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军攻占了本州岛之后,“武藏”号才完成了大概八成的建造工作,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栖装。第三艘“信浓”号的建造进度就更慢了,在其被帝国军队接管的时候,其舰体地建造工作才刚刚结束。

当这两艘“半成品”的战列舰落入帝国手里之后。聂人凤就立即向首相提出,由海军接管这两艘战列舰,首相也立即批准了这一要求。在聂人凤找谈仁皓讨论怎么处理这两艘战列舰之前。海军的人员就去接管了这两艘战舰,而且对这两艘战舰地情况做了初步判断。另外。还有一批帝国的船舶工程师到了日本,针对两艘战舰地情况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当时,摆在帝国海军面前的选择有很多。比如将这两艘战舰造好,然后编入海军的战斗序列。出售给同盟国,比如德国。以加强同盟国的海军力量。拆下其关键设备,提供到需要的部队去,比如将其主炮送给陆战队,用来武装火力支援船。甚至是拆掉卖废钢铁等等,这些都是海军的选择。而谈仁皓的任务就是,论证完成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将其提供给德国海军的可行性。

这可以说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没有能力完成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如果有。那么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以及人力才能够完成建造工作。如果这些都能做到,那么在完成建造工作之后,战舰的保养。以及给养问题怎么解决。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由众多小问题组成的大问题,而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

首先需要确认地是这两艘战列舰能否完成建造工作,而这就涉及到了日本的工业基础能否承担起建造工作。而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在战争期间,日本地工业基础几乎被彻底的摧毁了,别说为船舶建造业提供支持的重工业,就连民用轻工业,比如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都被彻底摧毁,日本本土连一座像样的工厂都没有剩下,凭什么来支持两艘主力舰地建造工作?没有钢铁厂,没有基础交通设施,没有化工厂,没有大型机床,没有大型水压机,甚至连大型起重机都没有,还怎么来建造大型战舰?

除了工业本身之外,承担这两艘战列舰建造工作的日本船厂的基础设施也被彻底摧毁,而且,当时停在码头旁栖装的“武藏”号在轰炸中挨了好几枚炸弹,舰体受到了严重损坏,日本旧军在撤退的时候,还用数百公斤炸药彻底破坏了这艘战舰,使其在港口里坐沉。而停在船台上的“信浓”号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帝国陆军接手的时候,船体已经倒在了船台上,光是将其扳正就得花上几个月的时间。

如果依靠日本本国的能力的话,是不可能完成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的,甚至无法恢复正常的状态。那么,就只能依靠帝国的能力来继续完成建造工作了。当时,有两种办法可以选择。

一是将这两艘战列舰拖回帝国的造船厂,在帝国的造船厂继续建造。可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帝国没有足够大的船坞来容纳这两艘战列舰。另外,日本海军采用的建造标准,以及建造工艺与帝国海军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来修改帝国造船厂的建造方法,同时得培养一批新的工人。更重要的是,帝国海军没有多余的大型船台来容纳这两艘战列舰了。而“信浓”号的船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根本就无法直接拖回帝国,至少也得在日本完成基本的船体建造工作才能下水。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继续在日本完成建造工作,可问题是,不管是将帝国本土建造的零备件运送到日本去,还是帮助日本恢复一定的船舶建造能力,在日本本土建造零备件,这都意味着巨大的花费。

还有工人的问题,就算能够在日本找到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要将其组织起来,恢复战舰的建造工作,这也需要很多的时间,以及大量的投入。

换句话说,这两种办法实际上都不现实。谈仁皓当时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最后用数据说明了这个问题。

如果选择前一种办法,即拖回帝国的造船厂,在帝国本土完成建造工作的话,那么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期得花上至少两年的时间,而其投入的资金超过了建造四艘“新省会”级战列舰的全部花费。可问题是,在当时,帝国海军地第三批“新省会”级战列舰即将完工。如果开工建造第四批“新省会”级战列舰的话,也就最多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花费还少得多。也就是说。在这两艘“半成品”战列舰上地投入根本就不划算。

