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升-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可以使用了。可以说,这个办公室能够建的这么好,你是立了大功的,只是不知道你还有没有机会在新办公楼里办公。”
陈庆东笑道:“就算是没机会在这个新办公楼里办公,但是我也会经常回来坐坐的,这里对我来说,就像是我的家一样。”
“呵呵,你能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可就对喽!昨天杨主任来向我汇报了一下,准备今天下午就选办公室呢。庆东,要不然这样吧,反正这个办公楼的房间多,咱们镇的这些人肯定也是用不了,剩下的房间空着也是空着,你要不然就去选一间,如果你以后继续在镇政府上班,那就当成你的办公室,如果你去了木雕厂,这个办公室也给你留着,你随时来坐坐。”
陈庆东连忙推辞道:“张书记,这可使不得!还是你们先选,要是我以后能留下,就随便找一间办公室就行,要是我去了木雕厂,可就不敢再占用咱们镇的资源了。”
“这可不能叫占用,而是应该叫合理利用,反正空着也是空着,更是资源浪费嘛。”张云刚笑道,“庆东,你跟我还客气什么,我让你去选一个你就去选一个。”
陈庆东见张云刚这么说,就不光是客气,而更是一种拉拢和表示亲近了,如果再推辞,反而会驳了张云刚的面子,陈庆东便只好说道:“张书记如此厚爱,庆东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张云刚笑道:“你小子,还跟我掉书袋!不过,你这么做就对了,刚说把这儿当成自己家呢,在自己家留个房间有什么不对?”
陈庆东笑道:“那下午选办公室的时候,我还是按照排名去杨主任那儿选一个。”
“成。”张云刚道,“对了,庆东,你有可能去木雕厂的事,除了你之外,我昨天还给郭镇长说了一声,你也提前去给郭镇长打个招呼吧,免得到时候县委给你发了通知,你才给郭镇长说这件事,面子上不好看。你就说,我今天才给你说的这事就行了。”
“是,张书记,我明白了。”陈庆东道。
“嗯,好,庆东,那你去忙吧,提前把你手头的工作也理一理,到时候交接起来也方便。”
陈庆东便站了起来,道:“好的,张书记,那我先去忙了。”
“好,去吧。”张云刚微笑着摆了摆手。
离开张云刚的办公室以后,陈庆东又品位了一番张云刚刚才的话,觉得张云刚真是很有意思,自己还没有给他明确答复呢,他就已经猜到了自己绝对会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还提前就正式向徐明磊推荐了自己的名字。
不过说起来,陈庆东感觉到张云刚确实是非常的了解自己,自从张云刚来双山镇做党委书记以来,自己的工作也是如鱼得水,这半年多来的几个重要的工作,都是在张云刚的支持下,他才做成的,这些工作也很好的锻炼了他的能力。
可以说,相比于对他帮助甚微的高坤,张云刚才堪称是他仕途中的第一个伯乐。
陈庆东按照张云刚的叮嘱来到了郭玉峰的办公室,其实不用张云刚叮嘱,陈庆东也是准备在向张云刚汇报完思想工作之后,也来跟郭玉峰通个气的。
陈庆东跟郭玉峰共事这两年多来,郭玉峰一直对他不错,陈庆东对郭玉峰也挺感激,甚至可以说是挺有感情的。
而且,就算是他以后做了双山木雕厂的厂长,郭玉峰作为双山镇的镇长,两人也是少不了要打交道的,所以跟郭玉峰搞好关系,从推进工作的角度来看,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陈庆东来到郭玉峰办公室的时候,恰好党政办主任杨明雨也在,他正向郭玉峰汇报下午挑选办公室的事情呢。对于这种小事,张云刚向来不管,而郭玉峰却很喜欢发表发表意见。
“郭镇,杨主任,忙着呢。”陈庆东笑着打了招呼。
看到是陈庆东进来,或许是知道了陈庆东很快就要离开双山镇政府到双山木雕厂任厂长的缘故,郭玉峰表现出了超出以往的热情,马上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热情的朝陈庆东迎了过来,笑道:“庆东,快过来坐!我正想一会找你呢!”
“陈镇长。”杨明雨也笑着对陈庆东打了个招呼。
陈庆东微笑着对杨明雨点了下头,然后掏出烟来,给郭玉峰和杨明雨各递了一根,笑道:“郭镇,找我有事?”
