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牧场主-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2004年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幸福终点站》上映时候,这个家伙还在机场里待着呢。
时间还很多,韩宣坐在这位正在翻看《基督山伯爵》法文版书籍的中年人面前,用法语笑着打招呼:“中午好,纳塞里先生。
我听说过你的事迹,这次路过机场,过来看看。”
对面中东面貌,穿着衬衫的中年人,服装干净整洁,完全看不出他是位难民。
纳塞里抬起头看了眼韩宣,开口用带着浓厚口音的英语说道:“我认识你,韩宣对吧?
这两年不止一次在报纸上,见到过关于你的消息,能吸引到你的注意力,我很荣幸。”
“谢谢夸奖,看样子你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纳塞里先生。”韩宣从他的淡定神色和穿着打扮中,看出了这点。
他和普通的乘客没什么区别,一个行李箱放在身边,似乎随时都在准备上飞机。
“不然呢?
刚开始这一年里,我确实很难接受,而且又听不懂法语,日子很难熬。
我每天都在想着会有哪架飞机带我走,哪怕它不是飞机,而是一艘船,只要能带我走就可以。
后来发现,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只能留在机场的国际中转站里。
于是学习了法语,而且还认识一位好心的律师帮我打官司,可惜还是出不去。”
纳塞里合上手里的书,伸了个懒腰,继续说道:“就这样过了几年,我现在已经适应了在机场的生活,假如让我出去,我反而会不习惯。
这里的人对我很好,我认识所有的员工,就比如这本书,是图书馆老板免费借给我的,偶尔我会帮他搬运货物,用来当作看书的费用。
这里所有的商店,我都打过工,他们会给我食物和生活用品,现在过得很好。”
果然和报纸上说得一样,韩宣听见这番话,只能感慨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在自己的支票簿上,写了50,000美元的数字,刚准备签名,想起他没办法兑现,撕掉后对身边这些人说:“你们谁身上有现金?
都拿给我,待会儿取钱还给你们。”
纳塞里看出了韩宣的打算,连忙摇手说道:“不用给我钱,我不是乞丐。
感谢你的好意,但是真的不用。”
韩宣拿着保镖和道森秘书他们所有的钱包,将里面的现金搜刮干净,连伊莎贝莉的也没放过,加上他自己的钱,最后只有14800美元多点。
回答纳塞里说:“这些钱不是无偿给你,我想将你的事迹拍成电影,如果你愿意授权,我可以给你五万美元。
除了这些现金,还会有一张现金支票,你可以找信得过的人帮你兑换,虽然不能让你从这里离开,但是可以稍微改善你现在的生活。”
听说韩宣准备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改编成一部电影,纳塞里眼睛一亮。
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在哪拍?在这里拍吗?
我有没有荣幸,自己来演这部电影?”
随即又自我否定,丧气道:“算了,我根本就不会演戏。
这件事情谁都知道,我已经成全世界的笑话了,你可以拍,只要这些现金就足够,我在这里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韩宣依然将剩下的那些钱,写了张支票递给他,说道:“抱歉,我想将它搬到美国去拍,法语毕竟是小众语言,没有英语地区的人口多,我得为市场考虑。”
“……可以理解,你打算什么时候拍?
拍完之后能不能将它制作成影碟,带给我看看?”
“当然可以,我回去问问汤姆…汉克斯先生,看他什么时候有档期。
我觉得他是个很出色的演员,绝对会将你的事迹生动展现出来。
如果现在你没什么事,可不可以将这几年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都告诉我?
