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墙上挂的历任首相的相片,还有简单的摆设,这些都让人感到庄严与肃穆。当然,只要看到墙上的那些历任首相地照片(肖像画),那么谁都知道,这里就是帝国最高行政地点。

名义上。帝国首相只是帝国地最高行政长官。不过实际上,帝国首相就是帝国的最高领袖。在张绍廷之前,帝国首相是必须要得到皇帝承认的。而且皇帝有权力否决由议会多数议员提名地首相人选。换句话说,当时皇帝手上还是有一点权力的。不过,在张绍廷之后,皇帝的这点权力也就没有了。任命首相所需要的玉玺由内阁的一个专门部门掌握,也就是说,皇帝就算不喜欢议会多数议员(后来是执政党)推选出来的首相,也没有权力否决首相,只能答应。在完成这一步之后,帝国皇帝就仅仅只是帝国名义上的元首,而实际上。帝国的大权已经全部掌握在了帝国首相的手里。

帝国的政治制度也分成了两种,一是战时制度,二是平时制度。表面上,平时制度更重要,不过实际上,在张绍廷首相之后,帝国有近七成的时间是处于战争状态的,也就说,帝国的政治制度中。战时制度反而更重要。在战时制度中,帝国首相不仅仅是帝国的行政首脑,而且是帝国的三军大元帅(皇帝是名义上的三军统帅)”同时,平时内阁转为战时内阁,内阁大臣的任命不需要通过议会批准,首相就可以直接任命大臣。不过,这两种政治制度最大的差别还是在议会的权力上。

在平时制度中,议会有权力弹劾首相,五名议员联名就可以提交弹劾首相地议案,如果多数(超半数)议员都认为首相不合格的话,那么首相就得辞职。另外,首相也没有权力解散议会,只有内阁中绝对多数(三分之二以上)的大臣认为议会无法满足要求,才能够提前解散议会,进行新的议会大选。不过,在战时状态下,必须要有五十名议员联名才能提交弹劾首相的议案,而且要得到绝对多数(三分之二以上)的支持,才能弹劾首相。不过,更关键的是,首相可以在认为议会对帝国的战争行动造成了危害的时候,提出解散议会的动议,然后只需要得到两位军部大臣(海军与陆军,后来只有一个),工业大臣,农业大臣,内务大臣,经商大臣以及掌握玉玺的内侍大臣这几个人的同意,那么就可以解散议会,甚至可以暂时不进行新的议会大选,而是组建一个规模小得多的战时议会来履行议会的权力。

从这些特点上就能看出,只要帝国进入战争状态,那么首相的权力就已经大得吓人了。当然,为了防止首相借此滥用权力,在帝国是否进入战争状态的问题上,必须要得到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的议员支持,那么首相提出的战时动议才会生效。另外,帝国宪法中也明确规定了几个可以在不经过议会表决的情况下,帝国进入战时状态的关键因素,这其中,就包括了帝国领土遭到入侵与占领(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现在,帝国就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按照帝国宪法的规定,琉球群岛属于帝国的国土,如果帝国国土遭到入侵与占领,那么帝国就将自动进入战争状态,当然,没有任何一个议员会在这个时候投反对票的,除非他想遭到全帝国百姓军人的唾弃。当初,薛希岳提出了战时状态动议的时候。就只有两个议员投了弃权票,其他都是赞成票。

半个小时后,那名首相的秘书(谈仁皓这么认为的)再次来到了大厅,这次他是请谈仁皓到首相的书房去地。聂人凤元帅也在书房里,而且神色显得有点激动。谈仁皓心里微微一惊,他这是第一次见到聂人凤元帅这么激动,在他的印象中,校长是从来不会激动的。显然。在他来之前,校长肯定与首相产生了争执,而且是很大的争执。

接着,谈仁皓就看到了坐在聂人凤对面的帝国首相薛希岳。薛希镰已经快70岁了,在第一次大战时,他是帝国陆军参谋长,当时严定宇还只是陆军的将军。战后,薛希岳退役从征,并且在唐历1313年担任帝国首相,并且在唐历1319年(帝国首相的任期是六年)连任第二界。战争爆发的时候。薛希岳首相正在他第二界任期地第三年。不过。首相看上去并不像有从军经历的人,显得有点消瘦,除了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之外。其他的方与别的70岁左右的老人没有太大的分别。相貌很普通,银发梳理得很整齐,一套唐式短装让首相显得很有精神。