杨明雨很有眼色的拿出来打火机给两人点烟,郭玉峰把烟点燃,抽了一口,然后喷着烟雾笑道:“庆东,你小子可不够意思啊!这么大的事,还把消息保密的这么好,连我都不告诉!”
听了郭玉峰的话,不明就里的杨明雨不禁一愣,以为双山镇又有重要的人事调整了,马上脸色紧张的看向陈庆东,并且开始紧张的盘算着,陈庆东会被提拔到什么位置,他现在已经是副镇长了,却没有进班子,难道把他提拔为党委委员,甚至是党委副书记,还是要进城?自己是不是也有机会再进一步?
陈庆东呵呵笑道:“郭镇,你这么说可是错怪我了!其实是刚才张云刚喊我过去谈话,才刚给我说了这件事,我就立刻来向你汇报了。而且,这还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郭玉峰也不追究这件事,问道:“你怎么给张书记说的?答应了吗?”
陈庆东很艺术性的说道:“我就是革命的一块砖,组织让往哪搬就往哪里搬,哪里有个人选择的余地。”
“呵呵,你这说的倒是不错。”郭玉峰笑道,“不过,庆东,作为老哥,我可也得提醒一句,那地方可也是个龙潭虎穴,水深的很哪,弄好了这就是个跳板,弄不好可就是个地雷,你可也得做好心理准备呀!”
陈庆东心想,郭玉峰看起来没有什么能力,但是在看这种问题的眼光却还是不错,便苦笑道:“郭镇长,你说的可是太对了!万一我真的去了哪儿,郭镇长可是还要给我多多帮助啊!”
“这是必须的啊!我现在就可以话给你放这儿,只有你以后能用得着我的地方,我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
“郭镇,那我可得提前好好谢谢你了!”
“哈哈,谢可不能口头说说,等正式文件下来以后,你必须要找个上档次的地方,好好喝一场才行!”
“这个容易,我保证找个咱们全县最好的地方请郭镇好好喝一场!”
“哈哈,那可说好了!”
“说好了!”
杨明雨在旁边听到更加懵懂了,见他们两个说的云里雾里的,老是不提到正事上面,杨明雨终于忍受不住好奇心的啃噬了,陪着笑容说道:“陈镇长,你要高升哪里了?”
陈庆东笑了笑,没有开口,郭玉峰就替他说道:“陈镇长或许很快就要成为双山木雕厂的厂长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羡慕嫉妒
听了郭玉峰的话,杨明雨不禁目瞪口呆,他实在没有想到陈庆东竟然是要去双山木雕厂做厂长!
随即,杨明雨看向陈庆东的眼光里又带上了深深的羡慕!
作为一个在政府机关工作了十几年的老机关,杨明雨虽然到现在连个副科级都还没有捞着,但是对于官场里的事情,他却也是门清。
双山木雕厂的厂长虽然没有行政级别,但是这个老牌的县属国有企业在上世纪**十年代,曾经效益最好,厂子最红火的时候,其厂长绝对是个连双山镇的党委书记都不放在眼里的牛逼哄哄的人物,双山木雕厂的福利也好的让人眼红,当时的老百姓最羡慕的或者说最盼望的不是能够进入镇政府,而是能够进入双山木雕厂当工人。
而双山镇又是个传统的“木雕之乡”,会木工手艺的人非常多,他们为了孩子们能够长大以后进入双山木雕厂当工人,就从小哪怕不让孩子们上学,也要培养孩子们学木工,这也是双山镇现在有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有一手好的木工活的原因。
只不过,这些从小就跟着父辈学习木工手艺的小孩子终于长大以后,双山木雕厂却又由红火转向了衰落,别说那些让人眼红的福利了,就连工人们正常的工资如今都发不下来!
那些一心想让孩子们进木雕厂的家长们看到木雕厂如今这个情况,也就断了这个念头。
结果,这些从小学习木工手艺的孩子,由于荒废了学业,无法通过学习的途径改变命运,而在家又找不到工作,最后只能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务农,生活看起来简直就是毫无希望。
双山木雕厂虽然现在已经十分落魄,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双山木雕厂毕竟是个老牌的国企,骨架还在,只要做了厂长的人都算是进了县级领导的盘子,跟县领导见面的机会更是比比皆是,如果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取得县领导的欢心,那么不管这个厂长把厂子弄得好不好,都绝对是大有前途啊!
