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校长这么说,谈仁皓立即接过了文件,然后迅速地看了起来。

在核武器研制方面,帝国并不比任何国家都落后。爱因斯坦是在一战前提出相对论的,而且在一战前就已经通过观察证实了相对论的正确性。而当时。帝国地科学家只是晚了两年多就推导出了质能守衡公式,并且立即开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世界上最主要的五个原子物理实验室中,唐帝国就有三个。分别在广州理工大学,江南理工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而当时。世界上至少有三成地原子物理学家是帝国的科学家。从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在理论研究方面,帝国地科学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有帝国的科学家提出制造核武器的设想,而当时最主要工作还集中在寻找合适的链式核裂变原料上。而这就需要进行大量地理论研究。以及实验,更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这也正是帝国科学家幸运的地方,在战争爆发之前,帝国政府一直在资助各大学的重点实验室,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而这其中,三所原子物理实验室就是重点资助对象。

战争爆发之后,帝国率先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坐核反应堆,在21年底就开始动工建造。当时,没有任何人对制造核武器有绝对的把握。而且相关的所有研究都是空白。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得从最基本的阶段开始。再加上在战争初期,帝国必须要将更多的力量集中投入到战争中去。所以对核武器地研究工作并不是很重视。更主要的是,当时并没有任何的情报显示别地国家在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已经走在了帝国的前面,另外,也没有任何科学家可以说服帝国首相。让首相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核武器地研究中来。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帝国的核武器研究工程的进展速度就放慢了下来。

到24年的时候,帝国获得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情报,即德国正在秘密兴建几座生产重水的工厂,而重水的唯一用途就是用来做核反应堆的减速剂!这个情报立即引起了重视,随后在德黑兰会议上,帝国就要求德国提供核物理方面的援助,而为此,帝国向德国提供了大批的援助,包括为德国提供了上千架重型轰炸机。而在此之前,德国已经数度提出引进唐帝国的重型轰炸机,可最后都被唐帝国拒绝了,而为了获得德国的技术,唐帝国将战略武器首次输出到了别的国家!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将核武器的研制工作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上。薛希岳把任务交给了陆军,在陆军成立了一个单独的秘密机构,全权负责核武器的研制与开发工作。可问题是,以陆军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支撑起这个庞大的工程。

到此,谈仁皓也明白了过来,海军是在偶然之中发现了帝国的核武器开发计划。随后聂人凤就把海军的发现汇报给了首相。也正是如此,首相才向聂人凤提供了相关的资料,知道这事瞒不住海军了。当时,陆军在开发核武器方面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仅凭陆军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个工程的,因此,让海军参与进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当然,那批帝国的核物理学家提交的联名信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封信的副本也在文件之中。这些科学家在信中没有过多的强调核武器有多厉害,而是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让美国或者德国首先研制出原子弹的话,那将对帝国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其实,这就正是首相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政治家,首相不会去考虑技术上的问题,在首相的眼里,用燃烧弹击败敌人与用原子弹击败敌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首相最需要知道的就是,原子弹对国际政治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看到最后的时候,谈仁皓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然后立即抬头朝校长看了过去。

“你也看到到了。”聂人凤这时候开口了,“这个问题一般人根本就注意不到,你能够注意到,证明你很用心。”

谈仁皓尴尬的笑了起来,他也是才注意到而已。

“现在,我们总算搞明白了,为什么在之前的战斗中,美军都能够掌握我们的动向。”聂人凤放下了手上的签字笔。”我们一直在怀疑,帝国内部有美国的情报网络,不然的话,美国不可能掌握到帝国海军的那么多情报。可问题是,美国没有在帝国设立情报网络的基础。

现在,我们也算是搞明白了,美国一直在利用日本的情报网络。”

“可问题是,日本流亡政府还能够控制他们的情报网?”

