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栖特种兵-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巨斧队终于撂倒了所有拦路的大树,进入了一个相对低矮的丛林地带。
尽管他们个个体壮如牛,这时也都累得如同老狗一样,佝偻着腰,弓着背,气喘如牛了。
可惜好景不长,刚刚走出三四里远,前面又是一片更加辽阔、更加茂密的森林!
刚刚在这段行军过程中恢复一点元气的巨斧队,二话没说,上去就挥斧猛干;可惜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开出不到一里的路程,就坚持不住了。
石达开一看巨斧队已经难以为继,就在一般队伍中选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顶替巨斧队;可惜他们还是比巨斧队差远了,最好的小伙儿,也不过是砍倒一两棵;许多人光是举起巨斧,就用尽了力气。
看到这种情况,一直跟着大队的云豹跑了出去;它一贯自由行动,麦轲也没有管它。
麦轲和石达开聚在一起,商讨如何解决困境。
他们这条路是用指南针确定的,是一条最短的路线,看来改路解决不了问题,别处比这里的密林更有厚度!
正在一筹莫展,前面忽然传来嘁哩喀喳的声音,似乎是大树倒地造成的响动。
难道有人帮忙?或者是敌人?
麦轲赶紧升空,朝前一看,只见密林的那一边,大树成排倒下!
麦轲飞了过去,只见一群小牛犊一样的壮大野猪,正在拱树!
只见它们一尺多长的獠牙,切豆腐一样,插到大树的底部,然后望起一撩,登时就翻倒一棵大树!
。(未完待续。。)
第584章 过河马上拆桥
看到麦轲飞了过来,正在野猪身边监工的云豹腾空一跃,与麦轲会合,麦轲乘势跨到云豹背上,心里已经明白,这一定是云豹利用它兽王的权柄,为远征军找来的帮手。
虽然麦轲现在没有灵犀一动帮忙,不能和云豹直接交流,但是长时间的合作,一看云豹的神情,就知道它的思想动态。
看它那又得意又骄傲的神情,就知道它正在显摆表功呢!
麦轲当即掏出一瓶八十度,扔给云豹,以彰表扬。
麦轲然后回到密林的这头,告诉远征军这个好消息,让那些还在坚持砍树不止的巨斧队,停了下来,正好休息一二。
不过看他们那种比蜗牛还慢的砍树速度,麦轲就知道他们实际上已经无能为力了,还在坚持,只是表明一个态度!
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那嘁哩喀喳的声音,就来到近前;紧接着,听到轰隆隆一阵响动,最后的大树也都躺倒,密林中开凿出一条通道!
大家看向对面,只见十头野猪并排而立,猪头上的两只獠牙似乎发出凛冽的寒光,颇有所向无敌、唯我猪大将军的气概!
它们的后面,还跟着一大群,至少有四五百只,和头前站立的十头不相上下!大概是野猪家族全家上阵了!
麦轲对这些野猪朋友拱手相送,又给这片树林起名为“野猪林”,以表彰和纪念它们的贡献。
云豹当翻译。转达给野猪听,那十头野猪张开大嘴吼了一声,大概是说“谢了”,然后就扭过头去,继续往东走,头前开路去了。
大军大约又走了几十里,都没有遇到大片森林,一些小片的树丛或者零星的树木当道,被野猪三下五除二拱飞,基本上都没有形成障碍。
正在行进。前面传来“轰轰轰”的沉闷声音。听不清是什么东西造成的响声。
大家继续东进,响声越来越大,如同万马奔腾,犹如冰雹之前连绵不断的滚子雷。之前猛往之前的野猪。这时也有些踌躇不前。
麦轲看了看云豹。云豹别过脸去,显然是告诉麦轲这个不归它管。
麦轲赶紧驱豹到最前面,去和吴先生派来的向导打探情况。
向导对这一带的地形地貌相当熟悉。麦轲一问,他就告诉麦轲说,很不妙,他们前面应该是六甲三峡了。
“难道很难通行吗?”麦轲疑惑地问,他知道昌江三峡,那里险峻无比,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六甲三峡,不过一听这个名字,就有点令人心里发憷,即使险峻程度昌江三峡的一半,也会头痛万分。
可惜怕什么就来什么!
只听向导说:“何止很难!简直就是难上加难!你听说过昌江三峡吧?那里我也常去,跟这里一比,它们有这里一半的难度就不错了!