如果选择后一种办法的话,那么需要花费的时间更久。仅仅恢复日本本土的部分船舶建造能力就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然后完成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所有的时间算上,至少得花上两年半的时间。另外,培养工人,建造基础设施的花费肯定非常巨大。还要将原料运送到日本去。这就需要更多的投入,而其花费绝不会比前一种办法少多少。更主要的是,这不符合帝国对日本的态度,首相是绝不会同意帮助日本恢复工业基础的。

实际上,这就已经决定了,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是难以完成的。当然,这两艘战列舰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

“武藏”号的建造工作大部分已经完成,虽然战舰受了不少地损伤,但修复并不麻烦,而修复之后。可以前往帝国的造船厂完成接下来的建造工作,而其投入并不是很大,花费的时间也可以控制在一年之内。”信浓”号的情况就要糟糕得多了。这艘战列舰实际上就只是个空架子而已,船体已经被严重炸毁,不要说修复,就连修复的价值都没有。而且。就算是修复之后,也有大量的建造工作没有完成,而要完成这些建造工作,其投入与收获是完全不成比例地。

谈仁皓也针对两艘战列舰的情况做了单独的分析。”武藏”号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来完成修复与建造工作,而其投入大概是新建一艘“新省会”级战列舰成本的一点五倍左右。另外,该舰的大部分建造工作都是栖装,所以不需要占用船台。”信浓”号大概需要两年的时间来完成修复与建造工作,而其投入至少是“新省会”级成本的二点五倍,同时,该舰在拖回帝国后,肯定会占用船台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得对帝国造船厂现有的船台进行改造,以满足这艘庞大得多的战列舰的建造需要。

问题还不仅仅是这些,就算“武藏”号的建造工作完成之后,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比如,这艘战列舰的零备件的问题。战舰在使用中,以及参加作战行动的时候,肯定会有所损伤,而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零备件储备,特别是战舰的关键以及易损部位的零备件,比如火炮的炮管,锅炉,螺旋桨等等,这些都得有一定的储备。可问题是,当时日本海军的技术标准与帝国海军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帝国的造船厂难以制造出日本战舰的零备件,如果这艘战舰有什么损伤的话,那怎么修复?

其次就是保养,日本战舰的保养与帝国战舰也是不一样的,而在使用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保养工作是由战舰上的官兵来完成的,帝国海军的官兵显然不知道该怎么保养日本的战舰,如果重新训练的话,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以及投入多少资源?

最后就是保障。战舰在作战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与弹药。燃料问题还很好解决,毕竟各个国家海军使用的燃料相差并不是很大。可问题是,弹药就难以解决了。帝国没有460毫米炮弹的生产线,如果新建一条弹药生产线的话,需要投入多少成本,花费多少时间?另外,战列舰主炮的炮弹产量并不是很大,如果有十艘战舰的话,那么建造一条炮弹生产线并不是问题,可为一艘战列舰上的九门火炮建造一条生产线,这是不是太浪费了呢?除了主炮之外,还有副炮,高射炮等等,这些火炮的弹药也无法与帝国海军的通用,也得建造生产线。

当然,可以通过相关的改进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安装帝国海军的动力系统,换上帝国海军的火炮等等,可这需要投入的资源恐怕比建造几艘新式战列舰的投入都相差不大了吧。而且,能不能改造都是个问题。

就拿战列舰的主炮来讲,用帝国海军的400毫米主炮替换掉460毫米主炮,这就设计到改变炮塔的设计,改变相关的设备,比如火炮的扬弹机的设计,改变弹舱的设计。而这些改进下来,几乎要直接影响到整艘战列舰的设计了。

换句话说,就算完成了“武藏”号的相关建造工作,让这艘战列舰能够使用,其相关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都过于高昂了,而结果就是,还不如多建造几艘“新省会”级战列舰,这样不但更便宜,而且还不会带来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在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

谈仁皓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将这些问题总结了出来,然后送到了甘永兴那里去。

“也就是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继续完成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甘永兴看完了谈仁皓的报告后,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对,这两艘战列舰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可以的话,还不如申请第四批‘新省会’级战列舰的建造经费呢。”

“可问题是,现在德国人已经知道了这两艘战列舰。”甘永兴放下了文件,“上午,雷德尔去找过校长了,就专门谈论了这件事情。德国方面愿意出资完成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而且……”

“难道他们钱多得没地方用了?”

