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美大明星-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说目前陆晨和陈菲儿在国内的人气和知名度相差不大,那么在香江,他跟自己的女朋友完全没有办法相比,而陈菲儿也远远比不上香江本土的顶级明星艺人。

    这其中的原因就很复杂了。

    黎珍如果不是换了这份新工作,她也不知道陆晨是何等人物。

    但是在网上听过陆晨的作品,看过他主演的《蓝色生死恋》之后,黎珍也成为了陆晨的一位粉丝,所以见到偶像激动难免。

    在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去年的《蓝色生死恋》还没有在香江播出过。

    “嗯,阿珍,以后要多多辛苦你了。”

    陆晨点点头,又给她介绍张晓方:“这位是我的助理张晓方。”

    面对张晓方,黎珍就落落大方多了:“张哥,以后请多多指教。”

    张晓方不善言辞,有点局促地跟她握了握手:“你好。”

    万晓泉说道:“好了,我们上车再谈吧,先去工作室。”

    车子早在外面等待了。

    这辆奔驰商务车是专门为陆晨香江工作室购置的,能乘坐七个人,价格不菲。

    但这是非常必要的支出,在香江经营生意是不可能没有车的,而且车差了也不行,否则开出去很容易让人瞧不起在,在这座大都市里汇聚了来自全世界的豪华名车,拥有着数量最多的劳斯莱斯。

    奔驰商务车已经很低调了,以后肯定还得另外给陆晨配备专车,才能够符合他的身份和地位。

    虽然香江在1969年回归,但是一国两制的政策让香江保持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因此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法律法规,都跟国内有着很大区别。

    甚至说两个不同的世界。

    陆晨香江影视工作室的地址在西营盘的西港商业中心区,距离香江大学不远,这片区域汇聚了香江的主要电视台,包括无线台和卫视台的总部,以及大大小小的影视娱乐公司和唱片公司,是香江娱乐圈的核心精华之地。

    沿着西九龙公路跨过维多利亚港,进入高楼林立的商业区,搭载着陆晨等人的商务车在一幢五六十层高的大楼前面停了下来。

    工作室就在这座荣锦大厦的第59层,一套面积20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之中。

    相比京城的陆晨工作室,香江工作室的面积无疑要小很多,但是租金却一点都不便宜,每个月超过10万,相当于月租500/平米。

    而这在寸土寸金的香江还算是便宜的,西营盘向东过去的上环、中环和金钟地块,相同面积一年两三百万租金的写字楼比比皆是,租金之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顶尖的。

    万晓泉来香江才两个月时间,用在租房、审批、雇人、买车等等方面的开支,几百万流水般地花了出去。

    当然这笔钱也不是白花的,除了必须的投入之外,先期的投资也让陆晨很轻易地就拿到了特区绿卡,否则就算他是国内知名的艺人,走常规的申请路线,也得费时费力地折腾很久。

    至于普通人,目前已经很难申请拿到绿卡,更不要说难度更高的移籍。

    经济的繁荣加上大量的人口和特殊的环境,然后又有来自内地的投资客投资香江的房地产市场,所以目前香江的平均房价冠绝全球,超过了京城。

    200平米的写字楼,对一家刚刚成立的明星工作室,其实已经算是很奢侈了,香江本地艺人开工作室的也有不少,没几个能在这边商业区里租这么“大”的办公室。

    至于工作室目前的员工,除了万晓泉自己和黎珍之外,另外还有包括前台接待、普通文员、财务出纳、网络管理、营销策划等等在内的7人。

    以及一位工作室的主管——陈文强。

    ………

    第二更送上,求订阅支持。(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是问题

    陆晨香江影视工作室组建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井井有条很正规,招募来的员工没有谁是无所事事的,都在为工作室将要筹拍的首部电影作品而忙碌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最重要的是,工作室里的气氛很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让陆晨非常的满意。