“这也就是问题的关键,不然,这也不会是绝密文件。”聂人凤长出了口气,“日本战败后,他们的流亡政府肯定无法完全控制情报网络,而唯一的解释就是,我们有内鬼。”

谈仁皓皱起了眉毛,他也正好想到了这一点。日本政府逃到美国去的时候,肯定与其情报网络失去了联系,而且这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问题,在短期内,日本流亡政府是无法将其情报网络利用起来的。而美国要想利用日本的情报网络,肯定得想办法在帝国内部策反一批重要人员。

“这件事情已经交给军情局在负责处理,相关的反谍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了。”聂人凤长出了口气,“只要挖出内鬼,那么我们就可以切断美国的情报来源。另外,海军的密码系统肯定得更换,相关的准备工作我让甘永兴在负责。只要找到了内鬼,我们就立即更换密码系统。

现在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你得守住自己的嘴巴。”

“校长,我知道事情的轻重。”谈仁皓也暗叹了口气,“反情报工作不是我们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这次去京城,主要就是商讨核武器的开发工程吧?”

聂人凤点了点头。”从现在首相的态度来看,将成立一个由陆军主导,海军提供全力协助,直接向首相负责的专门机构来开发核武器。当然,这都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

谈仁皓点了点头,也不再多问什么了,至少首相已经开始全面重视核武器的开发工作,这算是最好的消息吧。

第十四卷 遥远的海 第二十八节 绝密工程

到达京城后,谈仁皓立即就给家里去了电话,然后又给医院打了电话,在知道妻子与儿子都平安之后,心情这才好了一点。而当天晚上,他就跟聂人凤去了首相府。首相并没有急着征求谈仁皓的意见,而是与聂人凤详细商讨了海军参加“盘古计划1”的细节问题,以及海军在这个大工程中到底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第二天上午,正式的研讨会议在首相府召开。参加会议的都是帝国的高层,除了陆海两军的代表之外,就是几个涉及到了核武器开发的重要部门的大臣。除了潘泽康这类技术军官之外,其他的不是部长级别的大臣,就是将军。会议的保密度非常高,可以说是绝密会议,不然也不会将会议地点设在首相府内。

薛希岳直接提出了让海军参加核武器开发工作,而且并没有征求陆军的意见,另外薛希岳还决定成立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全权负责核武器的开发与研制工作,在26年度增加了154乙的秘密预算经费用于核武器的开发工作。之前,陆军所有参加该工程的人员将转到该办公室之下,而海军提供的人员也将直接由该办公室直接领导。首相是该工程的直接负责人,而其他部门只负责提供协助。

换句话说,薛希岳将开发核武器的工程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这不但提高了对核武器开发的重视,同时也增加了投入。更重要的是,这化解了海陆两军在核武器开发方面的矛盾。现在海陆两军都知道了核武器的重要性,不管是交给谁去负责。肯定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由首相负责,海陆两军只提供支持与协助。这也体现出了薛希岳一贯的强硬派作风。至少在他的领导下,海陆两军都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除了核武器本身的开发工作之外。相关地运载与投放工具的研制工作分配给了陆海两军。其中,海军负责新式轰炸机的开发工作,而陆军则利用从德国获得的导弹技术,研制可以运载核武器的导弹(这方面地研究工作直到战争结束后十多年都没有完成)。这也算是首相在海陆两军搞的平衡吧。

当然,还有很多的相关问题都在会议上得到了解决。或者是确定了解决的办法。比如,当时开发核武器需要很多的资源,以及大笔的经费。首相从26年财政预算中划拨的15亿经费根本就无法完全满足需要,因此海陆两军各提供了部分经费。在涉及到相关的问题时,海陆将军都得提供全力协助,不得以任何理由推托责任。

会议从上午进行到了下午四点多才结束,中途只休息了半个小时。

谈仁皓的任务就是在会议上介绍新式轰炸机的研制进度,以及所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海军参与核武器研制工作的报告是由潘泽康来完成地,而且在随后就确定了由潘泽康负责参加核武器研制工作的海军人员的管理工作。聂人凤已经确定晋升潘泽康为上校军官,在完成相关的工作之后,肯定还会给他新地晋升。

会议结束后。聂人凤与严定宇被单独留了下来,谈仁皓等参加会议的军队人员就只能在外面先等着。谈仁皓并没有去与那几个陆军的将领打招呼,而是把潘泽康叫到了外面的花园里,他对这个年轻少校并不是很放心。毕竟这事关帝国的根本利益,潘泽康能否承受得住这么巨大的压力?

