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过几天,第二特混舰队就要回来维护了,到时候我会找他谈的。”

“记得就好,还有李文龙那边也要注意一下。你暂时别把撤消战区舰队的事情告诉他。如果元帅决定要撤消战区舰队的话,李文龙很有可能得回到第一特混舰队去担任航母战斗群的指挥官,这变相降了他的职,所以这事还是等有了确切消息之后再跟他谈。”

雷少卿点了点头,他也正好想到这件事情。

“那我就不多留你了,记得等郝东觉回来后,找他好好一下。”

雷少卿跟颜国忠告辞后就离开了战区司令部,他的战区舰队司令部就在附近不远处,所以他没有乘车回去,而是让副官开着车跟在他后面,他自己步行着走了回去。

与颜国忠谈过后,雷少卿的尽情也好了很多。在他看来,运气正在好转,如果颜国忠得到的消息是正确的话,那么战区舰队司令官就将成为一个有实权的位置,而到时候,他就不用担心受到姜仲民的威胁了。而他与姜仲民的竞争肯定不会结束的,就算校长这次做出了让步,可校长重用姜仲民的事情不会有任何改变。

在雷少卿心头的阴云逐渐散去的时候,其他几个人却没有立即获得消息,自然也不不会出现雷少卿这样的转弯,而这其中就包括了郝东觉!

第十六卷 狂涛袭岸 第十二节 兄弟之益

在谈仁皓、雷少卿、常荐新、郝东觉这四个人当中,郝东觉可以说是最有才华的了,特别是在航空作战方面,他的造诣甚至在谈仁皓之上。可同时,他也是最不安分守己的一个,是四个人中最为不成熟的一个了。

如果说雷少卿对第五特混舰队进入西南太平洋战区作战的反应是对校长不满,以及向颜国忠抱怨自己的职权范围不明确的话,那么郝东觉的反应就是在舰队里破口大骂了。在成了第二特混舰队司令官之后,郝东觉就少了谈仁皓的约束,而魏东北的脾气比郝东觉还要大,两人凑到一起,遇到不顺心的事,骂人还算是小事。两人当时甚至放出话来,如果第五特混舰队到来后,那么两支特混舰队轮番上阵,谁也别干预谁。也幸亏第二特混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军官都是从第一特混舰队出身的,而且郝东觉在去第二特混舰队的时候还带了一批以前的手下过去,这些人也都是郝东觉或者雷少卿的心腹,对姜仲民也没有什么好感,自然不会把郝东觉放的厥词捅到外面去,如果让别的人知道了的话,恐怕郝东觉与魏东北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可以说,郝东觉是最看不惯姜仲民的。在私人的角度,当初郝东觉就有出任第五特混舰队司令官的机会,如果不是姜仲民横的插上一杠的话,那他早就是舰队司令官了。在集体的角度,郝东觉根本就无法原谅当初第一特混舰队差点葬送在姜仲民手里的那件事情,就算责任并不在姜仲民的身上,可当时姜仲民是舰队司令官,就必须承担责任。之前,有谈仁皓的约束,郝东觉最多也就是向谈仁皓抱怨一下,另外不给姜仲民什么好脸色看而已。现在,他没有了约束,还有魏东北这个“催化剂”的影响。他更是直接把对姜仲民的厌恶用语言给表达了出来。

说白了,姜仲民来不来西南太平洋战场,对郝东觉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而他的过激反应,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雷少卿鸣不平,也是在为自己的大舅子鸣不平。这正是郝东觉的脾气。如果要做对比的话,那么他与陆军的古迅雷很像。两人都是有话就要说,无法憋在肚子里的直性子人,这也很像颜国忠。当然,郝东觉没有颜国忠的地位,而且也无法像古迅雷那样,在欧洲惹了麻烦就躲到太平洋战场上来。也幸亏郝东觉只是在舰队里大放厥词,影响还没有扩大。如果他要在别的地方也把自己对元帅的不满表达出来的话,就算聂人凤撤了他的舰队司令官也不为过。这也是为什么颜国忠再三叮嘱雷少卿,要雷少卿去稳住郝东觉的原因。颜国忠可不愿意看到郝东觉这个大有前途,只是有点管不住自己嘴巴的舰队司令官被元帅给撤掉!