“问题还没有这么简单。”甘永兴笑了起来,“不仅仅是德国人想获得这两艘战列舰,波斯帝国也表达了同样的意向,他们也希望得到这两艘战列舰。”

谈仁皓也笑了起来。”看样子,这世界上只有我们不肯在这两艘战舰上花钱了。”

“可问题是,我们该怎么说服德国与波斯呢?”

谈仁皓跟着甘永兴站了起来,新的问题又来了!

第十四卷 遥远的海 第十九节 帝国利益

说服德国与波斯的具体工作仍然是由谈仁皓负责的。在与甘永兴谈过之后,这个任务就落到了谈仁皓的身上。赶在聂人凤与雷德尔具体商讨帝国援助德国海军舰队之前,谈仁皓拿出了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接着就送给了德国海军代表团的负责人。

德国海军是从别的渠道得知唐帝国获得了那两艘日本没有建成的战列舰的消息,随即就与唐帝国政府进行了正式接洽,希望能够从唐帝国手里购买这两艘战列舰,并且出资完成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然后以其为核心,加上从唐帝国直接购买的其他辅助战舰,组建德国海军的“远东舰队”。

波斯帝国也很快就得到了相关的情报,在德国海军提出获得这两艘战舰的要求之后,也很快联系上了帝国政府,希望唐帝国能够将这两艘战列舰提供给波斯帝国,甚至愿意用自己的船厂来完成建造工作,而唐帝国只需要为波斯帝国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以及人力援助。而作为回报,波斯帝国愿意为唐帝国提供更多的石油供应。

说白了,德国与波斯帝国都看中了这两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而且都知道,这两艘战列舰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其海军的地位。可问题是,当时连唐帝国都认为修复这两艘战列舰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不管是波斯,还是德国,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而且也不可能用高昂的代价来为这两艘战舰提供后勤保障。

谈仁皓在文件中就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这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他没有提出其他的解决办法。主要是聂人凤没有授权他这么做。当时。谈仁皓已经考虑到,如果帝国愿意援助德国与波斯帝国的话。实际可以做到的。

在26年度地海军预算中,并没有包含第四批“新省会”级战列舰地建造工作。而此时帝国有至少六座船台可以建造这种主力舰。第三批的四艘“新省会”级战列舰地建造工作将在26年初完成。换句话说,在26年的时候。这几座船台都不会承担战列舰地建造工作,要么就空着。

要么就用来建造新的航母。可是,现在帝国海军已经完成了新航母的建造计划,而且建造航母的船台与建造战列舰地船台并不完全一样,这几座用来建造战列舰的船台并没有在建造航母的清单之中。

“校长。我的想法是,如果德国与波斯帝国需要得到更多的战列舰的话,我们何不用第四批‘新省会’级战列舰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谈仁皓的想法是很直接的,“至少,我们没有要在明年建造第四批‘新省会’级战列舰地计划,而且那几座船台也没有划入到建造新航母的计划中去。船厂已经有了多余的建造能力,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建造能力来为德国与波斯建造战列舰。”

聂人凤笑了起来。”你的意思是,我们还可以通过这种办法赚上一笔?”

谈仁皓也跟着笑了起来。”德国与波斯都急切的希望获得新的战舰。特别是战列舰与航母。至少,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航母提供给他们,而战列舰方面。在第三批‘新省会’级服役之后。我们已经不需要更多地战列舰,而且经费方面也有问题。所以,我认为。何不向德国与波斯提供战列舰,利用赚回来的钱,为我们多造几艘呢?”

聂人凤笑着没有开口,等着谈仁皓继续说下去。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利用德国与波斯的心态。他们一直不甘心在海军方面的劣势,而且一直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强大舰队。那我们就以正规的贸易价格将这些战舰出售给德国与波斯,而这个价格将是采购成本价的两倍以上。换句话说,为德国建造一艘战列舰,多余的资金可以供我们多采购一艘战列舰,或者是三艘‘湖’级航母,这可是笔很划算的买卖呢!”

