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宝美利坚-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的就是这里的老板,只是站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他,并不会要求他拿起来就必须买,所以他倒也不担心,有被人拖进店里,狂殴致死的危险。

    在往前走几步,这家摊位上卖的东西倒是雅致了许多,全都是围棋的棋盘还有棋子,而且可不光是围棋,还有些西洋象棋,或者中国象棋的棋盘和棋子。

    虽然看上去,这些东西并不都是古董,但是这些东西的制作用料却非常讲究。

    比如这中国象棋的棋子,就全都是象牙雕刻而成的,而且还全都雕刻成了人物的形状,西洋象棋也是如此,不过这些西洋象棋的棋子,却是用绿玉雕刻而成的。

    所以这样一来,尽管这些棋子并不是古董,但是因为材料的缘故,却也给这些东西增色了不少。

    金沐晨看着那道象牙雕刻的中国象棋棋子,到是很感兴趣,可是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没有下手。

    这东西带回美国去挺麻烦的,虽然是古董,可是因为是象牙制品,所以在入关的时候挺麻烦,不被抓到还好,如果被抓到,不但东西要被没收,还有可能会吃官司。

    所以尽管他挺喜欢这东西,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

    继续向前,终于来到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像样的店铺前面,这家店面的面积,在这条街上算是比较大的那种。

    门口能有三米宽,外面摆放着一长排的各种东西。

    靠左手边是一排的书架,不过这个书架已经变成了博古架,每个格子里都摆放着一件小玩意。

    有古人用的蛐蛐罐,或者是一只材质比较普通的笔洗,虽然不是什么太好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年代到是够,能算作是古董,所以和周边那些以现代工艺品为主要销售品的店铺比起来,这家店铺的格调就一下变得高大了起来。

    而且这家店铺和其他店铺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别家的店铺往往是专精一样古董在买,而他们家销售的东西则是很庞杂,几乎什么类型都有。

    虽然站在大门口外的雨棚下面,但金沐晨还是能够看到后面的店铺里面的情况,店铺里面的墙上挂满了中国画,而在墙壁下面的玻璃柜台里,则是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玉器,还有其他类型的古董。

    这一次金沐晨不急着走了,因为他感觉自己的运气来啦,他好像已经看到了一些好东西。

    他挪动脚步,来到了门前,在紧挨着右手边门口地方,摆放着一排的货架,在货架上摆放着几把石壶,这几把石壶,刚刚金沐晨站在远处看的时候,就看到过这几把石壶上面一闪而过的珠光宝气。

    以他的经验,这几把石壶肯定是好东西。

    他来到了货架前,顺手拿下了一把石壶,这把石壶分量沉甸甸的,而且所用的材料也很特别,这种石头,并不是单一颜色的,而是略浅的黄褐色,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小黑点,组成的有点类似马赛克一样的图案颜色。

    如果是看石雕的话,那么光是看着石头的材料,那基本就可以放弃了。

    因为这石头的材料,很像是我们国内早十几二十年前流行的那种,人工压制出来的杂花大理石,一看就不是什么高端的石头材料。

    可是金沐晨看重这几把石壶,可不是因为他们的材质,而是因为这几把壶的工艺。

    就比如他手里这把壶,看起来造型就很奇特。

    壶身是一根被剥了皮的玉米棒,颗粒饱满而不整,特别是尾部,鼠啮的洞迹历历,壶纽为一硕鼠,拖着长长的尾巴,正在贪婪地啃吃玉米。

    玉米叶自然舒展,稍稍往上一翘,自然形成壶把,那断残的叶痕和叶纹的肌理,清晰有层,那刚从玉米秸上摘扭下来的断茎成了壶嘴。

    身、纽、嘴、柄浑然一体,既有中国画的构图,又有雕塑的质感。

    看起来是非常的有感觉,光看造型,就能感觉出这把壶那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就更有质感了。

    金沐晨只上手看了几眼,就知道这把壶肯定不简单。

    他把这把壶放下,然后又拿起另外一把壶,这把壶和之前那把造型一样非常奇特,同样的材质,拿在手里同样是非常沉甸甸的。

    把壶拿在手里,猛一看,恐怕很多人肯定会误以为这是根雕艺术。

    整个壶身犹如千年的老根,饱满、浑厚、苍老可嘉。“根”上的瘢结,有阴有阳,如树根自然走势,丰富且含变化。

    小如樱桃的壶嘴和夸张的大手柄,给人以刚柔相济之美感。壶盖与壶身合二为一,天衣无缝,最有趣的是壶纽上那个小壳虫,拼命地咬着根皮,肢脚还在不停地舞动,这一点缀,壶仿佛被注入了生命,静壶活了,既回归自然又耐看不厌。

