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栖特种兵-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不知道伤有多重,因为它们都在那里跳起一丈多高,拨打大块落石。
约拿鱼的周围,则是那些恒河鳄鱼,它们的体积小,撼不动大块石头,只好对付那些小块的落石了。
即使如此,这些鳄鱼还是死伤惨重,毕竟船毁人亡,它们负有保护的责任,明知上去必死,也是一定要上的。
李修城的解救,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打开两边堵塞的满清军队,让这些残存的舰只逃出生天。
当然,他不满足于逃命,而是要反过来,占领大峡谷,消灭这些满清军队!
麦轲等三人清楚地看到李修城出动了三路大军!
一路是沿着前面的舰队走过的老路,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溯,然后攻击敌人设在大峡谷进口的封门清军,把这个封口打开!
第二路,从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派出一支船队,乔装成上船,直趋大峡谷的上游,攻击那些堵住出口的清军,把这些被困的舰只和前来支援的舰只。都能顺利从这里通过,继续完成原来几乎的任务。
第三路,天军独有的空军出动,直接去大峡谷两边的山峰,攻击那里的清军,解除他们第舰队的威胁,起码减轻。
这最后一路最为紧迫,因为每一秒钟过去,都有可能造成天军更大的伤亡。
麦轲看到,这支空军。只有一小部分是原来来自圣山的猛禽旅成员。绝大多数都是雪山雄鹰家族!
这些天军附属部队的新成员,虽然还不能载人,攻击的能力却不容小视!
转眼之间,这些空中巨无霸就飞临大峡谷上空!
看到下面的清军正在顺风顺水。肆无忌惮地对下面没有还手之力的天军施虐。众鹰眼都红了!
本来就快的速度。立马提到了一些的高度,快逾利箭,如同出膛的炮弹。向那些正在往下面抛掷石块的清军疾冲过去。
正在竭尽全力的清军官兵,哪里会想到祸从天降!
犹如一阵陡然而至的狂风刮过,所有站在前沿伤害天军的清兵,全部受到了这些空中来客的攻击!
有人受伤倒地;有人立即死亡,更多的人是被这些战鹰抓起,然后被扔下了百丈悬崖!
下面正在拼死抗拒巨石压顶的的恒河鳄鱼、约拿大鱼、天军将士,看到掉下来的不再是石块,而是那些扔石块的人,不禁大惑不解。
咦?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石块没有了,之后把自己给扔出来了?
这些清兵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舍生忘死了?
不管了,被你们虐了半天,该我们了!
你们的石头厉害,难道你们的人也和石头一样硬?不是杀昏了头吧。
于是,约拿鱼、恒河鳄、众天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把这些倒霉的清军逮住就是一通好虐,不死也就剩半条命了。
不过,由他们在下面接着,也使得这些掉下来的清军得到了缓冲,没有直接脑浆迸裂,立即死亡。
这本来应该是他们的结局,百丈悬崖的高度,任何常人都不可能生存。
天军空中部队只是一个重逢,就为下面的舰队解决了悬在头上的利剑,不再有死亡的威胁加神,下一步怎么做,就可以从容应对了。
“李大龙!你们在这里休整一下,接应的舰队马上就到,然后继续执行你们的原定计划!”
李修城指示这支舰队的统领,一个头缠白带的青年军官在指挥舰上高声应命。
显然它也受了伤,可见战斗的残酷。
李修城指挥战鹰把山头上的清军捉的捉,杀的杀,清除得一干二净,然后留下一些人驻守,他自己则带领战鹰,飞往大峡谷的上游出口。
麦轲等三人也趁机转移了视线,看看全国各地战场。
一看之下,就知道六条战线已经全面开战,尤其是辅件和上海的小刀会起义,已经进入了交战的高峰时刻!
尚海!
几乎就是正东的地方,后世远东最大商业都市,现进还是地区性港口城市,现在已经是人声鼎沸,乱成了一锅粥。
东路军司令杨秀清,总参谋长杨休倾,尚海小刀会总统令刘丽川,三巨头正在城市的制高点,负手而立,俯首观看全城。
他们心中有数,虽然现在看似群龙无首,但是真正无首的是清军,是满清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而不是天军。
天军现在目标明确,正在按计划占领计划中各个目标,全都在预期的进度中!
