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大发明家-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62章 超级大杀器

    彗星曾经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但实际上,它们和行星、小行星、尘埃一样只不过是太阳系中的一类天体。从照片上看,彗星非常巨大。彗头,也就是彗星最前端的大“绒球”,它的的直径可以达到数十万千米,而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只有大约14万千米。但大家所看到的其实是由于太阳的加热而从彗星的固体部分释放出的密度极低的气体,而彗星的固体部分,也就是彗核,它的直径一般只有几千米到几十千米,最小的只有几百米,也就是地球上一座山的大小,以人类现在的科技,完全可以摧毁它。事实上,好莱坞电影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比如《天地大冲撞》,讲的就是彗星就要撞击地球,然后美国派了一帮搞钻探的人去往彗星上装原子弹炸毁彗星。

    现在,轮到张伟来摧毁彗星了,这是要在超过十亿观众面前,上演好莱坞大片的节奏。不过观众们此时并不知道张伟的目的是摧毁彗星,因为负责直播的北斗介绍说,“未来号”宇宙飞船是要去近距离观察彗星的。因此,观众们此时显得很激动,觉得这次直播真是太有料了,登月,环月旅行,接下来又要去近距离观察神秘的彗星,真是让人大饱眼福。

    直播间的弹幕也刷爆了。

    “张伟真给力啊!”

    “近距离观察彗星,会不会有危险啊?”

    “据说,地球上最初的水就是由彗星撞地而来的,是不是真的啊?”

    “彗星不就是扫把星吗?扫把星出现,必有灾难啊。”

    “什么年代了,还这么迷信!该醒醒了!张伟刚才已经向我们证明了,月球上没有广寒宫,也没有嫦娥和吴刚,神仙什么的,并不存在。”

    在观众们的热烈讨论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未来号”宇宙飞船已经靠近了彗星,当然,这个靠近是相对的,“未来号”宇宙飞船与彗星的距离还有三千多公里。

    此时,利用太空望远镜,彗星毫无遮掩的展露在了张伟眼前。

    小小的彗核,承载着与之完全不成比例的庞大身躯,形成了绚烂的天体。

    张伟并没有忙着摧毁彗星,而是先拍摄照片,采集彗星数据,当采集了足够的数据后,他才吩咐北斗,进行下一步动作。

    下一刻,“未来号”宇宙飞船的下方忽然出现了四门长达十几米的黑黝黝的炮管,这就是电磁轨道炮,北斗的声音随之响起。

    “一号轨道炮状态完好,装填常规炮弹。”

    “二号轨道炮状态完好,装填常规炮弹。”

    “三号轨道炮状态完好,装填常规炮弹。”

    ……

    “计算轨道……一号轨道炮发射。”

    ……

    四门炮弹在洛伦磁力的加速下,以13公里每秒的恐怖速度,依次从轨道炮中发射了出去,三千多公里的距离,也只需要二十几秒。

    在张伟的注视下,在超过十亿观众的注视下,彗星的彗核猛然震动了一下,表面上出现了四个直径足有数百米的巨大坑洞,撞击瞬间被高温熔化蒸发的物质产生节日焰火般的绚丽景象,所溅射出的大量尘埃气体物质使彗星熠熠生辉,这是在太空中所绽放的美丽壮观的特大号烟花。

    紧接着,蜘蛛网一般的裂纹开始在彗核表面出现,并且迅速向四周蔓延,而彗核的轨道也因为撞击而发生了偏移。

    正在观看直播的观众瞬间愣住了,彗星这是肿么了?他们并不知道张伟正在用电磁轨道炮炮轰彗星,他们也不认为张伟有能力对彗星发动攻击。因此,他们只以为是彗星发生了他们所无法理解的变故,毕竟这茫茫宇宙中人类不了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还有人怀疑是外星人出手了,疯狂的在直播间刷弹幕,让张伟赶紧往地球这里逃跑。

    张伟则感到很兴奋。这是他第一次直观的体验自己所研制的电磁轨道炮的真正威力,四炮下去,就几乎摧毁了一颗直径七公里的彗星,这绝对是战略级别的超级大杀器,起码在目前这个阶段,地球上无人能挡。

    秦小布也是有点愣神,喃喃自语,“这就是电磁轨道炮!一炮下去有谁能挡?这是真正的杀敌于千里、甚至于万里之外啊。”

    刘海、张志坚也是感到很震撼,不是亲眼所见,永远想不到电磁轨道炮会如此的恐怖,曾经能够威胁地球安全的彗星,在电磁轨道炮面前竟然不堪一击!