“首相,我想谈仁皓将军的话更有说服力!”聂人凤的语气都带着一股火气,大概也就只有他这个海军元帅敢在首相面前表现出愤怒吧。接着,他就看了谈仁皓一眼,说道:“将军,你把我们海军的想法告诉首相大人吧。”

谈仁皓点了点头,聂人凤这最后一句话很关键,这其实是在告诉薛希岳首相。谈仁皓的话,就是聂人凤的话,代表地是帝国海军,而不是一个将军的意见。

“你就是谈仁皓将军?”薛希岳抢在谈仁皓前面开口了,“看来,你比我想像的还要年轻。坐吧,不用介意地。”

“谢谢首相。”谈仁皓笑着坐了下来。

“听说,是你提出由海航来发展重型轰炸机的事情?”薛希岳显然是一个很注重时间的人,所以根本就没有跟谈仁皓罗嗦什么。第二句话就进入了主题。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是在元帅的授命下进行海航发展重型轰炸机的可行性报告的。而且,这也是我们海军的意愿,是帝国战胜敌人的重要方法。”

薛希岳微微的笑了起来,谈仁皓的这番话说得很恰当,不但强调了聂人凤是海军司令,而且还强调了这是海军地共同意愿。聂人凤也笑了起来,他还朝谈仁皓递去了赞许的目光。

“那么,你要怎么来说服我呢?”薛希岳可不是那种一句话就能被打动的人。

“首相,其实我们不需要说服任何人,因为行动是证明结果的关键步骤。同时,我们作为帝国军人,海军作为捍卫帝国的最强大的力量,我们所做的,都是在为帝国服务,在为帝国而战。”谈仁皓这番话是考虑了很久的,如果直接提出发展重型轰炸机,这肯定不成,所以要先绕个弯子,把大问题摆到前面来,然后再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上去。

薛希岳点了点头。“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帝国军民地共同理想,以及共同的奋战目标。好吧,那你现在给我三个理由,三个海军必须要发展重型轰炸机的理由。如果你能用这三个理由来说服我的话,我马上就批准。”

谈仁皓微微一惊,他偷偷地看了聂人凤一眼,见到元帅点了点头,这才说道:“首相,也许我们不需要三个理由,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一个理由?”薛希岳立即惊讶地看了谈仁皓一眼,然后笑了起来。

这时候,聂人凤也微微皱了下眉毛,他原本以为谈仁皓要提出好多条理由,几十条也不算少吧,不过现在谈仁皓却反其道而行之,这让他感到非常的惊讶。不过,聂人凤却表现得很平静,至少不能让薛希岳看出来。

“对,一个理由,一个无法取代的理由。”

薛希岳点了点头。“好吧,那你说说看,这是个什么理由呢?”

谈仁皓故意装着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个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没有帝国海军,永远战胜不了日本!”

房间里安静了下来,这下,连聂人凤都有点惊讶的看向了谈仁皓。就算是一个理由,那么也要抓住机会多说点把,可谈仁皓就只说了一句话,简单的,不到二十个字的一句话而已。薛希岳也是一惊,不过马上就笑了起来。

谈仁皓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他这几天都在考虑怎么当着首相的面,把首相说服,让首相支持海军发展海军发展重型轰炸机。想来想去,谈仁皓最后还是确定从最基础的着手,而这也就是他开始说的。抛开了帝国海军,那么就永远都战胜不了日本。

“谈仁皓将军,你这个理由确实很充足。”薛希岳是军人出身,就算他以前是在陆军服役,但是他也很清楚,没有海军,帝国是永远不可能战胜日本的。相反,没有陆军,帝国仍然有力量战胜日本。“这事,我会好好考虑,明天,严定宇元帅将返回京城,到时候,我们再仔细讨论一下。当然,我也觉得,如果海航有能力发展重型轰炸机,并且由海军独自担负起对日作战的话,这对帝国有很大的帮助。”

接着,聂人凤就带着谈仁皓离开了首相府,等到轿车开上大街后,聂人凤才笑了起来。谈仁皓也跟着笑了起来。

“仁皓,我还真是小看你了!”聂人凤拍了拍谈仁皓的肩膀,“看样子,首相已经站在我们这边了。不过,明天严定宇回京,肯定会跟首相争上一场,毕竟,陆航的优势就那么点,如果连我们都制造了重型轰炸机的话,那陆航就可以取消了。所以,你要好好准备一下!”

