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科技狂人-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焕怎么可能愿意自己的节奏被打乱?于是他云淡风清地让太平洋电讯首席执行官查克·史密斯传话:“你们负责好具体工作,别再出纰漏就行了。至于投资者对我们未来发展方向的质疑,等我去汉诺威工业展踢完场子后,就会烟消云散了。”

    已经在旧金山总部汇集一堂的太平洋电讯董事会的成员们,可没有那么好安抚,见唐焕呆在纽约不愿意挪动地方,便纷纷飞到了美国东部,执着地把会议送了过来。

    唐焕有些哭笑不得,连几个月的时间都等不及了么?那好吧,大家坐到一起,一边喝茶水嗑瓜子,一边唠扯唠扯。

    事实上,能成为市值上百亿美元的大型公司的董事,不可能没有城府。他们之所以大老远地颠颠跑来,是打算亲眼看看,唐焕是否真的那么稳如泰山。

    不过,当见到自己的董事会主席先生,气定神闲地在一个俱乐部里陪着一帮娃娃玩保龄球的时候,众人还是被震惊到了——这得需要多么大条的神经啊!

    就这样,原本计划为严肃紧张的董事会议,变成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休闲活动。

    很快,又有一个乐子传了过来。去太平洋电讯那里调查和评估安全事故的里奇·斯克伦塔,竟然在美国在线的bbs上,和那名攻陷太平洋电讯主机的黑客不期而遇,进而干了起来。

    只能说,这年头的黑客思想还比较单纯——不显摆心里难受、不炫耀就要死,也可能此人更为极端一些,又在原来的论坛版块里高谈阔论了一番,甚至还趾高气扬地放下话来:“我知道,可能太平洋电讯,甚至fbi的人,已经在这里蹲守了,有本事你们就来追踪我啊。我还听说,那位首富先生的技术很高,不知道是否已经变成了‘曾经’。我攻陷了你的电讯公司,不如你亲自现身,我们两个玩玩。”

    看到对方竟然敢挑衅自己的老师,里奇·斯克伦塔不干了,当即发声:杀鸡焉用牛刀,我来奉陪就足够了,你还不够格挑战我的偶像。

    这两个人在论坛里如此唇枪舌剑地一番吵吵,顿时引来了正在使用美国在线其它服务的大量用户的围观,人们也不心疼价格不菲的网络连接费了,瞪大眼珠子盯着屏幕上的文字滚动,生恐错过如此好玩的新鲜事。

    实际上,里奇·斯克伦塔和那名id为condor的黑客在论坛里互吐口水,可不是无聊,也属于战斗的一种。

    就像去年在美国颇受欢迎的功夫电影《精武英雄》里,仓田保昭扮演的船越文夫和李连捷扮演的陈真比武之前,便刻意在语言上激将,试图扰乱对方的心绪。

    网络上的交锋同样是这个道理,经过你来我往的言语试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揣测到对手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进而帮助接下来在双方约定好的目标主机上所进行的比拼。

    网络安全博弈,归根结底是人与人斗,所以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懂得技术那就落入下乘了。

    里奇·斯克伦塔率先向condor抛出诱饵:“想必你也明白,你之前进入的那台主机,属于即将淘汰的大型机。所以,即使你得到了它的控制权,也不见得你有本事,很大可能是在系统更迭的交接期间,被你碰巧遇到了。现在,我们选择一台方圆服务器系统的主机做为战场,你敢一决高下么?”

    在“现场直播”之下,condor明显不愿意退缩,于是在设置了一些条件后,接受了里奇·斯克伦塔的邀请,两个人针尖对麦芒地正式干上了——condor是进攻的矛,里奇·斯克伦塔则是防守的盾。

    唐焕得到这个消息后,感觉挺好笑的,不过他没有阻拦里奇·斯克伦塔的做法,盖因个性这个素质对于独当一面的人来讲实在太重要了,自己的这个便宜徒弟通过实战练练手,倒也是机会难得。

    另外,唐焕也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无法无天的黑客——尼玛,现在美国那么多电信服务提供商,光是地方贝尔公司就有七个,你怎么只盯上了太平洋电讯呢。现在大家既然结下梁子了,那就得好好论道论道了。