就像那个堪称是双山镇木雕厂的第一大罪人,出任双山木雕厂厂长之后,一阵瞎折腾,直接导致了木雕厂今天这么一个半死不活模样的唐旭东,就听说是因为他跟时任县长程学宏的关系很好,结果他不但没有被问责,反而成为了县计委的常务副主任,又施展权谋手段,几乎架空了计委主任,大权独揽,也是程学宏如今最为倚重的心腹之一!
如果陈庆东能够利用好这个平台跟某位县级领导搞好了关系,拜入其门下,还怕不飞黄腾达吗?
除此之外,陈庆东出任了双山木雕厂厂长,在收入上也将会得到一个极大的增长,每个月的工资加上年底一笔丰厚的年终奖金,一年下来,轻轻松松,光明正大的拿上个五万块钱,没有任何问题。而其他的灰色收入,更是不用提了。
杨明雨就非常清楚一件事,有着“吴大嘴”称号的双山木雕厂办公室主任吴永顺每次出来喝酒,都会自备茅台或者五粮液,最起码也是剑南春或者西凤,至于那些本地酒,人家根本就看不见眼里!
一个办公室主任都能这么牛逼,可想而知厂长该有多么**了!
想到这些,杨明雨不禁感到非常的失落!
陈庆东这么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才刚刚工作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先是被破格提拔为了副镇长,现在又马上要进入另外一个更大的平台,而且还跟镇党委书记以及镇长都打的火热,几乎都要以兄弟相称了!
而想想自己,如今已经三十五六,当年也是堂堂的正规中专毕业生,工作了这么多年,却两个副科级都没有捞着,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板凳,每天都干着伺候人的活,蹉跎着年华,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
杨明雨突然感到一阵悲从中来,眼睛一红,眼泪都几乎要夺眶而出了!
陈庆东敏锐的感觉到杨明雨的情绪有些波动,便伸手在杨明雨的肩膀上拍了一下,笑道:“这事还没有定下来呢,我只不过是进了徐书记的考察名单而已,注意保密啊,杨主任。”
郭玉峰则哈哈笑道:“杨主任,你怎么了这是?我怎么看着你比庆东还要激动,快要哭了啊都!”
杨明雨连忙擦了擦眼角,说道:“我是太为陈镇长感到高兴了!陈镇长年轻有为,现在又有了一个更大的平台,以后肯定会飞黄腾达,到时候可要多提拔提拔我们啊!”
杨明雨情绪激动之下,有些口不择言,他本意是想说让陈庆东凤凰腾达以后,提拔提拔他,却不小心说成了“我们”,这一来,自然就把郭玉峰包含了进去。而陈庆东不管以后的发展如何,现在他总还是郭玉峰的下属,所以杨明雨这么说自然十分不妥!
郭玉峰听出了杨明雨的这个口误,脸色就立刻变得有些不好看。
陈庆东自然也听出来了杨明雨的这点口误,看到了郭玉峰的脸色有点不太好看,便马上提杨明雨打圆场道:“杨主任,你这真是太看得起我了,呵呵,我看啊,咱们还是得指望着郭镇长早日高升县领导,多多提拔我们才对!”
杨明雨刚才说完那句话之后,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也瞥见了郭玉峰的难看脸色,正自后悔不已呢,听了陈庆东的话,便马上顺着陈庆东的话说道:“对!对!希望郭镇长能早日高升县领导,也把我提拔到县政府,我继续去给郭镇长,不,到时候得称呼郭县长了,到时候我还是继续给郭县长服务!”
在官场混的人,没有一个不喜欢听别人恭维自己要高升的,虽然郭玉峰知道自己距离县长的宝座中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但是听了杨明雨的恭维,却还是有些飘飘然起来,竟然很有些意淫的笑道:“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杨主任,我就把你提拔县府办主任,哈哈……”
杨明雨激动的脸色通红,马上表态道:“只要郭……县长一声令下,我定效犬马之劳!”
看着他们这幅“美梦成真”了的样子,陈庆东也不由得笑了起来,道:“郭县长,到时候可也不能忘了提拔我啊!”
郭玉峰哈哈笑着,连连摆手,道:“开个玩笑!玩笑而已!这话可不能乱说,你们可也别乱喊了,要是让别人听去了,还以为我要谋反呢!”