谈仁皓点了点头,他已经意识到,明天与陆航的争论才是最为重要的。

第四卷 帝国反击 第六节 门户之见

自帝国海军诞生之后开始,帝国海陆两军就有了门户之见。最初,帝国陆军非常瞧不起海军,认为海军不过就是几条破船而已(当时陆军甚至有自己的船队与舰队)。不过,在“东西方百年战争”,以及后来的“唐日战争”中,帝国海军一直是战场上的主力,连续两百多年的战火,让帝国海军首次超越了陆军。而在一战时,帝国海军更是反击的主力,成为了帝国最强大的军队,帝国陆军则因为作战不力,地位一落千丈。从此开始,帝国海陆两军的成见就非常深了,几乎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

这一点,在双方将领,军官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海军将官都是从左边进来的,然后按照军衔顺序坐在了左侧的位置上。陆军将官都是从右边进来的,然后都坐在了右侧的位置上。

最后入场的薛希岳,聂人凤与严定宇三人。谈仁皓坐在了海军将领第二的位置上,他也是参加会议的两名海军将军之一,其他来的都是军官而已。陆军方面也差不多,只来了三个将军,大部分都是前陆军部的军官。不过,谈仁皓已经注意到,卫伯瑜也在其中,而按照道理说,他不应该在京城的,大概是跟严定宇一起来的吧。

会议上主要讨论的就是今后的战略安排,包括在西北战场上的进攻,朝鲜半岛上的防御,以及对日反击等等。另外,还讨论了向波斯迪国,德意志帝国提供支援的事情。帝国陆军已经开始组织远征军,并且已经在此之前向德意志帝国提供了两个战斗机联队,担负德意志帝国的国土防空任务。

“昨天,美利坚合众国参众两院已经通过了《战时租借法案》,并且第一批运往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的物资已经装上了运输船,大概过几天就将起航。”薛希岳首相亲自说明了一些重要的情况,“德意志帝国也已经向我们提出了清秀。希望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为其提供战略资源。我们已经在考虑向德意志帝国提供更多的战略资源。不过,现在的重要问题是,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开始向日本大量提供战略资源了,如果我们仍然不能迅速战胜日本的话,那么战局就将陷入僵持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日本的战争实力得到恢复,美利坚合众国地战略援助起到作用之前。尽快战胜日本。这样,我们才有获胜的希望。因此,我希望,帝国陆海两军能够齐心协力,同进同退,用我们最强大的力量,最厉害的两只拳头,将日本人打爬下,让日本人知道,只要唐帝国还存在。这世界上就没有他们的位置!”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对帝国的大部分军人来说。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这些敌国都是值得尊重的,美利坚合众国是值得佩服地。而且帝国与这些国家也就只是利益上的冲突。不过,没有任何一个帝国军人会佩服日本,道理很简单,日本是个狼子野心的国家,当年帝国倾全国之力帮助日本平定叛乱,结果导致西方列强迅速崛起,帝国陷入了长期战争之中。到后来,日本不但不感激唐帝国的帮助,还反咬唐帝国一口,让唐帝国再次受到伤害。结果导致一战爆发,唐帝国因此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宝座。光是这份仇恨,就让唐帝国的所有军民都不会原谅日本这个卑鄙的国家。

谈仁皓也是深有同感的,他与日本没有私仇。一战中,谈家没有人参军,不过却有国恨。对帝国军人来说,国恨比私仇更有效果。

会议召开了两个多小时,聂人凤与严定宇都做了发言,表示海陆两军都将奋力战斗。为帝国赢得胜利。这时候,谈仁皓也很留意的观察了下严定宇元帅。

与谈仁皓印象中的不一样,严定宇地身材显得有点矮小,而且因为年轻时曾在骑兵部队服役,所以两腿都向外弯曲,不是很直。从年纪上看,严定宇要比实际地年龄显得年轻一点,神色极为威严,这大概是他与聂人凤最大的差别。另外,严定宇的左脸上有一条伤疤,是在年轻的时候留下的。这让元帅看上去有点恐怖。当然,这也让严定宇的相貌显得很特殊了。也许,光是这副相貌,就足以给人留下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了。

谈仁皓原本以为会在会议上与陆军讨论海航发展重型轰炸机的事情,不过他并没有得到上台的机会。在会议结束的时候,他才反应了过来。薛希岳首相肯定不想在这么多人的会议上让陆海两军发生争执,不想扩大矛盾范围,肯定是要召开闭门会议,由两军高层来商讨这件事情。

谈仁皓的猜测一点都没有错,会议刚一结束,聂人凤就将他叫住了。“等下,与你辩论的是卫伯瑜,你小心点。”

谈仁皓一愣,立即小声说道:“陆军知道我们要发展重型轰炸机的事情了?”