雷少卿也很清楚厉害关系,他从来不怀疑校长的强硬手腕。在聂人凤出任海军总司令之后不久,就对海军的人事体制,以及指挥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果断重用了谈仁皓、雷少卿、姜仲民、常荐新等年轻将领。而为了重用这些年轻将领,聂人凤甚至不惜与海军中的老资格将领直接“开战”,硬是把一批不服气的老牌将领给整了下去。仅从这一点来看,聂人凤在海军中的地位就没有任何人可以振动。

更重要的是,聂人凤实际上是所有年轻将领的靠山,是谈仁皓、雷少卿、姜仲民、常荐新这批年轻将领背后的大树。几乎所有的年轻将领实际上都得依靠聂人凤的支持,如果聂人凤倒下了,那么谈仁皓等人也就得跟着倒霉,这一点是不需要置疑的,没有聂人凤的庇护,谈仁皓等年轻将领早就被整下去了。因此,不管谈仁皓、雷少卿,甚至是姜仲民等人对聂人凤有多么的不满,那也最多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而不会太明显地表现出来,所有人都知道聂人凤是海军这条大船上的船长,而其他人如果少了船长的支持,恐怕就得被踢下船了。

郝东觉在舰队里大放厥词,就算他没有直接针对聂人凤,可问题,这肯定是在抨击聂人凤的决策,更威胁到了聂人凤在海军中的权威。这事如果闹大了,最好的结果就是郝东觉卷铺盖走人,如果进一步恶化,那些反对聂人凤的人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来攻击聂人凤。这对谈仁皓、雷少卿等所有年轻将领来说,肯定都是最糟糕的事情,而到时候,为了保住聂人凤,那郝东觉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这也绝对不是雷少卿愿意看到的。因此,最为要紧的,就是让郝东觉把自己的嘴巴管严实一点。

也就是在与颜国忠谈过的当天,雷少卿就给郝东觉发了封电报,让郝东觉管好魏东北,并且提前返回维拉港。第二天,郝东觉就乘坐一架舰载轰炸机返回了维拉港。而他并不知道,雷少卿这次让他回来,是要准备教育他一番的。

见到郝东觉后,雷少卿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把从颜国忠那里听到的一些消息先告诉了郝东觉。

“老常也要回来?这是好事啊,我们几兄弟又有机会在一起喝酒啦。”

“你小子到现在还没有点正经的,一天就知道喝酒!”

“老雷,你可别冤枉我,我在舰队里是滴酒不沾的,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魏东北。”

“问他?你们俩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吗?”

郝东觉笑着挠了下头皮,他与魏东北认识好几年了,现在成了搭档,可以说是臭味相投了。

“听说,你在舰队里经常骂人,是不是有这事?”

“骂人?”郝东觉一下没有明白雷少卿的意思,“这可是天大的冤枉,我跟司令部的参谋军官的关系都挺好的,这个仁皓知道,在第一特混舰队的时候……”

“我不是说你与参谋的关系,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雷少卿盯着郝东觉不放。

“你是说……”郝东觉迟疑了一下,这才明白过来。“老雷,我也是在为你鸣不平啊,为什么姜仲民那混蛋一回来就要抢你的位置。而且,摆明了是跟我们过不去,这是什么意思?”

“那你又是什么意思?”雷少卿的话一点都不客气。“就算再不满,也不能直接抨击校长的决策。你帮我说话,这个我知道。可你应该清楚,海军的人事大权是由校长决定的,而不是由你决定的。就算是有所不满,你也不能直接抨击校长的决策。”

“那你也不满了?”

“我没有跟你开玩笑,东觉,你小子就是跟仁皓呆久了,没有吃过什么苦头,所以天不怕地不怕的。”雷少卿暗自叹了口气,“这几年,你一直跟着仁皓干,大事都由仁皓一个人担着,没有让你经历风雨。说实话,仁皓很偏袒你,可你小子也不能得了好处还卖乖。”

郝东觉低下了头,他一直把雷少卿当二哥看待,大概也只有在谈仁皓、雷少卿以及常荐新训斥他的时候,他不会顶嘴。

“现在你已经是舰队司令官了,那疑义应运而生个舰队司令官的样子。”见到郝东觉低下了头,雷少卿的语气也缓和了很多,“正因为我跟你是兄弟,所以才跟你说这些难听的话,那些不关心你的人,根本就不会直接指出你的缺点与错误,是不是?”