这部剧本我打算亲自写大纲,写完之后会带给你看看,假如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明年之前肯定会开始拍摄。”
塞纳里说到:“我喜欢汤姆…汉克斯,他演的《阿甘正传》非常棒。
这个故事很长,你可能得推迟自己的航班了,那年的我还很年轻……”
塞纳里和韩宣正在聊天。
而此刻,保镖加布里尔则在认真观察不远处长椅上的几位华人。
他们都穿着黑衣西装,从坐下开始到现在,已经偷看小老板好多次,那种眼神很不正常。
小声吩咐杰森、欧文等人,注意那几位华人的动向……(未完待续。)
第845章 精密机床
韩宣不知道为什么要换个地方,也不知道有人在盯着他。
听从保镖加布里尔的建议,将和塞纳里的谈话地点,从候机大厅换到了vip贵宾室。
延迟了登机时间,一直从早上11点多钟谈到下午2点出头,韩宣对纳赛里这几年的人生经过,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仅记下了他在机场所发生的大小有趣事情,还从他口中了解到,当时的心理状态。
谈话期间,韩宣已经在脑袋里,想好了大概的电影剧情,和前世《辛福终点站》大量改编事实情况不同,他所想的这部电影,剧情更加贴近于真实。
只在结尾方面自行脑补,因为真实世界当中,还没有结局,纳塞里依然留在机场。
和纳塞里说了说自己的想法,接着一起吃顿午餐,韩宣送他离开之后,正准备让帅秘书道森安排登机事项,这时候,几位华人从贵宾厅门口走了进来。
欧文、加尔杰农等四位保镖组成人墙,将他们拦在外面,跟小老板拉开距离,杰森的手已经搭在腰上,随时准备拔枪。
以韩宣和他家族现在的地位,这些保镖到哪都可以带着枪,联合国办公大楼里还有一份允许他们携带枪支的授权文件。
那四位华人当中,有一位领头模样的中年人,缓慢举起自己双手,示意没有恶意。
笑道:“我们只是想和韩宣谈一桩生意,我是华夏的商人。
这是我名片,请帮忙交给他。”
和华夏大多数人说得中式英语不同,他的口音很纯正,带有英国发音腔调。
乔治接过他递来的名片,闻过之后拿着它,转身走了几步,交给正坐在椅子上,注视着这边动静的韩宣。
韩宣拿起这张名片看了看,上面写着“黄海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平”等信息,还有一串号码。
以前华夏对外消息流通不畅,连知道李佳诚的人都没多少,更别提远在美国的韩家。
知道这个家族的人,只有一小部分,大多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
随着去年到华夏,韩老爷子受到最高领导人的接见,被《人民日报》放在报纸头条进行报道。
连那个永远看不到大结局、报喜不报忧的晚间新闻,也用五分钟时间提到这个旅居海外的华人家族。
韩家这才开始在华夏出名起来。
在浦东一次性购买近百万平方米的土地,打算建造华夏第一摩天大楼和超高档百货商场;
韩宣和外公,还有爷爷三人的公司,各自入购了一套外滩边上的古老建筑,花费数亿美元;
买下燕京亲王府、西单、三里屯等大片土地;
投资汽车工厂、开发沪市城隍庙旅游景区等事情,也被报纸一件件地挖了出来。
政府并没有制止的意思,倒有些像是在推波助澜,新闻电视台经常报道韩家成员的活动情况。
在如今下海经商的那群弄潮人眼中,已经看不见李家诚,只有老爷子韩琦。
韩家现在华夏相当出名,谁都知道美国出了位华人世界首富。
韩宣此时只以为对方是来找自己谈生意,等到保镖搜过他们身后,点了点头示意可以过来。
接连握完手,请他们坐在自己对面,点了几杯咖啡。
见对面几位都坐得笔直,身体紧绷,韩宣感觉有些怪异,就好像是。。。。。。军队里出来的。
开口试探问其中那位名叫陈平的中年人,用中文说道:“你们公司做什么生意?
雪山投资公司接下来几年有涉足华夏的打算,万一有机会,或许可以尝试合作。”?
对面那几位,从他口中听到如此标准的中文,表情略微有些奇怪。
一位常年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孩子,说话能不带国外腔调,确实难得,所以每个听见他说话的华人,都要先惊奇一番。
“主要是做进出口商品方面,什么赚钱做什么,最近我想买一批器材加工设备,但是在手续上遇到些麻烦,你看……”
陈平话说一半顿住,意思很明显,下面的话很私密,不能被其它人听见。
韩宣心里瞬间想骂娘,不管他想买什么,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很可能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华夏进行技术封锁和禁运的货物。
这个年代的对外贸易公司,或多或少都带有这方面的影子,现在华夏什么都缺,尤其是高端技术。
“没关系,请继续说,他们听不懂中文。”
韩宣刻意忽略了伊莎贝莉会说中文这个事实,他相信他们之间的友谊,而且伊莎贝莉是巴西人,对美国谈不上感情。
陈平看看周围那些人,压低声音说道:“你只需要帮我们买到,运输由我们来做。
我们会在某些方面,帮助你的公司在华夏展开生意。
如果在华夏碰到什么难题,我们会尽可能帮你解决。
资料上说你很聪明,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韩宣苦着脸,等服务员将咖啡摆在自己面前,将小费递给她后,说道:“我明白。
你们背后是谁?