    “把对方的底摸得怎么样了?”唐焕在电话里语气轻松地询问。

    “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少。”里奇·斯克伦塔少年老成地回答:“根据我的判断,这名id为condor的黑客,年龄应该和我差不多,而且他的位置有很大可能就在洛杉矶。我已经布置好了‘蜜罐’,就看对方的行动了。”

    洛杉矶那可是全美前三甲之内的大都市,要想在这个范围内找到一个人,说是大海捞针也不为过了。

    唐焕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提醒道:“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着强大的后盾,需要什么资源,尽管提出来。”

    里奇·斯克伦塔终于还是压抑不住心里跃跃欲试的兴奋之情,语速很快地说道:“我已经使用上了最新的计算机安全研究成果,condor虽然气焰嚣张,但给我的感觉就是看着一只好动的小白鼠拱来拱去。”

    “你的心态保持得不错。”唐焕勉励了自己的弟子几句后,便挂断了电话,问脸色严峻地走进来的约翰·钱伯斯,“发生什么事了?”

    “受广泛使用方圆服务器的太平洋电讯信息泄露事故的不利影响,在证券交易所的计算机系统订单竞争中,我们出局了。”约翰·钱伯斯语气沉重地回答道。

    听完了对方的解说,唐焕冷冷一笑,“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订单,我们就不要了,来日方长,等着瞧!”(未完待续。)

第0692章 计算机杀毒软件面世

    ……

    自1970年代末期,华尔街便开始盛行使用计算机系统来协助自己的日常交易,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而美国经济发展在1982年跌入谷底后,于1983年迎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进而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繁荣,愈发显出了计算机所带来的便利。

    只不过,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依赖程度的加深,构建一个统一的平台越来越有必要了,这才有了新一波的大订单。

    为了这块鲜美的蛋糕,各个公司可谓是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巴不得竞争者越少越好。

    说来也巧了,太平洋电讯这个明星企业出了纰漏,被黑客钻了空子,其所采用的全新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正是方圆和哲儒。

    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啊,几个深感威胁的老牌公司当即默契地一起发难,借此贬低方圆和哲儒的水准,最终如愿地把挑战者踢出了局。

    其实,这里面争论的关键点很简单,那就是“数据”的价值。其重要性好比一块出了故障的硬盘,为了里面的宝贵数据,用户往往愿意付出比硬盘硬件本身价格高很多的花费来进行挽救。

    同样的道理,这个订单更加看重数据的安全性。尤其是,因为早前上了系统,其数据也需要迁移到新系统上来,情况几乎和太平洋电讯一模一样。

    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太平洋电讯的数据泄露,表明方圆和哲儒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仍然和那些老牌公司的产品有一段距离,被淘汰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心里有一万个不服气,但方圆和哲儒也只能认栽,这就是游戏规则。

    唐焕安抚了投标团队一番,给他们放了一个带薪假期,打发回了旧金山。

    见唐焕好像不怎么在意这个失败,女船王克里斯蒂娜不禁有些好奇,“亲爱的,这个订单可不算小,而且意义非比寻常,难道你真的不在乎其中的价值。”

    “事已至此,不接受还能怎么样?”唐焕玩味地嘿嘿一笑,“或许这样也是天意,到时候这个大系统出了问题,我们除了可以轻松自若地看热闹之外,还能够毫无顾忌地上下其手。”

    克里斯蒂娜听得似懂不懂,于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但媒体的鼓噪总要注意一下吧,尤其老对头《纽约邮报》胡言乱语地添堵。”

    抱怨完了后,女船王还特意找来了报纸,指给唐焕看。

    “你们女人的想法可真让我迷糊,明明知道人家的报纸没说好话,还给对方送钱,买来找气受。”唐焕无奈地摇了摇头。

    可以说,《纽约邮报》的冷嘲热讽里,透着冲天的酸气,其从热映的《古墓魅影:八阵图》开始引出话题。

    “从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得出来,东方的哲学观里,类似阴和阳这样两两相对的概念很多,以至于我们的首富先生在给自己的公司命名的时候也深受影响——哲儒所代表的‘0’和‘1’,方圆所代表的‘天圆’和‘地方’。”

    “就是不知道,首富先生可曾想过另外一套两两相对的概念——胜利和失败呢?”