“罗云冲到海军来报道的时候,陆航方面就有了怀疑。”聂人凤笑了一下,放慢了脚步,“我也是才知道的,罗云冲之前在陆航负责发展战略轰炸机的事情,不过卫伯瑜很不重视,因为罗云冲之前是廖汉翔的弟子。几天前,严定宇提交了陆航发展战略轰炸机的计划,不过首相当时没有多在乎,因此就没有看这份报告,这算是好事吧,至少我们现在可以与陆航竞争发展重型轰炸机的事了。”

谈仁皓立即点了点头,说道:“那现在陆航也在争取?”

“对,不然卫伯瑜来京城做什么?”聂人凤冷笑了一下,“不过,你别担心,卫伯瑜是个半吊子,没有多少本事的,而且陆航算得上人才的,基本上都被廖汉翔给挖了过来。这次,好好发挥。”

谈仁皓长吸了口气,然后勉强地笑了一下,他自己也是个半吊子。

进了小会议室的时候,陆海两军的人员还是分成了两边。谈仁皓坐在聂人凤的下手方向,而他另外一边是一名负责纪录会议内容的海军少校军官。对面也一样,坐第一的是严定宇,然后是卫伯瑜。最后是一名陆军少校。

大概是为了表示对陆海两军一视同仁吧,薛希岳首相已经换上了一件黑色的唐装(黑色是帝国陆军与海军礼服的共用颜色),而不是开始那件墨绿色的便服(墨绿色是帝国陆军常服的颜色)。

“好了,我们废话少说,直接谈正事。不过,我希望在今天的会议上不要发生任何争执,以及不愉快的事情。”薛希岳的神色很严肃,“这几天。我连续手到了陆海两军提交的一份基本相同的报告。双方都认为重型轰炸机在未来地战争中有很大的作用,因此都提议发展重型轰炸机。不过,以现在帝国的能力来看,我们不可能在两个军种中都同时装备大量的重型轰炸机,也不可能同时满足双方的需要,所以,我们只能选择一方。”

严定宇看了聂人凤一眼,说道:“首相,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海航是不能发展重型轰炸机的。重型轰炸机属于陆航!”

谈仁皓立即发现。严定宇确实有股咄咄逼人的气势,在首相面前都不例外。

“我知道,不过现在不是以前。而且我们现在需要一支更强大的海军。”薛希岳不怎么给严定宇面子,当年严定宇还是他的手下呢。接着,首相的目光转向了聂人凤。“聂人凤元帅,你们的要求呢?”

“首相,其实我们并不是有心要与陆军争高低。海军所提出的要求,都是为了战胜日本,为帝国而战。至于到底是陆航,还是海航来发展重型轰炸机,我认为这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帝国现在需要重型轰炸机。需要更有效地指挥体系,以及需要一个更为完善的发展计划。因此,我认为,不管是陆航,还是海航,只要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到底是谁来发展,这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是帝国的武装力量,都是为帝国而战!”

谈仁皓很想笑,聂人凤这一番话,立即就把陆军给比了下去,而且说来说去,还是在为海航说话,只不过,薛希岳首相肯定会感到很舒服。

“聂人凤元帅的话没有错,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都是帝国的军队,都是在为帝国作战,现在大敌当前,如果还分什么彼此,你我的话,那么帝国还要不要战斗下去了?”薛希岳扫了在坐的几人一眼,然后拿出了两份文件,说道,“我已经决定了,根据双方提交的方案来做出选择。本来,我应该给你们更多的时间来完善各自地方案。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可以浪费了。经过我的慎重考虑,在双方提交的方案中,海航的计划更为完善,也更为全面,更具有可行性。因此,这次的重型轰炸机发展计划由海航负责。”

谈仁皓立即松了口气,不过他也立即意识到,问题还没有完呢。

“首相……”恐怕此时最失望的就是卫伯瑜了。

严定宇立即在下面踢了卫伯瑜一脚,然后说道:“首相,我不反对这么做。不过,海航的编制本来就已经很复杂了,所以我认为,最好还是由陆航来指挥未来的战略轰炸行动。”

“严定宇元帅,这话恐怕有失公道吧?”聂人凤也立即开口了,“陆航编制内地作战飞机多达4000多架,而且按照上一次确定的计划未来一年之内,陆航的战机将超过一万架。而现在海航才多少?不到两千架作战飞机,而且这还包括了所有的航母载机。论规模,陆航远大于海航,而且海航的指挥系统也不比陆航差,凭什么认为我们海航没有能力指挥战略轰炸行动呢?”