华夏政府?军方?
这件事很难做啊,每一批精密机床的订单,都会有政府部门审核。
我也想帮帮你们,可是万一被查到是我买的,会很为难。
不如你们去洛杉矶问问我爷爷,他应该有办法。”
话是这么说没错,韩宣心里却在暗骂一帮小碧池,见自己年纪小,欺负自己不懂事。
什么好处都不给,开张空头支票就想让自己干这么危险的事情。
苏联解体后,巴西的社会主义名存实亡,世界上只有华夏这一个不同政体制度的大国。
对华夏进行技术封锁,是全世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共识,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事情。
说严重点,超精密机床可以制造出各种武器,因为向华夏出售那些东西,被美国政府认为叛国都有可能。
陈平面无表情,心里却思绪万千。
自己只说了加工设备,他就往精密机床想,而他们所缺的东西,还真就是精密机床。
似乎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家伙,比想象中聪明的多,玩了手推太极,让自己去找他爷爷。
假如真能这么容易说动那位华人首富帮忙,背后那些高层,也不至于将注意打到一个孩子头上啊……(未完待续。)
第846章 复杂心情
韩宣给自己定位得很清楚,他今生祖上两代都是美国人,绝大部分资产和家族的根基,也都在美国。
身为华人,努力融进西方社会,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像这种牵扯到国与国之间利益纠葛的事情,他一点都不想掺合,很容易就会给家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他很想帮助华夏崛起,假如说是要自己捐钱修建学校,或者说需要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这些条件都好说,一个可以为自己带来名气,一个可以带来利益,谁都没办法说什么。
但是这位名叫陈平的华夏派来的代表,所提出的要求实在是让韩宣感到为难,这已经游走在了美国政府和其他利益集团,可以容忍的底线上。
华夏突然可以用高精密机床制作出零件,这件事肯定瞒不了其他国家多久,接下来便会追查究竟那批设备是怎么流到国内的。
而他们会严格保密自己的身份?
对于这件事,韩宣一点都信不过……
伊莎贝莉悄悄伸手掐韩宣的腿,提醒他这时候别乱答应。
她家做为淡水河谷公司大股东之一,对关于几大矿产巨头专门针对华夏的铁矿石贸易协议有所了解,对其中黑幕也有所了解,苏联解体后,所有的目光都对准了华夏,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不是现在的韩宣可以乱插手的。
韩宣清楚知道,如果只是一台、两台的少量精密机床,他们绝对有办法弄来,根本不会来找自己,这说明这次需要的精密机床数量很大。
这东西雪山投资公司就有,无论是罗罗飞机发动机公司,还是正在组建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都需要用到超精密机床加工零件。
他刚从三井集团旗下的东芝公司,买了六台最先进的精密机床,分配给这两家公司使用,估计是华夏接到了这方面的消息,所以才来找他。
韩宣干咳了声,对面前的几人说道:“你们应该记得十多年前发生的东芝事件吧?