郝东觉点了点头,他并不是不知道好坏。

“对校长的安排,我也感到有点不满,毕竟姜仲民没有做出多大的贡献,就获得了这么多的照顾,这确实很不公平。可我们都应该明白一点,校长一直很支持我们,而且正是因为有校长的支持,我们才有今天的成就。”雷少卿拿出了香烟,先给郝东觉点上了一根,然后他自己才点上。“有什么不满,我们可以在私下里讨论,但绝对不能处去抨击校长的决策。你在舰队里闹出来的那些事,现在连颜国忠将军都知道了,恐怕还有更多的人知道。你应该知道轻重,如果这事传开了,对你,对我,对仁皓,老常晓天等人都没有任何好处。我可不想你被当作典型处理!”

“哎,都怪魏东北那混蛋……”

“别把责任推到其他人的身上,你才是舰队司令官,魏东北确实是个混蛋,我也了解他,可他只是个舰队参谋长,要是你不闹事,你能够管好舰队的话,魏东北再有什么不满,他能够闹出个什么名堂来?”

郝东觉尴尬的笑了起来,然后又挠了下头皮。

“这次叫你回来,没有别的事情。”雷少卿长出了口气,“仁皓与老常肯定会很快赶回来的,相关的消息很快就会送来。我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出任何的茬子。回到舰队上,你得首先管住自己的嘴巴,同时约束舰队里其他官兵的言行。如果这事让仁皓知道了,你小子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老雷,你不会打小报告吧?”郝东觉一惊,立即抬头朝雷少卿看了过来。

雷少卿笑而不语,与郝东觉认识了这么多年,他知道郝东觉最怕的就是谈仁皓。

“老雷,你可别下我的烂药,我们可是兄弟,有什么事情,我们自己解决就得了,你可别跟仁皓打小报告!”

“你要是解决好了,我就不跟仁皓提起这件事,不然的话……”

“放心,放心,我肯定能解决好,我等下就赶回舰队,首先修理魏东北,让他闭上嘴,如果今后还有人敢乱说话的话,我肯定严肃处理!”

雷少卿笑着摇了摇头,“你首先得管住自己的嘴巴,你也不用急着赶回舰队去,等下给魏东北发封电报就行了,反正舰队这几天就将回到维拉港。”

“好吗,那我等下就去发电报。”

“东觉,我们是兄弟,我才跟你说这话,你也应该成熟一点了。”雷少卿叹了口气,“该说的,我都说到位了,你也半大不小了,而且现在还是有自己家室的人了,别什么事都跟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

“老雷,你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下自己的婚姻问题了?”郝东觉赶紧把话题拉到了一边,“现在我们四兄弟就你一个人还是金牌王老五,你不会认为自己只涨不跌吧?”

雷少卿愣了下,立即笑了起来。“才说了你,你小子又不正经了。”

“我说的可是实话,兄弟关心你,才会跟你说实话,这可是你说的。”

雷少卿摇了摇头,他也拿郝东觉没有办法了。

“不过,上次听说,你在疗养的时候认识了个漂亮的护士,有时间,带来给我们看看,让我们评价下……”

“得了,你小子也别装过来人!”雷少卿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我们去吃饭吧,我都饿坏了,想吃点什么?”

“那我们等下边吃边聊,对了,你认识的那个护士是哪的人,现在多大了,家里情况怎么样,最主要的是,你们的关系发展到了哪一步了?”

雷少卿没有去搭理郝东觉,快步走了出去,他还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让郝东觉吃点苦头,只要把这事告诉谈仁皓,那郝东觉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三日后,第二特混舰队返回了维拉港,开始进行临时维护工作。郝东觉也在第一时间回到了舰队,在安排维护工作的同时,他宣布了新的舰队内部纪律,禁止任何人公开或者私下讨论海军内部的人事安排问题。当然,他还单独教训了下魏东北,要魏东北第一个管住自己的嘴巴。

五月的第一天,新的消息送到,开普敦的英法远征军在帝国陆战队到达之前就已经逃离了开普敦,翁一鸣正在组织追击行动,而聂人凤已经在当天发出了电报,让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忙返回太平洋战场。同日,第五特混舰队宣布重新成军,并且正式开始进行恢复性训练。

第十六卷 狂涛袭岸 第十三节 刀锋枪口

为应对美军新的挑战,海军在太平洋上做出了大范围的部署调整,并且安排第五特混舰队、第一特混舰队、第三特混舰队全部返回太平洋战场。相对而言,在这一系列的战场调整中,谈仁皓、雷少卿、姜仲民、常荐新、郝东觉等人都是直接受益人,只不过是分到的好处不一样而已。而真正感到郁闷的人不是他们,而是被派遣到了中太平洋战场上的黄晓天。