“这次,你就不用跟我们一起回舟山了。”谈仁皓在花园里的石凳子上坐了下来,“等我回到舟山后,我会让人把你的行李送过来的。”

“将军,我有点担心。”

谈仁皓笑了起来。

“我早就看出来了,其实让你负责这件事情,对你来说,确实是很有压力,是不是?”

潘泽康点了点头,神色有点惊慌。

“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你几个月前就给我写了信,而且知道核武器的重要性,你现在不应该感到担心,而是应该为能够参加帝国的核武器研制工程而感到骄傲。”谈仁皓把住了少校的肩膀,“元帅已经决定晋升你为海军上校,陆军的首席代表也是上校军官。完成这个任务后,元帅肯定会给你奖励的。”

“将军,这个并不重要,只是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这些事情。”

谈仁皓叹了口气。”你是学理论出身的,而且你认识很多科学家,你的几个导师也参加了这项工程。另外,在该工程中,你的任务不是去搞开发,说白了,你也没有那个能力,是不是?”

潘泽康尴尬的笑了起来,他不过就是一个大学生而已,根本就不可能起到主要作用。

“从首相的态度来看,海军与陆军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完成开发工作,而不是负责具体的研究。”谈仁皓拍了下潘泽康的肩膀,“这是项秘密工程,如果以内阁的名义出面的话,很容易引起怀疑。而以军队的名义来搞秘密工程,这就是很正常的了,现在海军与陆军都有大量的秘密研究工程。这也是首相让我们参加进来的原因。”

潘泽康点了带内头。”首相的意思是要借助军队为掩护,而且以军队的强制力来加快核武器的研制进度吧?”

“对,这就是首相的目的。所以,在开发工作中,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科学家与工程师,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说白了,就是搞后勤的。”谈仁皓看到潘泽康的神色稍微放松了一点,“所以,你并没有多大的压力,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好了。如果有什么麻烦的话,你可以联系我,或者是甘永兴将军,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找元帅。”

“我知道,我会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那就好,回到海军招待所后。你把自己的材料准备一下,过两天就去报道吧。”

潘泽康长出了口气。然后站了起来。这时候,聂人凤也来到了花园里,而且朝谈仁皓这边走了过来。

“将军,那我就不耽搁你的时间了,我先赶回去。”

谈仁皓点了点头。也没有留潘泽康。

走了几步,潘泽康又倒转了回来。”谈将军,很感谢你的支持与帮助,其实……”

“其实你什么也不用说了,要报答的话,那就去做好自己的工作。”谈仁皓伸出了手,与潘泽康地手握在了一起,“好好干,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潘泽康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就大步的离开了。

“怎么。他有什么麻烦吗?”聂人凤也看出潘泽康有点紧张。

“没有什么大问题,大概以前没有参加过这么重要的工作,所以很紧张吧。”谈仁皓跟着校长朝花园外走去。”问题都解决了?”

“差不多算是解决了吧,严定宇对我们参加核武器开发工程很是不满,不过,首相没有给他辩解的机会。”聂人凤先上了车。”我们晚,上就回舟山,在这边呆久了的话,会引起怀疑的。”

“那现在陆军还想干什么?”

