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升-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激发罢了!

    而为结婚做准备,自然是最好的一个理由。

    之后,他们还在济阳一家非常有情调的西餐厅吃了晚饭,这才冒着蒙蒙夜色赶回了柳林。

    由于陈庆东他们刚刚才在丰泽园买了新房,连房子钥匙都还没有拿到,而不用说装修了,所以便把县城南郊的老家收拾了一番,暂时当做他们的婚房。

    之后的几天,陈庆东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婚礼筹备上,陈红兵、郑洪涛、王欢等人也几乎全部放在了手中的工作,来帮助陈庆东筹备婚礼。

    在他们这么多人的努力下,他们县城南郊的这个老房子被好好的收拾了一番,老家具被全部清了出去,墙上贴了漂亮的壁纸,换上了全新的高档家具和家电,本来陈庆东还想把地板砖也换成新的,但时间上实在是来不及,于是陈庆东便让人买了高档的地毯,把所有房间的地面都铺了一遍!

    经过这么一番装修之后,虽然他们家的老院子从外面看还是跟周围的其他民居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里面却已经是别有洞天!尤其是陈庆东和张檬的房间,更是在他们两个的用心收拾下,艺术气息十足,甚至感觉比一些高档酒店的房间还要好!

    陈红兵和郑洪涛等人也按照陈庆东的要求,把婚宴订酒店之类的事情安排的十分妥当!

    一切就绪。

    3月11这天,阳光明媚,万里晴空!

    在柳林县大酒店,在众多亲友和同事的见证下,陈庆东和张檬举行了低调但不失隆重的结婚典礼。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孔岩军作为他们婚礼的见证人出席并做了致辞,更是把这场婚礼推向了**!

    孔岩军的这个县委常委的婚礼见证人身份,也一举打破了去年一位退休老县长的儿子结婚的时候,副县长胡金兵作为婚礼见证人的身份级别。

    陈庆东带着张檬一圈圈的敬酒,一直忙到了将近两点钟,才算是终于送走了最后一桌客人,也是由孔岩军领衔的最尊贵的一桌客人。

    孔岩军临走之前,还专门把陈庆东拉到一边,对陈庆东说道:“庆东,前几天我跟永运钢铁的老总许彬在一块吃饭,请他说他们公司有一个水泥厂项目,准备在咱们县落户投产,规模还不小,年产量设计在了六十万吨。他们这个水泥厂主要辐射咱们县及周边县区,为了压缩成本,自然会在原材料和交通方面着重考虑。我想了一下,咱们县里面有机会接这个项目的乡镇有几个,你们陈桥也是之一!你们镇有这么多山,原材料是没有问题,只是交通上差了一点。反正这件事你上点心吧,有机会就去找许彬交流交流,如果这个项目能够落户到你们陈桥,那这对你们镇的发展可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啊!”

    听了孔岩军这番话,陈庆**然想起来,前段时间,他在徐明磊的办公室门口碰到了许彬,当时许彬就告诉他,想要到陈桥来做生意。

    当时陈庆东还以为许彬是要来陈桥开矿呢,却没想到,原来许彬是要办一个这么大规模的水泥厂?

    如果这个年设计产量六十万吨的水泥厂真的能在陈桥落户,那么这对于陈桥的发展以及就业等多方面的推动,实在是太大了!

    陈庆东不禁激动起来,恨不得立刻就去找许彬谈这件事,生怕跟他联系的晚了,这个项目会飞到其他乡镇落户!

    “孔主任,等我忙完这两天,我就立刻就去跟许总联系,争取能让这个项目落户在陈桥!”陈庆东难掩激动的说道。

    孔岩军压低了声音说道:“徐书记和我也谈了这件事,徐书记也是非常看好陈桥的,但是这种好项目,各个乡镇都在争,徐书记也不好明确表态,而且许彬也有他自己的考虑。所以啊,庆东,能不能争取下来,关键还是在你们自己。”

    陈庆东点头道:“是,孔主任,我明白。”

    孔岩军又微笑道:“看来你办完婚礼之后,也不能好好的去度个蜜月了,必须得拿出来一部分精力来操心这件事才行。新娘子那儿,你可得做好解释工作喽!”

    陈庆东道:“好的,孔主任,我明白!”