黄晓天的预测可以说是相当准确的,在第二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一起返回帝国本土,接受了新的航母战斗群,都有了三支航母战斗群后,黄晓天就接到了新的安排,第四特混舰队前往太平洋战区报道,负责应付美军在中太平洋方向上可能展开的战略反击行动。虽然在太平洋战区,没有任何人跟黄晓天竞争,但这却是黄晓天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可军令如山,他也不能违抗。四月初,在新的航母战斗群完成了编入舰队后的适应性训练后,第四特混舰队就开赴了中太平洋战场。

任何人都知道,去中太平洋战场是件吃苦不讨好的事情。暂且不论这边局势的危险性,从海军的总体战略安排来看,进攻澳洲大陆是头号任务,而在经过了接近两年的苦战之后,西南太平洋上的局面终于打开了,登陆澳洲就在眼前,而在登陆澳洲的作战行动中,舰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任何舰队在这里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可以说,这是分配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第四特混舰队自成立之日开始,就一直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的范围内活动,与之前的第二特混舰队一样,第四特混舰队几乎成为了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专属舰队,可以说,颜国忠在西南太平洋上获得的每一次重大胜利,都有第四特混舰队的功劳。另外,第四特混舰队还是“珊瑚海大海战”中的主角之一。其功劳不在第一特混舰队之下,更不在第三特混舰队之下。凭此两点,第四特混舰队都有足够的资格成为帝国海军中数一数二的主力特混舰队。这些功劳可以说都是黄晓天一手建立起来的,而在第四特混舰队的地位得到肯定的同时,黄晓天的能力也得到了肯定。从当时各特混舰队司令官的能力上来看,自从雷少卿离开特混舰队之后,黄晓天就是仅次于谈仁皓的帝国二号舰队司令官。

黄晓天本人并没有为此而沾沾自喜,更没有为此而骄傲。他很清楚自己与谈仁皓的差距有多大,而且他更清楚,在郝东觉出任第二特混舰队司令官之后,郝东觉的才能终于有了完全发挥的机会,而他自己是比不过郝东觉的。郝东觉所欠缺的只是时间与机会。另外,姜仲民也是一个极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果算上元帅对姜仲民的格外照顾的话,那姜仲民就更加是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了。因此,黄晓天一直很努力,也很刻苦,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在待人处事方面也非常的谦恭,对舰队官兵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这也正是第四特混舰队能够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吧。

让黄晓天很是不舒服的是,第四特混舰队在西南太平洋上奋战一年多,眼看就有最大的收获了,结果第四特混舰队被派到了中太平洋,这个完全陌生的战场上来。不仅黄晓天感到不满,当时第四特混舰队的众多官兵都感到不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完全是第四特混舰队在西南太平洋上配合陆战队进攻,为什么偏偏在这最后,最为关键也是最容易获得战果的时候把第四特混舰队从西南太平洋上撤走?

对于舰队官兵的情绪,黄晓天只能安抚。他不是一个不知道轻重的人,而且论聪明的话,黄晓天不在郝东觉之下。虽然黄晓天没有站在雷少卿的位置上,但是他却比雷少卿看得更透彻。说白了,太平洋战场上各舰队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谈仁皓这个“龙头”被调走了。如果谈仁皓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话,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根本就不会存在雷少卿与姜仲民之间的斗争,更不会出现军心不稳的情况。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黄晓天坚信,只要第一特混舰队在南大西洋上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那么元帅就会把谈仁皓给招回来,到时候太平洋战场上就将重新恢复秩序。

对第四特混舰队来说,谈仁皓如果能够及时地率领第一特混舰队赶回来的话,这肯定是最好的事情。就算到时候再不济也将是第一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在中太平洋上共同迎敌,甚至有可能是第一特混舰队留在中太平洋战场上,第四特混舰队转战西南太平洋。反正,这都要比第四特混舰队单独在中太平洋战场上迎战斯普鲁恩斯好得多吧。

在当时的情况下,黄晓天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击败美国海军第五舰队,而是要稳住中太平洋上的防线,尽量拖延时间。黄晓天在到达关岛的时候,甘永兴就跟他通了电话,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就算第四特混舰队有机会与第五舰队决战,也要千万慎重,避免冒险,甚至可以考虑收缩防线以拖延时间。当时甘永兴就暗示黄晓天,为了稳住中太平洋上的防线,海军会调整进攻澳洲大陆的时间,而且只要第一特混舰队在南大西洋上击败了英法联合远征舰队,那么第一特混舰队就铁定会被调回太平洋战场,到时候局面就将完全改变,再找机会与第五舰队决战也不迟。