当时因为日本东芝公司,向苏联提供了四台可以加工潜水艇螺旋桨的四台mbp—11os型九轴数控大型船用螺旋桨铣床。
被美国知道后,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当众向美国表示道歉,日本方面还花1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整版刊登悔罪广告。
挪威政府除了向美国保证,今后决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外,还关闭了康士堡公司驻莫斯科办事处,并停止了公司正在与东欧国家进行的全部贸易。
我不认为我家的势力,可以比日本还有挪威这两个国家大,所以……抱歉了,这个要求我不能答应。”
陈平清楚知道当年发生的事情,眼睛里目光闪动,不由哑口无言,明白韩宣不会答应自己的要求了,并没有强求。
留在这里也没有意义,于是当即提出告辞:“那么我在想想其他的办法,今天发生的事情,希望你别告诉别人。
如果下次有合作的机会,就打名片上面的电话联系我。”
“好的,我送送你。”
韩宣示意保镖们不用跟来,陪他们出去时候,低声对陈平说道:“联系前苏联一些国家的军火商,只要有钱,他们可以想办法弄到你们想要的东西。
苏联解体这么长时间,该挖的人才和图纸,美国早就已经挖完了,剩下的那些东西,美国政府看不上,对它们的监控不是很严格。
别看都是些十几、二十年前的老设备,但是对国内很有用处,技术方面比华夏目前的机床先进得多,很有可能顺利弄到手,包括图纸和人才。
别派华人过去商谈,那些国家对华人有戒备心,美国还在那边安插了许多特工。
很抱歉我帮不上你们的忙,只能告诉你们这么多了,还请保密。”
这时候,韩宣余光意外发现,有两位穿着西装的法国人,手里拿着咖啡站在落地窗边,似乎在笑谈什么。
但是他们的后腰处,明显凸起了一点点,加布里尔等保镖穿衣服时候也是那样,因为放着枪。
再次低声说道:“你们可能被法国的特工给盯上了,别再接触其他人,直接回国吧。”
陈平听见这句话,脸上表情一点都没有变,似乎早就知道这件事情。
韩宣发现后一楞。
心里顿时骂娘,这帮家伙知道自己被人盯着,竟然还来找自己?!
假如刚才答应了他们,帮忙去买精密机床,不就正好掉进了那些特工们的视线当中吗?
他们肯定没事,或许还能偷偷将那些设备运回去。
但自己完了,被美国政府有关部门请去喝茶,是肯定的事情,万一被媒体抖出来,刻苦经营的形象都会毁于一旦。
“可能只是自己在一厢情愿,这帮人根本就是把自己当成可有可无的外人,至少陈平他们是这样想的。。。。。。”
想清楚里面的弯弯道道,韩宣心里顿时五味陈杂。
不想再继续啰嗦,发誓将来再也不掺合这些见鬼的事情,被人当成棋子摆布,老老实实当自己的超级富豪多舒服,扭头便向机场贵宾厅里面走去,连招呼都懒得打……
弯腰抱起小跑而来的胖丁,揉揉它那毛茸茸的大脑袋,平息自己复杂心情。
胖丁能察觉到主人的心情,用肉爪在他脸上拍啊拍的。
听见道森秘书询问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了,韩宣摇摇头说道:“没事,在华夏偶然见过他们一次,过来跟我聊聊天而已,什么时候起飞?”
“随时都可以,现在就走?”
“嗯,走吧……”
韩宣向伊莎贝莉,用谁都听不懂的印度语,抱怨刚才发生的事情。
路过那两位还在监视自己的法国特工,装作没看见他们,心里想着这次从东芝购买的那些数控机床加工设备,必须要一路招摇地运到英国和美国了。
至少得让那些特工们看见,使他们安心,别黄泥落到裤裆里,到时候说不清。
登机进入超级豪华的波音777私人飞机内部,让机长联系塔台请求出发。
一架准备前往冰岛的飞机,已经打算进入跑道滑行,这时候突然停住了。
其他航班也因为各种理由,突然间延迟飞行,这些都是为了先让韩宣的私人飞机走。
伴随着巨大噪音,红白色的庞然大物,加速从跑道上滑过。
韩宣在飞机逐渐平稳后,找到了几盘八六年版的《西游记》碟片,塞进影碟机中,重温当年的经典。
