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三卷 前进跳板 第六十八节 绝途

斯普鲁恩斯并不知道这次绝密会议,当时也不知道在这次会议上所做出的决定,如果他也参加了会议的话,肯定立即就能看出阿诺德这个计划会将大西洋舰队拖入无底深渊。其实,金上将也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威胁,可是当时他要想阻止阿诺德已经太晚了。

十九日,阿诺德就拿出了一套作战计划的框架,很明显,当时凭他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发动报复行动的,而他第一个找到的就是金上将。当金上将与阿诺德谈过之后,他的第一感觉就是,阿诺德利用了总统的报复心理,而且,这个计划实际上早就已经做好了,只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放到桌面上来。

金上将的判断不是没有道理的。会议进行到了十八日深夜,就算阿诺德不吃不睡,也不可能在不到十个小时后就拿出了一套大规模轰炸计划的框架性文件吧,要知道,就算有充足的准备,而且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理想,这类大规模轰炸行动的作战计划也至少需要几十名参谋忙上好几天的时间,然后还得花上几天,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数次总体检查,修改其中的问题,填补漏洞。也就是说,就算当时阿诺德将他的司令部的所有人都集中起来,也不可能在十个小时之内就拿出这套作战计划来。

再结合当时美国陆军航空兵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地位,以及阿诺德个人的一些重要因素,就不难发现这份计划中的功利成分了。

阿诺德是美国将领中最坚定的“空中制胜论者”,是意大利将军杜黑,也就是首先提出“制空权”,以及“制空论”的那位奠定了现代空中战术理论基础的名人的忠实追随者。早在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发之前,阿诺德就从西点军校毕业,在当了数年兵之后,迷上了航空。并且亲自去跟莱特兄弟学习飞行,随后就成为了美国陆军最早的几名飞行员之一。可以从,从此时开始,阿诺德就成了坚定的航空者,并且一直在竭力推进美军航空兵地建设。一战结束后,当时还仅仅只是尉官的阿诺德就被调往美国陆军航空司令部任职,开始了他在美军高层内部的决策生涯。可以说,美国陆军航空兵后来的很多发展都与他有着直接关系。在此期间。阿诺德做得最多的是理论方面的研究,为完善美军航空兵的战术理论体系做出了极为巨大的贡献。当美国参战后,阿诺德首先出任了主管航空兵事务地陆军副参谋长,随后出任陆军航空兵司令,到此时,阿诺德已经是陆军仅有的两名五星上将之一(当时艾森豪威尔等人还不是五星上将,而美国的五星上将与帝国的大将,以及元帅相当)。

在成立空军的问题上,阿诺德是坚定的支持者,也正因为如此。后来他被称为现代美国空军的奠基人。可问题是。当时几乎其他所有人都反对,或者不赞成在战争期间成立空军,反对的理由在唐帝国军队内部也存在。另外。与唐帝国陆航相比,美国陆军航空兵在战争中的表现差了很多,最值得“炫耀”的,仅是从25年到27年协助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以及欧洲大陆地德占区进行地大规模战略轰炸,以及在太平洋战场上几次规模有限的轰炸行动。也就是说,美国陆航的表现,实际上也成为了当时反对者的一个重要理由。

很明显,在此情况下,就算没有人反对。如果陆航没有更好的表现,那么成立空军的事情也将遥遥无期。随着战争的发展,局势对美国越来越不利了,留给阿诺德表现的机会也没有多少了。特别是在27年,美军在所有战场上都处于防御态势,而且战线迅速向美国本土逼近,曾经在欧洲战场上威极一时的美国陆军航空兵甚至没有了多少用武之地。在此期间,阿诺德并没有闲下来,除了争取更多的经费购买更多的轰炸机。培训更多的飞行员之外,他还将陆航司令部的参谋都组织了起来,针对各种有可能出现地情况,有可能爆发的战役提前制订好了上百套作战计划。也正是如此,当时阿诺德才能够那么快的拿出一套经过了修改的框架性作战计划。