一天拿下尚海,现在看,应该是毫无问题!
麦轲等三人看到了这三个人神态悠闲,就知道那里的一切,都在天军的掌握之中,就把目光往南方移动。
辅建!
即使在满清的前期,辅建已经是首屈一指的战略要地,它不但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沿海中心城市,而且是联系邰湾的必由之路!
作为亚洲第一大岛,邰湾从清初就成了兵家必争的现代意义的战略要地。
所以占领辅建,不但是大陆控制邰湾的关键;而且更是邰湾进入大陆发展的关键。
起源于邰湾的反清势力,也就是郑氏父子的天地会。对辅建的重视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天地会对辅建的控制,从始至终就没有放松过,只不过风声一紧,他们更多地势转入地下;风声一过,又从地下转入地上。
今天,这里的天地会弟兄要扬眉吐气,一展身手!
麦轲等人三人的视线南转,很快就有两条身影进入视线。
第一个人就是南路军总司令冯云山;第二个人则是辅建小刀会总统领黄德美!
他们站立的地点在在辅建重镇罅门,这里是辅建与邰湾交往的首当其冲的门户之地。
辅建不比尚海。站在高处可以一览无余;虽然比不上内陆大省。辅建毕竟也是一省的幅员辽阔,所以二人只好选择了关键的城市,然后遥控其他城市的举义。
辅建和尚海的目标一样,都是在起义的当天。一举拿下这个战略要地。但是有把握全面实现的程度。显然不如尚海大,主要原因是这里幅员辽阔。
不管怎样,拿下主要城市。还是相当有把握的。
麦轲这里的视频, 可以转换场地,因此,他们可以看到辅建各地的现场,小溪甚至比冯云山他们还快!
所以,麦轲也不等这二个人的二手消息,直接观看了主要战场的现状,发现都没有大的问题,一天占领辅建,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高。
顺便告诉了冯云山、黄德美二人这个观察后的结论,麦轲等人就再次转移了视线。
他们很想知道泗川那一路的情况,尤其是还有两位满清族人参与情况下,看看是否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出现。
可是还没有转过去,脚底下战局的发展,吸引了三人!
大家的视线顿时扫了出去!
金田起义甫一发动,金田大营就被蓄谋已久的太平军冲了个七零八落!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试图保护大帅行辕的骑兵和步兵,又被太平军水师断了后路的消息击碎了固守待援的希望!
所以清军的防线很快就被突破,大群天国将士冲进了行辕。
当他们看到了清军大帅,不乏敬意的林老爷子的时候,大家不禁都傻了眼。
只见林老没有作在钦差的宝座上,而是坐在了一口棺材上。
棺材漆黑,上面写着几个白字:“一死报皇恩”。
旁边的几个卫士大声喊,不要上去,里面都是炸药!
这时石达开和胡以晃等将领都围了过来,连忙吩咐众士兵不要动,因为麦轲战前有严格的命令:绝对不能伤害林老英雄。
麦轲其实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情,看到了这个情景,吩咐了张远和六划继续观察,他去去就来。
然后,他就跳下了云豹,如飞赶了过去。
这个时候别的地方战事都已经基本结束,大多数太平军将士都围到了这里。麦轲一道现场,对石达开和胡以晃交代了一下,让他们都撤去包围。
然后麦轲空手上来,到林老爷子面前两米之处,躬身一礼,说道,“晚辈麦轲,向老先辈,老英雄致敬!”
林则徐面色缓和了一下,说道,“败军之将,谈何英雄?既然你持礼而来,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吧。我听着就是。”
“老爷子,我是真的尊敬您。不是因为今天的交战,而是因为您不对外来强敌低头。而且受了再大的委屈和挫折也不气馁。您是我的楷模。”
谁都愿意听好话,林则徐当然也是如此。
想他老林一生,最值得自豪的就是脊梁硬,在外敌面前没有失掉气节;也没有和那些贪墨之辈同流合污。
新君在他临死之前还为他洗去不白之冤,他从那时起,就已经决定肝脑涂地,以报君恩了。
他万万没想到敌人阵营里还有这样明白的人。
甚至更明白,简直是清楚地洞察他老林的心意。
老爷子被说到得意处,神色又缓和了一些,也就耐下心来继续听。
麦轲继续山乎,说道,“我知道您要自我了断,一是因为您的气节,对新君能够启用您心存感激要报恩;二是因为您自知身体状况,没有多少时间坚持。
“除此之外,您也担心被俘受辱,所以一来就抬棺明死志,失败后坚持自杀。“不知晚辈猜的对不对?”