“严定宇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聂人凤叹了口气,“我也没有想要与他争高低的意思,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开发核武器的最终获益者是帝国,而我们的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的捍卫帝国地利益。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我们这样的想法。”

谈仁皓也暗叹了口气,海陆两军的矛盾已经减少了很多,如果换在几年前的话,恐怕早就在这个问题上闹翻脸了。

“我们也没有什么担心的,首相的命令很明确,而且首相的意思我们都很清楚。”聂人凤地神色平静了下来,“严定宇也很清楚首相的态度,他承担不起责任,那就得全力合作。”

“希望如此,如果我们首先制造出核武器的话,那对我们谁都有好处,如果被别人抢了先,那对我们都没有好处。”

“对,所以陆军不会制造麻烦。”聂人凤摸了下额头,他也很疲惫。”对了,我已经跟严定宇讨论过进攻澳洲大陆的行动了。陆军会在明年三月份之前为我们提供50个师的兵力的,而且严定宇已经确定样古迅雷担任陆军的总指挥。”

“那么战区指挥权呢?”

“严定宇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现在暂时仍然由颜国忠负责。”

聂人凤笑了起来,“不过嘛,按照我们之前商量的办法,我已经向严定宇透露了一点陆战队扩编的消息,而且还暗示了我们将同时攻打夏威夷群岛。”

谈仁皓一愣,接着就笑了起来。”那严定宇元帅的态度怎么样?”

“他没有表现出来,不过嘛,他肯定很动心了。”聂人凤显得有点得意了,“恐怕他现在正在跟自己的副官商讨增加投入的问题呢。如果你的办法收到效果的话,那么在我们回到舟山后,严定宇就会给我来电话的。”

“只要陆军不愿意让我们独自占了便宜,那么就肯定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

“希望如此吧。”聂人凤靠在了座椅上,“好了,我们现在直接去机场,我已经让副官坐下一班飞机了。这次到京城的事情,海军司令部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所以我们得赶紧回去,还得继续与德国人谈判呢。”

“首相在德国问题上做出决定了吗?”

聂人凤没有回答谈仁皓这个问题,而是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谈仁皓也没有再追问下去,校长已经快两天没有休息过了。

回到舟山后,谈仁皓才知道,首相已经与德国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当时,双方在德黑兰的谈判首先取得了进展,德国人做出了明确的承诺,并且向帝国提交了德军在26年的作战计划,这其中就以进攻俄国为重点,计划中明确的提到了投入的兵力,以及与唐帝国陆军的配合行动。也就是说,德国人首先做出了让步。

在德国做出了让步之后,帝国政府也立即做出了回应。在谈仁皓回到舟山的当天下午,甘永兴就接到了首相的直接指示,表示可以考虑为德国提供主力舰,并且责成海军全权负责与德国商讨建造主力舰的工作。

这个工作自然也就落到了谈仁皓的身上,甘永兴是在第二天早上找到谈仁皓的。

“首相的意思很明确,我们可以做出部分让步,不过,原则性的问题还是不能让步的。”甘永兴的神色很疲惫,“相关的问题,你应该很清楚了,所以这件事情还是由你负责。”

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好吧,那么我什么时候与德国人会晤?”

“具体的谈判时间安排在了后天,到时候由你全权负责。”甘永兴拿出了香烟,“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我们会接受德国人在上次谈判后期提出的办法,即由他们的工程师来负责战舰的设计与建造管理工作,而我们只提供工人,基础设施,以及原材料。”

“那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谈仁皓也很清楚,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尽量多占点便宜,就算由德国提供设计图纸,安排工程师,我们都得争取让德国出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这些战舰。”

“好吧,我会仔细考虑下的。”

甘永兴拍了拍额头,“好了,相关的工作你去处理吧,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

“那我就先告辞了。”谈仁皓站了起来,他的目光在甘永兴身上停留了一阵,“参谋长,你也要注意休息,今天就早点回去吧。”

“我知道,放心吧,我没事。”

谈仁皓迟疑了一下,他本来想再劝一下甘永兴的,可最后没有说出来,毕竟甘永兴的压力也很大,现在根本就不可能放下手上的工作去休息。

回到办公室后,谈仁皓也安静了下来。这是他在海军司令部感到最为疲惫的一次,也是压力最大的一次,同时他也感受到,别说做海军司令,就算是海军总参谋长,也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胜任的!