    对于孔岩军的这番话,陈庆东确实是非常感激,因为从孔岩军的立场来说,他其实是没有必要专门过问这件事,也是没有必要给他特意打这个招呼的。

    因为许彬手里的这个水泥厂项目,不管最后落户到哪里,最终都肯定是会在柳林县内,也就是俗称的“肉肯定是烂在锅里的”,因此对于县委来说,不管这个项目落户到哪里,都差不多。

    但是对于各个乡镇来说,谁能拿到这个项目,那么对当地的发展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促进,而对于当地的党政领导来说,自然也是一个巨大的政绩!

    所以孔岩军的这番叮嘱,其袒护之心确实是非常明显了!

    孔岩军也不再多言,拍了拍陈庆东的肩膀,微笑道:“好,庆东,快去忙你的吧。希望你新婚之后,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我们都是非常看好你的!”

    陈庆东连声说道:“是,孔主任!”

    ……

    婚礼结束之后,本来张檬是计划去海南度蜜月的,但是陈庆东知道再过不了多久,**疫情就会严重爆发,如果他们现在去了海南,就有可能会受到感染,哪怕不会受到感染,但是一旦出现任何疑似症状,那么他们就会被隔离,这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陈庆东是绝对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由于张檬一直对陈庆东说的那种传染病严重程度不太信任,所以陈庆东也就没有再给张檬说这个,而是推说自己最近工作上有点太忙,没法走开,所以暂时没法去度蜜月了,只能以后再补。

    张檬一直认为陈庆东这一次这么着急把她叫回来结婚,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仕途需要,现在听陈庆东这么说,心里也就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不过初为**之后,张檬早已经不再把这个问题放在心里,为了支持老公,她也就同意推迟蜜月计划,而是从丰泽园小区要来了新房的钥匙,开始一门心思的想着怎么装修新家了。

    陈庆东结婚之后,只在家陪了张檬三天,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以前的时候,陈庆东也多次设想过自己结婚时候的样子,但是现在真正结婚了,却又没有多少感觉,而且这个婚结的也比较仓促,甚至可以说是心血来潮结的婚。

    这倒不是说他对结婚这事没有什么欣喜,他当然也是非常高兴的,毕竟跟张檬结婚,也是他最坚定的事情之一!虽然他跟李小璐和田欣都有过暧昧的关系,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动摇过他要娶张檬的决心。

    但是在高兴之余,他却也有一点莫名的落寞,他知道这种落寞或许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李小璐和田欣。

    在他结婚之后,他经过一番考虑之后,还是给李小璐和田欣两个人都说了这件事,并且邀请了他们来参加婚礼。

    不过,已经身处**疫情第一线的李小璐自然是没有回来,她听了陈庆东给她说的这个消息之后,只是跟陈庆东说了一声“恭喜”,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以工作太忙为由挂了陈庆东的电话。

    而田欣也没有来参加陈庆东的婚礼,只是委托宋晖给她捎来了一个两百块钱的红包。

    在如今的柳林,由于大家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两百块钱一个的红包已经算是一个非常厚的礼金了。

    陈庆东知道自己的结婚肯定是或多或少的伤了李小璐和田欣的心,但是这件事是迟早要发生的。只不过,陈庆东现在没有想好,他以后该以怎么样的态度跟李小璐和田欣相处。

    其实,田欣倒是还好说一些,陈庆东知道自己是不能跟田欣又任何发展的,所以果断的了断他们之间的这种暧昧关系,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但是李小璐呢?也能这么决绝的了断跟她之间的所有关系吗?

    陈庆东对这一点完全没有把握。

    另外一点让陈庆东感到落寞的是,他发现如今能给他最大激情的就是工作,其他的事情,甚至想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带给他的激情,都不及他在仕途中的进步所带来的快感更大!

    这让陈庆东感到有些惊讶,虽然他知道自己对仕途进步的渴望非常强烈,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种渴望竟然会这么强烈!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达到了一种类似于“强迫症”的病态!

    但是不管怎么样,陈庆东知道,这一段事情都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了,属于他的人生已经拉开了新的篇章。

    而他所要做的,只能是勇往直前!