“可问题是,我们得以海军的名义采购,不然的话,船厂将得到大部分的利润。”甘永兴把问题的关键讲了出来,“如果以海军的名义采购,我们就得在明年的计划中留出经费,可我们没有这笔经费。还有,这得经过首相的审批,而首相已经明确表示,海军不会获得更多的战列舰了,26年的重点是在新型航母,以及护航航母,运输船只,登陆舰艇的建造方面,而不是在战列舰上。

这么做的难度很大,至少,我们得先垫出这笔钱。”

“我们可以要求德国与波斯预先支付部分采购款项,这样的话,经费的缺口应该不是很大。”

“可按照正规的贸易采购方法,都是货到付款,而且,德国与波斯没有任何理由预先支付!”

“那我们可以向他们施加压力!”

“问题不在这里。”聂人凤打住了两人的争论,“海军的采购预算得经过首相审批,如果这确实是对海军有利,而且符合帝国的基本政策的话,相信首相不会为难我们。可关键是,为什么首相没有提出这个计划来呢?”

谈仁皓与甘永兴都朝校长看了过去,这时候,他们也都意识到,问题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明年,我们将有六座可以建造战列舰的大型船台空出来,而从现在安排的建造计划来看,这六座船台将主要为战列舰提供维修服务,而不承担建造工作。可我们都很清楚,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让第三特混舰队的战列舰去维修,所以这几座船台几乎都将闲置。首相难道不知道这个问题?”聂人凤朝两个学生看了一眼,“首相不但知道,而且心里很清楚。那他为什么不提出这个办法来呢?”

实际上。向德国与波斯出售主力舰,这不是帝国海军的问题。而是帝国基本国策的问题。

在战争爆发之前,特别是在经济危机之后。帝国一直通过向盟国提供军火装备来获取军备建设地经费。这也算是一种经济手段吧。

比如,在15年的时候,帝国就为波斯建造了四艘主力舰,并且在随后还为这四艘主力舰提供了改装服务。可问题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帝国海军几乎是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且海军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帝国海军地实力也在迅速恢复,可任何人都清楚一点,那就是,帝国要想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那就得保持海上霸权。不管是敌人,还是盟友,任何对帝国的海上霸权有所威胁的存在都是不被容许的。这自然就包括向德国与波斯提供主力舰。

这也正是帝国基本国策地底线,帝国可以承担更多的海上作战任务,甚至可以承受更大的投入与牺牲。但绝不能容许在战争结束之后,出现一个可以威胁到帝国海上霸权的国家的情况出现。而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战列舰,航母这类主力舰都是海军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地位的象征。

政治家与军人考虑的永远都不是同一个问题,也许,在谈仁皓,甚至聂人凤看来,武装德国与波斯海军,都可以变向的提高帝国海军的战斗力,减轻帝国海军地压力,为最终战争敌人提供帮助。可问题是,在薛希岳眼里,问题绝没有这么简单。武装德国与波斯海军,在战争期间是有好处的,可问题是,帝国在战胜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这些海上强国之后,难道还要亲手塑造出一个新的敌人吗?就算现在还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料德国,或者是波斯将成为帝国地下一个敌人,但也至少是对手。而帝国要维持世界霸权,就得预防与打击任何形式的对手,那么,帝国能够容忍德国与波斯拥有强大的海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帝国绝不会容许出现这样地结果!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之处,薛希岳在明知道帝国已经出现了造船能力空余力量的时候,仍然拒绝向德国与波斯提供主力舰,显然,薛希岳就是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战争打到现在,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而帝国海军正在迅速强壮起来,战胜敌人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

“其实,我们也不需要考虑太多。”聂人凤又做了解释,“首相没有提到这一点,也许是想以此为政治砝码,然后从德国与波斯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而已。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明确我们的态度,让德国与波斯都认识到,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能力为他们提供援助。仁皓,你必须要尽快拿出一份可以自圆其说的文件来。”