第十四卷 遥远的海 第二十九节 利益同盟

与德国的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表面上,双方的问题焦点是建造标准上的差别,而实质上则是战舰采购价格的问题,更深入一点的话,就是唐帝国与德国的国家利益上的冲突。从德国的角度来讲,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战舰,这是最为有利的。从唐帝国的角度来讲,能够提供给德国的只是一般的战舰,而且价格上肯定要狠赚一笔了。

首先是由聂人凤与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元帅达成了初步意向协议,而该协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点,即唐帝国将尽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德国提供一支强大的舰队,加强德国海军的战斗力。因为这只是个意向协议,所以在协议中没有涉及到任何的细节问题。比如,唐帝国所谓的最大努力到底有多大,最短的时间到底是多短,还有舰队的规模,主力战舰的具体性能,这些都由双方的代表进行具体的协商。

代表唐帝国海军的就是谈仁皓,以及由他负责安排的那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另外,还有几名政府代表负责与德国方面协商海军之外的问题,而谈仁皓他们的工作就是完成新战舰的具体性能要求,以及舰队的规模,即德国海军采购战舰数量的多少。这两个谈判并不在同一个地点举行,可却息息相关。

最初,德国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按照德国海军的标准,由德国派遣工程师来负责总体建造的安排,而唐帝国的造船厂只需要提供基础设备,以及相关地工人。而德国则会为此支付相关的费用,建造一种完全属于德国海军的战列舰。谈仁皓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这个提议中的众多问题,而且很多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第一。如果完全按照德国海军地建造标准来建造新的战列舰的话,就算德国方面有相关的设计图纸。那么唐帝国的造船厂肯定会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这个改造费用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高昂地。

问题就在这里,就算德国海军愿意支付改造费用,那么在建造完成之后,船台不可能一直空着。也不可能等着德国人的第二批订单,那么船台就得继续为帝国海军建造战舰,而那些改造了的基础设施就得全部改回来,这笔费用由谁来承担?德国海军肯定不愿意支付,可唐帝国海军没有任何理由来支付这笔费用。

第二,德国海军的很多技术标准是唐帝国海军所无法达到的。这并不是说德国海军的技术标准更先进,德国造船厂的工艺更好,而是双方在对战舰性能要求上的具体差别所产生的。比如,当时唐帝国海军的战列舰对水下部位地防御能力是相当看重的,第三批“新省会”级战列舰就提高了水线以下部位的装甲厚度。可德国海军在这方面地要求并不高。

这涉及到了大量细节的问题,也就是说,唐帝国的造船厂不一定能够按照德国海军的标准来建造新地战舰。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第三,双方在一些重要部件上的差别带来的影响几乎无法解决。这主要就体现在了战列舰的主炮口径上。当时,德国海军的“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炮口径是382毫米,而且采用的是双联装炮塔。该技术在德国海军已经很成熟了。可问题是,唐帝国没有建造382毫米主炮,以及相关设备的生产线,而要改造火炮生产线的话,这个问题就更大。如果由德国的工厂来负责火炮的生产,然后再将这些火炮运送到唐帝国来的话,运送问题怎么解决?而且,火炮是连带着炮塔在一起的,战列舰的主炮炮塔的重量在1000吨以上,而德国的工厂都在本土,用陆上运输方法根本就无法送到东地中海的港口,只能在波罗的海装船,而这条航线已经被英国海军封锁了。

仅仅这三个问题,就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解决。而且,除了这三个问题之外,还有众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后勤保障中可能出现的麻烦。所有的问题中,只要有一个无法解决,那么就算唐帝国的造船厂将战列舰造了出来,也不过就是一个漂亮的摆设而已,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

问题是明摆着的,而且这已经不是在讨价还价了,德国人也不是笨蛋,谈仁皓提出的问题都是很现实的,而且德国海军不愿意花费重金购买几只昂贵的花瓶。在前几天的讨论中,双方就集中在解决这些问题。

至少,德国人在这个时候体现出了诚意,而谈仁皓也表达出了帝国的诚意。建造战舰,特别是战列舰这种动辄几万吨的巨舰是一个很麻烦,很系统的工程。在和平时期,仅仅是设计工作就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然后还得建造模型,进行水池实验,而现在要想在短期内为德国建造出新的战舰来,那就得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