黄晓天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第四特混舰队在到达了中太平洋战场后,第四特混舰队就一直在中途岛东面海域活动。黄晓天也与韩绍锋取得了联系,由韩绍锋安排岸基远程侦察机与远程巡逻机负责协助第四特混舰队监视中途岛附近海域,而第四特混舰队每天都会安排至少两轮侦察任务,尽量避免遭到敌舰队的突然袭击。廖汉翔也对中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做了调整,进攻内克岛的作战行动被暂时取消,而原先部署在加德纳岛与莱桑岛上的重型轰炸机被撤了一批回去,补充一批远程侦察机过去。而中途岛、莱桑岛与加德纳岛上的水上飞机基地也得到了增强。扩充了远程海上巡逻机的数量,可这些部署并不足以完全抵消掉由斯普鲁恩斯指挥的第五舰队的强大威胁。

补充给第五舰队的那些战舰是在三月底的时候通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的,四月初就到了珍珠港,正式编入了第五舰队的战斗序列。而随后,斯普鲁恩斯就率领舰队离开了珍珠港。当时黄晓天、廖汉翔及至甘永兴都高度紧张了起来。当时,廖汉翔让整个战区都进入了战斗戒备状态,甘永兴甚至向聂人凤提出,让第二特混舰队立即转战中太平洋。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一场虚惊,斯普鲁恩斯只是率领舰队出海训练而已,并不是前来挑战第四特混舰队。

从这件事上也能够看出,第五舰队在恢复战斗力之后,对帝国海军有多大的威胁。斯普鲁恩斯获得了六艘舰队航母,这至少可以组成两支强大的三航母特混舰队。而两支特混舰队的规模都与第四特混舰队相当。就算把太平洋战区里的那四艘小型航母给算上,黄晓天都占不到任何的便宜。另外,尼米兹为反击准备了好几个月,他手里有强大的陆战队、登陆舰队,以及补给船队,美军的反击绝不仅仅只是舰队的反击,而是结合多种力量发动的反击,而舰队夺取制海权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只要第四特混舰队在中太平洋方向上被击败的话,那么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挡住美军的反击行动,而廖汉翔在中太平洋上辛苦积累起来的胜利果实将被彻底摧毁。

可以想见,当时黄晓天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在第四特混舰队到达了中太平洋战场后,廖汉翔就将战区舰队交给了黄晓天统一指挥,虽然仍然保留了战区舰队司令官,但是黄晓天负责安排舰队的所有作战行动。而舰队是最重要的防线,美军稍有风吹草动,黄晓天的神经应付紧张起来。比如,在第五舰队完成了训练,于四月中旬底的时候返回了珍珠港之后不久,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船队就到达了珍珠港。当时,黄晓天就认为美军的反击即将开始,这支运输船队送来的是尼米兹发动反击的作战物资。而正好又有两艘在珍珠港外活动的潜艇被美军的驱逐舰击沉,与基地失去了联系。结果,黄晓天判断第五舰队将很快出港,为了避免遭到美军的突然打击,第四特混舰队向东撤了大概400海里,差点就退到了南鸟岛附近海域。而后来才知道,这仍然只是一场虚惊。那两艘潜艇是在攻击美国的运输船队的时候被护航的驱逐舰击沉的,而且第五舰队并没有离开珍珠港。

到了四月下旬的时候,中太平洋上的气氛已经非常紧张了。为了及时掌握第五舰队的活动情况,廖汉翔甚至调遣了十几艘潜艇埋伏在珍珠港外围。另外,当时部署在加德纳岛上的一批远程侦察机还不间断的在考爱岛附近活动。可以说,当时为了掌握第五舰队的情况,廖汉翔把能够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而唯一的目的就是要避免第四特混舰队遭到突然打击。只要第四特混舰队在中太平洋上活动,那美军就会投鼠忌器,不敢发动全面反击!