第八百九十三章 许总

    陈庆东回到单位工作之后,又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来处理结婚的后续事宜。

    因为陈庆东这个婚礼办得实在太低调,总共只准备了二十桌喜宴,而分配给陈桥镇的只有五桌,但是镇上想要去喝陈庆东喜酒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让谁去都不愿意,吴振山操碎了心,才算是勉强把人员“选”了出来。

    不过,那些没能去喝成陈庆东喜酒的人还是不愿意,而且意见还很大,所以陈庆东来到单位上班之后,吴振山立刻就找到陈庆东商量,是不是再办几桌喜酒,安抚一些那些意见大的人。

    其实,陈庆东也很理解这种事情,因为在农村里面,很多人还是把这种习俗看得非常重的,尤其是一些老观念严重的人,如果因为不让他们喝这杯喜酒而得罪了他们,甚至是影响到以后的工作开展,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但是,陈庆东也绝对不会自食其言的再在陈桥办一次喜酒,所以考虑了一番之后,陈庆东决定在每天晚上都请一桌酒,把那些“有意见”,而且又有一定分量的人都分开叫过来喝酒。

    就这样又喝了好几天,才算是终于处理完了这件事。

    此时,已经是三月下旬了。

    其实,在3月12日,也就是陈庆东结婚后的第二天,w h o(世界卫生组织)就第一次向全球发出了sars警告,描述了在越南和香港等地发生的**型肺炎。在3月15日,w h o又第二次向全球发出sars警告,并且正式提出了sars的概念,以及sars疑似病例和可能病例的定义。

    陈庆东持续着关注着这方面的新闻,他知道,**疫情马上就要到爆发期了。

    但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对这次疫情的关注程度还不高,正如广州某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所谈到的:对于广州这个有10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300多人染病是个很小的比例,广州市的环境是安全的。那名负责人还指出,sars的情况并不是蔓延,只是局部发生。经过及时采取防制措施,病人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疫情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

    看到这个负责人的发言之后,陈庆东不禁感叹,在广州这样的疫情最前线,相关单位的人都这么反应迟钝,就不用说其他的地方了。

    比如柳林,就几乎是没有人关心这件事,最多就是从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这种相关情况的报道之后,当做饭后的谈资聊一聊罢了。

    总之,生活仍然在像往日一样继续,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sars的影响。

    自从在婚礼当天,孔岩军跟他说了许彬手里有一个水泥厂项目之后,陈庆东就一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当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在回到单位,处理着手头的事情的同时,他就想着去跟许彬联系一下这个项目的事情。

    但是由于他跟许彬实在算不上是有什么交情,最多只是有两面之缘,就这么去找许彬谈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可能不会太大,如果能有个熟人从中牵线的话,那么成功的可能性无疑就大得多了。

    而且,陈庆东知道赵长斌跟许彬的关系不错,他当时第一次见到许彬,还在大名鼎鼎的永运钢铁厂内部餐厅吃了一顿大餐,就是沾了赵长斌的光。

    所以,赵长斌无疑就是这个最合适的中间人选。

    陈庆东便给赵长斌打了电话,说了这件事,希望赵长斌能在中间帮忙牵线搭桥,赵长斌也很爽快的答应了这件事。不过,赵长斌在参加完陈庆东的婚礼之后就去了上海谈一笔生意,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但是他保证,一返程就直接来柳林。

    陈庆东便只好耐心的等待着赵长斌的消息。

    3月17号这天下午,陈庆东终于接到了赵长斌的电话。

    “庆东,我已经从济阳下了飞机了,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到柳林。庆东,你现在没什么事吧?”

    “没事!没事!斌哥,要我去济阳接你吗?”

    赵长斌笑道:“这个倒不用,我的司机已经机场等我了。是这样,我刚刚跟许彬打了电话,他现在没有什么事,我就让他在他们内部餐厅安排了饭局,咱们今天晚上去吃他的怎么样?”

    陈庆东很高兴,笑道:“这太好了!斌哥,这次真是又麻烦你了!”

    赵长斌大笑:“这有什么麻烦的!我也很久没去许彬那儿吃饭了,还挺想念他那儿的大餐呢!你也知道,许彬这个人在吃喝方面真是奢侈的很,咱们进去看看他又弄到了什么好吃的!”