    唐焕浏览了一遍后哑然失笑,“跟我讨论哲学,那就让我告诉你一下,什么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成功的一个过程又该怎么规划为‘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这六个阶段。”

    他提起笔来写文章,再用化名发表出去,当然不是闲得蛋疼,和《纽约邮报》无谓地打嘴仗。既然大家如此深谙炒作牟利之道,那哥也搭个顺风车,讨论一下东方博大精深的人文底蕴。

    一开始,人们以为在《纽约邮报》的同城死敌《纽约每日新闻》上出现的这篇文章,是出自挺唐派里的某个文人之手,没想到《纽约每日新闻》的主编隐晦地指出,这是首富先生亲自上前线了。

    这下《纽约邮报》来劲了,如此难得的短兵交接机会,正好可以羞辱硅谷暴发户一番,于是调集干将,展开骂战。

    可以想象,这两家本来就走平民化路线,制造“煽情新闻”的报纸,一下子便引来大批围观者,社会关注度飙升,报纸销量随之大增。

    唐焕只是在《纽约每日新闻》为他开设的专栏里,从《易经》和八卦里引经据典,阐述提升个人修为的君子之道,以及对胜负成败的态度,并嬉笑怒骂地挪揄对手的无知,结果让《古墓魅影:八阵图》在美国院线上又多呆了两个星期,崇尚自我的西方世界也连带着被他兜售了功夫之外的其它中国元素。

    一时之间,什么太平洋电讯数据安全、华尔街交易系统招标的话题,统统靠边站,大家都来看首富先生挥文舞墨、卖弄才情。

    眼见着同为骂战参与者,可人们大多奔着老对头《纽约每日新闻》去了,为了夺回主动权,《纽约邮报》开始跑题,历数唐焕的种种八卦传闻,描述他在香江建设了一个好大的后宫,每年到亚洲巡游,都是无边的花天酒地。

    还别说,《纽约邮报》这个无赖手段倒真拉过来了一些人气,毕竟关于这方面的阴暗心理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奥斯卡的临近,也让娱乐方面的八卦新闻有了摆上头条的底气。更何况唐焕的好莱坞公司在1985年依然表现优异,不论是票房还是奖项,都收获丰厚,越发巩固了他这个新一代娱乐大亨的地位,自然少不了绯闻缠身,让老对头默多克麾下的报纸趁机借题发挥。

    像《纽约邮报》这种疯狗做派,实质上属于一种势力制衡方式,是西方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游戏规则,唐焕不可能真的计较,《花花公子》老板休·海夫纳和他的“兔女郎”、《阁楼》老板鲍伯·古乔内和他的“宝贝”,比唐焕传得还邪乎,可人家仍然泰然处之。认真你就输了,美国特有的自我解嘲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百口莫辩的情况。

    好在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个新闻,把唐焕从“流_氓不可怕,就怕流_氓有文化”的骚扰下解救了出来。

    里奇·斯克伦塔和那名攻陷太平洋电讯主机、id为condor的黑客,在斯坦福大学校园网上的一台方圆服务器上的比拼,有了最终结果,condor取走了该服务器上的文件,并得意洋洋地放到了美国在线bbs上进行炫耀。

    现阶段数量虽然不算绝对多,但素质完全称得上老鸟的网民们,顿时对此哗然。要知道,里奇·斯克伦塔那可是系出名门啊,经过唐焕的培养,应该算是顶尖的技术精英了,怎么就如此轻易地败在了这名显摆成瘾的黑客的手下。

    就这样,大失所望者破口大骂:什么狗屁的天子门生,草包一个,害得老子压输了金币;阴谋论者提出质疑:其中是不是别有隐情啊……美国在线的各个社区空间,一下子乱成了一窝粥。

    目前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还属于两个明显割裂的世界,进而传统媒体未必懂得网络上的思维。

    所以,有些不明就里的《纽约邮报》迅速从网络上找了两篇“自己想要”的评论,改编一下,刊登了出来,矛头直指唐焕:“里奇·斯克伦塔不是你的得意弟子么?可他还是败在了那名攻陷太平洋电讯的黑客的手下。看来,你们的技术水平真的非常有限,失去华尔街的订单倒也理所当然了。”

    按照以往重量级煽情新闻的经验,《纽约邮报》将这期报纸加印了一倍,然后发向了运营网络,结果刚把货铺开,一个大嘴巴就狠狠地抽了回来——fbi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一则消息:“非法入侵太平洋电讯网络、窃取用户数据的黑客已经被抓获,是犯有前科的凯文·米特尼克。面对充分的证据,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凯文·米特尼克并非无名之辈,他在15岁的时候,便成功地破解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结果年仅16岁就被逮捕,因此成为了全球第一名网络少年犯。

    在这样一个有跟脚的人物面前,太平洋电讯的主机被攻陷,还真算不上多么出乎意料的事件了。

    人们更为感兴趣的是,凯文·米特尼克刚刚赢了里奇·斯克伦塔也就一天多的时间,怎么就落到了fbi的手里,而且还把所有的罪行都认了下来?