    这时,又是四枚炮弹发射出去了,因为张伟下达的命令是摧毁彗星,现在还没完全摧毁,北斗当然要再补几炮了。

    二十几秒后,这颗彗星的彗核在激烈的炮轰中分崩离析,全部瓦解,无数碎片向四周扩散开来,很快就扩散到方圆上万公里的范围。

    这时,“未来号”宇宙飞船早已开启了能量防护罩,以防被碎片波及到。说实话,要是没有能量防护罩,张伟绝对不敢炮轰彗星,因为一旦被爆炸碎片波及到,那就是船毁人亡的节奏。

    正在观看直播的观众全部傻眼了,这是什么节奏?一颗那么壮观的彗星,忽然像天女散花一般,说没就没了,这绝对不是自然现象,一定有人出手了,要么是外星人,要么是被其他陨石撞击了,要么是……张伟出手了。

    观众们议论纷纷。

    “肯定是外星人干的,张伟快跑啊,要不然就要被外星人抓去解剖或者配种了。”

    “我猜是张伟干的,宇宙飞船不是安装了电磁轨道炮吗?前些年俄罗斯的电磁轨道炮的速度就达到11公里每秒了,威力还是很恐怖的,张伟如果对电磁轨道炮进行了升级,还是有可能将彗星轰碎的。”

    “大家不用担心,刚才是我用了一招‘天马流星拳’,一不小心就把这颗脆弱的彗星打爆了。”

    “偷偷的告诉大家,刚才是我的化身使出了一招‘天帝拳’。”

    就在这时,张伟将真相说了出来,“大家好,大家刚才所看到的绚烂画面,其实是因为‘未来号’宇宙飞船用电磁轨道炮向彗星的彗核发动了攻击,只用了八枚炮弹,就彻底摧毁了这颗直径七公里的彗星。当然,我不是无缘无故这么做的,大家应该都知道,彗星一直以来就被视为地球生命的最大威胁之一,所以我刚才就试验了一下,看看电磁轨道炮能不能解除彗星对地球的威胁,事实证明,它还是能有一定效果的,只要不是太大的彗星,它应该都能摧毁掉,大家以后就可以安心多了。”

    好吧,张伟还是为自己的行动找了一个勉强能说得过去的理由。(未完待续。)

第263章 太空是全人类的?(求订阅)

    张伟说完之后,便命令未来号宇宙飞船开始返航,此时,未来号宇宙飞船距离地球差不多有50万公里之远,在这个距离上观察地球,地球仅仅是一个白色的光点,如尘埃一般丝毫不起眼,而从这里返回地球,也要足足十个小时的时间,这不得不让张伟再次感叹,宇宙实在是太浩瀚了,他的星辰大海之路,也只踏出了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远,很长。

    这时,张伟也感觉有些累了,毕竟他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了,于是他便前往宇宙飞船内的休息室开始休息,刘海、秦小布、张志坚三人也同样感到身体,也都去休息室休息了。整艘宇宙飞船都交给了北斗控制,除非遇到了紧急情况,否则她会等到达目的地后,才叫醒张伟。

    而在张伟睡得很舒服的时候,地球却炸开了锅。

    那么大的一颗彗星,竟然被直接打成了碎片,未来科技公司的电磁轨道炮也太凶残了吧!而且既然能把一颗彗星打成碎片,那么是不是也能把地球打成碎片呢?好吧,这完全是想多了,直径只有七公里的彗星,和直径有一万两千七百公里的地球,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而且彗星的密度和地球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即便是如此,这件事依然给全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尤其是各国政府,“未来号”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轰碎彗星的这一壮举,直接让他们惊醒了过来,当他们还紧盯着地球上的一小块资源时,已经有一个国家走出了地球,将目光投向了浩瀚的太空,并且有能力开发太空。