新奥尔良遭到轰炸,在别人看来,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可是在阿诺德看来,除了教训之外,这也是一个让更多的人重视战略轰炸,重视空中打击,重视航空兵的事情。美国总统的报复心理给阿诺德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知道总统坚决要求发动报复行动之后,阿诺德认识到,他等待已久的机会已经到来了。结果,在向总统当面陈诉他的报复方式的时候,阿诺德有意的避开了一些重大问题,最终让总统采纳了他的建议。

也就是说,阿诺德并不是不知道,他的建议中存在着太多的漏洞,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他没有能力立即进行反击,也就不可能满足总统的要求。也许,别人会因此而放弃,可阿诺德没有放弃这个机会。另外,阿诺德也没有回避问题,陆航要做好全面出击的准备工作,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而且还需要其他部队的配合,甚至需要调动大批的人力与物力。而在此之前,陆航是不可能在战场上有突出表现的。当时,阿诺德就有了清晰的想法,既然其他的部队也不可能完成总统部署的任务,那么他就要利用这一点,即用总统的命令去调动其他的部队,在陆航无法全面投入之前,先用别的部队来顶替陆航,为陆航争取到准备的时间。

只要清楚陆航不可能立即发动大规模报复行动的人都可以看出,阿诺德在提出建议的时候,就已经把其他的部队给框了进去。相对而言,陆军的面部队,以及战术航空兵受到的影响还不是很大,毕竟不管是地面部队,还是战术航空兵,都无法对敌人后方的重要目标构成威胁。真正受到威胁的是海军,准确地说,是海军唯一的远程打击力量——大西洋舰队。这一层厉害关系并不复杂,可惜的是,当时金上将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舰队不会有什么麻烦,也就没有当即提出反对意见。结果,当金上将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总统已经下达了命令,阿诺德也找上了门来。此时要再去找总统提出反对意见的话,那么金上将就要做好离开美国海军部部长这个位置的准备工作,而且总统也几乎不可能采纳他的反对意见。更重要的是,阿诺德可以将无法发动报复行动的责任推卸到海军的身上,到时候,不管是金上将,还是斯普鲁恩斯都将更为被动。

阿诺德来拜访金上将的目的只有一个,猜都能够猜到。在无法直接拒绝的情况下,金上将只能设法将问题暂时搁置了起来。可是,阿诺德拿着总统的“御令”。金上将也不可能就这么一直拖下去。二十日。阿诺德又找上了门来,还是为同一件事,这次。他还拿到了总统亲批的命令,也就是说,金上将必须要采取实质性的行动,不然,阿诺德就将纠缠到底,如果这事闹到了总统那里去,对海军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无奈之下,当天下午,金上将给斯普鲁恩斯发去了电报,同时派遣一架飞机将阿诺德的作战计划。以及附带的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直接送到了大西洋舰队去。

当时,大西洋舰队已经在海上徘徊了两天,并且在十九日夜间接受了补给船队送来地燃料等物资,补给船队甚至还送来了一批新鲜地水果与蔬菜,让官兵们改善了生活。可以说,当时斯普鲁恩斯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至少舰队没有受到什么威胁吧。可是,当他收到了金上将发来地电报,随后拿到了那些文件与资料后。斯普鲁恩斯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这时候,他也知道了在华盛顿发生的事情,以及阿诺德的“愚蠢”举动。当斯普鲁恩斯意识到,他无法回避这个危险的时候,他几乎因此而绝望。也许,最终击败了美国海军的不是唐帝国的舰队,而是一个与海军没有任何关系的陆军航空兵愚蠢将领为了一己之利而做出的盲目决定,还有那个被报复欲望充斥了大脑的总统!