奇怪声音吸引了不少注意力,很快,他周围便围了一群人,津津有味看起这部英语配音的电视剧……(未完待续。)
第847章 当地特色
飞机连续不断地飞行了十个多小时。
韩宣此刻在印度上空,到达印度时候已经是半夜。
他刚刚睡了一觉,坐在窗边往下看,很少可以见到发达国家那种夜晚璀璨的城市灯火,路边也没有路灯。
全都是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他们这次的目的地,是位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印度第四大城市。
之所以选择那里,除了周围居民比较贫困这个原因之外,还因为它离印度喀拉拉邦的斯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比较近。
韩宣翻找纽约公共图书馆数十本关于印度的书籍,才最终确定这座神庙,就是他上辈子所看到过的藏着财宝的那座。
伊莎贝莉正在准备调查问卷,抬起头说道:“我们得先找家印刷厂,将它们复制至少十万份。
或许还需要请当地政府的人帮忙,不然那些人可能不会来帮我们填写。”
“到了之后再说吧,先把东西收起来,我们就要降落了……”
班加罗尔的新机场,还没有开始建设,老机场很破旧,只有两条跑道。
让机长为难的是它们都很短,幸好飞机的重量不算太重,滑行距离比普通波音777要短。
滑行时候,突然感觉到颠簸,下一秒机长的大骂声,透过广播传出来,内容无非是“尼玛连机场跑道都有坑!”之类的。
机场跑道有坑这个事实,放在其他地方,韩宣会觉得难以置信。
但这里是印度,似乎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
别指望有牵引车过来拉飞机。
机场人员已经下班了,只有两位穿着棕黄色衣服的值班人员,睡眼惺忪地开着小车,在前面带路,让这架飞机停在指定的位置。
空姐将舱门打开时候,一阵热气扑面而来。
五月份是印度的高温季节,而且班加罗尔又在内陆,即使现在是晚上,温度也很高。
风吹过来,带走体表的水气,让人感觉到燥热。
维尼冬天积存下来的脂肪,还没有消耗完,舌头耷拉在嘴边,懒得动弹,胖丁四处跑动活动身体。
空气中的味道不太好闻,不知道是因为机场下水道出了问题,还是面前这两位机场工作人员身上的味道,简单和他们交谈,询问当地时间后调整手表。
特意让机长和副驾驶他们,在最近这段时间里看好飞机,里面有几幅用作装饰的值钱油画,韩宣可不想回来时候,发现那些画没了。
保镖乔治和杜二傻、桑切斯这三人,手中多了个黑色的手提包,他们听说印度的治安情况很不好,于是带上几把战术冲锋枪steyr…tmp,其他人也都多带了几个手枪弹夹。
当一辆兰博基尼跑车,一辆兰博基尼越野车,外加两辆劳斯莱斯,一辆阿斯顿…马丁db7,接连从波音飞机后舱开出来时候,这些机场工作人员表情极其羡慕,无论是哪一辆车,他们俩这辈子都买不起。
要来一份班加罗尔市的详细地图,韩宣随意看了眼,记清楚这座城市所有的道路情况,坐进兰博基尼跑车中出发。
这辆车已经有了2000以后那种兰博基尼超级跑车的影子,他喜欢超跑低矮的驾驶感觉。
韩宣想着,再过几年兰博基尼品牌会被美国克莱斯勒汽车集团,转售给德国大众集团,或许到时候自己可以提前跟克莱斯勒汽车集团商量,将这个品牌也纳入囊中。
赚不赚钱不重要,他喜欢这个品牌,也喜欢这种车的样式,这就足够了。
买下兰博基尼可以获得许多专利以及造车技术,并不算亏。
打开车载收音机,让伊莎贝莉调到播放歌曲的频道,她不太会弄,花了挺长时间,终于找到个当地的音乐电台。
汽车的车载收音机肯定没问题,但是信号不太好,声音滋滋啦啦的带有杂音。
于是韩宣伸手扭动旋转按钮,当听见里面播放的新闻内容时候,他脸神古怪。
因为里面的女主持人在说,刚才市区发生一起车祸,两辆摩托车相撞,造成车上乘客八死三伤,情况严重……
韩宣纠结于两辆摩托车,怎么可以带这么多人?
估计只有印度,才会发生类似的特色车祸了。
公路和火车轨道呈两条平行线,迎面而来的火车,不仅只有车舱里坐满了人,连窗户边、车顶上也都是。
伊莎贝莉提出了个疑问:“那些人需不需要买票?”