林则徐心里话,“这小子也有点神通,怎么说的和我想的一样?”他也不置可否,继续沉着脸不说话。
“老爷子没反驳,我就当是您默认了哈。”麦轲对这样的不被理睬,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继续嬉皮笑脸地说下去。
“老爷子,我和您打个商量。您也别坚持自杀,我们也不限制您的自由。您一生的追求,您看看我们是否达到。
“您就看着就行,也不用您作什么。
“其次,您的病呢,在您看来已经是不治之症了。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大事!
“我,不但能给您治好,还能让您恢复生龙活虎状态,再活十几二十年,把您的理想自己实现,岂不更好?”
老林心里琢磨,“嗯!听起来是很有吸引力,尤其是那病的事情,真能治好?我虽说是真心想尽忠报答君恩,实质上还是对自己这副没药可治的身躯破罐子破摔了。这个还真想看看能不能好。
“不过,我跟你们走,怎么说也是投降,名声不就彻底完了?”
麦轲看着他还在犹豫,知道是在担忧名声,就进一步敲边鼓,“您不是投降我们,而是休息一段时间,侦测一下敌情,什么时候想走都可以。您现在这样的状态,自己也回不去吧?
“您的那些卫士和军队,我们可没有和您一样的对待。”
结果林老爷子就这样被麦轲软硬兼施,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暂时留了下来。
。(未完待续。。)
803章 活捉僧格林沁
林则徐打消了自杀的念头,麦轲赶紧上去,把老爷子从那口棺材上搀了下来。
麦轲回头一看,只见棺材遍体漆黑,上面写着的几个白字耀眼地白,“一死报皇恩”也分外刺目。
据说里面都是炸药,估计老爷子不会玩虚的,说是炸药,那就十有七八真有。
不管怎样,先把这棺材弄走再说!
麦轲向石达开使了一个眼色,石达开立刻派了十几个胆大心细的士兵上去,把棺材抬走。
麦轲搀着林则徐,一边走一边跟他唠嗑,心里一边想:“该把他放在哪里呢?”
他心里还牵挂着其他战场呢。
他打算把林则徐安置好,立刻回到他那空中指挥中心去。
去指挥中心?难道不可以带着林则徐?
有何不可?他已经被活捉,即使有心,也没有能力和外面的满清联系了。
就带他一起去!
于是,麦轲说了一声“老爷子小心了”,就带着他腾空而起!
林则徐一生戎马,仕途起伏,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唯独没有见过空中飞人,更没有当过!
这突然的起飞,让他心一下子抽紧,浑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这人怎么能像鸟一样空中飞翔?
不过老人家确实胆大,只在一开始的时候,心急跳,眼紧闭,慌了神;很快就平静了下来,睁眼一开。发现自己已经在云雾之中。
身边是快马奔腾一般的白云,脚下的人群和各种景物变得微小,几不可见。
正在逐渐适应,甚至产生了一种心快神怡的感觉,麦轲的声音响起:“到了!请老爷子和我一起进去。”
林则徐来不及反应,一下子就入了空中指挥室。
当他看到不同视频的现场直播以后,不禁目瞪口呆!
世界上还有这等神奇的事情,万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
不过,这种技术上震撼还在其次。真正让他吃惊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辅建、尚海、两怀、北经东北要道的娘子水、泗川重镇渝州、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同时上演着和这里大同小异的故事!
而且看现状。都和这里自己亲身经历的差不多,天军都占了上风!
即使在这里,林则徐以为了解了整个状态,认为已经糟糕得很了。主帅已经被擒。还有可能更糟吗?
当然能!
他看了这些现场视频。才知道,整个光西,已经到处都是反清的战场了!
数不清的天军。正在从水路、陆路对所有的大小城市展开围攻,而且守城的清兵明显兵力不足!