    地球也只是太空中的一颗星球而已,资源怎么能和太空中的资源相比,所以,太空就是一条分水岭,当某个国家步入太空之后,发展速度将会一日千里,而困守在地球上的国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和人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最多只要一百年时间,两者之间的差距,就跟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差距差不多。

    想到这个结果,各国政府的领导人就感到不寒而栗。

    这就是太空时代的竞争,虽然不见血,但是更加残酷,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国家,只能被淘汰。

    小国只能无奈的表示,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唯一的办法就是傍上一条金大~腿,而当今世界哪条大~腿含金量更足呢?毫无疑问,是中国。因此,他们已经开始谋划该如何傍上这条大~腿了。

    美国、俄罗斯这两个大国则召开了紧急会议,将太空战略的重要性再次提高,要举全国之力为太空战略而服务。

    德国、日国、英国、印度、法国等强国也准备勒紧裤腰带,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太空领域。

    总之,太空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

    国内网友和各国政府的感觉则完全相反,他们感到的是深深的骄傲与自豪。因为未来科技公司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他们的成功。想到彗星被轰碎的场面,他们就感觉热血沸腾,有如此利器,地球上还有谁能他们国家一战?

    ……

    “未来号”宇宙飞船返航并没有什么波折,在将近十个小时后,2021年9月19日十10点13分,顺利返回了未来科技公司。

    未来科技公司内,现场的记者和观众看到天空中的那个黑点。顿时兴奋了起来,未来号宇宙飞船安全回来了。

    记者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宇宙飞船稳定着陆后,他们就要第一时间冲上前去,采访张伟等相关人员

    不过这些记者显然是想多了,大量智能机器人忽然出现,拉起了临时防线,拦在了他们前方。

    在万众期待中,“未来号”宇宙飞船缓缓地降落下来,最后稳稳地停在了空地上。

    舱门打开,张伟、秦小布、刘海、张志坚直接从宇宙飞船上跳了下来,活蹦乱跳的,不像以前的宇航员,在返回地面后,即使身体状态良好,也不能自主出舱,需经过长时间的重力适应,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出舱。这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

    当看到张伟四人安全返航,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张伟爸妈、任怀玉、未来科技公司的员工、一直关注这次登月的全国观众……大家都在尽情欢呼。

    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欢乐喜庆的海洋,庆祝张伟、秦小布、张志坚、刘海这四位航天英雄安全返航,喜庆的鞭炮声在全国各地响起,欢颜笑语在全国各地都能听到,尤其是在网络上,这个消息瞬间开启了刷屏模式,各大网络媒体的头版头条迅速更新,朋友圈、微博全在疯狂转发,直播间、论坛也被这个消息给完全占领了。

    中云市政府还举行了庆祝仪式,无数的小朋友载歌载舞,庆祝中云市的骄傲——航天英雄张伟,安全返航。这也让小朋友们心中对宇航员充满了向往,梦想着自己长大以后也可以像张伟叔叔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宇航员。好吧,张伟身上又多了一个光环——航天英雄!

    “张博士您好,能问下您此时的感想吗?”

    “张伟先生您好,以未来科技公司的技术实力,完全有能力登陆火星,请问您已经有相关计划了吗?”

    “张伟先生您好,太空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世界各国都在呼吁,要和平利用太空的资源,不要抢夺,要用那些资源造福全世界人类,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请问您愿意在太空技术方面和其他国家展开合作吗?”

    “张伟先生,您的电磁轨道炮很可能会引起新一轮的太空武器和军事竞争。”

    记者们虽然被智能机器人拦住,但是这丝毫难不倒他们,他们隔着十几米的距离,吊起嗓子大声向张伟提问。

    张伟此时心情不错,便看向记者们笑道,“既然大家这么热情,那我就接受采访,按照惯例,我只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人类的太空时代已经到来,这是未来科技公司的机遇,是中国的机遇,也是全世界的机遇,抓~住了这个机遇,人类的发展将一日千里。希望各个国家积极往太空领域转型,也希望所有人做好迎接太空时代的准备,这必将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有准备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机会。