当时,阿诺德要求大西洋舰队去轰炸唐帝国远征军在尤卡坦半岛上建立的机场,并且封锁唐帝国远征军地后勤补给线,拖住唐帝国远征军的进攻速度,然后艾森豪威尔才能抽调力量扩大墨西哥的机场,以部署更多的重型轰炸机,为陆航的全面大规模轰炸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大西洋舰队成了陆航的马前卒,在陆航出动之前,去冒险的不是陆军,而是海军,而且是拿海军的最后一点血脉去做这种没有多少战略价值的牺牲!

如果阿诺德的行动能够将唐帝国远征军赶出美洲大陆的话,这又另当别论,可问题是,就算阿诺德的战略轰炸达到了最佳效果,也不可能将唐帝国远征军赶出美洲大陆,最后双方还得在地面上拼个高低。更重要的是,这只是总统需要的报复行动,需要搞这么大的规模吗?就算斯普鲁恩斯对战略轰炸不太了解,可他也知道,战略轰炸打击的主要是工业目标,以及基础设施,而绝不是军事目标,没有任何针对军事目标的战略轰炸能够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当时斯普鲁恩斯的心情不仅仅是绝望,还有愤怒。结果,二十日,斯普鲁恩斯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舰队仍然在墨西哥湾的东南部海域徘徊,而且他也没有立即跟金上将联系,直到二十一日清晨,在他的心情稍微平静点之后,斯普鲁恩斯这才主动跟金上将取得了联系,而他得到的是一道严厉的命令,要他在二十二日天亮前到达圣地亚哥,并且做好出击的准备工作。可是,这道命令中并没有提到舰队什么时候出击。

当时,金上将也顶着巨大的压力。按照阿诺德的要求,斯普鲁恩斯应该在二十日晚上就与已经返回了墨西哥战场的艾森豪威尔联系,确定联合作战的计划,同时从艾森豪威尔那里拿到打击目标清单,结果,斯普鲁恩斯在二十日晚上根本就没有与任何人联系。阿诺德在二十一日一大早就赶到了金上将的办公室,直接以总统的命令向金上将施加压力。华盛顿时间要比斯普鲁恩斯所在海域的时间早一个小时,也就是在阿诺德怒气冲天的离开之后,斯普鲁恩斯就发来了电报。金上将在无奈之中给斯普鲁恩斯下了死命令,可是他仍然留有余地,即舰队需要进行休整,不然难以保证发挥出全部的战斗力,而这个休整时间,当时并没有确定下来。也就是说,舰队在到达了圣地亚哥之后,并不需要立即出发。

二十二日深夜,舰队就进入了圣地亚哥港。金上将已经提前联系了港口方面,安排好了舰队休整的事情,另外,他还派来了一名高级参谋,向斯普鲁恩斯解释了金上将所面临的压力,以及所采取的对策。这下,斯普鲁恩斯也弄明白了,同时不得不佩服金上将的手腕。至于舰队需要在圣地亚哥休整多久,这自然是由海军说了算,根本就不了解战舰的阿诺德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可问题是,总统曾经担任过海军部部长助理,不可能不了解海军。如果事情闹大了的话,恐怕最终总统会亲自出面,那么舰队就不得不采取一些实质性的行动了。

这些问题当时斯普鲁恩斯都考虑到了,可他也没有办法解决,也就只能拖一天算一天。也许,哪天总统的怒气消了,忘记了报复行动的事情,那么阿诺德自然就不能继续在金上将面前耀武扬威了。可斯普鲁恩斯并不知道,他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第二十三卷 前进跳板 第六十九节 千载难逢

斯普鲁恩斯在墨西哥湾里徘徊的那两天,大西洋舰队的身边就多出了一名神秘的客人。这是一艘帝国海军的丙级潜艇,而这艘潜艇当时刚,好在墨西哥湾北部海域执行了一个多月的作战巡逻,只击沉了一艘落单的,排水量不足1000吨的小船,另外在五月底,袭击一支从美国东海岸前往新奥尔良的船队时,消耗掉了潜艇上几乎所有的鱼雷,而且还遭到了驱逐舰的围攻。如果不是艇长果断的命令潜艇下潜到了极限深度,并且以最快的潜航速度机动规避,赶在驱逐舰将其逮住之前就脱离了声纳的探测范围的话,恐怕这艘编号为332的潜艇也不可能继续在海上活动了。