他这才意识到,他在战前逼迫各地的清兵集中起来,参加这里的清剿是一个多么不智的举动!
难道这是麦轲这这小子的故意为之?
不过,怎么说都晚了,这里的惨败已成定局;整个光西尽入敌手已经不可避免!
非但光西糜烂,全国恐怕也都不妙,至少频幕上看到的几处都是如此!
林则徐的心沉到了最深的低谷,原来的一丝希望的亮光已经熄灭。
现在他唯有希望僧格林沁能逃脱厄运!
镜头正好转到脚下的战场,正好是僧格林沁奋力拼搏的场面!
他已经被包围,但是,他的铁骑卫兵正在为他抵挡天国的骑兵!
麦轲此时也正想着这位老僧王呢。
他的整个历史,如同快进的影片,纷至沓来。
麦轲对这位老僧王颇有研究,知道他会是天国天军的劲敌,在历史上,他也确实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满清悍将之一。
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嘉庆十六年六月五日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日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
幼年,僧格林沁因家境贫寒,曾随父亲布和德力格尔为富人放牧。
十二岁时被送到昌图老城文昌宫读书。
道光五年,僧格林沁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
同年十二月,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这是他从政的开始,开始对满清的统治有了影响。
道光六年,赏用朱缰,这是一个很大荣耀,也说明了他在身份地位上的改变,同时,明,他和皇帝的关系,已经很是亲近,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倚重。
道光九年,赏穿黄马褂,地位和待遇进一步上升,只有最得皇帝欢心的人,才有这个赏赐。
同年二月,他受命管理上虞备用处事务,终于成为独管一个领域事务的重臣。
同年九月,又受命管火器营事务,这个是最尖端的军事科技,尤其是在京师地面,动辄就是要人命的事,皇帝贵族也难逃里这些武器的攻击范畴,可见他的受信任程度。
道光十四年,再升任授御前大臣、兼任整白旗领侍卫内大臣,直接到了皇帝眼前做事,这个差事,非得是皇上看起来顺眼的人来做不可。
同年九月,为后扈大臣,这个职位更不得了,专门照管皇帝的后路,不得有任何差错,也就是说,皇帝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他了。
道光十五年正月,署镶红旗蒙古都统,又一个皇室的重要武装力量归他管里。
同年二月,任督领侍管理虎枪营事务。
同年七月,受命总理行营。
同年十二月,为阅兵大臣,也就是是说,满清的军事力量,他成了第一号权威。
满清所有军队,他说好。就是好;他说不好,不管好坏,都是不好。
道光十六年,授镶白旗满洲都统,这支军事力量的满人最高领导,实际上的一把手。
道光十七年,赏用黄缰,比朱缰更高一等。
到此为止,他已经有两样东西是和皇帝的专用颜色一样了,一件是黄马褂。一件是这个黄缰。
生活上朝。有黄马褂;出行打战,有黄 ,有缰,他有了高人一等的资格。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为正黄旗满洲都统。这个职位又是最高军事长官。而且是一个新的武装单位。
道光二十四年,充右翼监督,署正蓝旗满洲都统。军事地位无以复加。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为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道光二十六年五月,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道光三十年,为镶黄旗蒙古都统。
道光一月,道光皇帝驾崩,僧格林沁为顾命大臣之一。
道光九月,命往汨云县剿匪,授左翼监督。
道光十二月,嘉奖僧格林沁清除匪患之功,赏四团正龙补服并准予穿用。
咸丰元年,僧格林沁任御前大臣,署銮仪卫事。曾请旨出兵镇压科尔沁左翼后旗佃农抗租斗争。
咸丰二年,上书逮捕佃农抗租领头人吴宝泰等下狱。
就在这一年,他主持道光帝梓宫迁葬,恭谨从事,赏加三级。
咸丰三年五月,他受命督办京城巡防,任参赞大臣。