“现在,大部分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以及资金的问题,我们都基本上解决了。”谈仁皓一直在向甘永兴汇报谈判的相关情况。”解决办法分为了两种,一是仍然采用德国标准,这主要用来解决那些我们的造船厂不需要做太多的改造的细节问题。我安排了几名参谋与德国海军的军官做细节讨论,大概这几天就能拿出相关的结果来。”

“德国人愿意承担相关的费用?”甘永兴的工作很多,所以他并没有经常过问谈判的细节问题。

“这部分的费用并不大,德国方面已经答应在签署正式合同的时候,会承担相关的费用,包括了建造之后的改造费用。”

甘永兴微微点了点头,等着谈仁皓继续讲下去。

“另外一些涉及到了需要动用大笔经费,或者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细节问题,德国海军决定通过降低技术标准来解决。我们也大概统计了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很多,而且我们已经提议,在某些可以提高战舰性能。同时不会与德国海军地标准相冲突方面的细节问题采用帝国海军的标准。德国方面正在做详细研究,大概这几天就会给我们明确地答复。”

“那么。现在剩下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主要还是一些关键地细节问题,比如主炮的口径,动力系统,推进系统,装甲钢。炮塔结构,副炮的口径等等。

这些直接关系到了战舰基本性能的细节问题,德国方面仍然不肯做出让步。而我们现在将这些问题分成了几个类别,提出分别进行谈判,逐一解决。”

“德国人还是那么顽固,看样子,他们是在存心找麻烦了。”

“参谋长,其实德国人的心态是可以理解地。”谈仁皓耸了下肩膀,“至少,这次德国人是很有诚意的。而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德国海军早就完成了‘俾斯麦’级战列舰后继舰的设计工作,只是他们一直没有资源建造这些战舰。而现在只能依靠我们。如果站在德国人的角度上,我们也会同样要求这些在性能上超过了‘俾斯麦’级战列舰的新式战舰能够尽可能的好,而不会在重要问题上做出让步的。”

“那么,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来说服德国人?”

“如果要用统一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话。这是几乎无法做到地,德国人也不会同意。”谈仁皓稍微停顿了一下,“我准备了几种办法,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比如在战舰动力系统方面,帝国海军地锅炉就一直比德国的好,而且实战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会建议德国海军采用我们的锅炉,而不是用德国的技术来生产锅炉。在战舰地主炮方面,德国的火炮生产技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某些方面比我们还要先进,而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我们会建议用双方的优势来生产新的火炮,而且采用帝国海军的火炮口径标准,这样,就能够满足弹药保障方面的需求,而不存在新开一条弹药生产线的问题。

而在副炮口径,装甲等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德国的标准,甚至由德国直接提供这些部件,或者是按照德国的标准来生产制造。我已经安排了相关的参谋人员在做具体的工作了,过两天就能拿出具体的协议文件的,到时候,我们再与德国代表进行具体的磋商。”

“也许这是唯一的办法。”

“至少这是我们现在所能够找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德国人不是笨蛋,如果如果想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战舰的话,就必须得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要他们拿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那他们就得采纳我们的提议。”

“看样子,你对德国人已经很了解了。”

“参谋长,其实德国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而我们也已经表达出了足够的诚意,并且在具体的谈判中做出了让步,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拒绝我们的提议。”

甘永兴笑了起来。”看来,校长安排你来做这个工作并没有错。

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并不难解决,额外难题不过是谁保留得多一点,谁付出得多一点而已。”

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他不是搞技术的,但是他很清楚,技术上的问题是最好解决的问题,技术之外的问题才是最难以解决的。

“这么说吧,德国人现在最恼火的不是技术细节,而是我们的报价。”甘永兴转移了话题,“德黑兰那边的谈判进展很不顺利,德国开的价格与我们的要价差距很大,要谈到一起的话,需要很多的时间。另外,在支付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谈仁皓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