麦轲一听,心里直冒凉气,一股近乎绝望的情绪蔓延上来——这是他以前绝无仅有的。
雪上加霜的是,向导接着又说:“关键的困难还不在它们如何难以渡过,而是在我们要跨越它们,才能继续东进!而这打狗河曲折循回,这三峡在我们面前要出现三次,因此,我们也需要跨越三次。”
“绕道而行不行吗?”麦轲抱着一线希望。
“绕道当然可以。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岸边的险峻程度不比跨越差;二是路途遥远,绕完一个峡要两天时间。”
咳,这还说什么!明明知道我们今天必须赶到目的地!
说着,已经来到了发出轰鸣的峡谷岸边,大家只感到一阵凉风习习,顿时把急行军带来的浑身大汗吹散了大半。这倒是名副其实,刚才向导告诉他说这是三峡中的凉风峡!
看前面,一道深涧横亘眼前,正是一个高达百丈的落差之处——只见清澈如碧玉的水流从高处一跃而下,一路欢歌、飞扬旋转地投入下面的深渊,造成巨大的轰鸣,然后一泄而下,转瞬远去。
如果是平时,这里绝对是一个消闲去暑的好地方!
可惜现在大家没有这个闲情雅致,凉风吹在身上,不是凉爽,而是热浪袭人,起码麦轲是心急如焚!
他知道这时候急也没有用,他首先祷告求圣灵给他平静安稳的心,开启他智慧的眼睛;然后在面前深涧的上下仔细观看。
这一静心观察,果然让他发现了可以做文章之处!
虽然深涧的两岸也有落差,但是并没有涧中流水那样差百丈之多!更有意思的是,岸边已经降低了高度,而中间的河床还没有那么快降低,因而导致了有一段高处的河床与低处的河岸高度几乎持平!
当然这种持平还是有两丈左右的距离,扯平不是直接的持平,而是斜角持平,但是这已经可以大有可为了。
再看中间的河道,明显可以看出中间和两边不同。
中间一条大约四五丈宽的平台状地带,水流比较平缓,明显高于两边;两边则是深沟,水流湍急,深不可测的样子。
麦轲和云豹笔画了两下,意思是让它去和野猪沟通,再次去做苦力,去半里地外的树林里,弄来把八十棵大树过来,急用!
云豹心领神会,跟那个似乎是野猪头领的哼哼两句,那个野猪头领扇乎了几下大耳朵,转头就跑了出去,身后跟着几百头野猪属下。
时间不长,这些野猪就回来了,前面走着的野猪每两头抬着一根粗大的树干,呼啦啦一片响动。
进到眼前,才知道这些野猪,把獠牙刺入大树里面,一猪占一头,昂起猪头,就这样把大树抬了过来。
接下来,麦轲和石达开各抱一根大树,飞身跃过西端的深沟,凌空滞留在中间的平缓地带上面,把抱着的大树并排放好,作为继续铺设过涧通路的基础。
其他士兵继续把大树,和麦轲第一抬的根并列,一直到五十棵大树排在一起。
然后就是中间的平缓地带,先是竖着放四棵大树,然后依然是五十棵横排,接着又是同样的再来一排,就到达了东部的那个深沟地带。
这里麦轲和石达开如同开始一样,也是各抱一棵大树到达东岸,然后作为基础,铺设其他大树。
至此,一条宽约三十米宽的通道完工!
接着六千大军急速而有序地通过了第一道天堑——凉风峡!
野猪最后过去,完了还负责过河拆桥!
这个工作它们最爱干,獠牙一挑,连片的临时桥梁,“轰隆隆”滚入水中!
正干得兴高采烈,“嗷”一声惨叫,一头野猪脚下一滑,坠入深渊!
。(未完待续。。)
第585章 峭壁网连天堑
原来这头野猪本性纯朴,虽然可以干点力气活儿,但是最喜欢的还是搞点儿破坏什么的,刚才拱树抬木,虽然也干了,却干得一肚子郁闷!
没有想到,还有拆桥这回事,它和其它野猪一样,干得那叫一个扬眉吐气,神采飞扬!
谁知道乐极生悲,忘记了这是在水流湍急的深涧之中,脚下一滑,身子一轻,接着随波逐流,掉下了深渊!
着野猪本来就有点怕水,猪多势众的时候,谁也不好意思表现出来,这一掉下去,看到到处都是水,水天一色,不知猪身在何处,也不知道未来到哪里,顿时六神无主,再也顾不得矜持,不由长声惨叫起来!