此时,太平天国已定都天京,并派兵北伐。
他受命统领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扑五营及察哈尔各官兵,并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蒙古诸王劲旅出京。
同年八月,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入京畿重地。
咸丰帝亲自将清太祖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授予僧格林沁,命其率军进剿。
同年九月,设防紫荆关。
同年十月,在田津南王庆坨与北伐军开战。
这一战致使北伐军损失惨重,只好退到连镇一带。
咸丰四年,他率军又在连镇大败北伐军,咸丰帝赐僧格林沁“湍多巴图鲁”称号。
咸丰五年正月,僧格林沁整军再战太平军,破东连镇木城,太平军冒死冲突,僧格林沁尽歼之,生擒太平天国北伐军统帅林凤祥。
因此殊功,咸丰帝于二月加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赏朝珠一盘、四团龙补褂一件。
同年四月,诏世袭罔替,俸银加倍。
这个赏赐非比寻常,也就是说,他的亲王勋爵,可以子子孙孙地传下去,而且保持和他的封爵一样,而不是和满清的惯例一样,继承者降一等。
同年六月,在闪东冯官屯剿灭太平天国李开芳部,生擒李开芳。
林凤祥、李开芳都是太平天国的名将,骁勇善战,僧格林沁在两年之中,大小数百战,全部殄灭,无一漏网,因此威名震于海内。
僧格林沁的历史表明,就是他支撑了满清的统治,也是满人中唯一可以和曾国藩媲美的一个。
如果没有他阻挡、最后消灭了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满清的京畿的统治已经倾覆,就没有机会等待曾国藩在瑚南的发力了。
现在,老僧王的这段历史,截至到道光十二月,历史已经改变了轨迹,他的人生已经不再有满清皇帝作主,更不是他自己作主。
天国、天军将决定他的命运。
麦轲早就决定,此役一定拿下这个镇压太平天国的罪魁!
其实,麦轲有更加积极的想法——在这里改变老僧王的历史轨迹,也是挽救了他,让他没有机会成为罪魁,而是把他的能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岂不一举两得。
因此,看着虽然处于绝对下风,依然不屈不饶的老僧王,麦轲决定亲自出马!
僧格林沁带领的两万骑兵,现在已经减少了一半,依然是左中右三军。
中军他自己带领,右军是镶白旗为主,整红旗为辅,统兵大将,他没有沿用原有的都统副都统,而是自己的心腹僧格岳。
左军是整蓝旗为主,镶红旗为辅。统兵的也同样没有使用旧将,而是另一位心腹僧格川。
中军则是僧王爷自任都统的盟古八旗。到了这个时期,盟古八旗实际比满清八旗的战力要高上不少。
天国大将胡以晃、石达开各领两万大军,两道洪流已经像两把尖刀,切入了八旗骑兵。
胡以晃把僧格岳交给了陈国瑞和李容发去对付,自己专心来斗僧格林沁。
左边的石达开也是同样的心思,把僧格川放过,留给杨辅清和林林启荣,也放马过来直取僧王爷。
这时的僧格林沁年届四十,虽然不比年轻。依然有余勇可贾。
他挥起手中的重型武器狼牙棒和敌将缠抖;这柄狼牙棒重达八十斤。不知道饱饮过多少强敌之血。
石达开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也是重达八十斤,二人对撞连连,“哐啷” “哐啷”巨响不断声震四野,火花四溅。
果然势均力敌!
僧王爷是吃了年龄较大的亏;石达开则是马力有所不及。
毕竟盟古是产马之地。最好的马也必须配给最有能力的人。
这两条老僧王都占了第一。所以他的坐骑。也是最棒的。
二人是势均力敌了,可是这边还有一个胡以晃呢!
胡以晃综合武功指数比石达开只高不低,单拿出来可以对敌任何强大的对手!
但是。这不是个人逞英雄,他当然也不会讲什么单打独斗。
二人酣战良久,突然,一根丈八长矛森森白刃,神出鬼没地刺到了老僧王的前胸!
眼看王爷就要命丧当场,一杆明晃晃的禅杖截住了长矛的去路!
原来这是老僧王的一个护卫,他一直没有出手,关键时刻,一举解除了危机!
两种兵器一个碰撞,二人都感到一股大力传来,各退一步!
又是势均力敌!
然后,双方斗智斗力,一致缠斗下去,竟然打了个旗鼓相当!
中军有了护卫出手,抵挡住了石达开,维持了均势;这护卫单轮武功,比老僧王只高不低,对付石达开正好!