陈庆东心里好笑,心想这个郭玉峰,这么乱用词语,简直是不学无术。
杨明雨见陈庆东随便转了个话题就让有些生气的郭玉峰立刻高兴成这样子,心里不由得对陈庆东非常感激,同时也十分的感叹,陈庆东能够这么年轻就左右逢源,前程似锦,确实是有过人之处啊,自己根本就是无法与之相比拟的!
念及这一点,杨明雨刚才心里那种因为不平衡而带来的悲哀竟然立刻就奇迹般的好了很多。
郭玉峰这时又说道:“庆东,刚才我正跟杨主任研究分办公室的事情呢,你现在起码还是咱们的副镇长,也来选一间吧,不管你用不用得着,这房间都给你留着,里面再给你放张床,加上被褥,你以后随时回来玩,也总算有个休息的地方。”
陈庆东心想郭玉峰这番话跟张云刚说的几乎一般无二,看来郭玉峰跟张云刚一块工作了半年多,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呢,起码说这拉拢人的水平,就比以前明显提高了不少。
尽管刚才已经跟张云刚聊了这个话题,陈庆东还是谦虚的说道:“郭镇长,我还是不挑了吧,要是到时候万一留不下,岂不是浪费了咱们镇政府的资源?”
“挑!怎么不挑?!”郭玉峰严肃的说道,“咱们这一次建了这么大的办公楼,以前那种捉襟见肘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咱们镇政府就这么多人,这么多的房间根本就用不了,根本就不差你那一个!”
杨明雨也劝道:“是啊!陈镇长,你还是挑一个吧!这个办公大楼,要是没有你的操心,绝对不会盖这么快,也不会盖这么漂亮,你要是不挑一个房间,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往里搬呢!”
杨明雨这话说的就有些太肉麻了,陈庆东笑了一下,便不再推辞,笑道:“既然郭镇长和杨主任都这么劝我,那我要是再不领情就太对不起你们了。行,那我就挑一个。杨主任,下午挑房间是吧?那我就按照顺序来。”
郭玉峰又进一步说道:“庆东,你也别按什么顺序来了,那么多人闹闹哄哄的,要不然你也在这儿先挑一个吧。张书记、我、还有富华的房间差不多都是定好了位置的,剩下的那些房间,你就先挑一个,让杨主任给你提前留下来。”
杨明雨也马上附和着说道:“对!对!陈镇长,你先挑好,我给你留下来。”
陈庆东断然拒绝道:“郭镇长,本来我挑房间我就很不好意思了,要是再插队,我就更不好意思了。不过,郭镇长,杨主任,你们的盛情我是非常理解,也铭记于心!插队的事,还是不要干了。”
郭玉峰还是劝道:“庆东,这有什么,小事而已!你就先挑了,没什么关系,晾谁也不敢说什么!你对这个办公楼付出了多少心血,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陈庆东是绝对不会插队的,马上就要走了,他才不要做那个出头鸟,如果给镇上的人留下自己一个得志便猖狂坏印象,那就得不偿失了!
人这一辈子这么长,谁知道什么时候一不小心得罪过的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在未来的某个节点,就会左右到自己的命运呢?
陈庆东还是坚持着自己的那个原则:尽量保持低调,尽量多结善缘。
不过,郭玉峰都这么说了,如果再拒绝,似乎有些驳郭玉峰的面子,陈庆东便耍了个话头,说道:“郭镇长,这样吧,我就排在杨部长的后面,到时候她选哪个房间,要是她的办公室旁边还有房间,就给我留下来一个就行了。我以前跟杨部长一个办公室,现在没有这个机会了,那就跟她做个邻居吧!”
听了陈庆东这句话,郭玉峰和杨明雨都哈哈笑了起来,郭玉峰也不再坚持让陈庆东先挑,而是一副很高兴的语气说道:“行啊,庆东,没想到你小子还有这一手!那好吧,君子要成人之美嘛!杨主任,你听见了吧?下午等杨部长选好了房间之后,你直接在旁边给陈镇长留一个。”
杨明雨也眉开眼笑的说道:“记住了,保证完成任务!”