    显而易见,这场黑客大战的输赢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当中必然另有隐情。就是不知道里奇·斯克伦塔,甚至还有他背后的老师唐焕,使用了什么手段,才大海捞针地把罪魁祸首揪了出来。

    可笑的是,《纽约邮报》太着急了,这种充满变数的动态被安排个“豆腐块”提一下也就算了,可你却非要长篇累牍地大肆报道,搞得现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那么多没卖出去的当期报纸,都成了愚蠢无知的佐证。

    当然了,fbi不会给出此类问题的答案——凯文·米特尼克这个家伙,就是老子凭一己之力抓住的,你们如果不信,那就去别处打听好了!

    于是乎,不肯罢休的各路媒体分头行动,对太平洋电讯、方圆、哲儒,甚至里奇·斯克伦塔个人提出了采访要求。

    结果呢,太平洋电讯、方圆、哲儒都很低调,只是发出了一个官方声明:罪犯落网,大快人心,今后我们会更加谨慎地展开系统安全工作,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如果说,太平洋电讯、方圆、哲儒这些大公司老成持重,情有可原,那里奇·斯克伦塔的淡然以对就耐人寻味、引人遐想了。

    要知道,这样一个还在读大学的小伙子,正是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的阶段,怎么可能背着输给凯文·米特尼克的失败记录无动于衷呢,

    躲在大学校园里的里奇·斯克伦塔,不胜其扰之下,干脆做起了产品推销员,介绍了哲儒最近在计算机安全领域新推出的一个成果——杀毒引擎,用以抵抗开始泛滥的计算机病毒。

    早在1949年为伊利诺伊大学所做的一次演讲当中,约翰·冯·诺伊曼便描述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如何复制其自身的理论模型,实质上就是以此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病毒的雏形。

    随着计算机从大型机至小型机,再到以个人电脑为代表的微型计算机时代,计算机逐步走下神坛,资源开始变得充裕,普通人接触到计算机的机会也成指数级增长,计算机病毒在学术范围内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硕。

    当个人电脑在1980年代风靡全世界后,计算机病毒终于走出了实验室,在现实当中兴风作浪。比如就在今年一月份,以磁盘开机扇区为栖身地的新兴病毒就出现了。

    哲儒并没有自己亲自涉猎计算机杀毒软件领域,而是把包括杀毒引擎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技术授权给了赛门铁克公司,让其推出具体的产品。

    由于计算机杀毒软件的扫描操作非常消耗资源,现在的个人电脑难以承受,因此其借鉴了“汉卡”的实现原理,把一部分工作交给硬件——计算机病毒防护卡来执行,这也无形中几乎杜绝了此类软件被盗版的可能。

    里奇·斯克伦塔是这场黑客大战的主角之一,虽然比拼结果为负,但在凯文·米特尼克离奇地迅速被捕后,他之前失去的声望瞬间便恢复了回来,加上避而不谈其中的内情,进而还多了一道神秘莫测的光环。

    记者们好不容易堵到了他,并让其开口,便顾不上对方具体说什么了,反正刊登出去就能满足大众的好奇。

    结果,赛门铁克的杀毒软件还没正式发布呢,便借着由太平洋电讯数据泄露所引发的一系列风波,打了一次大大的免费广告,导致各路咨询打爆了电话。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的新技术在之后被爆料出来。(未完待续。)