到六月十九日的时候,这艘潜艇上还有可以供消耗近一个月的物资与燃料,只是剩下的鱼雷只有两条了,而且其中一条的深度仪还出了问题,在潜艇上无法修复。也就是说,潜艇可以提前返航。按照出击航线,这条潜艇应该首先前往尤卡坦半岛的某个小港口,在那里补充一些必要的物资后,再返回科隆。也就是在当天晚上,艇长决定最后一次靠近美国本土海岸线,进行最后一次夜间巡逻,然后就返回基地。也正是这次巡逻,让这艘潜艇碰上了一条大鱼,最可惜的是,当时潜艇上只有一条鱼雷可以使用,而艇长又一直不舍得将压箱底的本钱立即就抛出去,怎么说,也要让这条鱼雷发挥最大的作用吧!

332号潜艇遭遇的正是在墨西哥湾东南部海域徘徊的大西洋舰队。十九日夜,在第一次遭遇后,艇长就判断出这是大西洋舰队,当时他手里有大西洋舰队的详细资料,知道舰队里有六艘航母,四艘超级战列舰。当天晚上,潜艇数次想进入舰队内层。试图攻击航母或者是战列舰,可结果,折腾了好几个小时,一直在舰队外围巡逻的美军驱逐舰没有给332号任何一点机会。天亮前三个小时,在大西洋舰队开始加速的时候,332号潜艇不得不放弃了夜间追踪,准备利用电池里的最后一点电能,先离开最危险的海域。然后用通气管为电池充电。

到此,行动基本上已经结束了,一条鱼雷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甚至连击沉重巡洋舰都显得有点困难。而且美军舰队已经离开,要想再碰上,那就要好得出奇的运气。一般情况下,已经决定返航的艇长都会在这个时候发出电报,召唤其他的潜艇来围剿美军舰队,自己则返回基地。可问题是,当时在墨西哥湾活动的潜艇就没有几艘。有胆子到海湾东部海域活动的就更没有几艘了。而这名艇长的脾气又有点倔强。在没有用光鱼雷前,他还真不想返航呢。结果,二十日白天。潜艇在上午的时候到达了古巴东北海域,在用通气管为电池充电地同时,艇长发出了电报,等到电池充满之后,潜艇就在通气管状态下向东北方向,也就是朝着美国本土的方向航行,准备继续寻找美军舰队!

谈仁皓很快就拿到了潜艇发回的电报,也就是说,二十日,谈仁皓就知道了美军大西洋舰队没有前往附近的港口。而是在海面上徘徊。当时,他已经与韩绍锋商量妥当了,正要准备返回舰队,在收到这条消息后,谈仁皓决定再多留一两天,等有了更准确的情报后,他再回舰队也不迟。当然,谈仁皓并不知道,发回电报的332号潜艇当时所采取的行动有点荒唐。另外。科隆港的潜艇大队司令部也立即设法联系上了当时在墨西哥湾活动的其他潜艇,要求这些潜艇全都去海湾东部搜寻美军大西洋舰队。可是,离得最近的潜艇也要在20日地晚上才能到达!

除了没有足够地鱼雷之外,332号潜艇的运气确实是好到家了。二十日傍晚,就在潜艇刚刚收回了通气管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听声员就再次发现了靠近的舰队,而且很快就辨认出那是美军的大西洋舰队,而不是一支大规模的运输船队。更重要的是,当时大西洋舰队就正好是朝着332号潜艇潜伏的位置而来的。也就是说,潜艇可以关闭推进器,只要安静的呆在海里,美军舰队就将从头顶上驶过,到时候就有机会在距离敌战列舰,或者是航母非常近的距离上发射鱼雷,也许,最后一条鱼雷还真能够创造奇迹呢。

可好运不会长久,就在332号潜艇上的官兵都兴奋了起来的时候,美军舰队在距离潜艇大概5海里的地方就做了一次反潜转向。并不是美军的驱逐舰发现了332号潜艇,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反潜机动转向,因为很快,美舰队又回到了原来航向上,只是航线偏差了好几海里,也就没有从332号潜艇上方通过!