    总之光是创作者,在这把石壶的造型上面所花的心思,就已经足以让人能够感受到这壶的艺术气息了。

    另外的三把石壶,也同样如此,材质都差不多,但是雕工的造型各异,艺术气息非常浓厚,看起来是非常的有感觉。

    几把石壶拿在手里的时候,几乎都是不断的有各种各样的光芒,在金沐晨的眼前不断地闪现,看起来非常的有意思。

    虽然这几把石壶,无论怎么看年代都不能算是古董,但是这上面不断闪现的光芒,却又说明这些东西,肯定是好东西,这就让金沐晨有点挠头了。

    既然不是古董,可为什么却又闪现出这样强烈的珠光宝气呢?

    这样的情况,他还真是第一次见,他脑子飞速的运转,很快就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些端倪。

    他小心翼翼的拿起其中一把壶,然后打开壶盖,翻过来一看,只见在壶盖的内部,有那么一个圆形的小印戳,而在那印戳的中间,则正好是一个陶字!

    看到这里,金沐晨松了口气,这下就对上了!(未完待续。。)

第503章 麦饭石

    店里面的老板,是一个年级大概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留着时下比较流行的发行,带着黑色的粗框眼镜。

    看到金沐晨和贝琳达站在门口好长时间不动地方,而且手里不断的把玩那几把石壶,就知道这两个应该是对这几把石壶动了心了。

    于是赶忙快步的走出了门口,来到了金沐晨他们两人的面前,操着一口港式的英语,冲两人打着招呼。

    “先生,您很喜欢这些石壶吗?我给您介绍一下吧,这几把石壶,可是好东西。他们是麦饭石材质的,麦饭石你知道吗?这可是好东西,是火山岩的一种,含有多种丰富的微量元素,用这种东西做成的石壶,如果长期饮用这壶里面的水的话,不光能够利于人体吸收各种微量元素,还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益寿延年。。。”

    没想到这家伙看起来挺年轻,但是说起这几把石壶的材质上,到是很有一套,滔滔不绝的解释起来。

    金沐晨听他提起这么一茬,这才猛地想起,难怪之前自己看着石壶的材质的时候,会感觉那么奇怪,原来这竟然是麦饭石做成的石壶。

    在看这几把石壶的颜色,以及材质,就感觉没错了,这应该就是麦饭石做成的石壶。

    而且这个年轻人说的也没错,麦饭石做成的茶具,确实是有着这样的好处。

    而且这种麦饭石壶,因为材质的元素,对于重金属元素。还有非常强的吸附能力。所以如果长期的使用这样的石壶。还能够很好的精华水源,再加上这石壶本身的材质里含有非常丰富的各种微量元素,所以长期使用这样的石壶,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话还说的真是没错。

    麦饭石这样的火山岩,在我国各省市遍布广泛,几乎每个省都会有出产。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麦饭石都能够被做成这样的石壶,这主要也是因为各种麦饭石的品质不同。

    只有品质最好的。才能做成这样的石壶,或者石杯。

    而在国内品质做好的麦饭石,则主要是出产自山东,和内蒙两地,尤其是内蒙的麦饭石,更是顶级中的极品,做成的石壶,石杯,长期使用,对人体的益处更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这种东西。早在被发现了特效之初,在内蒙的产地。就被人一度疯狂的盗挖,以至于最后地方政府不得不封矿,严格的控制采挖。

    可是即便如此,哪里的天然麦饭石的产量,也是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现在市面上贩卖的麦饭石石壶,或者石杯,基本都是以前剩下的麦饭石矿渣压制成型的,抡起益寿延年的功效,比起正版的麦饭石雕刻而成的要差上许多。

    那年轻人看着金沐晨不说话,拿着那几把石壶,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以为这个假洋鬼子是被自己给忽悠住了呢,于是立马是口若悬河的继续像金沐晨兜售这几把石壶。