第0693章 此VCD非彼VCD也

    抱歉,还没码完,有些技术数据需要斟酌一下,过一会再看吧。

    ……

    太平洋电讯、方圆、哲儒、里奇·斯克伦塔面对媒体时候的低调,都是在遵循唐焕的指示。他之所以如此交代,当然有自己的道理。

    hacker——黑客是计算机领域里的一种特殊文化,更是一股让人忌惮的难以约束的力量。有时候,它就像中国古代的游侠儿一样,一言不合便拔剑相向,流血五步,饮恨当场。

    尤其随着个人电脑引导着it技术应用进入各个领域,进而造就出了复杂的巨大利益链条,这个江湖的水就越发地浑了。能够遵守黑客文化起初的朴素道德准则的“whitehat”——“白帽黑客”,不能说没有了,但相比于利益驱动的“blackhat”——“黑帽黑客”,甚至“cracker”——“刽客”,难免显得小众化了一些。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就拿凯文·米特尼克这类人来讲,被抓进去了又如何,过几年后出来了,有很大几率照样活蹦乱跳地重操旧业。

    而像太平洋电讯、方圆、哲儒这样的大型企业,属于摆在明处的“瓷器”,能够达到震慑宵小、让其明白“想捡便宜另找他家”的目的便足够了,犯不着为了意气之争、口舌之快去得罪居于暗处的整个地下黑客世界,不值得!

    大公司深知闷声发大财的好处,自然按命行事,倒是里奇·斯克伦塔也能孺子可教,而且还瞅准机会为即将推出的杀毒软件做了一下免费的宣传,让唐焕颇为欣慰。

    哲儒之所以把自己研发出来的绝对属于业界领先的杀毒引擎,授权给赛门铁克去做具体产品,主要是因为计算机安全问题具有跨平台的性质。

    虽然现在方圆电脑标准在市场上占据了优势,但包括ibm…pc、苹果电脑在内的其它平台的使用数量也相当可观,尤其是系统漏洞更多,进而更容易被恶意程序盯上。

    再者,哲儒把此类具体产品抓在自己手里,不如赛门铁克以第三方姿态运作更具公信力,即使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公司也属于唐焕这一方阵营,可业界需要这样的态度,毕竟你掌握的东西已经够多了。

    事实上,唐焕把一批暗中控制的小公司带起来,虽然比所有产业集中到一起经营的模式费心了一些,但也毫无疑问地让他的it帝国更加稳固,这些利益让出去还是物有所值的。

    至于咋咋呼呼的《纽约邮报》狼狈不堪地处理卖不出去的报纸,被同城死敌《纽约每日新闻》借机往死里埋汰,那真是自找的,谁让你乱找炮火,结果抱回来一个哑弹!

    女船王克里斯蒂娜看热闹不过瘾,又专门安排人去打听《纽约邮报》确切赔了多少,然后爆料到媒体上,越发让对手无地自容。

    随着《纽约邮报》开始做缩头乌龟,这场闹剧也就不了了之了。克里斯蒂娜不免感觉无趣,虽然答应好好呆在纽约直到五月份,但这里早就玩腻了,于是动了去阿根廷的念头。

    老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年轻的时候,是靠在阿根廷做烟草贸易和运输买卖起家的,所以家族在那里至今仍然留着不少产业,克里斯蒂娜过去的话也不是干闲着。

    只不过,这几年拉丁美洲的局势并不安稳,排名靠前的地区大国都在闹腾。

    比如南美大陆北面的巴西,1964年通过军队政变建立的右翼军人独裁统治,到了1984年便维持不下去了,可在1985年民_主选举中胜出并当选总统的前参议员坦克雷多·内维斯在,就职前却突发急病,一个多月后就病逝了,由副总统若泽·萨尔内继任总统。

    而南美大陆南面的阿根廷,就更乱了。穷途末路的加尔铁里军政_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在1982年孤注一掷,派兵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试图通过引燃民众的夺岛热望让自己的统治回光返照,结果被引燃的还有马岛战争。

    两个月后,阿根廷败给英国,加尔铁里军政_府彻底权威扫地。于1981年访问美国,被罗纳德·里根视为反对共_产主义的盟友并热情接待的莱奥波尔多·加尔铁里,只在总统的位置上坐了两个年头,便被迫卸任总统,以及上将的职位,更在次年被捕。

    基于这些情况,唐焕毫不客气地劝阻道:“你就少带着孩子们去那些是非之地转悠了,实在闲不住的话,1986年世界杯足球赛5月底就要在墨西哥城举行了,你去那里打个前站,到时候我会尽量挤时间安排个假期去看球。”

    “当年你坐着‘双子号’游轮救了好几百名阿根廷海军士兵,那里的人还念着好呢,有什么好担心的。”克里斯蒂娜不服气地嘀咕了几句,但她这个女混世魔王在唐焕这里没有任何抵抗力,最后还是乖乖地放弃了万里迢迢地去局势动荡的阿根廷的念头。