谈仁皓暗叹了口气,不得不接下这个新的任务。

“永兴,这几天你与德国,波斯的代表接触一下,先搞清楚他们的目的,然后协助仁皓完成我们的评估报告。”聂人凤朝两位学生看了过去,“我会尽快与首相取得联系的,然后想办法得到首相的明确指示。”

“那明天的会议……”

“照常进行,我们不能让德国与波斯起任何疑心,不过,不要提到援助的事情,把会议的日程拖一下,希望首相能够尽快给我们明确的指示,这样,我们才知道该怎么去应付德国人与波斯人。”

“好吧,那我们尽快拿出相关的报告来。”

与聂人凤告辞之后,谈仁皓与甘永兴离开了校长的办公室。

“参谋长,我觉得这么做是行不通的。”谈仁皓把自己的担忧提了出来,“德国与波斯都应该知道我们有多少造船能力,而现在我们明摆着有几座船台要空出来了,如果还不履行承诺的话,肯定会出问题。”

“我知道,可首相肯定有相关的计划。”甘永兴也暗叹了口气,“当然,我们都应该以帝国利益为重,而且首相才是帝国的最高统帅,我们必须得按照首相的意思去办。现在,我们最好快点拿出有用的办法来,尽量拖点时间。”

“好吧,我会仔细考虑的。”谈仁皓苦笑了起来,“争取在明天上午之前把报告拿出来,不过,我认为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德国与波斯认同我们。”

“别想那么多,尽量做好自己手里的事情。”甘永兴拍了下谈仁皓的肩膀,“而且,校长已经说了,他将尽快与首相联系,从首相那里得到具体的指示,然后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让政府来处理这个问题。”

“希望如此吧。”谈仁皓摇了摇头。

与参谋长告辞之后,谈仁皓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说白了,校长交给他的是一个政治任务,而不是军事任务。

冷静下来之后,谈仁皓也看清楚了这件事情的正式面貌。

同盟国集团并不是拧成一股的绳子,而是一个松散的同盟,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的同盟。如果说在这个同盟中众多小国都只起到了配角的作用,甚至连波斯帝国也只是个配角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唐帝国与德国就是同盟中的两个主角。

如果说同盟是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唐帝国无疑是这个家庭里的老大,而德国只是老二。可问题是,德国并不甘心永远只作老二,可德国又没有能力在抵抗外敌的时候夺取老大的位置,甚至没有任何机会在别的时候成为家里的老大。那么,德国就只有一个选择,独立出去,成为一个新的家庭的老大。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现在唐帝国与德国有着大量的共同利益,所以在一条战壕里作战,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共同战斗。可在战争结束之后,德国还会留在这条战壕里吗?谁也无法保证,那么,作为唐帝国的领袖,薛希岳肯定得考虑这个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超过了谈仁皓的能力范围,而他也不过是这场斗争中的一名小卒子而已。

第十四卷 遥远的海 第二十节 连哄带骗

当天下午,聂人凤就从首相那里得到了明确的指示,要求拖住德国与波斯,找借口不兑现之前的承诺,为政府的谈判赢得时间。换句话说,必须要让德国与波斯知道,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获得主力舰,而要想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主力舰的话,那就得付出更多的代价,而且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代价。

首相的意思也很快就传到了谈仁皓那里,谈仁皓花了一整个晚上来“编织”这个美丽的谎言,而到最后,他也想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办法出来,这就是利用三个国家海军基本标准的不同,来拖延时间。

当时,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造舰标准。不说别的,仅仅在火炮的口径上,就没有几个国家是完全一样的。唐帝国的新式战列舰用的是400毫米口径的主炮,120毫米口径的高平两用副炮,80毫米,40毫米与20毫米高射炮。而德国海军战列舰的主炮口径是382毫米,英国海军有356毫米的,也有更大的,而美国海军则是406毫米。其他的各个方面的差别也不小,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的海军都有自己单独的后勤保障与补给系统,而且很难共用。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德国海军与波斯帝国海军要想尽快从唐帝国获得主力舰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即直接订购唐帝国的“新省会”