    万晓泉并不贪功,他将功劳归于工作室的主管陈文强。

    陆晨香江工作室的人员还很少,陆晨自己当然是大老板,万晓泉担任的是艺术总监职务,而涉及到具体的工作事务,全靠这位干干瘦瘦的中年男子。

    陈文强其貌不扬,颧骨高耸下巴紧窄,尖嘴猴腮的模样,他皮肤黝黑身材瘦小,身高不超过一米六,穿着皱巴巴的西服显出几分滑稽。

    只是他的眼睛很有神采,目光炯炯给人的感觉精悍难缠,不是易于之辈。

    在来工作室的路上,万晓泉就特意给陆晨讲了这位新主管。

    陈文强是第一代的香江移民后裔,自小在新界的一个小渔村里长大,高中毕业之后就出来混社会,洗过碗盘扫过大街,后来很偶然的机会进入到了影视圈。

    他是从场记杂工做起的,给人当过跑腿小弟、助理和经纪人,甚至还干过电视台的导播,从业经历堪称丰富无比,是类似万金油的角色,只是从来没有真正出人头地过。

    事业坎坷,人生的道路也不平坦,陈文强的妻子很早就去世了,留下他跟独女相依为命,为了生活苦苦打拼。

    万晓泉是通过朋友的介绍将陈文强挖过来的,对于陆晨工作室这样在香江没有丝毫人脉和根基的外来户,有这位地头蛇加盟,无疑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少走很多的弯路,更容易融入本地的圈子里。

    当然挖人的代价并不低,除了必须的高薪之外,万晓泉还答应在工作室出品的首部电影里给陈文强的女儿一个角色。

    陈文强的女儿陈思怡目前正在一个演艺培训班里学习,想进入娱乐圈发展。

    这个女儿就是陈文强的命根子。

    “强叔,辛苦你了。”

    在万晓泉介绍之后,陆晨主动向陈文强伸出手:“我初来乍到,对这里的一切都还不熟悉,还请你多多指点!”

    不熟悉就是不熟悉,陆晨绝不会顾忌什么老板的面子和派头而不懂装懂。

    他坦诚而热情的态度,显然让陈文强很是意外,连忙躬身握住陆晨递来的手说道:“boss您太客气了,能为您效力是我的荣幸。”

    比起黎珍,陈文强的普通话水平那就真的是差太远了,不但生硬而且还带有浓重的粤语口音,不认真听都听不明白。

    陆晨微微一笑道:“强叔也客气了,那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这两句话他是用粤语说的,而且还是很标准的粤语。

    陈文强顿时愣了愣,惊讶之色溢于言表,连旁边的万晓泉和黎珍都很吃惊。

    万晓泉认识陆晨也有段时间了,陈文强和黎珍都看过他的相关资料,知道他是浙东省人,去年才刚刚大学毕业,学的还是计算机专业。

    毕业之后陆晨就一直在京城发展,从没有来过香江,今天是第一次。

    那他一口流利无比的粤语是怎么回事?

    陆晨当然知道大家心里在想什么,不过他总不能说自己会说粤语是源自徐文博的记忆吧?解释道:“我的粤语是跟一位来自潮汕的同学学的,还行吧?”

    陈文强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boss你的粤语是这个,没说的!”

    他才不管陆晨是怎么学会粤语的,重要的是以后跟陆晨交流就不存在障碍,原先他还为这个问题担心过,怕会对双方的沟通造成影响。

    陈文强对陆晨的了解比黎珍深得多,通过方方面面搜寻得来的资料来看,陆晨在国内的娱乐圈里已经闯下了偌大的名声,前途无可限量,目前欠缺的仅仅只是资历而已。

    陆晨选择来到香江创立自己的新事业,陈文强就感觉到这是自己的一次机会,只要把握住这层关系,哪怕将来这边拍电影失败了,拉他的女儿去国内发展也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相比香江的娱乐圈,国内的天地才真正广阔。

    因此陈文强跳槽到陆晨工作室,是真心实意想要做出点成绩来的。

    “我见过不少内地来的明星艺人,您的粤语说得最出色,当个真正的香江人也没有任何问题!”

    陆晨淡淡一笑。

    陈文强对他的态度那肯定是诚挚而恭敬的,但是在言语中不经意间还是流露出了那种香江人对内地人的优越感。

    陈文强尚且如此,那么香江娱乐圈里的那些明星大咖和高层人物呢?

    虽然正当机遇时,但是他想要在这里大展拳脚开拓事业,也并不是容易的事。

    对于这一点陆晨早有心理准备,天下的好事不可能都让他给占全了,如果香江是一个全新的战场,那他也无惧于任何的挑战。

    充满挑战的人生,才是有趣、有意义的人生!