感到沮丧的同时,332号潜艇艇长判断美舰队将在这一海域继续徘徊,也是说,他们还有机会。有了这个想法,332号潜艇就更不会离开这一海域了。为了节约电池,潜艇没有高速航行,甚至在大部分时候是关闭了推进器的,基本上就是悬浮在海里,守株待兔,等着美舰队自己撞上门来。可想而知,这种概率肯定低得出奇,当天晚上,出了数次与大西洋舰队发生远距离声信号接触,确定了艇长的判断是正确的之外,332号潜艇并没有其他的收获

因为潜艇没有能够赶在天亮前离开危险海域,除非肯用掉所有的电能,以潜航的方式向西南方向航行,不然在二十一日白天,潜艇就必须留在海面下。可如果潜艇长距离潜航的话,那么就不可能在二十一日夜晚再次回到这一海域来。犹豫再三之后,艇长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那就是继续留在海面下,等到天黑之后,再看是否能够撞上美军大西洋舰队。

这个大胆的决定最终让332号潜艇第三次与大西洋舰队遭遇,可最后也差点害死了潜艇上几十名官兵。二十一日夜,大西洋舰队再次返回了这一海域,护航的驱逐舰根本就没有发现332号潜艇。当天晚上,艇长采取了更积极的办法。数次转变位置,希望能够拦截大西洋舰队,至少让潜艇上的最后一条鱼雷击中某艘航母或者是战列舰。可结果,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再次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天亮前,332号潜艇准备要撤退了,当时电池里的电能已经消耗掉了近一半,而且潜艇里的空气也非常地浑浊。快要到极限潜伏时间了,如果不上去换气的话,艇员就会被憋死。可是就在这个是,大西洋舰队突然转向,几艘驱逐舰出现在了潜艇附近的海面上,332号潜艇根本就不敢发出一点噪音,也就无法快速潜航脱离。在海面下挣扎了近两个小时,就在艇员们开始诅咒头顶上那几艘美军的驱逐舰的时候,大西洋舰队突然快速转向加速。这次,舰队不是继续在该海域徘徊。而是朝着东面而去。而在此之前,大西洋舰队还从来没有进入过佛罗里达海峡呢!

艇长立即意识到,大西洋舰队将离开这一海域。肯定是要前往某个港口。虽然潜艇不可能一直跟踪以16节以上速度航行的舰队,但是可以通过短距离跟踪,确定舰队的大概航向,然后从此判断出舰队前往的目的地。在头顶上的驱逐舰也加速离开后,艇长没有迟疑,立即命令潜艇加速跟上舰队。丙级潜艇在潜航速度方面的性能优势体现了出来,只要大西洋舰队以16节的速度航行,332号潜艇就能够跟上,唯一的问题是,在只剩下一半的电能时。332号潜艇以最快潜航速度最多只能够航行两个小时而已!

两个小时后,332号潜艇不得不减速。虽然仅仅只跟踪了几十海里而已,但是大西洋舰队已经经过了向北转向离开海峡的最佳转向点,也就是说,如果大西洋舰队不知道有潜艇跟踪,同时没有想过要迷惑谁的话,那么就不会向北离开海峡,而是应该向东,或者是向南离开佛罗里达海峡。这条信息极为重要。潜艇在停下来之后。立即就上浮到了通气管深度,在升起通气管,为潜艇换气,同时启动柴油发动机,为电池充电的同时,二副将这一极为重要的消息发了出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并没有走远地大西洋舰队开始了正常地反潜规避转向,位与舰队后面的两艘驱逐舰就正好朝着332号潜艇的方向而来。当时,这两艘驱逐舰距离332号潜艇不超过15海里,已经离开了潜艇地目视观察范围,可是,驱逐舰上的雷达却要比人的眼睛锐利得多。