    “老板,你可不知道,这几把石壶的来头可非常不小呢。这是我爷爷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到大陆去收购的时候,收上来的,后来经过专家的鉴定,这几把石壶可是满清的时候皇帝们使用的,这可是皇家用物,你看着雕工。。。”

    这家伙可真是能忽悠,不过听他说到这里,金沐晨实在也忍不住了,当即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得了,得了,你可别在这瞎扯淡了。什么满清皇帝用的,满清的皇帝们用紫砂壶,用青花瓷还用不过来,谁会用这么沉重的石壶?你别以为我不懂,这石壶的发展,其实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才发展起来的。之前一直都没怎么受人们的重视,直到后来浦海的陶家一连五兄弟被国家评为特级工艺美术大师之后,这石壶才被人们 重视起来。再加上宝岛人的热炒,这石壶的生意,才开始渐渐的兴盛起来。”

    他这么随口一说,刚刚还口若悬河的那个年轻老板,立马就不开口了。

    还怎么开口啊,这可是被人家几句话就当面打脸了,在说下去的话,岂不是脸会被人家抽了噼里啪啦响?

    不过做生意的吗,就是要脸皮够厚,这个年轻人很快就把刚刚的尴尬抛到了一边,满脸谄笑的看着金沐晨说道。

    “哇,没想到老板,你还是个行家呢!原来你对这石壶了解的这么多啊!那我刚刚可是献丑喽!”

    金沐晨之前那几句话是用普通话和他说的,这个老板的反应倒也足够快,很快就不再和金沐晨说英语了,而是用同样蹩脚,口音浓重的普通话开始和他交流了起来。

    一看这家伙的态度,金沐晨就感觉非常的舒服,要知道他在香江已经有这么一两天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天,可是通过仔细的观察,他也发现。

    现在的香江年轻人,对于说普通话的大陆游客的态度,确实是非常的不友善。

    即便是一些从事最低端服务业的香江年轻人,如果你和他说英语的话,他会对你毕恭毕敬,但是如果你和他说普通话,他立马就会变成另外一番嘴脸。

    明明能够说普通话,可是会立马切换到香江白话的模式,反正你能听得懂就听,听不懂人家才不鸟你,还会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你,嘴里暗骂你是大陆佬。

    别说什么好客香江了,反正是一点最基本的服务理念都没有,难怪最近今年国内的游客们,会越来越喜欢去韩国,去日本。

    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刚好也是那种比较叛逆的年纪,不过他对金沐晨的态度却非常友善,尽管这里面有他非常想做成这笔生意的缘故,但是最起码他没有像其他香江年轻人那样,一听你是大陆来的,就立马会给你变脸色。

    这一点,到是让金沐晨感觉很是舒服。

    “也算不上行家吧,只是略有研究而已。不过有一点你倒是没说错,这石壶确实是麦饭石材料做成的,而且确实是那种整块麦饭石雕刻而成的,这样的东西倒是很难得。我喜欢,用这样的材质制成的石壶,有着透气性强,茶汤不易变味儿,长期使用有益身体健康,关于这些解释,你说的没错。”

    那店主从金沐晨这里得到肯定,嘴角不由得咧的更大了。

    现在他算是明白了,感情眼前这个年轻人可是个行家,亏得自己之前还在人家面前忽悠呢,可没想到,人家并没有嘲讽自己,反而肯定了自己说的一些话,这倒是让他感觉蛮有些骄傲的。

    “好吧,这几把石壶,我真的非常喜欢,你开个价吧!”

    金沐晨又看了看其他的几把石壶,大概检查了一番,都没什么破损,而且所使用的石头,也是材质跟不相同,虽然除了这两把麦饭石壶之外,其他的几把壶用的都是不会什么太有名的石头,但也都是那种非常有特色的奇石,这就让这一套石壶增色了不少。

    本来就喜欢着石壶的造型,在看看这几把石壶的材质,也都不算差,金沐晨根本就不多想,直接就像包圆了。

    那个年轻人一看金沐晨居然这么豪爽,也是一愣,然后眼里闪过了一抹怎么也掩饰不住的狂喜。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家店的生意可差了不老少。