麦轲这时虽然喘了一口气,拆桥有野猪代劳,也不用他费劲儿;但是他还是不放心,这拆桥环节也是至关紧要的一环,万一处理不好,小则给敌人留下线索,大则给敌人提供现成的桥梁,让以前的努力徒劳无功。
现在一看一头野猪掉了下去,马上就会出现非死即伤的惨状,虽然这野猪皮糙肉厚,架不住落差太大;况且下面水流如此湍急,一泻千里,真掉下去,不知道给冲到哪里去呢。
刚立了大功的野猪朋友不能出事!
麦轲来不及多想,一个头上脚下,就跳了下去,在野猪落水之前,一把抄住,然后抱在怀里,缓缓地升了起来。
这落难的野猪眼看落水,两眼一闭听天由命了!不过等了一会儿。咦?没有掉到水里邪!
正在不知道所以,又感到被个什么东西紧紧抱着,还在缓缓上升,赶忙睁开眼睛一看,正好看到麦轲笑眯眯地看着它,同时也发觉他的两条手臂正在搂着它的粗腰。
野猪就是再笨也知道是这个人救了自己;何况它根本就不笨,而是憨厚;更何况它还认识麦轲,这不就是那头豹子的老板吗?
野猪可是都听从那头豹子的!这个关系虽然复杂了一点点,这头获救的野猪还是能理顺的——老板的老板就是我的老板!
现在就不是能理顺关系的问题,而是信服的问题了。掉进那么深的深渊。谁能救我?唯有大老板麦轲!虽然它不知道他的名,但是他这个人它是记得非常牢靠了,简直可以和那头花母野猪并列!
从此以后,麦轲走哪里去。他就跟哪里去。气得云豹直翻白眼。心里话——幸亏你丫不会飞,否则你还不是野猪上树——牛翻宇宙了?
麦轲上来,其它野猪也都干完活了。现在后路已断,也别想回去了!正在琢磨是否就到此为止呢,就看那麦轲的第一号狗腿,不,猪腿,一步不离地跟着麦轲去了,也不再多杀脑细胞,一窝蜂追了它的脚综。
从此,麦轲身边又多了一支卫队,实际是卖苦力的清道夫,脏活累活它们都包了,“野猪大师”名闻遐迩。
从第一峡到第二峡,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但是部队却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一路走啦,连半步平路都没有。这还不算,到处荆棘丛生。
由于荆棘满身是刺,直刺倒钩刺都有,而且一个刺就有半尺长,扎人就如同挨了一刺刀一样;这些刺是如此的锋利,就是那些野猪的皮糙肉厚都抵挡不住。
于是,大军只好用砍刀开路,先把突出的尖刺削掉,再砍倒主干,然后用长木棍把它们挑飞。
终于到来第二道天堑,大家又都傻了眼!
当向导告诉大家这个峡的名字——天门峡,人人感叹这个名字太合适了!天门,根本就是无人可以越过的所在!
天门峡两岸峭壁直立,高达万米,站在上面一看,底下的河水如同一根绿线,缠在对立的峭壁脚上。
看到这鬼斧神工的自然杰作,大家都不由得生出敬畏之心,不由退出几步;野猪更是退出一丈开外,满脸都是“我怕怕”的神情。
只有那被救的头猪,坚持不退,但是它的四条腿一个劲儿打颤,有目皆睹。
由于它和麦轲的亲密关系,群猪已经自动把它认定为它们的猪头儿了。
它成了猪头儿,自然也就是这群猪的头猪,相当于人类的族长。
看了这个自然形成的绝地,麦轲和石达开稍一合计,就决定动用最终的后备手段。
二人一起飞上峭壁顶端,掏出一个小型绞盘,里面有一盘细细的丝线;然后对准脚底的岩石,一按当中的一个灰色开关,“啪”的一声,一根细线如毒蛇吐芯,进入了坚硬的岩石,深入一丈。
然后麦轲和石达开,又是腾身而起,向另一面的峭壁顶端飞去,到了以后,拽直细线,又是一按开关,把这一端也钉入坚硬的岩石。
现在已经有两条细线横跨天门峡,这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两座峭壁连在一起。
接着,二人在两条细线之间左右翻飞,又把两线连在一起,每条横线的间隔不超过半尺。
功夫不大,一条软网挂在了天堑之间。
然后,二人在上面跑了一个来回,虽然有较大幅度的晃动,但是载重两个人没有问题!