看到他们这幅样子,陈庆东假装害羞的样子,挠了挠后脑勺,也笑了起来。
第四百九十三章 提前摸底
虽然去双山木雕厂当厂长的事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但是通过跟张云刚的这些谈话,陈庆东认为这件事应该是板上钉钉了。
不过,陈庆东对双山木雕厂的了解还是很少,大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为此,他专门让杨明雨给他找了有关双山木雕厂的资料,以期能对双山木雕厂能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做到有备无患。
但是由于双山镇木雕厂跟双山镇政府之间没有什么隶属关系,虽然双山镇政府在双山木雕厂也占有一些股份,但是比例太小,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而且根本就不参与经营管理,只是每年的年底拿分红而已。
但是这几年,随着双山木雕厂的日渐没落,每年不但不盈利,还往外亏钱,所以双山镇政府连年底的分红都省了,相互之间的接触的也随意越来越少,所以杨明雨也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资料。
其实,陈庆东也很清楚,在双山镇政府估计找不到多少有关双山木雕厂的有价值的资料,而县国资局、经信局、计委等单位肯定有关于双山木雕厂的较详细的资料,只不过陈庆东在这些单位都没有什么太熟的关系,而且他现在毕竟还没有被明确为双山木雕厂的厂长,如果贸然托人去找这些资料,也实在是有些唐突。
虽然寻找资料困难,但是陈庆东也不会放弃这个打算。
既然外围路线走不通,那就走内部路线吧!
双山镇当年是有很多木匠在双山木雕厂上班的,但是后来随着双山木雕厂的效益每况愈下,双山木雕厂也就开始裁人,而且首当其冲的并不是那些冗杂的、不能给厂子创造利益的行政管理人员,而是那些代表着木雕厂核心竞争力的木工匠人!
之后后来双山木雕厂的工资实在发不下来之后,那些当初被各种领导塞到了木雕厂的领导亲戚子弟们才选择了停薪留职,暂时离开了双山木雕厂,去寻找其他的出路了。
经过这么七八年的折腾,其员工裁的裁,走的走,双山木雕厂的员工也由最初的一千余人到了如今只有两百余人苦守工厂的情况,而就是这两百多人,那些一线的工人都是经常两三个月才能领导一个月的工资,这次更是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发工资了,这才引起了一些木雕厂的一些工人去县政府上访的情况。
陈庆东便决定对这些一线工人进行暗访,他相信从这些一线工人的口中,一定能得到很多珍贵的内幕!
不过,这个工作必须要小心谨慎的进行才行,如果让双山木雕厂如今的一些管理层知道了自己这个还未履新的厂长就已经开始私底下调查这些木雕厂的黑幕,那么到时候他去双山木雕厂履新以后,可想而知,定会遭到很多人的阻挠,工作上也肯定会处处掣肘,甚至会出现光杆司令的现象!
而一旦自己被人架空,手中没有了权力,有令不行,失去了威严,那么这一摊子烂活那可就不好弄了。
陈庆东已经把这个工作当成了自己仕途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跳板,如果干的漂亮,肯定会得到县委书记徐明磊的赏识和重用,如果干的灰头土脸,那么这件事定然会成为自己档案中的一个污点,以后在柳林县,估计也就很难再有自己的出头之日了!
带着这个谨慎的想法,陈庆东便没有去找那些目前仍然在双山木雕厂工作的人打听,以免走漏了风声。如今这个世风日下的年头,那些经过一番深交,相互知根知底的人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都不一定能够完全信任,更遑论那些完全陌生的人了。
陈庆东宁愿打听不出来什么有用的消息,也不愿意走漏了风声,提前树敌。
况且,那些仍然在双山木雕厂上班的人,或许会基于自身利益或者爱恨关系的考虑,并不一定能够客观的提供有用信息。
于是,陈庆东便把选择的目光放在了那些曾经在双山木雕厂上班,后来却被开除了的人。陈庆东认为,这样的人肯定对双山木雕厂没有什么好感,况且他们也已经从双山木雕厂置身出来,没有了什么利益关系,谈些这些事情来或许更能超然于外,畅所欲言,也不用担心他们去给双山木雕厂的一个领导告密。
不过,让陈庆东郁闷的是,他通过私下里打听之后,那些在双山木雕厂工作过后来又被开除的双山人,如今在家的不多,十之七八都去了外地打工,剩下的大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陈庆东走访了几家之后,却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有问出来,因为这些人几乎全部都是老实人,当年也都只是在双山木雕厂的一线工作,对双山木雕厂的情况可谓是一概不知。
陈庆东十分郁闷,不过,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这时却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他有一次在县城坐三轮车时候,偶遇过一个蹬三轮车的大叔,经过攀谈之后,这个大叔告诉陈庆东,他曾经就是双山木雕厂的职工,后来在唐旭东的改革大潮中,他被分流下岗,才蹬起了三轮车。
这个大叔当时就把双山木雕厂和唐旭东狠狠的批判了一番,还给陈庆东讲了一些双山木雕厂的内幕,一副知道很多事情,并且也很善谈的样子。
只不过,当时的陈庆东怎么也想不到他有一天会跟这个双山木雕厂紧密联系到一块,所以他当时只不过就当是听了个乐子,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当时那位大叔给他说的那些内容,时至今日,陈庆东都已经忘了差不多了!