    别看这猫街上行人是熙熙攘攘,可真正能够掏钱消费的人却并不多,因为他们这里买的可不是普通的工艺品,大多都是有那么点历史底蕴的古董,或者高级工艺品。

    而能来猫街逛的人,除了一部分外地游客之外,剩下的大多都是本地的吊丝。

    这些家伙,确实喜欢古董,文玩,可尼玛掏不起钱,你整天来逛有有个屁用。

    本来现在就是全球经济的下星期,香江这边的日子也不好过,原来还有从大陆来的购物团,他们家也还能靠着那些游客做成几笔生意。

    可是自从去年开始,有那么一批香江脑残,不断的在那边闹腾,最后甚至闹到去排华,再加上香江的政府议院,那帮狗屁议员,只知道每天扯皮,也没能拿出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

    搞得人家大陆游客根本就不来了,这可苦了他们这些自营生意的中小业主。

    尼玛的,没有了大陆游客的消费,难道就靠你们这帮香江吊丝吗?

    所以他是恨死了那帮,只知道带着口罩,却驱蝗的傻逼了。

    现在可好居然意外的碰上以为大陆来的游客,他觉得自己可不能错过这次的机会。

    “老板,石壶的由来你说的没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流行起来的。不瞒你说,这几把石壶,真的是我爷爷,在那个年代北上神州,从大陆那边淘弄回来的。我爷爷就很喜欢这几把石壶,平时连喝水都舍不得用,如果不是前段时间,他意外去世,这几把石壶他肯定是舍不得买的。。。”

    这家伙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确实闪过了一丝伤感,可金沐晨却并不买账,做古董生意的,有几个不会讲故事的?(未完待续。。)

第504章 陶宏斋石壶

    这几把石壶,可是好东西,因为在内行眼里,他们可不仅仅是麦饭石材质雕刻的精美石壶那么简单。

    这几把石壶,不光是做工精美,最关键的是这几把石壶壶盖内的那个陶字,有了这么一个印记,这就已经足以说明这几把石壶的来历了。

    石壶这东西,其实起源并且兴起的时间并不长,这东西的出现,其实也主要是和咱们中国人喜欢喝茶这个习惯有关。

    最早的时候,咱们中国人喝茶都是用瓷壶,或者是紫砂壶,而且这两两种茶壶,在古代就已经成了很多文人雅士,或者是茶艺爱好者的雅好。

    从古代就开始有人收藏,等到清代,因为清朝几个皇帝的喜爱,紫砂壶这种茶具更是盛行一时,再到后来,这股风潮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年间。

    而等进入新中国时期之后,因为文化思维的缘故,古董文物这东西一度受到打压,直到改开之后,文物古董行业又迎来了一次新的生机。

    紫砂壶,茶壶这样的茶具,又渐渐的随着古董行业的复苏,开始变得流行了起来。

    等进入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在浦海又那么一家几个兄弟,都是浦海美术工艺工厂的技术员工,这几个兄弟也非常喜欢茶具的研究制作。

    不过在当时他们另辟蹊径,不采用过去的紫砂或者瓷器这样为原材料制造茶壶,而是开始用石头,采用雕刻的手法来制造石壶。

    而他们的这种创新。也让他们在国内的茶具界。另辟了一条蹊径出来。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兄弟制作的茶壶,只是被人们 当做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来看待,后来大量的宝岛人,来到浦海投资。

    这帮宝岛人也很快就认识了这样的石壶,并把这样的石壶带回到了宝岛,而这些石壶因为雕工精美,外加使用的一般也都是高档石头材质。

    而且用这种石壶喝茶,不光能够保温。保证茶汤的味道不变,更能对人体产生莫大的好处,于是这样雕工精美的石壶,就迅速在宝岛内流行了起来。

    而这股新茶具的热潮,也迅速蔓延到了香江,日本,韩国,甚至包括东南亚一带。

    大量的订单,从那些地区发到了国内,而那几个兄弟一看他们发明制造的石壶。势头这么好,再加上当时的国家也为了减轻包袱。鼓励工人们下岗再就业。

    于是几兄弟一咬牙就从工艺美术厂直接辞职,自己下海创办了一家专门制造石壶的企业,这就是现在在国内石壶业界,鼎鼎大名的那家陶宏斋了!

    而那陶氏兄弟,随着他们的石壶越来越广为收藏爱好者所接受,也成了现在国内鼎鼎大名的一代工艺美术大师。

    他们兄弟中有两个,现在不但有国家颁发的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甚至还享受着国家的特级津贴。

    这要搁到古代,能混到这样地位的手艺人,那几乎无不是一个个可以开山立派的独门宗师!