麦轲一声令下:“过涧!”
众人虽然觉得这个细绳编织的网太不结实了,最多一次也就能过二个人吧?于是,上去两个胆子大的人以后,队伍就自动停住了。
“怎么不上了?继续上!不让你们停的时候,谁也不要停!”麦轲大声命令。
别人看到的只是细细的一条线,只有他清楚这条细线的承重量是一千吨!
假设一个人二百斤,可以载重一万人!而他们总共才六千人!
麦轲早就算好了,就是一次都过去也不是问题。
于是大军开始开向这独一无二的软桥,都尽量往中间站,离开边缘地带。
这个边缘不但没有护栏,而且两个最简单的扶手都没有,必须依靠自己坚定的步伐,走过去。
最大的问题是这个网桥因为用的网线比较纤细,所有走起来晃的比较厉害,哪怕人最多的时候也是如此。
野猪还是最后上去,虽然它们对这类的登高运动很不喜欢,胆子比人还小,但是它们四肢着地,显然比人站得更稳当。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下去了,网桥的晃动越来越大!
突然一个人腿一软,一头歪倒在地!正确的处理办法是马上趴在桥上别动,可是这位却马上想站起来,结果站到一半时候,有时一个大幅度晃动,一个跟头栽倒,直接迭出了桥面!
麦轲赶紧如同救野猪一样,把他捞起;只听另一边又是“啊!啊!”两声,掉下去了两人!
紧接着就如同传染病扩散,三四声同时响了起来!
这时,一阵怪风,也无由刮起,陡然由网底呼啸而至,把网桥吹得从中间鼓起!
。(未完待续。。)
第586章 深渊古猿献礼
“全部卧倒!”麦轲大声吼道,看到那些站着的还在硬挺,倒了的还想爬起,麦轲就向过去一巴掌把他们打趴。
“向野猪学习!”石达开也嚷了起来,看到几个人趴得非常不正规,似乎是蜷伏在那里;也有的屁股翘得老高,比那些野猪差多了,不禁心说,你们怎么比猪还笨!
就这一会儿功夫,有十几个人掉了下去!
这么深的的山涧,估计难以保命了;别说他们的武功不高,就是武功高手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去,也难以成活。
自从前天远征军出发,今天是第一次发生伤亡,非战斗减员二十人。
后面的人,现在也不讲究什么姿势了,他们也不起身,就用手攥住横拉的细绳,一步一步地爬过剩余的长度。
野猪也是照猫画虎,把前蹄伸到前面的网孔里,然后用肚皮朝前挪,无论什么时候,总是保持至少有一个猪脚抓住网桥。
野猪的这种只求稳妥的本能做法,保证了它们没有一只伤亡,由此可见它们并不比人类不聪明。
过了天门峡,石达开又回到西岸,把网桥的那一端整个拔起,然后又飞回来,把这边的也拔起,整个卷起,放回装备袋,留以后再用。
大军继续前行,奔向最后一个险要地段——龙门峡,根据向导的介绍,龙门峡在三峡中最为宽阔,估计用前两种方法都比较难以渡过。
脚踏实地以后,野猪就活跃多了。这次它们又当了开路先锋,不但拦路的大树,就是沟壑、山石,也都被它们填平、拱开。
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军终于到达了龙门峡。
麦轲等人站立之处,相当于峡谷的中游;中游的山峰比较低矮,但是此岸到彼岸的距离至少加大了一倍,所以,要想缩短山涧之间的距离,必须攀登到更高地点。
在往上攀援之前。麦柯从中游对高处的悬崖峭壁进行了由下而上的观察。只见高耸入云之处露出一线蓝天,正午的太阳正在那里灼灼照耀,除了山涧中的河水汹涌澎湃地滚滚而下,那满天飘荡的古藤似乎是山石老人蓄养万年的胡须。在山口下。山腹间飘拂。
更有意思的是。似乎是大军到来惊扰了它们的宁静生活,有无数白色的猿猴从古藤背后冒出头来,然后就在那些古藤垂挂的枝条上追逐打闹。似乎在给客人表演。
当两只异乎寻常的高大白猿出来的时候,这些原来表演的猿猴似乎拿出了绝活,只见东边悬崖和西边悬崖的各一支硕大白猿同时荡起,向中间飞去,在中间汇合的时候,二猴还差一丈就能连在一起了!
二只白猿擦肩而过,继续向高处飘荡;突然,二猿同时松开前爪,各自向对方弹飞!