    万晓泉适时地说道:“我们到小会议室谈吧,关于新片的事情。”

    对于拍电影最着急的并不是陆晨,恰恰正是这位已经几年时间没有坐过导演椅的导演了,他在京城的时候就拿到了陆晨的剧本,到现在已经基本研究透了。

    “单单从拍摄的角度来说,难度不大。。。”

    在工作室的小会议间里,万晓泉对着投影屏幕侃侃而谈。

    幕布上显示的正是他亲手绘制的新片分镜头稿本,一笔一划无疑都渗透着这位导演的心血和努力。

    “所有的场景都可以在狮子山的影视城里拍摄完成,另外就是特效,香江本地的几家特效公司完全有能力制作,包括配乐、配音等等都不需要回内地找人。”

    “主要问题还是在剧组上,或者说合作伙伴的身上!”

    ……

    说明一下,这几章涉及到的基本介绍、设定内容比较多,而且埋着好几条伏笔,全都关系到后面的情节发展,可不是故意灌水,望读者理解。

    精彩的故事很快就会展开!

    第一更送上,求订阅和保底月票支援!!!(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三章 了解

    香江原本是英国的重要殖民地,1967年回归之后,成为中国三大特别行政区之一,保留了原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在一百年之内不会更改。

    明年,就是香江回归祖国50周年。

    而过去的50年,也是香江经济繁荣发展的50年,以金融贸易为支柱产业,香江的人均gdp一直位居世界的前列,涌现出了多位世界级的富豪。

    但是不同的政治文化,也造就了香江不同于内地的社会氛围,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在近年来呈现出一种孤傲独立的态势,本能地排斥着来自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社会形势非常的复杂。

    香江的娱乐圈,同样是一个自我循环、相对封闭的圈子,跟国内的娱乐圈虽然有交流,却是泾渭分明,颇有井水不犯河水之势。

    香江的本地人通常只关心本地的艺人,对国内的明星缺乏了解的兴趣,而香江的媒体也会选择性地无视来自国内的娱乐消息,只报道本港的娱乐八卦,或者再加上宝岛、日韩和欧美等等新闻。

    如此种种,都是这种孤傲独立的体现,哪怕越来越多的娱乐圈人士不断地寻求在国内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香江艺人出现在国内的电视和电影屏幕上。

    香江政府联手国内的广电总局,共同制定新规扶持香江的电影产业,鼓励任何在香江注册成立的电影制作公司申请优惠和扶持政策,分享国内和香江的电影市场,一方面是为了重振已经没落的香江电影,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打破隔阂。

    但具体的效果如何,还得让时间来证明。

    作为首批进入香江注册成立影视机构的吃螃蟹者之一,陆晨工作室想要在这里顺利发展,仅仅依靠优惠扶持政策是远远不够的。

    香江的影视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固有的规则模式,对那些外来者形成天然的壁垒,想要打破并非易事!

    所以陆晨在香江拍摄电影,不是说请几位摄影师、场记、录音师什么的拉起一支剧组就能轻松搞定的,首先要了解、熟悉并且最终懂得利用这里的规则。

    陈文强给出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找一家有实力的本地影视公司合拍新片。

    这是最快捷、最容易的方式,但是具体涉及到哪家影视公司,那就比较麻烦。

    在**十年代,香江本地的影视公司曾经多如牛毛,每年产出的电影和电视剧数量堪称惊人,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内和东南亚地区。

    如今虽然风光不在,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诸如锦荣、王氏、宝丽达等等大型电影公司依旧牢牢地掌握着市场,把持着影视圈里的话语权。

    陈文强对这些老字号的电影公司评价不是很高,哪怕它们都拥有辉煌的过去,可如今想要稳稳地拿到输出内地的名额,自己单干和随便找家三四流的影视公司那就很有问题了。

    新的问题在于,锦荣、王氏和宝丽达这样的大公司很不好打交道,像陆晨工作室这样的外来户又是新成立的小企业,即便是同意合作,他们开出的条件也非常高,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万晓泉目前最头疼的,正是这个问题!