级战列舰。可问题是,“新省会”级战列舰是按照唐帝国海军的标准建造的,并不符合德国与波斯帝国地海军。也许更换主炮口径的身管并没有多大的问题,可其他的问题就很多了,比如为了配合新的战列舰。那就得花费巨额经费建造新地后勤保障与补给系统,而这套系统的投入就不比采购几艘新的战列舰少多少。其效益比显然是很不划算的。

而要解决后勤保障与补给的问题,那就得按照德国,或者是波斯海军地标准来建造。换句话说,就是由德国与波斯提供新战舰的设计图纸,在唐帝国的造船厂建造。可这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唐帝国的造船厂必须得按照德国与波斯帝国海军的标准来改造建造设施,还有相关的火炮的制造方法也得改变,这也得费不少的事。

谈仁皓利用的就是这个问题。德国与波斯已经表示,他们需要的是符合本国海军标准的战列舰,而不是唐帝国海军的战列舰。那么,德国与波斯就得提供相关地战舰设计图纸,而且,还得与唐帝国协商怎么解决建造工作中出现的麻烦,让唐帝国的工程师熟悉德国与波斯海军的标准。而这需要的时间就不是一两天。也不是一两个月,如果唐帝国方面有意要拖延时间的话,也许花上半年。一年的时间来完成准备工作也不见得有多奇怪了。

“这些问题,我已经在上午的会议中提交给了德国方面。”甘永兴放慢了脚步,然后朝旁边的谈仁皓看了一眼,“不过。德国代表认为还有协商的余地,现在,就得靠你来说服他们了。”

“我?”谈仁皓惊讶地看了眼甘永兴。”参谋长,我可不是谈判专家。”

“可这个办法是你提出来的,是不是?”甘永兴推开了办公室的门,“而且,你是最清楚怎么让德国人相信,建造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战列舰需要花上至少两年时间的人了,如果连你都无法做到的话,恐怕我们谁也做不到了。”

“可问题是,我只有一个相关的想法而已。”

“我们却连相关的想法都没有。下午的会议在两点半开始,你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甘永兴坐了下来,“所以,你最好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不要被德国人抓住把柄就好了。”

谈仁皓暗叹了口气。”那么,首相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拖时间,而且这是我们手里一个重要的砝码。”甘永兴拿出了香烟,“这么说吧,德国人现在在跟我们叫板。

法国很有可能在近年年底就投降,而且,西班牙驻巴西大使已经与我们接触过了,传达了他们的意思,只要法国战败,西班牙会寻求体面退出战争的机会,而我们正在准备相关的谈判工作。”

“也就是说,德国很快就能摆脱西线战场上的麻烦了?”

甘永兴微微点了点头。”按照我们跟德国的协议,在西欧的战争结束后,将联合进攻俄国,结束大陆战争,这样,帝国陆军就可以在其他方向上投入更多的兵力。可现在,德国提出将意大利也划入西欧战场,这样的话,他们就将继续进攻意大利,而不是全力攻打俄国。”

谈仁皓咬了咬牙。”这明显是在抽我们的后腿,现在帝国陆军还得想澳洲战场提供支援,如果德国不在东线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的话,帝国陆军就无法在澳洲战场上投入大量兵力,那我们进攻澳洲的行动就将出现重大问题。”

“对,这就是首相为什么在海军援助上不肯松口的原因。”甘永兴的神色也激动了起来,“德国人很清楚,如果他们无法在战争期间打造出一支强大的舰队的话,那么在战后,他们就永远没有机会取得与我们同等的地位。随着法国战败,俄国迟早会战败,而西班牙退出战争后,意大利也只能选择体面的退出战争。到时候,只有英美还在继续作战,而我们离胜利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德国这次无法从我们这里得到主力舰的话,那他们就没有多少机会追上帝国了。”

“所以,德国人拿对俄作战做要挟,让我们让步?”

甘永兴微微点了点头。”这就是德国人的意图,而现在首相的意图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