    然后又说道:“庆东,那这样吧,你过一会就回县城,咱们直接在县城碰面,然后再一块去许彬那儿。”

    陈庆东道:“好的,斌哥,我现在就回县城等你,你到了之后给我打电话。”

    赵长斌道:“行,那咱们见面再聊吧。”

    打完电话之后,陈庆东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然后跟吴振山打电话说了晚上要去许彬那儿吃饭的事情,并且让吴振山把陈桥的那些有利于建造水泥厂的资料都整理出来,一并带着。

    在这之前,陈庆东就已经跟吴振山谈了这件事,吴振山也已经准备好了资料,当下又把那些资料拿出来检查了一遍,然后就跟着陈庆东一块进了城。

    赵长斌将近快五点钟的时候才给陈庆东打来了电话,这距离刚才他跟陈庆东打电话的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他们在外环路口汇合之后,赵长斌没有解释他过来都这么慢的原因,陈庆东自然也不会去询问,两辆车便直接开往了永运钢铁厂。

    进了永运钢铁厂之后,赵长斌就打发他的司机先去外面找个饭店什么的待一会,陈庆东便让王放也跟着先出去了。

    赵长斌也没有跟许彬打电话,就轻车熟路的带着陈庆东他们去了赵长斌的办公室。

    在路上,有几个永运钢铁厂内部的人看到赵长斌之后还跟他打招呼,问他是不是要去找许总,看的出来,赵长斌跟许彬确实是很熟,而且也没少来这儿。

    吴振山知道赵长斌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右城的儿子,而且还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因此便忍不住就有一种想要跟赵长斌套近乎的想法。看到赵长斌跟永运钢铁厂内部的人都这么熟悉之后,吴振山就故意搭话道:“赵总,看来你在这儿很熟悉啊,肯定跟许总的关系不错!”

    赵长斌微笑道:“我跟许总的关系确实不错,其实我们两家也是有些世交的,我爷爷跟他爷爷当年是同一批去日本留学的同学,还曾经一块租房子住,关系很铁!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家的人都去了景江,我们家的人都留在了龙湾,距离远了一点,但是一直没有断了联系,逢年过节还经常会坐一块聚聚。后来许总来到永运钢铁厂当老了老总之后,我们的距离又近了,自然走动的就更多了。”

    吴振山颇有一些献媚的意思说道:“原来赵总跟许总还有这层关系,这可真的是世交!”

    陈庆东也是今天才知道赵长斌跟许彬之间有这层关系,但是他却没有什么吃惊的,因为许彬的年龄也不大,虽然他的能力自然是没话说,但如果他只有能力,而没有什么深厚的家庭背景,那么恐怕他也不可能这么年轻就当了永运钢铁厂这个大型国企的老总!

    或许,也正是因为许彬有着这么深厚的家庭背景,他才能把永运钢铁厂经营的这么好。

    正所谓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很多看起来有些不太可能的事情,但只要了解了其内部的原因,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了。

    来到许彬的办公室门口,赵长斌敲了敲门,不等有回应,就推开门走了进去,陈庆东和吴振山也跟着走了进去。

    陈庆东这是第一次到许彬的办公室来,一眼看去,就立刻被许彬这个办公室的豪华所震惊了!

    走进这扇厚实的实木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装修的富丽堂皇的会客厅,完全的中式装修风格,墙壁上挂着一幅堪称巨大的水墨画,几乎占据了半个墙壁。客厅中间摆放着一套一看就很名贵的真皮沙发,茶几则像是红木的,茶几上面还非常赶潮流的放着一套青瓷茶具。

    从会客厅往里面继续走,才是许彬的办公室。光是里面的这个套间,面积就至少有五十平方米,地上竟然还铺着名贵的新疆羊毛地毯,走在上面,松松软软的,就像是走在棉花上一样。

    许彬的办公桌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大班台,上面摆放着电脑、打印机、电话等现代化设备!

    更让陈庆东感到惊讶的事,在许彬的办公室一个角落里,还摆放着一盆长势非常好的红豆杉盆栽!陈庆东知道,红豆杉又名紫衫,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种子存活率极低,野生红豆杉极为罕见。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这种红豆杉盆栽的价格也非常高,一盆普通长势的红豆杉动辄就要几千块钱,像这么一盆长得这么好的盆栽,价格肯定要过万了!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陈庆东今天见了许彬办公室的豪华摆设之后,真是叹为观止!

    许彬的这个办公室其面积以及豪华程度,真的是比徐明磊的办公室要高档了很多!

    就从许彬的办公室,就能看出来永远钢铁厂多么有钱!

第八百九十四章 老班章

    许彬看到是赵长斌他们进来之后,马上从大班台后面站了起来,笑道:“我道是谁呢,原来是赵总和陈书记啊!”