群猿大叫,远征军也看得惊心动魄,不少人也是惊叫出声!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两只猿猴,各自伸展开自己的身子,猿臂远远伸出,在古藤缩回去的刹那,抓住了古藤的末梢,然后各自前往对方的悬崖飞弹而回。
观看的众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游戏也它奶奶的太惊险了!这哪里是玩耍呀,纯粹是玩儿命!
麦轲灵机一动,难道这些猿猴是在给我们做示范,用这种方法过涧?虽然远征军都是刚强铁汉,估计敢这样玩儿的没有几个。
那些老少白猿表演结束,又进入古藤之中,估计后面就死这些猿猴的洞穴。
麦轲等人往山顶爬去,到了最高处,才发现这些古藤盘根错节,都在山顶上生长,然后悬挂在悬崖峭壁上。
麦轲试验了一下,确定这种古藤非常柔韧,承重能力也很强,如果连接在一起的话,可以当作跨越深涧的桥梁,虽然也是软桥。
再看龙门峡两岸相隔的宽度,大概有十丈左右,这已经是两岸之间最近的距离了。
受白猿刚才空中双向接力的启发,麦轲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古藤上,不过看刚才猿猴的表演,似乎长度不够,还是在两边的古藤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
看来还要请这些白猿再出来示范一番,看看是否能解决长度不够的问题。
云豹又有活干了!
麦轲转身去给云豹分配任务,可是没有看到它,只扫到云豹一个影,已经窜到了对面的悬崖,就是刚才两只体型巨大的白猿出没之处。
麦轲不由一笑,知道这家伙早就知道了麦轲的打算,所以不等他啰嗦,就先行动了,躲开了麦轲这一次跟他饶舌。
也不知道云豹如何和白猿交流的,也就一盏茶不到的功夫,云豹和那两只巨大的白猿一起出来。
其中的一只白猿一声清丽的猿啼,霎时间从古藤的背后涌现出四五百只白猿,比上次出来的白猿多了一倍还多,分别站在深涧的两边悬崖上。
每只白猿都抓住一只古藤,然后众猿同声啼叫,纷纷飘起,一起努力向中间凑去!
不过,还是原来表演对接的白猿抓住的古藤最长,也是有它们又作了交换对接;其它的都由于距离太远,没有做这样的尝试。
这样一来,麦轲就心里有数了。
由于距离太远,这些古藤对接以后,还差一段距离,麦轲把石达开叫过来,把刚才用过的网桥再拿出来,展开来,二人一人拿住一头,飞身来到峡谷中间,滞空站好。
然后,对那些依然站在两边悬崖上的白猿致意,让他们一个一个的来,带着它们的古藤,一起飞过来。
第一对就是那掌握最长藤条的白猿,二猿为第一个出场而欢呼跳跃,然后嗖地一下就飘了过来!
两个白猿都跳上了网桥,把古藤交给麦轲和石达开,二人随手就把这古藤穿过起头的网眼,然后牢牢地缠住。
缠完以后,这座综合性跨涧大桥就建立了根基,只差加宽加固了。
随后,众白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把一根古藤送到网桥上面,麦轲和石达开用最快的速度把后来的古藤缠了上去,让这座大桥越来越坚固。
第一批走过大桥的就是那些送古藤上来的白猿,他们回去以后,还觉得没有过瘾,又跑了回来,到最后有几百个白猿在上面跑来跑去,连那两个白猿的首领都跑了上来。
有了这条有宽度有厚度的古藤大桥,这个最宽的峡谷就成了通途!
。(未完待续。。)
第587章 小乜出拳乱套
大军过桥的时候,众白猿向他们行注目礼送别。
在大军的最后,是野猪特战队,这次由于这座古藤大桥特别结实,没有前次网桥那样的摇晃,它们走起来就一点儿都不害怕,一个个昂首挺胸,神气十足。
现在那些白猿都站在自己的洞口——因为古藤都已经搭桥去了,所以这些本来被古藤遮掩的岩洞就裸露出来。
看前面的大军走过,这些年富力强的白猿还沉得住气,一看后面这些野猪,人模猪样地结队而行,就沉不住气了。
野猪去得,我白猿怎么去不得?我古猿家族可比野猪家族强多了!