    唐焕之所以对远在南半球的阿根廷的局势如此了解,主要是因为帮助日本运作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被遗忘者》,遇到的最强竞争者为来自阿根廷的电影《theofficialstory》——《官方说法》。

    这两部电影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政_治背景,《被遗忘者》是关于日本遗孤,《官方说法》则是关于阿根廷军政_府统治时期国家恐怖主义所造成的大量人口失踪。

    就在今年年初的金球奖上,《被遗忘者》和《官方说法》竞争得非常激烈,最后《被遗忘者》才险险胜出,算是给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开了一个好头。

    正是由于这种激励的竞争,唐焕对《官方说法》的故事背景——阿根廷,有了针对性的了解。

    虽然《官方说法》的主题也很深刻,但唐焕只能说一句抱歉了,他需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个奖项为自己的利益诉求服务,谁让你赶上了这个节骨眼呢。

    自从进军好莱坞后,唐焕从来没有出席过奥斯卡的颁奖典礼,可他的影响却一直这样隐隐地发挥着作用。

    今年即将举行的奥斯卡金像奖,唐焕仍然没打算出席,甚至连发展已经进入正轨的香江金像奖,他都不想专门赶了——时间来得及便去看看,太紧的话就算了,现在其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参加汉诺威工业展的准备上,两大类最重要的新产品,已经运到了纽约,吸引了泰德·透纳特意从透纳广播公司总部所在地亚特兰大赶过来看。

    今年一月底发生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再次显示出了有线电视新闻网在突发新闻方面的应变能力,它拍摄下了非常宝贵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起飞到爆炸的全部过程录像,而其它三大电视网则有些漫不经心,没有能够留下此类的完整资料。

    而在众多媒体的追踪报道当中,有线电视新闻网以极具特色的风格,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倒也没有辜负唐焕巨额的投资。

    在巴里·迪勒的领导下,透纳广播公司的具体事务已经无需泰德·透纳花费过多的精力了,于是他今年腾出时间,忙乎了另外一件事——友好运动会。

    泰德·透纳创办的goodwillgames——友好运动会这个商业性质的国际性运动赛事,大背景是由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拒绝参加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而作为反击,苏联也没有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友好运动会的创办,正是为了缓解现阶段此类的政治对立。将于今年7月举行的第一届友好运动会,地点就选择了莫斯科,这倒也契合了联合国把今年规定为“国际和平年”的小伎俩。

    原本时空里,友好运动会可不是无名之辈,虽然最后到了二十一世纪停办了,但其包括运动员参加人数、破纪录等等的成就已经达到了商业运动会的极致,而国人们更为熟悉的可能是,著名的中国体操运动员桑兰,就是在这个赛事上,不幸遇到了意外。

    泰德·透纳这次跑到纽约,就是为了观看自己关心的两大技术成果——vcd和网络技术。

    其中的vcd,和原本时空那个版本的vcd相比,只能形容为此vcd非彼vcd也,由于唐焕针对原有缺陷而加入的技术实现,已经把它变得面目全非了。

    ……

    太平洋电讯、方圆、哲儒、里奇·斯克伦塔面对媒体时候的低调,都是在遵循唐焕的指示。他之所以如此交代,当然有自己的道理。

    hacker——黑客是计算机领域里的一种特殊文化,更是一股让人忌惮的难以约束的力量。有时候,它就像中国古代的游侠儿一样,一言不合便拔剑相向,流血五步,饮恨当场。

    尤其随着个人电脑引导着it技术应用进入各个领域,进而造就出了复杂的巨大利益链条,这个江湖的水就越发地浑了。能够遵守黑客文化起初的朴素道德准则的“whitehat”——“白帽黑客”,不能说没有了,但相比于利益驱动的“blackhat”——“黑帽黑客”,甚至“cracker”——“刽客”,难免显得小众化了一些。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就拿凯文·米特尼克这类人来讲,被抓进去了又如何,过几年后出来了,有很大几率照样活蹦乱跳地重操旧业。

    而像太平洋电讯、方圆、哲儒这样的大型企业,属于摆在明处的“瓷器”,能够达到震慑宵小、让其明白“想捡便宜另找他家”的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