    赵长斌笑道:“许总,你的这个办公室也真是太豪华了!等我以后换了新办公室,我也照着你的这个办公室装修装修!”

    “赵总,你真是说笑了!以你的实力,肯定要装修的比我好才行啊!再说了,你是自己做生意的,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想怎么装修就怎么装修,哪怕是装修成一个皇宫的样子呢也没人管!”许彬一边说着话一边走了出来,跟赵长斌和陈书记握了手,又道,“陈书记,我本来想找个机会去你们那里参观参观呢,没想到陈书记你今天亲自过来了。”

    “呵呵,许总,那天见面我就说过了,你要是什么时候想来我们镇,提前给我打个招呼,我一定好好恭候着。”陈庆东笑道,然后又把吴振山跟许彬做了介绍。

    许彬对赵长斌和陈庆东很热情,但是对吴振山却只是简单的握了一下手,客气的打了个招呼就算了,相比较而言,对吴振山显然是冷落了不少。

    不过,吴振山很清楚许彬的实力,也多少了解一些许彬的高傲性格,据说一般的副县长在许彬面前都一副很谨慎的样子,而许彬每次去向县长汇报工作,县长都会亲自把他送到楼梯口。

    所以,对于这么一个牛逼闪闪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冷落,吴振山就不往心里去了。

    但是,让吴振山感到十分诧异的是,许彬竟然对陈庆东会这么热情!如果从陈庆东的级别上来看,陈庆东虽然是个镇委书记,但是许彬连一般的副县长都不放在眼里,就更不会把一个正科级的镇委书记放在眼里了!

    难道是因为陈庆东和赵长斌的朋友关系,才让许彬对陈庆东另眼相看的?

    吴振山在潜意识里又觉得应该不会这么简单,不由得对自己这个上司兼搭档又多了一些神秘的看法。

    寒暄之后,许彬一伸手,说道:“走,咱们去外面客厅里坐吧。”

    来到客厅里分主客坐下之后,许彬拿起桌子上的一盒软中华,直接扔给了赵长斌,说道:“赵总,到我这儿就不跟你们客气了,自己抽烟。”

    赵长斌开玩笑道:“许总,我发现你现在是越来越懒了,本来该你这个主人让烟呢,却让我来帮你做!”

    许彬一边熟练的烧水,一边笑道:“跟你我还有客气的!你哪次到了我这儿,不都是当成了自己家,也算是半个主人了!”

    赵长斌便笑着把烟分给了陈庆东和吴振山,道:“行,既然许总你这么说了,那我就替你分分忧吧。来,庆东,吴镇长,抽烟!”

    陈庆东接过来烟,对赵长斌笑了一下,心想许彬和赵长斌既然是世交,怎么彼此的称呼还这么客气,老是“许总”、“赵总”的,这可不太像是一般朋友之间的称呼啊!

    不过,陈庆东转念又一想,或许他们这些成功人士之间就喜欢这么称呼也说不定,最起码,这种称呼听起来就很有气势,一看就是个成功人物。

    吴振山接过来烟之后,则非常恭敬的对赵长斌说道:“谢谢赵总!”

    赵长斌也很有礼貌的对吴振山微笑着点头致意了一下,但是在赵长斌的心里,却对这个吴振山不怎么感冒,他认为吴振山有点太“谦卑”了点,自己就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太低了,尤其是跟陈庆东的不卑不吭相比,就更加显得水平太低了。

    许彬从掏出来一个包装精美的茶盒,笑道:“赵总,陈书记,今天你们过来了,我就给你们喝点好茶叶。”

    赵长斌也是个好茶的人,马上凑了过去,好奇的问道:“是什么好茶叶啊?”

    许彬打开了盒子,露出来里面一个茶饼,赵长斌一看,说道:“这不就是老班章吗,我还以为你弄到了什么珍品呢!”

    许彬笑道:“赵总,你可真是好大的口气啊!老班章难道还不是珍品?就这么一个茶饼,一斤都不到,可就要两万多呢!”

    “两万多?这么贵?”赵长斌似乎是不太相信,接过来茶饼看了看,又闻了闻,说道,“真的假的?我以前喝的老班章,也就几千块钱一斤,你这个竟然好几万一斤?许总,你该不会是被人骗了吧!”