但是,左右两军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右军是镶白旗为主,整红旗为辅,统兵大将,是老僧王的心腹僧格岳。
胡以晃把僧格岳交给了陈国瑞和李容发去对付,这二位别看年龄不大,可是一个一个更狠得住。
陈国锐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太平天国陈玉成手下的童子军首领。
机智勇敢自不必说,单说他得狠劲比绝大多数青壮年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天是他的出战,狠戾的尽头,更加高涨了三分!
因此,他已接到任务,立刻及如同饿了一个月的猛虎,挺直手中红缨枪,一道闪电一样扑向了僧格岳!
僧格岳能得到老僧王的看中,自然也是当今豪杰,手中一柄板门大刀,不但刀术娴熟,而且力大无比!
他眼见敌将势若疯虎,以不变应万变,板门大刀,迎面一栏,正好挡住那势在必得的一枪!
“当!”
僧格岳在马上纹丝不动,只是战马后退了一步!
反观陈国锐就没有那么好受了,他在马上一阵乱颤,显然在力气上大有不如。
他的坐骑影响更大,后退了三四步之多!
陈国锐年龄只有十四岁,自然比不上僧格岳,他正是年富力强。
不过,狠人就是狠人,陈国锐根本就不管这些,拍马舞枪,又抢了上去,连喘口气的功夫都不耽误!
僧格岳虽然第一个回合占了上风,但是也没有绝对优势,见到对手丝毫不惧,继续攻击自己,只好集中精神,对付他暴风骤雨般的枪击。
可是还有一个李容发呢!
这个李容发,在真实太平天国的历史上,是李秀成的义子,智勇双全,被公认为“少忠王”,也就是说,他的能力和人品,完全可以子承父业,把忠王那一摊儿接过来,发扬光大。
可惜的是,他后来兵败被俘,本可不死,却因为他的智勇和名声,被清军断然杀死,以绝后患。
趁着陈国锐在前面主攻,他悄悄的接近敌人,别看他只是十二岁,可是行动起来,却比任何一只老鸟都天衣无缝。
李容发手中也是一杆红缨枪,他伪装成和其他清兵交战,逐渐接近僧格岳,在距离适当的时候,突然枪锋一转,死毒蛇吐芯,陡然扎向僧格岳的后心!
周围的清兵,看到这一幕,惊叫声还没有出口,一尺半长的矛头已经没入了后背!
前面的陈国锐抓住敌将微微一顿的机会,也将长矛扎进了他的前胸!
然后二人同时用力,把僧格岳挑起一丈多高,然后狠狠地摔了当地!
清军上将就这样当场被杀!
周围的清军这才惊叫出声!
可惜,要提醒的满清将领已经命丧环黄泉了。
二员小将密切配合,转眼之间,就灭掉了敌军一员上将,下破了清军的胆魄,众童子军纷纷上前,开始砍瓜切菜!
左军是整蓝旗为主,镶红旗为辅,统兵的也同样没有使用旧将,而是老僧王的另一位心腹僧格川。
左边的石达开也是同样的心思,把僧格川放过,留给杨辅清和林启荣。
他放马过来直取僧王爷,杨辅清和林启荣却把僧格川给缠上了。
这二位虽然不如那两个童子军将领狠辣,却胜在稳重,而且武功也是非常之高,两人一对红缨枪,二龙戏珠,直奔僧格川的前胸要穴。
僧格川的武器是一个狼牙棒,重七十多斤,武艺出众,估计如果单打独斗二人中的一个,应该是棋逢对手。
可惜,现在他是以一敌二,平常的心应手的狼牙棒,现在变得不必沉重,一会儿功夫就浑身冒汗了!
还好,这二人没有使出要命的招数,只是稳稳地压上,迫使他一步一步的后腿。
主将不敌,手下的士兵也同样受到天军士兵的压迫,最终与老僧王率领的清军合在一起。
虽然,也有不小的伤亡,可是比僧格岳的全军覆没好多了。
这些清兵和老僧王的亲兵队、扈从队,混合在一个,站稳了脚跟,死命抵住天军的进攻,不让他们扩大战果。
正在僵持,麦轲到了!
看了看负隅顽抗的老僧王忠清兵,麦轲决定出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