想到当初和那位大叔的偶遇,陈庆东不由得感叹人生真是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陈庆东相信,这位健谈的大叔肯定能给他提供不少他需要的东西!
但是,该去哪儿找这位大叔,又让陈庆东有些犯难。他不知道那位大叔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只是知道他是一个蹬三轮车的,但是柳林县城虽然不大,但是由于发展的落后,出租车还很少,蹬三轮车的却很多,少说也有两三百人,而且还大都是四十岁到六十岁这个年龄段的大叔,想要从这么多人里面找到一个没有什么明显特征的大叔,无疑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何况,陈庆东的时间又非常有限,他迫切的想要在去双山木雕厂履新之前就知道更多的内幕,那么要在两三天的时间内找到这位大叔,更是十分困难。
无奈之下,陈庆东便给程小东打了个电话,让程小东来帮助他找这位大叔。
一来,程小东如今在柳林县的发展非常好,人脉多,眼线广,或许能更快的找到这位大叔。
二来,程小东是做生意的,不是混政界的,而做生意的人都是喜欢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真理,况且,程小东也是聪明人,绝对不会瞎打听事情的。
不过,陈庆东在给程小东的电话中,并没有说这位大叔有什么事情,而是随便编了一个无关紧要的理由。
程小东听了陈庆东的话之后,笑道:“庆东,你要是想从大街上找这么一个蹬三轮车的,可还真不容易。不过,那些蹬三轮车的人看起来都是各干各的,其实他们还是有组织的。你可能不知道,这些蹬三轮车的人几乎全都是北关的人,要不是北关的人,想蹬三轮车,一个月得比北关的人多交一百块钱的头钱,要不然,他们这三轮车可蹬不起来。”
陈庆东在柳林县生活了这么多年,三轮车坐了不知道有多少回了,却还不知道有这回事,好奇的问道:“还有这回事啊,呵呵,小东哥,谁收他们的头钱?这不都成了黑社会了吗?”
“呵呵,也算不上是黑社会,只能说是打了法律的擦边球吧。”程小东笑道,“那个收钱人就是咱们县北关的扛把子,老罗,罗劲松。”
“罗劲松?呵呵,我知道这个人,柳林县的传奇人物之一嘛!”陈庆东笑道,他知道这个罗劲松是柳林县有名的社会大哥之一,曾经做过一件极为出名的事情。陈庆东还知道罗劲松如今开了一个水泥厂,却不知道他竟然还控制着整个柳林县的三轮车行业。
“庆东,我给你说个法子吧。”程小东说道,“咱们也别去大街上找人了,我们就去找一趟老罗,这家伙是个挺有事业心的人,他对那些蹬三轮车还做了一个档案,每个人单独一份,上面都贴着照片呢。咱们直接去翻那些照片,这就比去大街上找人方便多了。对了,你知道那人长什么样吧应该?”
陈庆东大约记得那位大叔的模样,四方脸,两道剑眉,脸色红里发黑,或许是当过兵的原因,很有一副威严的气象。
不过,毕竟是过去那么久了,照片上的样子或许还有点变形,陈庆东如果见了证人的话,应该能立刻认出来,但是光是看照片,实在有点拿不准。
但是,陈庆东自然不能在程小东面前打退堂鼓,成不成的,先去看了再说吧!
陈庆东便说道:“小东哥,那就按照你说的这个法子吧。只不过,罗劲松能让咱们去看他的档案吗?”
“呵呵,这个你放心就行了。”程小东笑道,“我跟老罗的关系还不错,这点面子他还是会给我的。再说了,一叠蹬三轮车的人的档案,还是什么不让人看了宝贝吗?”
程小东的话里面透漏着明显的对蹬三轮车的人的轻蔑,陈庆东虽然不是一个激进的人权主义者,但是听了程小东的这种语气,也略有些不舒服,却还是笑道:“行,小东,那这回又麻烦你了。”
“呵呵,你还客气什么。”程小东笑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