“两位,够了!”薛希岳及时地出来制止了两人,“你们的话都有道理,也都有一定的问题。现在,我已经在考虑是否需要成立第三个军种。不过,这暂时还不会实施。既然你们都认为自己有能力指挥战略轰炸,那么我决定。在队日作战,以及滨海作战中,战略轰炸由海航负责,而在内陆,以及西线作战中,战略轰炸由陆航负责。不过,现在的重点是日本,在对日作战结束之后,我们再考虑对俄罗斯帝国,以及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的战略轰炸行动。两位,有意见吗?”

严定宇与聂人凤相互瞪了一眼,然后才点了点头。

“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决定了。”薛希岳显然不希望任何人置疑他的权威性,“海航具体负责轰炸机研究,制造等工作,另外,沈飞,哈飞两家飞机生产厂全面负责协助海航的工作。争取在三个月之内完成设计,在年中之前开始生产。具体的计划,我要能够随时知道。”

“没问题,我们会做好计划的!”聂人凤显得有点得意。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吧,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明天你们就可以返回前方了!”

走出了首相府之后,聂人凤这才笑了起来。谈仁皓心里也很高兴,不过却没有聂人凤那么的“嚣张”。

“严定宇肯定在骂娘了!”上车后,聂人凤笑得更开心了,“说实话,这次卫伯瑜肯定要倒霉,他拿的那份计划狗屁不通,严定宇却完全相信了他。不过,现在我们的压力也很大,你有把握按照首相的安排,准时完成任务吗?”

“这事我让罗云冲盯着,由他全权负责,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谈仁皓所能想到的最好负责人就是罗云冲了。

“那好,回去后,我立即晋升罗云冲少校为上校,没有个高点的军衔,飞机厂,还有陆航的人肯定不会买他的帐。”聂人凤长出了口气,“现在,陆航也知道了,海军有的不仅仅是战舰与小飞机!”

两人都笑了起来,赢得了发展重型轰炸机的计划,这对海军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第四卷 帝国反击 第七节 崭新的舰队

发展轰炸机的事情主要是由才入海军,就晋升了两级的罗云冲上校负责的,不过谈仁皓也一直在跟进这个计划。至少,在第一特混舰队恢复战斗力,准备执行下一次的作战任务之前,谈仁皓不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舰队的事情上,让他可以更多的关注帝国海军历史上的第一种重型轰炸机的发展过程。

按照战机的研制过程,海航在做出要发展重型轰炸机的决定之后,首先是确定轰炸机的性能参数。不过,这一点罗云冲早就准备好了。然后就是向帝国的各大飞机制造厂招标,让这些飞机制造厂按照军方提出的性能要求提交理论设计方案。接着,军方会根据各个厂家提交的方案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并且从中选择几套最合理的方案出来,进入计划发展阶段,制造出样机,确定是否能够达到军方要求的性能。最后,再选择最优秀的一个,进入生产发展阶段。

不过,在战时,这套体制就被缩减了很多。海军在确定了技术要求之后,直接就向沈飞与哈飞两家飞机公司发出了设计要求。不过,后来成飞与西飞也要求能够参加设计竞标,因此这两家飞机制造厂也提交了自己的设计计划。这不是理论设计计划,而是完整的轰炸机设计方案了。

“从总体上来看,其实西飞的设计是最合理的!”罗云冲没有带上个人的感情与偏见,“虽然有两项性能没有达到要求,但这是最可靠的,也是最合理的。相反,沈飞提交的方案虽然看上去很先进,但是却有很多因素都无法确定,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制造出来的样机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指标。成飞与哈飞的方案也还算过得去吧。将军,我们准备用哪家的?”

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说道:“一定要选择?”