    而这一步如果不走好,那么后面的路就非常难走了。

    陆晨看得出万晓泉对此忧心忡忡,想着他把自己拉过这边来,恐怕这也是原因,于是安慰道:“先不要着急,我们慢慢想办法。”

    陆晨既然来了,那肯定是要做事帮忙的,他在香江固然是人生地不熟,不过通过陈菲儿、谭鸿等等朋友关系还是能联系上几位圈内人。

    陈文强没有说话,因为拍电影合作涉及到的层面很高,而他熟悉的是中下层的圈子,对于影视圈的高层那就没有发言权了,当然不能乱说话。

    几个人在会议间里商量了两个小时,拟定了初步的后续计划和工作安排。

    临时的碰头小会结束之后,陈文强对陆晨说道:“boss,你第一次来香江,那今天能不能让我做东,请你品尝一下香江的美食?也算是为你接风洗尘吧。”

    陆晨笑道:“如果是你做东我买单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初次见面,他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下属请客吃饭?

    当然陈文强的面子肯定要给。

    陈文强愣了愣,万晓泉哈哈大笑:“那就这样,我们走了!”

    他伸手拍了拍还有点懵的陈文强,说道:“强哥,我们不用给老板省钱,他给别人写首歌开价都是上百万!”

    “啊!”

    坐在一旁的黎珍轻呼了一声,看着陆晨的眼睛里都冒着星星。

    给别人写首歌要上百万?

    那岂不是随便写个几十首歌,就能够在香江买套房子了?

    陈文强都不敢相信,据他所知,香江最顶尖的词曲作家,一首作品的价格也不过二三十万而已,陆晨是他们的好几倍?

    陆晨在音乐原创上是很厉害,不过这个价码也太惊人!

    陆晨哭笑不得:“强叔你别听万导瞎扯,我们去吃饭吧!”

    陈文强带陆晨去的地方是铜锣湾的避风塘。

    连带着黎珍和张晓方两位助理总共五人,大家在一艘特制的游船上吃的晚饭,一边欣赏维多利亚港港的美景,一边品尝一流的生猛海鲜,真正的本地特色,让陆晨都是赞不绝口。

    吃完这顿丰盛的海鲜大餐之后,陈文强问:“boss,你晚上住哪家酒店,有没有订房间?”

    陆晨说道:“我不住酒店,朋友借了套浅水湾的房子给我住,等一下张哥先送我过去,然后你再给他安排一下住处。”

    浅水湾的房子!

    陈文强暗暗感叹,那可是香江的高档住宅区,价值几亿的豪宅比比皆是。

    也不知道陆晨的哪位朋友,将浅水湾的房子借出来住。

    他连忙说道:“没有问题,那我就在这里等晓方回来,我再带他去员工住的公寓,房间都已经准备安排好了。”

    …

    第二更送上。(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 吃软饭

    夜幕之中,黑色的奔驰商务车自铜锣湾的避风塘驶出,走香港仔隧洞进入香道岛,向东抵达浅水湾地区。

    短短十来分钟的行程,景象大不一样!

    浅水湾位于香港岛太平山南面,依山傍海,海湾呈新月形,号称“天下第一湾”,也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是香江最漂亮、最具代表性的海湾。

    这里既是香江的旅游区,又是港岛著名的高级住宅区之一,区内遍布豪华住宅,周围拥有多家五星级酒店、海洋公园、高尔夫球场、大型超市等等商业设施。

    陆晨在香江的居所,就在浅水湾道268号的万锦公寓内。

    “你家那位真的很有先见之明,早早就在这里买了房子。”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万晓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陆晨说道:“现在这边的房价,我就算是赚上一辈子不吃不喝恐怕也买不起啊!”

    本来陆晨是让助理张晓方送自己过来就行了,虽然张晓方也是第一次来香江,不过商务车上有完善的导航设备,不用担心会走错路。

    但是万晓泉有点的不放心,另外还有话想要跟陆晨说,于是就跟车过来了。

    陆晨笑道:“如果在这里发展顺利的话,我想你很快就能买得起了!”

    浅水湾的房价是极贵的,陈菲儿在十年前买下这套面积不过137平米房子的时候,就花掉了她当时所有的积蓄,还办理了一笔银行按揭贷款。

    到如今十年过去,这套房子的市值翻了起码十几倍,如果算投资收益比,很难有什么项目能够与之相比。

    早在十几年前,国内的明星艺人就开始在香江购置产业,有些甚至直接移籍过来,对于香江房价的攀升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陈菲儿前前后后在香江买了三套房子,另外两套在房市上一波大涨的时候她就获利离场了,这套浅水湾的房子是她最喜欢的,留着渡假的时候自主。