    而他们所雕刻出来的石壶,现在也是身价倍增。

    二十多年前,他们还在浦海是工艺美术厂做工人的时候,那时候他们雕刻制造出来的石壶,拿到市场上被当做工艺品来贩卖,价格也不过就是几十块钱而已。

    而现在,他们亲手制作的石壶,在市场上几乎是一壶难求。

    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大老板拎着现金,登门去拜访,就是想求一把他们亲手制作的石壶而不得。

    而他们制作的石壶,现在如果拿到拍卖市场上,随随便便都得从几百万起拍,最后拍出上千万,甚至几千万,那都是在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

    而京城现在所面对的这几把石壶,却正就是他们之前所创作的作品。

    金沐晨之所以敢这么肯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几把壶的壶盖内部上面那个小圆印章里面的那个陶字!

    他在纽约的时候,方伯又几个老朋友,大多都是古董圈子里的人,其中有几个,都是和方伯差不多时期,从国内来美国混的,而且也有几个和方伯一样,都是做古董生意的。

    其中有一个姓刘的老伯,就是浦海人,在国内刚刚改开的时候,他就在浦海那边的国营工艺美术品商店工作。

    后来等改制之后,他干脆一咬牙,自己辞职,开了一家古董店。

    就靠着自己在古董圈里,多年摸爬滚打的本事,硬是养大了一双儿女,而他的那双儿女也很争气,大学毕业就双双来到美国,并且在美国落户安家。

    后来还把他从国内接到了纽约,而这老头来纽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去找古董店,就这样一来二去和方伯成了朋友。

    而这老头从国内也没带来太多的好东西,不过唯一让他最感到得意的就是他从国内带来的那把陶宏斋出产的石壶。

    那把壶金沐晨也看过,制作的确实是相当精巧,平时哪怕是在沉,那老头都带在身上,和方伯他们几个老友在一起的时候,更是少不了要拿出来炫耀一番。

    所以他的那把壶,金沐晨可没少看,也正是有了那样的经历,他才知道这陶宏斋石壶的奥妙。

    石壶这东西,在古董圈里,属于新兴的品种,考虑到这种东西诞生的年代,这种东西甚至在古董界里的地位都一只很模糊。

    有人说他是文玩,也有人说他是古董,反正到现在也没有一种明确的界定。

    但是这种东西因为材质比较好,还有就是雕工确实漂亮,艺术性非常强,所以很多古董玩家,更愿意把他们看做是,现代人给后代制作的古董。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陶宏斋的名气,在现代的石壶收藏界里,才会那么大,甚至可以说全国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而那刘伯手里的石壶的标识,就和金沐晨看到的这几把石壶壶盖里面的标识是一模一样。

    那刘伯也曾近给金沐晨讲解过他那把石壶的来历,据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当时的浦海工艺美术厂,拿到他们工艺美术商店寄卖的工艺品。

    可是那把石壶一直没有卖出去,他看着有非常的喜欢,最后是咬牙花了三十多块钱,将近他半个月的工资才买下来的,哪想到就因为这把壶,回去之后,他老婆是和他吵了一个月的架。

    但现在,当年三十几块钱的东西,现在的价值已经翻了几百上千倍不止了。

    后来陶氏兄弟从工艺美术厂辞职之后,创办了陶宏斋开始专门制造石壶,而且把陶宏斋的名气越做越大,做到现在市面上,他们的作品是一壶难求。

    这也让石壶在收藏界的地位不知道提高了多少。

    只不过在当年陶氏兄弟从工艺美术厂辞职之后,他们的作品,在壶盖内部的标识,全部都改成了陶宏斋的字样。

    只有当年他们还在工艺美术厂工作的时候,制作的石壶,壶盖内才会只有一个简单的陶字。

    而现在这几把壶壶盖内部的那个陶字,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有这个字,就证明那年轻人应该大致没说假话,这几把壶应该是八十年代,陶氏兄弟的作品。

    至于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是他爷爷当年从国内买回来的这可就不好说了。

    而且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么珍贵的东西,就被他这么随便的摆在门口,这就已经说明 了这几把石壶,在他心里的地位。

    最起码他对这几把石壶的来历,还不是那么特别的了解。

    这样一来,就给了金沐晨和他讨价还价的余地。

    古董市场就是这样残酷,哪怕你这东西确实是正经途径得来的,但是如果你不懂,那么你在行家面前就是一个睁眼瞎,那你挨宰就只能怨你自己学艺不精。

    金沐晨可没有必要,教给他这方面的古董知识,他听那年轻人一讲完,就笑眯眯的扭头问他道。

    “好吧,其他的废话就不用多说了,你来告诉我,你这几把壶,到底想买多少钱?”