    许彬笑道:“市面上的老班章其实还是分很多种的!其实,按照准确的定义来说,只有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老班章村的普洱茶才叫老班章。一年的产量实际上没有多少,想想也是,区区一个村子,哪怕是家家都种茶,但是相对于咱们全国的消费群体来说,这个产量肯定是微不足道的。这两年,普洱茶火起来之后,市面上的老班章也多了起来,到处都能买到老班章普洱茶,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都是被冒充的而已。真正的老班章茶叶,如今的市面价肯定是过万了,所以那市面上几千块钱一斤的老班章都是很可疑的啊!”

    赵长斌听了这番话,忍不住又拿起那块看了看,道:“我看着这也没有什么区别啊!许总,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买的老班章是假茶喽?”

    许彬解释道:“假茶倒也不能说是假茶!几千块钱一斤的茶叶,怎么说也算得上是极品了。只不过,这些茶只能说是假的老班章而已。”

    赵长斌把茶叶递给了许彬,说道:“许总,我没看出来你还这么博学啊!我也挺喜欢喝茶,但是这里面的道道我还真是不怎么懂!”

    许彬笑道:“我前段时间有事去了一趟云南,在当地一个朋友的带领下,专门去了一趟勐海县,从那儿买了一些茶叶回来。这些东西都是我那个朋友给我说的,要不然,我也不懂这个。”

    赵长斌开玩笑道:“原来是这样,我说许总你这个在商海里叱咤风云的人物,什么时候也成文化界的专家了!哈哈,闲话少叙,咱们还是先尝尝你这块老班章吧!”

    许彬烧了水之后,熟练的表演了一番茶道,一会功夫,就把一杯杯黄亮的茶水摆在了他们面前。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茶道如今已经成为了风靡一时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做生意的人都会在办公室里摆一套茶具,再专门学学茶道,虽然根本就谈不上专业,但是也挺像是那么一回事。

    陈庆东前些天刚刚见识了大哥陈红兵表演的茶道,如今又看了许彬表演的茶道,感觉许彬的水平跟大哥也差不多,只不过大哥的普洱茶跟许彬的普洱茶可就差得多了。

    赵长斌端起青瓷茶杯仔细的尝了一口,品味了一番后,说道:“许总,我怎么感觉你这么贵的茶叶跟我喝的那种茶叶味道也差不多啊!这是不是我不够专业,喝不出来啊?”

    然后又问陈庆东:“你觉得这茶叶怎么样?像不像几万块钱一斤的?”

    陈庆东放下茶杯,笑道:“茶叶肯定是好茶叶,但是像不像几万块钱一斤的,我可答不上来,因为我之前根本就没喝过几万块钱一斤的茶叶,心里也没有个标准啊!”

    赵长斌便又问许彬:“许总,你能喝出来这茶叶有什么不同吗?”

    许彬笑道:“要是你问我能不能喝出来几万块钱一斤的茶叶跟几百块钱一斤的茶叶有什么不同,我肯定能喝得出来,因为它们的品质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但是你要问我能不能喝出来几万块钱一斤的茶叶跟几千块钱一斤的茶叶有什么区别,我不是专业的,根本就喝出来。”

    许彬一边给他们续上水,一边又接着说道:“其实我觉得几万块钱一斤的茶叶跟几千块钱一斤的茶叶相比,根本就没有多少区别,就像我这种正宗的老班章,跟你喝的那种几千块钱一斤的老班章,要是非得说它们的品质就相差这么大,我看根本就不对。至少,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人来说,应该都是一样。老班章之所以这么贵,完全就是炒作出来的溢价。赵总,你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对这一点肯定是深有感触吧!”

    赵长斌笑道:“不错,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一斤茶叶竟然能卖到几万块,简直就是开玩笑,这绝对是炒作出来的价格!对于咱们这儿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几万块钱都够一大家子人一年的花销了。”

    吴振山忍不住插嘴道:“普通老百姓一年也花不了这么多,这茶真是太贵了!”

    许彬说道:“既然是炒作,自然是往高里炒,讲究的就是一个溢价。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凡是能被炒作的东西,肯定都是有其特点的,其中最普遍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东西稀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嘛!要是满大街都有的东西,任那些炒家怎么炒都没有用!”

    赵长斌道:“看来许总也是深谙此道啊!许总是不是考虑着以后要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