罗云冲点了点头。“按照规矩。我们现在就应该确定两架生产厂制造样机。”

“那就让他们四家生产厂都先制造几架样机出来。”谈仁皓挺直了腰杆,活动了下有点发酸的身体,“让他们一起上马,等样机飞起来之后,我们就知道谁的设计最好,谁地最有可行性了。”

“这也好,不过经费……”

“经费不是问题,制造几架样机也要不了多少钱。我们现在要确保的不仅仅是一种重型轰炸机。而且还要争取制造出最好的重型轰炸机出来。”谈仁皓拿出了烟,先给罗云冲点上了一根,“因此,我们多花点钱在这上面肯定是有好处的。”

“好吧,那我下午就跟四家厂商联系,让他们赶紧拿出样机来。”

“一个月,不,下个月中旬,我们要看到能够飞得起来的重型轰炸机。”谈仁皓吐出了烟丝,“告诉四家厂商。如果他们到时候拿不出来样机。就将被直接淘汰掉。反正,这是笔大订单,他们肯定很眼红的!”

这确实是一笔大订单。结果沈飞第一个就被淘汰了,因为沈飞没有制造大飞机的经验与基础,没有按时交出样机来。不过,沈飞前卫的设计方案被保留了下来,几年后,将在这个设计方案上诞生一种名满全球地著名轰炸机。而其他三个厂家都准时的制造出了第一架样机。无一例外的,这三个厂家提交的样机都是在以前的老飞机上进行的改进,用改进了的老飞机的机体装上马力更大的发动机,并且对气动布局做了一些调整与修改,以满足海军提出的要求。

经过了一个月地试飞与选定之后。哈飞提交地方案最终获胜。不过,为了能够迅速的制造这种轰炸机,成飞,西飞也将参加后面的生产工作,而沈飞则负责向哈飞提供发动机,并且制造由哈飞总装地轰炸机的主机翼。

后来,这种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生产的重型轰炸机的编号为H…12,外号“炸弹搬运者”。机长23。5米,高6。02米。翼展32。87米。安装四台风13乙星型发动机,单台功率1400马力,最大起飞重量26500公斤,飞行高度7000米时的最大速度为225节,最大升限12000米,最大载弹量8500公斤。载弹6000公斤,以7500米高度飞行时的最大航程达到了4800公里,载弹3000公斤时的最大航程为5800公里。另外,该机上还安装了12挺机关枪。

可以说,这是整个二战初期最优秀的一种战略轰炸机了,远比大英帝国的战略轰炸机好,后来美利坚合众国的B1他性能与其极为相似。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该机实际上是在哈飞之前设计的一种验证轰炸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如果帝国早几年意识到战略轰炸机的重要性的话,也许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至少不会是由日本来引发的了。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唐帝国陆航手里有个上千架这样地战略轰炸机,日本人在发动战争之前,肯定得考虑一下本土的安全。而实际上,这正是后来日本人所后悔的地方。

在进入试飞验证阶段的时候,谈仁皓就将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罗云冲直接负责。也正是如此,后来罗云冲才成为了帝国海军战略轰炸机司令。这个影响还更深远,也正是这种战略轰炸机的出现,帝国海航与陆航就谁控制战略轰炸机部队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虽然在战争期间,薛希岳首相还能压住双方,但是战争结束之后,这又成为了海陆两军最大的分歧,因为当时双方都认识到,战略轰炸机部队是帝国手里打击力量最强大的一支部队。结果,在海陆两军的争夺下,帝国空军,也是帝国的第三个军种诞生了。而首任帝国空军司令,就是帝国空军大将(当时因为陆海两军的限制,空军司令是大将军衔,而不是元帅。后来,陆海两军也受到了牵连,其司令军衔也被降为了大将)罗云冲。

当然,谈仁皓没有考虑得这么长远。当时,他最高兴的还是自己舰队的事情。

随着大量的战舰到达,第一特混舰队在休整了两个多月后,再次恢复了战斗力。

“玄宗”号航母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坞里“躺”了两个多月,船厂的一千多名工程师,工人连班倒,终于修好了这艘几乎快要完蛋了的航母。而在维修中,工程师还在航母地弹药库。油库上加装了隔离门,并且在这些重要区域安装了不算太厚,但比没有好得多的装甲。最大的改进是,航母上的电力机舱增加了两个,而代价就是牺牲了携带燃料与弹药的数量。

同期,“太祖”号也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去船厂改造了一下,而其主要改造的就是电力机舱的配制。因为条件受限,因此“太祖”号地弹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