    “额。。。这个吗?这几把壶,毕竟在我家年头已经非常久了,是我爷爷当年传下来的,我对这东西也挺有感情的。。。”

    屁话,你对着东西有感情的话,你会就这么随便把他们摆放在这里?

    金沐晨心里暗骂了一句,不过脸上到是不动声色。

    “这样吧,一把壶,三万块。。。人民币。。。”

    “嗯。。。那就这样把,成交!”

    金沐晨听了这报价,也是一愣,原本还想狠宰他一刀的,可是看这家伙完全就是个草包,什么都不懂,想想看还是算了。

    三万块他也能赚,但是相比自己而言,自己就赚的更多了。

    这几把石壶,从工艺和材质上来说,无论那一把都是上上之选,只要拿到国内的石壶专拍上上拍,随便一把的价格,都会不低于百万,就算每把给他三万,自己也还有得赚。

    想到这里,金沐晨也就不忍心在对他痛下杀手了。

    金沐晨随手掏出了卡片,递给了那个小伙。。。(未完待续。。)

第505章 奇怪的缸

    那小伙一看他那黑卡,更是一愣,然后笑得更加的开怀了,自己真的是撞上大款啦!

    拿着卡飞快的往房里走了进去,然后在pos机上给金沐晨他们刷了卡,然后又毕恭毕敬的把卡给金沐晨送了回来,之后在把那几把石壶,小心翼翼的给金沐晨装好。

    还好他在刷卡的过程中,倒也非常的规矩,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临时加价,或者胡乱给金沐晨加码这样的商业欺诈行为。

    这样的事情,金沐晨也听说很多,所以也一直小心防备这家伙捣鬼。

    毕竟之前这样的报道,他也算看过不少。

    很多来香江的游客,在购买一些中药材,或者商家宣传的名贵货物的时候,都会被他们误导,用文字陷阱欺骗。

    等你被骗进入店里,拿出卡片给他们刷卡的时候,他们就会随便乱要价。

    等到这时候,你在想说不买,就已经由不得你做主了,轻则要被人家痛殴,重则被打死也只能自认倒霉。

    再加上你人在香江,是在人家的地头上,很多消费者最后 只能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最后拿着东西灰溜溜的回到大陆,至于你去什么香江旅游局投诉,对不起人家只会和你打太极,反正你在香江的消费,想要回来,那是根本不可能了。

    就这样的jb服务态度,还有动不动就给你来两下驱蝗行动,还指望着大陆游客,再来你这个屎坑里来消费?

    做梦去吧!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低素质的大陆游客。确实给人家留下了坏印象。扰乱了人家的生活秩序。给普通香江人的生活带来了滋扰。

    但是这些都不是一个打着东方明珠,东方最美旅游城市名号的管理者们,可以放任本地人胡作非为的理由。

    急剧减少的大陆游客,就已经成了最好的说明。

    不过还好,那样的情况,在这里并没有发生,那个年轻店主,乖乖的把金沐晨买下的几把石壶打包。然后毕恭毕敬的送到了金沐晨的面前。

    这样的服务态度,还是让金沐晨很是满意的。

    “老板,我这里还有不少好东西哦,要不你在进来看看!”

    好不容易碰上一个金主,碰上喜欢的东西,连讨价还价都不会,这样的好人,那店主哪想错过?

    这时候当然要向金沐晨极力的推荐自己家的好东西,金沐晨本来是想抬脚就走的,可是在看看时间。已经不早,想要在逛完这条猫街。也没那么容易。

    再加上这店主的服务态度,让他非常的满意,索性就停下了脚步,打算好好在他家店里看看。

    这个年轻的店主,显然是刚接手家里长辈传下来的古董店,他可能懂点古董方面的知识,但是还绝对算不上专家。

    所以这时候正是他金沐晨‘掏老宅子’的好时候,至于这个店主的损失,那就算他在古董圈里交的学费吧!

    反正就算自己不从他这里捞好处,别人也会,所以这样的便宜是不占白不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