    现在正好便宜了陆晨,否则在香江租套这么大、位置这么好的房子,每个月的租金都是相当惊人的数字。

    万晓泉摇摇头说道:“这里买一套,都能在京城买两三套了。”

    陆晨说道:“房子先不说,在香江没车代步可不行,这样吧,你跟强叔再去买两辆宝马车回来,入工作室的帐,平常给你们当工作用车。”

    陆晨从来都不是那种吝啬的人,尤其是现在一部电视剧都能带来过亿的收入,买几辆车根本不算什么。

    万晓泉是陆晨香江工作室的艺术总监、新片导演,陈文强是工作室的主管,两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工作室的门面形象,如果连辆像样点的代步车都没有,他也是脸面无光。

    香江人对面子是很讲究的,就算是负债累累的公司企业经营者也照样开豪车,否则出去都没有办法跟别人谈生意。

    万晓泉又是意外又是感动:“这样不好吧。”

    万晓泉平时确实需要用车,但陆晨出手就是一辆宝马,不免让他有些惶恐。

    毕竟他来到香江组建电影工作室,花钱如流水,拍片的事情都还没影,总感觉自己努力不够对不起陆晨。

    陆晨笑道:“没什么不好的,就这么定了,明天就去4s店吧。”

    见到陆晨固执坚持,万晓泉也只好愧领了陆晨的好意。

    而在他的心里,越发坚定了为陆晨效力的信念。

    经历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万晓泉深深明白,陆晨对自己的这份信任和厚待有多么的难得和珍贵,也是他重新开始的最好机会。

    奔驰车在一幢高层住宅楼前面停了下来。

    陆晨下了车,对张晓方说道:“你跟万导先回去吧,我自己上去就行了,明天早上的话,8点左右过来接我吧。”

    张晓方点点头:“好的老板。”

    跟两人告别之后,陆晨独自朝着公寓楼走去。

    沿浅水湾道的住宅都是高档社区,因此安保非常的严密,不过陆晨有陈菲儿给他的门禁卡,而且早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通知了这边的物业公司,更新了安保密码和指纹信息,所以他很顺利地进了大门。

    搭乘电梯直上58层,陆晨找到了自己所住的5801号房。

    万锦公寓总共有60层高,这也是香江的特色之一,地域狭窄可利用的面积少,所以楼房就建造得很高来充分利用空间。

    浅水湾这边算很好了,真正大众社区里的高楼那是密密麻麻到恐怖的程度。

    滴!

    陆晨在门锁上按下自己的指纹,红色的指示灯立刻变成绿色,咔嗒一声打开。

    当他推门进去,玄关的照明灯和客厅里的灯自动亮了起来,柔和的光芒均匀地照亮了整个空间,很温馨的感觉。

    陆晨随手关掉房门,一边脱掉鞋子,一边观察自己的新居。

    这套豪华公寓是三室两厅两卫的格局,装潢得很有讲究,处处可见设计师的用心创意,尤其是透过客厅的大幅落地窗,直接就能够看到远处的海湾景色。

    房间里干干净净的,已经预约打扫清理过了。

    他走过去推开玻璃隔门走到大阳台上,徐徐海风吹来让人不由心旷神怡,举目眺望明月当空,只见碧海之上波光粼粼,长长的沙滩篝火点点。

    此情此景,让陆晨都产生了在这里常住终老的念头!

    叮铃铃~

    正在这个时候,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陆晨直接接了起来:“喂?”

    话筒里传来了陈菲儿甜美动人的声音:“怎么样?到家里了吗?”

    陆晨笑道:“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刚刚到家!”

    陈菲儿问道:“这套房子怎么样?”

    陆晨感叹道:“不能再好了,所以我决定以后不工作,专门吃你的软饭了!”

    陈菲儿笑得花枝乱颤:“乱讲,你喜欢就好,我还怕你住不惯呢。”

    陆晨问道:“你那边怎么样?”