    第二,未来科技公司将于明天召开新闻发布会,火星计划、太空旅游等内容,将会在明天正式公布,今天就先不透露了。

    第三,我也认为,太空是属于全人类的。”

    他的话其实并没有说完,在他看来,太空的确是属于全人类的,不过只有当你能进入太空,只有当你能开发太空资源,那才是真的属于你,他不会阻止其他国家进入太空,但是他同样不会帮助其他国家进入太空,想要得到太空的资源,那就凭自己的本事吧!他也不怕其他国家被逼出潜力,太空技术突飞猛进,因为他骨子里是欢迎竞争的,没有竞争对手的日子,还是挺无聊的,而且很容易丧失前进的动力!再说了,他可是开挂的男人,还会怕竞争对手吗?他怕的只是没有竞争对手!(未完待续。)

第264章 首长, 您应该去太空看看

    张伟回答完三个问题后,便撇开一众记者,回到科研楼,换了身衣服,然后准备驾驶钢铁战衣回家,虽然只有一天没见,但是他莫名的想念爸妈和任怀玉。

    这时,叮铃铃,戴在手腕上的深蓝1响了起来,然后深蓝1内安装的智能助手小蓝告诉他,给他打电话的是首长,张伟当即从手腕上取下深蓝1,然后让小蓝接通了电话。

    深蓝1在空气中投射~出一块虚拟立体屏幕,首长的身影随即在虚拟立体屏幕中显现了出来。

    “小张,恭喜,‘未来号’的表现实在是太出彩了!”

    首长开口说道,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未来号”宇宙飞船的完美表现,让他兴奋的难以抑制,因为“未来号”宇宙飞船跟“嫦娥七号”宇宙飞船的核心技术是一样的,“未来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嫦娥七号”同样能取得完美成功。

    “‘未来号’的成功,也是国家的成功。”

    张伟也笑着说道,“未来科技公司在月球上的工厂已经开工建设了,而且‘未来号’宇宙飞船接下来每天都会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往返一趟,运输物资和设备,预计只要十天的时间,第一间氦3提取工厂就可以建成,到时候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氦3,我觉得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计划是时候全面铺开了。”

    对于张伟和国家来说,登月之后的首要目标当然是开采号称“超级黄金”的氦3,然后全面铺开核聚变发电站计划。在月球表面地下6米深的土壤中,氦3到处都是,只要将月球土壤加热到700摄氏度,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就可以提取其中的氦3。以前人类不开采氦3,主要是因为还没有完全解决月球和地球之间人、货运输的问题,另外,可控核聚变技术还没有成功呢,就算开采了氦3,也没有卵用啊。但是现在,这些问题都被张伟解决了。

    首长闻言点了点头,略显激动的说道,“有了可控核聚变和月球上丰富的氦3资源,我们国家的发展必将一日千里,我的梦想,也就是看到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指日可待。在这件事上,你是最大的功臣,你的贡献,必将会写入教科书中,被中华民族的子孙所铭记。”

    张伟闻言也是有些暗爽,顿了顿,接着说道,“首长,我这次去太空之后,感触颇深。我认为,只有亲自去过太空,才能体会到那种难以言喻的震撼,我觉得包括您在内的国家大佬,都应该去太空看看,重新认识地球,认识宇宙,认识我们当今所处的这个时代,只有这样才会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带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向辉煌。而且宇宙飞船内有模拟重力,只要您不离开宇宙飞船,身体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首长闻言眼前一亮,他是从改革开放那个年代一路走过来的,当然明白改变观念的重要性,因此他立即心动了,略微沉吟,他便做出了决定,去,一定要去!不过不是立刻就去,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好日子,那就是十一国庆节,今年国庆不阅兵,但是他要去太空走一趟,这其实是一种另类形式的阅兵!