二十一日上午九点不到,332号潜艇刚刚为电池补充了一点电能,那两艘驱逐舰上的雷达就探测到了伸出海面的通气管,随即就全速扑了过来。潜艇上的听声员在十五分钟后发出了警报,332号潜艇被迫全速下潜到了最大深度上。此时,潜艇上的电池里只有不到一成的电能,而且艇内的空气也没有完全更换。也就是说,潜艇根本就不能在海面下机动规避驱逐舰的攻击,甚至不能在海面下呆太久的时间。只要那两艘驱逐舰稍微有点耐心,肯多花点时间的话,那么332号潜艇就永远都无法浮到海面上来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潜艇上的数十名官兵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那两艘驱逐舰就在他们的头顶上,而且声纳发出的有规律的节拍声就如同是死神在召唤他们的声音一样。艇长已经命令潜艇下潜到了285米的极限深度上。万幸地是,佛罗里达海峡是墨西哥湾暖流进入大西洋的通道,这一海域的水文情况极为复杂,变温层就在200米的深度附近。而当时的声纳是很难探测到变温层以下的潜艇的,其实当时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变温层”是什么。结果,杀来的两艘驱逐舰在潜艇上方搜索了两个小时,仍然没有投下深水炸弹,随后,这两艘驱逐舰就快速离开了。

332号潜艇没有立即浮上去,就算艇长的胆子再大,有了这一次遭遇,他也会变得小心谨慎的。潜艇继续在海面下呆了两个多小时,在确认没有出现任何代表着危险的噪音之后,艇长才命令潜艇上浮到了通气管深度,在启动了柴油机为电池充电的同时,潜艇也转向向西航行。当然,艇长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将开始已经发出去的电报再重新发一遍,并且将遭到美军驱逐舰攻击的战斗经过也发回了潜艇基地。

谈仁皓很快就收到了从位于科隆的潜艇支队司令部那里收到了消息,至此,他基本上确定了大西洋舰队的行踪。就如同332号潜艇艇长的分析一样,如果大西洋舰队准备前往迈阿密的话,那么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舰队就应该在进入了佛罗里达海峡后不久就转向东北,而不是继续向东航行。而舰队继续向东航行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进入巴哈马群岛海域,或者是在前面转向东南,前往海地,或者是古巴的某个港口。

综合分析了当时的情况之后,谈仁皓判断出,大西洋舰队的目的地很有可能是圣地亚哥港。大西洋舰队为什么要去圣地亚哥?谈仁皓没有立即去考虑这个问题,而是让雷少卿立即去联系海航的侦察机部队,在二十二与二十三日派遣几架远程侦察机去圣地亚哥港上空拍几张照片回来。

谈仁皓没有留在后方等待侦察机送回侦察报告,而是在当天下午就搭乘送他过来的轰炸机返回了舰队。临走前,谈仁皓重点叮嘱了雷少卿两件事,一是确定大西洋舰队是否去了圣地亚哥,二是安排更多的侦察机与潜艇搜索古巴附近的海域,如果大西洋舰队没有去圣地亚哥,就要尽快将起找到。在得到了雷少卿的肯定答复之后,谈仁皓这才离开。此时,他已经对击败大西洋舰队有了更为明确的想法。

第二十三卷 前进跳板 第七十节 保命

斯普鲁恩斯并不知道,大西洋舰队已经被332号潜艇监视了两天,准确地说,是三个夜晚。他更不知道,大西洋舰队前往圣地亚哥的行踪已经暴露了。当时,他还在为没有与唐帝国的远程侦察机遭遇而感到庆幸呢。在到达了圣地亚哥港之后不久,斯普鲁恩斯就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了。