    陈菲儿抱怨:“很辛苦,比拍《蓝色生死恋》和《浪漫满屋》都辛苦多了。。。”

    ……

    第一更送上,求订阅支持!!!!(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五章 舒婧的邀请

    陈菲儿目前正在拍摄的,正是央视的新年度大剧《盛世长歌行》,故事背景是在大唐贞观年间,她所饰演的是一位芳华绝代的歌姬。

    这部电视剧长达60集,投资达到了1。7个亿,剧中云集了大量国内的明星,包括数位影视圈里大咖级别的人物,因此在业界备受瞩目。

    陈菲儿饰演的虽然不是第一女主,不过她的戏份也很重,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拍摄完成的,而且执导此剧的导演在业界以对演员要求严格著称。

    “我都后悔接这部剧了。。。”

    陈菲儿娇声抱怨道:“早知道就跟你去香江拍电影,肯定很有意思。”

    她拍《蓝色生死恋》和《浪漫满屋》的时候,整个剧组都是围着她跟陆晨两人转,服务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都市偶像剧拍摄要求低,自然就要轻松很多。

    而在《盛世长歌行》的剧组里,陈菲儿都不是头号女主,指望别人迁就那无疑是痴人说梦了。

    但是这部大剧对于正朝着影视歌三栖全面发展的陈菲儿来说,又非常的重要,一旦顺利拍完明年成功播出,那对于提高她在圈内的地位大有帮助。

    所以抱怨归抱怨,戏还得认认真真地拍下去。

    陆晨知道,所以就适时地充当心理医师宽慰开解,两人对着电话隔空传情,一通电话甜甜蜜蜜地打了一个小时多。

    直到手机里传来电量不足的提示音,陈菲儿才仿佛如梦初醒,连忙说道:“啊呀,我手机快没电了,都忘了告诉你一件事。”

    “我在香江有个朋友,你应该知道的,叫做舒婧。

    “我昨天跟她打电话提起你,她大概会在明天派人送一份请柬过来,邀请你参加一个慈善晚宴,届时出席的有很多圈内人。”

    陆晨一听就明白了。

    他在香江开拓电影事业,起步没有任何的根基,可谓是人生地不熟。

    陈菲儿显然是想通过舒婧的关系,将陆晨带入到香江的圈子里,只要多认识点有用的人,那么将来的发展无疑要顺利很多。

    所谓的慈善晚宴,其实就是个社交场,想要进入这样的场合,少不了带路人。

    舒婧就是那个带人路。

    陆晨并不认识舒婧,但是对于她的名字并不陌生。

    九十年代末到新世纪初,这位少女出道的香江歌手在流行乐坛非常活跃,推出过多张销量火爆的专辑,以青春靓丽的形象和甜美的歌喉赢得无数粉丝。

    不过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年纪轻轻的舒婧就嫁入豪门之中,然后在歌坛基本上就销声匿迹了,让人很是扼腕叹息。

    然而在前年的时候,舒婧突然爆出已经离婚,并且重返歌坛。

    只是现在不比往昔,她重新踏上舞台之后,没有拿出什么出色的作品来,知名度还有,但人气基本上已经流失得差不多了。

    换而言之就是过去的老歌星。

    其实舒婧今年才不过37岁而已,对于一位实力派歌手而言,真正的黄金时期还远远没有过去。

    但过气归过气,舒婧毕竟是曾在香江歌坛里叱咤风云的人物,加上十几年的豪门媳妇生涯,让她在方方面面都拥有广阔的人脉。

    陈菲儿将陆晨引荐给舒婧,无疑也是看中了后者的人脉资源。

    陈菲儿认识舒婧很早了,当初她买下浅水湾这套房子还是舒婧的推荐,走关系拿了优惠折扣价,也算是颇有交情。

    舒婧退出歌坛以后,只要来到京城,总会找陈菲儿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结束了跟陈菲儿的通话,陆晨的手机都已经很烫手了。

    在阳台又看了片刻的风景,陆晨准备回房间洗澡睡觉,结果手机再次响起。

    他不假思索地接通电话,笑着问道:“怎么啦?还有什么事情忘记了?”

    陆晨以为是陈菲儿换了手机重新打过来,没想到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很陌生:“你好,请问你是陆晨先生吗?”

    陆晨顿时愣了愣:“是的,请问你是?”

    只听对方说道:“我是舒婧,不知道菲儿有没有跟你说起过,冒昧打扰了。”

    陆晨恍然:“婧姐您好,我刚才正跟菲儿通电话呢,还提起到你。”

    舒婧的普通话说得很好,没有多少港味,她轻轻柔柔地说道:“难怪刚才电话一直打不通,是这样的,我想邀请你参加定于后天晚上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慈善晚宴,不知道你是否能赏脸?”

    陆晨连忙说道:“这是我的荣幸,我刚刚来到香江发展,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