    挂断电话后,张伟便驾驶钢铁战衣回到了家中,当他降落的时候,才发现老爸老妈和任怀玉早已在门口等候了,就像迎接英雄一样把他迎进了家中,老爸让他讲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老妈就亲自下厨,给他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至于任怀玉,则在入夜之后和他一起上演了一场美女与英雄的精彩电影,把他的身体都给掏空了。

    而当张伟在享受家庭的温馨时,外界则闹得沸沸扬扬,全球媒体都在对这件历史性的大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报道。

    《腾讯新闻》:“‘未来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建造月球基地,摧毁彗星,并且安全返航,这一系列事件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私人载人登月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一次注定被历史所铭记的壮举,掀开了波澜壮阔的太空时代。这次壮举,意味着人类真正从地球步入了太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3亿多年前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的伟大时刻相媲美!”

    《今日头条》:“‘未来号’宇宙飞船载重七百吨,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往返一趟只需要16个小时,就算需要检修,‘未来号’也可以每天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往返一趟,而且据未来科技公司透露,前往月球的成本并不高,这意味着开发月球、移民月球已经成为了现实,或许在三五年之后,月球上就会矗立起一座座城市,到时候,人类也会有地球人和月球人之分,对了,或许还会有火星人!”

    《华盛顿邮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1969年,是由我们美利坚实现的,这一次登月把人类的空间跨度拉伸了百倍不止,然而,时隔五十年,太空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却诞生在中国,让中国在太空技术领域一举超越领先了全世界半个世纪的美利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该如何奋起直追,重新夺回属于美利坚的荣耀?”

    《朝鲜日报》:“根据联合国在1967年通过的《外层空间条约》,外太空的资源(包括月球和火星等星球的土地、外太空矿产等等)归属全人类所有,另外,各国不得以任何方式据为己有,所有缔约各国都享有不受任何种类的歧视,在平等基础上,并按照国际法的规定在月球上从事科学研究的自由。

    现在,中国拥有了开采月球资源的能力,并且已经在大规模开采月球资源了,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中国所开采的月球资源是属于中国所有,还是属于全人类所有?”

    《纽约时报》:“美利坚的载人航天技术停滞不前的原因,并非因为科技水平不够,而是投入太高,在太空开发产业化之前,所有这些投入只能得到很小的回报,效益无法量化。19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在当时的投入便高达260亿美元。以现有的技术,把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需要花费同等重量的黄金;而送到月球和其他行星,所需资金更是十倍、百倍,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可以说,成本才是美利坚太空战略的紧箍咒,就目前来说,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获得未来科技公司的反重力技术,因此,我们希望联邦政府能够积极与中国政府和未来科技公司进行谈判,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引进反重力技术,因为太空中拥有无限的资源,现在所付出的,在未来都可以得到百倍千倍的回报。”

    美国政府还真的和中国方面接触了,希望与中国加强太空事业的合作,引进发重力技术,当然,他们并不抱什么希望,因为他们之前已经就这件事和中国方面谈判无数次了。

    结果也和美国政府想的一样,中国方面果断拒绝了。

    国内网友们纷纷表示赞成。

    “我们国家以前一直希望和包括美国,俄罗斯以及日本在内的15个国家通过国际空间站进行合作,但是由于美国国会长期以来的阻挠,我们国家始终没有机会进入国际空间站。在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中国航天项目的任何参与者联系,并称这样做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现在想和我们国家加强太空事业的合作,引进发重力技术,呵呵,想都别想!”

    “不仅如此,美国国会一直对我们国家持怀疑态度,认为我们国家有意窃取美国的尖端科技和国家机密,有不少华人科学家被美国政府指控为间谍,还闹出了一场笑话,一个在nasa工作的叫做姜波的华人科学家,因涉嫌间谍活动在飞往中国的航班上被捕。fbi认为姜波将会把他笔记本上的敏感材料泄露给中国方面。但关于可疑信息方面毛都没找到,除了mao片。他们发现他的电脑上装满了黄色内容和盗版电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美国人一直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我们当然也要以牙还牙。”(未完待续。)

第265章 2021,太空漫游

    科技,尤其是战略级别的核心科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也代表这个国家的地位。以原子弹为例,在原子弹诞生后,世界上的国家就被划分成了两个等级:有核国家和无核国家。中国正是因为有了原子弹,成为了有核国家,才奠定了世界大国地位。

