

    因为他们不是是听听新闻,就能到此为止的;主要的目的是决定如何对付这个局面!

    在真实战况的基础上制定对地方略,尚且难保成功;只有三分之一的真实,如何能够制订出对敌的正确方略?

    更要命的是皇上以降,包括所有的大臣,全都不知道整体情况有多么糟糕!

    及时对了解曾国藩的杜受田、祁隽藻等重臣,也难以采取正确的对策,因为他们相信曾国藩,就是走到措路上去,不相信他,连目前的这一关都无法过去。

    幸亏还有一个摄灵在!

    摄灵当然知道真相如何,他恐怕是仅次于灵犀一动的存在,对战局的发展非常了解,也知道这个满清统治基本上是没救了。

    他的目的,当然不是拯救满清,而是实现他的目的。

    为了实现他的目的,当然是双方打得越厉害他越高兴,把人脑袋都打成狗脑袋他才惬意。

    听着曾国藩的回报,他也意识到不能告诉这些人所有真相,否则这些软蛋,未战先怯了。

    于是他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技巧。

    他打断了曾国藩想进入下一个部分的流程,说道:“且慢!我觉得这里应该停一下!一个是我要补充一些情况;另一个是,当务之急,是不是要赶紧议决一些对策,后两部分可以以后找时间再说?”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