关于这个问题,韩宣实在没办法回答她……
从不平整的土路,颠簸着行驶二十多公里,渐渐进入班加罗尔市区。
没到印度前,韩宣也算是走南闯北,稍懂点场面的人了。
哪料过来后,竟然发现还有个火星般的江湖,原来他在江湖上混,还真嫩着呢。
一个城市里,竟然可以容纳百万人的贫民窟,大晚上的,路边到处都是游手好闲的人。
什么东西都用头顶,据说连建高楼,都用头顶着砖头送上去,当韩宣见到有人顶着辆自行车时候,整个内心都是崩溃的。
城市里的道路,依旧不太好,但至少铺了层水泥,尽管已经好久没有维修,水坑遍地都是。
目光所能见到了地方,都带有浓浓的“咖喱”特色,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
之前去华夏,觉得那边和欧美国家相比,如今有很大差距,但来到九十年代的印度,心里一下子就平衡了,更落后的在这里呢。
估计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车,车队开过的地方,路边那些人全都指指点点。
没有围观过来看,而是悄悄往后退,万一车撞到自己,将车撞坏了,让自己赔怎么办?
在印度,姓氏阶层地位清晰,贵族欺负底层民众,一般不会负法律责任。
大大小小各种政党和地方政府割据斗争,让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层,像是个笑话一样。
未来印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现在还没有,新经济才刚刚发展,就算是美国的黑人贫民窟,也比他们这里优越无数倍。
可能是一心想要在人口方面赶超华夏的缘故,印度居民造人非常努力,不管能不能养得起,先生下来再说。
许多小孩子晚上也不回家,数量非常多,一大群能有三四十个半大孩子,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类似床单的古怪衣服,在路边追逐打闹。
这让伊莎贝莉非常无语,她在布朗大学认识几位印度裔学生,以前听他们说印度是个很好玩的地方,连纽约跟这里比起来也有差距,人民生活富足,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单纯了些,别人说什么,自己就信了,他们的话全在吹牛。
但至少先把路给铺好了,然后再吹啊,伊莎贝莉不满想着,她此刻颠得都想吐了……(未完待续。)
第848章 班加罗尔
印度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严重,超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具有代表性,因此才被伊莎贝莉选为研究对象。
穿过贫民区,进入跟刚才景象有着天壤之别的班加罗尔市区,路边偶尔能看到宝马、奔驰等品牌汽车,房子也变得干净整洁起来,贫民区那边满窗衣服飘飘的场景,消失不见。
有些大酒店门口的门卫,光明正大拿着ak47步枪,在美国这样做可能会吓跑客人,但是在印度,拿着枪的门卫会给人更多的安全感,因此吸引到更多的客人,这是种营销策略。
印度和美国一样不禁枪,但说起枪击事件,印度比起美国要低得多,这大概跟当地居民乱七八糟的信仰有关。
枪击事件确实少,但是包括抢劫、强尖、打架等罪行较小的犯罪事件,可一点都不少。
在印度,有些母亲会为出行或晚归的女儿准备安全套,做为最后的“防御工具”,当事实已经不可避免将要发生,至少可以保证不会怀孕、也不会染上性病。
并且告诉她们,那时候不要反抗,希望施暴者能够留下她们的性命。
韩宣开车一路走来,看见了许多穿着暴露、站在门口招揽生意的*******上到六十岁老人,下到十四五岁青年,只要是男的,都来问几句。
另外还发现有个家伙,鬼鬼祟祟地准备偷车。
他没有多管闲事去制止,就算赶跑了他,那小贼也会继续去偷别人的车,根本没有用……
这次没住酒店,韩宣提前让道森秘书帮忙在班加罗尔的富人区,购买了一栋别墅。
他们最近要在印度待很长时间,算起来住酒店的花费不少,买一栋别墅住着自由方便,将来还可以升值,那干嘛要去酒店住呢。
开车在市区绕了圈,来到位于班加罗尔北边城郊的高地,同时也是河流上游。
那里有一座高尔夫球场,在球场旁边,各种样式的别墅林立,和刚刚见到的贫民窟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
路边种满椰子树,每家每户都带有一个小花园,这个社区刚刚建立没多久,听说开发商请了位英国的著名设计师,帮忙设计房子的样式,因此这个社区带有浓厚英伦风格,如同来到了英格兰的乡郊小镇。
如果不是偶尔在路边看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