直到四月底的时候,黄晓天也知道了南大西洋上的重大胜利,随后就从廖汉翔那里得知,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都将被调回太平洋战场,由新服役的战舰去补充南大西洋舰队。这时候,黄晓天才稍微松了口气,至少第一特混舰队很快就将回到太平洋战场上来了。当然,他并没有完全放权下来。原因也很简单,就算第一特混舰队在五月初返航,也要到五月中旬底的时候才能到达广州,而舰队肯定需要时间休整,战舰需要时间维护,因此第一特混舰队最快也要在六月上旬才能参加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也就是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第一特混舰队才有可能出现在中太平洋上。而美军也肯定收到了相关的消息,并且判断出第一特混舰队将返回太平洋战场,那么美军会不会利用第一特混舰队还没有到达太平洋战场的这段时间发动反击呢?

当时,黄晓天这边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的危险。虽然第五舰队一直在珍珠港里,只是偶尔分批出海进行训练,可黄晓天的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特别是每次收到第五舰队出海活动的消息后,他连觉都睡不好,谁能保证这不是斯普鲁恩斯的有意安排,或者说是斯普鲁恩斯在迷惑对手?

第四特混舰队也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作战状态,舰队官兵的压力也很大。直到五月五日,黄晓天才收到了由廖汉翔发来的命令,第四特混舰队立即返回阿普拉港,而战区舰队则退回到加罗林群岛海域。黄晓天也在当天就乘坐一架水上飞机去了中途岛,在这里换乘大型运输机,在第二天就回到了关岛。

第四特混舰队在中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没有结束,而这次让舰队返回阿普拉港,只是要舰队在这里休整。命令是直接由海军司令部下达的,廖汉翔只是转达命令而已。等黄晓天到达关岛之后他才知道,谈仁皓与常荐新在五日就回到了舟山,而这次让他跟廖汉翔一起回海军司令部,商讨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

……

第十六卷 狂涛袭岸 第十四节 大战局

五月三日晚,谈仁皓与常荐新在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后,就立即把舰队的事情交给了各自的参谋长,随后搭乘一架翁一鸣给他们安排的运输机去了德班,并且在这里转乘一架远程水上巡逻机到达了马达加斯加岛上的一个水上飞机基地,在次日中午回到了莫罗尼,并且随后就途径迪戈加西亚岛、科伦坡、狮城、广州,最后在五日下午的时候回到了舟山。一路上,两人几乎没有任何停留,几乎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

校长招他们回去的原因,谈仁皓与常荐新心里都很清楚。虽然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在南大西洋上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但是太平洋战场上的局面已经开始恶化了,美军的反击即将展开,而为了确保进攻澳洲大陆的行动顺利进行,就必须得让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忙返回太平洋战场。帝国海军五支主力特混舰队将全部集中在太平洋战场上,拥有十三艘舰队航母,六艘小型航母,五艘战列舰,超过六十艘的巡洋舰,一百五十艘以上的驱逐舰。这将对美军形成庞大的兵力优势,到时候就算继续保持西南太平洋上的投入,也有足够的力量在中太平洋方向上部署足够强大的舰队,而美军的反击将很难扭转太平洋战场上的局面。

在四月下旬,也就是击败了坎宁安与歌德福伊之后,谈仁皓就已经意识到,第一特混舰队很有可能被立即调回太平洋战场,可他也没有想到。校长会把第三特混舰队也调回去。当时,大西洋这边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如果不组织大规模进攻的话,那么第一特混舰队根本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大西洋上。而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组织大规模进攻的条件并不成熟。

要想在大西洋上组织大规模战略进攻,舰队是必要的力量,却不是充分的力量。大西洋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不一样,这边的岛屿分布很少,作战行动基本上是围绕着斐济大陆上的据点展开的。舰队的任务仍然是夺取制海权。并且在没有办法立即建立岸基航空兵基地的情况下确保制空权。可问题是,在大西洋战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陆战队,舰队只直到辅助作用。特别是在进攻有重兵防守的黄金海岸时,陆战队是不可或缺的。而当时,翁一鸣手里就只有两个陆战师,而且没有为这两个陆战队提供后勤补给的配套运输船队,也没有足够的登陆舰队。当时,原本在南大西洋战区,以及印度洋上活动的运输舰队与登陆舰队大部分都被抽调到了太平洋战场上,用来参加进攻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因此,帝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兵力投送能力是相当差的。陆战队收复开普敦的难度并不大,毕竟开普敦在非洲南端,后勤补给线不是很漫长,而且舰队已经夺取了制海权,陆战队提前攻占了德班,这些都为收复开普敦奠定了基础。可要以现在的兵力去攻打黄金海岸。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