二十二日夜十点之前,也就是大西洋舰队进入圣地亚哥港之前一个多小时,就已经有六批侦察机先后“光顾”了圣地亚哥港。当时,谈仁皓没有预料到大西洋舰队不会立即前往圣地亚哥港,而会在中途耽搁时间,所以这些侦察机都扑了个空。不过,在二十三日凌晨一点半到达的第七批侦察机有了收获。当时,大西洋舰队刚刚进入圣地亚哥港,为了引导战舰靠上码头,或者是到达准确的锚泊位置,港口里灯火辉煌,从港口上空的侦察机立即拍下了几张照片。

这些照片在二十三日上午七点,也就是在侦察机返回机场后不到半个小时就冲洗了出来,虽然景象很模糊,但是足以分辨出大型战舰的轮廓了。只有大西洋舰队拥有大型战舰,也就是说,大西洋舰队已经到达了圣地亚哥港。接着,在当天上午八点,第一架飞到了圣地亚哥港上空的侦察机确认了这一点,飞行员用肉眼都能够分辨出停泊在港口里的那些航母,战列舰,巡洋舰。到了当天下午三点左右,侦察机在白天拍摄下来的照片冲洗出来之后,情报得到了证实。

按照谈仁皓的要求,雷少卿在二十三日上午就给谈仁皓发了第一封电报,下午拿到了准确的情报后,他又发了一封电报。因为当时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都已经隐匿了行踪,雷少卿也不知道这两支舰队的准确位置,所以无法派遣飞机将航拍照片送过去,只能够通过电报包大概的情况告诉谈仁皓。而这已经足够了。

也就是在二十三日的上午,斯普鲁恩斯在吃过早饭,准备到码头上放松一下的时候,他看到了从头顶上快速飞过的那架大型飞机。如果不仔细辨认的话,恐怕还真难以辨别出这架在2000多米高度上飞行的飞机的型号。而且,当时圣地亚哥附近有好几个美军机场,其中有两个机场上部署了重型轰炸机,或者是远程侦察机。因此。这架飞机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斯普鲁恩斯开始也没有注意到这架飞机的独特之处,直到五分钟之后,这架飞机折返回来,再次从港口上空飞过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才觉得问题有点不对劲了。

如果那是美军的飞机,那么,只有可能是在执行训练任务的时候从港口上方飞过,而且是两次飞过。可是,重型轰炸机在执行训练任务的时候,至少也是双机编队。很少单独有轰炸机出来训练的。更很少有轰炸机会连续另次飞过,而第二次飞过的时候,轰炸机是向西南。也就是外海方向飞去的。在等了十分钟后,那架飞机并没有折返回来,这下斯普鲁恩斯更是疑惑了,如果这架飞机是附近机场的话,那就应该返回机场,难道一直向西南方向飞行吗?也许,这是一架前去中美洲地区执行侦察任务的飞机,可问题是,之前这架飞机是从西南方向上进入的,那就是正在返回机场。怎么又会飞回去呢?

想到这,斯普鲁恩斯立即派了一名参谋去联系附近的所有机场,确定当时有没有飞机在执行训练任务,以及有没有侦察机前往中美洲地区,或者是完成了夜间侦察行动,正在返回机场。很快,机场方面就给了斯普鲁恩斯答案,当天上午,没有任何一架重型轰炸机起飞训练。因为他们的训练时间是在十点之后,大部分都是安排在下午,而不是上午。另外,也没有派遣侦察机去中美洲地区,更没有在夜间执行侦察任务返航的侦察机。

这下,斯普鲁恩斯立即意识到,那是一架唐帝国的侦察机,而且这架侦察机两次经过港口上空,肯定是要拍下港口地照片。如果这仅仅只是常规侦察的话,斯普鲁恩斯还觉得问题不大,可是,大西洋舰队刚刚,到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