两只巨形古猿看到这种情况,心知这些年轻白猿也想出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二猿一合计,发出几声颇有威严的低吼。
立刻就从西边的悬崖上跳出一百只年轻白猿,飞身上桥,一阵风相似,去追赶刚刚过桥的大军。
东边悬崖峭壁上的白猴,也是如此,跳出一百只白猿,和西边来的白猿会合在一起,跟在野猪的后面,马上就神气活现起来!
最后,那两只巨形古猿嘀咕了一阵,其中一只似乎稍微年轻一点的,突然也三下两下跳了上来,跟在了那二百白猿后面。
原来那两个白猿头子,也很想出来转转,但是家里还有老有小,必须有一只留守,所以那只年轻点儿的就如愿以偿了。
等大队都过了河,麦轲就把中间的网桥拆了下来。绝不给敌人留下追击的方便。
大军继续向东急行,接着渡过大环江、小环江、龙江,目标直指谊州!
谊州是一个可能有重兵把守的中等城市,必须攻下来,然后坚守住,以防敌人造成的后顾之忧,再从这里出发,进入中心地区。
再说乜世人带领的云贵兵,冒充麦轲的远征军,一路上明火执仗地东行。沿着两省的边境线;满清的军队。则在边境的另一面,既不接触,也不离开。
鹰潜掌控的空中侦察兵——靴雕,在光西一侧的高空一直紧密跟踪远征军大队。靴雕的大部分成员都在这里。只有一小部分。到别的地方转转,企图发现远征军可能隐藏的踪迹。
自从昨天开始,老对手玄枭大量出现。它们就撤回了光西境内,两省的交界地带,也被玄枭夺了去,力不如人,没有办法。
不过这些靴雕们还是坚持在远远的地方瞭望,飞得更高一些,视野更扩大一些,还是把另一边的大行动看的一清二楚,
远征军还是由西往东继续挺进,人数、时间、速度、服装什么都一样,因此,它们反馈回来的信息就也是和昨天一样。
既然一切照旧,满清军一路追赶的、早就在三省交界处等的,也都没有变化,只等敌人到达,就给他来个请君入瓮。
这时,在内圈巡视的靴雕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从打狗河一带到六甲小三峡有一段时间被玄枭封锁,它们进不去那个范围之内。
可是过了一段再去,又可以通过了,而且下面看不出什么活动正在进行。
鹰潜得知这个情况后,也没有太注意,只是命令靴雕进一步在那一带侦查,有新情况赶紧告诉他;由于主要精力放在了假冒远征军身上,他甚至都没有向掌管整个反清剿的李鸿章报告。
负责冒牌远征军的乜世人,第一次统领这样的大军,虽然只是暂时的职位,但是他的权力和所有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一样的,麦轲给他的指示是全权处理所有相关事情。
麦轲给他派来的二十名远征军军官,个个都是年轻力壮,干劲十足,情况也和小乜差不多,即使在临时的岗位上,也是想做出一番成绩的。
于是,在行军的路上,乜世人把他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都担任营长,而自己的一营人马都严密组织起来,把他们的士气最大限度动员起来,只要有机可乘,就给敌人来个狠的。
当然他这样的目的是配合麦轲的偷袭,掩人耳目;但是,如果操作得好,也不是不可以如同主攻方向对待,反正目标都是粉碎敌人的这次围剿。
这些借用的云贵军队,他们是知道要打满清的,只是不知道远征军的具体情况和行动计划,小乜和营长的命令,他们是一定会执行的。
就在麦轲领着远征军向谊州挺进的时候,假冒远征军已经到达筒道、弎江、黎平三县交界处,这里正是三省会合点。
清军在这里汇集了三倍于远征军的拦阻力量,其中有六千人来自瑚南,一万二千人来自光西。
本来这两拨人马即使不见面就打,也不会携手对敌的,但是现在的总管是罗泽南!
对光西的军队来说,罗泽南相当于钦差,对瑚南兵来说,他是他们的天然领导,对曾大帅,这些兵是非常信服的,而罗泽南的大名,曾帅麾下的虎将,尽人皆知。
虽然他们统一在罗泽南之下,但是防守地段、负责区域还是在自己的省份,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跨域边境线而已。
小乜虽然在军事领导上,经验不多,但是他的情报工作特别厉害,早已经就渗入这三县境内的丐帮子弟,把这两拨敌军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湘军的统帅是曾国宝,也是曾国藩的一个远房兄弟,能力平平,但是稳重可靠,所以被派来配合这次清剿,当然他也知道了曾国荃的事情,也得到了曾国藩的密信,让他见机营救。
由于身在瑚南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