    如果中国当初没有发明原子弹,很难想像我们能有现在和平安宁的生活,悲观一点的想,或许在联合国中代表中国的依然是台湾,或许苏联不会在中国边境成兵百万而是直接打过来了,或许美利坚会处处跟中国作对,直到把中国归于他的“民~主”旗下,或许贫穷、落后、饥饿将成为今天中国的主旋律,尤如今天的朝鲜……

    如今张伟所拥有的太空技术,比原子弹技术更为重要,是可以改变国运的国之重器,是一个国家的通天大道。这样的技术,怎么可能给其他国家呢?就算要给,也是在拥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后,用已经淘汰了的技术去做利益交换,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除了太空技术,张伟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也是战略级别的核心技术,是可以让一个国家腾飞的国之重器,同样不可能给其他国家。因此,国家在从张伟手中获得可控核聚变技术之后,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的就是将这项技术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对其他国家,不分享技术,如果你有需要的话,可以帮你建设核聚变发电站,当然,是要收费的,而且收费还挺高。

    所以,无论其他国家怎么蹦跶,都是不可能从中国这里获得相关技术的,甚至连相关产品都买不到,比如未来科技公司的宇宙飞船,那绝对是非卖品!

    其实,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们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而是选择了自己研发。而且眼看着和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们也越来越心急,对太空技术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就在各国政府因为技术差距太大而心急火燎的时候,全球媒体也心急火燎,他们要赶着去参加未来科技公司的新闻发布会。想都不用想,按照张伟的一贯作风,这次发布会一定会很精彩。

    网友们对这次发布会也充满期待,纷纷在讨论张伟会在这次发布会上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

    “张伟昨天就说了,要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火星计划和太空旅游,这是我最期待的内容。”

    “八个小时就能去一趟月球,时间一点都不长,如果价格在我承受范围内,我是肯定会去的,顺便还要在月球上留下一句话:王伟民到此一游。”

    “我擦,连月球也要被‘xxx到此一游’攻陷了,我真是给跪了。”

    “我就希望张伟公布一下移民月球计划,顺便也公布一下移民火星计划,到时候我就不做地球人了,我要做月球人或者火星人。”

    “我希望张伟能够开发一款能从地球飞到月球的飞行车,额……这时候应该就不能称作飞行车了,而是应该称作飞行器,至于形状嘛,就设计成飞碟形状,大家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小伙子有前途,这个想法不错,以后我们就可以开着飞碟前往外星球,成为外星人眼中的外星人。”

    在万众期待中,未来科技公司的新闻发布会终于开始了。

    这场发布会的关注度丝毫不亚于智能机器人或者深蓝1的发布会,甚至犹有过之,毕竟未来科技公司刚刚完成了载人登月、轰碎彗星等壮举,这意味着人类已经挣脱了诞生自己的那颗小小的行星对生命的束缚,这也意味着这场发布会意义重大,或许会改变人类的未来。

    全球互联网的各大门户网站的头版头条都是这场发布会。

    各大视频网站、直播网站也纷纷在对这场发布会进行现场直播。

    无数观众翘首以盼,就等着张伟给他们带来惊喜,就连当下最流行的直播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平时人气火爆的网络主播完全没人关注了,主播们只能无奈的也跟着去观看未来科技公司的新闻发布会。

    在如潮水般的掌声中,张伟走上了发布会舞台,作为老江湖,他表现得很淡定。

    “在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经典作品《2001,太空漫游》中,21世纪初的地球,近地空间的开发已经社会化和商业化,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城有飞向月球的定期航班飞船,还在月球建起了地下城。人类已经有能力组织向太阳系外围行星进行大规模载人航行,拥有由传统化学动力和核动力相结合的宇航推进系统。

    然而,在过去的50年时间里,太空技术的发展水平,显然与科幻小说中对今天的预测相差甚远。自1972年阿波罗17号最后一次登月后,人类的太空技术便在以“龟速”爬行,除了电子领域外,在其他领域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这主要是因为人类当年能够上马登月项目是追求政治效应,而政治环境是瞬息万变的,政治环境的变化让太空技术的发展陷入了低估,又因为人类在太空中看不到可见的利益,也就是没有商业价值,没有商业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